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忘不了的是那块切成六份的糖
将近三个小时的片子 但却不显冗长
虽然是战地琴师 但犹太音乐家的音乐 还有波兰味的肖邦却没有给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总觉得他最后能够从德国人手下捡回一条命来 纯属偶然 并不是音乐的力量战胜了战争和人性的丑恶
两个爱音乐的人在废墟中高山流水 钟子期怎会杀掉俞伯牙?
他在废墟里的一段肖邦打动了德国军官 但没有打动我
至少从音乐上是这样
不过这倒让我对这部片子肃然起敬
每个镜头拍得是如此的克制 悲悯又深刻
没有一点海上钢琴师那种大洒狗血般的煽情
再现了真实的不由分说的战争
念念不忘的是那块被爸爸拿小刀小心翼翼分成六块的糖
他一边切我一边对自己说我看不下去了我看不下去了
全家人无声的接过自己的一份 塞到嘴里
就这么快结束了全家人在一起最后的一餐
也是生命里的最后一餐
刀口上的甜 简直让人疼得撕心裂肺
与此相同的还有那个被德军爆头的光头犹太人
趴在地上听着纳粹换弹夹的声音
从死神那里抢回来的这五秒钟生命
生不如死 让人为他窒息
片子克制冷静得好像根本不参杂导演的感情,但却刀刀命中要害让人痛心剜骨,倒抽冷气
最后这些镜头汇聚成了悲怆的海洋 在一片苍茫的灰色废墟中 已经憔悴得快脱了人形的钢琴师在其中蹒跚而行 就像汪洋中一片快沉没的叶子
一个人承受一座废墟空城的悲怆
不知道他在已经一栋栋人去楼空的废墟楼房中翻找食物和水的时候
看到那些侥幸在战火中保存全尸的桌子椅子 瓶子罐子
包括那筒竟然满满的南瓜罐头
他是不是还有这个力气去悼念一下它们不知如今安在的主人
让人欲哭无泪的片子
击中人灵魂的不是音乐 也不是战争的惨无人道
而是一个人偏要活下去的那种卑微的倔强
2 ) 被误读的《钢琴家》
网上很多人都带着意识形态和有色眼镜去看待这部影片,总把本片的主题,局限在钢琴家为纳粹军官弹奏的那短短几分钟,还对这个情节进行一大堆装B的评论,什么“控诉纳粹”了,什么“虚伪的人道主义”了,什么“人性光辉”了……自以为是、故作深奥的说法比比皆是。
实际上,这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电影所讲述的,不过是犹太钢琴家斯普尔曼遭受纳粹迫害的事迹。
这是一部客观、冷静、不带意识形态的电影。
然而这个故事却很讽刺,与雪中送炭形成1:1比例的是自私自利。
而这,就是“乱世”,每到这种时刻,什么样的人种都会有。
斯普尔曼在友人的帮助下多次死里逃生,最终重获了自由,可是在向他伸出援助的人当中,并非全是好心人和难友……
第一次救援他的,是一个勾结纳粹迫害同胞的犹太败类。你以为光靠几个纳粹、而没有“某些”人的“鼎力协助”,屠杀行为那么容易就建立得起来吗?
第二次救援他的,是几个波兰人。在那些波兰人中,有像那对夫妇一样的热心人士,但也有卷款逃跑的卑鄙小人。波兰作为二战中第一个被刮分的欧洲国家,此前它的好战程度不亚于纳粹德国,以致自食其果。波兰曾在捷克斯洛伐克受到纳粹侵略时趁火打劫,而被苏德联合入侵沦陷后,波兰又积极参与了对犹太人的迫害。现在一谈到屠杀犹太人的问题,人们总是极力地把所有罪责统统推到纳粹身上,可实际上,二战时期,波兰、法国、匈牙利等国家,可是很讨好地配合着纳粹的屠杀行为。其中波兰人也搞了个叶德瓦布奈惨案。
第三次救援他的,是一个纳粹军官,他的名字叫韦恩。很多人看了本片后总会惊讶:这件事可能发生吗?这没什么可能不可能的,因为这是一件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历史上斯普尔曼并不是韦恩唯一救助过的犹太人,二战期间韦恩利用自己的职务保护了一些人,但在战后他的命运却很悲惨,因为德国军人的身份入了狱,斯普尔曼等人曾和苏联方交涉想要营救他,但苏联出于政治考虑予以了拒绝,韦恩最终于1953年死于狱中。韦恩并非一个狂热的纳粹份子,他救助斯普尔曼,只是他想这么做,与彼此之间是什么“德国人”、“波兰人”、“犹太人”没有关系,而他之所以叫斯普尔曼弹钢琴,也只是因为他喜欢音乐而已,实际上根据斯普尔曼本人的回忆,韦恩对他的帮助并不止是影片中表现出来的这些,但导演波兰斯基显然没有打算煽情,对韦恩的这次救助,既没有塑造成“醒悟”,没有描述成“壮举”,而只是述而不评而已。可惜,很多人总是很装B地去看待这个情节。
人性与一个人是哪国人、哪个党派的人没有太多关系。
二战期间,除了辛德勒和韦恩,还有一个德国人也曾冒着生命危险救助了数十万中国人的生命,他的名字叫:约翰·拉贝。
他是一个真正的纳粹党员,每当日本鬼子来到难民营前耀武扬威时,拉贝就拿出那面纳粹德国的国旗和对方交涉,日本鬼子们见了后就会避退三舍,从而避免更多的中国难民遭受残害。近30万个中国难民就因为这面纳粹旗帜艰难地生存下来。
拉贝从来没有干过坏事,尽管,他是纳粹。
然而,拉贝最终同样很不幸,他并没有因为他的善良而获得相应的回报,最后几年,他穷困潦倒,没有一个自由民主的西方人愿意搭理他。他所拥有的财产,只是南京人民寄给他的几千美元——南京人民从来没有忘记他。
拉贝、韦恩、辛德勒等人的事例说明了,一个人的好坏,与他加入什么党派无关,与他处在什么环境、受到什么教育有关。
即使在“民主自由”的今天,培养一群纳粹,也只需要五天(详见《浪潮》及其真实的历史原型)。
PS:二战结束后,斯普尔曼曾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书本出售,但很快就被禁掉了,原因是书中揭露了不少犹太人和波兰人参与了大屠杀,波兰和苏联政府认为这不“和谐”,不利于社会主义团结,于是就把书给“和谐”了。
3 ) 《钢琴师》电影剧本
《钢琴师》电影剧本
文/(英国)罗纳德·哈伍德
译/曹轶
渐显。影片开头是几幅黑白新闻图片,描述了1939年华沙被德国占领前的情景。天气晴朗,人群在欢快和充满魅力的城镇里忙碌着。背景音乐是由弗拉迪斯拉夫·什皮尔曼用钢琴演奏的弗雷德里克·肖邦的《升C调小夜曲》,温和而有力的旋律伴随着那一幅幅新闻图片。
华沙,外景,日
1.波兰首都一条交通要道的全景,在阳光下,几辆有轨电车穿梭往来。
2.中景。以前一幕景为背景,一座举起手臂的耶稣雕像屹立在广场上,这里有几位行人和一位骑自行车者。
3.中景。有轨电车、汽车和自行车一同占据着一条热闹大街的车行道。
4.中景。一辆单匹马拉车从画左向右穿行。
5.华沙歌剧院国家剧场的全景。
6.远景。波兰的中产阶级无忧无虑地在城中一座枝繁叶茂的公园里散步。字幕,白色大写字母:“华沙 1939”以叠印方式出现在画面上。
7.远景。公园的一端朝向一座官方建筑的拱廊。全景,镜头稍微下移至散步者身上。
8.远景。镜头在行人散步的公园小路上稍作停留。
9.半身镜头。一些行人来来往往,另一些人在靠近公园入口的长凳上休息。
10.中景。中产阶级的家用轿车在各自司机的照看下并排斜停在人行道边上,同时人群在公园旁的马路上聚集起来。
11.半身镜头。几个行人在一条繁华街道的有轨电车站等车。一辆电车在后景处停下,走下一位乘客。
12.半身镜头,近景。一个卖报小贩面向镜头跑来,左胳膊夹着一捆报纸。全景右移,小贩越跑越近。
华沙,波兰电台录音室,内景,日
13.屏幕由黑白转为彩色。画面的右端是一位钢琴师(即弗拉迪斯拉夫·什皮尔曼)的双手极近景,他侧身面对镜头而坐,继续弹奏着电影前几幕中我们听到的旋律。镜头稍稍后拉至琴键,稍作停顿后,缓慢抬升,全景随之右移,从侧面将钢琴师(艾德里安·布劳迪饰)摄入镜头。他身着浅灰色西服,系着领带。背景处,好几台乐谱架和一架低音提琴展现了录音室的全貌。弗拉迪斯拉夫·什皮尔曼专心致志地工作着。
14.反打半身镜头。在录音室的矩形玻璃窗后,电台主持人以3/4侧面坐在麦克风后面。他身后的后景处是黏贴着十字形透明胶带的窗户玻璃,令人联想到德国人轰炸城市的景象。主持人同样身着西服领带,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一本乐谱,欣赏肖邦的音乐。
15.反打镜头。镜头拉近,演奏者侧身面对镜头而坐,仍在弹钢琴。这时,从外面较远处传来爆炸声,他平静地抬眼看了看窗外,镜头从左侧反打,然而他并没有停止演奏。
16.同镜头14。反打镜头。电台主持人好几次转向窗户,显得更加焦虑不安。
17.同镜头15。反打镜头。一声强烈而且更近的爆炸声传来。钢琴师吃了一惊,他战栗了一下向一边躲闪,想避开危险,然而很快又继续弹奏起来。
18.同镜头16。反打镜头。在爆炸气流的冲击下,震碎的窗玻璃的碎片横飞,主持人猛然站起,不知所措地看着弗拉迪斯拉夫·什皮尔曼(以下称弗拉迪克)。
19.同镜头13末。反打镜头。弗拉迪克脸部的极近景。他依然镇定地弹奏着,不理会从天花板上落下的一块块石膏。外面的爆炸声更加急迫了。
20.同镜头18。反打镜头。一位年龄稍长的男人,可能是台长,在录音室玻璃窗后向主持人示意立即中止节目。
21.同镜头19。反打镜头。弗拉迪克一面弹奏,一面朝那两个男人看去,他神情焦虑。
22.同镜头20。反打镜头。两个男人示意他停止弹奏。台长离开了录音室。
23.同镜头21。反打镜头。弗拉迪克向不耐烦的主持人表示,他不愿意中断这一乐章。
24.同镜头22。反打镜头。主持人站起来拔掉了几条电线,飞快地离开了录音室。
25.同镜头23。反打镜头。弗拉迪克仍不顾一切地继续演奏。
26.半身镜头。弗拉迪克的近景,他以半侧面背对镜头,仍坐在钢琴前。后景处,录音室的玻璃窗碎片又一次在爆炸气流的强烈冲击下四射飞溅,随之涌进一股浓密的烟尘。录音室的玻璃全都被震碎,弗拉迪克向后一闪,迅速躲藏在钢琴后面。
27.衔接的反打镜头。近景。镜头迅速打向弗拉迪克的正面,他站在烟尘弥漫的录音室里。
波兰电台大厅,楼梯间,内景,日
28.半身镜头,仰拍。大楼里的男人和女人们尖叫着匆忙从楼梯上冲下来,面对镜头快速冲向出口。全景右移,框入在骚乱中匆匆赶路的一位年轻美貌的金发女郎。近景。她是多罗塔(艾米莉亚·福克斯饰)。当看见弗拉迪克从对面的楼梯上走下来时,她站住了,慢慢转向他。
29.近景,半身镜头。弗拉迪克在狂乱的人群中面向镜头走来,走出了对面的楼梯间。他前额上有一处轻微的伤口。
30.同镜头28末。近景。弗拉迪克背对镜头经过多罗塔身边,多罗塔半侧面对着镜头站立着。
多罗塔:什皮尔曼先生?
