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大师 剧照 NO.1 大师 剧照 NO.2 大师 剧照 NO.3 大师 剧照 NO.4 大师 剧照 NO.5 大师 剧照 NO.6 大师 剧照 NO.13 大师 剧照 NO.14 大师 剧照 NO.15 大师 剧照 NO.16 大师 剧照 NO.17 大师 剧照 NO.18 大师 剧照 NO.19 大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11

详细剧情

  安东尼·霍普金斯、安森·蒙特(《异人族》《星际迷航:发现号》)、艾比·考尼什(《三块广告牌》《明亮的星》)将主演黑色惊悚片《大师》(The Virtuoso,暂译),Nick Stagliano(《美好的一天》)执导。蒙特饰一个职业杀手,欠下他的导师(霍普金斯)很多,为此他得杀掉最新接受的一个任务目标。但没有任何这个目标的照片和具体描述,他只知道目标会在下午5点,出现在一个死气沉沉的小镇的餐厅里。那么餐厅里任何顾客都可能是这个杀手要杀的人,还有那个神秘的女招待(考尼什),就算她不是目标,也是一个足够威胁这项任务的存在,她甚至可能危害杀手的生命。
  该片也即将在#戛纳电影节#卖片。

长篇影评

1 ) 大师:特殊背景下的关系建立

《大师》并非一般通俗易懂的主流电影,情绪上只为嘻嘻哈哈图上一乐,视听上指望无忧无虑的过上一瘾,将电影作为好莱坞工业链上纯娱乐附属品的观众,大可不必浪费一百三十七分钟的时间在这片上,因为只会让你觉得TM无聊得太操蛋,不淡定的来个非理性的差评。当时PTA凭借这片一举成功驯服雄狮夺下两男主后,万众瞩目的迎来了无数膜拜的“虔诚教徒”,但普及后却饱受争议,不单单是凤凰癫狂极端的超常发挥,还有对于其中较为隐晦内敛的含义和作者意图的质疑非议,看看低的有点离谱的评分就能知道普遍的反响如何,但在我看来这片和《性本恶》一样,都是被严重小觑的不俗佳作。

PTA电影的质感常给人一种超好看的感觉,不是那种哗众取宠吊炸天的特效带来的震撼感,而是一种很有品位很精致的影像魅力,对摄影的高要求,不单将50s的景象贴切生动的展现了出来,更流淌着高达上的迷人气息,蔚蓝翻涌的海水,一望无际的沙漠,服饰场景的别致搭配,那种画面感能被深深的刻进脑海里无限回味,运镜的老道和讲究,平行推动,面部特写,近景虚焦,沉稳、深邃而用意明确,体现出人物的情绪和心理变化,配乐更是完美,有着足以“煽风点火”的积极作用,充满着浓郁动听的爵士味和优美的古典气息,绝对的俘获人心。凤凰和菲胖的表演交相辉映,一个狂放粗野,一个稳重内敛,一个过度的放,一个过度的收,为他们的关系建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这片显而易见的是不幸的家庭和残酷的战争,对于弗莱德的伤害和摧残,关进精神病院的老妈,嗜酒如命翘辫子的老爸,军营里的乏味和枯燥(一群哥们只能靠自娱自乐的玩沙堆宣泄欲望),无疑对弗莱德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和阴影,战后弗莱德也试图融入生活,摄影师、水手却均已搞砸收场,身心的萎靡和迷茫,让弗莱德完全沉溺于酒精实验的麻痹和性爱诱惑的刺激中,他始终听命于本能毫无约束的欲望驱使和渴望,身处社会缘边的他无依无靠,就像饱受生活经历伤害变成了一个心性难定的野兽,但在他的内心同时也期盼着一份社会的认同和关怀。很多人都普遍觉得凤凰饰演的弗雷德有点过于失控,演得太过猛烈,但在我看来却恰到好处,特别是和莱胖的争锋相对惺惺相惜中,那种没法融合的对立却又难以割舍的情分,性格反差与身份地位在理智和情感的联系上有着更为有力的触动。

