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枪手

剧情片美国1950

主演:格利高里·派克  海伦·维斯特考特  米勒德·米切尔  简·帕克  卡尔·莫尔登  

导演:亨利·金

 剧照

枪手 剧照 NO.1枪手 剧照 NO.2枪手 剧照 NO.3枪手 剧照 NO.4枪手 剧照 NO.5枪手 剧照 NO.6枪手 剧照 NO.13枪手 剧照 NO.14枪手 剧照 NO.15枪手 剧照 NO.16枪手 剧照 NO.17枪手 剧照 NO.18枪手 剧照 NO.19枪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1

详细剧情

  故事讲述有“第一快枪手”之称的吉米·林戈,意图退隐,却总被一些初生牛犊骚扰,要求与他决斗,以求将他击败而一举成名。

 长篇影评

 1 ) 小题材的精巧格局

在wb上看了预告片之后惊觉新加坡居然排片不多快下了,于是赶忙昨晚下班后赶去看。
因为预告片的关系,对于这部电影已经期待极高。看完之后觉得这是今年的电影里,为数不多、对得起预告片带来的期待的!

影片一开始有着浓浓的百合味儿,Grace对着Lynn散发出了“你看着就是学霸所以我一定要来亲近你”的感觉,而学霸Lynn就这么被Grace收复了!maya这个开头真的巨百合。

随后就是第一次作弊。天才Lynn心软之下第一次帮助了Grace作弊,就此开启这部电影的重要内容。而且就这么一场小小的橡皮擦作弊,也可以被导演拍得如此惊心动魄,剪辑、配乐、切镜无一不体现出了高超的拿捏。

之后Grace的男朋友(富二代)Pat,提出付费让Lynn帮忙作弊。于是Lynn为了帮家里单亲爸爸负担一些经济压力,作弊范围越来越大,并且开始使用钢琴指法发答案。

等到一次会考,学校第一次搞出了两套考卷的做法,之前的作弊方式行不通了。Lynn和旁边的学生桶交换考卷,但是另一个记忆力超强的高材生、同样家庭贫寒的Bank却以为桶在抄Lynn,举报了桶。Lynn因为一张不属于自己题目的草稿纸落马。她因此被抓,虽然没被退学,但也将新加坡奖学金(咳咳)的机会输给了Bank……

这个地方挺唏嘘的,能看出来这时的Lynn并没有觉得作弊有错,而是真情实感觉得这是一种双赢:自己给爸爸买了衣服、赚到了钱,那些差生付出金钱收获成绩,有何不可?

这些作弊过程都拍得及其惊险但又很真实:老师的脚步声、钟一分一秒的声音、周遭的各种表情……但想一想,小时候一旦作弊,哪次不是惊心动魄?

之后Pat的父母提出让Grace和Pat一起申请波士顿大学,让他们一起考STIC(也就是真实世界里的SAT)。Grace和Pat俩人根本就是学渣,怎么可能考得过,于是又来求Lynn。

Lynn原本不想答应的,但是在归还那本教材的时候,注意到了时区差异,自己又非常想脱离父亲去留学,这里的表情变化也可以看得出她自己内心已经打定了主意,一定会去替Grace和Pat作弊。不仅如此,她还故技重施,提出让另两人去找“客户”,拉来更多人,才让自己的计划不亏本。

她想的办法就是自己去澳大利亚考试,利用时差把答案传回泰国,利用铅笔上的商品编码把答案分发出去。但她一个人记不住这么多答案,于是这几个人就想到了Bank。

Bank之前是妥妥能拿到新加坡奖学金的,但是在前一天晚上因为蹭了别人的车被群殴、打昏扔到垃圾场,错过了考试,也没有拿到奖学金。(这里其实挺难受的,尤其是他那种绝望的心情……想想真的感同身受,在垃圾场里满身是血河脏污,对天哭泣。尤其是后来发现是富二代做的,那种心凉和恐惧、愤怒交织的感情,可能也是结尾的铺垫吧)

于是这些人用钱把Bank拉入伙,让他负责一起记一半的答案。看似这个计划完美无缺,Bank却在最后时刻发现自己被打就是因为富二代Pat的阴谋。这里其实一度能理解他不想干了的心情,但他最后为了“不能白白被打”,还是踏上了作弊之旅。

出发之前那个镜头,Lynn和Bank分别站在桥上的“√”与“x”后,现在想想也是一种对于结局非常明显的暗示了。Lynn已经不想做了,而Bank则要求她负责收尾。

俩人来到澳大利亚,发现今年的考试因为之前泄题时有发生,安保变严很多,就把手机黏在马桶盖板下,利用休息时间出来传答案。

在第三次传答案的时候,Bank因为用厕所时间太久而被考生举报,最终被抓。这个地方能够很明显地看出来,Lynn和Bank的反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截然不同。同样被考官拍门,Lynn就把手机藏进了鞋帮,最后又利用喝水藏进了饮水机的水斗里。这简直是特工级别的处理能力和反应力有木有!!!

