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或许,我就是那等爱的Tereza...
不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对爱和幸福的憧憬是无二的。所以,爱上了由严肃小说改编成的这个通俗故事。托马斯与特丽莎,特丽莎与萨宾娜,托马斯与萨宾娜,萨宾娜与弗兰茨,托马斯与无数女人,特丽莎与偶遇的男子……双双对对或者孤孤单单,都挣扎在爱和情欲里。
我轻易就爱上了菲利浦•考夫曼,爱上了他镜头下的东欧。尖刻与华丽、幽默与妄想、寓言与童话,捷克的音乐常常给人惊为天人的美感,就好象起风的日子里街头长发飞扬下的惊鸿一瞥。
小说里讨论的那些生与死,灵与爱,忠诚与背叛,失望与期待,在这里可以暂且搁下,我只是迷醉与影象和音乐,河边的白鹅,安静的土地,神秘的黄昏,特丽莎的眼神……爱情居然有了史诗般的神采。
还有,爱死了朱丽叶.比诺什。据说这是她的处女作。有一种新鲜的美丽,放纵自由,勇于尝试新的事物,渐渐学会勇敢,却哀伤地绝望地爱着托马斯。她说:下次你再去找那些女人,带着我去行吗?我帮你给她们脱衣服。无望至此,直教人无奈叹息。
一时惊觉,这样的无望,曾经的自己,何其相似...
2 ) 多说萨宾娜两句
什么是轻,什么是重?
生命是轻还是重?生活是轻还是重?爱情是轻还是重?欲望是轻还是重?
对于托马斯来说,生命,生活,欲望都是轻,爱情,也并不那么重,他不羁的游离在现实生活中,在拈花惹草中体会乐趣,对他来说,sex不是爱,只是他自由生活的一部分。特蕾萨,他唯一会心疼和想要保护的女人,却把托马斯的轻都看的那么重。托马斯就是她的全部,她也不理解为什么会有无爱的性。不同人对不同东西的轻重有截然不同的认识,如果两个截然不同的人走在一起,一个人的轻必定加重另一人的重,一者的轻就变成另一者不可承受的轻。
最喜欢的是萨宾娜,她也是最让我心疼的一个。她在片中是自由的符号,她给他人自由,自己追逐自由(离开被苏维埃统治的祖国,向往自由的象征:美国)。表面上看,她比托马斯更透彻的把一切都看的很轻,在我感觉,其实不然。至少,萨宾娜对爱情看的重,对责任也看得重。她对托马斯的感情绝对是爱情,之所以放纵他,只是不想把自己的重强加如他。尤其当那个教授为了她离开自己得妻子时,她为何要逃?我想是因为她感到她和教授得关系转变了,他们之间有了更多得责任,她承受不了这样的重,她也不想承担这份重,所以她逃走了,或许换成托马斯,她不是一个要逃避的人。在我看来,萨宾娜就是一个这样的女人,传统的把许多东西看的重,与其他的女人没有什么区别,但从不要求世人与她一样。面对承受不了的重,她知道自己不够勇敢,所以逃避。这样的人,不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太纵容别人的行为,太无所谓,许多东西就溜走了。
3 ) 不能承受的妥协
(一)
朱丽叶·比诺什饰演的特蕾莎离开了瑞士日内瓦,她的丈夫,丹尼尔·戴-刘易斯的角色,外科医生托马斯感到了无比的轻盈。他在旋转木马边的报刊亭前肆无忌惮地凝视来往而过的年轻姑娘们,对她们轻盈地微笑;他穿着鞋子走入池塘,用面包喂洁白而美丽的大天鹅;他站在水里,双臂张开,深深呼吸着那美妙的、自由的空气。
但回到家,一个人盘坐在低矮的咖啡桌前,他又望着桌上一盆小仙人掌发呆。他打好箱子,装好行李,一个人开着汽车走上了回到布拉格的旅途。
然后他敲门,蹲下拥抱从门里冲出来的小狗卡列宁,站起来斜靠在门框上,望着面前又惊又喜的妻子,轻轻地说:“一切都好?”
她回答:“很好。”
“那么卡列宁呢?”他又问。
“也很好。”
“你在这儿要做什么?”
