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丹尼·科林斯 剧照 NO.1 丹尼·科林斯 剧照 NO.2 丹尼·科林斯 剧照 NO.3 丹尼·科林斯 剧照 NO.4 丹尼·科林斯 剧照 NO.5 丹尼·科林斯 剧照 NO.6 丹尼·科林斯 剧照 NO.13 丹尼·科林斯 剧照 NO.14 丹尼·科林斯 剧照 NO.15 丹尼·科林斯 剧照 NO.16 丹尼·科林斯 剧照 NO.17 丹尼·科林斯 剧照 NO.18 丹尼·科林斯 剧照 NO.19 丹尼·科林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0 20:07

详细剧情

  1970年代传奇摇滚乐手丹尼柯林斯(阿尔·帕西诺 Al Pacino 饰)在经历人生低潮时,经纪人(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Christopher Plummer 饰)发现了一封40年来从未送达的信,这封信居然来自披头士主唱约翰·列侬,在40年前写给当时19岁的他,这让他再度受到启发,毅然决然地离开现在奢华的生活,踏上寻找生命意义的旅程,而他也在这段旅程中收获了真爱和消失已久的创作灵感……

长篇影评

1 ) 情怀之余,我们还有什么

在一个略有纪念意义的十二月八日,静静的看完这个2015年的新电影,虽主演已是赫赫有名的阿尔帕西诺,但是电影本身并没有被大做文章。《丹尼柯林斯》,这是个有情怀的电影,也是个除了情怀以外我们还可以考量自身的电影。

已是大红大紫的摇滚明星丹尼柯林斯,在一次巡演过后收到了一封来自约翰列侬的,40年前的信。
40年前,才刚刚发行了自己第一张专辑的丹尼柯林斯,接受了一个小杂志社的采访,提及自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约翰列侬。奇迹的是,采访过后约翰本人读到了这篇报道并给杂志社写了一封寄给丹尼斯的信,但是由于杂志社的野心,这封信在40年后才辗转到丹尼的手上。

40年前的丹尼柯林斯是什么样子? 影片开头导演就留了一个小小的悬念,一直给他背影的镜头,面对着杂志社的采访,他支支吾吾,嫩生生的,没有套路,没有包袱,就像记者盘问他那样,“为什么我觉得你对于即将成名所会经历到的一切事情都是恐惧的?”
“是的”他说,这是电影开始,我们看到的第一个丹尼柯林斯的正面镜头。

阿尔帕西诺那张脸,哪怕只闪现几秒钟都让人印象深刻。戏骨之称并不是简单现于评价的言语之间,我可以看到他从眼睛中流露出一个音乐界新人对于自己前途未知的恐惧,真实的恐惧,还有一份对音乐的赤诚之心。

而40年后的丹尼柯林斯,已经不复当年真诚。嗑着白粉,挺着啤酒肚,带着浮夸的首饰,说着荒唐的话语,在千万简单买账的歌迷前唱着口水歌,享受着万人拥簇的优越感。他的生活装备了所有堕落明星的标配物件:烟酒毒品,香车别墅,放荡的年轻女朋友...40年前面对将要经历这一切的他来说是恐惧的,而今,他已经被腐蚀。
流行,走红,富裕和荣耀,给了他什么,不过是麻醉剂,不过是污浊眼球的尘埃。
是的,污浊的眼球。影片中很多次给阿尔帕西诺以脸部特写,一张布满皱纹的黝黑的老脸,总是带着戏谑的表情或是将要喝醉的游离状态,不温不火,不需要通过语言说些什么,好像皱纹都能给他发声。

收到信之后的丹尼,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充满堕落充满肮脏还有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带上的无数绿帽子,于是他收拾行李,来到新泽西,想要弥补自己生活40年犯下的一桩错,他虽不是浪子,他只是想回头。
接下来电影的大部分剧情都在描摹丹尼和自己儿子的故事,关于家庭的重新组合,关于亲情的缝补剪切。一切就是在告诉观众,他浑浑噩噩的这40年里,缺乏了创作缺乏了灵感的同时,更是缺乏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庭与亲情的。就算左拥右抱各种各样的女人,也不过看在金钱面子上的逢场作戏。他陪着儿子面对癌症,帮自己的孙女治病,一桩桩救赎的事情,而同时他也在此时创作出了更纯粹的作品。

