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胡金铨》将分为两集上映:
第一部曲——《先知曾经来过》:以编年史的方式逐部介绍胡导演的经典电影,让观众感受他的电影魅力,并透过重要学者及影评人们解析电影美学,再加上和胡导演合作过的重量级影人如徐枫、郑佩佩、王童、徐克、吴宇森、洪金宝等,一一分享当时的回忆与细节,逐步揭露胡导演的电影方法、美学风格,和他投入艺术之风范与疯魔行径。
第二部曲——《断肠人在天涯》:细说从头讲述胡金铨飘泊一生无以为家的宿命,从北京、台湾、香港到美国,这样的宿命如何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如何影响他的艺术生命轨迹。尤其在他晚年仍努力企图创作拍片,却一直壮志未酬的岁月,并非大家所想像风光。他是个创造时代的人,也是个在大时代翻转中,时不予我的孤独英雄。
片中并透过胡金铨一手栽培,也是《龙门客栈》《侠女》男主角石隽的脚步,重返当年拍摄场景,让镜头仿佛穿越时空,闪回当年的点点滴滴。侠客老矣,却不放弃追寻五十年的恩师记忆,如师如父,情谊真挚。
★ 电影大师胡金铨是影坛的武侠巨擘,一生作品不多,但开创全新武侠电影手法,作品奠定武侠电影的类型
★ 《寻找背海的人》导演林靖杰记录了胡金铨的导演养成,探讨他的电影美学及他对电影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 第一部曲集合曾与胡金铨合作影人石隽、吴宇森、徐克、洪金宝、许鞍华、徐枫、郑佩佩、王童及影评人焦雄屏、闻天祥、黄建业等人回忆访谈
★ 第二部曲从北京、香港、台湾到美国,发掘生活对胡金铨作品的影响,去理解胡导演如何成为一位独特的艺术家
★ 罕见从胡金铨的亲人、亲近友人口中回忆一代大师的生活点滴,让观众更了解他的一生及创作
文/陈令孤
这部纪录片不是介绍胡金铨导演的生平,而是讲述他的几部代表作品背后的故事,他的审美追求和创作方法。
以石隽重回故地为主线,再加上对徐枫、郑佩佩、徐克、吴宇森、洪金宝等人的采访,比较系统地展现了胡金铨的电影观。
今天已经没人能拍出胡金铨那样的作品了,因为没有他身上的那种知识分子素养和气质。但一些创作原则,还是值得学习。
要点摘录如下:
胡金铨不懂功夫,但懂得视觉,知道如何把动作拍的好看,又逼真。他重建了一种武侠片的感觉。
以编舞的方式拍动作,重姿势,重节奏,拍出了侠的潇洒,动作的逼真性,但并非功夫实战。
人物走路压着脚步,然后一拥而上,短兵相接后,立刻分开,再交手,再分开……形成节奏和气氛。
动作紧跟音乐(京剧鼓点),有起有停,有韵律感。吴宇森学到了这一点,用到了《英雄本色》。
精细的分镜加多镜头剪辑,让画面变得丰富好看。这是胡金铨从美国西部片和日本武士片中学到的手段。
片中有大量的人物行走镜头,人在景中,景随人动,非常好看。
《龙门客栈》创造香港开埠以来所有中西片的票房纪录,开创武侠片黄金十年。在台湾也是创造了历史纪录。
他重视每个人物的造型,包括服装、帽子、兵器、道具等,从中国画中汲取营养,极为考究。服装的颜色,也讲求和环境搭配。
依据故宫博物院的《玄奘取经图》,设计了《山中传奇》里石隽的背篓。
客栈、寺庙等狭窄空间中的调度,背景随镜头移动,不断进入中心,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李安的《卧虎藏龙》即学这一点。
胡金铨喜欢出外景,找原始的、天然的地方。他喜欢拍河床上的大石,影片中有大量的山石、巨石场景,画面干净,且厚重有力。
勘景时,别人用相机拍下来,他用速写画下来,像分镜头一样,心中对戏已经有了构思。
搭建场景注重质感,一根柱子,一片植物,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事无巨细”。
一旦搭好了景,从早晨到正午到黄昏,每一个时间都会拍到,每一处角落都进入片中,不浪费一分钱。比如《侠女》中的将军府。
利用自然光、阳光、月光、珠光,创造光影美学。不同光源交替时,形成画面层次。
自己给演员设计造型,逛街时看到哪顶帽子有特点,立刻就买下来,回来改一下,用到人物身上。
《侠女》中徐枫在竹林中从天而降的戏,是在日月潭拍的,她跳到水里,但拍摄用的宝刀,沉到了潭底。
胡金铨不喜欢用威压,片中大量人物跳起的镜头,是用弹簧床来拍的,不高不低,节奏刚好。
