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伊拉是演艺圈少见的女摄影师,自由独立,在孟买跟朋友们一起奋斗。在一次国外拍摄过程中她喜欢上了制片人拉古文迪拉,回国后就跟男朋友西德坦白了,随后两人分手。在听到拉古文迪拉要跟前女友合作拍电影的消息,卡伊拉很不高兴,加上被房东赶出来,卡伊拉搬回了父母居住的城市——美丽的果阿。面对一个个困难、卡伊拉战胜不了自己的内心,决定去看心理医生,在那里她遇到了不一样的心理医生贾汉吉尔·汗。看完此片你肯定会露出满意的笑容,好好享受吧。
女主最后一次治疗离开的时候,医生坐在那把椅子上,“只有遇到你的真爱椅子才会想”,果然,医生喜欢上了他。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一天的治疗被cancel,医生也不解释,为什么除了医生和患者的关系,他们不可以成为朋友,我想,是因为医生知道她的一切,而她却并没有在同一时间去了解他吧,不过世界本来就不是公平的。
剧中除了女主其他所有人都不知道在干什么,尤其是她的闺蜜,感觉都很温暖但她们每天都在干嘛?who knows
童年的心里阴影会伴随一个人的成长?那要看到底是哪一个瞬间留下个不可磨灭的印象吧,或欢喜或悲伤
他说我最大的毛病就是太能说,什么都想说,我觉得有道理哎,可以试着改变一下?
与其说这是部是爱情系列,还不如说它是成长题材。(也有人说是鸡汤,但其实我对鸡汤理解不深,也不反感鸡汤,能给我启发化为我用我即表示感谢)
从职业,爱情,原谅过去,到自我认同,讲述了女主的成长故事。对我来说,比较有代入感。
首先,关于职业:我很喜欢潇洒姐说的能进能退时,选择进,但这部电影也让我知道,进的前提是做好了准备,不是“毫无准备的登峰探险”,不是“白白送死”。自己能承受多大压力,自己知道。
其次,关于爱情:随着时间流逝,突然到了这个尴尬的年纪,家人、朋友、同事都关心你结没结婚,有没有对象,没有对象似乎就是无能的表现,要低人一等,甚至有罪,女主则被要求必须搬出公寓。有段时间我都被逼的或者说被洗脑的“魔怔”了,急着找个对象证明自己。而电影中幽默的心理医生告诉我们:人生中的重要关系有很多,爱自己就非常重要,亲情,友情不必多说,就连一起喝咖啡,一起练英语,一起打卡的交情也很美好呀。爱情固然美好,值得向往,但不能顾此失彼,照顾好其他感情同样重要!更何况,恋爱不是真的买把椅子这么容易的,慎重!
第三,原谅过去:我也有童年阴影,而且这么多年,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走出,似乎原谅了,每次看到类似场景记忆都会重现,噩梦做过无数回,日记也写了无数遍,心理成长的书也看了,真的就差看心理医生了,但是有些事情怎么能让别人知道呢。就让我再次尝试接受曾经发生的痛苦,尝试原谅,不求忘却,但求心安,原谅过去,原谅别人,也是与自己和解。“我已看到并接受那个记忆带给我的痛苦,发现我在寻求不被爱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全意地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
最后,自我认同:和我正在读的古典老师的书《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中有同样的观点:物质和外界认同是不可避免的,但更很重要的是自我认同,自我成长,外界的认同和物质是手段和过程,而自我认同和成长是目标和终点。这样我们才不会被别人的认同、评价左右,知道该在哪里花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需要关注自我认同,满足内在需要,把生命的重心放在成长上!
片尾和插曲很活泼、动感,要和美好的人生说嗨,以后写日记多和自己聊聊吧。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电影天堂(ID:dianyingnews)
卡伊拉做了一个很莫名其妙的梦。
她在一个工地上,周围都是工人,工人们长相很矮小且怪异。
突然间,她失去平衡,从施工的高楼上摔了下去,重重的摔在了一滩泥水中。
泥水很脏还很臭,像下水道里的污水。
那些奇怪的工人就眼睁睁看着她掉下去,谁都没出手帮忙。
突然间,又冒出一群身着传统服装的新娘子,围着她,指着她大笑。
明显是在嘲笑。
然后,卡伊拉就被惊醒了。
醒来后,她慌忙冲了个冷水澡。
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梦,所以她告诉了正在替她“治疗”的心理医生贾汉吉尔·汗。
听完卡伊拉对梦境的叙述后和对自我的剖析后,医生问了她一句:“你买过椅子吗?