“我会找到些什么的。”
然后是一个长长的,长长的凝视。他俯身靠近,在特蕾莎脸上轻柔地探索,吻她。他的面颊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二)
这是电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我最喜欢的的改编片段。但电影整体跟米兰·昆德拉的同名小说很不一样。当然,没办法一样。
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既不是托马斯,也不是特蕾莎,或萨比娜;最重要的人是那个叙述者,旁白,是米兰·昆德拉自己。而作为小说主线的爱情故事在我看来分量也并不比配角弗兰茨的政治媚俗更加重要,它们同样都是昆德拉用以否定,从而剥离出真相的手段。讲故事只是接近最终真相的手段之一,哲学思考也是,对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历史再现更是。它们同等重要,相互交织,密不可分。
但小说改变为电影,视觉化地呈现于观众眼前,就没办法不进行取舍。书中托马斯、特蕾莎和萨比娜的三角情事被拎出来成为了主线,而布拉格之春向后退屈居历史背景,弗兰茨与萨比娜无法沟通的语义之差和他的政治媚俗进军行动终被舍弃,就连特蕾莎在镜前拼命要从肉体内分离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灵魂这么有代表性的片段也被去掉了。电影只关注轻与重对比关系的一个方面:男人的轻盈与女人的沉重。
托马斯的轻盈在于他可完全不带内心谴责的追逐女人,与此同时,他又深爱妻子特蕾莎。尽管因自己的放荡行为为她造成的伤害与无尽的噩梦令他痛苦,托马斯却依然无法消除想要探索女人肉体的原始冲动。让他终于从轻走向重的是特蕾莎的离去。在没有了特蕾莎,没有了责任与道德约束的日内瓦,托马斯终于第一次体会到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他放弃了工作、护照,在白雪皑皑的冬天动身回到了街道上苏联坦克横行的布拉格。
(三)
电影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剧本作家是让-克劳德·卡里尔(Jean-Claude Carrière)。这位著名的法国作家曾经与西班牙电影大师路易斯·布努艾尔合作过六部电影,包括获威尼斯金狮奖的《白昼美人》(Belle du jour)和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Le charme discret de la bourgeoisie)及被提名的《朦胧的欲望》(Cet obscur objet du désir)。除此之外,卡里尔还同多位名导合作,改编过很多世界名著,比如《铁皮鼓》、《屋顶上的轻骑兵》、《危险关系》等。
布努艾尔的电影里不可或缺的总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幽默元素,在卡里尔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改编中,从一开始就出现的搞笑偷窥片段不知道是否在无形中受到了布努艾尔的些许影响。从托马斯命令护士对她宽衣解带起,电影的语调就与小说大为不同,幽默成了抓住观众的手段之一。导演菲利普·卡夫曼自己也说,“观众当然可以笑”。不管是特蕾莎只身跑到布拉格找托马斯,从矜持到激吻摔倒,还是弗兰茨对萨比娜的不顾一切的追求,或者舞厅里捷克与苏联官员被骂作流氓的胖脸,都滑稽可笑,让这个沉重的故事布满了轻盈的瞬间。
我很喜欢让-克劳德·卡里尔安排给片中人物的几段点睛的对话。比如在小说中第四部分“灵与肉”才揭晓的托马斯对女人不可遏制的滥交动机,在开篇就借由戴礼帽的萨比娜的问话被揭示了出来。特蕾莎从日内瓦独自逃回布拉格,给托马斯留下关于男人之轻和女人之重的诀别信既动人心魄,又点名了主题。托马斯用自剜双眼的俄狄浦斯在舞会闲聊上讽刺那些拍苏联政府马屁的捷克官员,比小说中的单纯第三人称叙述更为生动;把这个情节提到布拉格之春事件之前,就如同把特蕾莎本在重返布拉格之后才发现自己当年的照片被用作政府进行政治清算工具的片段挪到1968年事件之初一样,可使情节更加紧凑,还能造成前后呼应的强化效果。
(四)
除了对话,电影最值得称道的当然还有剪辑与布景。