他从农民烧垃圾的烟雾中得到灵感,拍摄时喜欢大量用烟,作用是构成中国画的留白美学。开拍时,先喊放烟,再喊action。
重视演员的眼神戏,眼神要定格,眼神的移动,也是视角的转换。
最爱用的男演员石隽,长得并不帅,甚至有些丑相,但胡金铨觉得他身上有书生气质,这是现代人没有的,坚持用下来。
古代知识分子喜欢寄情山水,而胡金铨的电影就是追求这种境界,把这种文化形态拍出来了。
《山中传奇》和《空山灵雨》是套拍,去韩国取的景,胡金铨想传递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概念,但没有《侠女》出名。
他不只是一个导演,他是一个文化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艺术家。
《师父》的导演徐浩峰曾在其影评集《刀与星辰》中说到:
“大众娱乐时代的一个特征是,宣传替代理论。有宣传语是‘每一个导演都有一个武侠梦’、‘作为一个中国导演,最终要以一部武侠片来检验’。”
的确如此,当中国电影历经百年沧桑,我们回望历史,并站在全球化的视野之上,审视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进程时,
武侠电影应该是如今华语电影中最具有全球市场价值的类型电影。
武侠电影,通俗一点说,是既有“武”又有“侠”的电影。
具体讲,武侠电影是以中国的武术功夫及其独有的打斗形式,并且以塑造体现中国侠义精神的侠客形象为主的类型电影。
如果我们试图在当下的武侠片中寻找一丝共性,那么我们始终离不开他——
大侠胡金铨导演: 林靖杰主演: 胡金铨/ 徐枫/ 石隽/ 吴宇森/ 徐克类型: 纪录片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语言: 汉语普通话上映日期: 2022-10-21(中国台湾) / 2022-01-23(台湾电影视听学院)片长: 220分钟又名: The King of Wuxia
这是胡金铨去世26年后关于他的第一部官方纪录片,堪称“绝版”。
截至目前,豆瓣评分8.8,飙升本周新片口碑榜第一名。
胡金铨出生于清末的官绅之家,父亲是留学日本的新派知识分子,母亲是国画家。
处在巨变的时代和社会的上层,使他有可能从小接受纵贯古今、融通中西的启蒙教育,以及中国民间文艺的广泛影响,
并在他走向电影之路并最终成为武侠电影一代宗师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9年,由于内战局势,以及胡金铨家中背景的敏感,他的父母便想方设法把胡金铨送到了香港来。
刚来到香港的胡金铨不会说广东话,一个人蜷缩在公寓,甚至还被人骗过钱。
后来他来到印刷厂做校对,本以为是份美差,不曾想校对的竟是电话簿。
靠微薄的薪资维持生计的胡金铨,不久后便被辞退了。
胡金铨经人介绍下,与同来自内地的几人结成了兄弟,
胡金铨年纪最小,排行老七。
1951年,下岗后的胡金铨经二哥蒋光超介绍,在龙马电影公司获得了一份差事,为电影拍摄绘制布景。
胡金铨懂得绘画却不懂电影,几经磨炼后,第一次“触电”还是以被辞退而告终。
后来又由李翰祥介绍,他还去做了演员。
当时李翰祥和严俊都还在永华公司,用兄弟班名义拍片,片名叫《吃耳光的人》。
当时缺一位演十二、三岁的不良少年的演员,是片中林黛的弟弟,童星不适合,少年演员不好找。
李翰祥想到好友胡金栓,个子矮小,虽已岁,但可以冒充。
虽然胡金铨曾研读过类似“演员修养”之类的书,但没有舞台剧的经验,也没有实际拍过电影,刚开始有些担心,经李翰祥一再鼓励,终于鼓起勇气去试镜,
严俊导演还亲自示范了一次演出。果然,胡金铨第一次演戏就很自然,也看不出他是一位二十二岁的青年。
随后,他便以“金铨”为艺名,参加了《金凤》、《有口难言》等多部电影的演出。
1951年到1966年这十几年的时间里胡金铨凭借其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竭尽其所有的能力刻苦、勤奋地研习电影艺术。
直到1966年《大醉侠》的面世,这是胡金铨沉淀了十余年的结果,也是中国新武侠片一个起点,从此武侠片才跳出传统的慢节奏和缺乏魄力的老套。
