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脑瘫的父亲李元术(金正均饰)和女儿李子若(吴艺雪饰)相依为命,住在江华岛。李元书为女儿考上首尔的贵族艺术高中兴奋不已,和女儿开心搬家到首尔。不料噩梦也就此开始。子若因为在唱诗班长大,音域很高,很快在学校展露头角,也因此被以惠善为首的女同学们嫉恨。子若坚强好胜,反抗着校园暴力,却不断遭到更加残酷的回击,最后受不了无休止地折磨而自杀。父亲元术为查明事情的真相,在社会各界伸冤,但这个社会不理会弱者的呻吟,于是元术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惩治了这些欺负过女儿的人们。
2016年大热的《釜山行》,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看过了,有许多人评价说它是这几年来刻画人性最成功的影片之一。我也是这么觉得。今天再给你们推荐一部反思人性的影片《蚯蚓》。
《蚯蚓》前段时间在韩国上映,在上映之际就引发了新一轮的舆论狂潮。电影《蚯蚓》在校园暴力的背景下,将人性的缺点暴露无遗 。虽没有《釜山行》精彩,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值得我们深思。不仅仅是对社会的深思,更是对人性的深思。
影片讲述了子若与父亲相依为命,虽然贫穷,但却过的很开心。凭借歌唱的天赋,她考入了首尔的桃花艺高,怀着对另一种生活的向往来到了首尔,但却没想到这是噩梦的开始。
子若在这部片子中是一个反抗者的角色,她看不惯人们对于残疾人的歧视,看不惯校园中对同学的孤立,伤害,看不惯社会的潜规则——富人被捧至天上,而弱者却被踩在脚下。
所以当她看到内衣店老板娘推到父亲时,她冲上去与之扭打;当她听到警察说的带有歧视残疾人的话语时,她与之争论;当她在校园之中,看到敏京因惧怕惠善三人组松开了她的手时,她告诉她不要怕;当她看到父亲对那些虚伪的人们,混淆是非的人们道歉下跪时,她叫喊着让他不要那样。
影片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没有钱可以,但能不能挺起胸膛呢?
混在这些很了不起的人中间,难道连最后一丝自尊心也要抛下吗?
你愿意这么活着吗?像个虫子似的。
这是子若质问父亲的一段话,也是质问这个社会的一段话。
弱者就只能这么活着吗?像个虫子似的。 她不甘心,于是奋起反抗。子若的反抗是弱者对于这个社会的反抗,是对自身不公命运的一个控诉。
可是到最后她屈服了,她渐渐明白了,原来有的时候反抗并没有用,因为她的力量太渺小了。不管怎样反抗,也逃脱不了重重的折磨。那一刻她明白了她真的像一个虫子似的在活着,费尽全力,破土而出,却终究逃不过被踩踏的命运。
公平,正义,于她而言,不过就是一个笑话。
于是,她选择了用死亡来换取永远的解脱。
子若的悲剧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悲剧,也是这个社会的悲剧。她是校园暴力的牺牲者,也是至恶人性的牺牲者。 班长惠善和佑正前辈是导致子若悲剧的始作俑者,也是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惠善和佑正相比,哪个更坏,我不知道。 但是相比起来,惠善的恶是直接的,表里如一的那种恶,而佑正却是外表一本正经,实则蛇蝎心肠的那种恶。
哪种恶可怕,都可怕。
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食物链最顶端的人,在他们的眼里,弱者就像是一个虫子一样,不值一提。
看见别人的光芒比自己闪耀,他们会嫉妒;看到别人得到了自己得不到的,他们会怨恨;在他们的小世界里,没有人能打破那个存在的“默契”规则。如果打破了,那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子若的结局就是打破“规则”的下场。她的光芒,她的棱角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
他们能做的便是毁灭它。他们之间真的有那么大的仇恨吗?其实并没有,但是他们却让同班的男生侵犯她,并录下视频作为威胁。在子若遭受侵犯的时候,听着那撕心裂肺的哭喊,他们却在外面安静的坐着,嘴角还挂着微笑。
看到这个镜头的时候,我突然感到了一种绝望。他们怎么能这么邪恶啊!
他们就是这么邪恶。在他们的认知里,他们高高在上,自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主宰,他们早就已经丧失了人性善良的一面。他们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地位不受威胁,却从来不去在乎他们是不是践踏着别人的尊严走过了这一路。
惠善的父亲,母亲,混淆是非的老师,校长他们也是这样的一种形象,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审视子若的作为,评判弱者的不堪,却从来不会去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他们都是导致子若悲剧的帮凶。 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子若的朋友—敏京,她的不作为让许多人感到气愤。有人恨,恨她作为子若的朋友不仅在子若遭受那些折磨时没有帮助她,反而还帮助班长惠善作伪证陷害她。 有人说,她胆小怕事,自私自利。有人说,她不配做子若的朋友。
可是在我们义愤填膺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敏京也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她,会怎么做呢?
在遭受了长时间的校园暴力后,在亲眼目睹了子若的遭遇后,她是否真的还有勇气,有决心去反抗,去说出真相呢?
