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将来

剧情片美国2011

主演:米兰达·裘丽  哈米什·林克莱特  大卫·沃肖夫斯基  

导演:米兰达·裘丽

 剧照

将来 剧照 NO.1将来 剧照 NO.2将来 剧照 NO.3将来 剧照 NO.4将来 剧照 NO.5将来 剧照 NO.6将来 剧照 NO.13将来 剧照 NO.14将来 剧照 NO.15将来 剧照 NO.16将来 剧照 NO.17将来 剧照 NO.18将来 剧照 NO.19将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3

详细剧情

  索菲亚(米兰达·裘莱 Miranda July 饰)和杰森(哈米什·林克莱特 Hamish Linklater 饰)是一对感情十分要好的夫妻,他们准备在下个月领养一只猫咪,这只小猫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份要伴随他们十几年甚至更长的责任,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两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只剩下最后的这一个月了。
  于是,索菲亚和杰森决定辞职,好好享受这最后的疯狂。苏菲决定每天录制一支舞蹈,上传到社交媒体上,而热爱大自然的杰森则开始研究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开始挨家挨户的推销小树苗,希望大家能够用实际行动来对抗全球变暖。然而,小夫妻两人的计划都进行的不如想象中顺利。

 长篇影评

 1 ) 《将来的事》:最糟的和最好的都已过去

(芷宁写于2016年11月28日)

        影片《将来的事(L'avenir)》将两种看似不同层面的东西,有致地糅合起来表达,一边是不堪的现实生活,一边是在很多人印象中必束之高阁的哲学,这样的糅合经由一位教哲学的中年女教师的人生遭遇来微妙解构,却也能将世俗和精神、生活和思想结合得相得益彰,互为关系,互为映射,也互为解释,足见法国80后女导演米娅·汉森-洛夫日趋成熟的光影表现功力,或许,能对哲学家庭的生活信手拈来,米娅得益于有一位在索邦大学教授哲学的父亲。
       可以说,《将来的事》是迄今为止米娅最好的作品,在叙事和意境上不输她丈夫奥利维耶·阿萨亚斯(曼玉前夫)编剧执导的影片《锡尔斯玛利亚》,只是用力更轻巧一些。影片有着舒服的节奏,看上去随意的结构和剪辑,及如行云般自如的气质,很多人都赞誉其有前辈之风,个人却觉得米娅也有自己的风格,该片虽也有着知识分子的大段对话,也掉书袋,但诗意与哲学都有着适宜的人间温度,散落其中的幽默之处不多,却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的沉闷之气,也没慵懒悠闲且略高人一等的自恃,更没有决绝的悲观,而是溶于生活的波澜。
       影片伊始,女主人公娜塔莉和丈夫孩子游览布列塔尼的格朗贝岛上的惟一建筑——夏多布里昂的坟墓。墓背靠茫茫大海,墓对面,在一片山石上,刻着这样几行字:“一个伟大的法国作家安息在这里,但愿只听见海和风的声音。过往的行人,请尊重他的最后的愿望。”在孩子们和娜塔莉离开时,镜头中同样身为哲学老师的丈夫还伫立在墓前,仿佛预示着这个“老男人”对自身生活的反思与忧戚。
        在之后的影片中,观众听到了无数先哲、文人的名字被提及或看到大部头书籍著者的名字被镜头扫过,卢梭、恩岑斯贝格、君特·安德斯(有趣的是,娜塔莉给孩子们介绍时,必须提到他是汉娜·阿伦特的第一任丈夫)、伊曼努尔 列维纳斯、马丁·布贝尔、叔本华等等。很多金句、诗文被提及,生活中的思辨也频频登场,观众却不觉疲沓乏闷,大抵因与生活本身衔接得当之故。娜塔莉一边在思想上从未远离过“圣贤书”,一边在现实中履行着妻子、母亲、女儿、导师的职责,她在文字里思想中游走,于家务劳作间行走,繁忙而无奈,却时刻带来一种坚韧,一种美感,仿佛李欧纳·科仁所言的:“美就是一种意识的转变状态,一种诗意与优雅的特殊时刻。”
        塑造一位遭遇生活泥沼的知性女性,伊莎贝尔·于佩尔阿姨的确游刃有余,她所具有的冷静淡定的气质,和角色高度契合,仿佛为她量身定做一般。伏尔泰说:“没有所谓命运这个东西,一切无非是考验、惩罚或补偿。”片中的娜塔莉在人生的这个时段遭遇了生活的全面崩坏,她的哲学著作在如今碎片化的读图时代,失去了再版的机会,患有疾病的母亲突然离世、丈夫出轨搬去和新欢共度人生,而哲学夫妇分家的方式也是醉人,丈夫擅自带走了娜塔莉标注过的伊曼努尔·列维纳斯和马丁·布贝尔作品,这比婚变更让她气愤。很多人都说,在一团乱麻的现实生活中,哲学其实没什么用,然而哲学所带来的思考习惯会让有头脑的人对骤变的人生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于是娜塔莉的惊异、失落,也来得较一般妇女冷静。
        片中有场戏设置地很符合娜塔莉的哲学体质,已搬走的丈夫突然出现在家里,说他想在这里安静地读《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并想留下来吃顿新年团圆饭,娜塔莉很理性地请走了他,因为,一个不应该存在的行为可能带来其他意想不到的麻烦,有些事情必须有个清晰的了结,中年人的生活经不起一时兴起或瞬间的情绪所致,毕竟,“人能够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叔本华语)。”
        顺应自然规律,娜塔莉做了外祖母,有了新的世俗身份,她欣然接受这个辈分升级,如同接受生活中的其他变故一般。曾被娜塔莉戏称为古怪老黑猫的亡母遗物,也有了归宿,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她遭遇了很多,不过,最糟的和最好的都已过去,将来,或许有其他糟的或好的事,相信她都能坦然应对。
(杂志约稿)