Bank被抓也就只剩下Lynn一个人记答案,时间所剩无几,她只好用记音乐的方法来记答案,又用假吐的方法提前离开考场。在被考官“追捕”的过程中,Lynn还不忘传答案,这个时候简直惊险到发抖,一方面担心Lynn被抓,一方面又觉得她肯定会被抓,另一边Grace和Pat又被Lynn的父亲找上门,几面的共同发展简直令人恨不得赶紧快进喘口气。导演的剪辑和配乐实在是功不可没。

最后答案传完,Lynn把手机丢掉,被考官追上,而Bank则以“查手机字典”的理由担下了所有责任。

回到泰国的Lynn与Grace、Pat决裂,向父亲坦诚了一切。Bank拿了自己的钱,然而因为作弊被大使馆举报退学,Grace、Pat成功通过考试。

Bank最后用钱装修了自家的洗衣店,但也彻底走向了堕落。这一点其实能预料到,但也令人不想承认,原本在担下所有责任时红了眼眶的那个“书呆子”,在威胁Lynn以后一起作弊的时候的狠毒眼神,居然是一个人。可惜最后Lynn主动向考试方举报的结局有点流于形式,很多人估计都觉得,如果能够停在她打开Bank的那扇门,说“选择在我”的那一刻或许会更好。

毕竟,她打开门走向光明,那个瞬间就已经足够了。

这个题材其实非常小,又非常真实。能在一个学校、一个家、一个考场的主要场景里玩出这么多花样,导演的功力确实不容小觑。之前对于泰国电影的了解仅仅停留在恐怖片上,没想到剧情片也可以拍得这么精巧,非常惊喜。而且能够感觉到,在镜头、台词上,电影都有意做了很多能够理解隐喻,比如“诚信印厂”印出作弊铅笔、之前提到的“√”与“x”的暗示等等,这样的暗示隐喻并不过度玩弄观众智商,会心一笑的同时又能铺垫剧情,算是非常亲和的好手段。

女主的气质非常棒,让人不敢相信这居然是一个新人女演员,而且泰国演员的演技出乎我意料地没有那种“过度”的感觉(可能是之前看过的泰剧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这次完全改观!)且女主演技也是碾压其他所有主演。

这部电影里的故事虽然不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这样的“青春片”才足够真实,而不是流于形式和疼痛。

 2 ) 为什么洗白和黑化都是自然的结局。

从家庭缘由和自我组成的角度来看。
单亲。
魔女琳搭配的是当老师的父亲,黑化班克搭配的是开小洗衣店的母亲。

他们的家庭是某种爱和压力同时存在的,是下一代主动或者被动要快快长大的互动关系下的状态。琳在悉尼告诉班克“明天世界(家)就是我们的”,是这个电影里最值得悲哀的童话。
琳的母亲与琳的父亲离婚,在琳找到赞助费凭据的那场戏里,她同时看到了父母的离婚证书,紧接着的那场戏为钢琴角色的铺垫,琳弹起了生日快乐歌。

琳在和父亲的谈话中透露了几个细节,首先是她才想起昨天是妈妈的生日,她在影片中的今天弹了很久没弹的钢琴。其次是母亲是主动离开了父亲,原因未明。在琳的状态中,可以看到琳想念妈妈,但却对这个行为没有多余的埋怨。
细细品味琳问父亲为什么要她离开原来学校的那几句话,我觉得这个主动走掉的母亲,将“主动”这个因子很积极地注入了女儿的血液之中。

在后来的戏份里,“母亲”几乎未再出场,琳和父亲的关系不错,入学一场戏的对手戏,看得出来两人是很平等的关系。琳对于父亲的爱,在很多场戏里都有细节表现,例如她认为很像父亲的班克说的话是对的,她给父亲买了新衬衣。最要紧的是,她挣钱她不是为了自己的物质(没有花掉),她对钱的欲望更像是源于不想让父亲辛苦。也是当父亲和女儿都能伸手挣钱时,这个家就会出现小小的失衡。

琳的组成是积极的主动的外向的,虽然科科全优,但电影着重表现了她在数学方面的擅长,谈到了她体育也不错,钢琴看起来也是好手。种种成绩看下来,她是现场聪明型的人才,在她的性格里,固有的经验可能没有那么重要,当下的反应和诉求是重要的。这一点是与班克截然相反的。

琳一点一点地走到门前,自己推开门见到被扣留下来的班克,又推开门拒绝班克的要求,再推开门去自首的最后关头,这几个场景串联起来,可以看到她的每一步都在成长,因为她的吸收和反应非常迅速,这个时候如果有了“父爱”这样的催化剂,她就找到了她当下的人生之路。

她曾经的路是什么?格蕾丝在图书馆寻求琳的帮助时,提出的要求中打动琳的是——我以后叫你小琳老师。
“老师”这个词是有趣的,我个人的解读是虚荣心,这个虚荣心包含着琳的内心已经蠢蠢欲动地觉得自己可以和父亲一样了,这个“一样”可能是挣钱,也可能是为自己的人生选择做主。比起另一边还不能拒绝妈妈的要求的班克,她的自我要顺理成章得多。
琳在影片里与父亲是有对抗的,第一次考试作弊被发现时,父亲发了那么大的火,也没有让琳在贪婪的路上回心转意。

但琳为什么从悉尼回来后,认为自己错了呢?因为自己经历了劫难般的紧张,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打击,还失去了同伴(这一点我之前写过青春里失去的宝贵东西)。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机场路边,父亲问自己的男朋友呢,晚上叫他来吃饭。这是关爱,是这一组家庭关系里,看上去健康平等却缺少的关心。

琳的自我设定里,是有一条很深的价值原则的。她信奉的这个真理一直推进着考试作弊这件事,就是“你做错了,所以我因为你做错了而做什么是合理的”,学校乱收钱,她就认为自己要把这个钱挣回来。父亲为自己交了这么多钱,自己更要挣回来这笔钱。
情感是很多问题的镜子,那个时候父亲的爱就是一面镜子,可以让琳说出那句,“有一件事我做错了”。

比起琳来,班克就去到了单亲家庭里的另一个境地。琳是主动成长,而班克是被迫成长,这也是班克一定会黑化的结果。他不对临场作出反应(在垃圾场的束手无策),他对于他积累的材料作出反应。

