播放地址

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记录片美国2010

主演:比尔·坎宁安  安娜·温图尔  迈克·高仕  艾瑞斯·阿普瑞尔  凯瑟琳·德纳芙  

导演:理查德·普莱斯

 剧照

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剧照 NO.1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剧照 NO.2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剧照 NO.3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剧照 NO.4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剧照 NO.5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剧照 NO.6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剧照 NO.13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剧照 NO.14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剧照 NO.15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剧照 NO.16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剧照 NO.17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剧照 NO.18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剧照 NO.19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4 20:03

详细剧情

  这是一部关于街拍鼻祖比尔·坎宁安(Bill Cunningham)的纪录片。已入耄耋之年的比尔依然是纽约时报的一名摄影师,拥有自己的板面专栏“On the Street”以及“Evening Hours”。他从六十年代起便一直沉迷街拍,并享受工作。在比尔的镜头下,不管你是上流名人、普通工人甚至是下城居民,只要你着装出位有个性,比尔都乐于捕捉你的美。几乎所有的时尚界人士都认识并尊重这位摄影顽童,就连著名时尚杂志Vogue的女主编安娜·温图尔(Anna Wintour)也说:“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然而,这样一位几乎把一生都献给了时尚且功不可没的老人,依然住在狭小工作室里,每天骑着自行车上街拍照,不过老人家却觉得这样最好,对他来说,拍照以外的任何事都无关紧要,能够自由地捕捉新鲜,才是他的追求。
  本片推出后深受欢迎,先后在悉尼电影节、南塔基特电影节、墨尔本国际电影节和阿布扎比国际电影节上获最佳纪录片殊荣。

 长篇影评

 1 ) 豆瓣9.2,热衷“偷拍”50年,他终于封神

在这个浮躁的当下,人们总是一边思考怎样换更好的工作多赚钱,一边让自己陷入焦虑。

我们不禁要问:有没有人甘愿清贫不求名利,一辈子坚持只做自己喜欢的事?

今天要介绍的这个人,就是到死只坚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坚持不向现实妥协。

而他身处的行业却恰恰是以浮华虚荣著称的“时尚圈”。

虽然他行走于社会名流之间,掌握的人脉关系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

但他一生清贫,未婚,蜗居在只有20平米连独立卫生间都没有的出租屋。

这样的他,却被誉为时尚街拍的鼻祖。

因为当他在街头拍摄穿搭的时候,这个世界上还没人以此为职业。

他就是比尔·坎宁汉(Bill Cunningham)

你可能看过他的街拍作品,但大多数人对这位大师的生平知之甚少。

因为他本人十分低调,很少接受采访。

比尔·坎宁汉(Bill Cunningham)拍摄

直到他曾经的同事用 8 年时间说服他参与拍摄了一部纪录片《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通过这部84分钟的影像记录,这位低调的幕后英雄才得以被世人所知。

今天就借这部纪录片来聊聊街拍鼻祖比尔·坎宁汉的故事——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豆瓣评分9.2,妥妥的高分必看系列。

生于1929年的比尔·坎宁汉,从60年代起就沉迷街拍,并把街拍当成工作。

他喜欢记录路人的服装穿搭,拍过的名人更是不计其数。

纽约时尚圈和演艺圈的明星都很熟悉这个端着相机的老人,他常常是时装秀场第一排的常客。

各路明星都乐于跟他合影。

很多行色匆匆的时尚圈大腕只为他的镜头停留。

连平时雷厉风行的“时尚女魔头”安娜·温图尔看见比尔举起相机,都会特意停下来让他拍照。

五十多年来,比尔每天穿着他标志性的蓝色工装外套,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在纽约街头用一部老式的尼康相机捕捉街头时尚。

从曼哈顿东城的酒店,到市中心的码头,再到哈莱姆区,纽约的各个角落都有他的足迹。

时间一长,他也成了街上的一道风景。

举着相机到处抓拍路人,其实很容易招人反感。

但比尔已经名声在外,人们都知道这是一个沉迷街拍的老人。

比尔从不在意拍摄对象是谁,他不会像狗仔队一样去跟拍名人。

无论你是上流名人、普通工人还是下城居民。

只要你的穿搭有自己的特色,比尔都乐于捕捉你的美。

他说:我不在乎他的名气和脸蛋,我只在乎他们的穿着。

有次他曾解释过为什么他不加入那些围绕在明星周围的摄影师:“因为她穿得没什么意思。”