 2 ) 隨感

看完電影,有一種難言的哀愁,因為“只能這樣”;也有一種力量,是“好好活著”。

《將來的事》在我看來其實是“活在當下”,是“斷捨離”。

電影的主角娜塔莉是學哲學的,哲學是辯證,沒有絕對的真理(電影中有一場娜塔莉與學生關於“真理”的討論),一如生活本身。就像電影中說她經歷過激進的青春,也加入過gong產dang,但時移勢易,年紀漸長的她不再相信偏激的理論,而變成了年輕人口中妥協的“中產”,她嚮往生活本身,栽花種草,面朝大海——因為“就是這樣”,她不再是過去的她,不再相信過去相信的真理。

電影中她愛慕的學生法比安是她年輕時的“原樣複製”:青春,熱愛哲學,參與和熱衷討論社會運動。她愛慕他,不無對於自己“青春”的留戀和投射,雖然她知道自己已不一樣。法比安暗示她“妳或可和年輕的男子再一起”——“怎麼可能?”,這是她脫口而出的態度,也是心裏的想法。因為她縱然欣賞,但她知道自己是另外一種人,要過另外一種人生。電影中她和法比安及法比安的一幫朋友一同生活了一段日子,她獨自去看山、看風景,安逸自在;但在和法比安的朋友們一起時,卻時常是孤獨的,她兀自躲在床裡哭,因為知道自己是一個局外人,格格不入。最悲傷的是她也已經看到了法比安的未來。法比安和她說,現在先這麼過日子,但是有了孩子以後就不知道怎麼樣了。娜塔莉其實已經預見了法比安會面對來自生活的重壓,也許未來的他會變成“她”,但無論如何,生活會給法比安答案。她能選擇的只有告別。

電影中另外一條線,是娜塔莉的母親,她深愛著娜塔莉的父親,但卻以離婚收場,終生鬱鬱寡歡。在母親身上,娜塔莉看到的是自己”未來“的”原樣複製“。她的老公出軌了,但嘴裡卻依然說著“永遠愛她”,如果和他繼續這樣曖昧下去,她就將和母親一樣,和這個男人永遠糾纏不清。母親給娜塔莉留了一隻貓叫“潘朵拉”,潘朵拉是“慾望”,也是“危險”,雖然外表可愛。她最後能選擇的,也只有告別。她把老公手裡的鑰匙要回來,又把潘朵拉送給了法比安。“斷捨離”,不但和過去告別,也和可能的”未來“說再見,好好活在當下。