班克第一次出场(顺叙),就是天才大赛前他很紧张,琳关心他。
由关心说起,班克的家庭组成里有只出场过两次的母亲,一次是背影,后来在班克气愤的对白中再次强调过,妈妈洗衣把背都洗驼了。另一次是悉尼回来后,班克被学校除名,作为完全虚化的后景的母亲在边哭边签字。这是压力,也是爱。
这个设置很像《未生》里张格莱和他的母亲。我想琳很自然地在他的视野里相似了这个角色,也就导致了他锲而不舍的好心,结果没想到令琳被取消的奖学金。
正确的选择却令大家的命运走往了不好的结果,这也是生命的定义之一。

班克拿到天才大赛的证书当然没有去吃三文鱼套餐,琳跟他提这个,是因为从呕吐过的他身上闻出了中午吃的泡面。他回到家里把那个证书放在了父亲的相片前。原来班克的父亲是过世,比起主动离开伴侣的琳的母亲来,死亡不是一个主动的选择,于是班克和母亲被迫承担了这家小班克洗衣房。

班克的父亲在前文里也交待过一次,他和班克玩记忆游戏,记住了π值的小数点后很多位,似乎也是美好的,他称之为与父亲玩记忆游戏,而非“父亲一定要我记住什么”。被迫去接受,组成了此时的班克。正如张格莱一样,父亲不在了,儿子一定要长大了。
班克擅长的是记忆,虽然看起来他做题好像比琳快,但他强调复习,与偏应答思维的琳大考大轻松小考小轻松的状态不同,他很在乎准备(进考场前看书),这样的训练造就了无法灵活应变的他。他好几次表现出了临场的无法反应,一根筋地检举作弊,被打前迈不开脚逃跑,在厕所里的慌张反应,他都表现出不知道做什么好。

而当他准备充分时,他又是自信的甚至是凌厉的。抢答π的数值除外,全片唯二两个武侠片似的镜头贡献之一就是他(另一个是琳手握铅笔),他在小巴说到“垃圾场”三个字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扑过去,这是积压的愤怒;他盘算至少他还能拿一笔钱,然后在厕所里又索取一笔钱,这些都是积累。

他和琳看起来都是现实实用主义,不过琳的背后动机源自于可以被爱瓦解的心态:如果你没有做错,又我感受到爱,我可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而班克则是一道题又一道题,一次背诵又一次背诵,一次作弊又一次作弊的经验积累。到了最后,他会没有回头路地走上再次作弊的道路。

这里面掺杂了一个现实:班克拿到了钱,两百万,只能是将店面装修一新。与小巴和格蕾丝的生活还差的太远。回头望望小巴幸福的一家,父母皆在,金钱人身皆一定程度的自由。这种讽刺,真是好恐怖的人生。

这是我喜欢这个影片的第二理由,这样的家庭教育和培养了这样的儿女,用极少的笔墨勾勒出了东方社会家庭组成与人物命运之间的关系,不正面也不负面的设置在影片中让观众去感受。很动人。

影片讽刺了学校(校长的运营之道),讽刺了社会(贫富的差距),甚至讽刺了公正之眼(班克被打和琳躲避老师都被监控拍到的镜头,然而未有作用),却保留了家庭之爱,也惋惜了同伴之爱。

 3 ) 大量剧透!琳和班克为什么做不了考场上的雌雄大盗?

琳为什么要去自首?她深知教育与考场的潜规则,深知“就算你诚实这个世界依旧会欺骗你”,她身处潜规则其中,被规则利用的同时也利用规则。她倔强地说“我有什么错?”如果她仅仅是看到父亲的包容和爱而感到愧疚,这理由完全不足以支持她去自首。到底是什么让琳背叛这些潜规则?

第一次作弊,琳发现考卷和格蕾丝的辅导题一模一样,数学老师说“明知自己成绩不好,还不找我补课的同学,这次别想及格。”她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她第一次感受到这个世界的不公平,也第一次触摸到考场潜规则。或许是出于气愤,或许是出于义气,她把答案写给了格蕾丝。这是她第一次与以学校为代表的“教育”抗争。

随后,本告诉她学校的每个人都交了择校费,这让她更加感到自己受了欺骗。转学之初她认为自己已经用能力为自己争取到了权益,可没想到优秀如她依旧要交高昂的择校费。琳觉得她被学校欺骗了,她不再相信教育。于是她爽快答应了本的条件,开始枪手之路。

琳对学校彻底失望,她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家致富,她不觉得自己有错——就算有,也是学校有错在先。教育考试制度对有钱人来说不过一场游戏,而她,充其量也只是他们买的一个外挂而已。

班克的出现则是一个意外。班克单纯,努力,相信教育,相信自己能考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他对教育考试制度里的暗流漩涡一无所知。他的人设恰好是琳的父亲对琳的希冀,而琳则把这种希冀转嫁于班克。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琳对班克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她自己不相信教育,但她希望班克相信。这一点从她模拟审讯时帮班克说话、直播前帮班克整理仪容等等都能看出来。她喜欢上了班克。因为他的单纯,因为他在纸上写“小心他抄你试卷”。她在被班克举报牵连之后,误以为班克是为了争奖学金,那一刻她失望又气愤。

即便是被父亲狠狠教育,琳依旧不觉得自己有错。她接下了STIC考试的任务,这次,她提到了希望拉班克入伙。

琳为什么要在这提到她的死对头班克?她自己明明说了,“他不可能参与。”因为这是她一个邪恶的想法。清高的班克不可能与她为伍,她希望班克也能被她拉下水,如此一来,班克就不能再因为她作弊而厌恶她。她要让班克变得和她一样。在得知班克凄惨的境遇后,琳火速找了班克谈判。她又紧张又期待。最终班克向生活屈服,她得意地说“早知道这样,你开始还装什么装。”这是琳的恶趣味,是她心里的小恶魔。她就是想看班克不得已放下清高,与她为伍。当班克无奈地摇头时,她心里简直爽翻了天。

