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知名音乐经纪人美凤,慧眼发掘多位香港巨星,却在婚后选择相夫教子,一别乐坛数十载。状似婚姻美满的她,却在17岁儿子启程英国升学之际,断然决定复出乐坛,找回当年发光的自己。她在一次聚会中发掘潜力男孩方晴的好歌喉,决心将他推向舞台;身世单薄的方晴激起她的母爱照护,却勾起儿子的不谅解,揭开母子长年未解的感情裂痕。 继首部作品《29+1》精准刻画轻熟女的过渡期,香港新锐导演彭秀慧再次将镜头瞄准已婚妇女的二度就业痛。演技派女星毛舜筠细腻诠释身兼母亲、妻子与职场女强人等三种角色的中年女性,如何在生活中切换角色面孔,如无形的暖风吹拂旁人;香港偶像男团“MIRROR”成员姜涛、柳应廷分饰潜力新星与儿子,选秀冠军姜涛的好歌声贯穿全片,打造出宛如经典《下一站...天后》的现代版青春成长喜剧。
既想深度探讨女性危机和家庭问题,又放不下偶像养成的商业流量,加之剧本缺乏创意,只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便是两部分都没做好…… 毛舜筠的演技没话说,真情流露、细腻温暖,要不是她来撑场,感动啥的早就荡然无存了,可惜施展的空间有限…… 方晴这个角色,完全迎合了粉丝经济,除了那张稚气未脱的脸庞,无论唱歌、跳舞亦或是表演,都没能让我看出巨星的潜质在哪里,而影片呈现的所谓努力和坎坷,用狗屎运来概括的话,会更加精准些吧哈哈…… 最后安排的那场舞台,要是嫌完整版太长,呈现一个开场节目就行了,中间的可以跳跃着过渡,重点是最后那首歌,唱到过半的时候,将摄像头对准观众和荧光棒,虚化一下就行了,如此这般,不仅展示出魅力,还能收割一波眼泪,此外脑补啥的也好过这乱七八糟的剪辑吧…… 毕竟,理性脑承受不起啊……
故事大段的MV,感觉不是在讲故事,而是新歌打榜的推荐。
如果不是毛舜筠,大概不会有丝毫的兴趣。
这些年来,香港演艺界的青黄不接是个事实,新一代的演员,基本都不太熟悉了,而且感觉也没有了老一辈演员的专业和细致。
所以,在故事里头,基本只能看看毛舜筠的演技,和故事之外的一些事儿。
比如,毛舜筠作为一个“过气”经纪人,在重操旧业时,面对的奚落。
如今身居高位的这位,当年是不是受了毛舜筠的压制还是什么,总透露着一股子小人得志的意思。
不过,能做到总裁,大概也是应该有两把刷子的吧。
如此飞扬跋扈,大概只能用德不配位来形容。
当年的老友,也离开了圈子,全心全意的搞公益。
毛舜筠在这里找到了工作。
也是她发掘“巨星”的开始。
说实话,这是啥“巨星”啊,香港老一辈演员里面,也没几个敢声称自己是“巨星”。
不过,香港那旮沓,对演员这个职业,大概没那么看重。
想想也是,梁家辉当年还摆过地摊。
都不过是一份工而已,生活过下去最重要。
这样来看,老一辈的港星,频频出现网大,好像也可以理解。
故事里头,唯一让人感动的,大概是毛舜筠和儿子之间的那点事儿。
到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好像越来越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他们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成为好友,不想他们知道自己的生活,或者不想他们知道自己没有生活。
缺乏了沟通,然后对看到的冰山一角开始发表意见。
而又因为缺乏沟通,这些意见一直憋着,憋着憋着,就成为了自己想象的理所当然正确。
或者,这就是那么无奈。
其实,父母一直站在那里,你以为他们离你越走越远,大概只是你自己渐行渐远的错觉。
