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流感这类性质的片,充满全然理性的思索,很难与它情感共呜,观后带着疲倦却又会被里头企图传达的蛛丝马迹给拉回。
整体而言,片子刻意营造的光影效果令人惊艳,全片浸淫在惨白色调中,时常出现压迫的过度曝光镜头,景框中的人物被白光覆盖、淹没,导演有他的美学用意存 在,但我也不想强加附会。影像虽然风格化,却相当流畅地以此弥补了许多细节上的空隙,这么说并非片子给人衔接不当之感,反而多了诗意和虚幻的感受去填补和 现实断裂的违和,和故事的荒谬相符。惨白吞没诸多事物的意象,恰如片中的「盲」。
我挺喜欢这只片子,虽然它评价两极,然而在片头红绿灯由近而远的几个简单镜头,却让我有种笃定会喜欢它的熟悉感?
「盲流感」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得奖小说「盲目」,故事叙述一个离奇的疾病席卷世界,患病者无预警的眼前一闪白光,随即陷入光亮的不可视世界。主角是一群关联 薄弱的人,他们的染病的联系仅止于生活的偶然相遇,一个接着一个病变。政府为遏止这场不明其因的灾难,决定在找出解决法前将患病者集中管理,美其名隔离, 实则放任他们自生自灭。
茱丽安摩尔,饰演一位眼科医生的妻子,丈夫在诊疗了突然失明的病患后,一夜之间也怪病缠身。在丈夫被政府强制遣送隔离所时,忧心的她决定,要假装失明一同前去。
剧情的开展便是隔离所内丑恶的人性交锋,他们是群无法看见彼此面容的人,彼此互不相识,为了饥饿、性欲,在这个彻底被放弃的区域做出了文明不容的互噬。无 政府的看守所,演变出各谋其利的派系,尤以第三号寝室之王做为代表,囤积食物,要求各病人若要填饱肚子,必须以财物交易;甚至最后要挟以各寝室的女子做为 购买粮食的筹码。
观影时偶然发现,那些似曾相识之感,正是「厄夜变奏曲」对人性的紧紧相逼,只不过与「厄」片彻头彻尾地绝望相较,「盲流感」在灰暗之余仍不忘补捉与其共存的良善。
逃出隔离所是较明显的分界,一群人来到女主角的家中,像是家人般的过着生活,其中有好友相濡以沫的淋浴场景,嘻笑着享受这难能可贵的平安相聚;也有出人意 料的爱情在他们之间萌芽,老迈的独眼黑人与面容佼好的青年女子,在素未谋面的情况下互吐情意;在隔离所内关系面临决裂的夫妻,在历经险恶人事后重拾最初的 温暖记忆。
然而若仅止于此,盲流感就是一部探讨人性最深层善恶的电影,它或有新意,却不够犀利。人性的至善至恶在生死存亡之际愈发棱角分明,这样的描写在盲流感里或 许是出现了,但却似景片般架设在影片的前与后,真正串穿起这个故事的灵魂核心,却是落在女主角茱丽安摩尔身上。她的身份、她的心境转折,是这部作品独树一 帜之处。
眼盲的世界里,女主角以清明的双眼走过这一遭,她是如何面对这个不断质变的世界和人性?盲与不盲,却已经将这个世界生硬的撕裂为「文明」与「本性」。
女主角眼看着第三号寝室划地为王,毫无人性的要求他人贡献财物并略夺女性身体;也看见征求自愿献身以换取粮食的女子时,有些人仗着大家盲不视物而默不吭声,甚至藏匿床底。然而她却对这一切隐忍不发,她以宽容和无私的精神自愿献身,在扭曲的世界里用扭曲的方式争夺福利。
这样的伤害是难以言表的。并不是说,因眼盲而失去主控力的其他人所受的伤害较小,而是他们所受的伤有着根本的差异。
BBS电影版上有句话说:「女主角是个彻底被排除在外的人」。当他人因为失去优势而不得不沉沦,她却是压抑了自己的优势,去接受她可以「清楚感受」的不合 理。不仅如此,她对于崩溃的人性和制度都束手无策。她无法救助伤口感染的病者,也无法要求大家停止随地便溺。当别人可以因为眼盲而替自己找到失去文明的藉 口时,她无法为自己的文明教化找到出口。为此她甚至与丈夫渐行渐远,但她至始自终都了解,这些失去文明教养的人是情境促成,她坚强地接纳这一切;当她发现 丈夫和好友发生了关系,她说:「没关系,不用解释,不然我会更不明白我看到的是什么」,接着拥抱因为无助而哭泣,这个勾引她丈夫的女人。