電影中有一場戲很有意思,她在電影院裡看電影,放的電影就是阿巴斯的《原樣複製》,戲院裡的男子希望和《原樣複製》的劇情一般,和她來一場邂逅之戀,但無論電影內還是電影外,娜塔莉都選擇了拒絕,她無法做那件複製品,生活無法、也不該拷貝。

電影結尾的一場戲也很有味道,她在法比安家的最後一晚吸了大麻,躺在床上睡覺。半夜卻想起了潘朵拉,她來到樓下,潘朵拉躲在爐火邊,而法比安正在電腦前工作。她好像要在那場戲裡和法比安與潘朵拉做一個告別式,和放不下的(對於過去的)眷戀、撇不開的(對於未來的)慾望好好說聲再見——說起來是如此的憂愁,但生活不就是要這樣繼續走下去嗎?

看完這部電影後,有一股莫名的愁緒縈繞,於是在油麻地電影中心的駿發花園發了會兒呆,抽了根煙,又在經常去的廟街吃了碗渣咋,覺得活著已經足夠美好,就像最後娜塔莉抱著孩子,生活還是要繼續,誰說不是呢?

 3 ) 只有在没得到之前才会感到快乐

从夏多布里昂开始,以叔本华为结尾。
开始于浪漫主义的开始,终结于悲观主义的高潮。

她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讨论卢梭。
学生罢课抗议时她读德国诗人恩岑斯贝格。
她的爱徒跟她推荐京特 安德斯,而她跟孩子们介绍时,说那是汉娜 阿伦特的第一任丈夫。
在激进派学生乌托邦的书架上,她对雷蒙德 阿隆微微一笑,转身看到《邮包杀手宣言》,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发现有了新欢离她而去的丈夫擅自搬走了她标注过的伊曼努尔 列维纳斯和马丁 布贝尔,她气得要死。
只得重新去买一本《困难的自由》迎接这一生终于到来的“真正的自由”。
而她丈夫最心心念的,是叔本华的《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布莱士 帕斯卡。阿多诺。齐泽克。柏拉图……

在艺术方面,真理是由时间来决定的。
但时间就不会出现谬误么?

要么说出一切,
要么一语不发。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对自己无所适从。

照顾精神不稳定的母亲。与有外遇的丈夫离婚。工作受阻。母亲离世。外孙诞生……
面对现实现世的堪或不堪,哲学都没有丝毫用处。

特别喜欢的几个细节,比如几次搬花瓶,比如每次进家门,比如跟猫有关的所有,比如她的所有鞋子。

在镜头里,于佩尔的娜塔莉总是在大步流星地走,挎着手袋,穿着优雅,头发微微凌乱,眼神
没时间或许也不需要停步。

人们对于得到的东西,远远没有对期望的来得开心。
只有在没得到之前才会感到快乐。

 4 ) Extrait des Pensées de Blaise Pascal

http://www.penseesdepascal.fr/III/III2-moderne.php

Voilà ce que je vois et ce qui me trouble. Je regarde de toutes parts, et je ne vois partout qu’obscurité. La nature ne m’offre rien qui ne soit matière de doute et d’inquiétude. Si je n’y voyais rien qui marquât une divinité, je me déterminerais à la négative ; si je voyais partout les marques d’un créateur, je reposerais en paix dans la foi. Mais, voyant trop pour nier et trop peu pour m’assurer, je suis en un état à plaindre, et où j’ai souhaité cent fois que, si un Dieu la soutient, elle le marquât sans équivoque ; et que, si les marques qu’elle en donne sont trompeuses, qu’elle les supprimât tout à fait ; qu’elle dît tout ou rien, afin que je visse quel parti je dois suivre. Au lieu qu’en l’état où je suis, ignorant ce que je suis et ce que je dois faire, je ne connais ni ma condition, ni mon devoir. Mon cœur tend tout entier à connaître où est le vrai bien, pour le suivre ; rien ne me serait trop cher pour l’éternité.