为人父母,才会有这样的体会吧。
最后,也实在没明白故事里头的歌好听在什么地方了。
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蹿红,这大概和香港的粉丝市场有关吧。
人到中年的美凤,遭遇婚变,丈夫与自己闺蜜奉子成婚;儿子参加考试,准备去英国留学……她说自己“从未想过,这么快就要习惯自己孤伶伶一个人”。
美凤年轻时是音乐公司王牌经纪人,曾一手捧红过许多明星,因为有了孩子才隐退,做了全职师奶(家庭主妇)。算不上是重出江湖,原本只是想找份工作,让自己忙起来,就没有那么寂寞了。于是,她遇见了餐厅外卖员方晴……经过一番努力,最终一颗乐坛新星,冉冉升起。
《巨星养成记》的收尾有点奇怪,方晴为了成为国际巨星,奔赴韩国——接受韩国人的造星计划培训。所谓“有点奇怪”的意思,曾经被视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娱乐圈,而今也要仰望韩国了。特别声明一下,不是说影片这样做有什么不好,恰恰相反,这样更令我钦佩:承认现状,该低头时就低头,脚踏实地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才是最为可贵的,属于香港人的务实精神。
同时,不得不让人感叹,环境对人和事的发展影响真的很大,几乎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当下这种环境里,能把电影拍成这样,也算不错了。
有人抨击这是一部“粉丝电影”,我还不太理解粉丝电影,究竟是启用流量明星来收割韭菜;还是为了包装明星,培养粉丝而打造的专属电影?显然,很多人会偏向于第一种观念,而这部电影,似乎兼而有之。因为流量之所以能够成为流量,除了运气,最主要是包装出来的……
工业化电影,诞生通常会有三种途径:(诞生,就是指从立项到拍摄制作完成,投放市场。这些需要投资,没钱是没办法拍电影的,所以是诞生。)
第一种,是洗.钱。不要以为电影艺术有多么神圣,放在工业化程序里来理解,也就是个产品,而且是利用价值其实蛮高的一个小众化商业渠道里流泻出来的画饼而已。
第二种,包养美//色的工具。大部分的投资,其实都是为了养人——举个例子,那一版的《红楼梦》,据说老板睡完了剧组所有的女戏子,最受宠的那个就是C位主角,其他角色和位置,依次类推。提醒一下,千万不要那个老板是因为这件事进去的,他吃牢 饭的原由,另有所因。
流量明星拍电影,其实也可以归于此类。和上面的区别,只不过是一个收割演员,另一个收割粉丝。
第三种,出于热爱电影本身……认真点来说,这个才是真正喜欢电影的人,在认真做电影。可惜的是,这种占比太少,就算是在几乎完全市场化,配套机..制十分成熟的好莱坞,也非常稀少。毕竟,就算你有才华,可投资方是基于你的才华能够变现,获取利益的前提,才甘愿出资的。
在我们这边,能够做到的,大约也只有这几年的周星驰——星爷不仅有惊人的才华,还有能力找来投资。
其他人,则要撞运气。就算是超级幸运地拍完电影,即便是已经得到市场认可,也未必尽如人意,譬如近期的《隐入尘烟》,之前的就是《让子弹飞》。千禧年过后,内地创作的电影,大约也只有这两部电影,值得观看。
因为这是电影的命运——我个人认为如此,也就难免多说了几句。
回到《巨星养成记》这部影片,假如要我点评:几乎是毛舜筠,凭借一人之力,这部电影恐怕就要歇菜了。(看到毛舜筠,禁不住就会想起哥哥来,尽管她的演技其实也蛮棒的,特别是在这部电影中……)
在结束之前,不妨也为导演彭秀慧,点个赞:在当前这种状况下,能够将电影做成这样,很不容易。加油!努力!谢谢你!