引出1968年8月20日凌晨的苏联武装入侵布拉格历史事件的是托马斯与特蕾莎的一场争吵。气愤的特蕾莎深夜跑出公寓,到了巷口被隆隆而来的坦克惊呆。从这个时刻起,彩色画面转为黑白,质感变粗,历史资料和电影镜头交织一体。因为不能进入捷克拍摄此片,电影的巷道镜头都是在法国里昂完成的,从博物馆借来20辆原苏联坦克在街巷上来回行驶。但因为有着相同的质感与角度,这些镜头能够与布拉格广场上坦克冲向公车路障的历史镜头完美结合一体,天衣无缝。
托马斯与萨比娜的镜中调情一场对剪辑的要求也较高。据导演菲利普·卡夫曼所言,为了使镜像与直视角度的切换流畅顺利,在拍摄时不得不增大视角重叠的范围,并在剪辑时让镜像镜头与直视镜头在交接处有所重复,骗过人的眼睛。
萨比娜公寓房间内的画作是捷克画家伊莱娜·戴蒂科瓦(Irena Dedicova)的作品。根据米兰·昆德拉的说法,戴蒂科瓦就是萨比娜的原型。而透过托马斯擦净的玻璃窗外,布拉格的城市轮廓则是令人惊叹的栩栩如生的布景。就连特蕾莎第一次出场在疗养小镇酒吧当女招待,房间被蒸汽吁湿的花墙纸,木架子上的酒瓶跟豆罐,都是剧组央捷克友人特意从布拉格带出的,可见其良苦用心。
(五)
但电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并非没有问题。至少,对我个人来说,结尾安排托马斯拥抱乡下的生活,获得真正的快乐,是背离了昆德拉原意的。在小说中,托马斯与特蕾莎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生命抛物线,托马斯因对特蕾莎的爱与内疚,一步步远离他在女人肉体丛中所享受到的生命芳香和无牵挂的轻盈,这个过程是与他的理想和灵魂背道而驰的。在他同意与特蕾莎一起撤退到乡下之时,他的世界便已退到了尽头。按照昆德拉在“卡列宁的微笑”一章中的描述,托马斯的末路是“头发花白,精疲力竭,指头僵直,再也握不住外科医生的解剖刀了。”
特蕾莎在最后无疑是快乐而幸福的,但她的幸福并非来自于托马斯一步步的妥协退让——即使在乡下,特蕾莎看到托马斯儿子的信件,还是怀疑那究竟是哪个女人偷偷寄给托马斯的情书——而是小狗卡列宁,一种超越(或者说背离)人性,建筑于简单重复之上的更加美好的、牧歌式的幸福。昆德拉充满无限柔情地描述了卡列宁生命最后的微笑,就是为了最终否定人对幸福追求的可能,也让作为代表的特蕾莎终于意识到此点,从而与人生达成妥协,脱离灵肉互搏的痛苦泥沼,由沉重飞向轻盈。
那么托马斯呢?托马斯在乡下小酒馆的舞池上的确对特蕾莎说了他在那里很幸福,“当你发现自己是自由的,没有任何使命时,便是一种极大的解脱。”这里,我觉得重点在于“解脱”,而非“幸福”。托马斯人生最轻盈的时刻莫过于特蕾莎离开日内瓦跑回布拉格,他一个人享受呼吸无比自由的空气。电影对这个片段的绝妙刻画是改编的最高潮,也是托马斯人生抛物线的转折点,他在体会到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后,转身扑向沉重,扑向爱情、责任及义务,直到退至一个偏远而枯燥的末路,放弃所有,获得人生的解脱。托马斯幸福吗?也许……但我始终觉得那个状态并不能用“幸福”来形容,至少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特蕾莎所曾追求的幸福;他最后的形象是一只梦中被特蕾莎贴在脸上的野兔,“这意味着忘记他是强者,这意味着从此谁都不比谁强。”对托马斯来说,他并未如他所说那样获得纯粹的自由,他最后的沉重是异化成为一只野兔令特蕾莎感到快乐;而特蕾莎却终究是从卡列宁的微笑中体会到了幸福的悲剧真谛。男人的轻盈与女人的沉重因为爱彼此有所调和,却依然无法达到牧歌的最终境界,无法重返伊甸园,获得最高境界的幸福。
我觉得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始终是一个悲剧,里面所有的人物,不论是萨比娜、弗兰茨、托马斯,还是终与生命达成妥协的特蕾莎,他们都在不断的否定自身,不断的逃离、寻找、剥离人生的真相。而这个真相却是血淋淋的,是一种不能承受的一个接着一个的否定:历史的无序、灵肉的背离、人性的悲剧、幸福之永不可得。但电影改编却给予了作为主体的男女关系一个温暖的尾音,抛弃了布拉格之春的灰色基调,以快乐的获得作为结束。这既是个充满了慰藉之意的和解,同时也是一种可怜而又无可奈何的对媚俗的妥协。
相关评论:不能承受的否定
http://www.douban.com/review/3129691/ 4 ) 男人的轻和女人的重
