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败前夕,从中国抓了很多劳工运往本土,其中有国军战俘,八路军战俘,他们在日本饱受非人的折磨,如若逃跑则被立即处死。萧汉生(裴秀彬 饰)和夏明远(李光洁 饰)知道他们目前修的是重要防御工事,便偷偷告诉属下消极怠工,寻找逃脱的机会。国共战俘刚开始时心存介蒂,但萧汉生的大义担当使所有劳工萌发了强烈的民族情绪,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为准备武装暴动,萧汉生让劳工们在劳动中偷偷准备炸药,想办法让朝鲜族劳工李继成(贾宏伟 饰)逃脱劳工营,指示他准备外围接应。劳工营总监冈田(矢野浩二 饰)接到命令,要他在工事完工后杀掉所有劳工,萧汉生感到,生死攸关的时刻来到了......
谈一下缺憾的部分:
1.裴秀彬,也就是年轻的萧汉生,配音很突兀,且这个人演技不咋地,很出戏,全程一个表情,在演技过硬的段奕宏衬托下,更明显。
2.阿部力,也就是萧忆,是个帅哥,演技可惜感觉差点火候,不过比裴秀彬好很多;反正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
讲日本话的部分是用日语来呈现,编剧很优秀,剧情很吸引人,演员演技大部分都在线。
这部剧第一集就让我感同身受,那段历史总是那么令人心痛。
李光洁饰演的夏明远人设挺带感,挺帅。阿部力的眼睛真好看,人也帅。
段奕宏演技真好,虽说是配角,但是我认为,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他演出了主角的味道。很优秀的演员啊!段奕宏的部分,印象最深刻;那个韩国人演的萧汉生,好像是有偶像包袱吧,真的是个木头,全程面瘫,对比太明显了,可惜了,这么伟光正的角色给这样的人演,是最大的遗憾。
总体上是很优秀的一部抗日剧。
四颗半星,但是非要在四星和五星间做个了断,那就五颗星吧!如果您也对抗战历史题材感兴趣,推荐看一看这部经典!
今天是2020 / 02 / 02 5:27 看完了本剧。本片央视首播在2002年。看了网上首播在2002年。当然这个年份是记不清楚的了,只记得那个时候上小学,而且还没放长假(03年非典),大致可以确定是在02年首播时候看的,而且是央视1频道。记得那个时候我家应该还是黑白电视。而且,使用天线看地方台,中央1频道还不稳定,有时候就看不到,有时候就能看到央视1频道。
总之,那一年在央视1频道看过一点点(当时那个条件看不完整部,只看过几集),零零散散的记忆,却尤为深刻。央视1当年的情况没晚应该放三集,每集都有下集预告。晚上放学回家,新闻联播结束、焦点访谈结束,恩,就放这部剧了。有时候家里晚上还不让看电视。
算是和这部剧有缘(也是因为现在资源获比较available),让我再次遇见。算下来差不多18个年头了。
一、为什么对本片子的记忆尤为深刻呢?
二、重看后的感受
三、我的感受:真的就像部记录片。
四、本剧特色
五、我为什么要给四星半(当然我不重要,只是个人的感觉罢了)?
六、有错误或问题欢迎评论
在重新回顾本片前,记得脑海中只有几个画面,而且如果不再次看到这部剧的名字,也不会再次去观看这部片子,想必也只能是记得那几个画面罢了:
1. 被俘虏,然后每个人被小日本用通红的烙铁在胳膊上烙上了一个“三角形”,算是一个俘虏记号。当时还小,看着就疼,揪心;
2. 一个老头子,总是面对一个人下棋,似乎很怕些什么东西,而且对面那个人其实没有,是他自己幻想着和那个人下棋;
3. 老头子很回避一些事情;
4. 应该是看的有矢野浩二的第一部片子,对这个人有印象;
5. 片尾的结束部分两个老人躺在席子上(去世了),
6. 那个时候不知道段奕宏,最初对段奕宏的认识应该是在《士兵突击》,所以在这部剧对他没什么印象(实际上到现在一直比较喜欢这个演员,现在再次看这部剧,段表现的很不错)。
当时很小,对片名没什么理解,但是也好奇,《记忆的证明》,这个名字算是有点印象,才以至于,当我再次看到这个剧名,一下子,那些片段又复现在脑海,以至于有重看这部剧的冲动了!