在那首歌里,他淡淡的唱着“我在这条盲目的路上游走着,直到我看见更好的方向”。比起曾经在电影中听到凯文史派西翻唱克恩的音乐,阿尔帕西诺的声音更有风味。




电影中有两次相同布局的镜头,都是丹尼柯林斯从幕后走向台前,掀开大幕,迎接观众呼声的时候。
前者在电影开始不久,万事俱备,走出后台面对聚光灯,唱出一首首烂熟于心的歌,日复一日的套路;后者是他在新泽西的小演出,几百人的小酒吧里面,简陋的后台,然他却鼓了很久的勇气踏出那一步,昏黄的舞台灯光,一架简单的钢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想给自己回头打上的标签。
但是他终究是老了,没有勇气面对着一众看惯了他摇摆取乐的观众唱出不同以往的歌曲,人们在台下对着他大喊着的时候,他的信心和勇气就在一点点消逝。那首在漂泊的过程中写下的歌,伴着流行元素的鼓点,掩埋在庸俗观众的欢呼声之中。演出过后,大麻酒精,积累的救赎都成空口白条,同样伴随着一场亲情的危机,事业的困境。
他知道的,那首歌不会是大众喜欢的,甚至会被观众言语唏嘘,于是他选择的是放弃做自己,迎合他人笑脸,因而这注定不会是老丹尼一次涅槃重生的仪式。

不过这也是二次自我重启的开端:他送走了豪车,退掉了酒店的豪华客房,留下那封让她改变道路的约翰列侬写的信给自己的红颜知己,离开这个包容了他迷途过错的半路的家。不需要仪式,不需要表达,经历至深的亲人和知己失望的眼光,没有什么理由不去回头。

在电影《天鹅绒金矿》里面,brain slade脱下了自己穿着摇摆了70年代的华丽服饰,梳着大背头,开始唱着世人最吹捧的美国梦,他把以前最纯粹的自己杀死在旧时的舞台上。丹尼柯林斯也同此般,在一众脸上堆满褶子的老女粉丝面前摇摆,在一次次自己的唱片被售罄后洋洋自得。只是他一直没有看破,他是被大众消费的产物,而不是消费大众的赢家。
流行,注定是庸俗的,大众欣赏他的,就像灰色的潮水,你看不到底,个人风格就像黑色的墨水,在灰色的暗流中看不真切却又醒目。明星们在这其中,就是顺流而行的角色,沉醉于成名后带来的富贵,早已忘记音乐,艺术创作的本质。保持本心者已很难得。

70年代的约翰列侬,离开了披头士的光环,结伴小野洋子,写下了很多关于他爱与和平的作品,也是他一生最为人称道的艺术结晶。
那时候他给了这位尚有初心的年轻人指明了方向,他给他写了一封信,告诉他“富有和名气不会改变你的想法,只有你自己会”,然而命运却让他的灯塔之光没能照亮这位年轻人余下的四十年,显然他后面的40年都在改变了初衷之中度过,却留下他在回首过去的一片懊恼。

导演们多次将镜头对准摇滚乐,拍它的醉生梦死,它的紫醉金迷,好像在通俗大众眼中,摇滚和致幻剂,和酒精,和没完没了的俗烂交际一样都已经是被捆绑销售的东西,见诸于天鹅绒金矿,见诸于各种乐队的传记片之中。不可否认,很多摇滚明星的个人作风都带有这些标配元素,好像没有嗑药磕到嗨翻,就没有艺术创作的灵感。
但是摇滚并非如此糜烂---《丹尼柯林斯》这部传记电影在浅显的剧情下其实也想告诉我们这一点。约翰列侬所昭示的精神不是腐烂不是浮华,是本真的追寻,是赤诚的信仰,不需要致幻剂来加以浮夸的放大。一个紫醉金迷了40年的艺人,尚可以回头,找寻当初的信仰,那么你我的初心,是否依旧呢?


电影中响起列侬的imagine的时候,丹尼靠在自己别墅泳池前的椅子上,看着抽大麻抽到嗨翻的小女朋友,手中拿着的是那封列侬亲笔写给他的信,“富有和名气不会改变你的想法,只有你自己会”,同当头棒喝,就像告诉丹尼,生活多讽刺,总不经意回头给自己补一刀,看看你活得多么糟糕,再激励你浪子回头。

片尾,丹尼柯林斯故事原型出现,叙述了当年自己面对采访时说的话:“当被问到将要成名后是否会改变,我想我其实面对这些富裕和荣华,是肯定会变的”。
现实生活不像电影一样充满情怀,丹尼本尊其实只是当年的一个民谣loser,然而他的故事在很久以后的今天借着怀旧的名头被搬上银幕,现实没有打电影剧情的脸,只是想简单说明,
除了怀旧的情怀,我们还有不忘初心的必要。

12月8日,是列侬遇刺的日子,纪念逝者本身,还是纪念这一个符号,在很多已逝的艺术家被过度消费的今天早就被模糊了答案:张国荣,梅艳芳,黄家驹,约翰列侬,一开始纯粹的听他们的歌,到后来变成标榜自己的一种方式,你我也许曾经是其中的一份子。
我们用纪念来提醒自己不忘初衷,又用纪念假装自己一直善始善终。
我们在电影中找到共鸣的情怀,但是也可以看看自己,是否同样初心依旧?