然而,在知道一切都是本的设计之后,班克也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怀疑。他看到了世界的阴暗面,看到了有钱人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本可以轻而易举毁掉他的所有努力。他终于相信,这个世界真的只是有钱人的游戏。琳虽然想拉班克下水,却不想完全毁掉他的清高和单纯。她对本的手段非常气愤,甚至想取消计划。然而班克却不同意了,他明白钱才是一切的主宰,他需要得到这笔钱。这时的琳隐隐感觉到了班克的改变,可惜为时已晚。

班克临时加价,这让琳措手不及。她不敢相信单纯的班克会这样做。她发短信质问班克,可此时的班克对这世界彻底绝望。他只想赚更多的钱,只有钱能够让他有安全感。

琳为班克的牺牲十分难过,她忍不住自责,是自己毁了班克。爸爸问她“男朋友在哪”,她痛哭失声。原来的班克可以顺利毕业,可以拿奖学金去新加坡,一切都是因为她。她后悔了。她和格蕾丝断绝联系,不去拿她应得的钱,这都是一种赎罪。

班克约琳洗衣店见面,琳为洗衣店的焕然一新感到高兴。她对班克依旧有隐隐的期盼,而这正是令她倒戈的原因。班克提出合作做枪手,这让琳彻底崩溃。她宁愿将自己的钱全部让给班克。但班克的清高单纯已经彻底消失,只剩下一身的市侩与狡猾。琳意识到自己彻底毁了他,她痛苦万分。更糟的是,班克用作弊来威胁她,并拿出格蕾丝和本做砝码。这让琳彻底清醒。班克已经彻底改变,而且,从始至终,班克都没有喜欢过她。

琳对班克的情愫彻底灰飞烟灭,为了让班克死心,她选择自首。她信奉自己的一套黑暗规则,她将父亲给予自己的、清高的希冀转嫁于班克。可当班克被自己亲手毁灭,她终于肯承认,自己错了。这套黑暗规则会毁灭太多清高少年的梦想,会让世界更加不公平。这不是她想的拯救贫穷少年的捷径,这是保护有钱人特权的辅助。

很多人说希望结局是男女主角双宿双飞,如果班克对琳也有好感,不用作弊来威胁琳,琳不会去自首,也许可以做一对考场上的雌雄大盗。可是班克已经被琳带入黑暗世界,他身上没有了琳想要的清高单纯,琳还会喜欢他吗?还会继续奉行自己的黑暗规则吗?

冥冥之中,早已有了答案。

 4 ) 随便聊

① 毕竟改编自真实事件,主角也只是中学生,所以尽量不要抱着高智商犯罪片的期待进场。尽管编导做了许多戏剧化的桥段,但肯定跟大家追捧的那些“烧脑反转大骗局”和“神偷谍战片”不是同一个布局规模的。摆正初始期待,才能充分欣赏这出智勇双全的作弊好戏。

② 既然是真实改编,结局自然没有悬念,这也是能引进的先决条件。但不像很多华语犯罪片牵强的自首,本片的结局构成了一个感人肺腑和激励人心的救赎,在情绪上反而是比作弊成功更华彩的高潮。具体不剧透,只能说这处理手法堪称点睛,太值得所有受困于审核的电影人学习。

③ 校长集中体现了体系的弊病,比如她竟然不知道圆周率是靠背的,做出处分时的道貌岸然,被曝光赞助费时的嘴脸毕露,寥寥几笔勾勒出她的无知、虚伪和贪婪,也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作弊行动以正义性——智勇双全的青少年,化身对抗腐败僵化教育体制的自由战士。

④ 比起巧夺天工的作弊手法,一群学霸学渣笑泪并存的青春才是本片的中心。充满了两极的残酷撕扯,既让我们窥见人性中潜藏的深渊,令人彻骨胆寒,也带我们目睹人性中无所畏惧的洒脱快意,给人勇气和温暖。对友情的表现细腻真实,比编个借口就撕逼的片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⑤ 从被考试所主宰的校园环境中,它画出了现实青春的多样面貌,让人感同身受。这是青春电影最应该拍、而国内的影视剧中极少见的。这次电影局做了一件大好事,引进了一部所有正值青春和怀念青春的观众都应该看的片子。不是因为它多好,而是因为它难得一见。

⑥ 冲着高智商作弊的理性噱头而来,却体验了一番动人的感性残酷青春,这种货不对板带来的意外之喜,如此让人难忘。

⑦ 以为是配音的,没想到放的是泰语原声,好感更加一层。

 5 ) 一部帮同学作弊的电影,怎样拍才能让观众支持主角?

电影是世界的艺术,好片并不是美国特有的产物。

印度的《摔跤吧!爸爸》凭借满满的正能量赚足了观众的眼泪;日本的《人生密密缝》堪称性别题材的教科书之典范;西班牙的《看不见的客人》一部电影反转几十次,一环扣一环;韩国的某恐怖片,吓得有关部门纷纷要求封杀……

而这部泰国的《天才枪手》,又将掀起一次刷爆朋友圈的观影狂潮。

说它是神片可能有点夸张,但它绝对是不少观众心目中2017年亚洲电影十佳。

说到泰国片,我们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爱在暹罗》《初恋这件小事》的青春片,抑或《拳霸》《冬荫功》的动作片,或者《厉鬼将映》《鬼影》的恐怖片。

而《天才枪手》则是一部不带恐怖元素的悬疑片,还有一些犯罪片的色彩。

“枪手”多指代替别人参加考试或撰写论文并获取相应报酬的人,简单的说就是帮你考试作弊,这种类型的电影还真是不多见。

作弊本就是错误的,登不上大雅之堂,再天才的作弊方法也是不可取的。观影之前,想必大家和我一样都倍感好奇,以作弊为主题的电影能怎么拍?能拍好吗?这是在倡导大家作弊吗?会不会有价值观扭曲的嫌疑?