 5 ) 海上坟墓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并且使我困惑的。我瞻望四方,我到处都只看到幽晦不明。大自然提供给我的,无往而不是怀疑与不安的题材。如果我看不到有任何东西可以标志一位神明,我就会做出反面的结论;如果我到处都看到一位创造主的标志,我就会在信仰的怀抱里心安理得。然而我看到的却是可否定的太多而可肯定的又太少,于是我就陷入一种可悲泣的状态;并且我曾千百次地希望过,如果有一个上帝维系着大自然,那末大自然就会毫不含混地标志出他来;而如果大自然所做出的关于他的标志是骗人的,那末大自然就会把它们彻底勾销;大自然要末是说出一切,要末是一言不发,从而好让我看出我应该追随哪一方。反之,在我目前所处的状态,我却茫然于我是什么以及我应该做什么,所以我就既不认识我的状况,也不认识我的责任。我全心全意要想认识真正的美好在哪里,以便追随它;为了永恒的缘故,没有任何代价对我是过高的。” —— 帕斯卡尔《思想录》229节

         伴随着这段葬礼旁白,娜塔莉难以自抑地在公车上哭泣了起来,母亲的去世、丈夫携新女友搬离出家,年过四十的她仿佛丢失了大片生活领地。然而,面临生活的变动,她并未方寸大乱抑或歇斯底里大声反抗,相反,她格外冷静地面对每一桩生活的“意外”。当与她一起生活了二十五年之久的丈夫,坦白自己将与新女友步入新生活时,她只是回应了句“我以为你会永远爱我,我真是太傻”,随之不做任何挽回。或许她知道与其徒劳挣扎,不如尽快正视既定事实,所以当他丈夫试图买一束花以表歉意时,她果断将花扔进垃圾桶,她无法容忍这种虚伪的同情。她向她的学生法比安坦言,自己的生活并不会因离婚而变得多糟,她预料到会是这样,以及她为拥有充实的精神世界而感到快乐。或许在娜塔莉的内心,曾幻想过爱情的死亡、亲人的死亡,甚或自己的死亡,因此当一切真实来临时,她并不惧怕,最起码不至于惊慌失措。并非她过于冷漠或未被破碎的生活割扎到,她也会留恋布列塔尼海边的小房子,那里盛满过往回忆,有她亲手设计和种植的花园,她也会暗夜里抱着黑猫哭泣,但她明白她无力改变,她早已预见生活并非总按人的美好预期行进。她以决绝的姿态收拾完行李离开布列塔尼时,耳边是熟悉的Auf den Wasser zu singen,大海渐渐从眼眸退去,那一刻她止住了夺眶而出的泪水。随后的生活并不会给她任何补偿,相反,她撰写的教材由于不迎合畅销书籍的策划要求而未能顺利出版,青睐的年轻学生法比安质疑她不愿加入激进的政治运动,种种的困难与不被理解让她备感孤独,但又却都没能让她尴尬。她借口家里漏水离开法比安,她不再欲求依傍任何旁人,甚至送走黑猫潘多拉。
           电影片名"L'avenir",中译为“将来的事”,德里达在一个纪录片中专门阐释过该词:
            "In general, I try and distinguish between what one calls the Future and 'l'avenir' (the 'to come').The future is that which—tomorrow,later,next century—will be. There is a future which is predictable, programmed,scheduled,foreseeable. But there is a future, 'l'avenir' which refers to someone who comes whose arrival is totally unexpected. For me, that is the real future. That which is totally unpredictable.The other who comes without my being able to anticipate their arrival. So if there is a real future, beyond the other known future, it is l'avenir in that it is the coming of the other when I am completely unable to foresee their arrival."
           大体而言,l'avenir 是指不可预测的未来,甚或可称之为不可捉摸的命运。娜莉塔的隐忍,大概基于脑海中她无数次对'l'avenir'的悲观排演。当然,'l'avenir'不总是灰色,一年后怀抱着孙子的温馨与欣喜也是命运赐予她的一部分。

          法比安开车带她去山林木屋的路上,她曾说“想想我现在的情形,孩子们长大离家了,丈夫离开了我,我母亲也去世了,我自由了,彻头彻尾地自由了”。娜塔莉的这种自由,不是无羁绊的自由,而是她早已体认到人生而孤独且目睹了这一真谛的实现,她之所以还能感到自由,是她拥有与孤独相处的能力。或许家庭生活曾给过她希望,但残酷现实戳破虚假希望后的真实更让她安心。她从来都只拥有她自己,干瘪苍白的身躯包裹着一颗浑圆坚实的种子,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一枚自洽饱满的硬核。帕斯卡尔说“大自然提供给我的,无望而不是怀疑与不安的题材”,而娜塔莉利用这些题材来消遣虚无,来认识自己的状况、责任与美好。
          影片开始,娜塔莉全家站在格朗贝岛上夏多布里昂的坟墓旁。这是一座面向大海的坟墓,死者傲然地面对空阔的海面,聆听风与海的声音。或许在那时,娜塔莉也在自己内心搭建了一座海上坟墓,冷漠地守卫着未知命运的一切可能。

 6 ) 造房子,或是文艺复兴

《将来的事》一开头,有这样两个细节。

一. 娜塔莉在轮渡上判学生的哲学论文,题目是“人可以设身处地为他人想吗?”