第一次读昆德拉小说的时候我没有读懂,看到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时才好象明白了,而且非常喜欢。可能电影重新诠释了小说的内涵,删减了其中的哲学成分,更多着墨于男女之间的关系。看片子的过程中最饶有趣味的是象男主人公TOMAS那样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如何最后为另一人牵绊。如果他注定要为一个人停留,那个人为什么不是一开始就非常了解他给他无限自由的SABINA,而是天真无邪的TERESA。
故事开始TOMAS是一个女人迷,但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人住,孤单的时候去到某个喜欢他的女人那里,从不在女人那人留宿也从不让女人到他家。他很坦然,所有一切都基于双方自愿,他不觉得欠任何人什么。女人对他是玩具,而他象一个贪玩的小孩。他不向她们敞开心扉,也不去了解她们的感受。也许他怕她们,怕她们缠上他,怕承诺,怕长久的关系连激情都没了,紧锁心灵的他一个人很安全。
SABINA是和他走得最近的女人,她也曾问他是否想过停下这种玩乐游戏,他说不,她也就由他而去。她想也许互不拥有才可以永远拥有,在这一点她和他很象。
TEREZA象一个纯真的孩子一样闯进他的生活。他们萍水相逢,她偏相信是命中注定,这让他觉得有点可笑。后来她到布拉格找他,孤身一人又病着,他没理由不让她留下,于是她成了他家中的女人。她把他视为唯一的依靠,病中的她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他不习惯这种依靠感,可是他的善良让他无法把她推开。
他为了她向SABINA请求帮助,这是绝无仅有的事情,SEBINA开始很惊讶,但她答应了,帮助TEREZA发掘她的摄影潜质,为了TOMAS。两个女人见了面,SABINA知情TEREZA不知,但女人的直觉让她在梦中感到嫉妒并痛苦,他用谎言安慰她的痛苦。
生活在一起的两个人必然产生归属感,THOMAS看到别的男人对TEREZA献殷勤感到不舒服。和TEREZA结婚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包括他自己,一只搞笑的小猪出席并见证了他们的婚礼,他差不多暂时把SABINA忘了。
婚后的TOMAS并没有减少与其他女人的交往,但他不得不隐藏并扯他不擅长的谎。不管结婚的理由多么不充分,他有了负责任的义务,而她有了更充分的感到嫉妒和痛苦的权力。她极力让自己相信他爱她但根本无济于事,TOMAS和其她女人在一起的幻象让她不堪忍受,而她的痛苦让他不堪忍受,他们都厌倦。
苏军的入侵拯救了他们的婚姻。面对社会的动荡,两人把感情放在一边,在同侵略者的斗争中找到了共同点,一个用相机记录事件,一个负责照顾安全,最终选择流亡。在国外陌生的环境中两人都百无聊赖,没有了共同的事业二人的矛盾再度凸现,TOMAS恢复和早已在国外的SABINA的交往。
为了摄影谋生计TEREZA去找SABINA,开始了两个女人最有张力的一场戏。TEREZA洞悉了丈夫的私情但她用平静维护自尊。尽管不认可她和他的婚姻,SABINA必须尊重TEREZA作为妻子的权利不能嘲笑她的忠贞,而她只是一个偷情者。但她并不满足这个简单的定位,在被SABINA拍照后,SABINA争取获得同样的权利,两个女人不知该为自己还是为对方感到可怜。最后两人都选择离开,SABINA去了美国,TEREZA决定只身回捷克。
在留给TOMAS的信中,TEREZA试着解释分手的原因:他的生活太轻,而她的生活太沉重,让她不堪忍受。在异国他成一她唯一的依靠但她对这个依靠没有信心,无法想象若他离开后自己如何生活所以她只能回到熟悉的故国。尽管有受迫害的危险至少让她知道这世界除了他还有别的,没有他后她仍然尝试能够活下去。
轻和重的说法是这部电影的点题之处,似乎可以比作中国文化中的阳与阴。作品也许想用这种比喻诠释男人和女人的不同,男人崇尚自由而女人重视归属。TOMAS象一只风筝,婚姻让他把线交给了TEREZA,他不知道自己除了牵绊还得到了什么。
TOMAS又象没人管的孩子开始一个人的日子,孤独,在异乡。在失去她的陪伴,在不再需要担心她的嫉妒和痛苦后,他开始不习惯,于是他回去找她。
分离后的重聚让他们彼此感到从未有过的依赖,他们又在反对虚伪上取得一致。TOMAS不能忍受自己的文章被曲解和被当局利用,拒写悔过书,她坚定地支持他的立场。处在恶劣的社会环境这种信任弥足珍贵,更让他们珍视对方的陪伴。
