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炒股热悄悄在上海兴起。许多老百姓厌倦了平凡无味的生活,开始纷纷投入这个让人疯狂失常的怪圈中。
香港男人阿伦(刘青云 饰)热衷赚钱,因此忽略了女友安娜的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关系逐渐出现裂痕。安娜不辞而别来到上海,阿伦于是追来这里。失望的阿伦在上海小青年三宝的介绍下,权且借炒股打发时间,也因此结识了公交车售票员阿莉(潘虹 饰)。阿莉和丈夫、女儿住在底层的弄堂里,邻里间吵架拌嘴不断,生活条件迟迟得不到改善。凭借阿伦的指点,阿莉终于尝到日进斗金的快感,她的生活逐渐改善,周围人也对她尊敬有加,只是在这一过程中她渐渐成为股票和金钱的奴隶,沉湎其中,无法自拔……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90年代,中央六台,那时候还小,但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潘虹用牙签剔牙——通过我妈的讲解,我记住了,剔牙是要用手挡住的。
还有结尾,三宝又找到了一个表叔,我妈妈说,嘿,这人又找到一个亲戚。
这么多年过去了,莫名对这两个桥段,印象深刻,还有我妈作为业余影评人的妙趣点评。
大概是因为这两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牛市,我又想起了这部尘封在记忆中的老片。
继92年《大时代》的股票大亨方展博一角,刘青云这次转战内地,继续扮演一个股市老手,在新兴市场纵横捭阖。
那个年代,买股票还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可以直接购买心仪的票子,那时必须提前购买认购证——有点类似粮票,财力雄厚,头脑灵活的人,都会雇人排队;没有资本的,如潘虹,三宝,作为一二级中间商灵活地通过转手赚差价。
直到认购证消失,当年那一批雇人排队买认购证的,大概又继续雇人去有投资潜力的楼盘,排队抢号了。
电影中展现的90年代邻里关系也妙趣横生,大院子里住的街坊,谁家吵架,谁家发财,谁家有八卦,一个院子、同个社区的人,转头就把消息传遍。偶尔邻里间拌拌嘴,闹个别扭,前一秒还白眼相向,但等到别人家孩子或老人生病,终归还是要帮把手送去医院的;同样的,隔壁大户赚了钱,街坊都想分一杯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到底没讲错。
潘虹的社区里经常传递股市第一手消息的,是一个盲人大叔。。。但他眼盲心不盲,对股市动向比一般街坊都清楚——比较逗的一段是,这人在看到股价飙升时,干脆摘下眼镜盯大屏幕了,说好的盲人呢?另外,每次哑巴想要表达什么,没人明白,只有“盲人”大叔,一清二楚还能当哑巴的翻译。
那时的港人,还是带着有些拧巴的傲慢来上海淘金:
刘青云的女友Anna,面对老板追求,灵机一动借口洗手才脱了身,回头还不忘吐槽一句:
我得去洗手了,听说中国人上完厕所不洗手,丢~
不过这也对应着开头,潘虹家蹲完马桶的小朋友,手还没洗摸摸脸就直接上桌吃饭了。
片中各个角色,都充满了喜感,除了潘虹老公,一个典型的上世纪知识分子,面对改革大潮却最先受到了致命冲击,类似这样被时代吞没的悲剧角色,在那个年代并不少见。
我的舅舅也是当年第一波投身股市的勇者,听说那时候他大概还上了杠杆。
90年代中后期,舅舅家里经常有一些北方不常见听起来就很贵的水果和海鲜。想来,那时他是赚了钱的吧。
听我爹说,估计90年代他就有个小五十万的样子了吧,同时还偶尔搞点邮票收藏,为这,还特意在家里搞了一个厚重的保险箱。
但炒股二十年,大A股牛熊转换多次,我舅舅却反而欠了很多外债,究竟数额有多少,他自己也从不对家人明说。
这几年,他离开家乡南下,去了江浙一带的私人医院,听说那里给主治医师的工资很高。
唉,可怜我舅舅,60多岁的人,还要背景离乡的,赚钱抵债。
去年听说他回来,在酒桌上开心地说,债务基本清了,现在主要想多赚钱,帮我表哥还房贷。
电影结尾,刘青云在天台上悲从中来,对那个落魄的知识分子说:
你说你不幸福,你堂堂中国人,而我呢?我是香港人,到了哪里都是二等公民——
以前还没发觉,这电影竟然还暗戳戳地融进了港人的无奈,大概由于是中港合拍,可以这么讲吧。
最后三宝继续他的老本行,到处找“葱头”,顺便还在电影最后给大家留下财富密码:
以后呀,房地产才赚钱。
不知道搬去浦东新区的潘虹一家,有没有在浦东多买几套房子。
而这部电影的导演,编剧,工作人员,包括刘青云和潘虹,有没有在浦东或者香港多购置几套房产呢?