现,完完整整看完了,良心作品,正如看完后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当年的报道评论中所述:“真实得像部纪录片一样”。而且导演也用心了,“近几十年来我们国内拍摄了许多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但里面作为反面形象的日本鬼子都很模式化,甚至有点卡通。但我们这部剧不同,既然是记忆,就一定要有真实的感觉。所以我们让日本演员来扮演日本军官,举手投足都非常真实,好像记录片一样”。
这不是一部抗日神剧,(也许这些年来人们对抗日神剧印象太深刻了,各种吐槽也很正常,以至于可能很少或不再关注抗战片子,也无可厚非;我想还是好多人,就是看到近期也有不少人看过这部剧(从弹幕中可知),估计都是有情结的人,而更多人可能就这样错过了这部经典作品(这部剧豆瓣标记、评论不是很多));
主题无疑可以确定为反战、揭示当年日本人的罪行、揭示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以示铭记历史,铭记那个年代所受的迫害。
整部剧两条线展开进行:
1. 一条是:战后50年的“现在”,当时被日军俘虏的中国军人萧汉生做了一本《回忆录》,想要出版,但是,因为是回忆录类型的书,不似小说等题材,它需要证明(就是有人来证明这部作品的真实性)。而这位当年唯一幸存下来的中国军人一直为了不能将所有的兄弟带回中国而苦受折磨50年之久,他一直不清楚当时“组织”中到底是谁出卖了他们,以至于组织进行的行动被日本人提前防备,所有人被杀害。但是,他又不相信组织中的每一位有可能会出卖他们,所以这是个“谜”一样的存在。这是他的心结。一名拿着DV的日本女子在北京拍摄,无意间走到他家,他当然是反感日本人的,这个不多说。就这样这部剧的女主角就出现了,(剧情不再多说真心好奇的可以看看本剧就29集)。然后女主决定采访这位老人。老人的孙子萧忆(相必这名字也是考量过的,一个“忆”字)一直在爷爷的《回忆录》做工作,如何让他出版。受到限制(需要证明真实性)。然后女主和萧忆两人就踏上了寻找“证明”之路。这条线就是战后50年现实当中,两人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去找寻那段历史的证明。从而展开。
2. 另一条是:回忆录中的情节刻画、以及寻找到证人相关回忆刻画。从而展现那个时期的情况。
两条线交叉展开的,就有一种自己要去找到真相(那段历史)的感觉(那种迫切感、那种紧张感、那种破解谜团的感觉),所以有种像纪录片的感觉。
但是真的把它当做纪录片来看是没有意义的(当然本能的看完我也去搜了一些是不是真实的历史,但看到有说是的有说不是的,然后我就立刻调整了思路:真的把它当做纪录片来看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本来就是影视作品,但是,导演的确想的是尽可能做到刻画的真实、做到用心。我们作为观众,能够有所思考,有所感受(对日本人当年罪行的重现、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痛恨、对和平的期盼)这就达到目的了。
1. 配乐真心的不错,气氛渲染的不错;
2. 演员选择比较用心,两条线,战后50年后的现实中,选择的老演员都很专业,很有代入感;刻画历史情况那些演员也表现的很好。女主角的形象也很好(表现的也是很自然、真实、开朗、活泼,正视历史),似乎是作为一种象征:与男主角结合,象征和平(两人恰好都是当时日本高级长官与中国被俘军人的后人)
两个人到底有没有好好看他爷爷的《回忆录》就去调查。有时感觉男主智商不在线。
其中有个情节貌似有问题(不排除个人理解错误,勿喷):
感觉 有个bug:他们了解到岗田(那个高级人本军官)已死(当然实际没死,情节上做了伏笔),当然不会想到再继续找他了去证明,这可以理解。但是,后来他们去找邮递员,邮递员在他爷爷回忆录里肯定记载已经死了(因为他们的组织内的人李继承杀了邮递员取代了他)。他们按道理来说不会去找邮递员才对的。可是他们去调查邮递员找当时的邮递员了,这不是有问题么?
查到邮递员的名字竟然是小百合姥爷。当然剧情肯定要推到他们要查到小百合姥爷铃木创太(其实就是岗田)。但是明显是有bug的:除非有一种解释,他们俩人根本没好好看他爷爷的回忆录,就调查! 笑死人了,哎。 这个桥段,有问题。
可能编剧想不出什么办法让他们更合理的“调查”到小百合爷爷铃木创太就是当年岗田监工,但是观众老早就知道了。 根据剧情,他们最终肯定也会知道,并再次展开这是必然,可是这个桥段明显有问题。
算是一点桥段上的问题吧(个人感觉)。
如果您也看了这部剧,觉得我写的这篇文章有任何问题,欢迎评论,我会积极修正的!
抑或是,如果一些您认为精彩的情节也可以评论,有问题也可以互相讨论!
最后,感谢您观看这篇文章!