弗拉迪克(停下来并侧面转向她):你好。
多罗塔(很高兴遇到这位艺术家,以至于忘记了要逃走):我是特意来拜访您的,我很喜欢您的演奏方式。
弗拉迪克(他也忽略了大厅里的恐慌气氛,仿佛被这位年轻女子的美貌吸引了):您是?
多罗塔:我叫多罗塔。
她的哥哥,尤雷克(米哈乌·泽布罗夫斯基饰)此时突然出现,面对镜头上前几步来到他们面前,多罗塔一时之间转向他。
多罗塔:我是尤雷克的妹妹。(发现弗拉迪克前额的伤口,很担心)您在流血?
31.弗拉迪克面对镜头站立,近景,前景左边是多罗塔的背影。
弗拉迪克(用手帕捂住伤口,微笑):没什么的,只不过是……
尤雷克(画外):快来,多罗塔……
32.同镜头30。
尤雷克(画内,已经下楼):你过些日子再写信给他,表达仰慕之情,现在真不是时候(多罗塔跟上他,可眼光并没有离开那位艺术家。镜头稍微下摇)。
33.反打镜头。弗拉迪克面对镜头的近景。摄影机从楼梯底端仰拍。
弗拉迪克:尤雷克!……
34.反打镜头。半身镜头,稍俯拍。
弗拉迪克跟在尤雷克和多罗塔后面,他们在大厅中背对镜头走远,进入后景。
弗拉迪克:你为什么把她藏起来?
又一次爆炸震碎了一扇玻璃窗。又一阵浓烟侵入大楼。
什皮尔曼的住宅,斯里斯卡大街,内景,傍晚
35.近景。亨里克(艾德·斯托帕德饰),弗拉迪克的弟弟,半侧面背对镜头坐在收音机旁,正试着调出电台的一个波段。他穿着一件条纹衬衫和一件花毛衣。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挂毯。这是一所中产阶级的住宅。
父亲(画外):我不知道该带些什么好。
母亲(画外):你总是带得太多。
36.半身镜头。弗拉迪克的母亲(莫林·利普曼饰)被两个女儿:雷克娜(朱莉娅·雷纳饰)和哈利娜(杰西卡·凯特·迈耶饰)包围着。她在饭厅里焦躁不安地抱着一堆衣服。房间里打开着的一个个行李箱让人想到逃难已迫在眉睫。画外,警报声不断。
雷吉娜:你要带多少箱子?
哈利娜:我要带我的红色连衣裙。
两位少女走出房间的同时,镜头框入跪在地上的母亲的侧面,她面前是一个放在地上的打开的箱子。镜头稍前推,全景下移。近景。一幅由弗拉迪克的父亲(画外)拿着的肖像画从右端入画。
父亲(画外):告诉我……你认为……你认为我是否应该带着西蒙叔叔的画像。
镜头后拉,从右侧框入父亲(弗兰克·芬利饰),他侧面站立在妻子身旁。
母亲(手足无措,并且焦虑地):带上它,不带……你想带什么就带什么!(后景处,哈利娜又重新进入房间,拿着一条红色连衣裙)你看不见我已经快烦死了吗!
父亲(离开妻子):噢……他要回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镜头从右侧跟拍)。
37.半身镜头。门打开了,弗拉迪克在后景右侧。他面向镜头走进来,同时妹妹雷克娜,在前景左侧停住,转向他。
哈利娜(画外):我们应该另外带一个箱子,用来装鞋。
雷吉娜(看见哥哥):弗拉迪克!(从左侧出画,如释重负)妈妈,(画外),弗拉迪克回来了。
弗拉迪克向前走,把钥匙放在进门时经过的一个柜子上。
38.半身镜头。雷吉娜来到依旧跪在箱子前的母亲身旁。画外,能依稀听到收音机的声音。
母亲(站起来,也感到如释重负,两个女人面朝镜头转向右边画外的弗拉迪克。):噢!谢天谢地,弗拉迪克……(同时,弗拉迪克进入前景,半侧面背对镜头,位于画右;母亲发现了他前额的伤口,很担心)你受伤了……
弗拉迪克(在房间里踱步,惊愕地发现身边的行李箱。镜头前推,全景左移):没什么,没什么……这只是小小的擦伤。
母亲:我都担心死了(哈利娜从左侧入画,正在叠她的红裙子)。
亨里克:我已经叫他不要做这个……(弗拉迪克这时转向坐在左侧画外的弟弟。)
39.同镜头35。亨里克坐在收音机旁,侧对着画外的哥哥。
亨里克(冷言讽刺):你身上带着证件,就算被炸了,人们也知道该把你往哪儿送(又重新转向收音机,画外传来哈利娜的笑声)。
40.同镜头38。哈利娜走开,笑着从左侧出画。
母亲(惊讶):亨里克!亨里克,别说了……别再说这种话(雷吉娜进入画面拿起桌上包好的东西)!
父亲:我什么也找不到。
母亲:上帝会保佑我们!上帝会保佑我们!
哈利娜(画外):爸爸,爸爸……
41.半身镜头。哈利娜走向她父亲,父亲正拿着小提琴面向镜头在隔壁房间走动着。
哈利娜(画内,后景处):弗拉迪克回来了。
父亲:我跟你说什么来着?!(他迅速从前景出画。哈利娜面向镜头跟着他)……
弗拉迪克(画外):您在做什么?
42.同镜头40。弗拉迪克半侧面对着镜头站在饭厅里,周围一片忙乱不安的气氛。父亲走了进来,后面紧跟着女儿们。
哈利娜(从画外走入):谁看见我的大帽子了?
雷吉娜:你认为我在干什么?……
镜头前推至弗拉迪克,成近景。
弗拉迪克:我不知道……(转向画外的亨里克,镜头从左侧反打)他们在轰炸,电台停播了。
43.同镜头39。
亨里克(侧面转向画面外的哥哥,不快地):波兰电台并不是惟一的电台。
44.同镜头42。
母亲(从后景处走向儿子,至近景处,半侧面对着镜头):嗯?准备你的行李,宝贝。收拾你的东西,然后整理你的箱子。
弗拉迪克:我们要去哪儿?
母亲:远离华沙(从左侧出画面)。
弗拉迪克:远离华沙?去哪里?
雷吉娜(正忙着给银器打包,站在后景左侧,面对镜头):你还不知道吗?
弗拉迪克:知道什么?
雷吉娜:你没看报?……
母亲(画外):把瓷器和餐具打成两个包。
雷吉娜:哦!……那份报呢?
45.哈利娜的半身镜头。她正在隔壁的书房整理东西……
哈利娜(面向镜头走来):我用它包东西了。
雷吉娜(画外):噢……
46.同镜头43。
雷吉娜(画内,恼火):她用来包东西了!……
镜头稍稍右移,这时弗拉迪克的父亲背对镜头从右侧入画,他拿着一本杂志进入饭厅———
父亲(转向弗拉迪克):政府已经转到了卢布林。
哈利娜(画外):所有的健康男子……
47.同镜头45。
哈利娜(面对镜头站在客厅里的书房门旁,她对画外的弗拉迪克说):……都应该离开这座城市,到河那边建立新的防线———他们是这样说的。
48.同镜头46。
父亲(把杂志放在后景处,然后回到镜头前):实际上这里将不会有人了(接着转向弗拉迪克,镜头稍后拉),只剩下妇女,男人全都离开了(从前景出画)……
弗拉迪克(跟着他,镜头右移跟拍):您是不是打算用这些笨重的箱子来建立新的防线?
半身镜头。弗拉迪克站在父亲身后,后者正忙着从隔壁饭厅里取回他要的东西。
母亲(画外,镜头在饭厅里从母亲的方向反打):整理你的箱子吧,弗拉迪克。我们没有时间争吵。
弗拉迪克(对母亲):我哪儿都不去。
49.哈利娜的近景。
哈利娜(迅速转向右侧画外的哥哥,面对镜头,对于他的话感到既吃惊又高兴):太好了!(她坐下来,下定决心)我也不走了。
母亲(画外):你们不要太荒谬!……
50.同镜头48末。父亲从弗拉迪克身边走过,从前景出画,走出饭厅,弗拉迪克靠在门边,面对镜头。
母亲(画外):我们得在一起。
电台广播(此时突然更加清晰,画外):请注意……下面是一条重要公告……
弗拉迪克:不,听着……如果一定会死,我宁愿死在自己家里。
母亲(画外):上帝保佑。
亨里克(画外):嘘!安静!……
51.亨里克半侧面背影的极近景,他凑近收音机———
亨里克(调整频率):我收到了,你们听!
电台播音员(此时声音非常清楚):我们从伦敦的BBC获悉……(镜头后拉成近景。所有人都来到收音机前,或坐或站)英国政府没有收到德国政府对于英方所下的最后通牒的回复……已经决定向纳粹德国开战(听到这个消息后所有人都如释重负)。
父亲(站立,半侧面对着镜头,冲着收音机):噢,噢,噢!太好了!太好了!
电台播音员:我们期待着(突然,受到德国电台的干扰)……
亨里克和父亲重又不停地敲打收音机。
弗拉迪克(半侧面背对镜头,坐在前景右侧,示意他们停止)等等……
电台播音员(声音重又清晰起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法国也做出了同样的决定。(大家又松了一口气)波兰不再是孤军奋战。
大家站起来靠在一起,弗拉迪克把他的家人拥在怀里。大家久久地拥抱,亲吻。同时,电台里播放着一首官方的赞歌。
母亲:谢天谢地!
父亲(既高兴又激动):噢,噢,噢!这真是妙不可言啊!太好了!太好了!
斯普尔曼家饭厅,内景,夜
52.近景,稍俯摄:父亲在画左,侧面对着镜头正把酒斟满玻璃杯。镜头后拉,定位于餐桌旁一家人的半身镜头。晚餐结束。呈现出欢乐的气氛。画右,母亲面对着餐桌另一端的父亲,开始收拾餐桌。
亨里克(面对镜头坐在妹妹哈利娜身边,点燃一支烟,酒足饭饱的神情):妈妈,这顿饭您做得真棒!
弗拉迪克(面对弟弟坐在雷吉娜身旁,她半侧面背对着镜头):嗯!真是不错。
母亲:这是个值得费点儿心思的好机会。
父亲(举起酒杯):为大不列颠和法兰西干杯!(所有人站起来,举起酒杯)我跟你们说什么来着?!嗯?……
53.父亲的近景,面对镜头站立,前景是他伸手去碰杯———
父亲: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全家人互相碰杯)噢!……
华沙,大街,外景,日
54.远景。占领华沙的德军成三列纵队行进在华沙的大街上。有好几幢建筑已遭到战火的破坏。远处,有一匹死马躺在路上。德国人的军靴有节奏地踏着路面。
55.近景。弗拉迪克,身旁是他的父亲和弟弟亨里克,三个人无言地面对镜头站在街上,看着面前走过的士兵。
56.中景。士兵在街上成半侧面对着镜头前进。我们能看到后景处空袭后遭到破坏的街道。前景有两个指挥交通的德国兵,他们成半侧面对着镜头,站在画左他们的汽车两旁。
57.同镜头55。出于对这一景象的反感,亨里克转身背对镜头走远,父亲紧跟上去,而弗拉迪克仍呆立不动。
58.中景衔接镜头。弗拉迪克的背影,他仍看着那些占领军;与此同时父亲从右侧出画。弗拉迪克跟着他,也从右侧出画。
59.中景。德军经过了片头黑白资料片中出现的那座耶稣雕像。一位德军摄影师正在拍摄这一场景。
什皮尔曼的住宅,内景,日
60.半身镜头。哈利娜和母亲站在饭厅窗户前的背影,在每扇窗玻璃上都黏贴着交叉透明胶条。
61.近景。弗拉迪克的父亲面对镜头坐在桌前,刚刚数完家里所剩无几的钞票。后景处,弗拉迪克心不在焉地等待着,面对镜头靠在朝客厅开着的门上;他用手指在小提琴弦上拨出几个音。
父亲(把最后几枚硬币放在他面前桌上的一卷钞票上):5003。
62.哈利娜和母亲的近景,她们背对镜头站在窗前。
母亲(转向画外的丈夫,忧虑地):这是全部?