他说:我对那些有赞助的免费衣服穿的名人不感兴趣,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衣服本身,不是那些名人或是时装秀。

而且比尔只会刊登“好看”的照片,不会随意公布别人表情动作“翻车”的尴尬照片,所以人们都很放心被他拍照。

比尔也尽量在不打扰别人的情况下进行拍摄,不会很有攻击性地举着镜头冲上去强拍。

他说:我认为拍照是一件很谨慎的事,应该悄悄地去做。

几乎所有的时尚界人士都认识并尊重这位摄影顽童。

连高冷苛刻的《Vogue》主编安娜·温图尔Anna Wintour (《穿PRADA的女魔头》原型)提起比尔时也语带温情:

“我们都为比尔盛装打扮(We all get dressed for Bill)。你会觉得他是唯一注意或在乎你的着装的人。而且他总会挑中最能展现你的照片,保证抓住你最好看的一面。他太有魅力了。”

关于比尔的这唯一一部纪录片的片名《我们都为比尔盛装》也正是出自这里。

比尔·坎宁汉(Bill Cunningham)和安娜·温图尔(Anna Wintour )

然而,被奉为街拍鼻祖的比尔,却过着比普通人更“朴素”的生活。

他在卡内基音乐厅的艺术家工作室住了将近60年,单间公寓小得像鸽子笼,不带厨房,洗手间是几户合用的,在走廊尽头。

屋里连桌椅都没有,只有几个满满当当的档案柜,装着他几十年拍摄的照片。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以比尔在时尚圈的影响力,想混个名利双收应该不是难事。

但比尔·坎宁汉对钱的看法却是:如果你不拿钱,他们就不能要求你该做什么,别碰钱,除非实在没有办法了。

有时候他会换种说法:金钱是最廉价的东西,自由是最昂贵的。

他从不去电影院,也没买过一台电视机。

早餐永远是一杯咖啡、一顿英式早餐,不超过3美金那种。

甚至每一季去巴黎看秀,比尔都是自掏腰包。

别人住奢侈五星级酒店,出入有司机专车。

他住郊外的小旅馆,搭地铁去秀场。

如此不求名利的朴素作风不禁让人好奇他的出身,很多人猜测比尔来自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因为那些在荣华富贵中长大的人才能做到视金钱如粪土。

其实比尔·坎宁汉出身自普通的工薪阶层。

他出生于美国波士顿,是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家庭四个孩子中的老二。

19岁时,比尔以奖学金入学哈佛2个月后,选择了退学。

这也反映出比尔一生都只遵从自我,我行我素。

退学后,比尔来到纽约,化名“William J”设计制作帽子。

他设计的女帽深受纽约上流女性的欢迎。

他的客户包括玛丽莲梦露、凯瑟琳赫本,以及后来成为第一夫人的杰奎琳鲍维尔

1945年,比尔关掉了帽子店。

因为当时女装风格越来越休闲,繁复的帽子已经不流行了。

之后他开始给一个叫《女性着装指南》的杂志专栏工作。

但发生了一件事,让比尔决心当个“自由职业者”。

当时他拍了一组穿着与时装秀同款衣服的普通人。

比尔的本意是普通人也可以驾驭时装款式,但杂志社却曲解他的意思,做成讽刺普通女性东施效颦的主题。

这违背了比尔善良的本性,他愤然离开了杂志社。

此后,比尔就再也不愿加入任何一家杂志社。

他只为《每日新闻》和《芝加哥论坛报》拍摄时尚街拍,从1970年开始也为《纽约时报》提供街拍照片,但他坚持不入职。

直到1994年,比尔骑车时被卡车撞了,为了医疗保险,他接受了《纽约时报》摄影师的职位。

比尔大多数时间都游走在纽约街头抓拍照片。

比尔认为:“最好的时装秀一定是在街上,你不能靠想象,所以我每天都在期待和那些时装不期而遇。”