莱胖饰演的卡斯特“大师风范”十足,无论是头头是道的言论举止,还是深不可测的内心动机,都有种令人信服的魔力,以后无法再一睹莱胖的风采,真心遗憾。卡斯特自创了一个靠时间穿梭为理念,以类似于催眠和心理测试的形式,带着信徒往返于前世今生,消除痛苦和烦恼,获得所谓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以一种超现实的手段塑造出民间信仰来起到抚慰人心的作用,这种毫无逻辑和科学依据的组织少不了质疑和反对,出于社会影响力的考虑和作为大家庭中的主心骨,生活在高标准高要求的道德规范和社会框架下,卡斯特有着把控分寸和情绪的能力,不过虽然有着大师的头衔却得经受源源不断的质疑声,看似和睦实际暗藏分歧和隐患的家庭,有着光鲜亮丽的一面但生活状态并不比弗莱德好过到哪里,只不过一个外露的爆发,一个隐忍的发酵,他们之间有着一种微妙互补的关系,卡斯特需要透过弗莱德证明自己的“教能”,也看到了自我压抑的一面,而弗莱德也从卡斯特那也获得了盼望已久的关怀和帮助。

深入点看也可将卡斯特和弗莱德作为人性的两面反映,从弗莱德的身上能看到原始冲动,可以享受极致的自由状态,但同时也深受孤独所困,希望能获得某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的安慰,这也是他对那段感情一直恋恋不忘的原因,而弗莱德有着家庭责任和社会身份等一层层卸不下的枷锁,他得背负起各方压力,从他几次情绪异常激动的情节看来,他一直都在不断控制着自我负面情绪的泛滥,拥有名利、地位、家庭和事业的卡斯特会让不少人看在自身的影子,从他最后的神情和言语中可以体会到深深的无奈,而弗莱德虽然身心受尽摧残,面色不佳弯着腰不光鲜也不体面,一无所获,只有近似癫狂的精神状态如影随形,但他身上的原始力量却也有着让人羡慕的一面。一个有着身处主流社会的无奈和名利,一个有着脱离主流社会的寂寞和自在,却都有着各自的痛苦。

不少人的关注点都会落在片中的“邪教组织”上,PTA并未像伯格曼那般让演员正对镜头直言不讳的倾诉宗教的弊端,而是较为暗涌冷静的展现,旁观者合理的怀疑和抨击,已经以理性科学的判断给出了客观的否定,但卡斯特的组织并未因此瓦解,那些深信不疑的当局者,更多的是受害于动荡不安的社会体系与格局,拥有更为脆弱和敏感的精神状态,迫切需要找到一个慰藉的窗口,不管是否合理或真实,“信仰”的巨大力量就在于此,借由可以变为希望和光明所在,也能成为洗脑和谋利的工具,而弗莱德的存在则更加深刻说明了卡斯特那一套并不能将当时“重创”的一代人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只有酷似酒精提供的短暂麻痹作用,在“治疗”弗莱德的过程中,卡斯特不断借由昔日弗莱德那段充满遗憾的美好恋情刺激、打磨、试图扭转他的个性,将受控于自我情绪的弗莱德“解救”出来,成为助他“脱胎换骨”的大师,却事与愿违。

虽然只要听到反对卡斯特的声音,或者有任何不利的威胁出现,弗莱德就会像一个失去理智的暴徒般发狂将其痛扁一顿,一而再再而三的为了卡斯特大打出手,但实际上弗莱德这种过度“护主”的行为,表面看来起因是为了捍卫自己的信仰,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可以慢慢地了解和深刻的体会到,实际却并非如此,主要的原因是出自于他们之间情感关系的建立,沙漠的那一段印象颇深,很有隐喻的意味,卡斯特痛快的溜了一圈重新回到了起点,而弗莱德却骑着摩托车急速飞驰头也不回的消失在了茫茫的沙漠中,最后两人的对话和卡斯特的那首歌意味深长,而弗莱德的眼泪更是五味杂陈,令人动容,他们是无法携手同进的人,他的野性他无法彻底的征服,他的教义他也没法根本的信服,彼此却又很懂很理解对方,这部电影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或玄妙,不过是两个人,一段关系,在特殊的背景下,交杂着太多值得玩味的暧昧和因素,供大家细细品味,往神坛进军的PTA无疑奉上了一部大师级的杰作。