TOMAS由医生降成清洁工,他对女人天生的魅力让他又回到原来唐璜般的生活,这又成了逃避生活苦闷的一种方式。她想要相信他人可以没有爱而做爱的解释,甚至尝试象他一样“轻”,可一时的放纵只让她感到羞辱和恐惧,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她要逃离,他不理解但依了她,因为生活的经验已让他感到他们不可分割。
他们到了乡村。生活尽管单调,但辛勤的劳动让他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和诱惑,找到心灵的平静。他们度过了最快乐的幸福时光,无需担心他人的干扰,没有谎言和欺骗,没有伤害。
在和他们朝夕相处的小狗卡列宁临终的时候,TERESA非常认真地对TOMAS讲述她对卡列宁和对他的不同的爱。TOMAS没有生气,他懂得TERESA言语中的真诚和信任,这信任曾被他视为一种负担,现在已经是一种享受。似乎这时他们才真正相爱,他们相依为命,相互取暖,为此所有的牺牲都变得无足轻重。
影片最后他们葬身于一场到邻村跳舞返回的车祸中,出事前TERESA问正在驾车的TOMAS在想什么,他说他只感到很幸福。能在这样的状态下一起进行另一个世界,是幸福的。
故事让人感慨生活中太多的时间错位。当一个人还不懂得爱的时候,身边再好的对象都是多余。TEREZA的爱让TOMAS从抗拒到接受另一个人进入他的心灵,彼此交换拥有和被拥有,让他懂得爱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是幸福的,并值得为之放弃自由。生命中的轻和重的调和,就是爱。
5 ) 在轻盈中沉沦
《布拉格之恋》,它更显赫的原名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简单叙述开始后,我在背后放了一个靠枕,找到最舒服的姿势,不再动了。
三个小时,不是对昆德拉的膜拜抑或对试图对考夫曼的改编有何质疑,只给我一个故事就好。
汤玛斯在小镇和特芮萨相遇,她尾随他回到了布拉格,住在了他的家里。一场舞会过后,汤玛斯意识到自己的嫉妒,他们结婚了。一条带领带的小猪见证了他们的婚礼。
电影也好,书也好,这都是一场突兀的情事。除了刘易斯充满诱惑的蓝眼睛和比诺什粉嫩的婴孩般的面孔以及中间的寥寥数语,我并不知道,爱情发生的理由。当然,也许我们是更应该期待这样无由的爱情的。
昆德拉有一个著名的观点,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所以,托马斯应该是爱着特芮萨。她打破规则住在他的家里他的床上,她握着他的手入睡,他在她噩梦醒来的时候环抱着轻轻哄她入眠,“在我的怀里睡吧,像一个婴儿,像一个小鸟儿,像一个哨子,像一个哨子吹出的动听的旋律……”
然而,汤玛斯无法停止对其他女人的追逐,无法停止跟他们做爱。
萨宾娜是汤玛斯的众多女人之一,当然,她是不同的。我有一个感觉,特芮萨是一个孩子,而萨宾娜是一个女人。比如特芮萨孩子样的眼睛,婴儿般透红的皮肤,还有,她穿朴实的看来毫无吸引的粉色的Bra,甚至是宽松的底裤,这跟电影的久远无关,因为萨宾娜显然不同。永远穿着黑色的内衣的萨宾娜,画家,热爱自由和历史感,总是喜欢戴着一个祖父留下的黑色的帽子,眼睛里透出的是聪敏和了然于心。她说,我并不是反对共产主义,我只是反对媚俗。
汤玛斯或者说昆德拉是个神奇的人物,他让两个女人相识,萨宾娜帮特芮萨找到一个工作,让她成了一个摄影师,在日内瓦的时候,两个女人甚至互拍对方的裸体给彼此做模特。当萨宾娜的手在特芮萨的后背轻轻移动的时候,我几乎觉得心惊胆战,还好,她的手很快停住了。两个女人,面对情人的妻子的身体和面对丈夫的情人的身体,探询、嫉妒、奇异或者某种程度的相惜,究竟哪一种感觉会比较多一点?
无法不欣赏萨宾娜的洒脱和自在,当她在火车上打开窗子将头伸出去然后满脸雨水的回来,当她戴上帽子坚定的站在那里解开外衣,当她的情人告诉他自己离开妻子时她脸上的绝望以及带着泪水的长吻,当她为了自由决然的逃离,我感到深深震撼乃至景仰。而特芮萨,特芮萨却让我感觉心疼。她了解了丈夫身体的不忠,却相信他爱自己,她试图让自己跟他一样,将身体的交融看作一个等同吃喝拉撒的简单生理过程,却发现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爱情是一个画地为牢的过程么?汤玛斯、特芮萨,他们都作了爱情的死囚?