当别人的无助能以本能得到抒发,她却仍需扮演体贴的角色,拘束在文明的角色里。但接纳不等于不受伤害。正是因为她理性的了解她需要接受,才让她的心灵受到说不出口的伤。
电影里她有数次的崩溃,有两次令人印象深刻。第一次,是因脚伤无法得到治疗而化脓的男子,粗暴地拉着她的衣襟说:「我知道妳看得到。」「不,我看不到。」 「妳不相信我吗,不相信一个小偷吗?」在拉扯之后她回到丈夫身边,丈夫一如既往的温柔安慰,然后说「现在几点了。」看了看手中的表,她压抑的情绪就此溃 堤。「我忘了上发条了。」她是这样被珍而重之的仰赖着,最后的未盲人。或许只是生活上的细碎小事,替丈夫洗澡、处理便溺、告知时间。这个场景证实原著的功 力之深,她理应是仅存制序,但是她同样无助和疲累,她的内心企图像钟表的指针踏实地走在每个正确的时间点,她却无心力再上发条。
逃离隔离所后,有一幕她进入超级市场替伙伴寻找粮食的桥段,她避开其他摸索着架上食物的人群,在一个隐秘的地下室找到粮食。当她提着全新的粮食想要走出超 市时,却被层层人潮拉扯住了,因为她身上散着食物的味道。她不断的咆哮、推挤,试图想要逃开这些争食的丑陋,直到她被丈夫拉走。事后她坐在阶梯上,看着野 狗群啃食人的尸体,感到作呕,然而却有一只驯良的家犬从旁走过,没有争食死尸的丑态,反而亲昵地舔舐女主角的脸颊。像是同病相怜的依靠,她露出了难得的微 笑。
这两件事看似细琐,但相当隐晦地记录了女主角由前至后的脆弱和救赎,这也和影片中段晦暗、后段明朗的氛围相呼应。从一开始她觉得快被压垮,到她在购物中心 感觉自己捍卫粮食的丑态已和他人无异,到最后发现她仍从这只驯良的家犬身上找到温暖。担心会日益破损的人格,「盲流感」作者似乎显得较为宽厚,相较于「厄 夜变奏曲」的层层进逼,盲流感的女主角仍然是找到了相对温暖的心理出口。
「盲」究竟是什么呢?
这在电影是个浩翰的开展,以致于三言两语要将所有的意义条列而出似乎略显小家子气。片尾的旁白却发人深省。女主角身边的伙伴,第一个感染怪病的人竟突然看 得见了,这是心怀喜悦的时刻,或许所有人都会逐一康复,众人开心相拥。然而却仍有小小的疑虑和静默在少数人身上滋长。
电影旁白说:『他们会再次看到,而这一次,他们会真正看见。但谁会胆怯到躲在盲人的世界里,谁会害怕到失去眼盲时的亲密,谁会料到这个异常沉默的女人,竟 有如此惊人的力量,现在又如此自由。她早已料到这个城市会大声咆哮着:「我看得见」。但是她想。I’m going blind。』
她看见独眼黑人与妙龄女子的诚挚相爱,也看见求生意识的粗野和暴力;然而当视力再度回来的那一刻,苍老的独眼黑人会持续地和美貌女子相爱吗?那些曾在文明 破损时干下的坏事,就此能够一笔勾消吗?她曾经「亲眼」见证过那些人,包括自己,她确实是没有借口的,无法像其他人一样「真正的」懵懂无知。她曾强迫自己 做着沦丧的事,尽管她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有要清明的心。当一切归来时她该如何自处,这是影片最后的大悬念,隐藏在其他人欢乐又怅然的气氛里,只在这个沉默的 女子心中滋长。
或许独醒不是好事。
编织些动人的故事告诉我,现实种种我已了然于胸
http://madlyblue.pixnet.net/blog
这个片挺装逼的,别什么讨论人性善恶之类的。首先,也是最大的bug就是,朱丽安摩尔在全世界都失明自己还不失明的情况下,居然被一个只有一把枪的男人给唬住了,还等全体女性做了肮脏的身体交易且死人后,才去反抗,真是滑稽。
在一群失明人中,没失明的人就是上帝好吧,对付一个失明人士岂不是探囊取物?
非要受难后才去反抗?
应该在第一次说要拿钱换食物的时候就应该挺身而出制伏对方。
就算前面拿物品换食物的时候不制伏,至少在兑换食物的时候完全可以不用自己的丈夫把戒指都去下给人,别人也看不见,给不给谁知道?
纯扯淡!
剧情bug这么大,后面什么讨论人性善恶,都不成立。
所以,只能一星!