他在《纽约时报》有两个长期专栏:《ON THE STREET》和《EVENING HOURS》,一直从1978年连载到2016年他辞世。

《On The Street》主要是比尔镜头下的街头穿搭,被公认为“读者最喜欢的栏目”。

《Evening Hours》是他镜头下纽约夜生活的各类上流宴会活动。

一到晚上,比尔就身穿清洁工人同款的荧光背心,骑着自行车穿城而过。

奔赴各种名流汇聚的活动和派对去进行拍摄工作。

后来,《纽约时报》还在网站上为他开辟了一个视频栏目。

用视频的方式展示比尔的照片,再由他亲自配上旁白。

虽然观感很像PPT,但也算与时俱进了。

比尔的大部分图片从未出售或出版过,它们都被小心保存在比尔的档案柜里。

他说:“我真的是为自己做这些事,我偷了人们的影子,所以当我不卖它们时我不会感到内疚。”

2008年,比尔获得了法国文化部颁发的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

在纽约街头,还有一个他真人大小的模型被安放在高端奢侈品商场Bergdorf Goodman的门口。

但比尔非常讨厌被关注,他说:与其做一个被观察者,不如做一个观察者。

时尚,就是他毕生最爱的观察对象。

比尔认为时尚就像是远离现实生活的避难所,如果生活中没有时尚,就好像人类文明没有开启一样。

穿搭的魅力不仅在于美化外表,更重要的是:衣着打扮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审美和兴趣爱好,是每个人彰显自我个性的舞台。

虽然对穿搭如此热爱,但比尔日常却穿得非常朴素。

一件清洁工同款的深蓝色工装就是他的标志,因为相机挂在胸前总会磨坏衣服,而工装便宜耐磨,穿坏了就换一件。

他自嘲地说:如果大家都像我一样穿,这世界会多无聊。

人的一生如果能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坚持将它做好就不枉此生,毕竟太多人一辈子朝三暮四,最终却一事无成。