“买过。”
“那你会买进店后看到的第一把椅子吗?”
“不会。”
“那不就结了。”
只有在看过很多不同的椅子后我们才能买到适合我们的那一把。
有些中看不中用,有些中用不中看,所以才有一把一把挑选的过程。
既然买一把合适的椅子都要阅椅无数,那我们在选择人生伴侣的时候,难道不更应该好好挑选比较吗?
卡伊拉是一个美丽,性感,聪明,独立,有想法,事业心很强的女性,
外形出众又聪明能干的她,自然有很多爱慕者。
她刚跟男友提出分手,就又被另一个高富帅同事表白。
自主恋爱,适合就在一起,不适合就分开,本无可厚非。
但在印度传统家庭看来,女性跟一个男人以上的人交往就是随便肮脏下贱,会被指责被嘲笑被批判被唾弃。
卡伊拉从孟买回到出生地果阿,事业感情都不顺的她,又遭到外界各种指责,心理压力过大,便催生出了那样一个荒唐梦。
电影《美好的人生》虽被贴上爱情电影的标签,但它实际是一部有关女性成长的心灵治愈系小清新电影。
女主卡伊拉因童年阴影变得敏感不安,
她表面自信开朗,实际内心闭塞,不肯对任何人敞开心扉,对待家人和爱情亦是如此。
尤其对待父母,她不仅打心底疏远,更多的还有怨恨。
而对父母的怨恨,便是她最大的心结,也是她一切感情问题的根源。
她小时候被父母送到祖父母家,没得到应有的父爱和母爱,
而就是那几年磨光了她对父母所有的期待,当时年仅6岁的她就决定再也不跟父母交流。
最后她为什么又被接回家了呢?
不是因为她写给父母的二百余封信,也不是因为她是远离父母身边的女儿这一事实,而是因为她小学二年级留级了。
留级,在父母眼中,她就是失败了,是个失败者。
而父母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子女的失败,就是子女不能满足他们那虚无缥缈的虚荣心。
“我们儿子最乖了,很温顺很听话,不仅拿到深造的奖学金,还到了大公司实习。”
在父母看来,孩子听话乖巧温顺就是好孩子,
孩子上了好大学,进了大公司就是事业有成。
只有按照他们规划的路线发展的孩子才是成功的好孩子,
他们评价一个后辈,就是如此简单直接。
是非对错的判断也是这样,“你父亲把她接回来是对的,因为接回来后她二年级就没留级了。”
《美好的一生》真的是一部非常美好和治愈的电影。
看完让你会心一笑,看得过程也会被片中很多台词和场景戳到。
比如揭露普通大众几乎都存在的认知偏见:
看心理医生的人肯定都是神经病,都是疯子。这是愚昧的认知。
其实,每个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看心理医生并不是也不该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
你都这么大了,还不交男友不谈恋爱不结婚,
以前的人会怀疑你是不是身体或心理有疾病,
现在还会怀疑,你是不是蕾丝边啊?
演艺圈很多同性恋吧,宝莱坞都被称作“同莱坞”了。
呵呵。
不是演艺圈gay多,而是演艺圈对此更加宽容。
影片展现出的婚姻观也很正面。
大人们说,女孩就该趁年轻找人嫁了,不然好男人都被挑光了。
而且,24岁以前结婚,离婚率可以减少百分之五十。
是吗?
