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费舍尔(Michael Elphick 饰)避居开罗多年,最近被召回欧洲,参与一起连锁彩票杀人案的侦破。费舍尔拜会了恩师奥斯本,老人被警队开除后状况不佳,心血之作《犯罪元素》未受重视,而当年的同事克拉玛摇身一变成为警察局长。卖彩票姑娘的尸体在矿井中被发现,是连锁杀人案的最新受害者,费舍尔从奥斯本处得到嫌疑人格雷的零碎信息,按照《犯罪元素》提出的理论,费舍尔将自己想象成格雷,按照对方三年前的路线前进以求获得线索。费舍尔在路线上的妓院结识了一位东方女子金,自此被对方跟随。费舍尔逐渐迷失在混乱的欧洲,而金和格雷的关系也出乎他的意料。
本片是导演Lars von Trier的长片处女作,获1984年戛纳电影节技术奖等多项褒奖。
这样的电影留给观众的只能是一脸问号,前半小时不能说毫无内容,也只能说全是废话,没有主题。
整体画面所营造出的所有元素都导向为使观众产生不快的情绪,很难使我静下心来一动不动来看它,我喜欢看有剧情推动的电影,意识流也不是不能接受,但这部电影,不在我接受范畴中。
可又不得不折服于本片中出现的神奇镜头,想破脑袋也不知道这是怎么拍出来的,把这部电影权当做导演炫技之作则完全没了问题,没错,怎么炫怎么来,剧情并不服务于观众,整部电影仅是当做一部竞选的作品,拍给那些专业的评审人看的,所以一部追求获奖的电影普通观众很难接受也就不足为奇了。
弯弯绕绕下,这位主角追查的凶手竟是他自己,这部电影让我觉得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导演觉得他把故事讲述完了,这样就好了。
通篇满嘴的犯罪心理,但涉及到的全是意识流,根本没讲明白。除了嗑药和妻子离婚外,我也没看到对这位警官的不健康心理有什么铺垫,就硬扯。
犯罪者的心理非常复杂,因为犯罪本身可能源于多种因素。一些犯罪者可能有心理问题,如精神疾病或人格障碍,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他们行为异常或缺乏自控力。其他犯罪者可能由于社会和环境因素而犯罪,如贫困、缺乏教育、家庭问题、社交压力等。一些犯罪者可能具有攻击性、冲动、自私和不道德的特点,这些特征使他们更容易犯罪。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因人而异,但通常与他们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和个人特征有关。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处理犯罪行为。以上这些所有元素在这部主要叙述犯罪的电影中只有一丢丢,真的,导演拍电影这么糊弄也是可以的。
欧洲是什么?欧洲是理性。
在催眠中,医生以画外音的方式不断重复地向费舍尔提问:“这是欧洲吗?”费舍尔回答:“这是欧洲。”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因为无论是影片的色调(典型的沙漠地区电影的色调)、人们的居住空间(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妓女都在逼仄的空间里蜷缩)等电影中的整体组成,都无法指向我们关于欧洲的印象。如果不是画外音的提示,我们很难将电影与“欧洲”联系起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电影不厌其烦地提示我们,这是发生在欧洲的事?提尔到底想说什么?
在这部处女作中,可以看到大量的带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如提尔后期反复使用的“马”,象征着生命与死亡、挣扎与绝望。还有绳索,无论是缠在头上的绷带还是绕在身上的灯线,象征着束缚与限制。但最主要的象征,却不是这些。而是“犯罪”。
“我们钦佩罪犯而非受害人。”
的确是这样,连环杀人案,有七个受害人,她们的共同特征是“买乐透彩票”的瘦弱的小女孩。注意,这一特征是根据侦查学所“抽象”出来的特征。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剥离、凝结、提取。是人为构建的产物。是一种“知识”。而她们叫什么?之前的生活状态如何?她们的爱恨情仇怎样?这些鲜活的、真实的、存在的东西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根据之前犯罪的特征,所构建起的一条被称之为“线索”的东西。这样,关于连环杀人犯,我们有了第一个基点。
第二个基点,是罪犯如何杀了她们,以及更重要的,如何肢解她们。
就像法医对费舍尔说的:
先将受害人窒息而死,再用破碎的玻璃瓶肢解,这是连环杀人犯的第二个特征。
第三个特征则是作案时间与地点:
根据之前几起案件来看,杀人狂每个月杀一个小女孩,作案地点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正方形。
但随后发生的两起案件,打破了正方形的假设:
而是一个字母,这个字母恰恰是前期被怀疑对象“哈利”的首字母。
这样,一个关于犯罪嫌疑人犯罪规律的完美理论得以形成。而这一规律,恰恰符合教授的《犯罪元素》理论。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根据这套“精准”的系统(理论)来准确预测嫌疑人的下一个作案地点与时间,守株待兔,一举缉之,大功告成。
费舍尔与教授交流后得知,嫌疑人哈利在几年前就在教授追踪他的过程中车祸身亡。不知是什么原因,教授还留下了车祸现场的照片。
费舍尔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会留下这张照片。其实,费舍尔更大的疑问是:如果哈利死了,那么在他死之后的案子是谁犯下的?