只是这一切,都不得而知。
这是什么牛x的片子,完美的预言了近20年中国房地产的现状,也反映出了90年代初人民急需求富的迫切愿望,真的是把疯狂做到了极致,潘红的演技在这一部电影中绝对封神,并且这才是牛叉的合拍片。 厉害的是,本片上映于《大时代》与《暗战》之间,刘青云继续在上海实现股坛奇迹,并且在最后还当一把谈判专家,严重怀疑杜琪峰是看了这部电影才找刘青云去演的《暗战》,通过股票来反映众生相,绝对不失为一部好片。而影片的高潮在于,丈夫为了挽回所谓的男性尊严,用老同学房子装修款全部买进股票,准备搏一记,范莉和他的街坊邻居也在苦等阿伦送来救命金,全部夯进股市,而阿伦在准备送钱路上看见女友和别人暧昧,醋意之下打了一架,似乎心灰意冷放弃炒股。怎奈天意弄人,“孔雀化工”(听名字好有年代感的股票)一路狂跌,将范莉、邻居们、范莉丈夫的钱全部化为泡沫。范莉的丈夫巨大打击之下准备在阿伦居住宾馆楼上跳楼,还指定临死之前要和阿伦谈一下。 此时影片用荒诞手法描绘的人世百态,宾馆楼下有人在撒钱,宾馆楼上有人却因为钱要跳楼。
举凡九十年代的大陆电影,尚未有一部电影在展现城市生活方面,像《股疯》这般成功,让人感受到鲜活有力的真实。同一年(即影史赫赫有名的1994年),张艺谋把《活着》拿到戛纳,田壮壮的《蓝风筝》也已完成,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在前一年拿到金棕榈……第五代导演集体发力的同时,第六代差不多开始露出苗头:王小帅拍了《冬春的日子》,张元完成《北京杂种》,娄烨正在准备《周末情人》……还有姜文,于同一年拿着《阳光灿烂的日子》去了威尼斯。所有这些电影几乎都没有涉及到都市,在宏大的历史书写和细碎的自溺抒情两个极端上定足。
中国的城市化在九十年代初的迅猛发展,或许吓到这批结束革命不久即拿起导筒的电影人。第五代导演们自然不必说了,无论是否因为革命的“洗礼”使然,他们都无可奈何地丧失了把握当下社会真实的能力,唯一的例外或许是张艺谋在1997年拍的《有话好好说》,但我们已经分析过这部电影的特殊性(见此)。第六代导演虽然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躁动(比如《北京杂种》),但恐怕得等到世纪末才有对城市化进程对人与社会之影响作出客观的观察与记录(贾樟柯)。
《股疯》突然撕开的这道真实“伤口”,由一位香港导演提供,似乎也就不奇怪了。导演李国立不仅是一位外来者,同时也是香港都市化进程浸淫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跑到上海捕捉都市跳动的脉搏,看来不会很苦难。因此《股疯》这部合拍片虽然批着亮丽的“陆皮”,但内核实质上是一部港片——故事发生在上海,但从城市景观和摄制手法上,它仍然是十足的港片味道。无论是摄影机在现代都市建筑外的快速移动,或表现十字路口的堵车状况,还是所使用的极富感染力的配乐,电影都成功捕捉到一座大都市的躁动。
恐怕唯有香港导演才有这样的能力吧,九十年代初的大陆导演很难具有。究其原因,无非是向来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香港,与欧美的大都市基本处于同步发展状态,大陆则因为革命的停滞唯有等至改革开放后才有真正的城市化发展,而且是在集短的时间内极速迈进。这在感知上对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造成了两种困难:一是发展过于迅速,如同观看奇观;二是捕捉真实的能力在革命阶段磨钝甚至丧失后,需要时间恢复。
