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纽约医生日记 第一季

综艺美国2020

主演:John Boockvar  David Langer  Mirtha Macri  Amanda Little Richardson  

导演:内详

 剧照

纽约医生日记 第一季 剧照 NO.1纽约医生日记 第一季 剧照 NO.2纽约医生日记 第一季 剧照 NO.3纽约医生日记 第一季 剧照 NO.4
更新时间:2023-09-16 11:11

详细剧情

  近距离观察纽约著名的勒诺克斯山医院的四位医生(两位脑外科医生、一位急诊室医生和一位住院妇产科主任医生)的生活,记录了他们工作中的跌宕起伏。该剧集以非同寻常的观察能力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每位医生在平衡个人和职业生活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并深入探讨了每位患者的个人之旅。从出生到脑部手术,每份病例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一窥复杂、迷人、情绪化的医学世界。阿迪·巴拉什和鲁蒂·沙茨担任导演和制作人。

 长篇影评

 1 ) 随便 mark

开始不好看,后面渐入佳境。

John 好帅(但有种说不出的奸诈);David 很真诚,主任真的不好当;Mitch 得病让我想起 Wilson (House);Amanda 时不时提一嘴种族平等让我反感...

太多真实的情感无法伪装,血管瘤女患者的川粉丈夫看着就不是善茬,患者术后卒中后对 David 根本就不信任,拿着手机录视频,不知道 David 怎么笑得出来。这种尴尬的事儿在临床中不要太多。

David 对官僚生活的厌恶,和 Exec 开会的争辩,和别的科室的博弈,真是不要太真实。镜头调度一度让我认为 David 跟 John 关系不好,而且 John 给 David 送的生日礼物好敷衍(感觉像是美国人日常客套),以为 John 是那种高薪挖来的大佬所以看 David 不爽也不想去什么傻逼领导搞得团建,后来在电梯里 John 摸 David 才感觉「诶,这俩人关系不错」。

治病方面,胶质瘤患者的从失望到绝望再到希望再到绝望,John 的一句句 Fuck,理解了蝙蝠侠里 Tom Hardy 的那句「如果没有希望,也就没有绝望」——最近确实看了好多蝙蝠侠。

其实觉得现在晚期癌症患者也是面临这样的选择,就是你长一次我切,再长我还切吗?医生说我还给你切,不切我给你放疗,我还有靶向药物,实在不行我还有末期癌症的生物制剂,没完没了,不说花了几百万美金,患者和家属也会想「死了算吧」。

现代医学很发达,但又没有那么发达。有时少即是多吧。

看到 John 穿着高定西装戴着 Airpods 坐上纽约地铁,看着 David 在健身房请私教做 cross-training,看着 David 坐在上东区的公寓喝着白葡萄酒搂着自己的女儿看电视......觉得做医生虽然真 tm 辛苦——John 和 David 给家人打电话时的愧疚——但到头来也是值得的,你真的可以帮助患者,也真的可以从中获得社会的尊重和不菲的财富。

还可以分析下 John 和 David 的家庭,都是祖宗三代是大医生,兄弟姐妹也做医生,自己生了好多儿女,且儿女中有人想学医。我认识的几位美国成功医生家庭状况也大致如此,不知道是不是美国成功医生家庭的某种 pattern?

Mitch 得病让我想起「豪斯医生/House MD」里的 Wilson。不过 Wilson 这种角色在今天还会继续存在吗?实体瘤的未来是肿瘤外科!

另外 Mitch 得病后的行政调动也让我猛的意识到其实 Spine Surgery 可以算 Neurosurgery...我一直在想为啥 David 可以 cover 他的手术啊?我知道很多移植外科大佬什么器官都做,是通才,但你神经外科去搅骨科匠的活干啥?

