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棵树
夜晚,阳台,晚风,早秋沙沙作响的叶子。一部四季轮回的故事,无对白的电影。
我曾经邀请一个人死后一起树葬,埋在一棵柠檬树下,或者任何一棵我们想变成的树木。那样就可以以另一种形式感受风,以另一种方式看云,以另一种方式交谈…
比起一棵树,我们太过孤独了。以前时间的流逝是美好的,是遵从大自然指示的,人是自然中的一份子,我们春耕秋收,生老病死。与自然交流,用自然定义时间,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些诗意的节气指导我们的行动,自然就是最伟大的神灵。
如今呢?时间是怎样的。我们睡眠时间是工作时间的空隙,吃饭时间是工作时间的空隙。交流的时间以自我此刻时间为标准定义为一小时前,三天前,半年前,一年前。我们不耕种,不期待,我们活着。越来越自我,越来越孤岛化,忙着交友,却不交心,虚无主义大行其道……如果内核是空虚的,灵魂的种子如何发芽扎根呢?
前两天,又和朋友谈到永生,如果可以永生,那跟死了有何区别。万事万物没有消亡就没有新生。没有死去的恐惧就没有活着的美好。
我愿意成为一棵树,一只白羊,一个牧羊人或者别的什么。
2 ) 生命的轮回
老人、狗、羊群、村落,简单的四元素延续着老人普通而平淡的日子。日复一日的重复,平衡而有序。仿佛在这个偏远而人烟稀少的小村落里,不会再有任何意外。
人与动物与自然,各有各的生存法则,都在属于自己的时空中继续再继续。
一块不起眼的石头打破了平衡。
电影展示了生命的另一种方式。看似多余被老头丢下不起眼的石头,被士兵捡了去,再然后,一个小男孩为了躲避一条狗的吠叫,随手那么一指。车滑下来了,羊群放出来了,狗跑了。
这个普通的桥段在其他影片中可能并不起眼,但在这个播放了四十分钟却没有一句对白的电影中却显得如此的设计巧妙。
平衡和有序也不过是生命的一个阶段,无论你怎么的墨守陈规,生活总是会给你一些意外,未必是惊喜,未必是惊吓,但一定会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
随后,有人离世,小羊出生进一步印证了关于生命轮回的命题。生命如画圆,从一个点开始,中间不论你走了多远,也不管你画的够不够圆,最后得以另一个点处结束。
人离开了,小羊出生了。整个世界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开而停止运转,生命一样的开始、结束。小羊和老头一样重复着作为羊的生活。然后这种平衡又一次被打破,小羊离开了羊群,走入了森林中。夜幕再一次的降临,如同老头闭了四次眼睛一般,随后我们不知道小羊的命运如何,是逃离还是解脱,是在森林中饿死或是继续更好的生活。冬天来了,春天又来了,四季遵循着固有的自然规律按部就班的来着。
影片进行到一个小时,这种四季的平衡又一次被打破。人,更多的人。抬着砍伐的树木,,在人们的欢呼中,这棵走过春夏秋冬的树完成了它的使命。树的生命到此本该结束,可当地人用它烧成了炭,那围起来的高高的烧痰的窑像极了坟墓,只是这埋葬的可以是一切生命。当工人用一铲子铲子的土盖到窑上时,尘归尘,土归土,生命的终结也无外乎如此了。
但影片让最后这棵树完成了另一次转化,它成了炭,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炭最后又被送到村庄里的各个村民家中,生命在这里仿佛又完成了一种循环。
从人到动物到植物再到没有生命的矿物,达尔文的自然规则在从高等到低等。神说众生平等大概正是如此,人的离世,动物的出生,再到树的转化。
影片的最后又回到开头的那个场景,那条通往村庄的路继续延续人类的文明,可路边住的老人不在了,养羊的地方已经成了草地。
