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André(迈克尔·加拉布鲁 Michel Galabru 饰)和她的孙女Jeanne(朱莉·德拉姆 Julie Delarme 饰)原本平静的生活因二战的到来和德军对法国的侵占被打破,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他们家里的一个房间竟被征用作为一个德国军官Werner(托马斯·儒阿特 Thomas Jouannet 饰)的起居室。他们对这个敌方的军官一直保持着一种冷漠,尤其是Jeanne,她从来不和军官说话,即使是在他向他们问好的时候。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年轻的军官在多日的相处后,竟和他们谈论起自己的生活、音乐和法国文化,透露出他纳粹军服下隐秘的内心世界。同时,Jeanne也在积极的参与法国地下反抗德军的组织活动。渐渐地,两个来自敌对双方的年轻男女间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情感。这种情感在他们离别的时候,化成了Jeanne口中的一句话,她和他说的第一句话,也是唯一的一句话......
本片根据法国作家Vercors写于1941的同名小说改编。
最美的爱情,存在于隐忍而炽热的目光对视中,存在于因矜持而刻意回避又忍不住回眸的眼神中,存在于平静面容下的激烈心跳里,存在于缜密敏感心思的波动与幻想之中,存在一切的无言之中。 男主人公放在她雪白后颈后侧的椅背上的手,女主人公能感受到它的温度;男主人公每晚例行的单向独白,女主人公聆听时在沉默的内心中引发了理解和共鸣;男主人公礼貌克制的问候中,女主人公听出了欲罢不能的冲动和激情。她清澈连贯如流水的钢琴声,唤起了他僵硬制服内的柔软的心;她的刻意回避和笨拙慌张,他明白其内在的含义;她首次也是最后的话“永别了”,让他获得了期待已久的回应和漫长压抑的释放。他们的每次擦肩,每次碰面,每次交流,都和言语无关。 内心深处最微妙的触动,一旦由语言重新构建,在张嘴发音的瞬间便失去了其原来的神秘和纯真。最美的爱情不需言语,也不能言语,在无声中摈弃了虚假做作和花言巧语,保留了至幻至美。 最美的爱情,只有开始,没有结局。 正是应了那句话,“若只如初见”。美妙的悸动在开始中猛然刹住,他要去遥远的战场,带走了结局,却留下了定格在那个海边乡村里的美好回忆。在动荡的年代,无论温暖还是寒冷,无论挣扎地生存还是沉入黑暗静谧的死亡,他们都会因珍藏这段共享的回忆而达到永恒的默契和厮守。 爱情,无言的,残缺的,最美。
“告诉我,你喜欢钢琴吗?” “喜欢。” “喜欢?不会是喜欢和小伙伴们出去踢足球吧?” “我又没法选择。” 我又没法选择。 影片的一开头,小男孩就说出了全片自始至终最想说的那一句——我没有选择。 Jeanne没法选,她生来就是法兰西的女儿,生来就要爱自己的祖国,生来就要在自己祖国的土地上被夺去双亲,一次次地受辱,她生来就要抗争到底,生来就绝不会有一丝屈从。Werner没法选,他生来就要做一个他从不想做的军人,生来就要为德意志效力,就要对元帅忠诚,就要全力以赴地尽他根本不能认同的责任,他生来就要随着千万人一起践踏上他深爱着的法兰西的土地。 “生命的秘密是一个个厚厚的方块,再努力想凿穿也是枉然。命运的黑手常在其中出现。”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这样写,而在这个真实的无尽的悲惨世界里,命运也依然是这样出现的。 命中注定Jeanne和Werner要在仇恨中相遇,从来没给过第二个选择。 “要是有机会,我一定不会来这儿。” Werner面对初见的恨意彻骨的祖孙二人,如此彬彬有礼地道歉。然而没有人领情,因为根本就没有人曾经有过选择的机会。 就像不得不选择这么在仇恨中相遇一样,他们也不得不选择爱。 而爱是无罪的。 丘比特的小弓一张金箭就即刻命中,他双眼被白布蒙起,怎么能看见国籍,怎么能看见民族,怎么能看见战争呢?爱从一开始就是盲目的。 爱是无罪的。因为音乐是无罪的,文学是无罪的。