然而截止10月14日,《天才枪手》豆瓣8.5分,IMDb 8.3分,烂番茄新鲜度更是100%。

这样口碑已经不单单是“好”了,完全可以说是“炸裂”。看来导演不仅把作弊玩出了新高度,并且了规避了“三观不正”的问题,给观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女主小琳是一名天资聪颖的学生,钢琴、游泳、数学样样精通,并且拥有极高的智商。

她先是使用高智商方法帮助同学格蕾丝作弊,让格蕾丝顺利考取了高分。

后来,小琳的同学“巴”以高额报酬请小琳为他们总共6个人作弊,

报酬为每个人每门科目3000泰铢(约600人民币),而他们一共有13门科目,这样一来,小琳就能赚到3000X6X13=234000泰铢(约46800人民币)。

再到后来,同学们又请她帮忙在国际考场上作弊,而一旦成功,她将获得200万泰铢(约40万人民币)的报酬。

然而,小琳的同学班克并没有得到满足,他开价1000万泰铢(约200万人民币)邀请小琳从事更大的作弊活动……

好的电影就是你能猜到结局,但猜不到过程。对于这部作弊主题的电影,我们能够猜到主角总是能成功作弊,但是猜不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虽然你明确知道小琳可以顺利作弊,但观影过程中,你依然会被其中的作弊手法深深震撼,仿佛是在看一部好莱坞制作的偷盗片或者犯罪片。

事态总是螺旋上升和波浪式前进,《天才枪手》也是如此,像切洋葱一般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作弊的难度不断增加,从而使剧本的张力一直增强,电影的节奏也一直上升但又不至于脱节,让人产生“不断上升”的感觉,形成“螺旋形”效果。以至于观众越来越紧张,扣人心弦到了极点。

比如,小琳帮助格蕾丝1个人作弊就够惊现了,她又如何帮助7名同学作弊而不被发现?

再比如,老师出了2套不同的考卷,每个学生收到的只有其中的1套。那么,小琳在作弊人数大幅增加的同时,又如何帮助所有持2种不同考卷的人作弊?

而国际考场上,监考非常严格,并且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论文,她又将如何应对?

对于一道难题,是出题的人更厉害,还是解题的人更厉害?不管出题的人更厉害,还是解题的人厉害,都没有编剧厉害,因为他要先给自己出题,再自己解题。

《天才枪手》的结构让人联想到了《诈欺游戏》《猫鼠游戏》《暗战》,两方人员争锋相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无论如何主角总是要技高一筹。

还让人联想到希区柯克的电影,他的电影惯用两种手法:一种是一浪未平一浪又起,另一种是一浪高过一浪。

《天才枪手》则是将“一浪高过一浪”的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之类的词语都远远不足以形容电影营造的气氛了。

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戏剧张力一直在增强,电影越来越刺激,氛围越来越紧张,这种方式制造的“惊悚感”,不知道比那些故弄玄虚、一惊一乍的惊悚片高到哪里去了。

除了剪辑、配乐的高超技法之外,导演对全局的把控能力也是顶尖水平,他非常善于带动观众的情绪,可以引导观众往特定的方向思考,轻松将观众“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里我简单的举个例子:

《猩球崛起》系列作为猿族和人类交战的电影,导演怎么拍,才能让观众反对人类,从而支持猿族?

很简单,他只需要将人类描绘得惨无人道,丧尽天良,罚猩猩做苦役,将猩猩折磨得生不如死。猩猩过得越惨,你就越希望它们战胜人类。

对于《权力的游戏》,导演怎样拍,才能让观众反对兰尼斯特家族,而是支持史塔克家族?

很简单,他只需要尽可能地把史塔克家族拍得很惨,又尽可能地将兰尼斯特的国王拍得残暴无度,人神共愤,这样一来你就想杀之而后快。

对于《绝命毒师》,导演怎么拍,才能让观众去支持一个制毒贩毒的主角,而不希望警察抓到他?

很简单,他只需要将警察、以及警察的女友刻画得非常小人,你自然而然就会站在主角这一边了。

虽然这些都是套路,但很多导演都做不到,所以不少观众会说《夏洛特烦恼》《太空旅客》《情圣》这样的电影“三观不正”,实际上三观正不正,关键还是看导演怎么拍。

比如《赛末点》主角是渣男,但没人说电影三观不正;比如《教父》主角是黑帮老大,但没人说电影三观不正。这就说明导演的功力很强。

比如主角欺骗盲人就是三观不正,但如果这个盲人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那主角骗他就不是三观不正;比如主角偷东西是三观不正,但如果他偷的是坏人的钱然后送给贫困人民,那就不是三观不正。总而言之,主角可以犯罪,但必须有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

(当然,这种逻辑只在电影中成立,现实生活中并不适用)

同样的道理,小琳作为一个帮助他人作弊的枪手,导演怎样拍才能让观众支持她?

小琳第一次帮格蕾丝作弊,是因为老师通过补习班透题给学生,是老师有错在先。

小琳第二次帮巴等人作弊,是因为校长以不正当理由收学生“赞助费”,是校长有错在先。

当然,并不是说老师和校长有错,小琳就是对的,但是你会同情小琳。就好比动作片中反派干尽天下坏事,而主角将他杀了,你只会觉得主角是为民除害,并且希望他不会被警察抓到、不受法律制裁。

而《天才枪手》最妙的地方在于,你都接受了小琳当枪手,结果最后她却不干了,她要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于是,我们的内心戏变成了:小琳你快答应班克啊,我就想看你去从事更大的作弊活动。

这种方法对班克同样适用,巴雇人把班克打得遍体鳞伤,班克不能白挨打,观众会去同情他,自然而然就觉得他通过帮同学作弊赚钱的行为无可厚非,即便是再加价100万也是情有可原。