她没有反抗,是因为她知道反抗换来的不是正义,而是变本加厉的折磨。而为了自保,她只得选择沉默,选择与他们同流合污。
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才是人性最真实的一面吧。
不断与自己的欲望搏斗抗衡,迷失却又知返的人性,才是真正的人性,值得被重新定义的人性。
在影片的最后,我们还是看到了人性善良的一面,敏京对子若父亲的倾诉,帮助子若父亲复仇。虽然可以看出敏京在面对惠善代表的邪恶时,还是心存恐惧,但是一向畏缩的她终究迈出了反抗的一步,这也多少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父亲的复仇是影片的高潮,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部分时,应该是觉得大快人心吧。
影片中父亲的转变也是值得深思的地方。虽然身有残疾,被人轻视,却依旧顽强努力地活着。与女儿的反抗不同的是,在面对不公时,他选择的是屈服。
然而最后他意识到社会不理会弱者的呻吟时,他便选择用他的方式来惩治那些伤害他女儿的人们。
值得思考的是到底是怎样的绝望才让一个原本善良的人选择被仇恨奴役,变成了愤怒的化身?对女儿的愧疚与心疼,对社会的无奈与失望,对人性的愤怒与怨恨……
在影片中,父亲的存在就是希望的象征。而影片中结尾的一段话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云一样的人,风一样的人,只要回家就是父亲,我是父亲。 弱者的反抗是社会这个看似平静的湖面泛起了阵阵涟漪,而这波动到底会持续多久,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我们都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黑夜过后光明就会到来。
无意中遇到微博首页有人介绍这部电影、刚开始我十分抵触、因为这是一部关于校园暴力的故事结局并不是太好。
在几年前我看过一部叫做素媛的韩国电影、看完心情很低落、并开始抵触这类电影、因为知道自己看完终会久久不能平静。
已离开校园多年的多看到这部影片时也会被拉回那个时代、娇弱的好学生被成群结队的坏孩子围堵在墙角欺负的场景。而这部影片的主人公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姑娘、拥有一位脑瘫的爸爸但却不羞耻、努力和爸爸过好快乐的每一天。
我想到故事的开始、却没想到故事的结尾。原以为女主与男主会是一对真心相爱的恋人找来同班同学的报复引来校园暴力、可不想女主原来遇到的竟是花花公子,因为势力的弱小、一步一步的被欺负,从被同学轮奸到被迫为妓、却无力反抗、反抗无门。
女主终究忍受不了内心的压抑自杀、她可想过留下独自脑瘫的父亲该怎么办。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当父亲报案说理无门,得不到法律的帮助他该怎么办。
女主父亲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从一个受害者的身份转向了犯罪者。这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原本平凡快乐父女的一生。
影片折射了太多现实的黑暗、这是韩国影片独有的特点、是很多地方的作品达不到的。校园暴力得不到重视、平民的冤屈得不到伸张、最后好人也会逼急……
以暴制暴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当人走投无路时这是最不是办法的办法。
有时候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才能一解仇恨。在女儿死后,其实我们都知道这父亲无法独活,因为女儿是他的一切,是他的全世界,他不可能再快快乐乐的贩卖自己的小摊,因为卖内衣丝袜只是为了养活女儿培养女儿。果然,电影的后面父亲选择了自杀,这是一种必然。因为女儿是爸爸的全部,所以他宁愿让那些人受到惩罚然后自尽。最后说一句吧:像电影中那样的恶人少男少女们,甚至比他们还恶的,其实电影中的惩罚真是轻的不行。古希腊神话中,有一种惩罚是白天用鹰啄他们的眼睛,让他们推着巨石上山,晚上再修复他们的眼睛,周而复始。也许,只有这样的惩罚才能对得起死去的少女。
女主很符合角色设定,因为没钱没权被沦落到社会最底层,挣下又被更严重的报复。也只有韩国敢拍这种片子,这部电影看的人很痛心,女孩在学校受尽屈辱,被威胁成为妓女,遭受暴力,最后自杀,脑瘫的父亲用自己的方式为女儿报仇,最后将害女儿的人用鱼钩挂起来投入湖中,也算是点题蚯蚓,韩国电影的特色,一惨到底,然后绝地反击,属实看的有点揪心
一、残疾父亲,单亲家庭,人生本来就没那么公平;
二、选择与女儿相依度日,本就艰辛,想要获得,必将有所付出(牺牲);
三、攒钱上贵族学校,不自知,力有不逮,勉力为之,虽能为之奋斗,奈何差距太大,且只是高中,觉得不值,可怜天下父母心;
四、敏京这样的朋友不值得交,特别是在吃了一次亏之后,识人不明,最终酿成更大的悲惨;
五、在家里被入侵,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保护自己,警惕心不够,自保意识淡薄;(比如第一次被烫伤后先报警,比如看到门外那么多人的时候先报警,而非是被几个人按着不能动弹了才想到打电话,却也是打给了不够威慑力的父亲)
六、被侵犯后不作声,默默承受,慢慢妥协,被变本加厉,渐至麻木,却不知这并不能解决问题;
七、最后懦弱地越来越不反抗,认命,甚至以死亡来结束自身,留下父亲一人,不智亦不孝,最初反抗的勇气也了无踪影;
八、结尾父亲以暴制暴,觉得只是释放观众的情绪,到了不得不发的地步,以她父亲的状态,想要做到对所有人的审判会非常非常困难,人到了被逼急了的地步,真的什么都做得出来,别小看愤怒的力量;
九、愿天下太平!