李国立只需将上海当成另一个已然过去的香港来拍摄。他曾经亲身处在炒股狂潮中,因而发生在内陆之地的相同事件对他来说如同历史奏响的韵脚,显得既新颖又陈旧。拍出《股疯》两年前,也就是1992年,引发观看热潮的《大时代》诞生,这是一部讲述香港股市风云的电视剧。对于已经成功拍摄过相似题材的香港电影人来说,将其移植到上海,可谓驾轻就熟。
社会发展显出相似的逻辑与进程。我们或许还记得在安东尼奥尼的《蚀》中,作为重点表现的股票交易所作为展开探讨男女情感的现代空间呈现在观众面前,安东尼奥尼精准捕捉到了同时代(六十年代初)社会现实与人心之躁动。香港出现类似场景,应该会比欧美国家稍晚(可能在七八十年代)。至少在大陆经历此情景的九十年代初,香港早已经历过了。
当国人尚无法把握股市(以及城市状貌)这一陌异事物,香港电影人无甚困难地做到了。《股疯》像香港电影,显得合情合理。唯有亲身经历过,才把握得更加真切。香港电影人只需将这个故事拍成是他们曾经经历过的故事,好像在拍回忆一样,都不用太去思考如何把握九十年代上海的真实情状,上海这座城市的真实状貌就表现出来了。
当然,上海有其特殊性,导演没有忽视。比如对老上海弄堂市井小民生活的呈现,虽然有些时候准确又深刻——每个角色都活灵活现,可见下了不少功夫——但与此同时,角色也表现出一定的脸谱化和夸大(也许为了喜剧效果),结果导致上海都市的独特性只得到片面呈现,不能不说这源自于一种刻板想象。这是可以问责的地方,削落了电影的价值。
能把一出夸张的讽刺剧演好,有不被指责,需要的可不是优秀的剧本,而是一位优秀演员的勇气。潘虹是上个世纪至今中国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被如今的年轻观众称之为中国的杰西卡·兰格,戏路却比这位美国远亲要宽的很多。《股疯》中她对于复杂琐碎人物关系的处理让人惊叹,不时为她的才华所倾倒。
比《爱情神话》还灵! 别说这三宝有点东西的,90年代知道在浦东投资房地产!
小时候只觉得,这个片子很好玩,昨天又看了,觉得怎么一个香港导演怎么把上海人的心理,上海的所有东西拍得那么好,那么深入,那么贴切。后来我想,可能天下的事情都一样的,
很多年后,我还记得潘虹在公交车上用钱砸人的片段。当时刘青云应该是才拍完大时代,本片中他和潘虹的故事发生在上海,这是当时还不满十岁的我最早对上海的感性认识。外滩、南京路、石库门、股票、逐金、小市民……
活着干嘛,跳楼吧。@资料馆
资料馆2013.7.24.7pm “你是一个中国人,我算什么,我不过是个香港人”,第一波陆港合拍片高峰。潘虹神演技,凌厉泼辣潇洒,无论在公交车、弄堂里还是大户室都妙不可言。新股发行时排队买认购证那场戏被挤着压倒玻璃上的脸,理发店里的小会议等镜头设计都很棒。看了此片而炒股或在浦东买房的都发了吧。
稍带夸张的真实记录,然后这种生活电影在公开的电影市场就绝种了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胶转数版。剧作夸张了股票上涨/下跌带来的一夜暴富/一瞬全亏结果,且两对男女如过山车般的情感关系处理也很狗血。不过角色设定很是鲜活立体,男女主角一冷一热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潘虹刘青云演技极佳,各有风格。粤语配音部分好评,但国语配音太浮夸过火。影片记录了90年代初上海的面貌及国人的精神状态,却无沪语元素,十分遗憾。结尾目光投向浦东,且预言了火箭蹿升的房地产业。三星半
股票最早启蒙片~话说我昨晚还梦见我买基金几天赚了30%。。。