很鸡汤的片…主要看毛舜筠完美出演这类专属角色依然是那么美好善良阳光励志就是非常正能量的观影体验…然后演儿子和明星的两位后辈男主也都演得非常出彩让人觉得香港电影这是要重新出发再度振兴了…而片中最大的减分项就是明星男主要去韩国学习深造才能走向世界…这不禁让很多中国观众要纳闷怎么北京上海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内地娱乐大平台不能去么…难道如今中国内地娱乐的影响力还不足以让新星走向世界么…神马时候香港电影拍个娱乐新星来内地深造然后火爆全球岂不是更有戏…
一部大陆观众完全不CARE的港产片,主角是毛舜筠和香港顶流男团MIRROR的姜涛、柳应廷,讲的是曾经的明星经纪人美凤(毛舜筠饰演)在退圈带孩子多年后,因为老公小三怀孕要求离婚,儿子子轩(柳应廷饰演)又即将高中毕业去英国读书,于是决定重新开始工作,偶然机会遇上茶餐厅送餐小弟方晴(姜涛饰演),决定帮他实现歌手梦……
很难给这部片子定义为粉丝电影,还是家庭电影。它很讨巧地将顶流男团的两个成员(尤其是C位姜涛)放进片子里,成功割到一大拨粉丝,同时又加入香港“国民演员”毛舜筠,探讨亲子关系和妇女再就业,收割香港人比较关注的社会议题。片子上映两个月票房达到3931千万港币,对比1000万的投入,英皇这次也算是赚到了。
票房谈不上很高,但对比国内上映票房同样才三四千万的青春家庭电影,算是相当不错了。大陆的片名叫《巨星养成记》,很容易让人以为主要讲姜涛,但仔细看下来,发现围绕的其实是毛舜筠饰演的余美凤。当一个中年女人,老公出轨小三怀孕要离婚,儿子高考去英国不再需要自己,那她该怎么做?故事从这里开始。
余美凤作为曾经的职场女强人,首先想到的还是回归职场。电影里有一幕很有意思:因为得知自己父母离婚,儿子跟妈妈大吵一架,姜涛饰演的方晴去安慰毛舜筠,于是毛舜筠说“我知道一切都是习惯成自然,然后就习惯主妇,不过我没想过,这么快就要习惯孤零零一个人。所以我喜欢工作,因为工作的时候,我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
一个中年失婚全职妈妈,再次投入职场,找到自己工作的价值的同时,也找到了作为母亲的价值,这点真的非常触动观众。毛舜筠的演技无话可说,不管是演出妈妈的角色,还是演出经纪人的角色,你都可以在她身上看到很地道的香港中年妇女影子,貌美干练的那种。
饰演她儿子的柳应廷,我一开始觉得,长得怎么这么参差?后来看下来,演技还可以,不算很差,可能这就是新一代香港演员吧。后来发现原来是MIRROR的另一名成员(原谅我觉得他们团除了姜涛外其他人都长得太没有辨识度。),当时在电影院外只看到姜涛的人形立牌,不知道这位成员内心是怎么想的,但我觉得他演技还是可以的。
至于顶流姜涛,因为这是一部以他为主角的电影,所以也算是本色演出了,也不算很差。尤其是演出茶餐厅小员工时,点餐送餐的动作一气呵成,还挺像那么回事。但感情戏是不能看的。且不说除了演他自己外没有表情吧,当他说自己妈妈被爸爸害死,要哭不哭时,我看的感觉是他在便秘……
香港的片名叫《啊妈有咗第二个》(妈妈有了第二个),其实比内地片名《巨星养成记》更好。一方面点出了故事是关于两个男孩面对“母亲”角色时的竞争和不同心情,同时又跟粤语关于“有小三”的隐晦说法“有咗第二个”暗合,呼应了电影里,儿子的爸爸有小三。
电影的表演谈不上特别优秀,很多角色的表现夸张而且刻板,全是工具人。但故事安排得还不错,有不少搞笑的内容,几个小高潮又带点爽文感,最后当然也是大团圆结局,但还是挺好看的。如果把姜涛SOLO唱歌的部分减少一点就更好了,不过可能粉丝不会同意。另外也有一些非常熟悉的“粉丝文化”,比如粉丝应援,送饮品去广告拍摄现场,还有粉丝自称“晴天娃娃”——我没记错的话,这种粉丝名文化,还是来自大陆的。
电影的最后,男主角方晴被韩国公司选去当实习生,出道几个月即登巅峰,让我当场愣了一下。虽然我不是秀粉,但男团选秀还是看了一些的。以男主角那唱歌跳舞的才能,应该优先考虑在大陆当练习生。在冲出韩国之前,是不是先冲出罗湖和深圳湾现实一些?