父亲(画外):是的。
63.同镜头61。
父亲:5003兹罗提,这是我们的全部。
64.雷吉娜的中景,她面对镜头坐在隔壁房间的书桌前,镜头从饭厅打过去。
雷吉娜(放下她正在读的报纸):有3003兹罗提是多余的。
65.同镜头63。父亲开始侧耳细听女儿的话,而这时雷吉娜面对镜头走出书房———
雷吉娜(一边走一边读报纸):听,“关于现金的新限制规定……”
66.衔接的半身镜头。她走出书房,读着报,面对镜头走来———
雷吉娜:“犹太人只能保留两千兹罗提”(她停住不动,极近景)……
67.同镜头65。镜头衔接。雷吉娜从左侧入画,面对父亲,将报纸扔在父亲面前的桌上。
母亲(画外):那我们拿剩下的怎么办(丈夫抬眼看着她,神情焦虑)?
哈利娜(画外,有信心地):把它们放在……
68.同镜头62。哈利娜半侧面对着镜头坐在窗台前,身旁站着母亲(正面)。
哈利娜:……银行,存在冻结账户里。
亨里克(画外,冷冷地打断她):银行……
69.亨里克的近景,他半侧面对着镜头,坐在长沙发上。
亨里克(看着右侧画外的妹妹):谁会傻到把钱存进德国人的银行里?!
雷吉娜(画外):我们可以把它藏在……
70.同镜头60。半身镜头。
雷吉娜(走向她面前的一株绿色植物):看……(看着画外的父亲,将那株植物轻轻举起)我们可以把钱放进花盆里。
父亲(画外):不,不……
71.同镜头67。
父亲:让我们使用古老的妙计。
72.同镜头70。
父亲(画外):在上一次战争中……
73.同镜头71。
父亲(从桌旁站起,镜头下摇):……我们在桌角钻一个洞……(他向前倾,在桌上敲了三下———镜头下摇———重又站起来———镜头上摇)然后把钱藏在这里(弗拉迪克面对镜头从后景走近父亲)。
74.同镜头69。
亨里克(面对画外左端的父亲):那如果他们搬走桌子呢?
75.同镜头72。
母亲(担心):你的意思是?
亨里克(画外):那些德国人……
76.同镜头74。
亨里克(对画外左端的母亲):……闯进犹太人家带走他们想要的一切:家具,值钱的东西……(他站起来,镜头上摇,左移。)他们想要的一切。
母亲(画外):真的吗?
77.同镜头73。弗拉迪克走到父亲身后,面对镜头,拿着小提琴,近景。
78.父亲站在桌旁,桌子一端的特写。他的手紧拽住桌面的一条木板,使劲地向外掰,整条木板从桌上脱落下来。
母亲(吃惊,画外):噢!……
79.同镜头75。
母亲(面对镜头走来):我的上帝!你在做什么(极近景,她停住,注视着画外的桌子)?!
哈利娜(一直在后景处仔细研究那株绿色植物):不,你们听我说!……
80.同镜头77。弗拉迪克看着桌子,觉得有些好笑。此时父亲已经手足无措。
哈利娜(画外,没有人真正听她说话):这确实是藏钱的最佳方案。
81.同镜头78。父亲正试图把木条归位。
哈利娜(画外):没有人会注意到花盆里面的。
82.亨里克面对镜头站立,近景。
亨里克(走过来倚在桌旁):不,不,不。听我说,我已经想了很久了。
83.同镜头80。
弗拉迪克(看了一眼画外左侧的弟弟,讽刺的神情):啊!有一个新点子(他和父亲都转向亨里克)!
亨里克(画外):你们知道我怎么做吗?……
84.同镜头82。
亨里克(非常严肃地):我将使用心理战术。
弗拉迪克(画外):用什么?……
亨里克(俯身对着面前画外的桌子):我们把钱……
85.同镜头81。亨里克双手特写。
亨里克(将钱和挂表放在一起):和表放在桌上……(然后,抓起报纸把它们盖住)然后像这样很显眼地盖上。
86.同镜头84。亨里克站起来,俨然对自己的计谋很满意。
哈利娜(画外):哈哈哈!
87.哈利娜的近景,她在母亲身后笑个不止。
哈利娜:……哈哈哈……
88.同镜头83。
弗拉迪克:你是白痴还是怎么?
亨里克(画外):那些德国人……
89.同镜头86。
亨里克(画内)……会去搜索所有隐蔽的角落,我保证他们不会注意到这里。
90.同镜头88。
弗拉迪克:完全是个白痴(俯向桌子)!
91.同镜头85。
弗拉迪克(把报纸拿开,露出钞票和表):他们当然会发现。(拿起一张钞票并且把它折起来,而另一只手一直拿着小提琴———镜头稍稍上摇)看……你们看……
92.同镜头90。
弗拉迪克(白了弟弟一眼):真是个白痴!
93.同镜头91。他用一只手做出要把钞票放进提琴音柱的样子。
亨里克(画外,好笑地):哦,哦!……
94.同镜头89。
亨里克:还说我是白痴!
95.同镜头87。
母亲:不,这是个好主意。这是最后一个地方可以……
96.同镜头94。
亨里克(打断母亲):这要花上好几个小时……
母亲(画外):我们又不……
97.同镜头95。
母亲:我们又不赶时间。
98.同镜头92。
弗拉迪克:用不了多长时间。
99.同镜头96。
亨里克(不耐烦地):那你怎么把它拿出来?告诉我……
100.同镜头98。声调抬高,所有人都开始讲话。弗拉迪克的父亲看起来似乎难以控制局面了。
亨里克(画外):是的,是的……我真想知道,你怎么把它们从这里取出来。
雷吉娜(画外):请冷静……
弗拉迪克:我不知道……或者用镊子。你为什么总是反对?……
101.同镜头99。
弗拉迪克(画外):总是这样!……
亨里克(模仿用镊子的样子)……那你准备把它们一张一张镊出来……
102.同镜头97。
亨里克(画外):为什么我总是反对?!……
雷吉娜(画外):冷静,冷静……一个一个地说!
哈利娜(又提起那株植物):没人听我说,没人听我说……
103.哈利娜正面的极近景。
哈利娜(画外):这真是最好的地方……
雷吉娜(试图让大家冷静):请稍稍冷静一点儿。安静!一个一个地说!好吧!拜托了!
104.同镜头102。哈利娜面对镜头走到母亲身边———
哈利娜(这次是她嘲笑画外左端的姐姐):律师说话了,她喜欢秩序。
雷吉娜(画外):听着……
105.同镜头103。房间里终于恢复了平静。
雷吉娜:……听我说一下。我们把表放进花盆里,然后把钞票放进小提琴。
106.同镜头104。母亲撇了一下嘴,表示对这个至少能让所有人同意的新建议既不反对也不赞成。
107.同镜头101。
亨里克(表示疑惑,又不敢再说什么):嗯……
108.同镜头100。
父亲(更担心他的小提琴):我还可以拉琴吗?
弗拉迪克(以冷静和安抚的语气):您放心好了……
药店,内景,日
109.弗拉迪克的近景,侧对着镜头,在药店的一角打电话,他面前有一扇能看街景的玻璃窗,上面印有象征药剂师的业务神杖。
弗拉迪克:尤雷克?……我是弗拉迪克·什皮尔曼。
尤雷克(画外,在电话的另一端):弗拉迪克!
弗拉迪克:哎。
尤雷克:最近怎么样?
弗拉迪克(不太热情):还行,还行,谢谢……你呢?
尤雷克:很好,尽管周围环境这个样子。我知道你为什么打电话来……(甚至不等对方说出打电话的原因)可是我们什么也做不了。电台不可能恢复。
弗拉迪克:是的,我知道……可是,尤雷克……
尤雷克(打断他):再没有音乐!什么都没有!甚至不再有波兰人的电台!
弗拉迪克(试图继续刚才的话题):我知道。尤雷克……
尤雷克(继续):但是你会找到工作的。像你这样的钢琴师,弗拉迪克……
110.反打镜头。弗拉迪克面对镜头站在电话旁,近景。后景处,身着白色工作衫的药剂师正在给人看病。
弗拉迪克(为朋友的话感到好笑):也许会……也许不会……反正,不想这些……我打电话并不是来跟你谈我将来的工作……
通向天堂咖啡厅的小巷,外景,日
111.中景到近景。弗拉迪克和多罗塔面向镜头并肩走在一条充满典型东欧风格的华沙小巷子里。后景处,一座房屋坐落在荒凉的大街上,房子的格局在马路上呈弓形,并且显露出战乱时期的残破景象。弗拉迪克和多罗塔都穿着长长的御寒大衣,带着皮手套和帽子。枯叶铺满了街旁的石子路面。镜头左移对准他们,然后下摇,后拉,跟拍。
多罗塔:几周前我缠住尤雷克,终于他受不了了,让我第二天跟他去电台。于是我来了,可是他们炸了电台!(他们面对镜头前行,近景)……
弗拉迪克(一直注视着多罗塔):在那种情形下遇到你真是很奇妙。
多罗塔(激动而崇敬地看着弗拉迪克):真的吗?
弗拉迪克:是的。这是……令人难忘的(一位骑自行车者从后景靠近,在画右摁响车铃;他俩挨得更近)。
多罗塔:我一直非常喜欢您的演奏方式,什皮尔曼先生。
弗拉迪克:请叫我弗拉迪克。
多罗塔(没听他的):没人像您那样演绎肖邦(一对母子和他们擦肩而过,消失在后景处)。
弗拉迪克:我希望这是赞扬之词。
多罗塔:当然!
弗拉迪克:谁知道?我是开玩笑的。(指了指咖啡厅)我们在天堂咖啡厅喝一杯?
多罗塔:很乐意(幸福的眼神交会在一起)。
弗拉迪克(想摆脱尴尬):您呢?您是做什么工作(他们在巷子尽头右转,镜头后拉,跟拍)?
多罗塔:噢,我是从音乐学院毕业的。
弗拉迪克:你是音乐家(两名士兵和他俩擦肩而过,走向后景)?
多罗塔:是的。
弗拉迪克(打断她):什么乐……
多罗塔:不过,只是初学者。
弗拉迪克:对不起,什么乐器?
多罗塔:大提琴。
弗拉迪克:我喜欢看女人演奏大提琴(他们正准备走进天堂咖啡厅)。我们到了(镜头轻轻推移,他们的目光同时停在入口处的一块牌子上)。
112.牌子的特写,上面用波兰语写着:“犹太人禁止入内”。画左,弗拉迪克正要推门。
多罗塔(画外):实在是……
113.极近景。多罗塔半侧面,对着镜头,站在咖啡厅门前,弗拉迪克半侧面背对着镜头,站在她旁边,位于画左。
多罗塔(看着告示牌,神情沮丧):……可恶!他们怎么敢(抬头看正试图掩饰不安的弗拉迪克)?!