2 ) 给差评的都是外行



今天才迟迟把Paul Thomas Anderson的大师看了。PTA在好莱坞作者导演中是不世天才,他的对男性强弱力量,心理控制的部分特别着迷,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人物鲜明的对立,他的文本是戏剧性的,可是他电影语言和节奏掌握得实在太好。从血色将至开始,他的野心就放在美国带着历史感,远离现代都市的预言。

Paul Thomas Anderson内里是个邪恶的导演,太直面所有人性中通过文明建立起的欺骗和残忍。但他不像哈内克一样,极端残酷冷静,让人在观影中产生生理上不适。他的母题是精神上的mentor和美国实用主义的对撞,对撞之下能对一个常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他的讲述非常男性角度式的,成熟,克制,诱人。

大师里可分析性的技巧太多,前半段对人物肖像的摄影全部都是低角度。大师显得高高在上又有恐怖片的邪恶感。交代主角出身和背景,从军队医院出来,酿酒毒死人出逃,镜头叙事特别压缩时间。其中一个设计,大师在诊治和布道时,别人来对质,频繁的excuse me,大师从不理到回答的过程太精彩。这就是做戏。

虽然Paul Thomas Anderson也会忍不住在电影里最后现身,跳出来讲看我多聪明。但他写的剧本,尤其是对白,比昆汀不知道高明出多少倍。昆汀是要爽由自己的导演。之前的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居然没把大师提名,这部戏多有现实主义的色彩,想想王林,想想美国科学教,PTA跨越时代,还描画了个体,深邃多了。

他今年才四十岁出头。三十岁就已经拿了奥斯卡原创最佳剧本提名。作为导演,他身上的男性魅力极其大,给这部投资并且追加资金的是甲骨文公司的女儿。

3 ) The Master:慢船尽头没有承诺

跟着Paul Thomas Anderson从1973年的Valley街道跑下来,离开Licorice Pizza,不由自主地又想起门前的繁花与船舷下的海浪堆簇而成的The Master。马上十年过去了,这些年间,每次看过Paul Thomas Anderson新的作品,总是忍不住拿它与The Master做比,也总是忍不住再打开The Master看一遍,它永远是我心中Paul Thomas Anderson最出色的电影,用我匮乏无力的语言根本无法表达我为什么热爱它,我有多热爱它,今次尽力尝试一下,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想到的又太多,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包涵。

The Master的内核并不是宗教解密,也不是探讨人的动物性,而是战争:它是关于战争对人的伤害,以及战争给整个社会的留下的创伤。影片第一段以浪漫又有压迫感的镜头开场,船舷下面奔涌着深蓝色泛起泡沫的海浪,紧接着就是Freddie的帽盔,海岛上士兵原始野蛮的行为,Fredddie对着沙滩上沙子堆起来的女人发泄欲望,烈日仿佛把人洗干脱水,直白残酷的对话,透露着极端的生存条件,以及在战争这个漫长弧线上人对暴力由被动到主动的接受,已经将残存的社会与文明的约束剥离。更直观的例子在接下来的场景中:整个士兵在战争结束后接受PTSD诊治的场景,灵感来源于John Huston在1946年拍摄的纪录片Let There Be Light,讽刺的是,该纪录片本意是官方宣传,消除士兵和大众对PTSD的恐惧,声称其可以被治愈,但不说谎的摄影机却捕捉到了PTSD对士兵造成的不可磨灭的负面伤害,镜头里混乱呓语,泪流不止,行为异常的士兵本身就是对残酷的PTSD的泣诉;官方只能对这部纪录片做禁映处理,直到20世纪80年代它才重见天日。对着罗夏墨迹图只剩下原始动物性的本能宣泄,诉说着自己在战争中受到的伤痛,流着眼泪怀念隔壁女学生寄来的信,这些都是从纪录片里直接借来的实例。Paul用不动声色的镜头,冷静到残忍的对白,几乎还原了客观纪录片镜头里对士兵状态的捕捉。