2 ) 老帕真是个给人惊喜的人啊

老帕的确是给人惊喜的人 每一两年都能有电影 烂片当然会有 但好片真的也多啊

都是废话 目的是感叹老帕 吹吹老帕吧

这一部说实话在电脑里挺久了 补帕的电影补了很多了 比起男朋友德尼罗(闭嘴) 老帕的电影少很多 看多了上世纪或者2000左右的 这部是算近的了

看这部完全是因为电脑下太多电影没内存了hhhhh打算看完之后删了 因为觉得这部会很普通 甚至我自认为猜到走向了 但没想到啊现在看完了 首先是把自己笑了下 这部自以为很普通甚至我会拿来吃饭时候无聊看看的电影 后面剧情鼻子酸过 紧张过生气过

现在我还去了q音啊云村啊还有虾米大佬那找ost 甚至去了soundhound都没找到老帕唱的hey baby doll和don't look down哭了啊

但这部电影还是要留在电脑里咯

一开始看我还不知道是有关列侬的

其实这部电影真的 大部分人应该都会猜到剧情 糜烂的巨星生活 生日那天收到三四十多年前偶像列侬写的回信 然后要重新做人?找到了一直没见过的成年儿子 并且开始写歌 不再唱那首唱到烂的热歌

但是老帕就是给人惊喜啊

其实我觉得好电影最后半小时都是精华

最后半小时我看到进度条的时候 有点奇怪 因为按道理如果是大部分同题材电影 最后就是Danny Collins登场 唱了他这些天创作的歌吧然后就结束了 约到了前台姐姐 儿子的病也没事 和儿子家人幸福下去blablabla

但是这一段居然不是这样的

老帕上场前的紧张 和对前台姐姐的结巴 真的可爱也真的让人会心一笑 觉得下面出场唱自己的歌他会得到认可会得到掌声

但是他弹起了钢琴 准备开口唱新歌的时候听到下面都在叫他唱hey baby doll时候

老帕的眼睛啊

老帕的眼睛真的是会演戏吧

Danny说They hate my guts

唱起了hey baby doll

这里泪目了 真的鼻子酸了

最让我情绪泛滥(?)的是结尾啊

其实Danny拿本子记住医生的话一开始开头就有 那时候觉得挺感动的 但没想到算是个小伏笔啊

其实很简单的对话 但这一段是真的也泪目了 因为真的儿子的害怕 和Danny第一次做爸爸 在这种等医生说病情的情景下 他们两个真的演技666啊(我就是帕吹没办法

结尾居然在这里戛然而止 我倒是没想到

唉 因为是部好电影 我把后面全看完了 到黑屏的最后一秒 真的比想象中棒太多了

就像安蒂加西亚的注册情缘

希望老帕继续演下去 带来更多惊喜awww

2019了 我还是很爱阿尔帕西诺啊

3 ) 未完结是最好的结局 [猫]