2008年嘎纳电影节开幕影片《盲流感》改编自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的获奖作品,这本书的中文译名是《失明症漫记》。当年评审委员会授予作家的得奖理由是:“由于他那极富想象力、 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作品以某个并未指定的西方城市作为背景,叙述了当地居民群体性地失去视力后所发生的人情冷暖,整个故事以失去视力隐喻人类的“道德失明”,仿佛一个彷徨而迷茫的寓言,直接触及人类最丑陋的欲望和无可救药的脆弱。
《盲流感》容易让人想起另一部有着类似风格和指向的影片《人类之子》,后者改编自P·D·詹姆斯的同名小说。在《人类之子》中,人类突然神秘地失去了生育能力,面临灭亡而处于绝望边缘的人类社会被一片黑暗笼罩,战火纷飞、秩序无存。在技术上《人类之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影片除了极具观赏性的长镜头和极具真实感的枪战场面外,在布景和道具中也几乎处处充满着别有玄机的政治和宗教隐喻,令人称奇。但令影片整体境界得以提升的重要因素,是剧本对现实社会迂回而不失辛辣的鞭笞和讽刺,与其说影片是一部以人类失去生育能力为主要题材的科幻影片,还不如说它直接针对充满种种阴暗和矛盾的人性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一旦人类社会失去了得以延续的希望,一切的秩序、道德和文明是否还会在余生延续?
说《盲流感》和《人类之子》两部影片十分相似,除了是因为两者都在科幻外衣下将真正的矛头对准现实社会之外,还由于这两个故事有着一个共同的背景假设——人类群体性地丧失某种重要能力。不论是《盲流感》中的视力,还是《人类之子》中的生育能力,人类社会都因某种重要技能的丧失而面临崩溃的威胁。
这一个假设颇为值得玩味。一是,由失去能力引发的恐惧并非外生,既不像外来物种的突然入侵袭击,也不同于武器泛滥等玩火自焚式自导自演的悲剧,而完全来源于人类自己,最终所引起的所有后果,是人类自身主观推动的。二是,能力的丧失始终并未追溯出什么具体的缘由,或许一开始同《盲流感》中所说的那样,还有许多科学家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和探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致所有人群都沦为牺牲品后,对自身命运的恐惧和求生本能的释放远远超过了对失能现象本源的探究和弥补措施的思索。三是,失能虽是对生理机能的破坏,但最终陷入困境的实质上都是人类的心理,从个体的歇斯底里到社会的秩序沦丧,失控的心理状态在其中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建筑在失能这一假设之上的,是社会规则的无能为力。在不同寻常的状况下,政府的约束和社会成员的自律都不能起到任何的弥补作用,因为恐慌心态一旦在群体中蔓延开来就很难收口。两部作品各自都有着具有隐喻作用的关键人物——《盲流感》中并未失明的医生妻子,以及《人类之子》中神秘怀孕的非洲少女。她们的存在既是失能社会的生理奇迹,也是盲从人群的心理依靠,而从某种角度来说,两个故事的所有情节也都构架于这两个“例外”之上。
有意思的是,美国演员朱莉安·摩尔在两部影片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盲流感》中她出演了那位在失明人群中唯一存有视力的妻子,而《人类之子》中她则扮演了暗中帮助运送婴儿的警察的前妻。其中,《盲流感》中视力尚存的妻子,在故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更为显著而主导的。在整体色调较为灰暗的影片中,尚存视力的她,在与丈夫和其他失明宿友共同生存与斗争的过程中,体现出的是理解和关爱,似乎是所谓光明和良知的化身。但不能忽视的一个细节是,她的道德也是有边界的——当她在丈夫的帮助下带着满包库存食物逃离业已荒废的超市时,在她身后的正是其他在辛苦觅食的盲人。他们发自本能的求生手段是把女人拦下,抢夺她手中的食物,但在女人的眼中,这一群“恶狼”是多么地骇人而恐怖——她眼中值得关心并为之奋斗的,只有她的丈夫和那群在隔离所内朝夕相处的患难友人,其他的人即使处境再为艰险,她也不能也不愿关心。更何况那群人还有着如此凶恶的表情和残暴的举止,她甚至可以在之后亲吻一条流浪街头的狗,也不愿再自己回去找寻丢失的衣物。