因为艺术是无罪的。 虽然贝多芬、莫扎特和巴赫是德国人,虽然巴尔扎克、莫里哀和雨果是法国人,但是法国姑娘的手可以弹奏出最美的巴赫平均律,德国人的双眼也可以最温柔地欣赏《人间喜剧》。 在最和平的艺术的世界里、在最美丽的爱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会变成被蒙上了双眼的丘比特,都会变成永恒追随着阿波罗的缪斯,不辨美丑情,不识人间事。 当Werner的手颤抖着慢慢伸进沙发和她肩膀的缝隙,而Jeanne颤抖着含泪没有回头,从那一刻起什么都明了了——他们明明相爱,却彼此深知这是一个永远都不会有几乎去做的选择。 战争还在进行,抵抗运动还在继续,战场上和战场下的人都还在不断地死去,犹太家庭连夜奔逃不知何处去,邻家把儿子的性命都已托付。 那一颗炸弹在无意中的被发现成了逼迫做出选择的最后通牒。情人的性命千钧一发,是救,还是不救?同胞的努力在此一役,是帮,还是不帮?我想我会一直记得那一段微微抖动着的镜头,跟随在Werner身后一路快走至Jeanne熬缩了一宿的门前。在门开的最后一秒钟钢琴声几乎是极度痛苦而热烈地响起,那一段音乐里只有爱情。 我们相爱吗?是的。 但我们可以吗? 海边的渔网慢慢被拉出水面,巨大的网里只蹦着几条小得可怜的鱼儿,船夫说,今天真不错。先生劳驾请问猪血肠是白的还是黑的?白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到。 最终我们还是没有选择相爱。 一盆天竺葵被搬进搬出,今天的菜汤一定好喝因为难得加了肥肉。一封家书里留着什么温度的笔触?一条围巾里藏着什么感觉的味道?日复一日的晚安到底说给谁听,你又为什么要在炉火前回忆起故乡往事。 一辆汽车跟着你的步伐你却始终沉默,紧闭的琴盖也像是故意不为我打开。跟你学钢琴的孩子们是有都么幸运,而我连你的一句话都不曾听见。 最终我们还是不能选择相爱。 Adieu. Adieu. 剩下的一切,沉静如海。
大海之所以寂静,不是因为没有风浪,而是因为隐藏在平静无波的表面下的,是一颗跳动而挣扎的心。
我不愿称它为爱情片。它不是的,它是一种更深的,一种静谧,一种反抗。
面对德国军官的借宿,爷孙是沉默的,只有沉默。他们以沉默来反抗,以沉默来表达。前夜查探情况的亲兵是无礼的,面对这样的无礼,他们可以轻易表露出愤怒。这是被占领人民的尊严。这样的愤怒是有理有据的,是没有精神负担的,是心安理得。
但面对维尔纳的彬彬有礼,这样的不屑似乎失去了理由,成为了道义上的必然而非心灵的主动。他的礼貌使迫在眼前的国破家亡显得不那么真实。是他的民族屠杀了法兰西的同胞,但似乎,又不像是他。他恭敬地进门,礼貌地问好,及时地表示歉意。对纳粹的仇恨依然存在,然而对于爷孙来说,面前的这个军人看起来与想象中憎恨的形象如此陌生。他对法国的热爱溢于言表,他在同伴前言辞激烈的维护法兰西民族的尊严,他弹奏巴赫时的温柔,他看向女孩时的深邃……也许,如果不是战争,这个从德国来的音乐家会与他们愉快地交谈。
可是没有也许。1941年的法国已经沦陷,纳粹的旗帜飘扬在这个宁静乡村的街道上,这片土地原先的主人被迫接受了二等公民的命运。法兰西的尊严被践踏,维希政府卑躬屈膝地成为了纳粹统治的傀儡,而无处不在的德国士兵则割裂了百姓平静的生活。作为一战的老兵,爷爷和孙女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至亲。对于德国人,他们是憎恨的。但是他们无力反抗,至少现在不能,至少当面不能——维护尊严的唯一手段,只有沉默。高贵的沉默。它是国破家亡下无奈却坚定的反抗,它是对法兰西民族不能言明而深沉的爱。面对维尔纳的寒暄,爷爷凝视着书页,妮安娜偏过了头。这是他们无声的抗拒。
