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沈、章两家因清末南洋劝业会“第一品牌”之争而结下梁子。十八年后,民国十五年,沈王联姻,谁知,沈仪狄竟与青梅竹马的章家大公子汉民私定终身,逃婚私奔,引来匪患,沈家的百年基业毁于一旦。沈老爷临终,将沈家兴衰荣辱托付女儿。沈仪狄遵父遗嘱,嫁入王家,并有条不紊酝酿复兴沈家的计划。沈仪狄和气生财,沈家重现当年的风光,沈仪狄重建沈园,还逐渐在上海稳住了阵脚。此时,一无所成的章汉民回到绍兴,试图挽回沈仪狄被拒。章汉民受家母感化,幡然醒悟,决定子承父业,将章家酒带到上海,与沈家分号开在了同一条街上。对沈家酒推崇备至的日本商人伊藤,多次上门劝沈仪狄与之合作遭拒。最终,沈、章、王三家秉承民族大义,和日本人展开了殊死斗争。
继续看周迅的作品,这一部她只能算是个演了女主角小时候的配角吧,那股子灵气,真是和现在偶像剧女主们形似神不似的“傻白甜”差太远了。这是一部好电影,还有一群好演员,看得很过瘾。
那是三代人,一脉相承的三个女人,一个等了一辈子,一个嫁错郎,一个生在好年代,一个女人就是一个时代的浓缩,很典型,耐人回味。“外婆”的故事叫我哭得稀里哗啦,也让我好想念自己的外婆,我失去的至今最亲近的人。
在这个年代,应该没有人会再等一个人等一辈子了吧?
有点儿老的一部影片,似乎也是改编自某篇小说。浙江的水乡古镇上,周老汉老来得女,满月那天埋下一坛女儿红,且做女儿成亲之时的贺礼。然而女儿花雕却爱上了酿酒的伙计,怀孕生子,老父大发雷霆棒打鸳鸯,而爱人也被抓去参军,远赴海峡对岸。女儿长大成人嫁做人妇,生下女儿,女儿长大恋爱,多有坎坷。三代人的爱恨纠葛,三个女人半生荒凉的等待和并不完美的爱情故事,跨越几十年的风雨变迁,久久地发酵在那坛埋在墙角的女儿红里。多年以后,花雕的丈夫从台湾归来,在外孙女的酒店里那坛神秘而迷幻的酒终于被打开了,展开了半生的追忆与回首,顺着醇厚的酒香,三代人似乎可以共同追溯到同一个季节,同一个时刻,弥漫着青春懵懂的气息,然而时代的风云荡涤,又给这份情增添了多许沧桑,渐渐沉淀,归于甘醇。人们常说爱情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大概男女之间某种特质的相互吸引和共处相伴总有着特殊的魅力,于是逾越时空,回头再看,兜兜转转的故事多有相似的开端。
比起以前的女性,现在的女性已经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女主角一生要经历了女儿、母亲、外祖母的角色,虽然遭遇坎坷,但是她在最大限度的追求自我,有强烈的韧性和有力量的豁达精神。 剧中的外婆是旧社会中勇敢的追求自我的女性,但是女性始终是那个时代的弱者。 剧中的妈妈,因为出身问题上不了大学,得不到好工作,她希望追求安稳,选择了自己不满意的婚姻,但是又对女儿的任性很有包容,她在自己的婚姻关系中是弱者,虽然最后是离婚的独立女性。 剧中的女儿,思想前卫,在她的恋情关系中甚至有些强势,自己主宰自己的婚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部电影挺有意思的。
讲了外婆、女儿、外孙女三代女人的一生。
外婆是民国时期江南水乡一家酒坊人家的女儿,她出生时她爸给她酿了一坛女儿红,埋在墙壁里,打算她出嫁时给她做陪嫁。
结果,她订婚后,就和家里的长工好上了,还怀孕了。
外婆就被夫家退婚了,她爸赶走了长工之后,气病而死。
