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为警察的菲利浦马洛(埃利奥特·古尔德 Elliott Gould 饰)现在干起了私家侦探的活计,尽管他做事极为低调极力避免被卷入麻烦的漩涡,但麻烦事仿佛长了眼睛,紧咬着他不放。这次亦然,当老友深夜找到马洛让他将自己送出境外时,看着他躲闪的目光,经验老道的马洛心中就有了不详的预感。果不其然,不久之后,警察就以协助老友杀害妻子的名义将马洛捉拿归案。
在得知了朋友命丧黄泉的消息之后,对朋友的清白深信不疑的马洛发誓要找到事件的真相。与此同时,一个美艳的妇人找到马洛,委托他寻找自己酗酒而又粗暴的丈夫。两件看似无关的案件,却再暗地里相互关联,不知不觉中深陷阴谋中心的马洛这次还能和往常一样化险为夷吗?
黑色电影在60年代走向没落之后,迎来了70年代的复苏。“海斯法典”已经被废除,审查制度也已经建立,黑色电影再也不用忌惮任何可能会触及的底线。
这是一部新黑色电影。菲利普·马洛不冷酷,招女人喜欢却对女性无感;他无法融入这个社会的任何角落,甚至到超市买个东西都会被店员嘲笑,想要取悦自己养的猫都捉襟见肘。他的邻居是吸毒、练瑜伽,整天神神叨叨、赤身裸体的四个女孩子,不过他似乎对他们视而不见。抓他到局里的警察为了办案可以罔顾事实,只想草草结案。好朋友突然找他来帮忙,竟然把他当做冤大头耍得团团转。他想要帮助的女人,自始至终都在玩弄他。他在这个世界里,无所适从,跌跌撞撞。
罗伯特·阿尔特曼让这部片子蒙上了一层冷冰冰的疏离、破碎之感,它不怀旧,传神地演绎了马洛这个与现实格格不入、又对一切充满嘲弄和不屑的经典形象。本片中呈现的,也不同于40、50年代中黑色电影里常见的高反差灯光、罪恶气息弥漫的氛围,甚至连马洛想要找到幕后操纵一切的反派,都带着筋疲力竭的味道。
相比之下,同时期的《唐人街》(1974年),则干脆将背景设置在四十年前的1937年,从摄影到美术,都遵循着柔和色调的精致,颇具怀旧气息(虽然故事也很阴暗),时至今日,已经成为毫无疑问的经典。在颠覆性上,两部影片都做到了极致。本片稍显漫不经心的叙事方式,充满了寂寥难耐的况味,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风格之作。《唐人街》是在怀旧温暖的表象下隐藏着令人窒息的暗流,引导我们掉入一个个“陷阱”的同时,再为我们揭开惊天的秘密。而《漫长的告别》中,前面的漫不经心都是为了后面抽丝剥茧的揭露在做铺垫,你从一开始就已经知道结局,即便中间“绕路”,也心甘情愿;至始至终的冷冰冰的色调,没有给“怀旧”留一点儿位置。
大概因为珠玉在前,好小说拍成电影成功的例子不很多。雷蒙德钱德勒《漫长的告别》太过出名,本来对电影没有多高期望值,却发现导演是Robert Altman,二十郎当时曾经喜欢过他那部黑色幽默韩战片“M·A·S·H”。
小说里五十年代的故事被导演移植到七十年代的时代背景,很嬉皮。褪色处理的画面,和一些叠影效果,呈现出一个模糊混沌和暧昧的世界,有迷眩的质感,倒是和原著里to say goodbye is to die a little的丧失感气味相通。
再想想,钱德勒的迷弟村上春树好些书就是从这种丧失感出发,把钱德勒简洁的文字渲染点开,用更细腻更闷骚的方式,比如《挪威的森林》。
去年啃了一半的原版《漫长的告别》,准备补上。
1⃣侯孝贤、《飞向太空》etc..:也许是由于色彩的差异在画面之内形成的区隔从而产生了一种“横向的景深”/或是背景和物件清晰的纹理/或是焦点不只集中在人物身上,也在其周围当中凝视着。此时画面内很多个要素都是会参与到电影的叙事建构当中的(相反的是《驴子巴萨特》:一个镜头是简约的,注意力只在一个点上做连续; 眼神清晰的捕捉到了从画面局部出发的一条变化轨迹, 并以此横向的做镜头联结)。因此前者单个画面内容是丰富的,观看的趣处也在于此。
2⃣《漫长的告别》中距离的景别的意义更多是对注意力的分散,可以从趋于一致的色调和错乱的线条中得出。就如混杂的声效、剪辑的漫不经心一样(镜头四周的边界线似乎也消退了),不会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和集中在某一点上,而是使你的意识发散,进行无意识的漫游。
//
3⃣功能性的,通过改变景别的大小对观众的感知做调整,比如过渡镜头..