二. 他们下了船,去看夏多布里昂在岛上的暮石。烟灰色的镜头里,这样一行字:“一位伟大的作家长眠于此,只愿听到风和海。过往的人啊,请尊重他的遗愿。”

法比昂(她的得意门生)满面尘土地走进娜塔莉的房子,说,对不起,过去几天都在闹革命,没睡觉,没洗澡,没回家。他把双肩包搁在她白得发光的地板上,装作漫不经心地环顾:书架上堆满了哲学书,孩子们坐在桌前吃新鲜草莓。她的丈夫,又是一个哲学教授,一个康德的守护者,庄重地切着盘子里的东西,对这个邋遢年轻人的入侵,不曾抬眼。娜塔莉在餐厅里走来走去,不断和他说,吃草莓吗?吃点草莓吧。

一个中产阶级的房子,用文化资本搭成,落地大玻璃窗,花瓣上还有清晨的露水。法比昂坐在里边,好像一件凭空多出来的家具。我想,我想,我想象中她的家,就是这个样子。她和我讲过的,如何有一间大玻璃房,全是书。阳光好的日子,坐在里边,好像在吸收着其中散发出来的一些什么。还有个人告诉过我他生在一个有两万本书的房子里。我一直嫉妒。我长在一个没有书没有音乐没有哲学讨论的房子里,如今的每一本书都是我十二三岁起勤勤恳恳如小蚂蚁般堆出来的。不是在怨天尤人,只是一个事实,就如同我还是一个小姑娘的时候,最大的梦想也不过是一个娜塔莉的书房,一样的事实。

后来,娜塔莉去山里见隐居的法比昂,他和一群哲学家朋友种菜,抽麻,写书,用德语谈论authorship的矛盾性。毫无烟火气的背景音里,娜塔莉——一个哲学教授,三十多年前曾赤脚走在街上,发共产主义传单的女人——安静地洗盘子,整理书架,一遍又一遍对着树林呼唤出走的猫的名字(Pandora)。法比昂瞧不起她过中产阶级的品质生活。她讲,你以为我没有见过你这样的日子吗?我都见过了,都想过了。而我现在只想读哲学,教年轻人读哲学。最后一个晚上,他们似乎是和解了,虽然他还是不明白她。他说,你随时可以过来,我给你留一间屋子。

娜塔莉回到巴黎,在公交车上瞥见前夫和他的情人,她失笑。她一个人去看电影,在多年未独身之后,终于又开始被乱七八糟的男人搭讪。她去和出版社谈哲学课本,谢天谢地他们没有采用哗众取宠的新设计。她继续教书。她的学生提早交卷,她说,真的吗,不再想一想吗。她的女儿也当妈妈了。这是平安夜,她抱着外孙,唱一首中世纪的儿歌。

夏多布里昂荣耀一生,见过烟,见过火,走过荒漠,自愿流放。他这么写过,“何等的庄重,何等忧郁的图景啊,人类的语言无法表达其一。欧洲最美丽的夜晚,也想不到它。我们无谓的耕地啊,每一个角落都驻扎着人。只有在这样的荒原里,灵魂才能进入森林与海洋,在无边无际的湖泊里徜徉,在瀑布的深渊里游荡。和神孤独相对。”最后他闭上了诗人的眼睛。他死在巴黎。