因此,费舍尔给出了自己的“合理解释”:哈利没有死,这张照片只是为了掩饰哈利没有死这件事所做的伪装——“真实情况”是哈利威胁了教授。而且,费舍尔在教授孩子的房间“无意中”发现了教授声称已经丢失的(或者经哈利威胁而销毁却没有销毁的)对哈利的追踪记录。
注意,此时,心理医师在画外音中提示:这份追踪记录只是一份田野调查材料而已。但费尔舍却不这样想。在他眼里,这份追踪记录是“印证”老师理论最好的线索图。于是,为了找到哈利,费舍尔开始沿着哈利曾经的路线又走了一遍。主要是住进哈利曾经住过的旅馆房间,通过哪些曾经与哈利接触过的人构建哈利的一切。甚至模仿哈利的头痛状态,让邂逅的妓女琴给他开药,故意制造头痛的感觉。甚至让琴称其为哈利。
慢慢地,费舍尔陷入现实与幻想的交错之间,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哈利还是费尔舍。但一个收获是,根据犯罪时间地点的规律,警方遗漏了一起没有被发现的案件。费舍尔根据规律,找到了尸体。虽然他自己带有疑问:“哈利从来不隐藏尸体。”而这具尸体却被隐藏在一个放满马的尸体的水洞内。但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已经说明“理论的正确”。因为,理论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效力。
接下来,费舍尔接到信息:哈利联系了一个卖彩票的女孩。因此,费舍尔全副武装,带着女孩去了约定的地点,等待哈利的到来。但哈利没有来。面对恐惧的女孩,面对因恐惧想要逃跑的女孩,费舍尔自己掐死了她!——这一刻,费舍尔完全变成了哈利。这一刻,理论再次彰显了自己的正确。
影片的结尾告诉我们,教授在自杀前坦白了一切:后来的案子,实际是教授自己犯的,甚至,琴就是教授的妻子并给他生了孩子。只不过,琴所知道教授的身份,不是教授,而是“哈利”。
因此,那张照片记录的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唯一的嫌犯——“哈利”因意外死亡。从后来电影的近景镜头可以看到,照片上教授的落寞神情。哈利的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教授的理论将很难被“证实”。
也许,教授认为,哈利也许不是嫌疑人。因此,在哈利死后,教授一直在等待新的案件发生。但它却迟迟没有发生。
教授的理论也一度受到怀疑。教授后来没有再教书,理由是学科需要“重建”。教授该怎么办?
既然,连环杀人犯没有再杀人。那么,必须有人站出来,继续杀人,而且是按照理论构建的模式杀人。教授,只能亲自下手。费舍尔也曾怀疑,问法医,会不会有人模仿连环杀人犯的手法。法医告诉费舍尔:如果真的是模仿,那么模仿得也太真实。而且有个细节是报纸没有披露的,受害人都是在窒息死亡后被肢解的。当然,这一细节不为常人所知,但作为警察学校的教授,确是知道的。
因此,虽然带着对案件的种种疑问,费舍尔一直选择相信教授、相信教授理论,并在随着案件深入调查而逐渐癫狂的状态下,在有意无意间,帮助教授完成了最后的杀人。
就这样,理论胜利了,以篡改、扭曲、掩盖、疯狂的方式,胜利了。
人性呢?真实呢?历史呢?存在呢?统统让位于理论,被修改,被剪裁,严丝合缝地“符合”了理论。
——讽刺的是,理论是人创造的,但人最终成为理论的奴隶!