4⃣与固定镜头捆绑在一起;主流好莱坞的使用。从比利怀尔德 到 托尼斯科特 到诺兰。此时镜头被赋予了一种向前流动的力,甚至是被驱赶的(取决于速率),所以它有较高的叙事效率。
5⃣刻画性,景别完全的服务于对人物对情景的刻画。但因为景别的使用是 指向性的-附庸于所指的,所以也失去了自由;观看是被迫的,缠绕在人物的神情/情境中。
一部极敏感的电影,它可以被任何横闯进侦探视野的事件牵引,马洛作为所有事件的焦点将一切收束成一个欲求知晓真相的念头,身处中心却不明就里的他时刻被流畅的横摇拖拽着不断下坠,以散漫的姿态穿梭在由各个特征鲜明的角色构成的迷雾中。对于我们来说,真相的知晓早已不再重要,拥有和马洛一样的投入才是真正令人迷醉的。
PTA改编托马斯·品钦的《性本恶》,像个犯花痴的小粉丝,罗伯特·奥特曼改编雷蒙德·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却被菲利普·马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两部片子却又在突破类型限制方面都做的不错,感觉现在的马洛挺招人喜欢的,混合着1970年代的社会乱象,骨子里依旧有着黑色电影的范儿。
非常不一样的黑色悬疑片,配合奥特曼的大量台词和牛皮糖人物性格,个人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结尾很让人惊啊,不要惹爱猫的男人。主题曲太好听,被洗脑了,影片里还各种版本,醉心啊
【5.0】奥特曼镜头下的马洛有着一股“大隐隐于市”的江湖气,这种深入骨髓的浪漫主义男性气质是马洛在影片最后开出那一枪的底气,而他消失在公路尽头的摇曳背影则告破了这部电影的真相:扑朔迷离的侦探故事不过是勾勒人物浪漫剪影的手段。在奥特曼编织的光怪陆离、一切看不真切、疯狂即将把人吞噬的70年代,隐者的马洛起初持逃避状,但当他被卷入事件无法脱身时,他选择了追根究底直至践行心中的正义,影片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诗意的表达:当我们无法抵御时代的进程时,我们可以选择以拥抱和热爱它的方式来对抗它,像最终开始享受70年代疯狂节奏的马洛那样。
吃了押井守在机动警察里的安利,,虽然隔得有点久。。。电影放到男主给不爱吃饭的主子去买猫粮,这不是巴特嘛。。。当然john williams给电影写的配乐早就是我的心头好
导演对动物的驾驭能力令人刮目相看
其实就是一个猫奴被迫进入爱狗世界的故事,和女主角初遇后,猫咪就消失了。相较后辈David Robert Mitchell, Altman更侧重于弱化事件,人物与叙事得以完全解放,观众也始终被莫须有的力量所牵引着。“进入”与否最大程度上决定了对它的理解。
Brilliant cat-and-dog cinema,翻版的《第三人》故事被改造为两种世界的冲突.传统的警探是狗的形象:跟随着木馏油的气味,寻找拖船或木桶;马洛则不同,他有一只猫,它消失了(我们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他只得随之进入充满敌意的狗的世界中――后者的特点是:将呆傻滑稽之事以最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机智的马洛不会只身顽抗一整个世界,而是共享猫-女人的秘密与暗示,带上橡皮似的柔韧性;但被欺骗和利用是绝不可接受的,正如猫会一眼看穿伪装的猫粮一样.约翰威廉姆斯的主题曲也富有变幻莫测的随性气质,从爵士、摇滚、哼唱到墨西哥葬礼进行曲,it's okay with me.
“这是奥尔特曼的马洛,而不是钱德勒的”+1 想当初我是怎样喜爱这本书!