本文发表于《环球银幕》8月号ipad版,如需转载请一定告之本人并注明出处。 ------------------------------------------------------------------ 这只是个关于可能性的故事。作为故事原型的Steve Tilston在1971年发行首张唱片《An Acoustic Confusion》之后,并没有飞黄腾达40年,也没有30年未作一曲,而是在同期出道的巨星们的光辉照耀下,黯淡地走到现在,单是个人专辑就出了十几张,我们也不知道他的音乐是否像电影里那样,辜负了他未收到的列侬来信中请他“对你的音乐真诚,对你的生活真诚”的教导,因为他无名到了虾米只有列侬喜欢的他那张处女作的程度。 有趣的是,我横看竖看摇滚老炮圈,也没发现哪个资历那么老的巨星能做到30年不写歌却持续红到丹尼·柯林斯这个级别,来看演出的也不会只是片中那些老年人,滚石也只有10年没出新专辑,就是老帕西诺借的演唱会拍摄场地——过气老队Chicago的演唱会,也是贵乐队推新专辑的地方,他们的音乐比柯林斯丰富,即便吉他手和小号手很厉害,也没红到能被希尔顿酒店前台的打工大学生立刻认出的地步……摇滚圈的竞争比我们想象得残酷,于是此片只能是对虚构的可能性进行讨论:假如一个人少年得志,从此抛弃梦想与真情,连唯一的私生子也不认,吃了40年老本还屹立不倒,突然收到偶像列侬40年前的鼓励信,会不会良心发现,改变人生?而帕西诺也以他自然散发的巨星魅力,不露痕迹地演活了这个有点荒唐、有点脆弱、还有点善良的摇滚老混蛋。 与歌迷(骨肉皮)上床、产下私生子这种事在摇滚圈并不罕见,柯林斯选择走进私生子汤姆生活的时机碰巧微妙:第一,汤姆的女儿,也就是柯林斯的孙女,多动症到了不医不行、医错毁孩子的地步,他却没能力送她去专业学校;第二,温柔贤淑的妻子正怀孕,马上要产下第二个孩子;第三,工薪阶层好男人汤姆得了遗传自母亲的白血病,还身负20万美元贷款……他的自尊心并没有大到拒绝能帮他部分解决诸多困难的富爸爸的地步——这也是我喜欢务实美国佬的地方。汤姆让柯林斯明白了什么是家庭,什么是普通人的现实。 柯林斯自己的困境也多,当经纪人与柯林斯对话,我们似乎在看柯林斯的自我和本我交锋,金钱、名利、女人、创作力……一切都会因为他的改变而难以预期。时隔30年,他终于写了首具有真情实感的新歌,面对年纪和他一样大的那帮观众,他依然只敢唱口水老歌“Hey Baby Doll”,在台上表演他演惯了的老年小丑角色。毒品、肤浅美女和荒唐生活也不是那么容易戒掉。他追求希尔顿旅馆的大堂经理玛丽(安妮塔·贝宁饰演),或许只是试图接触他应该恋爱或迎娶的、与他年纪接近的成熟睿智女性,在此过程中,也学会用尊敬欣赏的目光去看女性了。他们是否会在一起,无法断言。柯林斯是否会如他所言,在巡演时唱新歌,也无法断言。汤姆是否会战胜病魔,更是无法预知。 但改变会带来希望,给汤姆女儿取名“希望”或许是创作方埋的隐喻。最后一场戏,从不放弃(死缠烂打)的柯林斯陪着儿子等待检查结果,以他的幽默、世故、经验和爱意,告诉儿子,如果医生叫他唐纳利先生总是有坏消息要说,而叫他汤姆就是好消息。故事就在医生的一声“汤姆”中结束。这是极好极好的。 三星半 Guide 01:全片都是列侬名曲,歌迷福利。大家都是为了帕西诺才看这部电影的,我懂。 Guide 02:你还可以看:《鸟人》、《绝美之城》

