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在地震中失去了妻儿的沙基布,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工人。几年前,一位聋哑妇女拉丹走进他的生活中,让他慢慢从阴影中走了出来。沙基布现在工作所在的建筑工地是一部电影的取景地。为了参演这部电影,他不顾一切代价寻求机会并得到了一个角色。拉丹知道这件事后,来到了沙基布的工作场所乞求庇护。然而,拉丹的到来却很可能毁掉他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是一部细思极恐的电影,导演想表达的事情很多,我简单写几点感受。
1 男主谎话连篇完全是一种生存本能,经历过战火和挫折的男主知道,有时候谎话不用解释,而真话风险往往大于谎话。男主代表了大多数社会底层百姓。
2 聋哑女孩,她代表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她的死和国家对她们的态度一样,永远不承认她们的存在,消失了也无所谓。
3 投资人,他是众多中产投资者一样,把钱投进了莫个项目就一心一意的来关注项目的回报,即使出了问题也的一头走到黑。
4 剧组里的工作人员和群演,和男主一样的一群人,只是为了生活的打工人,没有什么惩恶扬善,追求真理的必要。那个女助理是剧情需要的一个例外,最后被导演组赶走,幸免遇难。
5 操控女孩的人贩子,可能是这里真正的坏人,但在有背景的实力面前也什么都不是。
这里大部分人都是劳苦大众,都是为了生存而工作,这和我们的环境如此相像,而投资人和男主签合同,就像是魔鬼的交易,明明知道男主随时出问题,但为了收回成本,只能如此。在金钱面前,生命还是排在其次。
剧情从每个人的立场来考虑,没有一个人是错的,但在没有规矩的约束下,最终都走相了死亡,细思极恐啊。
1.穷人和资本家的战争
2.套路与反套路的对抗
3.神经病大战正常人
4.个人无法融入集体后负极从而毁灭集体
5.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希特勒”
6.爱破坏规则的蠢蛋反抗规则的故事
7.老实人就不该给他机会
8.反过来想,自己是老实人要学会抓住机会
你能理解到哪个层次?
男主真的可怜吗?
女孩到底是谁害死的?
剧组的人要对女孩的死负责吗?
剧组的人就该死?
老实人遇到困难该帮助他么?
有人在你困难的时候帮助你,你会为了私欲而杀害他么?
导演懂希特勒么?
希特勒杀犹太人是因为老实人负极么?
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忘记自己的过失而去憎恨全世界么?
4.5⭐ 1.劳工、犹太、希特勒 Shakib在地震中失去妻小,穷困潦倒。一次在剧组的工作使他戏里戏外都完成了身份逆袭。戏里他从犹太龙套变成了恶魔希特勒,戏外从日结工莫名其妙变成了电影主演,住所从漏雨的毒气室搬进了红色的道具房。故事的开头很像网络爽文。但人们对他的欺辱、冷漠并没有任何变化,休息给他搬凳子是不想把服装弄脏、借2000万是为了把他拖住,将戏演完、“朋友”的勒索、制片人的威胁……使Shakib一步步走向黑暗,从麻木到觉醒,成为“希特勒”,制造了大屠杀。 2.片场、制片人、导演 当然灾难的发生男主也有很大责任。Shakib开始时是个无关紧要的劳工,干活时会摸鱼、偷懒,会有来自“底层”的坏习惯,但不会有人管,因为不会影响到别人。但现在他现在是电影主演,是在导演统治下的片场,站在聚光灯下,导演、制片人观察着他,一举一动影响着整个剧组,“陋习”也被放的巨大,自私、懒惰、不求上进,引发了故事的矛盾。 男主违约将情人藏进剧组,情人由于聋哑,没有听到爆炸前的清唱,被活活烧死(没有明确到底死没死,但从铺垫来看是死了),男主悲痛欲绝,怀疑制片人为了让电影继续拍下去,欺骗了他,男主无法压抑愤怒,大打出手。制片人买通皮条客,跟Shakib说情人没有死,让他放心拍戏,但被男主看穿。制片人还串通剧组63人签下证明威胁男主,Shakib最终崩溃,拿起锤子,抡向医生,偷了毒药,毒死剧组63人。然而制片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导演的指示。导演引爆房子,运走废墟,制造一次一次混乱,却又全身而退。导演引导男主一步一步走向毁灭,最开始沙基卜扮演的希特勒不敢用力扇战俘耳光,于是导演把他叫到一边,跟他说“闭上眼想象一下,如果你爱一个女人,你们一个孩子,突然一天有人把他们撕成了碎片,你会怎么做?”他回答“我不会扇他们耳光”镜头一转,“希特勒”开枪打死了战俘。导演象征着上级阶层,制片人,整个剧组都是他的傀儡。他使使剧组在互相欺骗和仇恨中对立,而自己则坐在幕后,看着一切。 3.“我整个人都在发抖,Shakib!” 在医生说完这句话之后,Shakib的屠杀开始了,整个影厅开始躁动,每个人都喘着粗气,瞪大眼睛看着Shakib一下又一下地抡着锤子,餐桌上人们一个又一个地倒下。仿佛自己就是Shakib,却无法控制自己。 整个影片基本都是手持镜头,有很好的记事性。我们可以完全感受到他的痛苦和遭遇。 影片前半段主要讲Shakib在片场的生活,我们会笑他表演时用数字代替台词,会笑他扮演希特勒时的滑稽。 影片后半段话锋一转,矛盾一个又接一个,我们亲眼见证这个搞笑的、前途美好的Shakib一步一步迈向深渊。直到最后Shakib完全变了,观众已经无法分清他是谁,只知道他被逼疯了,当他挥舞锤子时“我整个人都在发抖,Shakib!”