我原以为他回到巴黎去,是一种落魄君王般的疲惫。娜塔莉总让我想起在巴黎时,住家的女主人。六十岁的插画师,住在十五区。养两只猫,一只叫Calypso,一只叫Nabi。每周二下午去做陶器。一天,她烤了一只quiche。我们面对面吃。酒瓶里装着水。她给了我一本旧书,里边有巴黎每一条街的神话故事。我和她讲,今天晚上要和朋友们去nuit debout。她点点头。我猜想她可能会像每一个星期二一样,看一个和她同龄的美国电影,炉火边,毯子里,不时睡去。她说,那你注意安全。我原以为日复一日的生活是一种落魄君王般的疲惫,然而如今我却想到娜塔莉的哲学论文被风吹了一地,她那么慌张地去捡。我想到女主人的案几,一些笔记,一些画;她六十岁了,还在做一些很好的事。风烛残年,为什么是个坏词呢?我想,夏多布里昂最后一次回到人群中去,讲不定是他最通透的时候。

娜塔莉和法比昂,我和她。隐约看见了两条路的展开——造房子,或是文艺复兴。

今天,她锯木头杀鸡挖水沟,我读莫里哀;她种玉米烤面包做手擀面,我读福楼拜;她带着一百多个蚊子包推着小石头车飞奔,我开始排一个荒诞剧;她挤奶泡茶搭房子缝帆布包,我读下一本莫里哀;她和小奶牛 爱啄人的鸡 虫子 泥土 星辰 做朋友,我翻译一些东西;她从阿巴拉起亚山脉回来,沿途唱着春游的歌,我坐在一个铺着晨露的椅子里和教授谈一些死了的人。她讲,洗了几天里第一个澡,爬上山,找到摇摇欲坠的wifi,想着 最近的生活 和之后的生活,觉得世界被撞开了,一角渗水,扩大将要涌入他人世界的滔滔洪水。她说,我想象不出你去种地。我说我也不。她说,我们会进化成不同的人吗?我想,我们终于将要,一个在玻璃建筑里爬行,一个在尘世里流浪了吗。我想,你会像法比昂一样,在隐居的山里,为我留一间屋子吗。

 7 ) 我只想记录下她在母亲葬礼读的那段话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并且使我困惑的,我瞻望四方,目光所及之处幽晦不明,大自然所给予我的,只有怀疑和惶恐不安。如果我无法看到任何神迹,我便会变得消极悲观。如果造物主的标志随处可见,我便能于信仰中寻得平静。然而就我目之所及,可否定的太多,可肯定的又太少。于是我便身陷那种自怨自艾的状态。我曾千百次地希望过,如果真有一个上帝在维系着大自然,那么大自然将毫不含糊地将他标志出来。如果大自然所给出的标志是骗人的,那么大自然就会将它们彻底勾销。要么说出一切,要么一言不发,从而好让我明白我要追随的方向,而不是处于目前这种状态,既不明白我是谁,也不明白我该怎么做;既不了解自己的状况,也不明白自己的责任。我一心想要寻找真正的美好,我想要追随它,只要心系永恒,任何代价都不足挂齿。”

 8 ) 当祈求不可能之事

感觉疲倦的时候就会一遍又一遍地看《将来的事》。 从进入青春期开始,生活里搭积木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有的时候抽出一根积木,除了晃动两下没有丝毫余波;有的时候则坍塌掉一大部分,但这些被抽出的积木,也不过是一些生命里的琐碎:没通过考试、失恋、亲人离世、和好朋友就价值观的不同而吵架、民事纠纷等诸如此类的事件。

这些同时发生使得分崩离析的瞬间是否有异于平静丰盈的生活场景——电影里于佩尔遭受丈夫外遇、著作被拒绝出版、母亲去世,除此之外也有在地铁上读书、搬动餐桌上的花瓶、为了电话信号赤脚走进泥泞的海岸,或是在草坪上急忙地追赶散落的纸张、在哲学课上讲授卢梭——因为这部电影买了厚厚的两册《新爱洛伊斯》,却一直没能读进去。

「如果幸福难以降临希望就会延展开来,激情维持多久,幻想的魔力就延续多久,这样的状态是自给自足的。它所带来的焦躁其实是某种程度上的满足,这种满足可以填补现实,也可能更美好。不幸的是那些无欲无求的人,他因此失去了他所拥有的一切。」