整部电影时间、地点不详,人物不详,甚至连一句对白都没有,从主流电影的观赏角度看,算是一部地地道道的闷片。可看完整部电影,你不得不相信,这不仅是一部电影,还是一部关于生命的哲学。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灵魂不朽,在四种生命形态——动物、植物、矿物和人中循环重生。老人、山羊、大树乃至到最后的炭,生命便在这四种物质形态中转换、反复。
生死之间如若只是时间万物的存在形式,那么我们便很好理解故事中关于这四者之间的联系。此片没有完整的叙事情节,也没有以往电影的各种戏剧冲突,有的只是静静的描述,以纪录片般的方式中立的讲诉老人、山羊、树的生死轮回。当你静下心来观赏之后,你得到的不仅仅是对一段电影的感官,更多的是对生命轮回的敬仰以及对生命本质的尊重。
3 ) 生命的力量,灵魂的轮回,命运的循环
村子里的石堆在冒烟,牧羊的老人在干咳,他去教堂里收集灰尘每天喝下想让自己恢复生命力。可老人还是逃不过衰老,没起来的老人最后看到的是模糊中羊群占领了他的房间。老人离去时一只小羊仔诞生了。他长大,玩耍,然后在一次出游时掉了队迷了路,最终走到了一棵树下,冻死了。那棵树茁壮成长,冬去春来,树被砍倒成了村民庆祝节日的道具,狂欢过后,高耸的树被运到了工厂分解成木条,然后,成为了那冒烟的石堆成为了炭火,炭回到了老人的房子,一切成了一圈。
几个月前看了这个导演的新片《洞》,当时的评论那部妙片说的就是只靠视觉也能讲好一个故事。今天再次打开十几年前的导演的作品,依然感叹这句话的同时也能看到很多变化与不同。【无台词无配乐固定机位】依然是该导演的特点,但《四次》要讲述的是飘渺的灵魂经历的四次游荡,从人到羊(动物)到树再到碳(矿物),这在哲学中意味着灵魂不朽不断循环。也因此相比起新作品,镜头的变化要多得多,依然在每一个对象的表述上有重复镜头,但整个故事的讲述上变化多了,要比《洞》好接受很多,也有趣很多。特别是老人离开后的一切都让人激动,仿佛透过镜头我真的触碰到了那个虚无缥缈的灵魂,我看到了它在不同的生命体中的表达和感受,这是这部片子的影响所带给我的最妙的体验。
我特别喜欢这种灵魂不灭的观点,让我想起莫言老师的作品《生死疲劳》。当灵魂附着在不同的生命中去观察和看待相同的世界和环境的时候所看到的事情和感受会是不同的,也因此能更加直观的去体会自然宇宙甚至灵魂的广阔与深度。而这些都通过纯粹的影像和导演的镜头语言传递给了观众。特别是我看到结尾的碳的时候,我很难描述我那一刻的心潮澎湃。就故事开头的冒着浓烟的土堆一下子有了答案,电影用一个半小时在我的心头画了一个圆,在这里连接上了。那种命运感和释然都让我长叹一声,然后大呼妙哇!不管别人喜不喜欢,我要推荐这一部!特别是相信命运的人一定要看!
4 ) 灵魂不朽,轮回不止
无对白,全片采用自然音效和固定机位,成就了这部用长镜头堆砌起来的电影,一切浑然天成。这是一部让我觉得震撼而又有点害怕的电影。
看完全片以后才能理解为什么电影的名字叫做《四次》。这两个字是再明显不过的提示,绝对有“关键情节透漏”之嫌。如果题目在结尾才出现,那样的顿悟未免来得太慢,唯有在片头出现,才让让观者带着一种逐渐脱离了困顿的释然走向结局,逐渐体会到宿命的压迫感。很难不对这部貌似有着“上帝视角”的电影肃然起敬。
要我说,这绝对是关于轮回的电影。
牧羊老人日复一日过着最平凡最平静的生活,如果不是羊跑出了羊圈并有几只聚集在老人床榻前,村民不会发现老人已经死在自己的家中。老人生前悉心照料着羊群,死后他投胎成为一只小羊羔。小羊羔从母羊腹中一下子就来到了地上,它挣扎着去适应(或者说重新适应)地面上的生活。此后的某天,小羊羔在树林里迷了路,最后死在一棵树下,尸体被大雪掩埋。接下来,冬去春来,人们砍伐了一棵树放到村中央作为某种节日的庆祝仪式。庆典给人们带来了空前的欢乐,节日过后,人们把树砍倒,之后把树运到村外,和其他的树一并烧制成乌黑的木炭。影片的最后,卡车拉着木炭回到村内,车上的男人把木炭分给各家各户。电影里所呈现的四段不同的生命经历,正是同一个灵魂在不同的生命形态中的四段故事。