上述纯属初中牲口嗨,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勿杠
在二战期间,屠杀600万犹太人的罪魁祸首是谁?
略受过教育的人恐怕都不难回答:希特勒下的令、希姆莱组织策划、艾希曼具体实施......
但汉娜·阿伦特早就提醒过:将大屠杀这种史无前例的人道悲剧归咎于个别人的“根本恶”无济于事——剩下的人就那么无辜吗?
事实可能更糟:所有人都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屠杀犹太人的过程——教堂和医院提供犹太人的出生记录、邮局寄送犹太人的放逐令、公司解雇犹太工人、大学拒收犹太学生、药厂测试各种毒药、交通部制造通往纳粹集中营的火车、财政部没收所有犹太人的财产、银行再拿它来洗钱......
所以,最恶的就是这个体制。
这是一台不只吃人、还会自吃的绞肉机。管你是平头百姓还是位高权重,最后的下场都一样:希特勒饮弹自尽,戈培尔毒杀全家,希姆莱、戈林服毒......这些一度主宰6000万德国人命运的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最终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台可怕的绞肉机在伊朗导演哈曼·赛耶迪的年度佳作《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化为模拟纳粹集中营的片场(该片另译名《片场风云》)。或者可以更具体一些——专指只有“大人物”才配居住的那间红房子。
影片中皮条客法席德对沙基布的一席话可谓一语中的:“不管谁踏进那房子,都会被搞死,包括你自己。”
而那座凭空而来的豪华房子最终在熊熊火光中化为灰烬。
就跟被塞进焚化炉灰飞烟灭的那些犹太人一样,影片同时也讲述一个孤苦无依的弱女子是如何在权力部门的密切配合跟“正常运作”中灰飞烟灭的......
哪怕,这只是个片场内的微观权力系统。
所以,影片《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主旨是批判极不平等的伊朗社会的阶级压迫和权力倾轧。
权力社会的微观图景
影片为我们呈现了这个微观权力社会的四个阶级:
处在最底层的无疑是聋哑妓女拉丹。
原本妓女在任何社会几乎都是最底层的存在。且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伊朗是个政教合一的神权社会。根据伊斯兰教义,婚前性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更别提卖身了。也正因此,妓女在伊朗的处境可想而知。
回望去年的颁奖季宠儿《圣蛛》就是讲一个城市清道夫以“洗清罪恶”为名虐杀妓女的故事。若不是正义记者的执着追问,当权者本是想放过这个人的。
哈曼·赛耶迪导演将妓女拉丹设定为哑巴,用意很明显:她无从发声,甚至不曾存在。
其实还有一个更直白的譬喻:像拉丹这种不被伊朗这个社会所承认的人,在别人(尤其是男人)眼里就是条狗、
影片开场:男主角沙基布在妓院向拉丹谈起自己看到一条母狗被撞死,她的孩子还围在妈妈身边想要喝奶......
拉丹反问沙基布:那你做了什么?你没救助她吗?
这让沙基布一怔,原来自己也只是个围观者而已。他便默默地掏出一叠钱,黯然离去。
而当沙基布将拉丹藏匿在红房子之后,有一回拿走剩饭时被同桌的剧组成员看到,对方问他:你是带给狗吃的吗?