武侠片以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第一次商业浪潮为滥觞,但其中《火烧红莲寺》、《王氏四侠》等大都是些吸引观众目光的奇观展示,并不具备所谓“侠”义。
而《大醉侠》凭借着快动作快节奏的摄影剪接、紧密编织,借着武打冲刺,展现动态的优美、民间传奇的谐趣,
表现出“一种融合中国武术、日本宫本武藏电影、中国京剧美学与精准电影的摄影与剪接的崭新影像”,为武侠风格开辟了新纪元。
《大醉侠》能够一鸣惊人,获得后来世人极高的赞誉,甚至成为中国新武侠电影创作的一个起点,
不在于它讲述了一个以前没有人讲过的故事,而在于导演本人对这个武侠故事所作的新的叙述手法和该片所表现出来的新形式。
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之中故意用写意的拍摄方法进行渲染,使得影片中的环境氛围变成一种亦实亦虚的假定情境。
胡金铨曾经说过,“电影里的影像重于一切,如果花时间解说剧情,会忽略了风格的表现”。
因此他关注的是影片的风格,而不是故事的情节。这样的创作思想,决定了他影片中故事情节简单明了的构思原则。
胡金铨自己在讨论到《大醉侠》之时,争辩说影片“气氛的控制是恰到好处”的,“如果大家看起来都说恰到好处,那是技巧上的成功”。
胡金铨把武侠片至关重要的场面气氛控制看作是一种技巧,强调它的重要性,这显然是他的经验之谈。
在《大醉侠》的基础之上,上映于1967年的《龙门客栈》中,胡金铨将实景拍摄融入其中,一些场景犹如山水画般美妙,上映后打破多个国家的票房纪录。
至此,胡金铨武侠电影的美学系统已经成熟。
胡金铨的一生充满着对武侠电影的无限追求之情,其在对电影艺术的追寻过程中,
所表现出来的一丝不苟的精神,终于使其在以后的电影生涯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做演员到当编剧,从做副导演到最终亲自执导武侠电影作品,
这期间虽然充满了无数次的挫折与困难,但胡金铨却坚持了下来,而且最终用自己的实力向世人证明了他对电影的热爱与在武侠电影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成就。
“武侠鼻祖”用这样的称号去赞扬他,胡金铨当之无愧。
武侠电影,“武”字当头。
胡金铨武侠电影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其独特的动作设计理念,创造了武侠电影前所未有的动作影像风格。
从《大醉侠》开始,胡金铨创造了“动作导演”的创作机制,突破了旧式武侠电影堆砌特技的陈词滥调,使武侠电影的动作设计开始考量现实性和审美性而步入专业化。
徐浩峰曾指出,香港的武侠片有两条路线,都是由60年代新派武侠时期涌现的大师所创。
一是,张彻所践行的“武术指导制”,即张彻作为导演只执导文戏,而武打动作则交给专业的武术指导来编排。
他的老搭档是刘家良,后来刘家良自己也做了导演。
但是武打戏是武侠片中的灵魂之所在,若是将其假手于人,影片中便少了几分导演独特的作者性。
另一条则是胡金铨的动作导演制,他的武术指导只是提供武术建议和学问,而武打设计和实拍,皆由导演完成。因而他的武打片至今观来,仍具个人特色。
对动作的理解,即是一种世界观,他人替代不得。
“胡金铨的武打片每一部都有不同,《龙门客栈》借鉴日本剑戟片的写实凌厉,《侠女》借用了唐传奇、明清神怪小说里的半神半武,《空山灵雨》是一种简洁的“不招不架就是一下”的方式。这些动作设计与每部影片的情节意境相匹配,有着整体上的完善。”
《侠女》中的打斗戏颇为精湛,徐枫所饰演的忠烈之后杨慧贞在竹林中的决斗,堪称胡氏使用空间及剪辑的经典。
女主角动作干净利落,眼光锐利,持剑划破天空、衣服切裂开来等音效充盈影片,
胡金铨以敏捷、连贯性的22个短镜头剪接组合,产生超脱的、目眩的、震慑的、美妙的效果。
胡金铨一格一格的精确设计,是用肉眼就着光源审视、一格一格精密衔接起来的,凌厉快速,一气呵成,造成慑人的气氛。
他的这种技巧有的人称之为“功夫蒙太奇”,在短镜头剪接中融合了他的侠道和禅念,技术和内涵合一。
除了对于武侠电影中“侠义”的独到理解,胡金铨同样还是一名精雕细琢的“考据达人”。
面对历史,他非常的严谨,一改旧式武侠虚化历史背景的积习,言必有据,旁征博引。
《龙门客栈》中的驻军营帐和帐外串挂的蒜头、辣椒、干菜;