----------------------------

我的公众号:树屋钓月亮

4 ) 追寻那个心中的背影——电影《Danny Collins》漫谈

当人潮喧闹涌动时,你在哪里? 当人潮悉簌散去时,你在哪里? 你是否也在仰望,那个令人神往的背影? 这部受到真人故事启发,改编而成的电影故事,保留了真实故事里的情感,演绎了故事中的情节。《纽约观察报》评:阿尔.帕西诺 献上了近年来最出色的表演。 一切的一切, 都源于那个肆意的70年代, 源于那个在音乐的宇宙中, 从未陨落的星:John Winston Lennon 。 一封来自1971年,约翰.列侬的亲笔回信: Stay true to your music. Stay true to yourself. 这是对灵魂的鞭策,这是偶像的回首,这一刻他在看着你。 四十年后,当我们听着他的音乐,神往的是那时的生活方式,还是那样纯粹的态度?关于这部电影,我想从海报中背影的角度,来展开这部幽默不羁的温情剧作的一角。 约翰.列侬的背影 1971年,20多岁的丹尼.科林斯,在噪杂的杂志社里,面对《Chime In》杂志编辑的访问,玻璃窗外的阳光晃得让人睁不开眼,编辑的手中烟雾缭绕,几乎淹没了他的视线。 面对这个脸上写满70年代的愤慨与执着的年轻人,编辑忍不住两次感叹:“At your age.”“Jesus age.”,这时的丹尼.科林斯不懂得出名的含义,更不知道未来的生活会面对什么,他的心里是对死亡的恐惧,是像列侬一样创作,用音乐表达自己,现实世界离他很远。 而40年后,当他在现实世界拥有了名誉,金钱和女人,却远离了心中的音乐。那个年轻的自己早已消失,那个列侬写信回复的人,已经不见了。现在的他,再也无法与列侬有任何的交集,无论是创作上还是心灵上。 时隔40年后,第一次拿到列侬当年写给自己的回信,丹尼.科林斯开始反思,如今这个开着巡回演唱会,把着金发姑娘,喝着酒,吸着毒品,坐着专机,开着跑车的他已经三十年没写过歌了。即便有再多台刻着自己名字的钢琴,也听不到自己内心灵魂的声音。 于是他想追回当年的自己 ,面对自己一塌糊涂的生活,面对糟糕的婚姻,遗失的家庭,荒唐的人生。他试图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与家人重获联系,找回那个还能感受生活,感受美好,书写心情的自己。这期间必然被无数人嘲笑唾弃,其中包括他的经纪人,酒店经理,还有他从未见面的亲生儿子和儿媳妇。 为了再次遇见那个70年代的自己,他开始用酒店的便签纸记笔记。先是每天零散的感受,杂乱的思绪,再后来是孙女申请私立小学的课程,最后是儿子癌症化疗的医学术语,重新融入生活后的点滴笔记,最终浮现为一首属于自己的歌曲。 即便这样的尝试与努力,当他真正准备回归原创歌手的身份时,在酒吧 live show 的现场,他却退缩了。这里没有感人的高潮,只是一个无奈的老人强颜欢笑,在众人的哄抬下,改唱了那首滑稽的成名曲:“What’s going on? Hei , baby, what’s going on?”。这首歌像《鸟人》里男主角一直在重复的台词一样,纠缠着他,嘲笑他的人生。阿尔.帕西诺说导演让他演绎的这个角色,就像所有朋友都希望他继续扮演《教父》里的迈克.柯里昂一样,而他想扮演的只是丹尼.科林斯。 一场无厘头的闹剧结束之后,生活还得继续,巡回演唱会还要演,那首《What’s going on》不知道这辈子还要唱多少遍,还要多少次在欢笑里悲伤,每唱一次,仿佛自己的心又破碎一次,距离曾经的自己又远了一步。 当丹尼.科林斯第二次被人感叹:“At your age !”,是在他60岁的时候,他的经纪人弗兰克反问他,你别告诉我,你这个年纪,要开始写歌,寻找自我。 生活中没有时光倒流,失去的永远不会回来,60多岁的丹尼.科林斯,没能做回年轻的自己。但是他说,总有一天他会唱出那首歌。最后把跑车送给了希尔顿的门童,自己改乘计程车。很多天之后,默默到医院去陪伴儿子等待复查结果,他只是找回了at his age 的自己。 影片中你将看到,阿尔.帕西诺如何把自己变成一个荒唐的老头子。 (预告片里我真真把他看成,上了年纪的钢铁侠了。。。) 丹尼.科林斯的背影 人们对一些特定的年代歌手执着不放,就像对自己的青春无法释怀一样,生怕自己的青春幻象破灭,其实青春早就一去不复返。但是人们总爱沉浸在这样的世界里,喜欢千百次的画面重现。而一些影视歌名人,便承担起了众人青春储物箱的角色。他们不可以老去,他们不可以沉寂,不可以改变,人们不关心他们本身,只关心打开箱子时,记忆中的脸庞还在不在。当台下的观众早已头发花白,疯狂的跟着同样年迈的丹尼.科林斯合唱着“What’s going on. ”的时候,莫名的令人觉得滑稽无比。 而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痴迷名人,名人的孩子就是个例外,丹尼.科林斯的儿子就准备无视他一辈子。母亲十年前癌症离世,女儿刚满6岁,妻子再次怀孕,自己却被检查出遗传了母亲的癌症,生活让他的父亲在这个时候出现,就是在嘲笑他的无能,他不想给父亲补救机会,但是现实却让他没办法坚守自己的尊严。 对于父亲的背影,他从未奢望过,他自然的抗拒,他愤恨的不平,但是他也只能无奈的接受。接受这个可笑的父亲,滑稽的表演着自己的荒谬。 当他再一次在诊所看到父亲时,他是无奈的。等待医生的结果的时,丹尼.科林斯试图扮演一个父亲的角色,宽慰儿子一切都会好的。儿子突然反问父亲:你能保证吗?丹尼.科林斯竟然满脸严肃的脱口而出:我曾经让你失望过吗?这下终于不但把儿子逗乐了,也把全场观众逗笑了。只不过这次不是嘲笑,而是无奈的发自心底的笑。 整部电影在获得大野洋子的授权下,使用了九首约翰.列侬的歌,时而悠长,时而轻快,温情的曲调,让画面里多了几分温馨的色彩。 每个人心中的那个背影 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背影,可能是偶像名人,可能是亲人前辈,我们一生又有多少机会和片刻,可以跟自己心中的背影有那么一点点的交集,被认可,被关注。电影核心围绕 Connect 和 Reconnect,找回自己,找回与身边人的亲密联系,让心中的背影转身,让自己也成为别人心中的一个背影,有些事情不能放弃,亲人不能放弃,爱情不能放系,灵魂更不能放弃。 关于那个荒谬的自己 在这样主题下,电影里充满了自嘲和荒诞元素,丹尼.科林斯的整个晚年生活就是一个笑话,他身上的那个渺小的自我,在他常年的混乱生活和疏远家人的现实中,显得那么萤光微弱,岌岌可危。跟他有关的事情总是莫名其妙的,住到哪里都要把一台大钢琴搬进酒店房间,开着巡回演唱会的大巴车去找儿子一家人,没完没了的约酒店经理吃晚饭,利用一切资源不择手段。 在他厚脸皮的坚持以上这些行为后,身边的人终于被他的疲劳战打败,最后他有机会教儿子弹琴,登上了孙女的全家福,将自己写的歌弹给酒店经理Mary听,做到了真正的 Stay true ,即便过程是荒唐可笑的 。 记得之前看完《While We’re Young》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是: Face the reality, we are boring. Life is boring, but it's real. 而看完这部《Danny Collins》之后,带来的感受是: Sometimes, we are ridiculous. Life is ridiculous, but that's it. 最后,看到时光网首页提示:4月25日是 阿尔 .帕西诺 75岁生日, 北美的时间还是正日子,特此祝他生快。 2015年4月25日 多伦多 小玄儿撰写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5 ) 生活的好与差