弗拉迪克(避开她的目光):你是知道这些人的,他们自称为比希特勒本人更好的纳粹分子。
多罗塔(准备走进咖啡厅,愤慨地):我得去理论一番。
弗拉迪克(立即拉住她的胳膊):不,不要这样做。最好不要,相信我。
多罗塔:对您这样的人来说是怎样的侮辱啊(门开了,一位客人站在门里)!
客人(正要走出咖啡厅):再见。
114.反打镜头。极近景,镜头稍仰。多罗塔,半侧面背对着镜头,站在前景,她靠向弗拉迪克以避开由丈夫陪同走出咖啡厅的女客人。镜头稍左移,调为近景。客人从他们面前走过,从画左经特写后出画,她的丈夫在她身后关上了咖啡厅的门。
115.弗拉迪克的极近景,他半侧面对着镜头,站在多罗塔面前,多罗塔也是半侧面对着镜头,站在前景左侧。
弗拉迪克(仍很尴尬):我们去别处吧。
多罗塔(环顾四周):我们可以去公园散步。
弗拉迪克(冷冷地):不,我们不可以。(只挤出一丝笑容)根据官方法令:犹太人不得进入公园。
116.反打镜头。多罗塔的极近景,她半侧面对着镜头,站在画右的弗拉迪克的背影前。后景处,可以看见在公园门口等客人的四轮马车。
多罗塔(大为惊奇):我的天!您不是在开玩笑吧?
弗拉迪克:不,我没开玩笑。是真的。
117.同镜头115。
弗拉迪克:我们可以去哪里的长凳上坐坐,可是就怕另一条官方法令又禁止犹太人坐公共场所的长凳。
118.同镜头116。
多罗塔(直直地看着他的眼睛):这可太荒谬了!
弗拉迪克(恢复到一种迷人的语调):我们可以这样:我们就呆在这里聊天,没人可以阻止我们。(多罗塔的嘴角又漾起了笑容,她又一次着迷地盯着他)对了,你拉大提琴,多罗塔?那你最喜欢的作曲家是谁?(没等她回答,立即替她说)肖邦?是吗……
119.同镜头117。
弗拉迪克:你应该学习他的大提琴奏鸣曲。(马上又替她问了一个问题,他用她的声调)您呢?弗拉迪克?(恢复自己的声调)我可以用钢琴给你伴奏。
120.同镜头118。
多罗塔(完全着迷了,双眼闪烁着惊喜,笑得更加灿烂):噢,什皮尔曼先生……您真的……真是太好了(弗拉迪克轻吻她戴手套的手)。
弗拉迪克:请叫我弗拉迪克。
什皮尔曼家住宅,内景,日
121.父亲的近景,他侧身坐在饭厅的桌子前,位于画右,拿着报纸,还没脱下外套———
父亲(读报纸):“华沙地区犹太人的标志:我下令所有华沙地区的犹太人出门时佩戴明显的标志……”
122.半身镜头。全家人聚集到餐桌旁,或是坐在后景处的沙发上,围绕着画左前景处背对镜头的一家之主。他们静静地听着,一动不动,神情既沮丧又焦虑。
父亲(继续读报):“这条法令于1939年12月1日实施,并对所有12岁以上的犹太人有效。标志将佩戴在右臂袖子上,标志为白底蓝色大卫六角星图案。底子必须足够大,使大卫星的角尖距离有8厘米。每一只角宽1厘米。任何不遵守这条法令的人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华沙地区行政长官……(他抬起眼睛)费希尔博士。”
亨里克(坐在后景处长沙发上,在妹妹哈利娜的身边;打破了沉默):我不能忍受了。
雷吉娜(面向镜头坐在父亲跟前,双手交叉抱在胸前):我也受不了了,我拒绝被打上记号。
弗拉迪克(侧身坐在前景画右,一阵短暂的沉默后):我……(清了清因激动而哽咽的噪子)我可以看看文章吗(接过父亲递过来的报纸。母亲也站起来,不安地走到弗拉迪克身后和他一起看这篇文章)?
父亲:要我们自己来弄这些袖章吗?(忧虑地)我们到哪里去弄这些?
亨里克:没门儿(肯定地)我们不会戴那个的(弗拉迪克把报纸放在桌上,一言不发)。
华沙大街上,内景,日
123.中景到半身镜头。弗拉迪克的父亲面对镜头缓慢地走上人行道,身上裹着暖和的外套。他一只手拿着报纸,另一只手提着一袋土豆。右臂上佩戴着有蓝色大卫星的白色袖章,如法令上规定的那样。两个德国军官背对镜头从前景右侧入画,与老人相遇,而老人正凝神思考,没有注意到他们。
军官甲(停下来,转向镜头,对着弗拉迪克的父亲,用德语喊):你!
老人来到前景左侧(全景微调)他停下来,转向正在示意他过去的德国军官。
军官甲(德语):过来。
两名妇女在后景出现,她们放慢脚步并特意绕开想躲避这场冲突:她们从左侧出画。
父亲走到德国军官跟前。
军官甲(德语):你为什么不敬礼?
父亲(有礼貌地摘下帽子,用德语):请原谅……
那军官一巴掌打在老人的脸上。
124.衔接的近景。德国军官背对镜头站在前景处,他又给了老人一拳;老人跌倒在人行道上。一位年轻妇女和她的孩子面对镜头走过这里,看见了这一幕,他们放慢了脚步,但不敢干涉;另一个男人也匆匆地走开了。
父亲:噢……
这时,那军官从右侧出画,走向他的同事。老人的半身镜头,他慢慢站起来,背对镜头继续走路,身旁有一些匆忙的行人。镜头稍右移。
125.近景。两位军官,半侧面对着镜头,看着画外走远的老人。
军官甲(德语):禁止你走人行道!(顽固而不屑地用手指着排水沟)走排水沟里!
126.同镜头124末。父亲,停下来,成半侧面对着镜头,转向画外的说话者,然后他听话地走下了排水沟,继续走他的路,镜头拍摄他的背影。镜头稍微右调。
什皮尔曼的住宅,内景,日
127.弗拉迪克坐在钢琴旁的侧面近景。他用一只手敲出几个音符,然后紧接着用笔记在他面前的乐谱上。
哈利娜(画外):你看见……
128.半身镜头。哈利娜面向镜头快速走来,她用一只手拿着报纸,从前景左侧出画,来到坐在画外的弗拉迪克身边。在她身后,我们看见亨里克正慢慢面对镜头向饭厅走来。
哈利娜:……这个?
弗拉迪克(画外):什么?那是什么?我在工作……
129.同镜头127。哈利娜停在画右哥哥身旁。
弗拉迪克:什么(哈利娜拿着报纸在他眼前晃动)?那是什么?那是什么(生气地一下子从她手里抢过报纸)?
130.近景俯拍弗拉迪克手中的报纸,上面是华沙未来的犹太区平面图。
哈利娜(画外,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他们要把我们放到那儿去。
131.近景。哈利娜,半侧面对着镜头,站在画左,旁边的弗拉迪克面对镜头坐着,拿着报纸。
弗拉迪克:什么“把我们放到”?
哈利娜(拿回报纸,仍旧激动地读着):“根据华沙地区行政长官费希尔博士下达的关于在华沙建立一个犹太区的命令,将建立一个犹太区,所有生活在华沙或来到这里的犹太人必须到那里去居住。”
弗拉迪克平静地抬起眼睛看着画外的亨里克。
132.同镜头128。反打镜头。亨里克的半身镜头,他面对镜头倚靠着画右端的壁炉,一言不发地看着哥哥,看他如何承受这条新闻的打击。
哈利娜(画外,读):“所有犹太人……”
133.同镜头131。
哈利娜(俯向哥哥,把报纸凑近他,继续读):“……住在规定区域以外的人必须在1940年10月31日以前迁居……”(弗拉迪克接过报纸,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哈利娜站起来声音带着哭腔)“迁居……”
弗拉迪克(不愿相信):那里不可能装下所有人。太小了。(抬头看着画外的弟弟)我们在华沙有40万人!
134.同镜头132。
亨里克(讽刺地,掩饰自己的情绪):不,36万!那就要简单多了。
母亲(声音遥远而颤抖,从她房间里传来,画外):你们认为我应该做什么?……
亨里克朝画外左侧的房间看去。
135.同镜头133。近景到半身镜头。哈利娜离开弗拉迪克,走向父母的房间。镜头稍稍后拉并右移。
母亲(呜咽着,画外):你聪明,告诉我应该买些什么。
136.近景。镜头稍俯,拍摄母亲,她面对镜头坐在床沿上,手上的钱包摊开着,身后是她的丈夫。
哈利娜(半侧面背对着镜头,从左侧入画):妈妈?!……(侧身坐在试图掩饰泪水的母亲身旁)妈妈,怎么了?
137.反打镜头。两兄弟面对镜头呆立在房间门口,烦乱不安。
母亲(画外):20兹罗提。
138.同镜头136。
母亲(给女儿看仅有的钞票,声音颤抖):这是我们仅剩的。(哈利娜轻轻的把母亲拥在怀里,试图安慰她)20兹罗提,我能用20兹罗提买什么?(把钱放回钱包)我已经受够了煮土豆,土豆,土豆……
139.同镜头137。哈利娜找不到合适的言语安慰沮丧的母亲。
什皮尔曼家住宅,内景,日
140.钢琴键的极近景,俯拍,利帕先生(理查德·赖丁斯饰)粗壮的手指在琴键上弹奏了一段乐曲。他合上琴盖。镜头迅速上移并稍稍后拉,成他的近景。
利帕先生:这是我出的价钱。(面对镜头转向画外的雷吉娜)这是我能付的价钱。
141.衔接前景,利帕先生的半身镜头,他站在钢琴旁,面对镜头转向了雷吉娜。她成半侧面,背对镜头站在前景左端;亨里克成半侧面背对镜头看着这一幕,他双手交叉在胸前,靠在门上。
利帕先生(走过雷吉娜,坚定的神情):我建议您接受。您不会得到更多了。
雷吉娜(被利帕先生的出价惊呆了):这可是一架巴古斯坦,利帕先生!
利帕先生(转向雷吉娜):两千,我建议您接受这个价格。
142.半身镜头。亨里克面对镜头靠在房间的门上,面对画外发生的这一幕一言不发,怒不可遏。后景处,弗拉迪克静静地听着,侧身坐在隔壁的房间里。
利帕先生(画外):你们饿的时候难道吃钢琴吗?
听到这话,亨里克发作了,他冲向画外的这个男人。
143.利帕先生半侧面对着镜头站立的近景。亨里克半侧面背对镜头,从左侧入画。
亨里克(狂怒地抓住他的衣领):滚,肮脏的小偷!
利帕先生(生气地推开他):唉!你干吗这样?!
雷吉娜(从左侧入画将他们分开):亨里克,放开他……
144.同镜头142。亨里克被推到后景。弗拉迪克一动不动。
雷吉娜(来到前景,侧立于画右):放开他。住手!
亨里克(大怒):宁愿当礼物送人!(愤怒地指着画左的出口)滚!
雷吉娜绝望地面对镜头,转向画外的利帕先生。
利帕先生(画外):你们今天什么也没吃吧?