比尔·坎宁汉做到了。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他的人生也缺失了一些东西。

比尔的工作始终没有得到家人的认同,无论是年轻时的帽子店还是街拍摄影。

毕竟他成长在一个保守的年代,家人觉得男人不该做时尚这行。

纪录片中,独身到老的比尔在谈及感情生活时,笑着说:这辈子从没爱过谁,只对衣服感兴趣。

但说完这番话的他又突然有点哽咽,采访者也没有再追问。

也许比尔并非没有爱过,只是那段往事就像他的照片一样被永久封存在档案柜里,不再轻易示人。

2016年6月25日,比尔·坎宁汉因病去世,享年87岁。

比尔去世的那一晚,为纪念他,巴黎以他标志性的深蓝色点亮了埃菲尔铁塔。

在他经常出没的街道上,有人用粉笔写上了他的名言:最好的时装秀永远在街上。以前如是,未来如是。

比尔·坎宁汉的照片绝不仅仅是狗仔队式的街拍,而是记录和见证了时尚的发展。

很多人将他与同样热衷于街头摄影的薇薇安·迈尔相提并论。

虽然比尔的主题是时尚街拍,但他的照片无疑也是纽约历史的重要影像资料。

更重要的是,比尔就像一双随时随地发掘美的眼睛。

他用镜头记录那些精心打扮自己的人们,这是一种无声的赞赏。

比尔·坎宁汉的一生就是寻找美的一生。

尽管一生清贫,但他淡泊名利的赤子之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才是无价的宝藏。

比尔就是这样一位离名利圈最近的苦行僧。

他的坚持,值得所有人的尊重。

*本文作者:RAMA

 2 ) the 3rd time

这是我第三次看这部电影了,第一次因为喜爱街拍的冲动,第二次只是再想看一遍而已,第三次却有了很特别的理由。和Col常常聊起如果有一部film camera会做什么,我想起了Bill Cunningham,Col邀我去看Vivian Maier的纪录片,可是正好时候上班的时间还和seminar冲突就没有成行。我突然就和他聊起Bresson和Cunningham,觉得这些是可以比较的好例子。然后我就随手Google了一下这两个人,然后我突然吃惊地看到Cunningham六月刚刚过世的消息,惊讶于我每天听Wall Street Journal居然都没有报道过这件事?Art section的人都干什么去了?
我突然觉得Col和Cunningham什么地方特别相像,于是和Col一起,又看了一遍这部电影。同样是一把年纪的Harvard Old Boy,同样是一辈子闲云野鹤一般不结婚,却有永远无法终结的好奇心,还有对工作的狂热,一辈子住在窄小的studio里,几乎没有厨房的存在,也从来没有一张像样的床(Col曾跟我讲起他在Harvard期间睡地板的事情,以及他所有的家当可以全部塞进那辆窄小的Honda Fit, 我完全被惊呆了),活生生就是应了鲁迅先生那句“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然而这一次再看,不仅是为了street photography,fashion,passion,以及如何做一个天才奇葩,而是Cunningham对信仰的忠诚,以及结尾难言的沉默。他说自己是个Catholic(Col也是。。。),每个星期天都去church,是去repent。好难想象这句话出自一个一辈子几乎没有什么个人生活,勤劳节俭,不慕金钱名利的人之口。不论他做什么,有谁会责备他,需要他去忏悔呢?然而自己这些年,先是磕磕绊绊错误百出的personal life,再到想要personal life也得不到什么,再到现在这般无所谓,却意外有Col这样毫无所求的陪伴,好像已经渐渐变得波澜不惊,也懂得避免犯错,却越来越坚持着星期天早上要认认真真做礼拜,拿起调羹或者睡觉之前总是不自觉的停顿一下,甚至花很多的时间pray。可是我却不能让Col明白信仰之中超越self-discipline的地方,即时他愿意和我一起去church,我还是喜欢一个人去,把他藏在我生活的另一边,好像是一种不能救赎的遗憾。
就在今年的6月25日,Cunningham在他面对这中央公园的公寓中死于中风,享年87岁。
我调侃说Col还能活多久,他说很久,till his late 80s at least,我信他。除了早些年再Golf Court上劳作的暴晒,还有多年睡地板的习惯(他最近买了个小折叠床是因为夏天公寓地板上有蟑螂。。。),想不出他的生活中有什么不健康的习惯,他每天早晨5点去游泳,星期天游泳馆不开门他就去Overton Park跑步,就好似Cunningham每天骑行在单车上从不停止;从来不吃油炸或者重口味的食物,身材好到我这个年纪的男生都羡慕嫉妒,什么年纪的女人都忍不住要多看两眼。。。所以我大可以想象他活到90+。他一直拼命攒钱,以备自己老来孤独无所依靠,还常常教育我攒钱经,提醒我人生不测,要活的健康,不要让疾病给自己添麻烦,搞得每次我和他在一起过周末都会掉秤,不过一旦生病他又马上送我去看医生。
我自己住在半岛上一处条件很好的出租公寓,这个小区大部分人都是well-educated,有不错的工作,很多医学生,医生,护士,药剂师种种,可是也有一些年纪非常大的人,他们放弃自己以前在郊区的豪宅,搬到这里,把家里布置的精致漂亮甚至festival,却常常看到他们一个人孤独地坐在窗边,或者阳台上。人生的老去,到底是一件怎么样的事情?
“We human beings live too long”"so that we keep running into troubles?"