“那百分百不离婚的几率也是有的,就是不结婚。”
影片也揭露了印度存在的社会问题。
比如,“歧视单身”。
女主被房东驱逐了,不是因为她损坏公物,也不是因为她拖欠房租。
只因公寓委员会决定,只有已婚夫妇才能在那居住。
《美好的人生》的导演是一名女性,所以她很了解女性,知道女性面临的社会问题,也深知不同年龄段女性的迷茫和困惑。
该片女主是二十多岁的女性,她独立自主,思想先进,不被传统束缚,不被腐朽思想禁锢。
但童年亲情的缺失和阅历的不足也让她对人生充满了困惑,
她需要心灵导师,需要有人引导着她进一步成长。
而导演的另一部佳作《印式英语》中的女主莎希,则与卡伊拉正好相反。
莎希是名已婚女性,有家庭丈夫和孩子。
她就是那种传统的印度家庭妇女,没有自己的工作,终日把照顾家人生活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中心。
慢慢的,丈夫和孩子开始嘲笑她的无知,她也感受到了自己与时代的脱节。
她决定挣脱桎梏,寻找自我。
《印式英语》的女主没有卡伊拉的自由和豪放,却有着成熟女性该有的沉着、自省和智慧。
两部影片展现的看似是两个性格和经历完全不同的女性,实则是每个女性各阶段的独特魅力和不同阶段的不同问题和困惑。
《美好的人生》和《印式英语》都非常值得一看,
看完后,相信你也会像我一样被剧情和人物打动。
另外,影片依旧有印度片都有的歌舞,但形式大不同。
配乐和插曲也都超带感,超好听,
还有,无论女主女配还是几个主要男配,颜值都超高,名副其实的赏心悦目。
这是我看过的最棒的一部讲原生家庭的电影。 女主因为原生家庭,父母的离别,打压等各种原因,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只能压抑自己的感情。所以在每次面对爱情时,她都无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总是和爱人不欢而散,让自己很受伤。 而实际上当一个人状态不好的时候,她在各方面都受到影响。因为女主的心结,导致她无法正常地和家人交流,甚至连工作也受到了影响。 直到女主遇到了心理医生,帮她解开了心结。父母也是普通人,父母也会犯错。当你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你父母时,你才能慢慢理解他们,原谅他们。当女主和父母和解后,她也和自己的内在和解了,她的工作也越来越好,可以正常地去谈恋爱了。当一个人状态好的时候,其实她的各方面都会变得好起来。所以自信的状态,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心理治疗的过程,女主爱上了心理医生。但是出于职业操守,心理医生并没有接受这份爱。女主爱上心理医生是因为心理医生能帮她解决问题,作为一个职业人来说,心理医生需要的是病人能够自己独立起来,自己解决问题。所以,心女主对心理医生的爱更多的是一种感恩。 因为这次的心灵蜕变,女主开始变得成熟,也因此将自己的这段经历变成了独一无二的影片。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个人经历,其实都是自己最好的作品。
一开始我觉得女主的心理问题根本没那么麻烦,一言以蔽之——“中二”。 比如那个长得像阿部宽的制片人大叔向女主告白,并且坦呈要和ex共事。这明明拿出了十足的诚意求交往啊,成年人都能理解甚至感动。女主莫名其妙压抑好感放纵自己放走意中人。 再比如爸爸说了句“当家长好辛苦”,女主瞬间爆发,大喊“这么辛苦你们不用做家长啊”,完全不看爸爸脸上分明骄傲的笑容、不听后面“我愿意一直这么辛苦”的语境,把全家人尬在原地。 我估计女主除了中二病,理解能力也有待提高。不过这场戏演得还不错,紧接着向心理医生告解的戏也不错。bty,当心理医生也要长得帅啊。 至此女主的心结才完全暴露出来,一言以蔽之——印度留守儿童的心理缺失。
主题还算明确,但是影片总有脱节的感觉。倒不是插入歌舞的原因,有点类型片混搭的意思,连镜头构图前后都不统一。比如结尾想要面面俱到,就显得拖沓。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印度心理剧,以一位特立独行的女孩作为样本,刻画出其内在心理的特点、形成源头、以及在心理医生调节下自我完善的过程。
情绪从何而来?人生如何把控?情绪来自于自己内心对于“负面”如何定义和衡量,把控住了自己的情绪,就掌握了一半的世界。
