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索菲亚,列夫·托尔斯泰是她的丈夫。他们结婚36年,有13个孩子,其中9个活了下来。虽然他们住在同一个房子里,但他们经常写信给对方。他们是一对情绪失调的夫妇,经常争吵,彼此非常不愉快,但偶尔也会享受激情的和解时刻。这部影片是索菲亚的独白,讲述了他们一起生活的快乐和挣扎,取材于他们彼此之间零碎的信件和日记。影片是在布列塔尼海岸边贝勒岛的一个美丽花园里拍摄的。花园的可见和不可见是这对夫妇故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在VIFF看的时候旁边坐的都是爷爷奶奶,他们看的心情一定与我不同吧。看到时候,让我想到的是本科演过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独角戏。本来读war and peace期间发现的这部电影,冲着“wife of the writer”的角度来看的,但不得不说,再好的演技也抵不过单薄的剧本。从头到尾都是且只是来自一个中老年妇女声泪俱下对丈夫的控诉。不过其中一句话我还是感触很深,Sophia提到Leo Tolstoy说“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他生命中所有美好的集合,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自己的生活却是chaotic and pathetic。”然而托尔斯泰爱的只是他想象中的生活,他无法接受生活真实的样子,他和自己斗争,和身边的人斗争,直到最后他离家。不过还是要谢谢这部电影和Sophia的日记,让我了解了世界文豪和他的家庭in another pair of eyes.
“You do not desire death. You just like the idea of death which frees you from this mundane life.”
最近在一边读Yiyun Li的《Tolstoy Together》一边读草婴翻译的《战争与和平》。十年之后我在喜欢的当代作家(Yiyun Li)guide下重读最喜欢的小说,我觉得非常满足,自己读的时候的心态和体会也变化非常大。正巧NYFF有这一部《A couple》,我抢到了票,拿着我的Kindle,坐着地铁去了电影院。
现场观众坐满了Lincoln Center Walter Reade Theater。一个小时的电影,大概过程中有十几位观众离场。平心而论,如果我不是托尔斯泰的忠实读者且对索菲亚和他们的婚姻充满好奇,我是无法看下去这个”电影“的。全程都是女主角一个人独角戏演绎索菲亚给托尔斯泰的信,掺杂了一些对拍摄的公园和海的特写。我甚至不能知道这部电影能不能称为一部剧情电影,我不推荐任何不了解托尔斯泰和他的婚姻的人看这部电影。
从我个人的观影体验上来讲,我在去之前非常期待这个故事。因为我很想听索菲亚的角度的托尔斯泰,他们的婚姻,他们的作品。在我整个二十岁的期间,我对托尔斯泰其人和作品的感受有非常多变化。现在我会觉得《战争与和平》是我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之一),它的作者不只是列夫托尔斯泰,也是索菲亚托尔斯泰,它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托尔斯泰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但不是一个让我喜欢的人,更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或者父亲。这不完全是他自己的问题,也是时代和社会的问题。
索菲亚的信很真实,很”老套“,也很triggering。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在她的信里看到自己母亲,家庭里其他女性,甚至自己的影子。有人说这些话和场景都是老生常谈。但祥林嫂的故事、索菲亚的故事还在一遍一遍发生,我们已经可以厌倦这样的故事了吗?