这种自给自足的状态,就是想象的力量,想象力可以弥补缺陷的东西。对于想象力丰富的人,比如朱莉,或者是卢梭本人,这种虚幻的满足感可以变成一种真实的安慰支持。

把女主角设置成哲学教师的角色,加上法国的哲学氛围,她不可抗拒对生活的审视——我已经被太多次教导要做「单纯」的人、不要想太多、满足于日常直接的快乐,然而思考令人厌烦的事物与满足于欲望的快乐似乎是并不冲突的,未经审视的快乐也不是真正的快乐,这只是在减弱侵略性。

人为制造的冲突似乎非常多——理想和世俗、他人身上匆匆一瞥的善与恶、私德与权利⋯

Fabian批判她总在追寻生活和理想的一致性,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其他人来说呢?我并不称赞主动选择一种克制、理性、隐忍的性格,在固定的价值观里随心所欲、或突然在满龄之际或某个瞬间变成一位看似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士。我要的是生活体验创造出的真实自然的情绪,在日渐丰满成熟的自我中提高阈值、偶发真情流露与冲突。

大部分时间里女主角一如往常地处理着丈夫的外遇、母亲的焦躁与离世、工作不顺,而当镜头对准她独自存在于内心余地的空间时,凝视者、同行者失去效力,她留不住流泪——

即使是在不再年轻、清醒克制的她的生活里,最动人的时刻依然是真实的情绪袒露的瞬间。

在母亲的葬礼上,她念出帕斯卡尔《思想录》第229节,伴随着旁白,她登上回家的公车,流泪时看到与女朋友在一起的丈夫,又不可抑制地笑了起来。

「这是我所看到和让我不安的,我到处看,但只看到幽暗。除了怀疑与焦虑的本质,大自然什么也没给我。假使我无法看到指向神的事物,我只能自认为负面,假如我看到造物主的痕迹,我会在信仰中安息。但我看到太多否定与太少肯定,我于是处在怨怼的状态。我无数次祈祷,神如要加持,那就得明确地指示,祂所留的印记若是模棱两可,那祂一定会抹去,祂或明示,或无语,我才能找到我该跟随的地方,但我现在的处境是,不知我是谁,也不知该怎么做,我既不知我的情况,也不知我的责任,我全心期待至善,并且追随它,为了永恒,我愿付出一切。」

在丈夫出轨时,她说“我认为你会永远爱我,我是个蠢货”。在已知永恒不可能存在时,却情不自禁的祈求永恒,这在我看来是一种「呼救」。

和朋友吵架的时候,我们讨论到「理解」,即使是双方认定的好朋友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理解。又或者在私人的经验里,我们是否应该追求自认为的真正的理解。面对「孤独是常态」这句话,我曾经有太多的不甘,而现在却心服口服地接受它。接近意味着祛魅、恒久忍耐,而无所保留地相互理解,出于防御性,要以保持距离作为代价。此情此景并不是可悲的必然,在「实践」中、想象力中获得幸福,孤独是保护。

只是,我希望有机会,我的「不甘」会再度涌起,并且我的「呼救」,能得到来自另一个人的回应。

 短评

放弃行动,是一个哲学家的道路。放弃革命,是一个年长者的选择。放弃将就,是一个女人的尊严。

8分钟前
  • 咯咯精
  • 推荐

就我所知道的哲学系女教师,做了母亲的,没做母亲的,当了祖母的,生活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会因为读过了阿多诺和列维纳斯,通晓霍克海默和叔本华,就会有别于旁人。好些道理与意义并不是只有哲学家才懂得。

9分钟前
  • 还行

于佩尔演活了顶着中产阶级外壳的那群人,他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故步自封,现实世界里的一束鲜花一个陌生人的吻也会吓得他们慌了神,最终唯有亲情才能激起他们心中的柔情。影片用哲学元素展现了一个女教授的精神生活,疲于奔命的同时又能保持理智,导演的手法像是四俩拨千斤,文艺的腔调拿得很好。

13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女人過40就沒戲了----皈依這種俗見的哲學女教師,生命與學問當然斷成兩截。但能怪她麼?即便是片裡的山中公社,也是群雄聚義高談,女人上菜刷碗;社會不友善,學者常偽善。原生家庭的失愛失學,也暗中左右了她勤學戀家的務實人生。一部完全的電影,精緻典故和雨蓓一樣迷人。將來事不好說,但她扛得住。

17分钟前
  • Reader
  • 还行

很久没看法国人的电影了,他们还是那么喜欢哲学(摊手)