“野火烧不尽,韭菜割又生”。即使是25年后看这个故事,竟然也不觉得突兀和荒唐--原来大家都疯了20多年。“方展博”前脚在《大时代》杀了丁家个片甲不留,后脚在上海深陷小老百姓的患得患失中。结尾阿莉家响应振兴新上海的号召,跨过南浦大桥踏进了新村;吃肯德基的三宝下步又是要来帮巴西来的表叔炒楼,一则关于生活的寓言。
刘青云, 潘虹,王小毛....有趣的组合...有趣的电影...似乎讲大陆股市的电影很少吧
是个做社会文化研究的好案例。影片戏剧化的表现了炒股狂潮,这个在上海新兴的令人上瘾的外来物。同时,影片又内在的显现了大众价值观中的盲目趋同,利益扭曲人心的影响,,女性作为第二性被附上的禁锢职能,以及香港-内地关系。但其实这些方面都表现的模模糊糊。
合拍片。CCTV看过好几次了。潘虹演技就是好。刘青云卖萌。还记得那句点睛的台词,潘虹接受采访的时候“作为一个投机者,不,投资者”。带出的还有香港和上海的奇妙连接,以及今天依然成立的现实意味。
上海热。结尾的卡车,直接穿越到了《万箭穿心》
三星半。热闹掩盖了不少的瑕疵,本作有明疯的人阿莉,潘虹演得层次分明,除了她觉得疲惫开始担心转折的桥段太粗糙之外,她实实在在的表演出了一个拥有虚妄的热情的人,尤其第一次挣钱回到阁楼面对刚出差回来的丈夫的那场戏,十分华丽,很多场戏她技艺高超,但那场戏简直如神君天奏。其次是两个暗疯的人,一个阿伦一个阿莉的丈夫,他们都是由一个理性被情绪拨弄变得失态,最后有了跳楼戏,这两个角色基本各有各的牵强,刘青云没演明白转变,丈夫的角色又写得太蠢,所以结尾泄了气。香港导演善于处理情绪,几场大戏都渲染得不错,加上潘虹细腻写实的表演,她把那种港式的幽默消化得很好,用自己的东西表现了出来,这样两全其美的做出了一部不错成色的电影。
载入史册的历史经典。太还原生活的点点滴滴了,作为80后表示,这部电影就是真实生活日常,虽然剧情夸张浪漫了一点,但是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大陆就是酱紫。现在看看,中国简直就是从越南变日本的即视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都是人才都很牛。还有潘虹演技真的太好了,妥妥的大女主即视感,她要是多拍点这种精准对位自己风格的戏那得多好啊。刘青云代表的香港,和她代表的前卫大陆城市的文化价值碰撞,这种先锋电影只有以前的国产片才可以看到,真的很自豪了,这才是代表中国电影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典范!
极度切题的经典老片 时值国内改革开放股市刚刚兴起 一夜暴富的黄粱美梦确如片中让广大群众疯狂不已 大赞潘虹的搞笑泼辣形象 摆脱悲情苦命女性形象的潘大姐演技更为传神气场 90年代正是改制最明显的时候 于是就有排队买认购券 排队交易 盯着大屏幕看行情的场面 现在虽然有了电脑网络之便利 本质上不会变
股疯这片子简直是一代神片。论股市,其剧情即使到今天仍然在一次次地重复地上演,今年的状况尤甚。论上海历史,它用电影镜头记录下了90年代那个还未被全球化和城乡一体化吞噬的市井上海及其生活细节。而最牛逼的是,影片最后王小毛站在南浦大桥上指着浦东滨江地块预言了中国房地产的今天。
通过香港导演之手,拍出最最沪上风味的时代剧。悲剧搭台,喜剧开唱。其实无关悲喜,这是属于中国人的最朴实而难忘的一段记忆。故事细节落实到具体叙事节奏都赞得没话说,演员的表演浮夸而真实。另,那个时代真的没有烂片诶。
还记得那只孔雀化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