不可否认的是,维尔纳是吸引人的:他有着英俊的外表,说着一口流利的法语,持着无可挑剔的礼节,因家族传统和国家忠诚参战,而对法国的命运有深深的同情。他与肆意嘲弄的亲兵,与刻意刁难的军官截然不同。他是真实的,有着柔软的一面。然而他所有美好的品质,在战争的残酷和民族宿仇之间,变得不可接近。出于本能为他的触动,成为一种道德上的禁区。这样的矛盾,让爷爷始终以无言相对,让妮安娜尽管心动也只能无声凝望。他们的欣赏,停留在维尔纳独白时的倾听,停留妮安娜听到一句“圣诞快乐”时的沉默,停留在被泪水模糊的双眼,停留在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灵魂已经为他们做出了选择,而历史的伤疤却成为无声的枷锁。看到抵抗运动成员安放炸弹的妮安娜出于爱国而不能出声,出于私心又不愿眼睁睁看维尔纳走向死亡,便只能用巴赫的曲子和挣扎的双眼留住他。一声巨响,几声微弱的求救,然而二人之间只有沉默,还是沉默。此时的沉默,是克制,是压抑,更是矛盾。
以沉默反抗,以沉默同情,以沉默共情。所有的情感在故事尾声的“请进,先生”中到达高潮,在妮安娜的一句“再见”中化为永恒。沉默被打破,而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悲伤。如海的沉默是被占领人民出于道义的反抗,而打破沉默则是情感驱使挣扎后的坦白。战争,把三人困在沉默的局里,无人要求的尊严,无人围观的矛盾,却以小见大,反映了二战时法国被占领地区人民与人性的斗争。
萨特在他的文章《被占领的巴黎》里写道:
……当他们(德国军官)彬彬有礼地拦住我们,向我们问路时,对我们中大部分人来说这是惟一与他们说话的机会,我们更多感到的不是仇恨而是不自在;说明白了,我们不自然。我们想起自己下给自己的不容改变的命令:决不同他们说话。但是,面对这些迷路的士兵,一种古老的助人为乐的人道主义精神在我们身上复苏了,另一个上溯到我们童年时代的命令要求我们对别人的困难援手相助。于是我们就根据当时的脾气和情境做出决定,或者说“我不知道”,或者说“走左手第二条街”。无论哪种情况下,我们走开时都对自己不满意。……该怎么办呢?敌人的概念只有当敌人和我们之间隔着一条火线时才是坚定、明确的。”
敌人、朋友,恶人、好人……这些黑白分明的概念似乎模糊了界限,而对单个人的恨与爱似乎一时间都难以找到理由。这样的迷茫和迷茫下的服从,造成了被占领的四年里无数巴黎民众的自我麻木,也间接导致了战后法国的价值迷失。
这样的道德困境整整四年笼罩在占领区的上空。在我看来,这样的挣扎心态也正是《沉静如海》所想表达的主题。爷爷和妮安娜选择了沉默这种方式来反抗他们无法抗拒的残酷统治,而正是这种沉默,展现了他们面对维尔纳时的纠结与矛盾。战争将人置于这种困境下,而《沉静如海》用看似平淡的笔调和寥寥几句台词,刻画出了那个年代里个体的崇高。
大海是宁静的,要学会倾听……我很高兴见到一位有尊严的老人,和一位默默无语的小姐。”
海的沉默,是无声的告白。是爷孙对祖国的爱,是维尔纳和妮安娜之间的朦胧,是战争给人套上的道德枷锁。它之所以寂静,不是因为没有风浪,而是因为隐藏在平静无波的表面下的,是一颗跳动而挣扎的心。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一本书《德意志的另一行泪》
看过电影《沉静如海》后,我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大爱,而是窒息。不同于《拯救大兵瑞恩》《敦刻尔克》《桥》《瓦尔特》这类影片的血肉厮杀。彬彬有礼的德国军官,默默无语的法国姑娘,潺潺的琴声倾诉了一段如海一般深沉的爱恋。多么美的爱情,法国乡间的温润也无法阻止战争烈火对这段爱情的炙烤,分别时的一句再见,既是告白又是倾诉。两颗互相倾慕的心就这样被战火分割成为命运的祭品最终淹没在那硝烟弥漫的回忆里。
佳偶天成也敌不过法德百年世仇。不论是电影还是书籍,对于二战这段历史必然有警醒和反思。
看过电影,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本书《德意志的另一行泪》是我国的留德学者朱维毅的作品,书的主要内容是对德国老兵的一些寻访,听他们谈谈自己在战争中的经历。看完电影,我为这段爱情的终结叹息,甚至出现了幻觉,觉得书中出现了这样一段,一位德国老兵在朱博士面前坐下来开始讲述道:我叫维尔纳,我出生于军人世家,从小爱好音乐并学习作曲,因为家族传统而参军。1941年我晋升上尉并被派往法国,被安排在一户法国人家里,房东是一个老人和他的孙女。我去那天,那个女孩在弹一首巴赫的曲子,那是我最喜欢的一首钢琴曲,我循着乐声走进了客厅,看到了那个女孩……遗憾的是,我去重读这本书时才发现这是我的幻觉,我深切的体会到了这部电影的魔力。