在影视作品中,你很容易下意识地站在受害者或者弱势群体这一边。

导演多次采用了欲扬先抑、欲擒故纵的手法,当班克发现巴雇人打他而决定收手的时候,我们又希望他帮忙作弊。这样一来,班克再怎么帮人作弊都不是三观不正了,毕竟你们都希望他这么做。

同样的,当小琳因为巴雇人打班克而收手的时候,我们也是希望她继续下去。这样一来,小琳再怎么帮人作弊都不是三观不正了,毕竟你们都希望他这么做。

所以说,“三观”正不正,关键是看导演怎么拍,能力高超的导演,他会让主角受尽百般屈辱,然后让你可以支持主角做出杀人、出轨、作弊等等任何坏事。

《天才枪手》是介于犯罪片和青春片之间的电影,它比犯罪片更像青春片,又比青春片更像犯罪片。

犯罪片中,我们知道主角可以顺利杀死反派,所以我们想知道主角的作案手法是什么,又怎么塑造不在场证据;而《天才枪手》则是将“杀人”换成了“作弊”,我们知道小琳可以顺利作弊而不被抓到,那么怎么作弊,又怎样才能只让同学知道、却不被监考老师发现就成了关键。一旦谜底揭晓,你就不得不佩服小琳极高的智商,以及编剧过人的想象力。

但《天才枪手》又和常规的犯罪片有一点不同,《碟中谍》《十一罗汉》《速度与激情》这样充斥着偷盗、杀人、飙车、飞檐走壁等元素的电影都离我们过于遥远。

但上学的时候有周考、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考、高考,毕业了也要考驾照、考各种执照,所以人生就是不断的考试。

因此,《天才枪手》更像是一部青春片。事实上和其它青春片比起来,《天才枪手》显得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你的青春不一定有青春片中的恋爱、堕胎、打架等元素,但你一定有过考试和作弊的经历,所以说考试和作弊才是学生时代的生活啊。

当然,光是有一个好的剧本是远远不够的。电影的摄影、剪辑、配乐配合得非常之好,使得观众能一直保持紧张感,整部电影130分钟毫无尿点,没有一秒钟是多余的。

伟大的电影太多了,但有些佳片过于追求艺术造诣而拍得很沉闷乏味,让人完全看不下去;而视觉感官上“好看”、趣味性高的电影又往往没什么深度和内涵。

《天才枪手》则是做到了艺术性和娱乐性的两全其美,在剧情绝佳的同时又不至于让人觉得枯燥,这样的电影就太难得了。

更令人震惊的是,电影是根据2014年轰动一时的亚洲考场作弊案改编。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总是会比完全故事的电影更有魅力,因为它是真实存在的。

《天才枪手》的看点并不仅仅是小琳作弊的手法,否则也不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它还批判了泰国的教育制度和当今教育盛行的“唯分数论”。

比如,学校要求学生交“赞助费”,而且越“笨”的人交得越多。而如何评判一个学生笨不笨,自然就是看他的成绩,这就完全是以分数论好坏了。小巴给学校捐赠了20台苹果一体机,格蕾丝交了40万泰铢(约8万人民币),聪明如小琳也交了20万泰铢(约4万人民币)。

我们何尝没有这样的体验?如果成绩不好,做的一切都是错的;如果成绩好,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一旦成绩下降,做的一切又会变成错的。

除此之外,小琳能通过作弊赚到23.4万泰铢,到后来同学开价200万泰铢、1000万泰铢请她帮忙作弊,更是以夸张的手法凸显了“唯分数论”的问题。学生为了取悦家长,会做出花高价钱来作弊的行为,说明他们认为分数比金钱更重要,也更反映出家长眼中分数的重要性。如果家长不那么看重分数,也就没有学生愿意花那么多钱来作弊了。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三观”的问题。

可能有人要问了,这样一部帮助他人作弊的电影,是否在鼓舞观众去作弊,是否三观不正?

其实,电影是源自生活但高于生活,电影中的故事往往是虚构的,导演只是把它拍出来,并没有说自己是支持这种做法,或者不支持这种做法。

比如动作片中主角都会杀人,犯罪片中主角都会违反法律,我们只能说明主角做得不对,但不能说电影三观不正。现实生活中都没有圣人,我们又何必要求电影中的虚构人物要十全十美呢?

同样的道理,《天才枪手》中主角做了弊,只能说明这个虚构的角色做得不对,但并不代表电影就不好。

除此之外,导演还给《天才枪手》安排了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局,解决了电影可能会“三观不正”的问题。实际上即便是小琳答应了班克,我也不会觉得三观不正,更别说她决定要改过自新了。

而故事的最后,小琳和班克心态和思想的变化更是神来之笔,不仅一举实现了“好人黑化、坏人洗白”这样戏剧冲击达到极点的剧情,更是直接让一部普通的悬疑片上升到了探讨人性的高度。

PS:小琳改过自新和黑化到底,你更喜欢哪个结局?

 6 ) 如何构建一个美好的未来?

“生活真够刺激,莫再逼我了,做个粪蛋也好,只要可以过下去。“
                                                                                    ——腰乐队《硬汉》

          人生而不平等。越早明白这个道理的小孩,得越早学着让自己成熟起来,然后和这个世界和解,去变成大人和大人物,变成一个只有钱才可以影响到情绪的臭傻逼。

        《天才枪手》是一部值得看的商业片,剧情多次反转叙事节奏松弛有加步步为营,更重要的是,它在对一场场作弊的描写中将人性这最复杂的蓝本泼墨般绘出。我们当然可以为男女主角这场疯狂的冒险旅程找出无数个不得已或是应该被原谅的理由,但世上没有一条准则是教人作恶的借口。阿琳和班克只是在本该青葱懵懂的岁月中太早便看到了人生而不平等,于是同为天才的他们选择了用智慧去掀起财富巨浪的豪赌,但世间聪明的人太多,通过一场赌博赢下美好未来的人太少,还未成年的男女主角带着对命运不公的强烈不满而奋起反击,殊不知悬挂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顷刻间便足以割裂自己脆弱的前景。
      