她也不是上帝,放在以前也只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正常人,她即使再比别人健全、再比别人有良知,也成为不了博爱众生的上帝,现实和理想都告诉她,若要生存下去,靠的是肚子而不是良心。与其说她是代表人类道德和良知的长明灯,还不如说是光亮与热能都有限的蜡烛。这种有边界的道德显得倒更为合理而深刻——既给能够延续的未来生活留下了一丝温暖与希望,也没有逃离全片构筑起的批判与自省的基调。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剧本和剪辑的缘故,《盲流感》的叙事有些失当,在一些关键性情节上的交代不够细致和清晰,导致观众许多不必要的疑惑和不解的产生。但纵观全片,《盲流感》虽没有《人类之子》那样极具野心的艺术或技术细节,但在整体上依旧保持着较高的观赏性。
有人好好的,突然就盲了
有人假借帮助的名义,去偷别人的车
有人关心,因为不明原因致盲的病人
也有人关心自己的丈夫,不惧怕任何传染
有人默默背负起了一切
有人趁火打劫
有人草菅人命
有人为了活下去,放下尊严
有人享受,盲了却有人陪伴的生活
有的人,从始至终,都没有放弃希望
眼睛盲了,也卸下了伪装。这部电影的人物刻画略显单薄,如果能加上一些更加突出的对比,比如道貌岸然的小人,或者凶神恶煞的好人,亦或是年纪不大,却天真早失的少年人。本片最重要的是希望,第一个转折在杀了三号病房的首领才出现,未免太晚,前面若有一些伏笔就更好,还有胖子盲人的转变不够明显,真正的希望只体现在主角团队,虽然配合上拍摄技巧和音乐,确实具备了感染力,不过仍显不足
原著绝对是深刻经典的,影片的表现力有限,该淡化的不够淡化,该渲染的没渲染起来,生活真实感的把握分寸掌握的不好,这也是科幻题材改编的关键点。但总体上还算不错。
关于主题,唯一没有失明的女主角就是上帝,拯救被蒙蔽双眼的众人,但另一方面却看到了这个残酷的世界,一个微观社会的缩影,秩序建立背后的罪恶,赤裸裸的欲望。同时,也看到了人们由于相互依赖建立起的亲密和友爱。当有一天,众生的双眼不再被遮蔽,这份的依赖还会存在么。看到了一切又能怎样,血淋淋的现实,压力和恐惧,无处不在。所以,假如给我一个机会,我宁意做个普普通通被遮蔽了双眼的凡人。
和Children of Men很像 有野心的作品 比较喜欢的题材和风格 Julianne Moore每一部戏都那么认真 原著找来读读 片中的影射不用多谈自会明了 prejudice, selfishness, violence and willful indifference
= =只为看摩尔。不做点评。
语焉不详的另一种末世!
如果简单说是一部描写人性丑恶的电影倒有点曲解导演的意思,我更倾向于这是一个女主角的个人冒险历程。这部片子里没有什么天使,也没有什么恶棍。大灾难下,人人都是回归原始社会状态而已,而她更像是掉进原始部落的美国宇航员。
这电影,咋说呢?
跟《灭顶之灾》一样,灾难来的莫名其妙,走的也是莫名其妙,看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同一个导演。
原著是关于人类社会的堕落和消亡的讽喻,可惜电影的引人思考的智慧力度不够。单纯从科幻片的视角,娱乐性也不足。这电影改编得很像The Happening,特别是结局。“将一则伟大的故事从书本上转移到依赖画面的电影银幕上,有些时候也会导致另一种失明。”
意图优良,故事像在看大屠杀
好题材,没弄好
用如此文艺的手法来描述一场类末日的事件 当中还穿插一些类纳粹的情节 倒也不是非常无聊 但确实不是很精彩 朱利安·摩尔的皮肤太惨不忍睹了
13-3-2009 2:50pm ua langham
人性的无尽丑恶。
不够真实
某种程度上我把它当僵尸片看的
这个 大概也属于费劲不讨好的
整体是一部标准水平的好莱坞片,某些拍的很黑暗的地方算是亮点~~
那些给这个片子加“科幻”标签的人怕不是也得了盲流感?这哪里是“我是传奇”之类的片子可以比拟?这是我心目中另一部《人类之子》,寓言的力度、角度讲,又类似于史蒂芬.金的《迷雾》。给《瓦力》打5星,给这片子打一星的人,一定与我生活在两个星球。【瘟疫时期翻出来复习,滋味难言。出色的反乌托邦寓言,警告我们:日常我们所以为的文明、人性、以及给予我们安全感的社会系统、制度、资源,与虚妄的强国自信,在灾疫到来的极端环境下,到底有多么脆弱,多么不堪一击,崩解得有多么迅速。隔离区,其实就是一个人类社会的缩影。
寓言
无法控制带来恐惧
Blindness.PROPER.DVDRip.XViD-PU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