没什么比看一部阿尔帕西诺的电影,更让人感受到什么叫“生活品质”。

这句话是我看电影的前十几分钟想到的影评的核心思想。

一个商业摇滚歌星,接到约翰列侬几十年前给自己写的信,这个创意很棒,很百老汇和好莱坞。

当列侬的imagine开始插曲,阿尔帕西诺在床上辗转反侧。

很爱这个节奏。

然后,我的硬盘挂了。

好不容易放周末,背着电脑离开中关村,又背着电脑滚回中关村。

一种无力的宿命感。

没什么比硬盘挂掉,更让人感受到什么叫“没有生活品质”.

硬盘挂掉,去中关村会各路JS,最让人厌恶生活。

好在系统在固态盘上装着。换新硬盘就好。

就是丢了很多资料,公司的和自己的,但是不愿意让中关村这帮人恢复,信息安全。

好在百度云和为知笔记有一些备份,虽然不全。

最近没怎么备份。

但就像我跟奶昔哥聊,关键还是咱自己的风险控制不好。怪不了外部。

以后每天下班要备份所有资料,每周整理时,整理备份。

云服务真是好东西。

问题和麻烦即商机。诚如是。

生活的好与差,都是人定义的。

达尔文说,生物就是适者生存,适应环境。

珍惜、享受世界,生活。

一些行研资料和日记,重新动手写。

昨天下午修完电脑去踢球。累的跑不动。装备不行,没戴眼镜,踢的一塌糊涂。不过随着年龄成长,在球场上倒是越来越镇定。搞一套装备好好踢球。

诸如此类。

*****************
2015.8.8
我的国际政治几本书的读书笔记原来已经存到百度云了,好开心。此次硬盘损毁,损失甚小,我心甚慰。
国际政治几本书是我去年某阶段的一个重要总结。它的丢失挺影响我心情。失而复得,心甚慰。
周末写书评某一读书过程告一段落。

6 ) 一個令人沮喪的事实

阿爾·帕西諾《丹尼·柯林斯》

看阿爾·帕西諾2015年新拍的《丹尼·柯林斯》,单就表演而论,是一種享受。表演戲劇化,性格化,不過火不毛躁。帶著觀眾從洛杉磯來到新澤西,從台前來到幕後,像一個風趣從容異鄉歸來的有點不正經的老叔叔(他的自我評價是,我就是個笑話)。

瞧,捉奸在床,不急不惱,甚至不在意,倒戏谑帮自己戴绿帽子的小伙“家务”busywork,busywork……為這個綽號洋洋得意;另外,巡回演唱會台下三個老女人兩個小時不間斷嚼甘草的梗也到位,雖還風光,但看客中已然沒有了年輕人,來聽演唱會的都是褶子嚇死人的中老年婦女。只是———巨星柯林斯有沒有想過,*那幫中老年妇女若看到他藏在衬衣下的束腹宽腰带作何感想?*

這邊至少看着風光,那邊卻相当平民。導演對高檔社區看門人,對希爾頓酒店泊車的侍應生,對前台打工的學生妹,都有或粗或細的刻畫。頭是開了個好頭,可這樣巨細靡遺能拍下去嗎?怎麼拍?會不會虎頭蛇尾?(此處補上一句,老來能有經紀人那樣溫雅善解人意又不卑不亢的老友也是一種福分。)

吃過中飯繼續看,看完下午一點。覺得:的確虎頭蛇尾,中間已經索然無味。**「反青蛙王子灰姑娘模式」**,不是讓灰姑娘穿上水晶鞋乘南瓜馬車進入皇宮舞會,而是讓superstar坐私人飛機驅奔馳轎跑上山下鄉新澤西。