      阿琳看到父亲为自己转校以便能够顺利出国留学而交给学校20万泰铢赞助费的收据,班克看到广告牌上号称足矣替代洗衣店的洗衣液广告,这是剧情反转最重要的两个引子,它们让本就对世间的不公心怀不满的少年的怨气爆发出来,转化成抗争的利刃。于是天真的天才们想着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他人提高成绩来获取巨额财富,还自欺欺人地说这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只是为了给几十年如一日清贫刻苦的父亲买件新衬衫的女孩,只是想给日夜操劳身型已佝偻手已被水泡脱皮的母亲在洗衣店里添置几台新洗衣机的男孩,他们多单纯多善良啊。但命运真的就是这么不公平,他们能在谁是天才的电视大赛里获得第一名,却没有同学家里的私人泳池,没有开豪车上学的风光,没有动不动就一掷千金去波士顿读书的家庭环境,没有那些该死的货币,他们小小年纪便体会到了生之艰辛。而最悲剧的便是聪明人有了捷径,捷径往往却都是歧途,开弓没有回头箭,你为这短暂的小聪明而欣喜若狂,殊不知危险的深渊就在前方。阴差阳错相互亏欠之间,妄图作弊赚大钱让阿琳失去了全额奖学金到新加坡留学的机会,而没有后路的她放手一博无意间也让班克走投无路。于是两个站在刀尖上的少年只得朝更远的歧途上走去,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令我比较难过的一段是在班克作弊被抓时,为保护自己不被牵连的阿琳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删除了两人在悉尼歌剧院前的合影,这是他们唯一的合影,他们也曾像其他同龄的孩子那般微笑,以为干完这一票,明天太阳升起便是一个美好的未来。但从古至今,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抱歉,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而关于善恶的审判迟早是要到来。最后班克走火入魔,阿琳迷途知返,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像个警世的预言一般。

      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未来走哪一条道路的权利,但在做决定的时候就得为自己的选项负责。我十七八岁的时候和绝大多数少年们一样,当然也毫无疑问地相信自己努力后一定会构建出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就发现有太多人和事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很多徒劳无功得学着在午夜梦回时分接受,很多厚黑学潜规则也看在眼里。但我还是坚持更多地选择去做自己认为是对的而并非更有利的事,我也想着,如果天总不亮,那就摸黑过生活;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别去照亮别人。但是,但是,绝不因自己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也绝不为自己的苟且得意洋洋;绝不嘲笑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热量的人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7 ) 紧张到呕吐,丧气到痛哭

晚上跑完步马上打车去电影院,可能太赶突然有点天旋地转血压飙升,而这部电影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没给观众喘气的时间。不断切换画面,密集的对白,连一个慢镜头都没有。班克和小琳参加电视问答节目的时候在厕所狂吐,他们演习作弊的时候班克再次狂吐,最后小琳在考场用2B铅笔抠喉更是当场大吐特吐,有点晕车的我胃里翻江倒海,差点就要吐出来。

之所以紧张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希望小琳和班克都能成功。无论是帮别人作弊狂捞一笔,还是靠自己努力得到奖学金出国。虽然有点政治不正确,但是在丛林社会,究竟是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呢,所谓道德的高地根本没有天花板。而且命运根本没有善待他们,贫穷的单亲家庭,父亲母亲没本事,哦对,他们比别人聪明,可是这种聪明也更多是后天勤奋得来的,跟班克的妈妈在洗衣店搓衣服搓到驼背的勤奋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就算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优等生,就保证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吗?就像班克说的,还不是出来打工,只不过工资稍微高一点而已。他们即使勤勤恳恳,还是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诱惑。而他们做的选择,其实都只是在赌博,只能说作为赌徒,也许他们不够通透,但这种所谓的目光短浅,本质上很可悲——仅仅只是因为他们早就过够了这种操蛋的生活。

这个世界留给穷人试错的机会太少,而试错的成本又太高。班克被小巴找人揍了一顿之后,错过了学校出国奖学金的考试,在他没有任何办法的时候只能选择跟小巴合作。当他知道自己被设计后狂怒,想要退出这场游戏。如果这样,之前他挨的苦头都白挨了,他只能回去那个设备落后的破洗衣店,帮着驼背的母亲搓洗衣服。

更令人绝望的是,当班克玩砸了,被学校开除,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他拿着作弊赚到的钱,能想到的也就是给自家的破洗衣店换几台好点的机器。看到这里真的哭了,穷人能想到的真的也就是这些了,反正也没有再多钱。是的,也许哪天他的洗衣店就连锁了,从此成为洗衣大王了呢。班克对小琳说:“你是活该,我是倒霉。”但是他们的活该和倒霉本质上没区别,就是穷,人的不自由大部分来自经济不自由。

还有更加惨绝人寰的是,小琳干完所有的事情良心发现了!伟光正的她要去举报,要去揭穿这一切。这不就是鱼死网破,“代噶揽埋一齐死”吗!!!那些富人原本就那屌样,她去举报了只是把他们打回原形,而她和班克这种却要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虽然班克最终黑化已经无可挽回,可是我真希望小琳转身离开洗衣店的时候电影就此结束。