印象最深的是段奕宏饰演的周尚文,在放下猜疑和排斥后,为了大家可以顺利脱逃,为了确保自己不会因日军的药物迷惑在神志不清状态下说出情报,毅然服毒自尽。还有很多人物,或是壮烈牺牲,或是忍辱负重,或是坚守一生情深义重。 被鲜血染红的树叶,无声落入泥土归于大地,硝烟散去,他们都在大声喊着:忘了我们,好好活着! 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了记忆的证明。 如今这盛世,如您们所愿! 不,我们不会忘,永远。
我电视剧涉猎得比较少,印象中,这一部是最好的。好在以下几点: 第一,让国民党军官做了第一主角,在天朝这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
第二,视野非常国际化、现代化,比较客观的描述了各类人物,共产党、国民党、日本军人、普通百姓、土匪等等,对卷入战争中的各类人物都没有脸谱化,这种视野是好莱坞电影惯用的,但在中国还比较少见;
第三,关心个体命运,中共文化向来推崇集体贬损个人,要求个人为了国家、集体、大局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可以说很不尊重个体生命,但本剧的主角周尚文却是个有大局观愿意牺牲自己但不强求别人为了更大的目标而牺牲的有人文情怀的人,这个角色实在太棒了,搁到今天也是意识超前的人物。
当年看这部剧的时候岁数还不大呢,没想到现在豆瓣上还能看到。老实说这部片子看完之后心情很压抑,真的是很不好的那种。一群死在异国他乡的,战士――我不太想用俘虏来称呼他们,虽然他们确实是俘虏。用短短几句话真的无法说清对这部剧的情感。我只知道,我到现在依然记得大家一起唱着918,依然记得那个死去的女孩,依然记得那一盘棋,依然记得周尚文走时的光芒,依然记得大家逃出去却被伏击时的那种愤怒与绝望,依然记得那对老了后还是自杀的日本男女…………一部好的电视剧,即使过了那么多年,依然能让人们记起。
2011-8-30,三星改四星~至今没看到结局
小时候看过感觉挺震撼的,现在才发现韩国演员裴秀彬居然是主演之一
zzh事件发生后想到了小时候看的这部剧,在我看来这部是央视当年抗日题材的一个特例,他太真实,太压抑,选题又太少人了解,是多数人不知道的抗日战争。 db很多人都大赞那句,“你根本不懂什么叫人民战争”“因为战争本就不属于人民”,充分表现了当年(或者现在依旧是)的豆瓣是多么的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我看来这句话正是说明果党失败的原因,虽然我很喜欢老周,但这句话他不该跟老萧说,他该去问问那些俘虏他的日本兵,为什么把中国普通人民拖入一场战争…该去问问后面他饰演的团长,为什么上峰要抓壮丁把人民拖入战争,该去问问他淞沪会战的好同僚飞将军孙元良,为什么强抢女学生,把人民拖入战争…然而最终老周也逐渐认同的老萧的主张,并且认同战俘团结起来组织暴动,我想那些推崇这段对话的人,大约是不愿意谈论后面这些情节的
2014-11-22 其实应该好好看看的……结局是毛?毛?
我们记住那段历史是为了避免历史的悲剧再次发生让人民远离战争 就像周尚文所说的那样“战争根本就不属于人民”,但绝对不是为了把老一辈的那段仇恨延续下去!个人评价:8.7分
当年看时候,还觉得挺好的,立意挺新颖的,后来看了五十年代的《桂河大桥》,突然好想问编剧,你是不是借鉴的有点过了!段奕宏的儒雅还是很让人难忘的。
看完之后,我决定再也不买日货了。
不记得剧情了……只记得小时候暑假在电视中看到,被惊着了……阴郁的氛围……又害怕,又想知道这些人的结局
萧汉生(共产党):你根本就不懂什么叫人民战争! 周尚文(国民党):因为战争根本就不属于人民!
杨阳拍摄的比老陆川靠谱多了
气氛压抑,对待中日之争,既有情怀也有胸怀,故事和立意都是稀缺类型,但我对剧情走向提不起兴趣,4集弃
没有脸谱化的角色,故事太惨烈。老段真绝色!李光洁在里面真好嫩…裴秀彬居然会中文(配音大概是赵岭老师)。减一颗星是因为时空穿插这个点没有把控好,两边的交叉过于频繁,导致剧情严重割裂,情绪刚培养好呢,就又转场了…实在是出戏。
其实现代部分的戏更有意思一些,除了两个小年轻,其他日本人的演技都不错,还算合格地表现日本这方老兵的众生百态,而过去这部分的演员演技太良莠不齐了,老段话剧腔太严重。另外那个韩国人演的角色的智商太令人着急了。
创作前后历时近5年,当然留给观众的印象和影响更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PS: 矢野浩二帮了中国影视业不少忙。
很小时候看过的,我印象里最好的日本相关历史电视剧前三名,不管是剧情还是演员。记得有一个矢野浩二在房间里,听一个姑娘唱樱花的镜头,感觉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说它是一部抗战片,不如说是一部反战片。一直觉得在中国,真正宣扬反战思想的片子,其实不多。当然它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反战的主题,更在于塑造了一个个典型又生动的人物形象,各色各样有着不同背景和经历的人,在面对或者回顾同一个事件的时候他们的一言一行,展现众生百态。
这么冷清,看来央视的人气不行啊。不过段奕宏演的军官是超帅啊!
在我还电视的时候觉得最好的有关抗日战争的电视剧没有之一。撇开"政治正确"这一点不谈, 光有 "你永远都不懂得人民战争。" "因为战争根本不属于人民。" 这两句对峙就够出彩了。
生灵涂炭的民族耻辱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面前,重温民族的痛史,警醒和鞭策
高中时代教育频道播放,当时还不认识什么明星,具体细节也想不起来,唯一留下的印象就是:好看,扣人心弦!还记得当时的《上海电视》和《新民晚报》都有评论为神马中国人设要用个韩国人来演,也是一时热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