欧洲人为自己的理论传统所自豪,他们认为他们继承了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并通过基督教予以整合,在中世纪之后,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各种理论更是层出不穷。这些理论基本都围绕着“理性”来展开。理性是什么?是精明的计算,是系统,是严丝合缝的逻辑,是秩序,是预测,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规律”。有了它,人们就能掌握宇宙和人间的秘密;有了它,人们就不再恐惧未知和未来;有了它,人们就能安心,因为“一切尽在掌握”。
所谓“旧”欧洲文明,就是围绕着理论与理性被记录、描述和构建的。但真实的欧洲是这样的吗?可以用一个小事来反衬这种说法:看一看拉波特在《屎的历史》中所记录的真实情况,欧洲人在抽水马桶发明前,排泄物是直接倾倒在大街上的。
因此,本部电影的事的确是极有可能发生在欧洲的,是关于欧洲文明的反思,但这一问题并非欧洲所特有。我们也有自己的理论。因此,提尔所做的,是关于人类思维的反思。我们并没有那么强大,也没有那么智慧。但是,我们却有可能疯狂,一种因为对理论完美性深信不疑的疯狂,一种因为对理论正确性的疯狂。这些疯狂并不新鲜,无论是中世纪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还是20世纪初期西伯利亚平原,这种疯狂在不断地重复。
不过欧洲哲学自尼采以降,已经不断对其理性传统进行反思。我们,做的显然不够。
理论的符码应该是“理论可以解释的/理论不可以解释的”。所以,这时候你就能理解孔子的伟大:“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但如果理论的符码被扭曲成“符合理论的/不符合理论的”,那么,那些不符合理论的,只能被掩盖、排除、压制甚至消灭。因为,它们属于异端。正如提尔在《女性瘾者》和《反基督者》中所展示的异端一样。理论在它们面前,毫无力量。
我们该怎么办?
提尔没有给出答案。他只能借助一个符号:开罗。
开罗是什么?开罗是古埃及。是曾经不比欧洲文明差的文明所在地。是另一种文明的所在地。
但这个符号也仅仅是符号。是一种象征而已。埃及文明未必能拯救欧洲文明。它只是作为与欧洲文明的“此岸”所对应的“彼岸”的一个象征。
但也许,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回归。回归常识。尽管这样等于什么都没有做,等于仍然要心存恐惧地面对未知,但这样做,毕竟比为了理论而压抑人的尊严更好。
所以,那些关于爱的理论,关于恨的理论,关于人性的理论,关于法律的理论,关于国家的理论,关于社会的理论,关于宇宙的理论,安静地在那里就好。
我们既不能不当真,也不能太当真。
因为,我们是人,不是任何哪怕是看上去如何精密准确神圣理论的奴隶。
很特别,需要进入,二三十分钟以后就很好看了。含糊不清的叙述、模糊纷乱的画面,也形塑出了完整的故事,当然还有藏在意识精神中的无限可能。
技法巨炫酷。画面看起来确实像《夜心曲》的延续,画质好烂,但潮湿、昏暗、如地狱鬼火般摇曳的影像传达情绪营造气氛一流。脑残粉确实。迷人旁白缓缓萦绕,对心理的窥探亦十分有趣。其中一段童谣竟是《杰克造的房子》,你提真的太会玩了。另想说,这是我看过与詹神小说的心理描写最接近的一次视听体验。
只能用“对于某些导演来讲把早期电影放在其美学体系中加以横纵对比系统讨论本身就是不合适的”这一说辞来为拉斯·冯·提尔这部既形式又生硬、原创性欠缺且轻浮扭捏、全无个人风格可言的作品开脱,好在他后来以道格玛95作为垫脚石,几乎全面推翻自己在本片中实行(或实验)的创作方式,从而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犯》是一场镜像催眠,深红滤镜下的harber是一个符号,欧洲的中心区域则如同塔可夫斯基镜下的“The zone”:阴暗,潮湿的工业地狱,特别注意的是LVT采用了“黑色侦探片”的风格与架构。并通过独特的叠化与无缝剪辑将犯罪与艺术间找到了共同性,那么破案则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法派”表演体系
欧洲首部曲~
拉斯·冯·提尔“欧洲三部曲”之首,处女作便在炫技与形式上大显身手,语不惊人死不休,无怪乎斩获戛纳技术大奖。1.怪怖的单色打光,一切都浸泡在昏黄与暗红中,形塑出败落,荒芜,阴暗,潮湿的“欧洲”空间;血红与幽蓝的灯泡,绿色的灯管,闪烁的蓝色警灯,土黄的提灯与光源。2.疯提尔拿手的极端机位(尤大俯拍镜头与倾斜构图)与慢镜初露锋芒,还有各种或逼仄、压抑、幽深的画面,配上鲜血、火焰、黑夜与死亡,宛若但丁[神曲]中的炼狱再临。3.受老塔影响明显,水元素漫溢在各处,无尽的大雨与漂泊的小船,还有蹦极自尽的仪式。4.内核还是关于人性内在的罪恶之根,还有对犯罪心理学理论的过度执迷所导致的反噬与自毁,一如男主与老警察重演与体验杀手路线后犯下新的罪行。5.催眠母题同[欧洲特快车],梦境、回忆与现实如林奇般交织难分。(8.5/10)
看了这部电影,反过来觉得David Lynch相形之下真是可人。另外,就是觉得北欧对电影艺术的贡献即是Lars Von T. 或者Bergman,其生活及美学观念诚有特别的地方。或者冰岛的破产,丹麦的自杀率以及瑞典的"越洋酗酒"云云,大概有那么一点必然性的。
故事是男主按照犯罪圣经揣摩罪犯心理,扮演其人与之同化,自我心理暗示沉沦。泛黄胶片画面弥漫一部从头至尾潮湿阴郁的风格影像,我想说,也可看作湿漉漉默片上色黄的《Sin City》。
虽然没看懂,但是可以看出Lars von Trier相当用心。虑镜用了几面啊,老Lars?学塔可夫斯基了吧?