主角Freddie Quell即是一个被战争和PTSD毁掉的灵魂:家庭的不幸让他转向大海寻求安慰,却被海上的战争打得遍体鳞伤,已经不再完整的身体和精神让他无法回到一个不知道该怎么接受他的社会:战争结束,他好不容易回到朝思暮想的女孩身边,又被原始的冲动拉回海上;渡轮出发的前夜,因为喝得大醉沉迷酒吧女招待,他没赶上自己的那班船;在照相馆脾气上来了,他可以与无辜的顾客大打出手;在菜地里收割卷心菜,他纵容看上去像父亲的老头喝自己的烈酒,险些酿成送命惨剧;每当Freddie将要获得安定平凡的生活的时候,焦虑不安与偏执又将他抛到文明社会荒芜丑陋的边缘。他就像一条流浪的野狗,在愿意接纳他的人身边获得短暂庇护,但他永远准备着被再次抛弃。这里的剧作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巧妙符号:PTSD就是Freddie对酒精的痴迷。涂料稀释剂过滤酒精是士兵们在战场上学会的制作酒精饮料的方法,片中叫这种原始简单的酒精饮料“poison”,Paul在这里用poison给士兵们从战场上带回来的酒下了定义,也给士兵们从战场上带回来的创伤下了定义:Freddie在战后所有的溃败,包括他奋力奔跑也无法阻止船离岸远去,女孩在被扯坏的纱窗后茫然地看着他的背影,工作没了,无辜的人生命垂危,一切都是因为他从战争中继承带回的poison而起。

当Freddie饥寒交迫,浑浑噩噩登上那艘开往纽约的船,他遇见了第一个没有因为poison抛弃他的人,大师拿着他的酒瓶,接受赞许了他的poison,甚至将他留在船上,愿与他分享这种他自己都觉得苦涩的酒饮。Freddie几乎是立即就感动得死心塌地,将大师视作救世主,任大师摆布,经历他无法理解的课程与实践,交流与惩罚,这种治疗似乎在Freddie身上起了作用,但从大师和妻子Peggy强烈建议将poison从他的身上撕裂去除起,戒断反应,大师家人的排斥和挑拨,还有大师新作品中扭曲和背叛的急转直下,让Freddie开始对整个教会和治疗产生质疑,最终以一种略带喜剧的方式离开了科学教,回到了poison的掌心,Peggy的劝导,大师的尽力挽回都于事无补。正如影片结束与开头照应的镜头一样,Freddie再次躺在沙堆女人旁边,回到了文明世界荒凉的边缘。

因为大师这个角色及其经历是根据科学教创始人L. Ron Hubbard的生平与经历创作的,加之科学教作为争议巨大的邪教/异教,任何对它的影射和参考自然会引起人的强烈好奇,但看上十几分钟,你很快就会回过神来:科学教只是Paul用来加强战后PTSD主题的工具,他并不想揭开神秘的异教内幕,只是想通过时代的滤镜展现出战后社会脆弱的精神世界,以及任何声称可以治愈创伤的手段对社会的吸引力:从纽约到费城,再到凤凰城,甚至远在英国,从海上到陆地,大师的演讲和研讨交流都有着大批拥趸,其中有年轻有为的学生(船上的学生,大师的女婿等),也有上流社会衣冠楚楚的贵人;从一开始的治疗小病大病,到后来在广播上宣传可以治疗战后创伤,这些都折射出社会对疗愈的需求。虽然由于显而易见的问题,这种本身就是畸形的追随也逐渐也失去了理性,演变为强者吸食弱者操控弱者的诡计,向着无法控制的方向跌落:从Freddie心理测验的问题和行为纠正的内容一次次变得有攻击性和奇怪,到大师儿子展现出对大师的鄙夷和不屑,后来大师遭到纽约做东贵妇的起诉被捕,再到最后新教义中can you recall到can you imagine唐突的改变,都在预示着这种疗愈本身从心理暗示到异宗教概念的扭曲。在这个无邪的自助心理治疗滑落至带有欺骗性质的邪教过程中,大篇怼脸的摄影,具有强烈压迫感的特写,大师汗津津的额头,Freddie视角超现实的混乱茫然和他的暴力宣泄,以及Jonny Greenwood创作的以慌乱紧迫的打击乐和神秘阴沉的弦乐为主的原声音乐,无一不是暗黑来临的征兆。