比拉丹略高但同属社会底层的,是沙基布这样的劳工。
因为没文化,他们只能从事最繁重、最廉价的体力劳动,根本毫无人格和尊严可言。片场的任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对他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让你睡哪你就睡哪,让你换囚服你就换囚服。说白了剧组当他们是群只会干活的人形畜生,恰与当年纳粹看守对待犹太人一样。
这里的“毒气室”寒冷阴暗,夜晚还会漏水,本不能住人的。但是工头的小跟班非要毫无必要地坚持沙基布住在这里,为的就是“守好你的位置”:阶层的鸿沟,不是你想跨就能跨的;等级的森严,也不是随意就能改写的。
当沙基布有幸被“老大”看中,瞬间从“犹太人”鱼跃龙门成为“希特勒”以后,跟班第一时间出言讽刺并鼓动沙基布刮去胡子、放弃表演的原因就在这儿——这是非常典型的权力社会中“见不得别人好”的小人心态。
在广大底层劳工头上作威作福的是所谓的中间阶层:其中既有法席德、拉希姆这种靠盘剥妓女维生的“黑道”,也有对劳工颐指气使的“白道”——电影剧组。
而值得注意的是:“黑道”明显干不过“白道”。“黑道”还只是依恃武力、敲诈勒索;“白道”却可以明火执仗、瞒天过海,将过失杀人事件消弭于无形并反过来威胁“黑道”。
身处“黑道”的法席德向沙基布“诉苦”的话是怎么说的?——“投资人带着导演和一个人脉很广的家伙过来威胁要告发我,我和拉希姆会被处决的”。
看,剧组已经害死一人,他们根本不在乎再死两个。诚如沙基布那声愤怒的咆哮:“没人在乎我们是死是活!”
在片场这个微型权力社会中,位居食物链顶端的,是这部不知名影片的导演。而且,他不单是电影导演,还是决定所有人命运的“人生导演”:
他可以凭一己之喜好,让从未有过表演经验的沙基布顶替大牌演员出演希特勒从而“一步登天”,他也能无视投资人的负债累累而一意孤行。在杀人事件暴露之后,又是他第一时间指挥其手下封锁现场、毁尸灭迹。正像女副导演发出的质疑:“没有你的同意,剩下的人怎么敢这么干?”
而他的反应却是,当场威胁副导演卷铺盖走人——“给你这样的无名小卒一个机会是我的错。”
这导演拍摄的是纳粹电影,而自己就是个纳粹。这无疑是全片最大的讽刺。
他有着典型的独裁者人格:极度自我中心下的为所欲为。他简直将自己当上帝,施恩于每一个人。他对副职的态度,与对底层无产者们的态度简直是如出一辙:“是我给你衣服穿,让你永垂不朽。”言外之意是:“没有我你都不能活”,结果你个刁民非但不感恩,还敢不知天高地厚地跟我谈条件?
在这导演的眼中,其他所有人都是不知道要感恩、不懂得生命的“真谛”(成为奴役别人的“大人物”)、需要为自己“建立新生活”的人——典型的“你开着玛莎拉蒂,还笑我不够努力。”
若论这番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自我认知与诡辩逻辑,莫说伊朗人听了感同身受,我们也不要太熟:
朱元璋就认为自己广施恩泽于天下:是我打下一个太平盛世给全天下享用,可愚民们不求进取,反而“厌居太平好乱”、“累为造祸之源”——活在和平年代却不珍惜,老想反抗,实在可恨!
可他们都忘了一点:底层反抗,是因为你杀人了......
说到这,影片《第三次世界大战》所呈现的权力分布图景便非常一目了然。俗话说得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阶层固化及冲突至斯,“大战”便一触即发。
大战的根源在这个社会
我们从表面来看:这是一出由不断的意外层层叠加酿成的残酷悲剧(拉丹逃跑——被皮条客发现——沙基布外出借钱——电影布景被炸),但其根源在于人与人极不平等的伊朗社会现实。
我们不该这样想:假如沙基布听拉丹的,早早拿着两千万私奔就好了——憧憬美好未来并孤注一掷为此付出全部努力没有错。
沙基布是个一无所有的人,他在地震中失去妻儿并由于误会被家族排斥,他早被这个世界所抛弃。
同样,拉丹同样也是个无父无母的可怜孤儿,而曾经一手抚养她长大的“老公”却在逼她卖身——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照影片的讲法拉丹与法席德是“临时婚姻”。
所谓“临时婚姻”是种短期婚姻,为什叶派教规的讲法,这种婚姻在婚前会规定婚姻持续时间(最短3天,最长达一年),到期自动散伙。从介绍便可看出,这种历史悠久的“临时婚姻”实为色情业大开方便之门。
两个“同为天涯沦落人”,在皮肉交易中产生真挚的感情,意图抱团取暖、共同对抗黑暗并不奇怪。赛耶迪导演为此做了大量的人物前史铺垫并归功于两位演员的精湛演技,让这段感情显得真实可信。
但不得不说,在如今这个“不相信爱情”的时代,还有导演敢如此设计情节、描摹一段底层贫民与妓女的爱情故事也实在是勇气可嘉。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已经过去23年,《胭脂扣》距今更有35年......这些属于上世纪上代人的“爱情神话”,十分考验眼下观众的接受度。
如今,这样的故事怕是会遭到女权的反感:什么!妓女又要靠男人拯救,还为她复仇?——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在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只斩获了地平线单元的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跟这份“老土”的爱情表达有没有关系。
看看近几年三大影展最佳影片的题材和主创,不能说我的怀疑没有一点道理。《第三次世界大战》唯一不如《圣蛛》的,就是它缺乏一位挑战男权、扭转乾坤的强势女性。影片中除沙基布外,唯一对拉丹的命运表达过关切的,是那位女副导演。可她也是在片场发号施令的人,并在男性面前依旧弱势。
然而《第三次世界大战》要关注的,又何止仅限于伊朗当代的女权问题。它为人类社会和历史循环的悲剧提供了一个形象诠释和微缩图景。就像片头呈现的马克·吐温的名言: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它总是惊人的相似。
这绝非故作深刻的牵强附会。希特勒当年挑动德国大众对所有犹太人的仇恨时,也是从阶层固化和阶级矛盾入手:因一战战败和《凡尔赛条约》巨额赔偿,德国经济陷入困境,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可偏偏善于经商的犹太人囤积了大量的财富,外来者活得比本地人还好,这叫德国人情何以堪?