不是第一次看镜子团员的电影了,上一部很烂。
这一部是现今香城第一流量主演,本地票房3000多万,还是很厉害的。但是电影真很一般。
电影在台的票房更是惨不忍睹。烂片有好票房才奇怪。只有脑残粉丝才可能支撑起大烂片的票房,如《从天儿降》之类。
李小龙、张国荣、梅艳芳、黄家驹、陈百强、罗文、黄易、何鸿燊、金庸、楚原、倪匡……一个个文化符号,精神象征在退场。
香城特殊时代需要新的偶像,一个精神寄托,时代选择了镜子。却代表着一种割裂与断层。一个时代终于缓缓拉上了帷幕。不管愿不愿意,从前那颗东方之珠已经光芒不再。
姜涛这种,放在内地真是会被淹没,加上某些原因,注定只能红在香城。其实19年以前,镜子们还想进军内地的。演唱会的意外更是让他们的事业遭受一记重击。
“IG”字幕成了“微博”。内地别说用过,很多人连什么是“IG”都不知道。文化的隔阂。偏见就是这么造成的。
舞台剧的唱词有所指。
剧情真的好无聊,两个男主演技辣眼睛,最后抢阿妈那里尴尬死了。
所谓的母子情,年下恋,更像是那些妈妈粉丝对爱豆宠爱的投射,两个都是妈宝男。满足了女导演和妈妈姐姐粉的YY。
尹扬明一下那么老了。
不知道港版有什么不同。
纵使入场前已经知道《阿妈有咗第二个》是一部“粉丝电影”,但对这部电影还是有作为普通观众的期待,毕竟彭秀慧处女作《29+1》有那么些时刻打动过我,而女主角毛舜筠也是公认的演技派。
但看完这部电影后,最让我失望的不是两位人气偶像姜涛和柳应廷(Jer),而是一心只想顾讨好粉丝的导演彭秀慧。
这片名容易让人有错觉,但其实“阿妈”有的不是外遇,而是第二个“儿子”。而电影故事也并不复杂,在前期的预告片中其实已经把大部分的故事都说完了——
曾捧红多名巨星级歌手的经理人美凤(毛舜筠 饰)婚后曾经因工作太繁忙而流产,被老公勒令告别职场,两年后顺利生下儿子,继而专心相夫教子,没有再重返职场。
十几年过去,儿子子轩(柳应廷 饰)即将要参加升学考试,计划到英国升读大学,常常独自一人在家的美凤此时决定冲出江湖,希望藉着工作找回人生价值。
但刚开始,美凤的计划并不顺利。想着找从前的下属帮忙回归这个行业,但对方已经跃升为经理人公司高层,还明摆着嫌弃美凤年纪太大,竟然介绍美凤到一家儿童培训机构上班。
机缘巧合下,美凤在儿童培训机构里认识了在茶餐厅送外卖的方晴(姜涛 饰),更发现对方在唱歌方面极具潜质,决心以自己的老本行把方晴推向舞台,让他在短时间内成为大众偶像,以此也能证明自己“宝刀未老”。
过程中,美凤和方晴也培养出了别样的“母子情”,美凤发现方晴身世孤苦——
醉驾父亲在几年前害死了他母亲,最近刑满释放回到家中,令方晴难掩悲愤,更向美凤坦言不想再继续唱歌成为明星,因为害怕自己的家庭背景被曝光。
美凤知道后决定把无家可归的方晴接到自己家里住,以便照顾,却忽略了自己真正的儿子子轩的感受。
其实子轩对于父亲突然离家早有疑问,只是一直等待母亲跟他解释,但美凤根本不知道从哪说起,只会用忙碌的工作麻醉自己,看似暂时冷处理了这件家事,实则埋下了一个母子关系的计时炸弹。
而由于美凤和子轩常常缺乏沟通,子轩甚至在话剧比赛中得了最佳导演奖也不会跟母亲分享,更别说能够理解母亲一直闭口不谈与父亲离婚的事。
等到方晴爆红,他们的家事也随之曝光时,子轩与母亲吵闹,才知道自己的家庭走到现在这样状况的真正原因,但此时他似乎已经变得一无所有,母亲也很可能跟随方晴到韩国……
显然,彭秀慧导演在这部电影里真正想讨论的是中年女性的困局,虽然电影谈到的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主角也应该是“阿妈”美凤。
可惜电影为了迁就“造星”的剧情,把“阿妈”的困局扁平化处理,将不少时间留给方晴(姜涛)展现歌喉,仿佛成了为姜涛量身订造的电影,粉丝看到这样的电影能不开心吗?