145.镜头反打,亨里克半侧面的近景,五官因生气而扭歪了。后景处,父母从隔壁房间闻声而来。
利帕先生:你们很痛苦吗?你们都疯了。(突然转向后景处,面向站在门口的老夫妇。然后又转向画外左边的雷吉娜)我已经给你们优惠了。我出两千,还付搬运费。(又一次转向父母)我都没跟你们算搬运费!(激动地指着亨里克)你今天什么都没吃。
146.同镜头144。亨里克和雷吉娜面对镜头站立,被利帕先生的这一席话气得呆住了。后景处,弗拉迪克仍旧侧身坐在隔壁房间里,似乎无动于衷。
利帕先生(画外):你们都疯了。
弗拉迪克(转向镜头,打破僵局,平静地对画外的利帕):抬走吧。
雷吉娜和亨里克为这句话所震惊,同时转向弗拉迪克,他却挥手示意:结束争吵。
通向犹太区的华沙街道,外景,日
147.远景。街道两旁人行道上的行人无奈地注视着,许多犹太家庭,提着箱子,半侧面对着镜头,无声地走在通向犹太区的潮湿马路上。他们步履沉重。白色大写字母的叠印字幕渐现,标出时间:“1940年10月31日”。队列的中间前进着一辆单匹马拉车。
148.多罗塔的极近景,她侧身站立在人行道上,沉默而激动地看着面前画外左侧的迁居队伍。
149.中景到半身镜头。马车走近,我们看见弗拉迪克走在车旁,车上载着几样家具,他的父母和雷吉娜坐在车上,哈利娜和亨里克并肩走在车前。镜头右调。弗拉迪克注意到了画外左侧站在人行道上的多罗塔,他停下来,面对镜头转向她。
150.同镜头148。多罗塔也认出了画外右侧的他。他一直盯着她———
弗拉迪克(走近,画外):多罗塔!……
151.半身镜头到近景。镜头左移跟拍弗拉迪克,他离开队伍,来到多罗塔身边。
弗拉迪克(站到她面前,半侧面背对镜头):你好。
多罗塔(难过地):我原本不想来,不愿看到这一切,可是……我控制不了自己。
152.极近景,反打镜头。弗拉迪克半侧面对着镜头,站在多罗塔前,多罗塔背对镜头站在前景左端。后景处,队伍继续前进。
弗拉迪克(很高兴又一次遇见她):最近可好?
多罗塔:很好。
弗拉迪克:那就好。
多罗塔:不,不是真的……
153.反打镜头。多罗塔半侧面对着镜头,站在弗拉迪克面前,极近景,弗拉迪克背对镜头站在画右。
多罗塔:他们抓走了我的堂兄……尤雷克说会设法救他出来(看着面前的队伍),太令人气愤了。
弗拉迪克(试图安慰她):不会总这样的,放心吧。
多罗塔(勉强笑了笑):这是我说过的。真是很……真是太荒谬了(久久注视着他的双眼)。
154.同镜头152。弗拉迪克的反打镜头。
弗拉迪克(瞄了一眼画外右端随队伍远去的家人):我……我该……(搜肠刮肚寻找合适的词语)那,我们会再见的……很快。
155.同镜头151末。近景到半身镜头。弗拉迪克转身离开多罗塔,重新走回队伍。他又回头看了看她。镜头右移。
弗拉迪克(轻轻向画外的多罗塔挥手):再见(转身背对镜头走进队伍)。
156.同镜头150。极近景。多罗塔看着画外,流下了眼泪。
157.中景。队伍成半侧面背向镜头继续行进在潮湿的马路上。
犹太区,什皮尔曼家新住宅,内景,日
实际上,什皮尔曼一家根本用不着搬家,至少在开始时不用。他们原先的住址就在被当局划作“小犹太区”的范围之内。
158.近景俯拍:弗拉迪克的父亲把自己的箱子和其他几个箱子放在一起,然后半侧面背对镜头站立。镜头下摇至半身镜头,其他的家人都呆呆地站在空空的房子里。
父亲(看看四周):嗯……我想要跟你们说的就是:比我预料的好。
他走到孩子们当中,然后走向后景处的厨房,手中一直没放开他的小提琴。镜头向左微调,我们看见母亲站在厨房门前。她把箱子放在地上,把一个包放在旁边的家具上。
弗拉迪克(面对镜头站立,沉吟片刻):我们睡哪里?
母亲(很冷静,仿佛对命运屈服):我和女孩们睡厨房。你,亨里克和爸爸睡这里(走进厨房)。
159.近景。哈利娜,半侧面对着镜头,走向位于前景右端的窗户。
哈利娜(看了一眼窗外):看。(转向正向她走来的其他人)来看(大家都聚到她身边,一起向外看去)。
犹太区的围墙,外景,日
160.中景。镜头从什皮尔曼家做高角度俯拍:一群工人正在建造一座隔离墙的基座,它把整条街从头到尾分隔开来。几个犹太人静静地观看。音乐起。
什皮尔曼的住宅,内景,日
161.同镜头159末。什皮尔曼一家聚集在窗前,吃惊地默默注视着这又一次的侮辱。
犹太区围墙,外景,傍晚
162.同镜头160。新建好的围墙投下长长的阴影。墙的顶端有带刺的铁丝和玻璃碴,以阻止攀缘者翻越。
163.从犹太区的另一处拍摄到的隔离墙的中景。它穿过马路把街道分成两部分。墙上有用德文和波兰文写的标语牌,“严禁翻越此墙”。
164.墙的上半部分,稍仰拍。
165.墙的中景,将整条街分成两部分。
犹太区,商业街,外景,日
166.半身镜头,稍俯拍。镜头后拉,跟拍:弗拉迪克在人群中,(镜头上摇)他面对镜头走在犹太区的一条商业街上。
167.被带刺铁丝“保护”起来的面包货架的近景。
女售货员(推开围在身边的几个孩子):走开,走开……
168.近景。一具男尸躺在马路中间的烂泥里,行人皆无动于衷。一个小男孩跪在他身边,哭着抱起那男人的头———
小男孩(想让他醒来):爸爸,爸爸!爸爸!爸爸!……
169.一间肉店的近景。两个孩子,半侧面对着镜头站立,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挂在玻璃柜里面的肉。肉店老板叫他们滚蛋。
170.近景。亨里克面对镜头站在其他小摊贩中间,两只手里都拿着一本书,向行人展示。弗拉迪克从左侧入画,向他走来。这时,亨里克把书放进面前的一个柳条箱,并合上盖子。镜头下摇俯拍箱子。
171.半身镜头到近景。弗拉迪克和亨里克各提着柳条箱的一个把手,面对镜头走在商业街的人群中。镜头开始后拉,跟拍。
弗拉迪克:卖出去了吗?
亨里克:就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3个兹罗提。
弗拉迪克:比昨天强。
亨里克:可怜的3个兹罗提。这里有人挣上百万的!
弗拉迪克:我知道。
亨里克:不,你不知道,相信我!他们收买了守卫,让他们睁只眼闭只眼。他们搞来一大堆食品,烟酒,法国化妆品,他们才不管我们死活。
172.反打镜头。镜头前推(斯泰迪康摄影机在人物周围快速移动)。兄弟俩提着箱子在人群中走着。这时他们遇到一位戴羽毛帽子的神经失常的妇女(诺米·沙龙饰)。
戴羽毛帽子的女人(面对镜头向他们走来。她走向弗拉迪克,极近景):打扰一下。请问您见到我丈夫伊扎克·塞尔曼了吗?……
173.反打镜头(斯泰迪康摄影机在人物周围快速移动)。弗拉迪克的正面极近景。妇女背对镜头站在前景中,弗拉迪克显然被这个女人缠得很不自在。
戴羽毛帽子的女人(抓住他不放):一个高大英俊的男人?
弗拉迪克:抱歉,我没……
戴羽毛帽子的女人:有一点点儿白胡子……没有吗?没有吗?
弗拉迪克(和弟弟走开):我很抱歉。
戴帽子女人的近景,她面向镜头,眼光追随他们。
戴羽毛帽子的女人(让开):噢,对不起……
弗拉迪克(非常不安):我,我不知道……
戴羽毛帽子的女人:再见,晚安。
弗拉迪克和亨里克从前景左端出画,继续向前走,留下戴帽子的女人独自面对镜头站在人群中。
戴羽毛帽子的女人(看着他们远去,极近景):但是,但是如果您看见他,请写信给我。好吗?伊扎克·塞尔曼。
犹太区,克洛德纳大街的通道,外景,日
犹太区被雅利安区的克洛德纳大街分隔开来。一系列交错的路障后面正在修建一座步行桥,使犹太人有时能在“大”,“小”犹太区之间通行,路障前是长长的等待队伍。
174.近景。镜头推进,跟拍在人群中行走的兄弟俩。他们背对镜头来到克洛德纳大街的路障前,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等待通行的犹太人。后景处,一辆有轨电车从横向的街上驶过。兄弟俩停下来,把他们的箱子放在地上。我们听见从远处传来一组犹太人业余交响乐队演奏出的音乐。
175.极近景。弗拉迪克和亨里克在人群中等待,他们侧身站在另一个男人身后,这个人注视着前面画外右端的克洛德纳大街上的路障。后景处,一位手风琴演奏者,一位单簧管吹奏者和一位小提琴演奏者正合奏一首熟悉的乐曲。
匆忙的男人:为什么一条外族人的街要穿过我们的居住区,为什么不绕一下呢?
亨里克:您别急(那人转向亨里克),他们很快要建一座桥。您没听说吗?
匆忙的男人(吃惊地):一座桥,一座桥……那群笨蛋!
176.近景。镜头从兄弟俩的视角穿过人群对准路障。后景有两个德国士兵。一辆有轨电车从横向的大街驶过。
匆忙的男人(画外):德国人自以为很聪明!您知道我怎么想的吗?我觉得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大笨蛋。
177.反打镜头。3个在等待的男人的近景,他们半侧面对着镜头,站立在人群中。
匆忙的男人:我还有一家人等着我养活。我却要花一半的时间等在这里,等他们让我们通过。
178.近景。三位乐手站在一堵墙前无精打采地演奏着。
匆忙的男人(不耐烦地,画外):他们可能以为我来这里是为了听音乐的。
179.两个德国士兵的近景,他们半侧面对着镜头,倚靠在路障的栏杆上,面前是波兰人行走的克洛德纳大街。
士兵甲(蛮横地冲着画外右端一位在人群中等待的男人,德语)怎么回事?
180.反打镜头。旁边男子的近景,他半侧面对着镜头,站在人群中。
士兵甲(画外,德语):你不耐烦了?
男人摇头否定。
士兵乙(添枝加叶地,画外,德语):你怎么了?冷了?
男人又一次摇头。
181.同镜头179。士兵更加肆无忌惮地挑衅———
士兵乙(德语):你应该活动一下!来,动起来!
士兵甲(德语):就是这样!跳舞!跳起来(他们离开栏杆,向那个可怜的男人走来)!
士兵乙(德语):跳舞!
182.同镜头180。衔接镜头。德国士兵从画左走向那个可怜的男人。
士兵甲抓住他的胳膊强迫他跳舞。那男人在德国人的捉弄下只得跳起来;德国人转向镜头,指着左边另一个男人,又把他推到第一个人面前,强迫他一起跳。
183.衔接镜头。这两个男人不敢违抗,只得在人群中跳舞。周围观望的人都不敢说话,每个人都在淫威面前低眉顺眼。
士兵甲:哈哈哈!……
士兵乙(也走上前来,画外,德语):So,jetzt machen wir mal die strasse frei……
184.反打镜头。士兵乙面对镜头,穿过犹太人走到他的同事身边,镜头右移跟拍。
士兵乙(德语):来,给犹太人开辟一个舞池!(他从近景的画面右侧出画,同时,他的同事在人群中寻找其他被捉弄的对象。)
士兵甲(拉起他们的胳膊走到临时的“舞池”中,德语):出来!你,还有……对,你们两个!
185.跳舞者的半身镜头,他们满怀着屈辱;后景处,一辆有轨电车驶过自由区。
士兵乙(画外,德语):跳啊!
186.近景。士兵乙背对镜头,站在前景处,让正在演奏的那几个乐手走到这边来。
士兵乙(挥着手,德语):快一点儿!