說完模式說細節,有幾處有印象:三十七年來經紀人每到一處,都會每周收到一箱純淨水。雖然煽情,但還算有新意。父親柯林斯教兒子湯姆彈鋼琴的片段,雖陳腐,但有效果,矯情地說,能打中觀眾心中最柔軟的部位。湯姆離家去看化驗結果,玫瑰橋段再現,效果很好,好萊塢編劇擅長於此。而父子二人在焦急等候化驗結果時,柯林斯關於醫生的稱謂(唐納德先生還是湯姆)的觀察讓人叫絕,結尾不落俗套,也刻畫了父親對有關兒子的一切事情都格外關切,記在小本子上。

再看缺點,開印有自己頭像的大房車看望兒子一家,可以接受,畢竟柯林斯個性張揚。但送門童奔馳跑車一節就太好萊塢了。*看來好萊塢里的導演可不都是個個鮮衣怒馬,否則導演也就不必這麼大驚小怪。*

幸福圓滿的結局,卻道出**一個令人沮喪的事实**:只有在金錢的護航下,親人間的和解才是可能的。注意編劇的用心良苦:設定從未見過的成年兒子湯姆是拮據的建築工人還嫌貧富差距不夠大,還設定了一個多動症急需特殊教育引導的孫女(我挺喜歡這個孩子,現在的家庭太靜了,話癆話癆最熱鬧),撓撓頭,好像還不夠,又設定了兒媳即將臨盆,一大筆花銷即將破門而出,狠心的编剧哟,最後居然使出了思密達大招,讓兒子湯姆中途患上罕見的遺傳性白血病。現在你看看,這是一個對美鈔多麼需要的普通家庭。最重要的是,父親柯林斯負擔得起這些開支。於是乎,從未謀面,一見面兒子就讓老子“go away”的家庭風平浪靜了,親人和睦了。當然了,導演想補救,想輓回,想讓觀眾千萬別往利益處想親情,在父子第一次見面,就竭力樹立兒子不貪財的形象,把柯林斯寄來的支票都撕了。

*導演之所以扛住沒讓柯林斯破產,並非強調柯林斯的家庭責任,而是因為一旦破產了,和諧共處的夢就破碎了,再也圓不住了,不被人信服,千瘡百孔。*

離了帕西諾,這片子最多打二星。

7 ) 只有《Imagine》

在《Imagine》响起的时候,我坐直了身体,幻想故事走向男主音乐的自我救赎之路,那一刻我以为这是电影精神鼓点的开始,却不成想是全篇的唯一巅峰。

关于音乐,推荐《醉乡民谣》
关于父子,推荐《大鱼》,甚至《法官老爹》
关于暮年与艺术,推荐《年轻气盛》

好莱坞的技巧在多动症的Hope,在留给经理的信,在结尾男主的幽默安慰中都有体现,精彩且有心,此外的剧情充满了俗套的油腻剧情,男主和酒店经理/父子的谅解在好莱坞的套路之中随意解释。

想想看在《Imagine》歌声响起,镜头推向帕西诺摊在椅子上的眼神,一部短片戛然而止,会给几星呢?

8 ) 物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看完了丹尼科林斯,在touch bar的Mac pro上,用森海的耳机屏蔽了外部世界,就着三得利威士忌。

失意的摇滚巨星,因为收到自己偶像40年前的信,决定洗心革面重头来过,虽然温情种种,然而一切的一切,没有名利,无法解决。

想起闺蜜的至理名言,至少失意的时候可以泡着温泉看着富士山用面膜挡住泪水而不是蹲在马路边就着瓶啤饮泣。势利么,世界本就这么残酷,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另一个闺蜜说,到了这把年纪,在路边摊儿看见啤酒烤串花毛一体上桌那一刻,就会停止抽泣了。

现实么?残酷么?

人类世界本就是建构在虚构故事里,只要活着,再怎么愤世嫉俗反社会也难逃身份认同的焦虑。与其拧巴在现实的残酷与幻想的完美,不如面对现实,先能呼风唤雨,再任意妄为吧。

没有了乔老爷的Mac Pro键盘的打字声都很难听,但是,又如何呢?!