后来才想起来在美国 Neurosurgery 和 Orthopaedic Surgery 都能做 Spine Surgery,不过 scope 有细微差距。这么一想,NS 背景的 SS 瞬间就觉得高大上了起来,毕竟不是「骨科大力士」。

btw,本剧让我对外科佬的印象大有改观。

急诊医生 Mirtha 这条线其实也不错,比 Amanda 那边好。可能我看急诊纪录片比较多,类似这种品格(显然是好的)的急诊医生实在是见太多,所以这个角色对我没有记忆点。

急诊人均物质依赖真是头痛,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不过花了些时间 research 她这个 Greenwich Village standalone emergency department 的运营管理和建筑设计,其实之前就看过这个 project 的建筑设计介绍,所以纪录片里真是眼前一亮。都是缘分哈。

Amanda 这条线不想评价了,想起了自己上遗传病学和妇产科学时老师说的那些故事,以及不知为何好低的遗传病学分数。

无论是国内有些字幕组,还是 NETFLIX 的官方中文字幕都很糟糕。听写错误和翻译错误非常多。需要找个非常了解美国医疗体系和医学专业术语的人来翻译。

Netflix 把剧名 Lenox Hill 翻译成纽约医生日记真是侮辱了医院的名称,Lenox Hill 真是美国大名鼎鼎的「贵族医院」吧,跟隔壁西奈山医院有得一拼。John 就是从西奈山跳槽来的。

其实我一开始也没反映过来,后来才意识到 Liam Neeson 已故妻子 Natasha Richardson 正是因滑雪 TBI 在此医院去世。还发现「江城警事 Battle Creek」/「神烦警探/Brooklyn 99」男星 Dean Winters 因脓毒症引起心脏骤停,也是被送往这里。

看江城警事时翻出 Dean Winters 得病的新闻报道,还好奇这啥医院啊——大 NYC 的 Bellevue、Presbyterian 谁不比它强,才一家 Level II Trauma,是不是美国三线男星太穷911就瞎送?

如今才知道 Lenox Hill 的地位不一般,不过电影里也没详细介绍。再分享些小细节吧,Beyonce 2012年在这里产下女儿 Blue Ivy,据说豪掷130万美金,医院特此首次启用豪华病房,后来被民间称作 Beyonce Room。Lady Gaga 1986年也是在这家医院出生,特意去查询一下,才发现 Lady Gaga 家庭背景还挺不赖.......

这些在纪录片里都没有明确提及,但是能隐约感觉到,Lenox Hill 是只收有保险患者的,可想 David 和 John 每天做这种超高精尖的手术会有多赚钱。😂 John:「Park Avenue 上唯一的手术室!」

不过纽约很厉害的医院还是很多的,当时纽约面临 Ebola 危机,据说4家医院都有专门处理特殊病原体的设施,2014年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Ebola 患者——无国界组织的医生 Craig Spencer 最终被送入 Bellevue Hospital Center,美国最古老的公立医院、因精神病治疗在流行文化中时常被鞭尸,如今是 NYC 医疗系统的一部分,也是知名美剧「医院革命/New Amsterdam」的原型。

再多推荐一部 Netflix 纪录片「流行病大爆发」吧,这部剧在2020年初,实在太巧。里面有个主角便是 NYC(也就是 Bellevue 所属的医疗集团)医疗集团的特殊病原体专家 Syra Madad。

最后补一句,Lenox Hill 这部纪录片导演的「运气」真的好,「妇产科医生胎儿确诊遗传病」、「外科大佬发现自己患上末期癌症」可不是这种人物很少的主题纪录片经常能遇到的情节,不过现实总是这么无常,you never know...

挺好的,找回了当年看ABC 纪录片「波士顿医务组/Boston Med」的感觉(讲的是发生在 MGH、BWH、BCH 的故事)。前传「霍普金斯/Hopkins」和续作「纽约医务组/NY Med」都没那味。

西扯东扯有点多,也算是记录下这些年的医学生涯。

 2 ) 我不想得脑瘤!