强大的恶人用手指轻轻拨弄一下小人物命运的轮盘,无论他逃去哪里,都是满盘皆输,拿命搏也未必能赢。我看见了人性的黑暗面,也看见了小人物翻身的一百种不可能。
傻逼富二代们也太丑了点 那么有钱为啥不整整容
一直期待看个这种结果棒子先拍出来了。题材很好但是太夸张,父亲奇迹般复仇让全篇降低一个档次。我会这么拍:没有背景的女主遭遇校园暴力,学校息事宁人冷处理,警方口头警告完事。视频发在网上引发关注,各方介入调查,女主被大家骂婊子最终自杀。再探讨校园暴力的成因,法律制度、学校家庭教育等等。
可能是我比较极端,我更喜欢《不哭妈妈》里面,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那种热血沸腾式的复仇,或者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但是作为这样一个父亲,还能怎样呢。他只能赌上自己的命,能做多少做多少罢了。这类题材的电影,真的是不能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只是以沉默以眼泪
结尾小船的四个鱼钩下面是四条蚯蚓
脑瘫小人物父亲vs恶毒权贵死孩子,往死里揍;硫酸模特电缆鱼钩,最后十分钟太仓促,不解恨。《绿洲》X《韩公主》X《复仇的金子》,立意是不错,但感觉只是这三部片最浅层直白的临摹拼凑
如果我是爸爸,我觉得我应该不会让他们死的这么简单!
以暴制暴的戏码还是大快人心,虽然现实中不可能。其实我想看的是女主奋起以暴制暴,为什么要自杀,死都不怕了,不能干掉那些人再死么?
虽然以暴制暴并不是可取的手段,但恰恰是以暴制暴这种人在绝望中才会使用的最后手段,反映了底层人民的无助,政府的无能,和被伪装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虚伪
想到初中时,隔壁班有群男生一起欺负一个矮小男生,飞起一脚踢他的头,老师从走廊路过假装没看见。实施校园暴力的孩子都应该去死! 其实小孩的心性残酷又黑暗,真是人性之恶。很庆幸自己没能当教师,曾经的梦想是成为好老师,温暖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的成长得到幸福,像光一样指路。现在很庆幸当了记者
这电影怎么说呢……模仿「妈妈不哭」的桥段有几处,基本从85分钟开始看比较推荐,前面的剧情都太虐了,看个电影解说都火大。片尾复仇的剧情太仓促而且好像和「蚯蚓」这个名字的深度不符,另外韩国硫酸很贵嘛,很想赞助爸爸一整桶。推荐喜欢韩剧的看看……
复仇的桥段太奇怪了,减弱了这种悲剧的冲击力...
这个比妈妈不哭拍的好,爸爸演的太好了,如果这是真的,只能说韩国有钱的都没什么教养,家长也混帐的狠,才能养出那种畜生不如的子女。
不知道韩国那边是不是都这么黑暗,也许只是隐喻社会的黑暗,但真的很沉重。
复仇部分比《妈妈别哭》看着过瘾些吧…我更想看那些禽兽的父母悲惨哭喊的样子…可惜没有演…再就是…为什么找一群这么丑的演员来演啊??除了女主没一个好看的…
想起前年的那部「韩公主」。最黑暗的地方如果能被分享出来,那么即是光明。昨晚睡前看了林奕含事件的新闻,青春期最沉重的一记暴击,鲜血沿着人生的脉络一直渗进骨头里,你想让它什么时候疼就什么时候疼。当这个世界真正变得好起来,从来都不是柔弱者开始变得强大, 而是因为强大者成功地控制了自己。
《蚯蚓》这部电影,简直触目惊心,当校园暴力事件向着杀人复仇演化,折射出很多社会问题,执法部门的不作为,学校领导层的庇护,处在社会底层的父女无处申冤,只能被人踩在脚下任其蹂躏,感觉这部电影改名叫《蝼蚁》更为确切,小人物被欺凌只能委曲求全?亦或是以暴止暴?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比韩公主更令人沉重。。深深的无力感只能靠鲜血来讨回一丝尊严
看完心里非常难受,为啥就有那么一批人渣喜欢欺负弱势群体,以凌虐弱者为乐?它们到底是不是人养的?!
题材选的非常好,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撤回请愿书后被凌辱那段太脑残了)的部分过长,父亲复仇的部分又才仓促bug太多。男主演残疾人可真是绝了,看得真累。女主也很有灵气。渣男一号丑的一逼。校园暴力就是应该教育孩子绝壁不能怂,被欺负了一定跟丫往死里干,一次干翻丫的;或者保存证据,搞翻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