我个人特别喜欢电影里面的三个细节。第一个细节是出现了两次的蚂蚁。电影里的蚂蚁似乎相当于某种信号,或者说是使者,两次出现均给两种生命形态之间的转换带来了相当大的转折。蚂蚁第一次出现是在老人的面部,由额头爬到老人鼻头,再爬到老人眉头。随后老人起身离去,镜头对准一群正在准备搬走老人的“药”的蚂蚁。这时老人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坐在那片他熟悉的草地上牧羊。当天晚上,老人的生命终结,第一次轮回即将到来。蚂蚁第二次出现是在死去的小羊羔所依偎的那棵树的树干上,蚂蚁由上而下爬着。这一次,生命由运动走向静止,由最开始的依附在人和动物上的生命,变为依附在植物上的生命。
第二个细节是焚烧。老人死后,村民们用火葬的方式处理老人的尸体,由此第一次轮回真正开始。第三段故事中树木即将转变为木炭,也是通过用火焚烧的方式才能完成转变。而第一次火葬有一个镜头是从老人所躺的内部向外看去,门被重重关上,画面由明亮干脆地变为黑暗。第二次焚烧也有一个镜头是由堆放的木材向外看去,能看到眼前逐渐被刚刚搭上来的木材所遮挡,画面再次由明亮变为黑暗。从前后两次焚烧也能看出两个不同生命形态之间的联系。
第三个细节是轮回。这里所提到的轮回不仅仅是四次生命的轮回,也是电影开头和结尾相接所形成的环状结构。两次焚烧也是情节的关键点,第一次焚烧象征轮回开始,但第二次焚烧并不是象征轮回的终结,相反,轮回似乎永无终结。由第二次焚烧开始,随着卡车运回村庄,也使那一个灵魂回到故土,故事重新开始,也可以看做是回到开头。无论是哪种观点,整个电影的头和尾都正式相接起来,形成一个无懈可击的圆环。
有意思的是导演对待宗教的态度似乎模糊不明。老人一开始对教堂里的香灰可以治病这一点坚信不疑,直到有一天他发现病情并没有好转,想去教堂寻求答案,然而教堂的门却没有向他敞开。之后一包香灰被老人遗弃在草地上,随即香灰被蚂蚁搬走,而老人也在当天晚上悄无声息地死去。这似乎暗示着信仰的土崩瓦解。而老人的尸体之所以被发现是由于一位扮成虔诚的教徒的男子无意中把车拉动、车冲向羊圈、羊逃出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然而在这些事件发生的同时,街上正有列队在进行某种宗教仪式。老人尸体被发现后,神父为其主持了简单的葬礼。这一些事件,是否是导演的刻意安排?(对宗教了解太少,如有理解错误请谅解。)
电影结尾最后一个镜头几乎和老人第一次从教堂回家所用的镜头一模一样,或许导演在暗示着,他所认为的轮回只不过是不断重新出发,最终都会得到回归。
业余水平 见笑见笑
5 ) 生命间微妙而亲爱的联系
米开朗基罗·弗兰马汀诺(Michelangelo Frammartino)执导的电影《四次》或者《灵魂的四段旅程》很特别,没有一句人物对白,静默的长镜头叙事,是一种如天观世的观察视角,记录并试图叙述牧羊人,羊,冷杉树和矿物之间的联系。
牧羊人这一部分从叙事意义上说最饱满。独居的牧羊老人日复一日带着牧羊狗上山放牧。每天一早他给羊挤奶,用羊奶去教堂换一份炭烣“药”,晚上睡前将炭烣“药”兑水喝下再入睡。有一天“药”不慎遗失,发现时已是深夜,教堂又无人应答,他失去了“救命稻草”,生命也很快走到了尽头。接下来8分多钟的一个长镜头很精彩,呈现了牧羊人与朝夕相处的狗狗间微妙又亲爱的联系。往日这个时间点牧羊人早出门了,狗狗察觉到了不对劲,它对着参加宗教仪式的人不停的犬吠,被赶走又跑回来,着急地如热锅上的蚂蚁,却无人警觉。它急中生智叼走了车胎下防止车辆滑坡的石头(这块石头正是牧羊人捡来压牡蛎盆的),车辆溜坡撞向羊圈门,羊群四散,闯进牧羊人的厨房或卧室,嗷嗷待哺。可惜动物不会说话,牧羊人永远地安息了。8分多钟的长镜头里狗狗的表现堪称完美,既令人感动又把那种无助的焦躁传递给了观众。这一部分的精彩之处正是记录与叙事兼备,纯粹的观察视角,拍摄过程中发现、呈现的东西又饱含戏剧张力。