外婆一个人生娃+经营酒坊,终生一个人,等着长工回来。
长工跑去台湾了,另外结婚生子,直到外婆生命的尽头,才回来看她。
(长工无法回来肯定有年代因素上的客观阻碍,但是我觉得他其实是不太想回来,也不太想见外婆,因为如果真正想见一个人的话,那么无论付出任何代价,经受多少艰险,都一定会去执行相见的行动。不回来的原因,只是衡量利弊之后,觉得不值得付出去见她的代价。
我很想你,不用付出代价的话,见一见你无妨,但是一旦需要付出代价,人生遭受损失,那就不想见你了。
不想付出代价见你,是因为你不值得。
所以,长工对外婆的爱可能有一点,但是份量太少,少得可怜)
母亲的一生是时代酿成的悲剧,她没有爱情,不顾她妈反对,嫁给一个又丑又老的放牛的,只因为对方家庭成份好。她婚后孕期受丈夫虐待,最后离婚了。她的一生就是时代的剪影。
外孙女骨子里挺像外婆的,她的形象也是改革开放后的时代剪影。
那一坛埋了七十年的女儿红,见证了时代变迁,见证了这三代女性的一生,是她们的生命在岁月与时光中的沉淀。
最后,江南水乡很有意思,出门就是水,出行靠乌蓬船,这种东方威尼斯一样的生活环境很有诗情画意。
赶酒看起来特别有趣。
是围绕一坛酒展开的三代女孩子间的故事。小周迅刚许完要念大学的愿望却转眼与阿藕搞在一起还有了孩子、气死父亲接着酒谜难破(节奏很快)(看到这里时,我以为时代的悲哀却要由女子自身承担,原因竟是自己追求所爱)(自找的)(男人并非不爱,时代原因,被迫去了台湾,但不够)(女子很爱)。接着因为家庭(成分、文革)让成绩最高的秋妹无法进入大学而使母女关系面临破碎,包括秋妹从不喝酒(而花雕却爱酒),促使其嫁给一个不爱的男人。(这男人也毫不珍惜,嘴脸太恶心,开始心疼秋妹)(然而其结果很大成分也是自找)(男人不爱)(女子也不爱)。最后陈飞却放弃大学的机会,选择退学,卖酒,开酒家(无母亲完全不一样,那份真情却与祖母十分相似),然而却并没考虑过结婚(男子真心)(女子并非完全不在乎)结果却很好,七十年的女儿红找到了,外婆和孙女也都真正有所爱(两人也格外亲近)。 在这个过程中,在七十年的时间进程中,看得出时代的变化,最明显的是服饰、交通、行为、个性上的,(其中在那个桥头时都会有成列大头兵走过),还穿插着求酒仙娘娘的迷信色彩,色调也不鲜明、语言应该是台湾腔? 但最终,还是把这个故事讲圆了,女儿红很甜,但七十年太苦了(就像陈飞说过的如果小觉在日本有了家小,她不会像外婆一样傻的,可是小周迅却等了一辈子)(外婆原来也是个颐指气使的大小姐呀)。故事里还有一直陪伴外婆的阿松(不是爱哦,单纯的),本来不明白为啥会有他,现在知道啦,他是另一份真情,毕竟从前是大小姐和长工的关系,后来还是告知阿藕信息的重要连接人。
不过还是有几个地方处理的不好,比如为什么秋妹住在家里会做梦? 怎么了? 还有花雕的房子什么时候被收走了?(因为后面有一处 阿松说她的房子回来了 但前面却没交代) 阿藕什么时候去台湾的?甚至这个故事发生的大概的模糊的地方都没? 不过似乎也没必要说清楚。 这个故事讲出来,够了,呈现的比较完整。
影片藉一坛女儿红酒 带出十里香洒坊一家三代女性的遭遇 是典型的以小人物一生反映时代面貌的文艺片 剧情描述一坛酒 三个女人的命运 时代变迁 年轻貌美的花雕成了人老珠黄的老奶奶 秋妹也是中年妇人 而陈飞正是花一般的年纪 貌似女人的命运都是20为分水岭 她们谁都没错 这与当时所处时代有分不开的关系
归亚蕾和周迅...特别喜欢她们两个...电影跨度70年,三代人...很有时代感...不矫情不做作...满是真情 满是坚强 岁月沉淀去所有苦难 剩下的是历经沧桑的甘甜....