影片最后是欢快的田园生活,特芮萨穿着粗布衣裙做饭洗衣,汤玛斯用他握手术刀的手驾驶着拖拉机在田间耕作,当年那个带领带的小猪长大了,他们带着它去乡间的小酒馆喝酒、跳舞。那一夜,他们没有回家,汤玛斯拥着特瑞萨走进NO6房间,我看到他修长的手指上黑色的泥土的痕迹。
这是他们的最后一夜。
萨宾娜在他乡接到了他们的死讯,泪流满面。
再回到乡间的那条路,清脆的山林,朦胧的水气,车子慢慢驶向深处,消失。
轻盈或者沉重,生命都不过是短短一瞬,而死亡、消逝却是永恒。
那就在最美的时候结束吧。
小提琴声响起,我轻轻的念:她是个被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篮里顺水漂来的孩子,他怎么能让这个装着孩子的草篮顺流漂向狂暴汹涌的江涛?比喻是危险的,汤玛斯还不知道,一个比喻就能播下爱的种子。
6 ) 爱情的分量
我常常不自禁地模仿托马斯在布拉格之恋中的语调在心里默念“Take off your clothe!”这是一句有魔力的话,每一个女人都为这样的男人着迷,她们都神情愉悦地服从着他。这句话就像某项启动指令,本来严肃刻板的女性会为此放下抵抗,她们的面庞突然被点亮般的生动。
丹尼尔戴刘易斯几乎是我见过的体态最优美的男演员,瘦削的脸,苍白的肤色,过高的眉骨使得一双眼睛更为深邃,当他微笑着注视你,你就会有一种被盯住的陶醉。他身材修长,有着极其严苛漂亮的比例,当他向你伸出手,你显然无法拒绝,那真是一只漂亮的手,细长的手指,有力的骨节,并且透露出情欲。他走路的姿态显示出他良好的修养与风度,没有一处是破绽。
而他的优美成为托马斯使人信服的前提,如果不是这样一种形容的男人,沉着地坐着,把头固定成一个微微低下的角度,笑着抬高一边的眉毛,用一种使人迷惑的语调说出那样一句话,如果他不是如此迷人,他只会招来女性的痛殴而非奉献的肉体。
面对这个有魔力的男人,可爱的特丽莎立刻坠入情网。她还有着少女的样子,一直到她们结婚,她都保有少女般红扑扑的苹果脸,个子娇小,有小动物的表情。她在温泉疗养院见到这个英俊男子,他把手擦在裤兜里阅读一本书,维持一个凝固的姿势,摄影机镜头里的他具有一种雕塑之美,静态的力量。突然抬头对她作了一个要杯酒的姿势,她读懂他的唇形,科尼纳白兰地。只有几句交谈,她爱上他,全身心地投入。
然后是一场疯狂的奔赴,她来到布拉格,两手空空敲开了他的门。他们做爱,特丽莎像一只没有方向的小鸟忽然找到了森林一样兴奋,她露出快乐而痛苦的表情。当托马斯在清晨醒来,他的手被特丽莎握在手里,他不得不用一本书代替了自己的手,然后温柔仔细地吻过特丽莎的每一根手指。
不得不说到托马斯的另一位重要的女性,美丽的萨宾娜,神秘的萨宾娜,让人疯狂的萨宾娜。她总爱戴着一顶男式礼帽,那得自于她的祖父,她常常赤裸着身体戴着它,像一个高高在上的女性主义者,在各式各样的镜子面前展示自己,欣赏自己。她不同于他其他的情人,他们并不止有肉体关系,他们有灵魂的相互探讨,他对她感叹“生命如此之轻。”
托马斯像一扇门,他为两位女性打开了门,使得陌生的她们有了交集。对与这个男人,她们心照不宣。特丽莎从睡梦中惊醒,脸色潮红向托马斯叙述她荒唐的梦境,她缺乏安全感,她知道他的浪荡行径,但她不能说服他,正如她不能说服自己。即使他也为她嫉妒,即使他们结婚,她始终不觉得安全,她敏锐地洞察着这个男人的一切。她甚至尝试着去体验他的性爱分离的理论,但那只能使得她更加的害怕与迷惘。
特丽莎给萨宾娜拍了一组裸照。因为布拉格被苏联军队侵入,他们来到了日内瓦,特丽莎的新闻照片不被采纳,她被建议拍一些美丽的身体。这两个女性在不属于她们的城市里赤裸相对,我不知道当特丽莎透过镜头注视着的萨宾娜的身体有什么样的感觉,我清晰的看见她隐藏在镜头后的眼泪。
特丽莎又回到了布拉格。她不能接受空洞的完全依赖的生活,她回到了让她有存在感的弱小祖国。托马斯追了回来,但一切都已经不同,无论是外在的环境还是他们。特丽莎还是要离开。他们来到乡下农场,和见证他们婚礼的小猪呆在一起,还有卡列宁。安静地快乐地劳作过日子,然后是突如其来的死亡。
影片结尾的地方,萨宾娜收到了他们的死讯。他们在一个大雨的日子,在小酒馆喝酒跳舞,托马斯像从前一样坐在桌边看特丽莎和别人跳舞。他们在小旅馆过夜,特丽莎站在托马斯的脚上跳舞,托马斯蒙住他的眼睛,走进六号房间。那真的是温柔的一幕,她的脚在他的脚背上显得那么娇小,脚尖还跳着轻轻点地的舞步,他们的步伐那么和谐。第二天开车回家的路上,她问他,你在想什么,他说我觉得我从未如此快乐。在活着的最后一瞬,他奔腾漂泊的灵魂终于停留下来。他们能够一直相爱。
我总是怀念看这部片子,我喜欢它的男主演和女主演,我喜欢它的故事,我喜欢它的氛围,我甚至喜欢里面充满情欲的空气。我能感觉到爱的存在与分量,即使生命如此之轻.