这就是真正的欧罗巴,滤镜拨开以后全是疮疤
永远是黑夜。全靠摇曳的黄灯和来历不明的红色光源照明。要过很久才能看清主角的脸。镜头在光与暗间匪夷所思的切换。从墙壁上神秘橱窗飘到伸手不见五指的地下洞穴。冥河之水上飘荡的时而是散落的“彩票”时而是废弃的“档案”。一名貌似侦探的男子,不时与虚空中的旁白者对话。他来自埃及,他不断提及“欧洲,欧洲”。没有个性或只有伪装的个性的人们。关于一桩离奇的伪连环谋杀案(“彩票杀手”)的伪犯罪惊悚片——惊悚片迷将彻底被剧照欺骗。警察局长用充满肉欲的姿势从背后紧紧抱住侦探,然后拔枪对着受害者家人狂射。有几分卡夫卡,但更像是罗布
很适合Irons或者VonCydow嘛,在卖弄效果的电影里,我觉得它是最最最好的。片尾曲很好
如此一个control freak,谁想之后却“返璞归真”出dogma95。不管片子本身是否过于追求形式而内容肤浅,作为第一部长篇,浓厚的塔可夫斯基氛围也足以让我陶醉。
拉斯冯提尔长片处女作,极度风格化,够变态够极致。。摄影很牛逼,炫技都炫得很高级。漫长的黑夜,铅黄的色调,永不停歇的凄风斜雨,创造了一幅绝美的末日情景。。故事也很厉害,真实、催眠和想象的三层时空,逆流而上,追踪犯人,探寻真相。警察是凶手,凶手即警察。我是罪人,罪人即我。
像是在极度潮湿的照片冲洗室布设一个精神牢笼,用过往、现实、催眠、他人经验、代入想象来五花大绑一颗逐渐迷失与沉陷的心灵,红光不绝,衣衫不干,残梦不醒。嗡嗡嘤嘤地,几乎连局外人都被勾到那个迷魂阵里,也头痛,也晕眩,也怀有作呕的精神强迫,却不知何处涌泄。长片处女作风格很强烈。三星半。#桃花岛观影团#
在地下道,床在水中漂的那一幕让我想起了人偶,流放的精神
以为CC出品必属佳片...看到豆友们装逼成群就恶心...Lars you're just a phycho, a sick fuck...杂乱散落虚无空洞徒有形式...亏得还在那解读...只有像他那样的自闭抑郁神经病人才欢呼...
须认真观摩的一部电影!一个犯罪理论的导师拉着自己的学生进行了一个延续犯罪事件的心理体验!黑与红的双色画面给本是悬疑的故事又增添了一种朦胧感!现实与思想不断交叉换位,使得电影凌驾于现实之上,有种进入精神病思维中的错觉!迷幻的气氛的渲染也使得整个电影的基调又多了一份吸引力!
《犯罪元素》是评论家掀起的现象,至今冯提尔仍不回应此片的“主题”,而丹麦人对这位“非常不丹麦”的导演和此片的叙事风格更是不买账。很显然在风格上冯提尔确实在致敬塔可夫斯基,而德国已经成为冯提尔欧洲的中心motif了。
意识的迷宫,意向的碎片,卡夫卡式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