 3 ) What we wear is who we are

我总受不得看到瘦弱的老人弓着背颤巍巍的行走状态,因此看到预告片,bill穿着旧衣,吃着简单的三餐,三步并两步追着抓拍衣服的时候,我还涌上了一股心酸的感觉;但是等全片进行5分钟以后,我立马为自己的同情感到羞耻,因为bill是那么的快乐。很多人说职业不是人生的全部,可是像bill这样找到了自己钟爱一生的职业,他所做的事情就超出了职业这个范畴,而是人生了。也许吧,寻找到自己的爱很不容易,所以大部分人才不会觉得吃喝、穿用、住行、工资、人际、荣誉都是无所谓的东西。
至于衣服,是bill追求的美,也是历史、是艺术、是生活状态,what we wear is who we are. 衣服沉淀了时代的变迁,衣服能给人们带来宽慰,经典的衣服代表着历史和文化,而时尚则代表着时代的未来。
影片里有两段话让我印象很深刻,一段是那个总是戴着各种帽子画着夸张眉毛的男人说,他不会每天不画这样的眼线、眉毛,不戴这样的帽子就出门,那样就不是他这个人,人每天早上醒来都是一张白纸,我们得去在上面画画。另一段是bill在开头说的,很多人都有品位,但没有创造力,人们对自己的打扮更是为了和周围的人看起来没有区别。也许这就像职业一样,人因为有志向而不平庸,找到了人生热爱的对象(无论是职业还是人)就找到了自己,就知道怎么穿才是自己,一如bill, 哪怕他每天都在拍下美丽的衣服,他自己穿的则是一成不变的蓝布衫,因为它有很多口袋、便于清洗、并且不担心照相机对衣服的磨损,这就是bill-style。
此外,本片结尾对bill的采访也很触动人心,他有没有爱过人,他的宗教信仰,当老人竭力忍住无声的恸哭,抬头一脸笑容的说只是去教堂看女士们的帽子,我还是鼻头一酸,这两个问题最后我也没搞明白bill的答案,他自己也说,i'm a human。一个老人这么多年内心的情感和经历,恐怕真不是旁人能轻易了解的。

-------------------------------------------------------------------
补,
我所痛苦的,是现在仍然在追寻、在摸索自己热爱的职业,并且非常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找到,所以我羡慕bill;但即使如bill, 他也有性取向、爱情、家庭这些不知道他是没有时间思考还是不愿思考的问题,当他来认真思考这些,从他一下没克制住的抽搐中能感受到他也是痛苦的。人生实在是太复杂了,总是在某些区域里,我们是幸福的,而某些区域是碰不得的雷区,生而为人,已不易。

 4 ) 抛弃意义

       有时候吧,我对于工作与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感觉到非常困惑,一方面我不能免俗的想到现实的问题,所以想要找一份靠谱的工作,而同时,我又对我想要做的事情而心驰神往。后来我想想清楚,貌似俗人会一直被这些事情打搅,而脱俗了的人似乎就什么都不在乎,只在乎自己想要的事情了。
       或许片中的这个白发老人就是如此吧。看此人穿着是无论如何不会认为他竟然是时尚圈儿的人。如果,猛然间,不认识这个无名老头的人看到他在四处拍照,准会认为这老头真是色迷迷的没个正形,一大把年纪了还四处拍漂亮美眉。然而,无论是恶语相向也罢,冷眼相对也罢,不理不睬也罢,这个老人总是如此的开心,非常开心,他的这种开心在某种程度上让我觉得自己很虚无,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开心。一个人追寻自己的内心长达一生,并且在期间抛弃情感、抛弃金钱、抛弃其他的所有,不禁让我有些怀疑,他是在追求自我,还是在抛弃自我?时尚的重要程度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他自己本身。
       所幸的是,他终究是成功了,尽管外表非常平凡,但是仍有人称他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我很好奇的一点是,如果这位老先生最终也没有获得声名,最终也没有人纪念,只是孤独的带着自己的时尚感以及满房满屋的照片最终消失在那个小房间里,最后,他会是幸福的吗?然而,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讨论了,他现在充实且幸福。
       有时候我们感觉到幸福,因为我们正在拥有,有些时候我们感觉到幸福,是因为我们有所追求。执着到这个程度上,我甚至有些怀疑老先生是不是患有强迫症。每天以同样的姿态出现在不同的地方,为了同一个目的的这位老先生,是不是早已陷入了自己梦想的惯性之中,无法自拔了。这不禁让人想,究竟人生的追求是在于丰富多彩,还是趋于单一?也许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以及实现方式,但是,不得不说,片中的老先生的人生,似乎正应了那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很难定义什么才是一个人的自由,老先生的自由就在于可以随心所欲,于是他不收酬劳。他的自由在于他只专注于自己的计划,自己的事情。其实纵观影片,通过对老先生本人的理解,会逐渐发现原来这并不是一个励志故事,原来老先生一生追求的并不是所谓理想这等崇高的词汇,而只是简简单单的快乐。人要快乐很容易,但人要一直快乐,这很难,尤其是面对工作这种事情,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不过我们也看到老先生对于自己街拍这件事情的感觉其实也颇为暧昧,它既是工作,又是生活,既是追求,又是习惯。给人的感觉就是搞不清楚他究竟是爱上了一个人,还是爱上了爱情本身。对于老先生来讲,我不知道他是爱那些女人身上的时尚,还是爱收集这些时尚的瞬间。或许讨论这些问题无关紧要,但是却让人无比好奇,因为老先生与我们是如此不同。
       其实老先生也有垂首不语的瞬间,老先生也有抱怨的瞬间。但这些仿佛都是浮光掠影,匆匆扫过。老先生也会笑着说:我也是人类。此时此刻,我才从“老先生是个怪胎”这种想法中清醒过来,老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但另外的,他还是个普通人,便可以想象在这条路上他也承受了很多的压力,尝过很多的艰辛,尽管也许他并不觉得这些是压力,那些是艰辛,然而正是这一点,让人动容。
       看到老先生的人生,不禁联想起一位名叫鲁道夫的数学家。这位数学家一生都在计算圆周率,并最终把圆周率刻在了自己的墓碑上作为墓志铭。有时候,我们总是在想,自己这样做,那样做的意义在哪里,自己的梦想与现实的意义在哪里,但或许,如果有一天,能够像老先生这样,单纯追求自己的快乐,那会是一种别样的人生。