自己最喜欢看的部分是2个经常一起合作的脑瘤医生,面对自己患者,手术,手术后的片段,还有就是那个急诊室里的医生。接生小孩子那部分可能我还没到那个人生阶段,所以相对感兴趣的少一些吧。

有好几次观看的时候,也跟着了一起流眼泪。主要是脑瘤那部分。每一个脑瘤患者情况都不一样,年龄也不一样,面对的未来都是未知的,但是一点很重要,患者都想活下去。这个时候医生就是你的救世主,给你一线希望。

第一次看到,脑瘤是个什么东西,在画面里是那么的真是。真不知道脑子里会额外长出那么多东西,有的甚至跟一个汤圆那么大。无法想象从自己脑袋里拿出那么多东西,是多么令人恐惧的事情。

每当医生跟患者讲述病情以及面对的事情,患者和家属都非常紧张,焦虑。因为脑部很复杂,涉及到的影响也很多,术后面临的副作用也是未知。因为脑部部分区域面对的功能不同,比如语言,运动,记忆等。

其中有一个67岁的老年男性,手术很成功,拿出了能拿出的全部肿瘤。后续是,康复问题。这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醒来后,逐渐恢复,语言没问题,记忆也ok,但是右侧大腿无感觉。接下来自己就很消沉,很低落。跟医生沟通的时候也很低落。医生问他要不要出院,去一些其他地方,他不愿意出院。问他想去哪里生活,他说想找个地方等死。你能想象自己不是开玩笑的说这句话,是有认认真真的考虑自己要去等死的这种绝境吗?大家都是开玩笑的说,等死呢。可是你真有考虑过你真的是在等待死亡吗?因为你是一个健康的人,只不过是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而已。

还有一个女性病人,选择临床性药物治疗,是全美第8个临床患者,在持续2个月的治疗后,再次检查的时候发现,病情恶化,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做的,医生最多就是多开一些Avasitn药物(强力的疼痛药物),来缓解病人的疼痛。大家经常看美剧会知道这个类似的药物还有维柯丁,好多人都是上瘾的程度各种想办法。无奈之后,几周后,那个女性病人去世了。医生他们也感到特别的无奈,有的有点自责,负面情绪会变多,这就是医生要面临的工作缓解和心里压力。他们压力真的很大。

再就是另外一个男性叫Chris,有家庭,有一个小孩子还很小,治疗过程妻子也全场陪伴。手术前大家都很积极面对这场突然起来的疾病,患者工作的时候突然晕倒然后诊断是脑瘤。手术也很顺利,拿掉了大部分能够摘除的肿瘤,有一些则不行。康复后身体都很正常,除了语言有些受损之外没什么大碍(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能说yes,no几个关键词语)。这个时候医生要去告诉患者,接下来要面对的什么。这期间大家收到的讯息是可能Chris会活不久,但是具体还不确定。他妻子就想问这个问题,当着老公Chris面问医生,我就是想知道,他还能活多久。医生也不能给答案。一家人当时就都哭了。在这之前Chris断断续续治疗了4年。最近又来复查,明显脾气不太好,情绪也不好,知道上次面临的结果可能自己接受不了,在一次做检测前的时候有些情绪上的激动以及崩溃,妻子也很无奈。其实家属在这短时间内也要面临很大的压力,和随时情绪的崩溃。检查后,出现一些问题,但是Chris感觉还不错,可是过来1个月,再次检测,脑子里又张来很多脑瘤,这次情况不好来。又做来一次手术。这次不乐观,手术中发现来大量的脑瘤,能搞定尽量搞定来。拿出来一个柠檬那么大的肿瘤,你能想象脑子里张来一个柠檬大小的东西。手术后,测试一下四肢,右手右脚没有反应。医生在手术够第一时间告知来家属。随后的一段时间,在一次检测得出的结论是复发了,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我打字也无法描述这整个故事。但是通过片子我能感受到,生命就怎么逝去了。在这之前,主治医生最后一次看完检测后,电话Chris的妻子,告诉他这个坏消息后,电话那头的妻子就崩溃了(电话里妻子也说Chris现在头也抬不起来,胳膊和腿也动不了,只能躺在床上),确定无法治疗走投无路后,就是面对死亡了。妻子妈妈结果电话后说了一些感谢的话就挂断了,片子没有呈现只是在医生在办公室电话这个过程,可能是因为主要是在医院拍摄为主吧,挂电话后,医生也不甘心的流了眼泪。