其余三部分更多是平淡的记录,叙事功能欠缺,这就是整部电影的“拧巴之处”,即“叙事的企图心”,它试图在记录性事物上寻找一种“存在”,一种“有”,这种“存在”或“有”是一开始就有的预设性结论,结果只能不伦不类,不自然。比如从迷失的羊到树木的切转是牵强的。如果导演试图寻找人、动物、植物和矿物间的联系,牧羊人兑水喝的“药”,(本人的理解)不是因为它是木头的灰烬,而是因为这份“灵丹妙药”来自于教堂。所以我很想问弗兰马汀诺导演,为何把这个作品做成剧情片,而不直接是纪录片?当然拍摄前就有预设性结论是不能称为纪录片的,拍摄即是发现。最好的例证是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伍》,纯粹记录自然、生活的五个片段,没有对白,没有预设,没有驾驭,是诗意的自然气息和律动。“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这样的作品能让人忘掉“社会性的我”,唤醒内心“自然的真我”。
6 ) 生命轮回
四次中,弗兰马汀诺在意大利卡布里亚岛的一个小村庄演绎记录了毕达哥拉斯的生命四循环。
一个行将死亡的老牧羊人,一颗大树,一只小羊羔,一堆木炭,构成了简单,质朴,却充满哲思的故事元素。弗兰马汀诺的镜头就像上帝视角,俯瞰,审视,观察自然万物。着实安静,大量的固定机位远景,少量的特写镜头,安静到稍微没有耐心就看瞌睡了。但就是这么安静的镜头,让画面在安静中充满灵性,充满生命的喧闹,充满人情味。每一帧都像诗,每一帧都像意大利油画般唯美。如老牧羊人虚倒小林荫道旁,牧羊犬折回然在老人旁边胆怯而又谨慎的望着老人。
除了长镜头外,弗兰马汀诺调度动物场面真是神一般的存在。第二个故事中,动物表演真自然,全部都是演技派。小山羊特写镜头在那一瞬间让人感动,而小羊走失的那段着实让人心碎。
在剧情及画面语言处理上,弗兰马汀诺别有用心加入了一个幽默段子,很有趣味,让本片的主题不那么沉重。比如牧羊犬拦住想去玩的小孩的路,对着一阵孩子一阵叫,之后又叼走了垫卡车轮的东西,导致卡车撞坏了羊圈的栅栏;山羊跳上牧羊人的桌子掀翻了桌子上的篮子。
全片中,人类演员没有台词,表演那么淳朴自然。从叙事风格上看,四次更像一部纪录片,有着天地玄黄般的镜头语言,人文,安静而又充满感染力和冲击力,也有着BBC的那种敏锐而独特的视角。无声,却更有声。
另外,片子没有配乐,如果加了配乐,觉得都会破坏了画面的安静美。
我们本是生态系统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我们从自然中来,最终要回到自然中去。我们无法超越自然生态系统,即便超越了,最终承受结果的还是我们。我们所能做的接受自己所在的位置,与自然和谐共处。
绝作!21世纪最佳电影备选。真正有创造力的电影。心目中最完美的体验式电影:不着一语,又无一处闲笔,仅以画面叙事,通过前后呼应就将生老病死、日夜交替、四季更迭,生死轮回等自然万象交代得清清楚楚。最末,一切的一切均幻化成缕缕白烟。90分钟,宇宙万象,弗兰马汀诺做到了。
不能困的时候看
好的藝術片導演其實都特別懂得處理戲劇,比如阿巴斯,比如Terrence Malick,又比如這位米開朗基羅。非常棒的電影,雖無對白卻百轉千回,戲劇與主題的深意潛藏於不動聲色的鏡頭之中,連動物與大自然都成為了鏡頭中的演員,調度流暢精準,對於聲音的應用更是渾然天成。真是好電影!