7 ) 不能承受之轻
布拉格之恋中,特丽莎离开托马斯时在信中写到:生活于你轻松自由,于我却如此沉重。我非但不能支持你,反而成为你的负担。那么让我回到弱小的祖国去吧。于是,她回到了布拉格,依附于人的生活无疑是一个梦魇,不平等的爱叫她羞愧。这个简短情节却有无尽意义。以前曾有人笑我的签名档里的“我谋爱,也谋生”,说由此折射出我头脑里某些理想化色彩来。也许他是对的,长久而真正的爱是奢侈品,爱需要尊严,需要独立,需要恒久忍耐。
值得一提的是,特丽莎和托马斯,一个认定因爱而性,渴望独立幸福的婚姻,一个四处留情,两个生活态度迥异的人最终仍然成就了这段布拉格之恋,唯一的遗憾是当他们的安宁生活真正开始,生命却嘎然而止:两人死于大雨中的车祸。生命无常,何况爱呢。
8 ) 《布拉格之恋》这个破片子~
前进后退,后退前进,
MSN上挂了好多天的签名“托马斯和特蕾莎”,扔过来的“你有病啊”之类的问候,关掉窗口,沉默不语。
终于看了《布拉格之恋》。
本来你要我去看的东西,我是一秒钟都不会拖,但这一次我说我要准备一下,拖了好多天。
准备什么?你不懂的。要准备出来的不仅仅是三个小时的时间,还得在心脏底下放好垫子。
原著的名气实在太大,两次读,止于四分之三的地方,能记得的,只是爱情的那条线,电影里的展示的,也就是这些吧。
人都太喜欢欺骗自己了,觉得韩剧美丽,贾樟柯的电影残酷,
谁都知道美丽的是假的,残酷的是生活本身,但谁都不说破,就像所有的人都穿衣服那么自然。
好女人没故事,我的闺蜜都是些这样的好女人,我不能跟她们聊聊这个电影,要不她们肯定会对我“另眼相看”。
其实我没有很仔细看,同时在写一个稿子,关于政治的情节仍旧忽略不计。
而且我依旧是无法面对那些“很A”的场景,闭着眼睛对自己说“生活就这么丑陋”。
但已经足以让我哇哇不已。
我的生活它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因为我还不够老,至少在心理上还嫩得很,就像某人16岁时一般愚蠢,所以,哭过一场,我明天恐怕还是会相信那种“童话的结尾人们永远相亲相爱”之类的句子。
特蕾莎说:“我每天都在对自己说,那些无所谓,你只是和她们玩玩,你是爱我的。”
特蕾莎说:“你下次去找女人时带我去好不好?我会替你给她们脱衣服,我帮她们洗澡,让她们的身体成为我们两个人的玩物!”
特蕾莎说:“我知道我应该尽力来帮助你,但是我现在做不到了,不但没有成为你的支持,我还成了你的负担,生活对我来说正是如此的沉重,而对你来说却是那么的轻松,我的生命无法承受这种轻,这种自由。”
在这些时候我哭泣,就好像相同的话我自己说过一样,其中一句的时候,DVD很配合地在光驱里发出了一声巨响,我以为闹鬼了呢~
那最后的最后,不管那绿色变成白色到底象征着什么,我知道,托马斯和特蕾莎是永远不可能拥有一个“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结局的,除非一个情愿背负,或另一个情愿放下,所以故事只好让他们死去,以维持生活的原貌。
我躺在床上,脑子里印着两个人微笑的画面,任由眼泪弄湿头发,
我竟然见鬼地以为这个结局是一句关于我的谶言。
如果不想要了,就什么都能放得下,
可是,亲爱,你真的能什么都不想要吗?