而本片的核心就在于,在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件、不同的评价中,如何保住那份稳定的内心,保护那份稳稳的幸福。人与人之间有所合,也有所斥。人活着就会不断地接受外部的评判,并形成自己为人处世的标准,幼时环境刺激会形成基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而在不知不觉中,这种标准也在自己与他人交往中形成不和谐事件的主要源头,矛盾就在于经历与成长环境的差异。女主与男友们的矛盾,主要来自于不安全感,这来源于一种幼时被抛弃的感觉,另一种来自于自己内心的负面评价标准,好坏形成于幼时。所以,如果想改变自身心理个性,也需要一个理性剖析自我的过程,在找到形成源头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开内心的矛盾。这不仅是为了行成更友善更具有包容性的性格,更重要的是避免伤害自己,在创造良好交际关系的同时,也创造了更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即使没有欲望刻意形成众人喜爱的形象,但至少可以做到不被孤独所伤,悦纳自我。
傻逼女主是我见过最作最恶心的印度演员。净是演这种角色,玻璃心,爆脾气,公主病,一众帅哥让她选,爱要不要。。没有对印度电影角色这么恶心过。印度的范冰冰。瞎了那么多帅哥男演员
沙王转型了,不再是简单的爱情偶像,更追求内涵和智慧,但本片节奏略慢,剧情略闷,虽有娓娓道来的舒服,但还是过于平淡而流于平庸了,鸡汤也是以前吃过的配方和味道,无甚新意,期待沙王在转型的道路上能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成功
女主既然喜欢制片人为什么对方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你不接受呢!!女主好美啊,不是那种很典型的印度美,带一些欧美范儿但是又有点幼稚的那种。电影是通过女主与心理医生的互动从而实现认识自我。
有一个部分非常感人,就是讨论人的内心,然后讨论人的童年,不是浅显的讨论感情。但是最后没有跟医生在一起吗???
女主超美的,医生说的话值得记录,摄影也很美,光线的运用值得点赞
一般人心目中的咨询师不就沙鲁克汗这样么,智慧又沧桑,然而这是电影,是理想化的呈现(宝莱坞尤擅人物样板化),以这个标准去找咨询师,无论在哪个国家基本上都是要失败的。。。ps:妹子很赞,可入选宝莱坞四大美女。。。
挺好的治愈系影片
我的妈呀究极神作,生活细节饱满,女主颜值演技逆天,已被实力圈粉,“不要让你的过去勒索你的现在毁掉你的未来”
假装很有道理的样子,其实莫名其妙,人物性格立不住,冗长无聊,印度人演戏真的太用力
别让你的过去绑架你的现在,更别让过去毁了你美好的未来。
太鸡汤了,营养过剩。印度女好看的好好看啊~
结束了与自己内心的争斗,就可以全心打身外的仗。
2016年印度电影《美好的人生》:影片整体很真实自然,结局挺动人,女主阿莉雅德演技比以前大有进步,国宝汗居然到49分钟才出场,好低调,自然也是在水准,但是这片长还是妥协了,好像拍不到两个半小时就不能算是印度电影,因为故事本身真没有那么多内容,只能被弄成琐碎拖沓了。
2017.12.5.1045 生活嘛,总有不容易的地方。即使你出生在有钱人家,好处就是你还有钱去看心理医生还想要爱上他。虽然结合他们的国情来说这电影有点虚空,但是指导剩下的目标群众的人生还是有帮助的吧,就是没有过不去的坎。
没想到印度也有这么治愈的电影
节奏舒缓,音乐好听,触动心灵,启发人生
非常棒的一部电影,当你一个人的内心疗愈好了之后,她的生活,工作,人际都会变好。所以,就像李欣频说的,内在改变,外在才会改变。而不是事情改变内心,这一部电影,也是让流泪的电影,其中说到,她父母抛弃她在家里,而她一封又一封的信给父母写过去,问她什么时候能够回来,依旧没有回应。
一部非常温馨的治愈系电影,但是其中含有大量的心灵鸡汤,而且印度电影的标志,大量的歌舞片段消失了,只剩下寥寥几处的歌声,所以让这两个半小时显得比较漫长,并且联系印度的实际情况,这是一部带有强烈的女性意识,最后女主真的太漂亮了!
好险因为剧情介绍错过一部精彩的电影
差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