下面我就结合电影和这本书品味一下这段爱情和这段历史
影片中的故事从1941年开始,那时的法国已然沦陷,虽然由贝当担任首脑的维希政府保有着五分之二的法国领土,但那时的法兰西早已笼罩在德意志的阴影之下,再也没有一战中对德国作战时血战到底的气势和凡尔赛会议上全面打压德国的颐指气使。那么德国是如何从一战之后几近崩溃的边缘实现逆袭的呢?书中那些老兵回忆到,希特勒上台后一直在致力于恢复德国经济和民族自尊心以便换取德国人民的效忠,并卓有成效,德国人民又有面包了并且不再自卑。希特勒成功掌权并在德国民众的踊跃支持下扩军备战。于是入侵莱茵兰,鲸吞苏台德便顺理成章了。
1940年5月,德军取道阿登山区成功绕过马奇诺防线,闪电般的拿下法国。根据书中老兵们的回忆,法国不像苏联那样落后,立体化的交通非常便利,柏油马路四通八达,德军装甲师无人能档。从影片中我们也能看出来,法国地势平坦,非常适合汽车坦克穿行,所以德国兵车能够连夜不间断的调兵,引起老板的愤怒。
当时的德国兵大体分为两类:国防军和党卫军,德国军人普遍着灰色军装,但党卫军有时会着黑色军装,因为他们作战能力更强更加精锐,所以有凸显自己与众不同的特权。党卫军有几只威名遐迩或者说声名狼藉的部队。警卫旗队师,骷髅师,帝国师,维京师。党卫军心狠手辣,实施屠杀,纵火等暴行时都一马当先。书中也有一些党卫军老兵受访,他们的悔恨通常更甚,战争期间和战后的经历也更悲惨,有一位老兵回忆在美军占领他住的疗养院时他去除了自己身上特有的党卫军血型纹身才没受到美军的特别“优待”。除了黑衣和纹身,党卫军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双SS的标志,被设计成两道闪电。影片中男主身着灰色军装并没有双闪标志,是典型的国防军。男主的人设也不太可能是党卫军军官,否则影片就失去反战的立场,观众也难以接受。
关于德军和占领区人民的关系。德军对于占领区人民自然不会赶尽杀绝,相反他们甚至和有些占领区的民众相处非常融洽。一位进驻乌克兰的老兵回忆他在战争期间曾经住在一位乌克兰的娜斯佳大姐家里,由于乌克兰民众普遍不满苏联政府对他们的统治和掠夺,所以情感上更加偏向德军,这点同芬兰很相似,那位大姐与年幼的女儿相依为命,帮这些德国兵做饭洗衣服,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们一样。那个老兵和他的战友不仅不会冒犯她们,还会帮忙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或者帮小姑娘补习功课。他们后来继续向苏联纵深挺进,后来战败撤回,又遇到娜斯佳大姐。但她此时精神恍惚,因为党卫军执行所谓的焦土政策,烧了她的家,女儿也在混乱中丢失。她呆呆的望着这个德国兵,麻木的念叨着:“德国兵坏”这个老兵当时羞愧的转身离去,时隔多年回忆起来依然痛哭流涕。所以片中男主对女孩和她的祖父流露出的感情,同情甚至尊敬和爱慕并非凭空捏造。普通德国士兵在被占领区人民面前并不个个都是刽子手。
在看电影时,我对德国军官对于少女秋毫无犯十分敬佩,海滩捡鱼还是圣诞夜的两段情节多少体现了德军的军纪严明。如果完全不看简介的观众看这部电影,或许会猜测海滩上他们会牵手,圣诞夜他们会偷尝禁果。有一个镜头是上尉在壁炉前烤火独白时回头不小心看到了少女的纤纤细腿,少女本能的捂紧了自己的裙子,上尉则尴尬的回头。这个情节除了凸显男主的绅士形象外,也多少表现了对德国人军纪的认同。
关于对待占领区妇女的问题上,书中援引的一份二战各国军纪调查。英国士兵展现出了他们的绅士风度,性犯罪率在各国军队中最低。除了日本军队和苏联军队之外 ,其他主要参战国保持了军人的基本素质,德国士兵的表现较好,同样是侵略者他们的性犯罪率确是偏低的。而他们的盟友日本,真叫人无语,我想除了政府的行为,士兵在战争期间的表现也是这个国家能在战后受到多少原谅的重要因素。德国政府和士兵的表现为他们赢得了更多的谅解。当然也有观点认为是雅利安人的优越种族主义思想让他们不屑于与外族女子发生性行为。但是在影片中显然德国军人的纪律和操守得到了充分的赞扬。