说说我尽力过的。我自己的曾经面对过脑瘤手术后的发小,多年不见后,最后一面居然是面对术后整个人是失明,全身瘫痪,失去语言功能,只剩下听力,能够接受不了到外部的信息,对应的反应就是眼睛可能动一下,留一下眼泪,当时的我在那个遮蔽的病房里,是恐惧的,是害怕的,是那种你拒绝现实的一种麻木状态。他离我仅仅20公分的距离,我就站在床边,整个确实非常拒绝的这一切的害怕。没多久就哭了。不用太多语言,我当时和我另外一个哥们一块,我们3个是高中同学(我跟发小还是初中同学)。有共同的回忆。谁能料想到现在这个场景,没有,从来都没有过。 大概我们在病房里带了20分钟就出来了。也许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也许他妈妈让叔叔跟我们一块吃个饭。我的发小只能靠打营养液来维持生命,至于什么时候到头,我不知道。我也不敢知道。我们是从北京连夜开车回去的,一共开了16个小时。休息一晚后第二天就又开车回北京了。后续得到消息是去世了。具体生命时候我没有去找答案,我也没有面对勇气去参加葬礼,也没有勇气回到那个地方。

这件事情发生很多后,我还是没能够接受这个。是不是的会突然想起,总感觉自己也会有一天跟他一样。看了这个片子,让我回忆更多。

31岁,我朋友去世的年龄。

每个人,都会面对这样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加,面对这种事情概率就越大。我还是依然害怕。

希望大家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有点耐心。

 3 ) 豆瓣9.1,今年最佳纪录片,它必须拥有姓名

医生是一个怎样的职业?

前有伤医事件频发,后有新冠疫情来临,这一职业仿佛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引发大众的情感波澜。

而褪去救死扶伤的道德光环,医生的日常生活,与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又是怎样的呢?

看过这部纪录片,你可能会更加理解——

纽约医生日记 第一季

编剧: Adi Barash / Ruthie Shatz

主演: John Boockvar / David Langer / MirthaMacri / Amanda Little Richardson

首播: 2020-06-10(美国)

这部由NETFLIX推出的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9.1。

从出生到脑部手术,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医患关系,带观众一窥复杂、迷人、情绪化的医学世界。

纪录片的主角们,是来自纽约勒诺克斯山医院的四位医生

两位脑外科医生、一位急诊室医生、一位住院妇产科主任医生。

第一个场景,发生在刚刚结束一场脑部手术的手术室,医生们正在等待病人苏醒。

“我甚至不敢去想上班的每一天会遇到什么,神经科的研究中有太多异常情况,总是惊吓不断,我必须无时无刻准备好接受各种挑战。”

脑外科医生约翰如此评价自己的工作日常。

另一位脑外科医生大卫的父亲曾是宾大的心脏科医生,因中风早逝,让他对神经学产生了兴趣。

“有人做着朝九晚五的工作,把工作当成例行公事。

对我来说,我的工作不仅仅如此,它是我的生命。

我热爱手术,乐意分享好的案例,最终帮助别人。”

对于急诊室医生马克里来说,急诊室就是前线。

每日面对形形色色的患者,什么病症都接,什么患者都看。

有医保的人,没医保的人,肛门附近肿块的年轻人,摔倒在人行道上的老年男子。

“就像拼贴画,由来到这里的人组成,我也正因此热爱这个行业。”

“人们成为医生,我认为与童年有关,童年成长的环境,年轻时候的所见,都会影响你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马克里认为,能用同情和同理心,包容病中或需要帮助的人,是她成为医生最重要的原因。

“为什么这个人会痛?为什么这个人有这样的感觉?”