结尾的小琳,让我联想到毛姆在《刀锋》里改编《马太福音》写到的耶稣: 耶稣很饿的时候,撒旦说你可以把石头变成面包,他拒绝了;撒旦又把耶稣胁迫到神庙之顶,说你跳下去吧不怕的,你的天使会托住你,耶稣拒绝了;撒旦又对耶稣说,你只要对我俯首称臣,这世间万国都归你,耶稣还是拒绝了。 可是,当撒旦对耶稣说,只要你接受戴上荆棘王冠和被钉在十字架的死刑,全人类都能得到救赎,耶稣答应了,撒旦笑得两肋发疼。 “恶人作恶的时候,总是以救赎的名义”,当人类决定自我牺牲的时候,总比上帝更高贵,因为上帝充其量只是牺牲了他的独子耶稣。 上帝尚且以救赎人类的名义,可是小琳,只是可悲地想要弥补自己一时的贪念将石头变成面包犯下的过错。我更同情的是班克,他的堕落更多是外因造成的,他原本是那么纯洁。

电影为了戏剧性表达所设置的规则似乎是:所有有钱人都是蠢货,所有穷人都绝顶聪明。 可是现实生活根本就不是这样啊! 这个世界没那么好。

图片来自网络

 短评

文戏武拍的极致,屌到不想讨论,跟朋友看完出来感觉很绝望,彼此不想干这行也不想搞闯作了,下半辈子做点小生意凑合过吧

9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说神作有点过誉,但绝对是今年最具话题性的泰影。天才学生要么不作弊,要做就做成一部跨国谍战大片。惊险、跌宕、刺激,就最后错失的少女心让人有点唏嘘。看看我们的校园电影还在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我无语...(关晓彤/吴磊/刘昊然,中国版的饼先画起来!)

1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结尾过于政治正确,可惜了。

14分钟前
  • 环玥
  • 推荐

( 注意有点剧透,没看过的快用手盖住。)说实话除了女主角天资过人,那些作弊手段真的很烂,暗号动作大而浮夸又没效率特别不实用。还有从起初渲染作弊的成就感,到之后因为叛逆变本加厉,最后又因为内疚失望产生的转变,都特别中二。结果牺牲了所有人,自己化作一朵白莲花,特别虚伪。

16分钟前
  • 過期貓糧
  • 还行

确实是今年看过的最紧张刺激的电影,女主根本是美籍亚裔版金高银,男主已经完全是我的年度泰国小男孩了!

20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从小怕老师怕考试的我全程像在看恐怖片……

22分钟前
  • 一切归零
  • 推荐

青春不只是堕胎与恋爱,作弊才是学生时代的主题啊!

27分钟前
  • 力荐

我们读大学的时候,接受了非常严格的“反作弊”教育,作弊被认为和偷窃性质一样严重,是人品的极大污点。我直到现在也不懂,很多人嘻嘻哈哈地说出“我们的青春就是抄答案”,“论文就是靠复制黏贴啊”,如何轻松又得意。你想过吗?很多人成年后的“坏”与“贼”,源头或许都是在学术态度崩塌的那一刻。

30分钟前
  • bamboo
  • 推荐

女主和女配不就是所谓的vogue脸和瑞丽脸!男主好帅喔!

34分钟前
  • momo
  • 还行

与宣传语正好相反:作弊改变的只是成绩,这世界——出身和地位说了算。

36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万万没想到高中生考试作弊竟能拍得如此高潮迭起精彩好看。最后还有跨国悬疑谍战大片范!既有对公义和利益的探讨,贫苦优秀生在金钱诱惑下的铤而走险。也有正义少年的堕落黑化,少女初恋情怀的崩塌。更有好笑的喜剧桥段,聪明机智的作弊手段,紧张万分的考试现场。男女主颜值演技俱佳。秒杀国内青春片!

37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女孩果然比同龄男孩成熟地早啊,女主发现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的时候男主还在打小报告,女主发现自己需要承担错误的时候男主正打算大干一票……总觉得男主的成长落后女主一步。

39分钟前
  • 居委会李姐
  • 推荐

壞學生失敗的代價多低,一點點小成就就能歡欣雀躍,即便那是別人的成果,長大了還能叫囂逃學作弊打架才叫青春。而好學生的呢,一步錯便有可能滿盤皆輸,代價甚至是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崩塌,而這正是最讓人難過的一點。

42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力荐

男主二宫和也,女主杜鹃,男二彭于晏,女二新垣结衣。

44分钟前
  • 艾晨
  • 推荐

三星半。胜在新奇,几乎是杂糅了一个全新的类型片(教育谍战片?),尤其后半段拍的很燃。然而这片坏就坏在一切都太刻意,特别是为了增强戏剧感而呈现的作弊手段,如橡皮塞鞋子里、弹钢琴等等,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方式看起来也不像天才会做的事…以及结尾也处理的仓促。不过抛开这些整体还是很值得一看。

45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exo me??那些说女主不好看的,女主明明长得这么高级,而且演技在线你居然还跟我扯长相?我chutimon气场全开好吗!夏日十佳之一,就是喜欢一本正经的反讽。

49分钟前
  • 7Daysfree
  • 推荐

@2019-08-21 00:36:19

54分钟前
  • zitsunari
  • 还行

作弊都能拍得这么燃,这么热血,真是激动到让人想鼓掌啊!剪辑很帅,节奏很好。虽然是青春片,整个的节奏更像间谍片或动作片,这就是侠盗的设定嘛。影片带出很多曾经的回忆,还借机探讨了泰国社会结构、教育制度等问题。几个小演员也不错。还有就是羡慕与嫉妒了,看人家青春片都拍到什么程度

5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虽然结尾很弱也不同意那种「何不做一对鸳鸯大盗」的假想。男女主根本不是同类。

59分钟前
  • 琦殿
  • 还行

日本小伙伴说全程精神紧绷,因为日本电影不太有这样的节奏,也不太触碰这样的话题。我说,其实泰国电影也不太有这样的节奏。泰国人今年值得为这一部难得的佳作而骄傲。导演很聪明用商业片的包装来批判教育体制,对比冷峻现实下迥异的个体命运。唯一不满是结局太正面,bank和lyn黑白分化过于刻意

60分钟前
  • 半个桃李林檎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