归亚蕾的表演和角色都意外得好,这是一个难得的到了中年之后,没有改变个性的人,况且她还遭逢巨变,但理论上不好的部分她主动承担,好的部分她冒险的追求,所以我推测她不会变,许多这种演一生篇章的电影,尤其少时和成年时两个演员演,就会突出一个成熟度,长大了稳重了,我常常觉得,啊好唏嘘啊,你看少女太平和中女太平完全是两个人,但这里的花雕没有,归亚蕾在有限的规定的戏份里实际上演出了这个角色的个性,她真真实实的活过。这个电影对于普通的女性角色也有一定的塑造和反思,尤其孙女就是一个当下的年轻人,反观现在的作品,倒退回三十年前都不如。
剧本很棒,演员的表演弥补了叙事上没有情绪铺垫的大时空跨跃,尽管整体节奏略快,但依然让人感觉真情十足。我喜欢那句老生常谈的句子,我爱过他,我不后悔,很经典啊。一个人为另一个人等待了整整一生,需要何等的深情呢?从归亚蕾被批斗开始,我一直饱含热泪。为了她的等待和不悔也为了命运的不公。
本来想看了迅哥就算了……可是实在舍不得不看归亚蕾啊~~~
周迅归亚蕾演的好,女儿人设也真实,讨厌的不是女儿,是那个时代。
一坛女儿红,三代人的情长。爱恨情长,世事变迁,中国70年的变化在这个微笑故事中在时代变迁的印记中被渐渐放大。两条故事主线叙述配合巧妙,主线是一坛女儿红中所留下的三代女人的命运,暗线是中国时代的变化,而这时间的变化都在那个桥头上的人物变化相互吻合搭配。
执念的人都很可爱,你管她呢?一花一世界,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哪有那么多深情长久啊.都是扯.喜欢年轻漂亮的,谁没老的时候,那换言之女人是不是也可以找小鲜肉啊.
比起以前的女性,现在的女性已经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女主角一生要经历了女儿、母亲、外祖母的角色,虽然遭遇坎坷,但是她在最大限度的追求自我,有强烈的韧性和乐观精神。剧中的外婆是旧社会中勇敢的追求自我的女性,但是女性始终是那个时代的弱者。
一坛女儿红历经时光,串联起三代女人的爱情。明明被时代推着往前走,又好似做得了自己的主似的。奔着顾美华来的,却被归亚蕾的对人物的掌控能力收服,还有一身灵气的小周迅。
看到20分钟女主仍然是周迅,我疑惑了,看到归亚蕾的表演,我释然她的奖实至名归
奔着周迅看的,然而她只出现了前面半小时,而且角色干瘪看不出什么演技,直到换了归亚蕾出场整个片子才好看起来,虽然都是老派套路,可那种咔咔咔飞速切换的年代感还有点感人,归亚蕾太会演了。
《茉莉花开》的模板。顾美华好几个角度像桂纶镁。码头后桥上走过的队伍由国军部队变红卫兵的细节好评。周迅跟男朋友在酒坊的激情戏吓我一跳。没有这个大团圆结局能打五星。
依然要说周迅演得好...
归亚蕾真的厉害!!!周迅的脸很奇怪,尤其下巴,还没有出落成标志模样。秋妹可以再年轻点吧,感觉和花雕一个辈分,也可能是衬托陈飞突出三代人的反差。70年一坛女儿红三代人的爱情和选择,尽管时代背景在左右着她们,可是她们也做了自己的选择并且不断往前走。花雕等了爱情几十年,阿松对她真好;秋妹因背景所困选择了一个不得已,后来也离婚自由自在;陈飞标新立异时代新景象,多元化发展经营的思维。女儿红是一份祝福,终究是开启了。女孩子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大学要读,你不走出去又怎么能走出被局限的自己呢。😳😳还有,我很迷惑,花雕是准大学生,怎么会起秋妹这么土的名字呀。
女人的一生,不尽的循环;一次性事,无尽的链式反应:环境误导,家人约束,互为仇敌,反对反抗,遇人不淑,毁己一生。这部电影将环境,家人和个体之间的作用和纠缠表现的很透彻!不过,最后烂尾了
唉,曾经的电影频道是中国文艺片难得的净土和花园,现在商业电影已经彻底蚕食了影院,文艺电影是否要伴随着即将被网络取代的电视文化渐行渐远?
归亚蕾演的好,刘琼也演的好!没几个人能喝到70年的女儿红。
《女儿红》&《茉莉花开》,没法不拿出来作比较。
由此可见,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男的身上,男的是靠不住的。但是往往女的就会抱有这样的感觉,我想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这样柔弱的地方。当阿藕回来那一刻,就有点不现实了,清一色的弹幕都在讲,这时候回来有啥用。对于花雕肯定是有用的,说不定对于陈飞也是有用的。可对于我们观众来讲,只是一个牵强的美好大团圆。中国人一向讲究团圆的结局,因此,很多事情都被强扭成瓜了。原以为陈飞和秋水、花雕是不一样的精神,思想都在慢慢进步,最后为了外婆还是牵强的结婚,也不否认陈飞是喜欢他的。现在时代精神更加进步了,出现了永远单身一族还有丁克族,真的算进步么?还是说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自身的权利更加进一步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