如果索菲亚出生和生活在当代,或许她更能成为自己而不是托尔斯泰的妻子。
P.S. 她可能会变成《婚姻故事》里面的斯嘉丽约翰逊 lol
影像极简至美,但内容真的让人昏昏欲睡。冗长的怨妇控诉老生常谈,文本毫无新意。我周围几乎都是女性离场,尤其还有拖着丈夫离场的。我在最后十分钟也受不了了,出门看看路边的黑格子和蓝天白云的海鸥更美好。
#4th HIIFF# 影展聚焦-大师新作。前入围2022威尼斯主竞赛。怀斯曼拍故事片也是活久见,虽说也是“历史翻案文”做法,而且是时下流行的“女性被伟大男性压抑折磨”的角度,不过实在是太人间真实了,明写女性收到的压抑和暴力,暗写艺术家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非常深刻,大把金句;所谓“悲剧”是双方相互成就的稳定结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片子实际上是用布莱希特史诗剧的方法,正好解决了诸如《贤妻》这样的(文豪之妻)电影所不可能触及的深刻问题;或者是诸如《报丧女妖》这样要讲这么久的故事,这片子短短63分钟就讲清楚了。#年度十佳候选#
大可不必
海南电影节2022
+吧
控诉丈夫从没给自己的孩子喂过水,却去男仆家挑水。抱怨丈夫因为愤怒打碎了所有瓷器,却不理解他生气的原因。怨恨丈夫有过太多离谱的外遇,自己却依然深爱着他。须臾一生,懂得人不能强迫让另一个人不离开自己。明白自己的丈夫不是朋友甚至不是爱人,他只是世人膜拜的文豪,却给予了自己有毒性的爱情。
拒绝一切含糊,暧昧,然后直击主题。
#79威尼斯# 弄一段长达一小时的个人诗朗诵来做什么呀
离谱
相当好,在不大的野心和自觉中丰富且自足。像一首私密的室内乐,一曲凝固的长诗,一幅延展的静物画。最大的不足在于朗读的语音还是缺少多样性,且自然转场也稍显粗糙。-.5
你在拍一种很新的东西…
女性与日常生活,像流水一样自然,非常享受的观影体验。
5.9/10 #NYFF 怀斯曼把他纪录片中最宝贵最精华的元素全然丢弃,然后使用一种与之对立的方法所创作出的“剧情片”令人失望:那些人物群像/被注视的生态等事物本身的主动性(所表现出的一种随机性和多样感)都丧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被怀斯曼全然操纵的预设的文本和场地(花园中的生物也沦为“布景”)。他以往纪录片内部所构建的开放性相关性也消失无踪,所剩下的唯有“闯入者”(一袭黑衣的索菲亚),和她突兀的姿态,无法与周遭的他物调和。若使用滨口式的“文本优先”的表演论或许仍能将此作视为一种近似客观的将历史文本/人物重置(赋予图像/人形)以(不夸张地)强化一种控诉或记录,然而这条路径也被女主剧场式的小动作与频繁轻佻的面部表情所摧毁。一种虚伪的在地性,缺席的俄语,那些怀斯曼所“设计的”结构或段落都堪称“古典式”的,被巨大的单调性所淹没。
这不是电影啊,毫无调度甚至没有艺术特色。一个小时的冗长碎叨,打着女性主义旗号搞些怨妇之事?高级黑吗这是。
一个女人被PUA的悲惨一生,却很难换来大多数人耐心花一个小时听完她耗尽心力的控诉。怀斯曼的这出独角怨妇戏的思路其实蛮对的,历史同现实对位,令人难以苛责其形式的单调——一切繁茂的表象只是背景,不公的婚姻只能带来枯竭的生命,在舞台的中央,椎心泣血地言说。
鲁迅的祥林嫂>>怀斯曼的祥林嫂。托尔斯泰看到估计会不屑一顾,甚至连像说受不了他妻子一样都不稀得“受不了”这个片。托尔斯泰话语权更大,他对于妻子的抱怨更广为人知,本片全部是妻子一人发言,颇有罗生门的感觉。从怀斯曼爱zzzq的角度出发,本片适合喜欢zzzq的人拿去发挥,也适合写论文。片中水很多,导致多人因尿急退场。极简主义并不意味着视觉乏味,idea并不大于视觉享受。
#HKIFF47# 属于那种,看了十分钟基本等同于看一小时的片子。英文和法文名都是“夫妻”的意思,但是中文翻译成“xx之妻”,剥除掉了女性的主体性,一个成功大作家背后的,没有名字的“贤内助”形象。虽然这可能也正是导演这么设计的意义,但还是觉得整个观影过程有点考验人了。
背景乱象中残留着主体情绪,渲染过度的「控诉」游离于写实更偏向表象之风。场景捕捉的流动感很强,海风、树木、花海与人物搭建出的美学结构远胜于行文的影像诗本身。怀斯曼还是有本事的,只不过意象化表达有时过于私人化,晦涩过多则客观影响了观赏性。。
awwwwwww 看怀斯曼纪录片里拍的人,你会怀疑他们是不是在表演,或者说可以慢慢看清他们戴着的面具,他们总是带着面具作为某个更大的系统或者世界的一部分去说话。这部片子也是,将言说作为一种表演,让她处在过去和现在,(观看)自然、思考和表达的边缘,恍惚间分不清她是不是在表演。当母亲、妻子、文学、自然主义的面具被一层层剥落,我们看到的那张脸是谁?那个声音是从哪里来?
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