22分钟前
  • 较差

六十几岁的于佩尔梳着马尾穿着红色吊带裙走在林间,这不就是少女吗

24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2019-9-8重看;掉书袋于无形,各方大咖随意闪现在细枝末节,生活的琐细真实消解哲学形而上的沉重,「生活在别处」的远方诗意虽无法解决现实的具象问题,却拥有日常的温度和肌理,沿袭侯麦式文艺(山庄那段尤为同感);几段哭戏甚好,从深陷乱麻到抽离物外(从捧花到抱猫到抱娃的过渡),人生的底色虽不外是荒凉,葆有自我,未来总是更好。

2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孩子们成家了, 丈夫离开了, 母亲去世了. 我自由了, 我彻彻底底地自由了.”

33分钟前
  • 水包酱
  • 力荐

最后哄宝宝的时候唱的歌,不是他们的舒伯特,不是他的Woody Guthrie,是她从回忆里抓出的Il y a longtemps que je t'aime,不为自己或他人,而是唱给生活本身。

36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将哲学视为生命信条的女人永远不孤单。

37分钟前
  • RYZ
  • 力荐

忧郁症母亲的政治审美,市场和内容所提供的真理能否辩驳,无政府主义农场走丢了潘多拉,分手丈夫的海边小屋,欣慰学生亦非归属,柏拉图儿童读物,平安夜催眠曲……一位哲学老师bitter sweet的小生活,将所有悲痛都过得轻松幽默波澜不惊,只在不经意时悄悄哭泣。很不错

39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一个经历五月风暴的激进女青年,也终将像水滴一样融入市井生活;衰老的是容颜,弥坚的是智慧;普通夫妻离婚分财产,文艺夫妻离婚分书;不同的时空,与68范儿的男孩狭路相逢,岁月是最无情的导演;这个世界不会变好,也不会变糟,因为它本来就很糟;当之无愧的五星。

42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力荐

年度十佳!仙女于佩尔演这类角色信手捏来,就像喝水一样轻松。有趣的是,这片儿很容易投射到自己,如果我到了于佩尔的年纪,还没有她那样的仙气,没哲学做精神支撑,没法国帅哥学生,突然又遭到各种各样的家庭变故,我该如何处理?这片细看下来太致郁了....

47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力荐

以一连串生活片段慢条斯理地讲述五旬哲学教师在因婚姻破裂、事业受阻和亲人离世等生活变故而被迫获得自由的情况下如何在自己身上而非依赖男性寻求满足并同时和年龄斗争的过程。影片避免强烈戏剧性和情感宣泄,伴随着政治哲学讨论的丰富对白幽默而睿智,场景转换时常以突然剪辑强调每一片段的重要性。

48分钟前
  • 小易甫
  • 还行

过去共你,聊卢梭读福柯拜谒夏多布里昂;而今相觑,叹惋着圣诞节你要一个人过。脚步风风火火,她过着自己的知性生活,却在看到桌上的鲜花时发了火,瞄到出走的黑猫时泄了气。娇艳的花朵映衬着生活的嘲讽,落难的老鼠犹如人生的颓唐。一面墙,隔开含饴弄孙的现时和熠熠生辉的往昔,一杯酒,敬献给明天。

51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她出演的电影,我是每一部都要看的。她真的是一个很美的人,这种美不是少女如鲜花一样的美,是开过了花结出了果,果实落在地上,又长出一棵小树的那种美。

54分钟前
  • 推荐

“一头黑猫从屋顶走过,它朝左看看,它朝右看看,它归它慢慢走过去了。生活自顾自走过去了。”

58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于佩尔阿姨的表演特别好,精神世界丰富的女人需要爱情么?连艳遇都不需要。

59分钟前
  • 胖胖
  • 推荐

人到中年,生老病死离都经历了,对她来说却是如释重负、一切才刚刚开始。风风火火的步伐,关于哲学和将来的事:一部法国版的“女人四十”。说实话于佩尔阿姨演这种中产知识女性太没难度了,倒是写出这样生活剧本的80后女导演确实该得银熊奖~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与侯麦那些哲学电影的本质区别是,对哲学元素的征用仅仅停留在报菜名层面,影片本身不具备任何思辨色彩。内核是纯正的小清新风,流畅,舒缓,轻盈。3.5

1小时前
  • LOOK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