《侠女》中镇南将军府的廊、台、楼、阁之风貌和特色;
《忠烈图》的朝廷典章文物,都出自认真严谨的史料考据。
他以中国传统文人的历史使命感,使作品兼具史料价值与风流文采,将自己崇高的文人理想和家国情怀寄托在影片创作中,营造出厚重的历史感以及高旷的意境。
在中国电影的历史进程中,胡金铨以他特有的艺术想象开创了中国武侠电影令人赞叹的历史篇章。
胡金铨在武侠电影的世界中纵横驰骋数十年,在刀枪剑戟的拼杀中、在血雨腥风的江湖上,用影像书写着他的壮志豪情。
胡金铨武侠片与中国民族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一直就是个被反复热议的话题。
胡金铨总是能从传统的文化和文学艺术那里找到可供借鉴和利用的资源,总是能够把它们结合到武侠片的主题、情节和场面之中。
胡金铨将自己血液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化为武侠电影中一个个叱咤江湖的英魂,并且将中华民族的魂魄熔铸于武侠故事的历史风云之中。
胡金铨的一生所拍摄的武侠片,数量是很有限的,仅仅数十部,但其在武侠电影中的成就是巨大的,而且胡金铨的每部武侠电影都堪称是经典之作,
其中的很多作品,在以后的日子里都被翻拍,其影片的许多经典镜头也被许多大牌导演借鉴过。
以暴力美学著称的吴宇森便在访谈中公开表示自己深受胡金铨影响。
李安承袭了胡金铨的 “文人武侠 ” 精神,其《卧虎藏龙》也极其鲜明地表现了前辈电影人的风格。
胡金铨《侠女》的月下抚琴,优美与哀伤并存,竹林大战一举成为武侠电影的经典;
李安的《卧虎藏龙 》尽显武侠电影的文人气质,于侠骨正义中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与精妙。
胡金铨留给世人的很多,但自己得到的却很少。
在 1975 年,《侠女》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荣获综合技术大奖,为中国电影进军海外开创了成功的范例。
一同出席的女主演徐枫看到只有金棕榈是奖杯,其他奖都是一张纸的时候,她暗下决心要为中国,为华语电影拿下这座奖杯。
而93年的她确实做到了。
但是正如台湾学者焦雄屏所讲:“他早于他的时代,这就成了他的罪行。”
80年代,胡金铨因为他那份远超于时代的艺术精神,以及精雕细琢的匠人之气,一时间,站在了资本的对立面。
与此同时,新一代的崛起也加剧了他在时代中的彷徨。
对自己电影有绝对领导权的胡金铨,也不得已看着自己的作品被别人大刀阔斧的修改。
曾经的一代侠客,半生潦倒,为了新片《华工血泪史》四处筹资。
但是,或许是命运使然,终于筹得资金的他,没能从心脏病手术的手术台上走下来。
胡导演走后,人们对《华工血泪史》有着无尽的想象与叹惋,对胡导演也尽是怀念与感激。
这好像是武侠片中,惩奸除恶后依旧一个人潇洒离去,留下一个背影和一段永恒的传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本文作者:浅浅
最近看的非常好的人物纪录片,充满了对人物的温情,对他工作的认可,对他遭遇的理解与同情。它不是一部空泛的人物传记,创作者同以导演身份对胡导的敬佩,敬佩胡导演的电影技法,对艺术的执着,对细节的极度追求,无不透露着陌陌深情。这是同行对大师的回敬,也是大师在潮流更替中墨守心志而被时代遗忘的挽歌。
类型片大多我并不感兴趣,正如武侠小说一样,当其开始类型化后,就意味着不断地进行自我模仿,而艺术性正是在一遍遍的模仿中丧失的,但是在某一时间段,大众却常常沉溺于类型片,这应该是人类对于追求智力普遍存在的惰性,所以武侠小说,看几部优秀的即可,过多的阅读实际上只是虚掷精力。
因此,此处将选择十几部优秀的武侠片来进行比较和归纳,也是为了不必像玩一个游戏一样,反复重复类似的过程。