无对白,无音乐,完全被吸引。牧羊人,羊,树,木炭,四次黑屏。
人的命运:每日劳作,放羊伐木烧炭,孤独死去;羊的命运:变成奶,变成肉,变成屎;树的命运:被采伐,被锯断,被烧成炭;炭的命运:化为热,化为灰,化为轻烟。
像纪录片一样拍剧情片,以剧情片的方式拍纪录片是很多导演的梦想,《四次》模糊了这种边界,牧羊老人、迷路羔羊、荒原松树、新烧的碳,四种事物体现的生物在自然界的深邃与孤独,循环与生息,像一首沉静的诗,没一句台词却胜似千言万语,偶尔的主观视角让人相信万物皆有灵。五星推荐。
下一个在彼岸的轮回会是蜗牛吧。。
之前一直在想一个电影可不可以没有对白并且人不是绝对主角,今天终于看到了,生命真的是很美好而且很奇妙,却又最终避免不了宿命的轮回。生老病死看来那么平常,又像是一次仪式,终于会回归自然并对其它生命造成影响。小羊的演技非常好的。
千万别拿以往的观影经验来判断这部电影,关于老人、小羊、杉树和木炭四次叙事主题的转化架空了自然和时间的概念,关于生命形式的探讨在细节上很出彩,不同时间相同的摄影机位,不同主题相似的构图和画面,比如老人脸上的蚂蚁和小山羊脸上的苍蝇,构图和环境就预示了相同的死亡结果。★★★★
我觉得这片子真是诸多笑点啊!(我错了应该严肃认真对待艺术品的……)
四星半;阴云略过的原野,犬吠相闻的村落,寂寥晨昏的尘舞,生命形式的转换;充满“名词性”的白描远观,以几个重复出现的固定镜头切分出主题事件们发展的脉络。
《四次》是一部有声默片:听觉语言被剥离为原初的呓语,让位诉诸视觉的构图。自然、“人化”痕迹、宗教三者形而上地并置,淡化界限。除却有形的圣像外依然能够感受到超验元素的在场。摄影机对四态轮回有所预设,暗示。烟尘是灵魂的轨迹,而金属铃铛的吟唱见证了它的存在,一如那个循环往复的摇镜头
e6g9aqro# aqolv8bx# 无字幕 无對白,用来讲轮回挺合适
喜感
一种纯粹影像:取消紧凑叙事与戏剧冲突,非职业演员与动物的自然演出,无台词,无配乐,自然光,一切都在客观冷静的镜头与多层次的同期自然声中缓缓流泻,轮转,兴替,一如毕达哥拉斯的生命四循环论。| 室内镜头似[撒旦探戈];白烟与尘埃首尾相衔,蜗牛锅,冲破羊圈的卡车,羔羊分娩,蚂蚁。(9.5/10)
一个庄严而诗意的轮回。人、羊、树与碳在尘埃中完成一场奇妙的接力,生命的流向交给时间去缥缈,冬夏淌过,邈远的小村落里升响最大的和谐,就连呼吸都在吻合那内核里的宁静。那来不及叹息、更不必伤怀的命脉起落,真像一首苍天注定的吟哦。#岛展#
纪录生命的四次轮回,概念化,非常美。(我也觉得好多笑点...囧)
用鏡頭說故事的典範。前緣方盡,後緣初起,生生不息,無斷無續。
近来眼睛越来越不好,准备做白内障手术,所以看片较少。这部意大利电影一个月中分三次终于看完了。以前这位不到60岁的导演的《洞》已经惊艳了我,这部《四次》更是独特:牧羊老人、新生山羊、百年老树、新烧木炭四个人与物的生与死,无台词,全部用画面声音讲述自然中生命的轮回。用剧情片手法拍了部纪录片,也可以说是用纪录片手法拍了部剧情片。这样的视听人文天才式的作品值得观看和鼓励,打五颗星。
村落遗失在时间长河里,老牧羊人过着日子热爱着生命、小山羊孤独的眼神望着前方、杉树烧成木炭,木炭燃成青烟...我知道时间,冷冷经过;我知道万物,有生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