187.衔接的反打镜头,极近景,士兵乙半侧面对着镜头,表示满意。
士兵甲(转向后景处的跳舞者):哈哈哈哈!……
188.衔接的半身镜头。士兵饶有兴趣地看着跳舞的人们。他们中的一个非常艰难地拄着拐杖站着。
士兵甲:哈哈哈!……
士兵乙(德语):快点儿!
189.同镜头177:镜头从靠近弗拉迪克、亨里克的人群反打,他们愤怒地看着这一幕。
190.近景。士兵甲又选了两个犹太人并把他们推向“舞池”。
士兵甲(愈发的兴奋和满意):哈哈哈哈哈!……
191.同镜头188。拄拐杖的老人在两个德国兵的笑声中摔倒在地。
士兵乙(德语):I ch hab gesagt schneller!
士兵甲:哈哈哈!……
192.近景。一对一对的跳舞者在侵略者面前竭尽全力地跳着舞。
士兵乙(德语):Ja,ihr sollt euch schneller,habichgesagt!Ja,di Judenpack!Ja.
士兵甲(德语):Bisschen stimmung!
士兵乙(德语):Ja tanzen!Ja,ja!
士兵甲:哈哈哈!(画外响起表示路障已撤销的哨声)……
193.半身镜头。当那一对对跳舞的人继续忍受这种侮辱的时候,后景处的路障撤销。哨声通知犹太人可以通过。
194.中景。波兰警察把克洛德纳大街上的所有路障打开,暂时阻断了车流,让犹太人从一个犹太区通行到另一个犹太区。
犹太区,什皮尔曼的住宅,内景,日
195.半身镜头。亨里克推开房间的门,后面跟着他哥哥,帮他把柳条箱搬进来。
母亲(画外):啊,他们回来了!
196.反打镜头。母亲站在客厅门口,仍旧看着在画外的伊扎克·黑勒。
母亲(走向在门口的儿子,大声地):伊扎克·黑勒在等你们(私下地,悄悄向他们表示不知这个来访者的意图)。
197.同镜头195。两个年轻人走进来了。亨里克对这个显然并不友善的访客到来既惊讶又担心。他们把箱子放在地上,弗拉迪克关上身后的门,同时弟弟已经从前景右侧出画。
198.衔接的半身镜头。亨里克半侧面对着镜头走进客厅,脱下他的鸭舌帽。
亨里克(停在门口,转身面向画外左侧,对妈妈和来客,没有问候,直接切入正题):什么事?
母亲(画外):请坐。喝点儿茶。
199.反打半身镜头。母亲背对镜头走向后景处的厨房,走过伊扎克·黑勒(罗伊·斯迈尔斯饰)的身旁,他面对镜头坐在桌子一旁。端着一杯茶。桌上还放着蛋糕和另外两杯茶,不远处是这个年轻犹太警察的帽子和手套,他在犹太人的警察局工作,这是Judenrat(犹太人议会)管辖下的犹太人警察局,专门负责犹太区的秩序。
母亲(走向厨房):女孩儿们一回来我们就吃午饭。
200.同镜头198。亨里克紧张地取下他的肩带,返回门口走到弗拉迪克面前。弗拉迪克脱下帽子把它放好。
201.父亲的半身镜头,半侧面对着镜头站在桌子另一端,那个警察坐在画外。他勉强地对客人笑着。在他身边,画右端,有一张床。
202.同镜头199。
亨里克(背对镜头从左端入画,走过黑勒,没有看他一眼就匆匆走向厨房,和后景处的母亲站在一起):那么,你是来做什么的?
父亲(画外,试图缓和矛盾):他带来了这些蛋糕。他的……
203.同镜头201。
父亲(勉强做出亲善的姿态):……他父亲又回到了珠宝店。一切顺利吧,伊扎克,嗯?……
204.同镜头202。黑勒,面对镜头坐着,手插在兜里,点点头。亨里克从背景处的厨房出来,面对镜头,端着一杯水。
父亲(画外):难以置信!珠宝店。
黑勒(抬眼看着从他面前经过却没有看他的亨里克):他们在招聘。
亨里克(没停下来,边走边喝着水):谁在招聘?
黑勒:别这样对我,亨里克。我是作为朋友来的(亨里克从前景出画,黑勒把视线转到画外左端的弗拉迪克)。
205.弗拉迪克的近景,半侧面对着镜头站立,靠在门边的墙上,他表示怀疑。
黑勒(画外):全国的犹太人都来了。
206.同镜头204。
黑勒(对画外的兄弟俩):很快,犹太区就会有50万人。我们需要更多的犹太人警察。
207.半身镜头。亨里克坐在靠墙的床上,半侧面对着镜头,端着一杯水。父亲面对镜头站在画面右端的床边。
亨里克(讥讽地,对画外左侧,坐在他对面的黑勒):哈……更多的犹太人警察!你是要我也像盖世太保那样用大棒打犹太人吗?
208.同镜头206。
亨里克(画外):我看见……
黑勒(耸了耸肩):得有人来做这个,亨里克。
亨里克(画外):那为什么是我?
209.同镜头207。
亨里克:我以为你只招募富人的儿子(用手指了指父亲)。看看我父亲,看看我们……
210.同镜头208。
黑勒(语调硬起来,生气地):我正看着你们。正是这样我才来了。你们全家可以过得更好。难道你愿意继续靠卖那些蠢书来勉强度日吗……
211.同镜头209。
黑勒(画外):……在大街上?
亨里克(拒绝任何对话):是的。
212.同镜头210。
黑勒(不再理会亨里克的态度):我来是为你们好。(转身充满希望地看着画外左侧的弗拉迪克)你呢,弗拉迪克?你是个大钢琴家,我们警察局有一个优秀的爵士交响乐团。
213.同镜头205。
黑勒(画外):我们张开双臂欢迎你。加入我们吧。你还没有工作。
弗拉迪克(平静而坚定地回答):谢了,可是我有工作了。
214.同镜头212。黑勒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抓起自己的帽子和手套,一下子站起来(镜头上摇)立即半侧面对着镜头从左侧出画,同时愤怒地看了一眼坐在画外的亨里克。
犹太区,卡普利咖啡厅,内景,日
实际上弗拉迪斯拉夫·什皮尔曼工作的咖啡厅叫作诺瓦切斯纳咖啡厅。它位于诺瓦利普基大街上。而这里只是一座茶馆,弗拉迪克在这里挣钱养家。这儿的顾客是犹太区最富有的犹太人和妓女。然而,他很快就换了两家咖啡厅,一家在西雅娜大街上,另一家是莱沙大街上的斯塔卡(“艺术”)咖啡厅。而在后一家,艺术家和知识分子都是他的知音。
215.弗拉迪克半侧面背对镜头,他在琴键上的手的极近景。
216.弗拉迪克半侧面对着镜头坐在钢琴前的近景。镜头从放钢琴的台子开始自右至左拍摄整个咖啡厅。这里似乎是个世外桃源:尽管所有犹太人都戴了大卫星臂章,但是他们的情绪却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在一向以团结著称的犹太区居然会有这样一个特权团体。在这个挤满客人又烟雾缭绕的咖啡厅里,没有人注意听弗拉迪克演奏的音乐。移动的镜头锁定在一张桌子上,旁边坐着两个男人:其中一个在对服务员说话,服务员拿着盘子,听话地走向左边。镜头右移跟拍,又停在另一张坐了3个年轻女人的桌上:其中一个面对镜头,呆呆地,仰慕地看着画外的钢琴师。镜头左移,后景处,服务员来到一张桌旁的一位男人身边。这是咖啡厅老板贝内克(安杰伊·布洛姆菲尔德饰)。这个男人转向服务员,服务员对他指了指画外那个坐在第一张桌旁的顾客。贝内克转身面对镜头走向那张桌子。
217.近景,稍俯拍摄。两位穿西服的顾客并肩面对镜头坐在桌子的一角。大理石桌面一角的桌布掀起,那儿叠放着几枚金币。其中一个人示意画外左侧的老板到他那里去。
218.同镜头216末。老板走近,在桌子间穿行,他面向镜头,对客人微笑。然后他从前景右侧出画。
219.近景稍仰拍摄。弗拉迪克半侧面对着镜头坐在钢琴前,继续弹奏着。他似乎已经随着乐曲神游天外。
220.同镜头217。贝内克来到两位客人的桌前,他弯下腰来,侧对镜头,站在画面左侧。客人向他提出要求时,他不时尴尬地瞅瞅画外的弗拉迪克。
贝内克(微笑着答应了客人的要求):当然,马上(准备向弗拉迪克走去)……
221.半身镜头。镜头从弗拉迪克处拍摄,他坐在钢琴边位于画左,和朋友坐在一起的年轻女人面对着镜头,她晃动双腿恣意挑逗,一直注视着钢琴师。
贝内克(突然面对镜头从左端入画,挡住了坐在后景处的年轻女子,他俯身对着画外,有些尴尬):抱歉,弗拉迪克,他们希望你停下来。
222.同镜头219。镜头反打。
弗拉迪克(从沉思中慢慢清醒过来,不太明白地看着老板):谁要我停下?
223.同镜头221。贝内克歪头示意画外右侧的客人。弗拉迪克对他们匆匆一笑。
224.同镜头220。两个客人中的一个,叼着烟,向画外的弗拉迪克欠了欠身,双手握在一起做恳求状。然后伸出一只手表示只要一分钟的安静。
225.同镜头222。弗拉迪克,愤慨地匆匆弹了一个结尾的乐句,停了下来。
226.同镜头224。那些男人们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往大理石桌上扔金币,专心而津津有味地听它们发出声音。
227.那个挑逗的年轻女子的近景,她面向镜头和朋友坐在一起,盯着画外的弗拉迪克。画外,我们听见金币落在大理石桌上的声音。
228.同镜头225。弗拉迪克对年轻女子微微一笑。
229.同镜头226。一个男人把在大理石上发出不谐和声音的金币推到同伴面前。后者把那部分金币放回到口袋里。
230.同镜头228。弗拉迪克不耐烦地转向画外左端他身后的两位客人。画外,又传来一枚金币落在大理石上的声音。
231.同镜头229。终于,那男人把叠放在桌子上的金币收起来。
232.同镜头230。弗拉迪克,仍然面对着他们,等待重新开始弹奏。
233.同镜头231。那男人把桌布盖好,转向镜头,两手举起表示感谢画外的弗拉迪克。
234.同镜头232。弗拉迪克接到示意,开始继续演奏。
犹太区,耶胡达家院子,外景,日
235.半身镜头。弗拉迪克半侧面背对镜头,他弯腰从院子里捡起一块小石子,院子旁边有一座木质的楼梯。他站起来把石子扔向画面左上方的一扇窗。画外传来狗吠声。他向窗户那边做了一个手势,迅速登上了通往耶胡达家的楼梯。
犹太区,耶胡达家住宅,内景,日
236.近景。两个只有十来多岁的孩子正在一本接一本地印制小册子,他们身边已经堆放了好几百份了。
耶胡达(天生乐观地,画外):我说过,始终要看见事物好的一面。
237.弗拉迪克的近景,他半侧面对着镜头站在孩子们面前。他拿起一本小册子看着耶胡达,耶胡达坐在画外右侧,他的面前。
耶胡达(画外):在小犹太区,和那些知识分子和职业者在一起,你比我们好运。这里,在犹太区,真是一个垃圾场。
弗拉迪克(几乎是哀求):耶胡达,给我些事做吧。
238.半身镜头。弗拉迪克侧身坐在前景处,前面是正面坐着的耶胡达(保罗·布拉德利饰)。后景处,在简陋的房间的
4 ) 《The Pianist》其中的音乐
看了《The Pianist》有感其中的音乐
上午看了《钢琴家》(The Pianist),看完的一个感觉就是——如
果看电影的时候没有Chopin那优美而铿锵的旋律时而出现,我会被那
一个一个细节组成的细节窒息掉的。
波兰斯基的这部片子拍得很写实,我觉得,甚至有点儿像是Wladysla
w Szpilman的纪录片——在那个纳粹恐怖笼罩的华沙,即便所有热爱
的东西都不得不放弃的时候,作为犹太人的他仍旧顽强的活着。终于
等到黎明来到,他的勇气,他身边一个个善良的和富有勇气的人,让
他活了下来,让他又找到了自己衷心热爱的艺术。
剧情就不多说了,Roman Polanski的功力摆在那里呢,这里主要想
说说对其中音乐的感想: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片子刚开始进入耳朵的就是那熟悉的《#C小调夜
曲》的旋律,第一次听这曲子是在初三,当时的载体还是60分钟的磁
带,然后就喜欢了这首曲子。那是一种极度优美又略带幽怨的旋律,
但它与马斯内甜甜的沉思曲、比才幽美的《阿莱城2的小步舞曲》都
很不同,它富涵着灵动的动机与和谐的颤音。不论我脑子里多么混乱
人有多么躁动,只要一听这首曲子就很容易静下来。经常听的是小提
琴与钢琴重奏版本,这次一开片子就听到了Wlady那干净的演奏,这
旋律和影片的情节产生了第一个冲突——隆隆炮火中的《夜曲》隐喻
着之后主人公自己和家国的灾难...而在影片中部,当Wlady逃到德军
医院附近,在避难的屋子里发现了一架钢琴时,又掀起了琴盖,但是
在那个环境中不允许它发出声音,于是他手指在琴键上凌空弹着空
气——又是这首夜曲。当时我感动了,在纷繁的战火与无情的生死
中,艺术家心里仍然是那样的明澈与坦然,虽然也有着不可避免的不
安...