首先,关于类型片,需要进行下区分。针对武侠片,常常容易混淆的几种类型片为:动作片,古装片,功夫片,战争片。由于武侠大多是一个历史概念,新中国后应该就不存在这个概念了,所以很大的部分都是什么到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所以很容易以历史为背景,那么不可避免会与古装片混淆,但是民国服装实际上已经不算做古装了,但是以民国为背景的武侠片也不少;至于动作片,则只是电影的一种要素,即使是现代商业片,动作片也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武侠片大多设计打斗,自然也难免有动作戏;至于功夫片,则是从武侠片衍生的一个概念,武侠小说为了方便表达,常常起一系列名称,尤其是金庸小说,如降龙十八掌等,此外传奇功夫,后续民间功夫则是有考据的功夫,如洪拳、咏春拳等等,有时间倒是可以考察下中国功夫的真实性,功夫片区别于武侠片在于强调功夫,而不在于侠义和江湖;至于战争片,常常也会以宏观和微观结合的方式来表现战争,其中设计武术和侠士的也不少,区分则在于以何为主,战争片常常揭示权谋和苦难,而武侠片则在于江湖和人情。以上四种,功夫片与武侠片最难区分,因为存在衍生关系,如下面要讨论的《功夫》,此处也算作武侠片,当然更是功夫片。
言归正传,谈谈筛选的这17部影片,如下:
实际上,武侠片是有差异的,而且根据其特点可以进行分类,可分为三类:
其一:以张彻、徐克为代表的旧武侠,此类武侠片大多以武打动作为主,故事情节相对简单,而且比较模式化,多有续集,是比较迎合市场的商业片。
其二,以李安、王家卫、徐浩峰为主的新武侠,此类武侠片常常弱化武打,或者符号化,武打动作具有设计性,其内核为文戏,表示社会关系,人情等,《功夫》可以归为此类,但是又保留较多的旧武侠元素。张艺谋的《英雄》和《影》也应归为此类,但是就像某个评论所言,张艺谋的某些电影只有能指,没有所指,这也许是以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的最大缺点,电影应该作为一种叙事语言,编剧能力是导演不可或缺的。
其三,以胡金铨、侯孝贤为主的后武侠,只是以武侠为内容,呈现一个全景式的武侠图景,此类武侠片将会成为武侠片继续突破的方向。
以上17部片按照以上归纳,所属类型如下:
以上《绣春刀》有点新武侠味道,但是不是很强,可能是为了适应市场,过多融入旧武侠的打斗元素。
2023/4/15
胡金铨导演,我之前了解的并不多,他的作品不要说看,我连听都没有听过。只有一部《龙门客栈》,我也只不过是借着徐克《新龙门客栈》,略有耳闻。
我是抱着好奇的心情点开这部电影的:我来看看胡金铨是谁?还自称大侠,我心里的大侠只有令狐冲,真实世界里的大侠我只认黄霑。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正式宣布,我心中真实世界里的大侠,正式增加一人:胡金铨。
胡大侠的人生波澜壮阔,几番起落,而大侠之所以能称之为大侠,在于无论他是起是落,总能有一股子侠气和风骨,这种精神不因贫富而改,不随起落而变。能够佐证他这一份不变的侠气,例子千千万万,我只想从她的爱情生活来聊聊,大侠的爱情。
我心中的大侠,令狐冲,虽然一路上莺莺燕燕不断,但是他的一生只爱过两个人:小师妹和任盈盈。所谓的风流多情才可谓侠,不过是一群宵小之辈的包装而已。能够称得上大侠,一定是专一的人。他的理想很专一,他的为人很专一,他的爱情也是很专一。唯有专一二字,武功才能精进,德行才能服众,方称得上大侠。
胡导演的爱情,也称得上的是专一,一生只爱两个人。妻子钟玲和晚年知己小榆。胡大侠对两个人的爱情,都可以称得上的是专一。至少在纪录片中,他对两个人的爱都是纯粹的,唯一的,身处爱情之中,他是心无旁骛的。
胡大侠,不仅爱的专一,他也爱的真挚。他的两段爱情,全部都是一见钟情,说爱就爱。他和钟玲,不过是一面之缘,就深陷其中,要与其完婚。他和小榆,也不过是茶馆里一面之缘,就将其视作知己。对于我们这些平凡人来说,一见钟情是经常发生的,但所谓的一见钟情不过就是精虫上脑,有多少人,尤其是一个成年人,可以做到一见钟情,二见结婚?说到结婚,谁不都得打打小算盘,这个女生什么工作,什么性格,什么过往,什么家庭,全部通盘考虑一番,方才做出结婚决定。而大侠之所以是大侠,敢爱敢恨,毫无计较,什么过往,什么家庭背景,都不是考虑的因素,只是因为爱她,所以我要和她结婚。这一点,也和令狐冲有的一比,爱一个人,不管她是谁,不管她曾经是谁,不管她未来是谁,就是爱她,就是要娶她。
胡大侠对钟玲的爱情是这样,对于小榆也是如此。他对小榆的爱,也是一见钟情,二见私奔。如果你说他和钟玲的爱情,是人生得意之时的游戏人生。那么他和小榆呢?此时的胡大侠称得上是落魄失意,尽管早已不是前呼后拥的胡大导演,但他身上的侠气依然,对待爱情的态度一如既往。我想,他只是担心两人的婚姻会毁了小榆,所以用助理之名,行知己之实,将其留在身边。