方晴在剧中的“星途”比现实中的姜涛还顺利,一首歌就红遍网络,不用多少时间训练就成了全港偶像,还得到韩国娱乐公司赏识邀请到当地受训,是否太过理所当然?
剧情最陈腔之处莫过于退隐多年的“阿妈”美凤,并不是因为儿子长大了,无需自己继续照看,才想重回职场,而是婚姻早已百孔千疮,老公还爱上了自己亲手带入公司的好闺蜜,便希望着借忙碌的工作来麻木自己。
当老公离开家庭后,美凤没有立刻向儿子坦白,只强调“一切如常”,儿子子轩也不闻不问,甚至接受了母亲接方晴回家照顾,真的合理吗?
而子轩和方晴,明明很快就成了朋友,之后又突然成了敌对关系,还为争抢美凤打起来,这样的剧情发展真让人难以信服。
若为了看偶像演戏的粉丝,对于这部明显的“粉丝电影”应该相当满足。
姜涛在片中唱了5.5首歌,除了令他爆红的《一号种籽》,还与客串的古巨基合唱了《爱回家》,随后又唱了自己的歌曲《孤独病》,以及翻唱关智斌的《暂定》和陈奕迅的《今天只做一件事》。最后在演唱会上,他对一直照顾自己的经理人唱出了电影主题曲《风雨不改》。
这些歌几乎每首个都唱足全首或大半首,让电影变得像是姜涛的个人音乐特辑,虽然故事是在讲述一个歌手的诞生,但这样的剧情设计显得导演、编剧手法低劣,用了一种最简单、直接、没想法的手段去展现这部分的故事,心思全放在了讨好粉丝上。
唱功比较受认可的柳应廷(Jer)在这部电影中反而完全没有展现歌喉,宣传可见以他的演技让人惊喜为方向,显出电影团队希望用另一种方式讨好Jer的粉丝,相信也有不少人受落。
以首次拍摄电影来说,姜涛和Jer的表现其实都不错,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但以第二次拍摄长片来说,导演兼编剧彭秀慧的表现却令人失望:
不少对白仍脱不了舞台剧的冗长特点,处理“粉丝电影”的手法过于低级,就连镜头的取舍也都还没做好,导致电影后半部分就像是强迫观众去不断看MV,有些地方拖沓得让人不耐烦,对于非粉丝的观众而言,恐怕会看得如坐针毡。
“粉丝电影”充满商业计算无可厚非,以姜涛和Jer在香港的人气,片方、导演都根本不需要担心票房,但拿着这么好的资源,还有影后实力助阵,却交出剧情不合理的“行货”,着实令人失望。
要不是毛舜筠演技精湛,把“阿妈”能够发挥的场景都拿捏住了,感动到位,两位新演员也表现得恰如其分的话,这部“粉丝电影”可能不及格。
Mirror在香港“红透半边天”,与其花心思拍一部电影去“哄骗”粉丝,还不如善用他们的影响力,让更多观众看到香港电影的真正魅力。
算是港产片的黑马了吧,竟然拿到了4200万港币,2022年年度第九,华语片第三位。并不是说电影差,而是这么高的票房……大概是粉丝电影所致吧(男主角所在MIRROR组合应该在本土比较火)。一部中等量级的亲情片,励志与治愈效果完全达标。不过主题有些庞杂,姜涛草根成长的励志线,毛舜筠对前者的关爱,给予对方家庭的替代性,以及儿子对前者“鸠占鹊巢”的逆反心理,以及家庭变故的影响……这些情绪都塑造的比较到位。但每条线索都不算深刻,点到为止,所以也就觉得不算深刻。反而是几段MV般的唱歌情节,出现的有些过于频繁了,还是那句话,给爱豆大量镜头,粉丝们开心即可。
解決戲劇矛盾的方式看起來並不是角色互幫互助,而是在相互介入,為了衝突製造矛盾,又要趕在兩個小時之內圓滿解決happy ending。Jer Lau是驚喜,自然順暢地hold住了和爸媽有點疏離感又不算太叛逆的乖仔在面對這種情況下的情緒,子軒是成套戲最OK的一個角色。片中聽歌看舞覺得姜濤是有質素做舞台愛豆的,但演戲就⋯開頭有明星潛質的外賣小弟那part,他完全把應該放星味和應該樸素的地方搞錯,也不會表達情緒(好幾場半哭不哭的哭戲我謝了),被營銷過度的臉和他的聲線也沒有生活味,太難入戲了。也可以說他到這裡,錯過了戲劇出道的時機,如果在紅透之前有這部片觀感可能還有救。可惜了方晴這個角色從素人到爆紅,人設跟他本人是很貼的。tie的歌良莠不齊,有幾首詞太雷。是因為要在等國發行所以發msg都用書面語嗎?