我还是不了解,为什么托马斯跟多个女人的风流与他对特蕾莎的爱毫不矛盾?
特蕾莎很想知道一些事情,我了解,比如,她跟其他的女人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质,
你能帮我讲讲明白吗?
轻为虚幻,重为真实,一辈子都不面对现实,我们能有那么好命吗?
以前一直感觉此片仅是昆德拉小说的通俗化改编,经学者指点后,赞叹于导演对以往被批判的male gaze的颠覆运用,达到对女性欲望的展现,以及间接的政治指向,这点足以证明其改编的功力;对两女主互拍一段有了更深感受。纪录片一段的神剪辑更不用说。几年后的重看只有更喜爱。
情人是轻,是离经叛道与绝对自由;妻子是重,代表世俗的选择。民族历史、个人生命只有一次,选择变得毫无意义。我们不选择媚俗,又能选择什么呢?安知抗击媚俗的决心和勇气不是更大的媚俗?托马斯在轻与重的两极之间游走,在被虚无吞噬之前顿悟出轻之不能承受。我们都是托马斯:无可选择又必须选择。
托马斯说爱情,是同一个女人有共眠的欲望。特蕾莎说:生活对我来说正是如此的沉重,而对你来说却是那么的轻松,我的生命无法承受这种轻,这种自由。 最后我终于知道卡列宁的微笑意味着什么了,因为爱就是放弃力量,放弃一切,放弃乌有和现世生活。
一般般,看睡了,其实无关情色
比诺什美人
书里的涵义在电影中被表达出来的很有限.
8.3 爱情、性和政治是六七十年代故事永恒不变的主题;只属于那个时代的激情,只属于那个时代的迷茫;那是个最特殊的时代。
电影在结构上无法超越小说,但是抛开小说不看,就成了一部难以超越的电影。结尾忠于原著的结构安排很好,原声很棒。比诺什阿姨很迷人。
男女主角影帝影后级的人物不必说,戴·刘易斯的小绿豆眼睛把Thomas那点心思表达得淋漓尽致,比诺什也把Teresa的不安惊恐表现得十分传神,唯一不满的是电影把Teresa母亲那一段完全砍没了,如果不是再返回去看原著根本就不知道Teresa的性格成因了,电影篇幅那么长完全没必要这样
对文艺片感知迟钝。依我看这片就在讨论俩问题:一伦理问题:你出轨就允许我出轨;二交通安全宣传片:雨天驾驶小心路况车况。ps,大概影响我看片情绪的还有两个因素:一是蹩脚英语,急了我竟然还在其中一段调了国配;二是演员我都不喜欢,尤其比诺什,到底什么地方让我抗拒啊?大概是她某一类形象。
b站3分钟 “分析型的智者一般不会去勾引抒情型的(有浪漫主义幻觉的)女性,因为后者实在过于喜欢纠缠、喜欢死去活来那种悲剧性,而这会造成很多麻烦。因此,分析型的智者最常青睐那些明智的、知道何时该放手的女人。托马斯和萨宾娜的关系,就是这种爱情的绝好注脚。”
经典的“来,叔叔给你检查身体”段落
我喜欢萨宾娜。
爱情是忠贞而自私的吗?冗长却不沉闷,剧情足够的张力避免谱成一首催眠曲。好是好,只是导演和原著表达的太多东西需要我们去费脑筋了……
死在彼时也不错。
在情欲海里沉浮总有上岸的时候,在政治河里漂流却总难找到岸标。
6/10。名著改编通病:内涵表达太不完整,主题纷杂以至一时找不到重点,结构零乱,人物心理刻画面面不俱到。没看书的话根本看不懂电影,走神次数之多,最后40分钟的意识流叙事干脆让人莫名其妙到底......摄影挺注重细节(动作、表情特写),坦克入侵那段纪实手法运用到位,但三小时也难拍出史诗气魄。
女主角很迷人,剧情基本还原原著,文艺片能拍成这样很不错了。
生命中有些东西,对于我来说是如此之重,对于你来说却是如此之轻……
爱情,欲望的多重选择,沉溺在其中的人是幸运也是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