大侠对于我们平凡人来说,只能仰望,尤其是他们在武功(个人成就)上的造诣,是我们望尘莫及的,但是他对爱情的态度,我们还是可以学习的。一见钟情,二见结婚,你学不来,那么至少,身处爱情之中的时候,一心一意的爱着你眼前的人,这个总能做到吧。
每个男人曾经都渴望成为大侠,但是岁月的流逝让我们离理想越来越远,但至少,我们还有机会,离我们心中的大侠更近一些:像大侠一样,专心的爱好你身边的人
分上下两部,全景式展现了一代电影大师胡金铨六十余载人生。
第一部从事业角度,以胡金铨御用男主石隽为叙述人,简单介绍了早年演员生活,着重介绍并故地重游导演在70年代的多部佳作,以及80年代被市场抛弃后,尽力抓住一切拍片机会。
第二部则是介绍他的私人生活,看这部我基本是从头哭到尾,导演太不容易了,本来是个小少爷的,结果孤零零一人来到香港,钱被偷了,要不停打零工,爸妈也都没有,看似风光,处处都要省钱花,想去大学教电影,有戛纳技术大奖又如何,没有大学文凭也教不了,这点大陆和湾湾真是同根同源没有啥不同哈!只能靠写小文章挣点钱,因为自己的画风也落伍了!最后手术钱都是借的!好不容易遇到红颜知己,1700万就能拍华人血泪史了,功败垂成,否则电影史会被改写的!
导演生前苦哈哈说自己没有钱,但收获这么多好朋友也是财富啊!石隽感谢他的培养,承认他们是师徒关系。郑佩佩寄语他下辈子活得轻松一些。大家那么感谢他的栽培,不是耍耍嘴皮子的那种,是在他生前就陪着他,石隽给他交10年劳保。他培养的几位长相大气性格坚韧的女主角,这帮女主角在生活中也是雷厉风行独当一面的,跟徐枫那几部佳片,都是徐枫自己掏腰包修复的;跟彭雪芬那部大轮回,也是彭雪芬掏的钱修复的。颇有种善因得善果的意味!
先看了《大侠胡金铨》的上半部分,可能是接近四个小时太长,所以留了个“中场休息”,这本身也是很“老派”的作法。虽然下部曲名为断肠人在天涯,会涉及到更多的地方,但那个第一部分,不了解的人可能真会觉得胡导就是个中国台湾导演。虽然从制片公司或者部分拍摄所在地,没准可以这么说,但香港影坛对于胡导演应该才真正具有培养和传承的功用,而台湾那边,之后几乎就找不到多少胡氏武侠片的遗韵在了。而且恰恰如同我对于此纪录片预告的观感,开头出片名字幕时,那个应该是在车上向外拍的树丛流动光影,其实更容易让人联想起黑泽明,而不是胡金铨导演……所以与其找一帮故交来谈往事,还不如将胡导演放到一个更大的影史坐标中,比如与黑泽明的比较这种思路,可能会显得更有意义与建设性。另外片中影评人兼导演舒琪提到胡导演的电影,包括每一场戏,之后都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大意)……那是否应该以此为题,深入探讨一下,这到底是为什么?如果仅仅把所有的原因,单纯归结为他的天赋异禀,似乎有点肤浅。
吴宇森:“我的电影的话,除了张彻以外,最受影响的还是胡金铨导演” 许鞍华:“把这个剪接跟动作混合地天衣无缝的,变成一种飘逸的,应该是胡导演第一个做出来的” 回忆起60年代看胡金铨电影时的感想:“每个人的出场造型都不一样,都很好看很新颖” 胡导为了把各种搭景做旧/做出质感做出了各种努力 谈到《侠女》竹林戏那段的一些剪辑:“只要是一个移动的动作的时候,他(胡金铨)都用差不多半秒或者是三分之一秒去完成。因为我们的视觉没法跟那么快,每个镜头只有三分之一秒时你已经不会去注意它动作连不连贯了。而是一个姿态。那个姿态会有一个感觉。就是会变成,你抽掉什么,然后它动作不连续,但是因为它有一个韵律在那个地方。就是一个感觉。他是在剪一个「味道」的东西,而不是在剪招式。” ——徐克补充:“胡导的电影我是学了很多...他的动作里面缺镜头...因为他中间有些东西是靠我们去联想...如果我们没有这个联想,我们直白的把这种画面放进去的话,也许,胡导那个片段里面,就失去了他的特点” 萨特亚吉特.雷伊看完《空山灵雨》后说开头走路的那段戏处理地是对的,不能像一些人说的那样剪短。 胡导喜欢在电影的画面里放烟/雾,他认为这样画面上能增加中国国画/水墨画的感觉。他后来还补充说中国画有很多空白部分,但空白在片场制造不了,所以就用喷烟了,因为烟是没有颜色的。 胡导对服装/造型/美术的设计很有那个年代的气质,而且不乏大胆的配色。 