在纳粹舆论的推波助澜下,德国反犹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便迅速高涨,有关犹太人反对雅利安、密谋操控世界的阴谋论大行其道......犹太人瞬间沦为“人人得而诛之”的仇恨对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这种仇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是这种仇恨、“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还是这种仇恨。这种仇恨“不是请客吃饭,不是花拳绣腿,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影片中,“上帝”导演自作聪明地靠激发沙基布内心的仇恨来启发他的演技:“假设一下,你最爱的人被纳粹杀了,你还会这样轻轻地扇对方耳光吗?”——结果一语成谶,影片情节与现实生活天衣无缝地完美结合,导演也“如愿以偿”。
能写出《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样的剧本,不得不说编剧真的很厉害,经常埋下类似草蛇灰线的伏笔与细节。
编剧的杰出功力
譬如开头台词一闪而过的老鼠药——你以为只是寻常过场,孰料最后成了沙基布真正化身希特勒、猎杀全剧组的利器。
我们无法过多德指责男主角沙基布以暴易暴、同归于尽的决绝与残忍。一是赛耶迪对其“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一生已做了详细铺陈,让我们由衷地同情这个人;二是所有“向上讨个公道”的正常途径都被堵死:
1、整个剧组狼狈为奸,统一口径:拉丹没有死在片场。而光凭沙基布的一面之词,难以取信于人;
2、沙基布撒谎在先,此刻若退出剧组辞演,将赔付天价的合同违约金,否则就要进监狱;
3、以伊朗警察的一贯尿性,就算查出真相,是会替一个妓女主持公道还是被财大气粗的剧组收买?——参见《圣蛛》。
他根本是走投无路、别无选择。
活着已是艰辛困苦、潦倒半生。唯一的慰藉和念想来自那位同样可怜的女子——那是照进沙基布心头唯一的光。如今,心里的微光被不由分说、毫无来由地掐灭,那就莫怪一无所有之人以同等方式回馈这个世界。
也只能是这个世界。因为找不见“具体的人”!你说究竟是谁害死了拉丹,是导演?工头?皮条客?还是沙基布自己?或者所有这一切都是拉丹“自找”的?——她就该回到那暗无天日的所在继续出卖青春和肉体,直到最终像老狗般死去?那为什么不现在就死呢?那所有人现在怎么不去死?!