后来,Wlady逃到了一个废弃的老宅子里,被那个德军上校发现:
“what are you doing here? who are you? do you live here? d
o you work here?”
"no.."
"what do you do?"
"I am... a pianist.."
在这段对话后,他来到了三角钢琴前,开始弹奏起了Chopin的第一叙
事曲...这首《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以前我只听过一次,当时
最强的感觉是与另一首作品“Fantasy”的开头小调音程有些相像。
它是Chopin在1835年前后创作的,当时肖邦听到他祖国的华沙起义失
败的消息后创作了这部作品,可想而知,有很多奋起的心态和强烈的
爱国热情融于其中。我总感觉,在这部电影中,这首曲子又掀起了一
系列冲突——表面上是与之前Wlady隐约听到的那首贝多芬《sonata
月光》之间的旋律冲突,而深层是一种悲剧性的命运动机和对生命对
胜利对自由的强烈渴望的冲突。而最后,当《夜曲》的旋律在一次从
录音棚里的Wlady手中响起时,说明了《G小调第一叙事曲》胜利了—
—民主公平战胜了种族歧视,自由战胜了**,生命战胜了死亡!
最后在音乐厅中,Wlady与交响乐团的Chopin的协奏曲,令我更加佩
服导演对于Chopin音乐的理解和使用,这首曲子选的真好,华丽的
《波兰舞曲》就好像是对整个影片总结,最后的高潮是对自由的最好
诠释...
当然,Wojciech Kilar为电影所创作的音乐也很有功底,与情节相互
交融,直入人心,但是可能对其中的那几首曲子印象比较深刻,所以对于影片原创配乐就不做什么评论了。
5 ) 用曲子表达出来的抗争
故事是根据波兰著名犹太钢琴家瓦拉迪斯罗什皮尔曼的真是人生经历改编而来的,二战期间,纳粹占领波兰后,被迫无奈逃亡了好久,孤独无依,时刻提防着被纳粹的发现,饥肠辘辘,艰难的求生。
当他逃到一个无人的公寓顶层破烂房间的时候,一个纳粹军官发现了他,最终得知他是个犹太钢琴家。
按照正常的逻辑,可能就要射杀犹太人了。可是这个纳粹军官并没有,而是带他下楼,带到一架钢琴面前让他弹奏一些曲子。当时没有其他人在场,罗什皮尔曼忐忑恐慌了一会儿后开始弹奏起来,起先可能由于紧张音阶并不是很流畅,后来渐入佳境,弹奏的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有人说主人公的懦弱,因为他没有杀掉任何一个纳粹,没有为抵抗的伤员包扎伤口,没有去引爆电车,可以说他是一个消极的逃亡者。但是事实上,他是个华沙人,演奏的曲子是肖邦的《波兰舞曲》,这是为波兰奏出的赞歌,也是对爱国主义情怀的抒发,同时还是为胜利吹响的嚎叫,这是罗什皮尔曼位图唯一能够做出来的的英雄举动,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开始弹奏曲子之前,他有片刻的犹豫,可能刚刚开始弹奏的时候,曲子并非来自肖邦的《波兰舞曲》也许是别的,可接下来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也许在他想的是,反正纳粹最后都要杀了我,为何不在最后一刻燃烧一下爱国的热血。
至于那个纳粹军官,也许他并没有意识到罗什皮尔曼弹奏的曲子是来自于肖邦的《波兰舞曲》。如果他能知道,也许就能在曲子中体会到战争对波兰文化的罪行,战争和屠杀是消灭不了的,因为肖邦精神还活着,从钢琴家身上得以体现。
6 ) 德国军官的立场
看完the pianist后,对主人公充满兴趣之余,对德国军官的疑问挥之不去.本身历经二战炼狱的犹太导演对这位德国军官的态度暧昧,他是出于怎样的动机帮助钢琴家的呢?
军官的儿子在战后见到了钢琴家本人,可以想象的感动.而在这之前,军官的遗孀拿出了丈夫生前的战争日记,里面记录了这位5个小孩的爸爸对纳粹的鄙夷.这种日记的存在,其实就是在自己身上捆个定时炸弹,他自己也意识到这种危险.在钢琴家的自传里,记叙了军官的表态,他以自己是德国人感到羞耻.
在和平年代,他可以被冠上有良知,在战争年代,良知没法定义.
他原先只是礼教学校的老师,参军,从低阶做到驻守波兰的高级将领,这中间的过程,令犹太人拒绝把他追认为英雄,尽管战后又有人出来证明,是他救了我的哥哥,弟弟,妹妹...
钢琴家也一直在努力让他得到"应有"的荣誉,但直到逝世前都没完成愿望.
现在,钢琴家和军官的后代集结之前的日记和后来发现的物件,出了一本传.封面是他的照片,比电影中的英俊!
7 ) 《钢琴家》的犹太华沙
第一次看《钢琴家》是大二的时候,跟很多人一样,感觉片子情节单调、没有太多戏剧冲突,比较失望。10年过去了,这次借全球政治学协会年会在波兰召开的机会走了一圈华沙,晚上在宾馆重新看了一遍这部片子,终于理解了它为什么能拿奥斯卡,真心觉得当之无愧。
看懂这部电影并不难,我们只需做好两件事情。第一,调整好视角。第二,了解历史背景。
首先,“视角”合拍才能感知影片的立意深刻。首先这不是一部战争英雄片,它讲不是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战士也不是辛德勒式的人道主义英雄,它描绘是一个普通犹太人在种族灭绝中“求生存”的切身经历。其次,《钢琴家》里重要的不是钢琴家,而是在二战中的犹太华沙,是他看到和经历的点点滴滴。换句话说,钢琴家的眼睛就是导演波兰斯基的摄像头,记录着华沙的犹太人在二战中的惨痛遭遇,以及二战的滚滚洪流在一个普通人身上流过时泛起的浪花。
这种叙事视角可以让观众看到宏大的历史落在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身上是多么真真切切的伤痛,而非简简单单的一串死亡数字。同时,个体的遭遇又照映出一个群体的灾难以及更宏观层面的“系统的恶”。如果要找一部意趣相投的中国电影,可能就是根据余华小说改编、由张艺谋导演的影片《活着》。
其次,波兰的二战史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影片的格局宏大。如果说到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大多数人想起都是集中营,以往的影片也多聚焦于此。但集中营系统性的种族灭绝多是1942年之后的事情,这之前是犹太人在各个国家遭遇的日常生活中的迫害,很多鲜为人知(这也是《安妮日记》震撼人心的原因)。
二战前,华沙的犹太人占城市总人口的30%,散居城市各处,从事各行各业。影片主人公原是华沙一家电台的钢琴师,一家6口,生活殷实。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影片开头说到一家人围坐在收音机前,得知英国和法国也对德宣战而欢呼雀跃,但第二天走上街头却看见大批的德国军队。历史上,英法只是迫于与波兰的联盟关系而口头宣战,但并没有采取任何实际的军事行动从西面回击德国(开辟第二战场是后面的事情),绥靖政策使得德国没有两面受敌的压力,加之与苏联的互不侵犯协议,德军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华沙。希特勒为了庆祝胜利,还在华沙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式,并开始了对华沙犹太人的迫害。这件事上,至今波兰人对英法还耿耿于怀。
纳粹政府对犹太人的迫害并非一走上来就是大肆屠杀,而是一步步加深的。
一开始只是羞辱(humiliation)。影片开头钢琴家的父亲走在街上被一德国士兵拦下扇了一巴掌,呵斥他没资格走人行道;接着是标识(labelling),父亲读报纸时得知,政府下令所有犹太人必须戴上镶有“大卫星”的犹太袖章,不戴的人将被严惩(川普讽刺希拉里的广告中用了一个六角星图标,被谴责“反犹太人”,即anti-Semitism, 字面是反闪米特人,也就是犹太人的族系)。
紧接着是在公共场合的限制,钢琴家路上遇到一位波兰女音乐家,准备一起去喝咖啡,但是咖啡店的门上挂着牌子说犹太禁止入内,女友表示愤慨,钢琴家说公园和电车上也已经这样了。这是当年华沙的真实场景,犹太人被禁止进入德国人可能出现的所有公共场合。
再接着是群体隔离,1940年10月纳粹政府下令所有华沙的犹太居民限期内搬到城市的特定区域。虽然极为不满,钢琴家的一家人还是打包跟着大部队进入了隔离区,一开始大家并不知道被隔离,只到一家人发现楼下开始砌墙。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华沙犹太人隔离区,当地人叫“Warsaw Ghetto”,超过40万的犹太人被隔离在仅仅3.4平方公里的两个小区域内。影片中主人公走过一个过街天桥,这个桥就是连接两块隔离区的唯一通道。下面是正常城市人的车水马龙,但两端是无尽的黑暗。今天华沙的犹太人博物馆就是仿照这个天桥的结构设计的,沿着参观路线,你也会经过一个天桥,下面是模拟当时的华沙街区,桥上写着“我们只有每天经过这里的时候才能看一眼自由的世界”。
接下来是无差别随机杀害(random killings)。虽然空间狭小,但初期韧性的犹太人还能勉强过着正常生活,有家有市场有餐厅,但这也免不了随时被迫害的危险。影片中主人公一家正在吃晚饭,突然一辆德国军车开进街区,大家忙着关灯。这群德国士兵冲上对面犹太人家庭,把无法起立的老爷爷直接从阳台扔了下去,同时枪决了一家人。这种随机无差别的杀害当时在犹太隔离区比比皆是,一个德国兵哪天心情不好就可能拉出几个犹太人来泄气。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惧当中,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
随着隔离时间拉长,隔离区内出现了疾病、饥饿和死亡。影片主人公走在街上时,随处可见横在地上的尸体。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钢琴家在捞弟弟出警局的时候看到一个饥饿难耐的路人去抢一个老妇人的饭碗,争夺中稀饭泼洒在污泥里,那个路人顾不得肮脏趴在地上就狂吃起,饥饿已经让人性和尊严沦落到此番境地。据统计,在华沙隔离区,至少有10万犹太人死于疾病、饥饿和随机杀害。注意,这是发生在集中营大屠杀之前。
伴随隔离的还有强制劳动(forced labor),一部分体格较好的犹太人被征用去帮德国人修建基础设施或生产战备物资。钢琴家很长一段时间就在德国人工地上背砖。因为干体力活,德国人给管饭,所以这部分犹太人勉强能够活着,但是也难逃随时的体罚和杀戮。一次收工回家的路上,一个德国军官拦下这批工人,随机揪出几个让他们趴在地上,一路枪决过去,最后枪膛的子弹打完,还剩一个犹太工人趴在地上,该军官非常悠闲地换了弹夹,解决了他。