 5 ) 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We all get dressed for Bill”。美版《Vogue》女魔头安娜•温图尔口中的Bill就是Bill Cunningham。他第一次拍女魔头时,温图尔还只是个19岁的小仙童;而时尚老妖精安娜•皮亚姬在还是小妖怪的七十年代,就已开始被Bill跟拍,美国一代名媛布鲁克.阿斯特100岁生日时,请他来拍寿宴。但是他并不在意所谓的名人或者社会标签,他只在意有趣的衣裳,如果 凯瑟琳•德纳芙未穿够意思的衣服,他不会动一下食指;1978年的纽约街头,他被一件肩部剪裁极其特别的海狸皮大衣深深吸引,他一拍再拍那件大衣,根本没有注意到那个衣服里的人,她是格丽泰.嘉宝。这位81岁纽约街拍殿堂级老伯,骑着他摄影生涯以来的第28辆Schwinn 自行车,每天辗转在纽约大街小巷,用怪老伯的姿态抓拍着街上的霓裳瞬间,即使被人骂:“别拍我们!当心砸断你的相机。”他照例骨头很轻地嘻嘻一笑,因为即使被骂了,他觉得那个食指动得值得。他的摄影价值体系的核心只有一个词:有趣。

老Bill在《纽约时报》上有两个图片专栏,一个叫“On the Street”,通过纽约街拍捕捉时尚风潮;另一个叫 “Evening Hours”,拍摄为纽约文化生活所举行的各种慈善晚宴派对的情形。他每日啃完三块钱的早餐三明治就匆匆上街,晚上则随便吃些中式快餐,就赶到派对夜场,捕捉纽约瞬间即逝的美肖像,他可不懂追潮流,因为他干这行就是创造潮流的。女魔头曾说,同坐在一个秀场,他总能捕捉到大家谁都没有在意的东西,结果六个月后,那玩意儿就火了。

以低调闻名的他拒绝出版,拒绝办展览,拒绝发表公众演说,并非傲慢,只因谦恭。两个曾和他同在《纽约时报》共事的纽约客用8年时间终说服他配合拍了部关于他的纪录片《Bill Cunningham New York》,三月底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首映。纪录片耗时两年,用一架小HD机器,导演加摄像师两人小团队,因为拍摄对象够压场,完全不用其他配饰。