在这个人吃人的权力系统之内,没有真正的凶手,每个人又都是凶手。一切都是按“合同”和“流程”办的。签合同的人不仔细看、炸房子的人不仔细查,结果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死了,死了之后还“被失踪”。反正游戏规则就是这样,就像一声令下“脱衣”,没人问也没人反抗。从前是,现在也是。
你说艾希曼是屠戮犹太人的刽子手,可人家在法庭上宣称:“我只是按规定、流程办事”。
那也只好打破这人吃人的规矩,掀了这人吃人的宴席。
若说影片有啥瑕疵,大概是沙基布内心转变的戏份不够——我指的不是拉丹死后,沙基布决定大开杀戒的复仇戏,影片先前对他俩感情的铺垫(户外烤火戏、互喷可乐戏)、后半程的反转跟戏剧冲突足以让观众信服这个结局。我指的“不足”是在扮演希特勒的过程中,沙基布的内心缺乏微妙的变化。
当然,我能理解赛耶迪导演这么拍的用意:他是想凸显沙基布的单纯和长情。所以我们看到,他一直都入不了戏。每当拍摄间隙,也总是第一时间和拉丹视频通话。
但是,对这样一位长久以来被践踏被无视的“草民”,一朝尝到权力的滋味,他的内心不会泛起一点波澜么——哪怕这只是虚幻的权力。就像陈宝国,据说当年在演《汉武大帝》的时候经常出不了戏,对着道具师大发雷霆。
其实赛耶迪也思考过这个问题:虚幻的权力也是权力。当沙基布从“死跑龙套”晋升为主演后,工头的态度立马改观:他将红房子让给沙基布,而将跟班撵到了潮湿漏水的“毒气室”。并在沙基布向其求助时,半推半就地借给他2000万。
甚至就连片场其他工作人员也会主动向“元首”靠拢:“给沙基布先生倒杯茶!”——而沙基布原先正是那个端茶倒水的下人。
但这些只是周围人的反应,与其说他们“尊重元首”,不如说更在乎元首身上那套制服。于是几次三番地总有人提醒:“沙基布你不要坐在地上,都把衣服弄脏了!”
这就颇有点黑泽明《影武者》的味道了:当替身模仿起武田信玄正襟危坐的样子,原本嘻嘻哈哈的手下立即端正姿态、肃然起敬——他们敬畏的不是眼前的“冒牌货”,而是他背后的权力。
影武者在扮演真身的过程中,心态是有发生变化的。他最终丧失了自我,与那个“权力就是一切”的帝国一道殉葬。
希特勒这么大的权力,沙基布的变化在哪里?
当然,如果在内心变化上大做文章,电影主题就得改写。描绘成沙基布矢志不渝、追求真爱,对虚假幻象不为所动,或许问题也不大。但我的建议是:应给予点到为止的稍作刻画,这样反而可以增加角色人性的丰度和厚度。
最后,让我们用全片最精彩的一处镜头设计来结束本文吧:
在他们“奔向自由”的路途上(自由的归宿却是“纳粹的家”,再说一次:影片的编剧着实厉害),对未来满怀希望的拉丹在车窗上画了座房屋,她问沙基布:你说的红房子究竟在哪啊?
沙基布面带微笑地用手一抹,只见图画的位置上赫然出现那座拉丹朝思暮想的红房子。
请注意“抹”这个动作:那一刻的沙基布,好似替人达成心愿的魔术师。与此同时,意味着这座房子是那么得飘忽不定,宛如镜花水月、空中楼阁,它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一戳即破。
无论是纳粹第三帝国,还是历史上那些煊赫一时的“伟大”的帝国,什么亚述、波斯、巴比伦......都是这样一个肥皂泡。
在这样的帝国下执意追求“幸福生活”,又何尝不是在戳一个肥皂泡呢?
作者| 纪扬;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人生的荒芜
小狗死于车祸,她的孩子们就在她的尸体上喝着她的奶,小狗们很饿,边喝边哭,没有人救助它们。
电影开场赛耶迪导演就用这个悲惨的故事奠定了影片天地不仁的荒芜感。
人性之恶
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惊人相似。
赛耶迪用电影告诉我们,纳粹也许会被消灭,但人性之恶总会以其他形式存在,不断撕裂这个世界,奴役人类的肉体,扭曲人类的心灵,最终引发世界大战,把人类带向疯狂,让人类走向毁灭。
底层的无力
聋哑的拉丹说“打我比听我容易”,在社会中边缘和底层的声音永远是被淹没的。他们是匮乏的,他们渴望被爱,渴望表达,渴望幸福,渴望被救助。不幸的是他们连信息都是匮乏的,聋哑隐喻着弱势群体在获取信息上的劣势与天然的失语,在危险来临时的不自知,听不到爆炸前的清场。而上层阶级总能在危险来临时全身而退,甚至有些危险就是他们制造的,比如影片中炸掉红房子,比如股市中被收割的韭菜们。
上层的冷酷
强权压的人喘不过气,曾经纳粹把人逼入毒气室,如今暴力与权利让人躲避纳粹般继续在地板下躲藏。拉丹死后,他们从容的解决着问题和与问题相关的人,挖掘机冰冷机械的处理着现场,不过多久,废墟会重新长出树木,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