胡金铨喜欢指导演员们具体怎么去演(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石隽说他第一次演电影(即《龙门客栈》)时基本是靠模仿胡金铨的指导来完成拍摄的。 胡金铨家里一堆书,平时也涉猎很广,甚至连五一六通知和毛仄冬语录之类的都有了解 胡金铨认为电影是独立艺术,并非任何其它艺术的副产品 胡金铨晚年因为不想妥协于商业而事业落魄生活拮据,最终死时账上只有一两千美金。 ——胡晚年想拍《西游记》《利玛窦传》,想拍史蒂芬.霍金。为此做了很多研究和笔记,但最终因为资金不了了之 他准备了二十几年想拍《华工血泪史》,筹备期间经历了各种困窘,好不容易终于找好投资准备开拍却意外去世了
很流水帳的紀錄片拍攝手法,其實感覺講到《華工血淚史》的即將開拍就可以結束了,最後花了不少時間拍受訪者對於胡金銓逝世的回憶,感覺只有煽情,甚至有點不尊重的感覺⋯⋯ 多一星是因為胡金銓,如果華語電影大師只能選兩位,我覺得一位是費穆,一位就是King Hu。 文人風骨,俠客精神。
友邻中午和我分享了资源,很惊喜,直接网盘在线看了起来,看得中饭也忘记吃了,看完上半部,夜晚再看下半部,泪湿双眼。虽然我看过一些胡金铨导演的作品,但绝对称不上了解,对我来说,这部纪录片是一个很好的入口,我希望它再长一些,也翻出大学时出于兴奋而不自量力写下的某篇很水的影评来看了一下,那阵子正是我与胡导作品的初见时期,时间过去有一段路了,要重温,片中提及的书也放入购买清单,我实在是想接触更多胡导的电影与人生啊,他的家庭出身,云游四海的光影经历,晚年的境况,他的学识,他的涵养…我觉得他真的很丰富,又真的像一个古代的人,也是一个忠于自我,并且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自我的人,这样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唉,可惜的是…唉,蚊子咬我了,赞美的话是说不完的,沉入睡梦,就让我们在别处相见吧。
华人导演谁为首,毫无疑问胡金铨。壮志未酬身先死,纵是大侠也枉然。
看上部气得要死,(下部哭死)。拍得非常外行,有那么好的资源拍出这么个东西来?搞什么树林敲板鼓这种舌尖上的中国的摆拍?胡金铨又不是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声画证据),片中稀少得可怜。还有类似章国明说把八米厘(milimeter)字幕打成八厘米这种低级错误。被访人只列title不写具体参与的项目,有的口述源头也不清不楚,一个人的叙述缺少其他人的证与伪。最恨让石隽一脚深一脚浅河滩上走的摆拍,我都担心他跌倒。硬拔老胡知识分子的政治觉悟,他曾经明确表述过这些不重要。下半部是追思会,听他打听家中父母仆人,大有苍凉之感,他还是庶出。最后华工戏要拍的欢喜到离世,简直十三郎重遇唐涤生却遭遇变故的痛惜
这才是艺术人生,但大师远去,大师远去...
作为纪录片还挺没劲的,以为能讲点什么新东西,没想到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大家天花乱坠的夸奖上。
专注、勤奋、落寞、精气神
这可能算是比较详实的一部纪录片了。再过几年,不知道这些人还有多少能采访的到了……前半部分做导演的作品介绍,后半部分讲人的生平,结构也很清晰。当大家讲到导演去世和他未完成的心愿是,常说的话就是“不好意思”,然后就掩面哭泣,甚至有人需要离开采访间……回忆起人生,总有许多不甘,之于胡金铨这样的大导演,亦是如此。
上半部讲艺术,下半部讲人生。合在一起就是大师胡金铨的艺术人生。在我心里,他一直是华语导演最顶峰的那三两个,真是喜欢
年度最迷人纪录片,胡金铨太棒了,自己表演也好,全方位艺术家,开创了武侠电影,很多名作片段再看草木建筑的做旧和云雾缭绕的氛围,真是梦回古代,有机会重温最好
胡导心心念念《华工血泪史》(I Go,Oh No)
上半部是標準武俠片教科書,從美術、剪接、意境等不同角度去分析胡導的作品 。下半部催淚,看到胡導是如何從北京逃出文革來到香港奮鬥,而這個命題也一直存在於他的作品裡,看到這是他一生精神的追求。胡導是個非常作者論的導演,本來沒有對他有多大了解,但是看完長達四小時的片子,我只想快點看完胡導的作品。此片的導演很聰明,分了上下兩部,在沒有什麼導演本人畫面跟講話的情況下,把人物展現得非常清晰、到位!