最后是族群灭绝。表面上德国人说是放犹太人离开隔离区,所以一开始很多犹太人满心欢喜,包括钢琴家拿到证明领着一家人出发时,也感觉有了新盼头。在等待上火车时,老父亲买了一块糖,小心翼翼地切成了六块,颤抖着手分给一家人,但是没想到这却成了这个家最后一顿团圆饭。根据历史记载,自1942年夏天开始,华沙隔离区至少有25万犹太人被陆续送往了一个叫“Treblinka”的集中营,鲜有生还。
所以从上述可以看出,德国人对犹太人的迫害是分步进行的,并没有一开始就告诉犹太人“我要杀了你”,很多犹太人甚至认为这些政策都是暂时的,并一直抱有忍忍就会过去的心态(在过去一千年里,欧洲犹太人就是这么熬过来的)。哪怕在登上驶往集中营的火车的那一刻,很多犹太人也不知道他们是去赴死,所以钢琴家在被犹太警察朋友拽出人群的时候,他还坚持要返回火车。朋友呵道“你以为我在做什么,我在救你,快跑啊”。
社会学家鲍曼在其《现代性与大屠杀》中提出,现代工业化大生产中的程序化和细密分工的思维,使得整个流水线上的参与者并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在这个产品中的角色,所以当这个产品是大屠杀时,押送的人,换衣服的人,剃头的人,管牢房的人、做人油肥皂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只是完成流水台上自己的那份工作,而每项分工加总起来就是系统性大规模的屠杀。同理,将种族灭绝分为羞辱、标识、限制、隔离、无差别杀害、强制劳动、群体屠杀等逐步升级的程序时,有助于消除灭绝对象的警惕性和反抗直觉,同时逐步剥夺其反抗的条件和消弭其反抗的意志。这是现代化的大屠杀最恐怖的地方。
但是华沙的犹太人并没有坐以待毙。历史上,1943年4月,华沙爆发了著名的“犹太隔离区起义”(Warsaw Getto Uprising)。隔离区的地下犹太组织经过数月的准备和策划,对德国人进行了反击,但势单力薄螳臂当车,很快就被血腥地镇压,至少1万3000犹太人被残暴杀害,德国人焚烧了大片犹太街区。影片中,钢琴家在工地上就结识一位反抗组织的成员,并通过采购土豆的机会帮助犹太反抗组织输送枪支,他们每天收工路上往隔离墙里面扔的手枪就是之后起义时用的。后来,钢琴家辗转在朋友的帮助下住到隔离区对面的一栋楼上,一天他看见一群德国军人被隔离区里的枪炮袭击,后来德国人开来坦克报复,这就是1943年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的一角。
当然,原著和电影也记载了很多犹太人自己的劣迹,在整个族群遭遇迫害之时,照样有人一切向“钱”看。钢琴家在餐厅演出时,两个犹太客人让他暂停演奏,原因是钢琴太吵,他们要听钱币的声音来判断真假;隔离区内由于物资短缺出现了走私,不惜让孩童们钻地洞去隔离墙外运东西,以至于有一次钢琴家看到一个小孩被卡下地洞里活活被那一头的德国兵打死;甚至到最后上火车,在广场上等待的间隙还有小孩穿梭着卖糖,一颗糖竟然要20兹罗提(波兰货币),老父亲气说“不知道这个时候还要钱做什么?”。同时,也有一些犹太人为了活命加入了德国人的行列,充当治安警察压迫自己的族人。以上这些都是历史事实,在极端的政治环境下,人性也是扭曲的。
历史上,华沙城针对德军的第二次反抗发生在1944年,是波兰人的地下军事组织(号称“波兰国民军”,Polish Home Army)和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联合发动的,也就是著名的1944年华沙起义(Warsaw Uprising)。全城联合起义时间是1944年8月1日下午5点,5点代号为W时间(即Warsaw时间)。除了反抗德国之外,该起义也是为了阻挡苏联对华沙的控制,因为当时苏联红军已经达到华沙城外,波兰人想要自己独立自主的国家,所以抢先发动了起义(波兰人对苏联的戒心由来已久,一战后苏联红军就入侵华沙未遂,可参看电影《华沙保卫战1920》)。
影片后来,钢琴家转移到德军医院对面的一栋居民楼躲藏,一天前来探望的女性朋友告诉钢琴家“我们波兰人也即将反抗”。后来,一天他在窗台看到一群人袭击了德军医院,射杀了很多德国官兵,医院最后也被迫转移。德军再次开来坦克对周边居民楼进行了疯狂扫射,钢琴家也差点一命呜呼,被迫躲进对面废弃的医院,这就是1944年华沙起义的一角。这次起义也是欧洲战场上规模最大的军事反抗运动(resistance movement)。
德国人困兽犹斗,起义遭到德军疯狂的反扑,希特勒扬言要把华沙从地球上彻底抹掉。英法和苏联再次坐视不管,起义持续63天后最后失败,华沙城遭到毁灭性轰炸,85%的建筑被夷为平地,包括老城、王宫、教堂无一幸免。华沙是二战中被毁灭最彻底的欧洲国家首都,同时造成15到20万平民丧生。影片中德军用喷火抢进一步清理残军、焚毁建筑也是有历史照片记录在案的。最后,钢琴家被火枪逼着逃出医院,来到一大片被炸毁的废墟,这就是遭德军毁城后的华沙街区。关于1944年华沙起义,可以参看2014年上映的波兰电影《血浴华沙1944》(Miasto 44)。
由于苏联的打压,华沙起义在波兰共产主义时期一直被当局定性为一群政客自私自利的举动,华沙城就是毁他们的手上,很多起义军战士最后不是死于德军的枪炮而是死于苏联的大牢。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新民选政府平反了该事件,在城市各处修建了纪念碑,还建造了专门的“华沙起义博物馆”。现在每年的8月1日波兰举国都会进行纪念活动,下午五点钟声敲响,华沙全城默哀一分钟。今年72周年的纪念活动,我正好在华沙起义纪念碑广场,观看了聚集的民众齐声高唱国歌,场面让人动容。
最后我们来说说那位德国军官。虽然不如《辛德勒名单》那么震撼人心,但该德国军官的故事同样感人心脾,也是历史史实。据后来的调查,他不仅救了钢琴家,还利用职务之便救过很多人。他原本是德国一所学校的老师,也是好几个孩子的父亲。影片中有个镜头是他在批阅文件,办公桌上就放着他和妻子孩子的合影。他不仅喜欢音乐,在给钢琴家送食物时候,他还在包裹中特地放了一个开罐器,因为他之前看到钢琴家在砸一罐腌黄瓜(波兰人特别喜欢吃腌黄瓜),说明这位德国军官平日是多么温婉细腻充满人情味,战争的巨大机器让他成为其中一环,但情趣和人性未泯。
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书中分析了纳粹德军的暴行,归结为一种“平庸的恶”。简单地说,那些羞辱、殴打、屠杀犹太人的德国士兵脱下军装可能就是德国街头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平常百姓(关于德国人视角下的二战,可参看德国三集电视剧《我的父亲,我的母亲》),但是邪恶的体制赋予了他们作恶的机会,同时平庸的他们在结构性的恶面前失去了反思能力。他们的存在本不是恶,而最终成为强大的作恶机器中的一环。如果失去反思,这种“平庸的恶”也可能是你我。但阿伦特没有提到的是,在“平庸的恶”之外也有一种“平庸的善”,虽然作为个体,我们无法一时改变强大的恶的体制和系统,但是在系统的某个微小环节上我们照样能够抱持那份“人性的善”。我们是平庸的,但平庸和微小的善在极恶的环境下也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就像这位德国军官,就像辛德勒,就像电影《窃听风暴》里的那位情报员。
“我们不是彼此的敌人,我们的敌人是战争”。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开头钢琴家在电台录音时弹奏的以及影片结尾在大剧院弹奏的都是肖邦的钢琴曲,而肖邦就是波兰人,他目前就葬在华沙著名的圣十字教堂。教堂前有个雕像,耶稣基督弓身背着十字架,这个镜头在影片最开始的战前华沙街景中也出现过。
有感而发,希望对大家理解该影片有帮助,也期待大家补充。
中原狮子王
2016年8月2日星期二
写于华沙至柏林的火车上
我偏向认为这是一种全世界对于艺术的无私保护,大音希声,恐怕只有面对艺术人们才难得在价值观上达到类似的趋同。
不要嘲笑他的苟延残喘 为了活下去 他放弃的那些尊严 坚持 和 希望 在战后又重新披回到他的身上 战争所造就的废墟 已经把他的心碾成残渣 他始终活动着的手指 在每一次命运交接时暗暗弹奏着命运的主题曲 Adrien Brody把他的挣扎和优雅都演活了 面对死亡和恐惧 我们都一样渺小 最艰难的 其实是坚持
谢谢上帝不用谢我,他让我们死里逃生,
在影院看,恐惧和难受真是无孔不入。波兰斯基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展现了波兰的二战场景,看似冷静却又是最可惧的。而人活下去的信念到底能有多强大,恐怕不到死神擦肩而过的关头是无法预料的。如果说一部电影能给人信念,那《钢琴家》就是这样。
你叫什么名字? 斯皮尔曼。斯皮尔曼,一个好钢琴家的名字。
影片的结尾让整个故事的基调上升了几个层次,这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反映二战反映犹太人与纳粹的影片。人性是很美的,当然,人生的际遇变幻各有轮回
最刺痛的是那被直接丢出阳台的坐轮椅的老人
男主的幸运值已经达到MAX,但是每一个经过二战活下来的犹太人应该都像男主一般幸运才可以。
那个耳鸣太震撼了。
好难过好难过。仿佛就连呼吸的功能的丧失了。战争来时。任何人的意志都受到扭曲。毫无例外。从拒绝佩戴袖章到拉着德国军官的裤子求情。人就这样一步步在战争之中沦丧。 幸好还有音乐。还有艺术的伟大。伟大的艺术。
波兰斯基凭借此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却因遭到通缉而没去领奖。生活不像电影,生活残酷多了。
“你为什么穿着德国人的衣服?”“因为冷”
从此就喜欢上Adrien那张驴脸了
如今这个民族仍然在继续受苦,苍天无眼
可能因为刚看了拯救大兵,所以难免的觉得这里描述的世界太干净了.是的,即使你已经觉得很残忍了,它还是太干净漂亮了一点.但是我还是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只要那些温暖的东西在,就好了,尽管战争的事实,实际上是要残酷得多的.
这片子,跟男主角那两抹气质超群的眉毛一样耐看!哈哈
百无一用不仅仅是书生还有钢琴家,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一死了之。
某种程度上可以媲美《辛德勒名单》
如果说它想反映纳粹的残酷,那一点都不算残酷;如果它想反映主角的坚韧性命,那只能说他是运气好;反而我倒挺同情那个最后就他一命的德国人的。。。我想用ridiculous来形容,可以么?
忘不了那颗被分成六份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