电影与现实
红色的房子是男女主人公对幸福生活的投射,可那却不是他们能够拥有的,走进去的人都会变得不幸,就像有了不该有的欲望的底层人注定走向不幸。
鲁迅笔下的小人物是麻木的,赛耶迪镜头下的小人物是从麻木到觉醒的,但在权利与阶层的鸿沟面前,他们都是无力的。主人公能看穿上层社会如何构建圈套,清理现场,收买皮条客,可但他却依然无能为力。
电影最后他用投毒作为自己觉醒的墓碑,可现实中有太多人就这样消逝,太多委屈与怨恨,永远无法伸张。
摇摇晃晃的手持镜头下,我们仿佛能看到主人公那颗颤抖的心,颤抖的凝视着燃烧的红房子,颤抖的投下毒药。良知与人性都随着房子的燃烧,一起化为灰烬,化为一片荒芜。
悲剧就这样一遍又一遍的重演,没有人救助他们,没有人。
这部电影如果和另一部同样也是用非常规的剧情模式拍摄纳粹希特勒的《乔乔的异想世界》相比,没有对纳粹与希特勒本身有那么强的批判性,甚至要光就以“对那段历史的批判与反思”为目的的话,那这部电影确实远远不够,并且男主最后的暴行和希特勒完全不同。而这部电影恰恰是借了纳粹与希特勒历史的壳,去批判与讽刺当下社会现实中的阶层差异之不公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等等。男主在地板下面那个女子的情节,与《寄生虫》颇有相似之处,但寄生虫好歹是藏在真的豪宅里,而这片子里是藏在电影的景下面。
正如有些人说的,男主确实不需要绝对的同情,他在片中是一个立体的人物而非绝对正面的,他私自将女子藏在景内,又自己破坏了景里的布置,对拍摄进度各种影响,等一系列行为都是有错的,但这投射到社会层面却显得更真实,他的“身份转换”,从玻璃这边到玻璃那边,从被操控到自己实施暴行,也让观众好似有了视角的变化,但其实他还是他,依旧是庶民,只是失去了“她”之后被逼疯了的“他”。
不过还可以说一些可能不对题的内容,剧组真的不能这么随随便便的认命一个素人演员接任男主,尤其是长片,炸组很危险,真要炸组,你再怎么惯着演员,他还是要炸,并且,在剧组里面,真的不能去影响演员的情绪,该惯着就得惯着,否则把演员尤其是主演惹火了后果不堪设想……
在看这部片子之前的时候,我还以为会和纪录片《入戏》有些类似,不过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入戏》里那个剧组尤其是导演有天大的错,但这部里面的剧组其实一定程度上还蛮可怜的,剧组在炸那个屋子的时候也不可能想到去检查屋子底下有没有人。
与本片编导同龄的ali于2022年稍早推出《圣蛛》,仍然保持他的海外投资海外制作海外发行的路径。《圣蛛》里的妓女开篇登场如此直露。
《第三次世界大战》应是伊朗本土制作,开篇同样表现性工作者和性交易场景,却含蓄甚至隐晦,与《圣蛛》对比鲜明。 开篇即现男主手语和聋哑妓女象征伊朗社会失语的女性和广大底层,已预示男主的全部抗辩均无效。而一串手镯则代表其女主人。这些都是全球化电影语言的应用,无论多么含蓄隐忍,批判现实的主旨都能突显并超越国界。
《圣蛛》。花头巾妓女无权进入伊斯兰圣殿,当然得不到其庇佑。
本片甚至无一个镜头表达或强调穆斯林环境,在伊朗影片中罕见。也无只言片语明确手镯女主人的妓女身份。镜头下是一个超越宗教和意识形态的普世伊朗。 影片为其主旨搭建了一个去伊朗化的全球电影语境,包括1.全球流行的戏中戏叙事结构。2.荒诞场景隐喻象征的多意性。3.好莱坞类型化特征。
片尾,手镯最后一次出现,在叙事上明确其女主人的死亡。以物代人是全球通用的文学语言,自然也转化为电影语言。
戏中戏结构也在近年全球大流行。因为这一结构为影人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叙事载体,令编导可自由穿梭切换,表达丰富的创作主旨。
否认陌生人的善意是好莱坞恐怖类型的基本要件之一。本片也通过全面否认陌生人的善意否认社会的善意来注定男主的复仇动机。
既然影片拥有一个象征和隐喻多意性的戏中戏结构,可认为本片中剧组拍摄的影片就叫《第三次世界大战》。 伊朗本土影人拍摄二战屠杀犹太人题材影片就是荒诞和劣质的。波斯人犹太人阿拉伯人之间的复杂矛盾岂止千年。这里当然隐喻了伊朗作为中东大国融入全球进程的地位。 希特勒(二战发动者)和萨达姆(1980-1988两伊战争发动者)同台现身是荒诞和超现实的,在全球语境下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象征。两伊战争给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带来重创,国力衰竭沦为穷国。 荒诞的即不真实的,也是编导要否定的,只是借以搭一个典型戏剧化舞台。