胡金铨导演的几部重要作品,就差《忠烈图》没看,一直等修复。这个纪录片,没去采访张艾嘉,没想到;神秘的小榆没出镜,没想到;焦雄屏这么能说,没想到;徐克自称胡金铨的学生,也没想到……
从为人处世角度讲,胡金铨对得起大侠二字,他在拍摄电影时可以完全专注于当下时空的构建,从剧本、角色、构图、剪辑、调度事无巨细的去营造他心中的意境,在影像中入世,但真到了现实中他又不愿意媚俗,不想迎合外界的变化与浪潮,当李小龙以痛感和打击感将武打片引入新境界之时,他仍然在追求古朴的诗意武侠,以至于最后侠气尚存,却已无用武之地。从艺术上,他确实是一代宗师。不去追求武打招式的花哨,而着眼于意与境的营造:以眼神造杀气,锣鼓点做杠杆带动整体场面,边打边造势,将中国山水画的诗意质地完美结合于故事之中,怪石嶙峋,奇山峻岭,烟雨光雾,一切皆为我所用,将孤立的空间元素联系起来形成另一处视觉空间,人、景、观三者合一,这种工笔画一样极致的场景雕刻,没人模仿的了。心心念念的《华工血泪史》终究没拍,怕是今后也没人拍了。
为人不识胡金铨,就称英雄也枉然。。。
不只停留在对胡导电影技法的解构,更多的是这段横跨半个世纪时光的回味与追溯,通过他的作品,他的创造,联系起了一段充满着文人雅士气质的“武侠往事”。我一直都认为胡导如果生活在古代一定会是一个同他电影世界里的角色一样豪放的性情之辈,看完本片后更觉如此,他对艺术创作的一丝不苟与对待生活的豁达豪迈,活生生的就是一个“现代侠客”的形象。华语电影史上有过这么一位影像先知、气质非凡的“大侠”导演,是其所幸也。
拍人拍出了那股魂。一位投身「古装动作片」的艺术家的思想矛盾,在风中奔跑,不见来时路。先行者不可或缺,但命定挫败,后人离这境界依然遥远……
时长长达三小时可一点也不觉得长,上集是金铨的武侠世界,下集是他的真实世界,最可惜的是《华工血泪史》还没有来得及拍,真的遗憾。
煽情猛夸为主。上集这么多人从各角度推崇,但包括舒琪焦雄屏闻天祥这些影评人在内,没一个真正夸到点上的,还不如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四十年前用法语写的评论介绍含量有价值,可见华语电影圈的理论水平是什么样的。下集最让人感兴趣的人物其实是后半生和胡金铨关系最亲密但却不知为何不在片中露脸的林榆。就这个人物和胡导相识相知的关系都可以写个剧本另拍一部剧情片了。片中最正宗的是生活在香港的胡导侄女的北京口音,活化石一样,这种旧时东城富贵宅院人家小姐的北京话如今已经绝迹了,偶然听到真是心头一震。
上篇记作品,题曰先知来过。以时间为轴巡礼胡导大醉侠至山中传奇的七部作品,解读泛泛都是致意。所访皆门生故旧并不意外,倒是几位影评人水得很。下篇记人,记少年鼎革之际被迫出离故国避乱天涯的心酸,也记人老困顿时依旧漂泊无根、心心念念的一部华工血泪史,奔走十年终于找到投资,未开拍人遽逝的遗憾。所谓断肠人在天涯。徐克笑傲江湖的公案,和晚年与林榆生活的秘辛,都点到为止。未必挖不到话题猛料,只是是非恩怨能有定论的早已盖棺,捕风捉影臧否人物,有意思却失恕道。那些躁厉浮气,到白头时早已不值一提,许多往事注定是要烂在老人肚里的。而本片最打动我的,恰是它纪录了那些胡导电影台前幕后的故人,人生向晚时追忆的怅然姿态。像石隽故地重游,独坐竹林,点一方烟饼,久久不语。或许是摆拍,却委实让人五味杂陈,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