在与病人相处过程中,她总是努力理解病人的感受。

妇产科医生阿曼达,对于医生这一职业也有很深的体会。

“在医学院的时候,人们劝你不要读这个专业,工作时间长,必须随时待命,夜间和周末也要值班。”

但强烈的同理心和无私奉献,让她度过了四年实习住院医生的漫长时光。

在将无数个小生命带到世界后,阿曼达也即将迎来自己的第一个宝宝。

但即使检查出怀孕,次日也需要继续投入工作。

四位不同科室医生,只是这一群体的小小缩影。

他们每天面对大量患者,就像一场直面疾病与生命的冒险。

41岁来自田纳西的女警米兹,颅底和顶部肿瘤已经困扰了她十年。

由于难度过高,周围没有人愿意给她做手术。

如何在不损伤颈动脉的前提下取出肿瘤,是谁都无法保证的问题。

在手术前,约翰和大卫进行了多种方案研讨,全方位考虑对策。

需要借助线圈和其他小设备把颈动脉封上,减少血流量,

然后搭建旁通管,暂时保证脑部供血。

但一旦出现问题,患者仍然存在中风的风险。

“只要有困难,我们就会攻克,只要你相信我,相信大家,我们就会全力以赴。”

所有人齐心协力,最终都是为了病人。

74岁的患者菲利斯,1990年曾患乳腺癌,还有肝硬化和原发性肺肿瘤,因头顶肿块再次就医。

约翰给她做了初步检查,担心头顶出现肿瘤转移,需要手术以排查原因。

对于医生而言,每一次手术都至关重要。

在菲利斯的开颅手术正式开始前,每个在场的医生、护士、实习生都屏息凝神,集中全部精力,容不得一丝马虎。

“做开颅手术,你永远无法预测会遇到怎样的情况,不可能预知每个患者的情况。”

不幸的是,即使约翰期待只是一个普通的肿块,但在菲利斯的头部,发现了肿瘤。

经提取样本送往病理科检查,确认是癌细胞转移。

当菲利斯清醒过来,约翰告诉了她。

经历了乳腺癌和肺癌的苍白老人,带着无奈的笑,接受了这一事实。

而对于妇产科医生阿曼达而言,面对的人主要是待生育的女性。

“我想帮助那些药物无法治疗的人,这些人通常是女性。

生孩子没有捷径,我只是想多理解她们的难处,帮她们排忧解难,度过难关。”

当待产的女性陷入对生产的恐惧,阿曼达会给予足够的精神支撑。

“你做得很对,用你的身体去感受,会非常顺利的。”

陪伴、鼓励与引导,在生产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

对医患关系的处理,也是医生职业中经常面对的紧张问题。

“你不能选择要面对的病人,不能对病人指手画脚。”

作为医生,需要对病人的经历有一定包容力,做他们和他们的问题的中性缓冲剂。

街头露宿的流浪汉、抽大麻的瘾君子,这些都是急诊室医生马克里需要面对的患者。

一句来自内心原始善良的“我能帮你”,有时可以胜过一切。

作为医生,也常常会面对一些超出医生职责之外的道德纠结。

比如常住病房的基恩小姐,还有很多像她一样无家可归、没有亲人的患者。

如果离开医院,可能会失去生活能力,无法活下去。

“我不知道他们怎么熬下来的,只能尝试理解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的需求。”

“压力有时候真的很大,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

为了全身心投入这一职业,他们往往牺牲了大量个人时间。

大卫与妻子的语音通话,第一句就是“你有空吗?”“没有。”

一边在工作间歇闲聊几句,还要抓紧看几眼医学期刊。

在整台手术结束后,约翰才能抽空给家人打个电话。

聊几句轻松的,晚餐吃什么的话题。

四位医生,在纪录片中真实呈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

不愉快会存在,摩擦也会存在,

但他们的叙述中,对这个行业表达了一个相同的想法——

“我真的爱这份工作。”

整部纪录片牵动观众的,是患者们的命运,更是医生们的工作与情绪。

穿上白大褂、手术服,他们是纽约上东区的四位医生,

在医院大楼里穿梭忙碌,一切井然有序地运作。

但一旦换上便装,下班走出这里,他们立刻淹没茫茫人海。

脱下白大褂的他们,宛如卸下铠甲,成为了这个城市川流不息的地铁上不起眼的存在。

汇入纽约夜晚的万家灯火,汇入每一位平凡纽约市民的悲欢离合。

或许,这就是医生最动人的地方。

*本文作者:豆奶

 4 ) 不是适合我看的题材

一直都比较抗拒看这种题材,因为边看边代入,对我这种想太多的人来说完全是一种压力。但是有一天在路上看到了Lenox Hill的救护车,就觉得看一下吧。

其实经过这次新冠之后,对美国的医疗体系,医生,监管机构的印象到达了谷底。CDC的口径朝令夕改,Dr Fauci也是被政治所左右,妥协了自己科学家的身份。我不知道这部剧有没有美化的成分在里面,里面的几位医生感觉都很光辉lol。