源自黑色影片的技法,本片犯罪恐怖类型化标志性画面:杀局已定。
本片最后的晚餐:末日审判标志性场景,和同时期好莱坞《菜单》类似,都具同样的荒诞戏剧和恐怖类型特征。 焚烧和毒杀至死隐去了骇人场景,否则本片完全可纳入恐怖类型。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世界和陌生人是冷酷无情的,终将自我毁灭。
具有荒诞戏剧和存在主义底色,必须抹去穆斯林色彩。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名言开宗明义,运用隐喻象征多意性戏中戏结构,省略犯罪恐怖暴力血腥惊骇场景但仍以类型化语言作为基础,这就是1980年代生伊朗影人本土化制作的全球进程。
影片字幕所示伊朗人独立电影是伊朗本土化的本片制作公司。而NAMAVA则是伊朗视频网站,估计是本片的发行机构。
相关阅读: 伊朗影人的抉择-1://movie.douban.com/review/14555194/ 伊朗影人的抉择-2://movie.douban.com/review/14810218/ 伊朗影人的抉择-3://movie.douban.com/review/15074672/
四分给剧情设定和舒服的画面风格,扣的一星是后半段略显落入俗套。节奏非常舒适。 (1)最开始看的时候很惊喜,觉得是那种没有人作恶,最后却阴差阳错的悲剧之美,导演没有做错什么,男主也没有做错什么,期待着男主可以和导演一起设计戏中戏反杀拘禁女主的人来着。感觉会很酷。 (2)让人觉得略微有些遗憾的是影片后半段男主的复仇,他没有真正报复拘禁女主,勒索天价钱财的真正作恶者,反而拔刀向本来无辜的人,导演等剧组人员固然冷漠,但最初并没有真正亏欠男主什么,反而男主遇到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一再把责任推卸给别人,凭借着一点幸运漫天要价,拔刀向无辜者。大概也是因为这样,所以会觉得后半段有点垮吧。悲剧的美会是需要一点真正光明的东西吧,伟大的品格,在这里的情节里看到了盲目的爱之下的偏执,女主是无辜的,那么那么多群演呢,他们主观上做了什么错事呢。 (3)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导演想表达的就是一种血淋淋的真实,很多不幸的人难以融入社会体制之中,无法看到社会运行的真实样貌,就如同影片开始一样,他看到失去母亲的小狗,他会心疼,但也知道自己能做的很少,终究是普通人罢了,自己生存就很艰难了,用合理合法的方式来生活,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天然拥有的禀赋,对于有的人这本来就是需要奋斗的。这样来看,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现实主义佳作了。毕竟生活不总是史诗。 (4)想到一个很好玩的,剧中希特勒和萨达姆应该是导演比较讨厌的人哈哈哈,一个普通人在被无视,被侮辱,所求不多幻灭以后血溅五步,是否也是作者想表达的,伊朗被西方世界排斥,看不起,孤立,剥夺,被独裁的欲望威胁,导演想表达再小的国家也是有血性的,而不是默默无闻的呢?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片名这么来看还是很有趣的。
(5)之前有看到说是伊朗版的天注定,感觉还是不大一样,贾导的天注定动机非常充分,展现的英雄气更多一些。
从阶下囚到座上宾,从无名小卒到嗜血暴君,无论戏里戏外,男主都完成了一次身份上的逆袭,然而这并不是什么大男主华丽转身的热血爽文,而是生活中仅存的希望被一场大火燃尽后,一颗善良的心堕入永恒深渊的残酷寓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冷漠,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当然,是挖掘机将废墟一车一车运走,是几十人联名的铁证如山,所有人都希望一切回到正轨,希望事件赶紧结束,而讽刺的是他们所拍摄的故事正是关于一些无法磨灭的历史,浑然不觉自己已经成为罪恶的帮凶,罪人拍摄罪人并且自以为高尚,这样的控诉真是精妙绝伦。你在片场里住在哪,吃什么,穿什么,说什么,一切都有人管,可是真正发生什么的时候,突然没人管了。最后的晚宴上,男主茫然无措的坐在那里,一如希特勒亲眼目睹帝国的毁灭,那种绝望的麻木,是整部电影捕捉到的最强音。