关于影片的结局,充分表达了反战的主题。爱情是神圣的,是宝贵的,但是这一切被战争轻易打破了。一句永别今生无悔,这恰恰是最大悲剧所在。虽然没有战争他们不可能相遇,但一定有很多观众像我一样希望在那时听到战争结束的消息。但是军官的离开和少女摆出的天竺葵却残酷的撕碎了我们的期望,沉静如海的爱情最终沉入了充满硝烟和鲜血的战争之海中,令人扼腕叹息。
当然,作为一个德棍,我对战争和德军的罪行是有充分认识的,我尊重欣赏这样一支军队。但是也看过很多《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浪潮》《说故事的人》《偷书贼》等这些电影和书籍,我对战争永远是痛恨的。那些参与过二战的德军士兵们他们非常不幸的生在了独裁者统治的时代,它们被迫效力于独裁者,背负着永远难以洗脱的罪名活着并长眠。愿世间永远不要有战争。
一段钢琴,一句话,两股暗涌,以及表面沉静。
我总觉得《沉静如海》是《钢琴师》的前传。
于无声处听惊雷,沉静中蕴含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好的电影敢于让故事戛然而止,要留下美好的余味绵绵,铺陈的功夫真不简单~不愧是法国片,大历史与小人物浑然一体,钢琴配乐与情感水乳交融。
女孩从头到尾没有对他说过一句话,除了离别时的一句”再见“!这种默默无语的爱反而是最具杀伤力的!哎,我的心已经揪成一团了!!!
非常干净的一部二战背景下的小制作爱情片。男主很有些法鲨和伊万的综合体,特别是戴着军帽时,我承认起码有两星都是为男主的帅。此生遇到相知之人,钢琴音中那一眼,何其幸运;战争让你我相遇,却也注定永不会有结果的爱情;同你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永别了
“我很高兴,遇到的是一位有尊严的老人,和一位默默无语的女孩。”战争中的爱情,有太多的无奈,在国仇家恨面前,爱,沉静如海。最后那盆天竺花或许只是代表她希望这样可以能够获悉有关他的些许消息。★★★★
一生只有一句:再见!
最深沉的爱只能用沉默来表达,只因为它超出了灵魂能承受的底线
如果发生在国内:村妇恋上多情鬼子,这是要毁三观呐!
海洋的包容,海藻的缠绵,暗礁的迷茫,adieu的意思是永别
最受不了这种沉默却汹涌的爱情
小说版完成时二战还未结束
这个片儿优缺点都太明显了。一方面它在剧作架构上是那么地玛丽苏那么地套路让人觉得真是俗到尘埃里,另一方面在整体格调上又是法国电影中极少见的具有东方气质的例证,节制、含蓄、舒缓、哀愁,发乎情止乎礼。泪流满面的“再见”是女主角对军官说出的唯一一句话。借战争的壳讲爱情,聪明却也难免粗浅。
军官在弹奏bach的平律时可以看到两个人对彼此感情上细微的变化,当女孩为了留住军官救其命弹奏钢琴时及最后说出adieu的时候,可以看到两个人复杂的感情。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音乐而起。有头无尾的爱情这样的结果才是耐人回味是值得想念一生的。当回忆时总会想起那段美妙纯净的乐章。
含蓄的极致就是闷骚,闷骚的极致是深情,深情的极致是遗憾。
全剧没有任何的对白,却不觉得沉闷。最后女孩子弹钢琴那一幕,他们的眼神交流最让我动容。
军官的出场,音乐,腿特写。过肩镜的构图。镜子的利用。军官谈到海时,利用shallow space让两人的脸看上去那么近--心灵的接近。少女的啜泣用窗纱与摄像机隔开,真是含蓄。
人们用两种方式打破国界,时而用战争,时而用爱情。
如果没有战争,他们将是多么登对的恋人;可如果没有战争,他们又怎么会有遇见的可能?命运没有给过他们半点机会,惟有让千言万语化作沉静如海的钢琴声。欧洲文艺版“色戒”。
你是绅士,你是淑女.你们沉默不语,毫无声息,却含情脉脉,咫尺相望.战争面前,爱情如此无力,最后却是终了那句再见.连一个拥抱都是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