可恶。。男团mv,看完我第一反应查一下柳应廷姜涛cp名。。可恶。。根本没人在嗑好吗。我有什么办法,他在唱《今天只做一件事》诶,我当然只能哭啦。
想象影片原本可以好得多的样子被过多嘴角抽搐的特写掩盖去如无名一样被糟质,柳仔:还我阿妈来丢你。
母性,温和,自强,彭秀慧老师在29+1后又交了一个佳作。不过看到片名被改,想到很早以前,我创建的无敌福禄寿条目被国内版权方豆油要我改成什么爆笑角斗士,我给否了,结果豆瓣官方帮人家改了…这个故事到底是关于培养鸽鸽还是一个妈妈辛苦培养两个孩子,留给观影的您自己决定了
八~九首Mv串燒蒙太奇,體感時間三小時,導演想表達的很澎湃(但又沒有媽的多重宇宙那麼天馬行空)… 多主角群戲,寂寞的人,失落的夢,也許做成短劇集會更加合適… 三段視角:中年師奶重回職場 培育新人 找回成就感… 高三少年隱藏真我 寬釋父母 接納媽媽… 青年歌手遇到貴人 出道走紅 體會母愛 與父親和解… 也許前面濃縮至10-15min,主線改成方晴進入子軒家,激發矛盾,美鳳/方晴/子軒互相拯救,聚焦核心,整體會更加緊湊… 幾段情感濃度戲,雖然都靠對白說出來,但聽到'你媽說你是上天賜給她的,其實媽媽也是上天賜給你的!'這段話 還是淚目了… Producer與Talented 很私人的共鳴點… (其實是一部音樂電影方晴歌手出道十個月紀錄片[大誤]… 古巨基出現 全場爆笑… (2022TPFF)
睇完就明白點解姜濤咁受歡迎,那種領家,純粹和療愈感。濃濃的港片味,電影裏的香港仿佛依然是那個曾經熟悉的香港。
姜涛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人,长得丑,唱歌难听,跳舞垃圾,演技AI,这都能被渔港人们追捧,审美下沉的速度比他们经济快很多。
香港电影市场重现30年前“盛况”独家解析本年度四部大卖港片:http://content.mtime.com/article/228970359 —— 终于把时光网这篇文章提到的四部香港电影都看了,个人观感排名:《还是觉得你最好》>《巨星养成记》>《阖家辣》≈《明日战记》。—— 港:《阿媽有咗第二個》,陆:《巨星养成记》,台:《媽的星寵兒》。
有点想说的太多,一度能从其中整理出四五个主题,反而弱化了彼此。不过,即便在这样一个故事里,还是看到了些许新意与不同,彭秀慧导演还是有她的表达的。以及,第一次知道姜涛是谁,一看是看演员表,还以为是内地那个喜剧演员
有些时候会令我想起《金枝玉叶》,同样是草根歌星成名的大舞台,与发生在一间小房里的情感关系,这样两相对照的叙事。虽然这套东西已经比较套路了,但本片比较好的是,又嫁接到了“女人四十”的中年女性困境、亲情关系的处理上,清淡爽朗的港味日常将狗血冲突进一步淡化。毛舜筠表演的自然细腻,比用力稍猛的《黄金花》要更好。