但不得不说,美国医疗的一个加分项是,医生与病人的沟通非常到位,就我自己的看牙经历来说,医生不仅事先把全套治疗方案解释清楚,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永远都会告诉你,我下一步要做什么了,这一步可能有点痛,之类的,让人觉得被尊重,情绪被照顾到,而不是病床上的一块肉。所以很喜欢剧中David医生说的一段话,无论这个病人还剩多少生存时间,我们最不愿做的事情都是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是啊,作为一个人,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尊严还是应该被守护,还是应该追求生活大于生存。

另一个感触是,美国人总是把cool看的很重要。比如Mitch医生,在得知自己的病后,还是要阳光开朗积极向上冷静沉着……镜头前的每一个病人都是笑嘻嘻的,太难了,我们能不能说,脆弱并不可耻,情绪崩溃并不可怕……人生已经有那么多苦难了,为何不给情绪一个出口,为何要戴上坚强的面具。

好了,最终还是在第五集的地方放弃了,但也不是拍的不好,就1.不适合我拿来练听力 2.我不想看到至今出现过的病人走向不好的结局。

 短评

冷静的拍摄,看到下面那个朋友的评论,我突然觉得自己没耐心地对待世界应该迟早会有报应的吧!我以1.5倍速在第一集看了开脑子的,看了癌症复发的,看了怀孕生产的,看了无处可去的老年人,我永远都无法感受他们感受的,直到我真正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所以我也只能在网络中游荡,吐露一个丑恶的内心的想法,没有人能知道另一个人面临的绝境。

4分钟前
  • Strelizeia
  • 推荐

很惊喜。选的三个部门选得非常好。

9分钟前
  • 东海棠
  • 力荐

第一集结束时,医生们下班换上便装搭地铁,加上背景音乐Who knows where the time goes 也太好哭了

12分钟前
  • Angel
  • 力荐

片中描绘的纽约,和各个国际大都市,例如上海,给人的感觉都是一样的。在这里,你能感到时代的洪流和个人的渺小,每个人都对他们又爱又恨,爱他们的繁华,恨自己的无力。每一个病人都是那个城市的一面的小小缩影,他们来来去去,在城市刻下他们的挣扎生存的印记。

16分钟前
  • 春夜血
  • 推荐

太棒了,人性之光。

17分钟前
  • 1984
  • 力荐

我是对医疗行业的所有非虚构作品都毫无抵抗力。两位神经外科医生的故事是最惊心动魄的,急诊室医生的故事看见人间百态,妇产科医生的故事比较个人化,专注于医生自己的成长和生活。四条线索,既展现了医学技术、医者仁心,又展现了医生个人的挣扎和美国的社会问题,非常精彩的纪录片。

19分钟前
  • 小小虫
  • 力荐

只要一直向前走 痛苦就会变得可以承受

20分钟前
  • Stellalala
  • 力荐

respect所有人。很“巧妙”的没有提到任何医疗账单的问题

25分钟前
  • 最上川
  • 力荐

五星我是愿意给的,但是说说不足吧。因为镜头几乎全部集中在医院内(手术室、办公室、急诊大厅、病房),所以导演的立场显然是想让观众为医护人员的高超技艺和高尚情操感到叹服。但是我忍不住会想,如果不幸得了胶质母细胞瘤,做开颅手术值不值。用半年时间准备手术和术后恢复,换取不太可能超过三年的额外寿命,而且一旦开颅就有中风、瘫痪甚至死亡的风险。手术可能使患者和家属错失最后几个月正常生活的时机,更别提(而且这部纪录片居然真的不提)经济成本。另外没看第9集Pandemic的请务必看看,纽约人的防护真的做得不够到位……