下次如果你在第五大道 和57街路口的四角看到一个身穿蓝色老布衣服,好像仓库保管员一样的老头骑在自行车上时还不忘咔嚓一下,那么你这就是撞上了老Bill。他那件被时尚人士称为很时髦的蓝色老布衣服从劳防用品店买来的,价值$20,本是巴黎街道清洁人员制服,觉得又耐穿又够多口袋,他每半年去巴黎一次就补一下货,就连08年去巴黎接受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时,也穿那一件,下配哔叽色卡其裤。如果下雨,顶多外罩一件贴满黑色胶布的塑料破雨衣。

Bill的身世始终是个谜,对于一切讲究出身来历的纽约客,他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只知道他来自波士顿附近,从哈佛退学,先做帽子设计师,玛丽莲梦露,琼克劳馥特不时要到他的帽子作坊兜一圈,不过老头子嘟哝着说,我对她们不怎么感兴趣,她们不够时髦。六十年代美国女人渐渐不再戴帽子了,他开始转而为报纸撰写时尚专栏,拍照一开始只是为配合采访所作下的图像笔记,后来文字渐渐退出,图片成为主打。他住了50年的寓所在曼哈顿中城卡内基音乐厅楼上间小屋子,导演说服了三个月终于让他打开了家门,眼前所见的确如传说般的令人震惊:整个房间没有桌椅,每寸空间叠着铁皮的档案柜,内里装着他拍的所有照片的底片,档案柜上则是一叠叠的书,时刻等待着倾倒。一张小小的单人床垫支在木板上,下面垫着塑料牛奶筐,几件衬衫挂在文件柜的把手上,这就是他的衣柜。屋里没有厨房,也没有卫生间,他说要这些多余的空间干吗?让你好有多两间房间打扫吗?他经济不富裕吗?可是他却拒绝了Detail杂志历年的稿费支票,因为这是一份有乐趣的兼职。他在采访中只说自己来自一个普通的爱尔兰天主教家庭,父亲性格开朗,母亲拘谨,他们不希望他进时尚界,害怕他过于迷恋那些女里女气的东西。“他们是害羞的人,”一边说,一边缓缓地从一个陈旧的纽约时报信封里拿出一粒保心丸塞进嘴里。

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个冒牌货,不是什么摄影师,因为他自己懂得,相机只是工具,摄影是手段,而他真正要呈现的,只是过去半个世纪里,耐心地用胶片,将纽约的时尚和社会生活巧妙缝合在一起的那幅岁月风情卷轴画。那么,如果一定要冠名的话,姑且称他为一个纽约流行文化的人类学者。尽管,他对命名毫不在意。他相信有诚意的报道者应该是匿名和无形的。可不要对他说你是传奇或者Icon什么的,那只是为了满足我们叙述者的虚荣心而已。他只在电话里用带着浓重波士顿口音介绍自己说:嗨,我就是那个骑脚踏车的男人。



另:这部为他立传的纪录片,老比尔本人并没有看过,他参加了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首映式,当然主要目的也是拍照,接着就匆匆踩着自行车离开了,因为他当晚还有另两个场子需要赶。

 6 ) 总有那么些人出生是为了旁观世界 而不是陷入爱情——第一篇影评下的评论

关于时尚
"The wider world perceives fashion as a frivolity that should be done away with in the face of social upheavals and problems that are enormous. The point is, in fact, the fashion...
It's the armor to survive the reality of everyday life. "

关于摄影
"I think it has to be done discreetly and quietly. 'invisible', I think. is the word."

关于兴趣
“It's the clothes, not the celebrity, and not the spectacle.
It's as true today as it ever was.
He who seeks beauty will find it.”

译名简直不能更棒了
——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短评

"even in this world, the man who seeks beauty will find it"

7分钟前
  • 黄小米
  • 力荐

他记录了最真实的纽约生活,也引领了纽约的时尚。那份真诚和执着深深让人感动着…可爱的老头,似乎就是为了拍摄而生,却几乎没有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生活。若进到他的镜头中,那绝对是件幸运的事~永远忘不了那穿着蓝衣服骑着自行车的背影。ps:betty童鞋的字幕首翻^^

8分钟前
  • 放开那个浪味仙
  • 力荐

Why can't we be like you are, getting your own damn way.