试着跳开原作去审视电影,发现还是挺难的。阿尔特曼给了马洛新的定义,尤其是那个光怪的70年代。非常不喜欢埃利奥特的表演,絮絮叨叨的像个精分碎嘴子、
这货不是马洛,这货只是个不停叨逼叨、叨逼叨、叨逼叨的卢瑟。
为二刷Inherent Vice而补,两者在人物设置与整体风格上有很大相似处,PTA从奥特曼那里偷师不少,同样黑色电影的底子都谱上了醉醺醺散漫的嬉皮调子,隐忍诸多问题过去的硬汉侦探成了玩世不恭喃喃自语的探索者,拉伸横摇变焦,摄影上的轻飘更是抹掉了最后一丝硬气。半夜三点起床喂猫的人最后连猫都失去了
@phenomena 借看片重新读了一次原著,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故事,整个氛围都变了。这个马洛与钱德勒并无甚关系,他活在奥特曼那个迷茫混沌、光怪陆离的70年代,行走在镜中扭曲的幻影与斑斓癫狂的梦境之中。不过Elliott Gould非常符合想象中的马洛形象,音乐也是“一首歌ost”这个门类中的顶峰作了。
利·布拉克特,是霍华德霍克斯的长期合作伙伴,为夜长梦多赤胆屠龙等多部霍克斯经典编写剧本。奥特曼与她花费大量时间讨论故事情节,导演想让马龙成为卢瑟,让他沉睡二十年后突醒,游走在七零初的洛杉矶,想要求助于上个时代的道德。结尾的射杀是编剧的意思,奥特曼则认为影片应具有讽刺性,对剧本做出一些更改,包括作家的自杀和马蒂用可乐瓶子砸女友的脸。“这是为了唤起观众的注意力,提醒他们即使马龙的存在,外面仍然是一个真实而暴力的世界。”……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2463498687/
最棒的“美国”电影。就像侦探可以在任何可用的表面擦亮火柴一样,电影通过大量地消费各种粗俗的质料,偶然地实现了想象力的自由。因为在主流的美国电影中,少并不是多(less is not always more),只有多才是真的多。电影揉杂了多重价值观,但具备美国电影普遍的幼稚特质,就像“正义”“邪恶”,在电影中既不能合理地编码,也不能被批判地解码。
非常好的电影,就是对普通观众来说有点太深了。得读过原作却又不是原著党才会欣赏出它的好。这里的马洛有点伍迪艾伦的劲儿。
「多麼想跳開如今的狀態,來重新審視我那失敗無趣的人生」
4.5.奥特曼用自己招牌式的机智、神叨与玩世不恭完成了对传统的大男子个人英雄主义与传统黑色电影中所谓”险恶“人心的解构,马洛在七十年代南加州迷离的阳光散射与无根的精神状态中成为一个唐吉珂德式的英雄,表面的随和幽默隐藏的是骨子里的时代错置,而最后一刻的爆发才更深刻地凸显出英雄的本质。
罗伯特·奥特曼的反黑色电影。1.古尔德饰演的马洛太迷人,善良而絮叨,为友情赴汤蹈火,却无力回天,恰似被从50年代抛入到70年代,在这个混乱而信仰失陷的社会里无所适从。嬉皮风格后启PTA[性本恶]。2.影片运用大量前景遮挡或玻璃叠影,加上褪色处理,呈现出一个模糊、暧昧而混沌的世界。3.身为猫奴,却在一开头就被挑食的喵抛弃,此后遍寻不着,之后又在作家家中被狗威胁。4.海明威范儿的抑郁作家与短暂现身的年轻阿诺。5.各种有趣而丰富的细节/闲笔:模仿老电影男主(史都华与格兰特)口吻与过路司机对话的保安,住在马洛隔壁的一群整日在阳台上半裸练习瑜伽的嬉皮女郎,被马洛调教的蠢萌跟踪者,还有全身绷带男(想及[怪房客])送的口琴。6.极重视领带的马洛,却有着随波逐流式的口头禅:"It's Okay with me." 7.片名大赞,送别旧时代。(9.0/10)
跟小說完全不是一回事兒了,但我好喜歡這個被貓鬧醒儘管發著牢騷還是給他買貓糧又爲了貓大為不安的馬洛啊,對門住著韻律操健身的四個姑娘,對異性的寡淡,多麼的70年代。主題歌有三四個演唱版,好聽得不得了,串起了整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