那个虚妄的所谓“幽灵”早就不复存在,但“希特勒”这样的独裁者一直在被招魂
影片竟然拍出了伊朗社会的性交易,包括堕胎,伊朗社会的斑斓令人大跌眼镜。简单讲,伊朗仙人跳三人组盯上老实男,不曾想女诈骗却拿了《色戒》剧本,意外死在了男主演戏的片场,老实人发癫,报复社会。故事的结局,不管是主题还是气质,都有点像贾樟柯的《天注定》。伊朗电影确实不可小觑。
这片子有成为豆红电影的潜质,小人物最后被逼到绝境,一步步地选择了毁灭性的复仇方式,这刚好跟他们剧组拍摄的希特勒纳粹集中营电影的历史不谋而合,导演借此讽刺社会现实,这种讽刺拿到别的地方也一样适用。这个剧本非常厉害,后半段的转折非常过瘾,几处细节的铺垫也非常巧妙,讲了一个非常棒的故事。
很牛逼的文本,前半有寄生虫的味道,后半却是另一种脱缰的表达方式
我想让你住进希特勒办公室,但你他妈偏要滚回毒气室!?生活里多少人不是因为没有才华,他们只是缺少一个机会,像沙基卜这样频频浪费机会的人恐怕是要遭天谴的。沙基卜的所有行为都在为我们诠释他穷的原因。直到影片最后他仍然有成功的机会,却又偏偏要逞一时之快。他不止缺乏对自己人生长远的管理,最大的问题是不懂从自己的身上发现问题,只会一味责怪资本家冷血,也不想想到底是谁违反规定把拉丹藏在红砖房里的?这也是太多数穷人的通病,他们总是被许多所谓的人生信条阻碍,而富人只看重成败…可能很多人会对此不认同,我们怎么能够因为利益放弃原则呢?这也是为什么富人会比穷人少的原因之一。
身披囚服的罪犯换上制服化身元首,手握铁镐的工人拿起手枪成为演员。睡在漏雨的毒室,渴望红色的套间。躲进地基的夹层,幻想幸福的儿孙。你在车窗画上想要的房子,我擦掉水汽露出不属于我们的未来。没有变卖你唯一纯金的手镯,却留它在废墟里成为活过的凭据。我变成投毒的恶人,发动属于我的世界大战。
《希特勒的诞生》
#4th HIIFF# 金椰奖竞赛入围。前获2022威尼斯地平线大奖。首先伊朗人是纯雅利安人所以拍个纳粹德国电影还真没毛病!(确实还是挺好笑)但是一部片场电影也能卷出一个阶级+性别的social drama这才是伊朗传统艺能了。波斯语+波斯手语,要靠各种非常复杂的硬设定才让这个戏假情真仙人跳结果玩砸了的故事成立(非得写个聋哑性工作者才行……),不过手镯找到得也太顺了点,由此也把某种可能的“不可靠叙事”给堵死了。有点可惜是男主和他片中片里的角色希特勒还是有点两张皮,没统得特别好。
劳工部分无缝切换电影片场有惊艳。剧本走向是没想到的。属于大众都会觉得不错的故事
一点也不觉得主角可怜,撒谎成性,不守规矩,最后害人害己
电影节第二部还是伊朗片,现在的伊朗片真的好厉害啊,编剧真的一个比一个厉害,都是怎么想出来的这么牛逼的剧本。一个普通人是如何被一步步逼成“希特勒”的故事。HKIFF第二部
#HIIFF04#太惊人了,很好看。虽然男主看上去很惨,但也对他同情不起来,可能这就是法西斯和战争吧。
形式和主题结合的很特别,可以讨论的地方很多,后劲特别大,唯一的一点光被熄灭之后,“希特勒”和“新的战争”就真的诞生了。
各种讨好元素,太刻意了吧。。。
剧组的人招谁惹谁了,要跟着陪葬啊
#79威尼斯# 一连串连锁反应导致的悲剧,觉得这部必拿奖
没有很能够与主角共情,真的很像是一个窝囊废决定报复社会的故事,但的确是完成度很高的一部电影,也为元电影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最后男主化身希特勒很有力,可惜两者的相提并论过于踩一捧一。(也可能只是我厌恶了男性视角的小人物复仇叙事)
#HIIFF#非常棒的阶级寓言故事。剧本扎实,结构非常清晰,通过男主的三次入戏(化身犹太人、表演希特勒、成为希特勒),完成了现实与历史的交织与映射。细节上的呼应有千钧之力。不过,结尾尚不够圆融。
#4thHIIFF# 从一个由于身份错位制造的喜剧冲突去入手,阶级的差异、命运的殊同在一个小小片场能够展现得如此昭彰。随着剧作的层层深入,那些被漠视被欺辱被戕害的,在被逼上绝境后,逐渐滑向不可控的人生绝境,历史在当下重演,片场成为了战场。导演手一指,似乎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栏杆后或毒气室里的那些人,透过缝隙,努力向上看,才能勉强看到一束光。悲剧因一个谎言而起,到头来也只能以欺骗告终,这中间到底有过多少真心,又带来过多少希望?想起李诞说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了,正是那些为了所谓更宏伟的目标,更远大的志向,愿意拯救所谓艺术牺牲小猫的人,频频让我们的世界陷入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