短评

浪子回头老梗不过好歹承认七十岁开始转型科恩基本不可行。给魅力四射的Al十颗星,很少演不要脸的万人迷,演起来真可爱!吃一贴高龄rom-com狗粮。跟保姆/经纪人Plummer大爷也萌得很,旅馆开门那里一口就亲上去了卧槽

7分钟前
  • paradiso
  • 推荐

这个温情故事中金钱是关键

8分钟前
  • #烧光光#
  • 还行

轻松温暖的小片儿,阿尔·帕西诺演技爆表,毫不费力地把一个外表颓废但内心充满善意的摇滚巨星形象诠释出来;配戏的演员也丝毫未显逊色,演儿子的最近接了这么多片子估计快红了。讲述最俗套的父子和解故事,但是既不狗血也不鸡汤,甚至连大团圆结局都懒得拍给观众,最真实地截选呈现了一段生活。

12分钟前
  • 我是一只小小李
  • 推荐

一部以民谣歌手Steve Tilston的真实经历改编,关于老浪子自我救赎的温情小品。题材屡见不鲜,平白直叙的剧本也并不算出彩,阿尔帕西诺唱歌是个看点,电影结尾让我动容,大晚上在温情片里找到我想要的感动这就足够了,四星半。

13分钟前
  • Lost丶Key
  • 力荐

不一样的视角,过气明星的B面。7

16分钟前
  • 巴士底的猫
  • 推荐

6.16 @ 香港UA时代广场

17分钟前
  • Jerry
  • 推荐

间接想到石黑一雄的小夜曲。所谓自由,其实没什么自由,不过是些放纵,放纵也无非因为要对抗没有自由,恶性循环。不是摇滚明星或“艺术家”的人们是在另一种恶性循环中而已。大家互相张望。现实中残酷的事情看似平淡无奇却疼得撕心裂肺,须臾间擦身而过就消失了,疼痛也变得恍惚。帕爷爷太可爱。

22分钟前
  • smalldie
  • 推荐

近年来看过AL最好的电影,剧本尤其出色,不给观众喝鸡汤。帕仙奴与所有演员的互动都很来电,值得推荐!贝宁风韵犹存,且越来越像达斯汀霍夫曼~

23分钟前
  • 发条J
  • 推荐

如果有机会和某位以某个作品而出名的人交流,尽量还是不要提那个人尽皆知的作品吧。就像不要每次看到李克勤都要提及红日那样,觉得或多或少都是对他有所伤害。

28分钟前
  • jiade
  • 还行

艾尔·帕西诺又演了一个在迷茫中自省和重振的artist,所以电影特像《低入尘埃》,但和《低入尘埃》比,本片通俗易懂,叙事单一不复杂,哲学味少了很多,鸡汤成份多了些,有点俗套,却没那么矫情。喜欢电影的音乐,即便没完全支撑画面,至少好听的旋律加强它的节奏感。好久不见安妮特·贝宁。三星半。

31分钟前
  • Ron Chan
  • 推荐

人就是不断做减法,然后某天忽然发现什么对自己最重要。

34分钟前
  • 欲圣
  • 推荐

近期我能静下心真正好好去享受的一部电影,并不是说它有多么的完美,反而它很“套路”化,在真实事件基础上过度拔高主人公,使得整个片子很平淡。但这些我心水的演员们之前的化学反应太好太自然,让我看的非常享受。喜欢残缺中带着小圆满的结尾,即使生活一团糟,还是有亮点等着你的。

36分钟前
  • touya
  • 推荐

那封信是真的有+1星

41分钟前
  • 珍妮的肖像
  • 推荐

2015.10.7.902 肯定是AP从影至今演过最喜剧的角色,真是难得。影片就是很积极风格,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脸的那种,台词也很有趣轻松,故事虽然是讲人生改变,但是那些多动症儿童,那些疾病,那些后悔的人生,竟然演着完全不像是问题,反而是被这种正面迎击毫不懈怠的处理手法给弄得节奏剧情欢乐有趣。

42分钟前
  • xixi嘻嘻
  • 推荐

75岁的帕西诺这些年做了一个“神”级演员该做的事情,当然86岁仍旧矍铄的普卢默同样令人心生敬意。

43分钟前
  • 神甫
  • 还行

一个比较温馨的歌星故事

45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推荐

如春天阳光般温情,如夏日凉风般美好,像冬天的雪,但整部电影看起来更像是秋天的落叶,虽是迟暮,但依旧在风中优雅。温暖如流水一般,故事缓缓到来,配着美好的旋律,家庭与责任,亲情与爱,在片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帕西诺,饰演起这样的角色真的是游刃有余。老来却帅气依旧,听沙哑歌声也醉。

47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每年,美国都会有很多这样的剧本,这样的故事。简单,平实,但也感人。

50分钟前
  • 玉木大河
  • 推荐

老套路。

54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拍得一般,但这部把老帕打扮得比较好,特别选的一些年轻时候照片深得我心就加个分呗。他笑起来还是这么甜,在酒店里的片段我觉得比和儿子那里都要温馨,或许是因为家庭救赎还是太过老套吧。还有在演奏会还是随大流改歌,可惜又可以理解吧。不过老帕现在的嗓子不太适合唱歌啊。

57分钟前
  • Stranger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