12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力荐

BillCunningham是个纯粹的人,工作是生命中最大的乐趣。一辈子没有爱过任何人,他说是因为没有时间。老头瞬间的沉默几近流泪,看得出他是不敢去思考自己的问题,是否是gay、为什么没爱过、自己的职业有没有得到亲人的认同等等,但他的工作和这份热情不仅感动了身边的朋友,还有整个时尚界。★★★★★

1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把爱好当成工作的人,是幸运的人;但是把工作当成爱好的人,最后很可能就变成没有生活的人。

18分钟前
  • Iberian
  • 力荐

以一生记录时尚的人竟然活得这么简单,太意外了,但是看到他的纯真又会觉得这很自然~ 太可爱的一个老头,笑容明媚到让人忘记他的年龄。纪录片的拍摄者也很棒,不止记录了他开朗专注的样子,也竟然能把握到他内心的执着和柔软。另外,随性和自信才是时尚的王道啊!

23分钟前
  • 子东文
  • 力荐

"it's not work, it's pleasure.""they don't own me, that's the important thing. never to be owned.liberty and freedom is the most expensive."小老头的衣服太有爱啦尤其是蓝色工作服外面套一个橙色背心,还有吹蛋糕时候的样子真可爱像个孩子!

25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名字翻译的太棒了

29分钟前
  • 大乃乃富江同学
  • 力荐

他叫所有人kid或是child,最后提到自己的信仰时笑着说:也许我就像孩子一样吧。他是我们所有人的镜子,反射出光芒。

30分钟前
  • 饥饿艺术家
  • 力荐

无论从摄影角度还是时尚角度,他都是一枚奇葩

31分钟前
  • Stella
  • 力荐

像堂吉柯德也像西西弗斯。Let the street speak to you. They don’t own me. Money is the cheapest thing, liberty and freedom is the most expensive. I eat with my eyes. Paris educates the eye.在自己的颁奖典礼上工作: it’s not work, it’s pleasure.He who seeks beauty will find it.

32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影片大部分时间都在关注这个已80岁的老人如何奔波于街头,快乐的玩着街拍。可结尾部分问起私人问题,老人却突然沉默了,那一刻让人非常难过。又是一个将生命陷入爱好的人,他的世界仿佛只有摄影。住的简陋、吃的普通、无家无后的孤老头,却始终非常快乐。正因为我们无法做到,才会为之感动。

3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他是全世界最懂什么叫潮的人,但是却穿着清洁工工作服,骑着自行车,徘徊在纽约街头像个猥琐的偷拍狂。个人生活几乎为零,守着一辈子的底片过活,但是一到街头就变回孩子。Bill说,it's not work,it's pleasure。

36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某种意义上比尔是一位骑过29辆自行车,几十年风雨无阻身穿扫街工荧光条纹衫或粘满胶布的破雨衣穿梭在大街的老怪级时尚宅。身为时尚界公认的街拍大师,却不买财富头衔身份地位的帐,独自蜗居在一间挤满胶片文件柜的几平米小屋,说出的话酷得掷地有声:money is the cheap thing,自由自在才是最重要的。

38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马龙白兰度、梦露和琼克劳馥我们都很熟,不过我对他们不太感冒,因为他们穿衣都没什么独特风格。”,老顽童一般的性格,时尚界活着的传奇,永远都保持着一颗不老的心和不羁的个性,对着这么一个极富魅力的男人,这时连记录片都难以客观起来,岁月磋砣,令人动容。

39分钟前
  • 白鲸
  • 推荐

纽约的烙印里就有时尚,而纽约的时尚变迁由他记录。除了美,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美记录美发扬美!很可爱的老头,并且他说,“我一生都没有爱过哪个人”,我突然就哭了。

41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几乎没有人能做到像Bill Cunningham这样的坚持,连那件廉价的蓝色工装都显得那么唯一。oh god,我又哭了......

46分钟前
  • 到底凡人
  • 力荐

天主教家庭真是不可理喻

49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Passion becomes legend

51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真特么棒这老头!我瞬间就爱上他了!内心丰富又孤独着,最后仍想着第一个问题的他突然就哭了。。我也突然就心酸起来··

56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