29分钟前
  • vacuity
  • 力荐

这个纪录片直接让我想起以前我经常想到的那句话。社会一直都靠青壮年的梦想滋养,所有工作的回报都必然不足,因为它燃烧的是人的根本。

34分钟前
  • 纯Jun
  • 还行

医生都是各司其职的,一台手术成功与否,是有很多因素来决定的,预后好不好,其实并不取决于手术。脑肿瘤挖干净了,是手术成功,但挖走的部分会影响语言、认知和情绪,甚至性格…病人日后生活需要大量陪伴和代偿…但,不挖干净,可能活不过3个月…只能说在当下选择了最佳方式吧。我们骨科主任曾说过:世界上没有神医,只有选择不同治疗方式的医生,在复杂的病情下,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而已,世上没有绝对的完美治疗方案。

38分钟前
  • Singa
  • 力荐

看完只觉人是不是生来就为受苦,这点几位主角肯定比我体会更深

39分钟前
  • pissoff
  • 力荐

生活就是这样,专治癌症的医生发现自己患上癌症肿瘤,负责接生的医生发现自己的宝宝可能患有先天性疾病/病人的手术结束对于医生来说就是使命的完成,而对于家属来说就是长久照料的开始/第一部全部看完的Netflix纪录片(9.0/10.0)

42分钟前
  • 拉法
  • 推荐

可能是我2020看过最好的纪录片了(目前为止)。 最开始我就把他当作一部普通的医疗片看,越看我越有感触。首先这个纪录片取景在纽约就很妙。在纽约,各种文化交融,社会阶级一览无余(美国很多地区之间阶级收入区分很明显)。这部纪录片展示了中产阶级家庭,流浪者,以及精英阶层(医生)在美国的生活。就此讨论了美国热议的话题,医保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种族问题等等等(太多美国当下热议的话题了)。这部纪录片很直面的展示了美国医疗系统的缺陷,一方面很多流浪者看完病后没有地方修养,没有医保付钱。但同时这部纪录片也展示了美国在医疗研究上的投入,若干年6个亿的项目为了研究新型癌症治疗。作为一个留学生我就觉得这个记录片太真了!完完全全的展现了美国当下的问题,不只是医疗,由医疗牵出了多种社会问题。

45分钟前
  • 豆友218125602
  • 力荐

感受最深的大概是急诊那些来了走了又回来的人们。还有女医生居然要留下肯定会是残疾的婴儿,的确让我特别惊讶,我反而会觉得孩子生下来残疾她可能都没时间做医生了。然后她还想生产不打麻醉,结果没坚持到半程就说需要麻醉,然后她老公居然在生产途中拍她下面部位的照片,omg,看得我差点气爆炸。。最后孩子顺利出生,帘子外面女医生爸爸一脸心疼的表情啊,看得我心好酸。

50分钟前
  • 咩咩咩
  • 力荐

美国医疗面面观吧,四个医生,两位主刀大佬,两位怀孕坚持打拼的住院医师。老实讲虽然大佬尽力医治也有诸多看点,但是两位孕期女医师的故事更为打动观众,一窥美国社会现实

55分钟前
  • 博纳四海
  • 力荐

太多演不出来的情感了,被真实的热烈的高浓度的compassion n empathy 所震撼

59分钟前
  • 漪芩
  • 力荐

再也不吐槽Grey's anatomy戏多了,神外主治医生患癌,怀孕的急诊住院医生检查发现小孩有异常坚持要生这些情节都是真的不同的是拍摄很冷静。不想看完的可以直接看第八集女医生自己生孩子死去活来,另一边脑癌患者都存活四年了突然复发,手术后没多久就扩散全脑去世了。跟着生孩子的孕妇憋气,跟着癌症患者的家属笑了又哭。24号还有special episode放出。

1小时前
  • 北境收养办主任
  • 力荐

最后一集真的unexpected

1小时前
  • 哒哒
  • 力荐

一口气看完了,医护尽力做到最好,家属尽力陪伴,病人尽力生存下去,真的好棒!

1小时前
  • Ashley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