看到后1/4如坐针毡,一直在想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到演唱会部分更觉自己误入歌迷粉丝会…虽然剧情是捧出一个新人歌手,但不断完整播放姜涛的歌,只会显得编剧技巧太低,也让人误以为是在看MV串烧…整部电影的“戏点”在“阿妈”毛舜筠身上,但描绘的中年女性困局过于老生常谈,要不是Mo姐戏好,电影也就几乎乏善可陈,而且为了回到主剧情上,阿妈的问题就是点到即止,但Mo姐明年应该能再度“封后”。两位新人,姜涛和Jer柳应廷,一位“不太会演”,一位“太会演”,姜涛有些位置哭不出来,Jer有时候语气和动作都太夸张,尤其是跟阿妈吵架那场,问题明显。就奖项方面衡量,Jer可能会入围明年金像奖新演员奖,而姜涛继续做万千宠爱的Star就好,不用走演员这条路。最后,镜头拍得“美”也要取舍,这是做好导演的基本要素。
作为Jer和姜b的处女作,表现可以说是不错了,Jer会更好点。剧情也没有太大的意外,主打亲情牌以及穷小子的奋斗发迹史,不过毛毛做阿妈的角色十分传神令人信服,加分不少。看完对阿妈的理解又多了,以及,真希望我阿妈也有第二个。
柳應廷比姜濤好滿多的,但最後重點反而都落在姜濤上,明明片名是以柳應廷角色出發,電影開局用毛舜筠的媽媽角色出發,兩人最後都淪為配角,結局是兩人一同在台下欣賞台上的演出,但也頗中當代香港的偶像崇拜景象。
现代妇女,女性不易,妈咪不易,多点理解。彭秀慧的电影希望遇到问题的人们多一个视角。
彭秀慧跳出《29+1》十年有多的品牌,再創作,很吃力。但港產片實在太難產出好的女性故事,又不想太挑剔。最大的不滿,「家庭主婦再就業」該是多苦澀,多嚴肅的命題。用幽默來消解苦楚是Okay的方向,好好經營下去便是。為什麼又要用一個份量此重的造星故事,來分散專注力,導致最後,變得大家都在看姜濤,然後講真我也看得挺爽的。就是創作動機因為Mirror的出現變得越來越不純粹,最後就分不清這是一個女性電影還是粉絲電影。Whatever,賺到錢的話,繼續拍吧。港產片需要多一點女性聲音,彭秀慧能堅持下去也是好事。
★★★☆ 彭秀慧還是沒有讓我失望,在一個原本一不小心就落俗的巨星誕生故事中,以她一貫的細膩觸覺,找到了女性角度和成長角度,成名線看似主線實則副線,是一個女人面臨中年危機後柔軟而堅韌的自救,是兩個少年在學會面對家庭問題各自成長。毛舜筠演得依舊細膩精準,妻子、母親和經紀人的三重身份都完成得很出色,說不定有機會和《過時·過節》拿下金像獎影后雙提名;姜濤和柳應廷雖然青澀,卻也能看得出各自的表演潛力,都有機會競爭新人獎提名,柳應廷更好一些。
11/8/2022 @ 英皇時代。如果放係母親節上效果應該會更加好 // 雖然知道係fans service為主但有成3-4首歌都係MV式過場用又真係太over啦….. // 毛姐演得好,又帶到2位阿仔 // 姜B同阿Jer我就覺得阿Jer做得自然d
腦補彭秀慧導戲現場:「傷心你就皺眉(哭不出來沒關係),生氣你就咆哮(記得要大聲),唸台詞一定得夠油膩!」尷尬……#又名《搶你老母》
原來比姜濤唱歌更難頂的,是姜濤演戲,他還在這個戲裏唱了那麼多歌,這是在要誰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