尽管有着复杂和黑暗的一面,在Paul Thomas Anderson眼里,这仍然是一件浪漫的事:人类社会一厢情愿地相信瑜伽,健身,艺术,流行文化,甚至邪教一定可以从战后的精神废墟中拯救自己,却不知道悲剧的结局早就写在宿命之中。There Will Be Blood之后,Paul再次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符号拟人,将两个平行线角色嵌入他眼中的这种一厢情愿的浪漫:作为拯救者的大师,拉住Freddie伤痕累累的流浪灵魂,两人纠结缠绵,相信他们属于彼此,却无法抵抗天命,站在分叉路口,等着命运为他们做一起漂泊抑或是再也不见的选择。他们的交集充满了浪漫:Freddie和大师在船上初见的婚礼上,大师在他耳边轻语,定下专属二人的饮酒暗号,就像童年时代与青梅竹马分享的秘密;Freddie对大师的学说并不完全理解,却毫无条件毫无保留地维护与相信,甚至愿意为他去坐牢(原创剧本中有一场未拍的戏非常动人:在纽约Freddie听了大师吹牛说的下水道藏宝的故事,偷了贵妇家的珠宝和不信大师的信徒一起跑到下水道寻宝,拿出自己偷的珠宝说自己找到了大师的藏宝,维护大师的名誉);处处遭受冷眼的怪人Freddie,他的行为在别人眼里是古怪的问题,在大师眼里则变成带着奖励和认可的拥抱;大师将科学教灵魂前世的概念套在自己和Freddie身上,相信他们的前世是普鲁士战争最寒冷的冬天里信鸽社遗失的两只气球…只可惜好景不长,Freddie最终也看到了大师事业的阴暗与复杂。在凤凰城,突然有那么一瞬间,Freddie不懂大师演讲的话了,他听到的不再是poison,也不再是自我暗示的疗愈,而是简单粗暴到愚蠢的“新”教义。他放弃了,在大师把他的绳子解开,让他骑上摩托的那一刻,他离开了他的困惑与迷茫,辗转于旧梦之中,等到了大师一通来自大洋彼岸的长途电话,为二人的羁绊做个了结。最终Freddie带着薄荷味的Kools香烟,和大师对坐在异国他乡的书桌前,大师先是带着温柔的微笑说“如果此生不能在一起,来世我会与你兵戎相见”,看到Freddie实在无法挽回之后,他含着泪对Freddie吟唱“我想带你乘上去中国的慢船,让你只属于我”。Freddie看着用诗意唱词表达爱意的大师,也不禁落泪。大师无法为Freddie解毒,Freddie无法为大师奉献,只剩下一句凝在眼里的道别。Paul对这两个失落角色的怜悯和同情,都聚集在这一场戏里。相比于一些批评家声称Paul Thomas Anderson对自己角色的残酷无情,我认为正相反,Paul对自己笔下极端痛苦的角色充满了温柔的包容,如果命运不能给他们美好结局,Paul至少会给他们一刻的光芒。大师会继续在畸形的需求中扭曲,被妻子攥着裤子里的玩意往他不想走的方向走;Freddie会永远在那片荒芜的海滩,在世界的边缘流浪;但至少在大师对Freddie吟唱的这一刻,他们是那两只迷失又重逢的气球,在命运里再次寻到彼此,眼泪折射着怀乡与伤感,带着告别走向天命。

扮演大师的Philip Seymour Hoffman和扮演Freddie的Joaquin Phoenix奉献了绝佳的表演:Philip Seymour Hoffman对角色层次和把握不费吹灰之力,讲学时的气场,受人尊敬的身份背后的欲望,从光明人设到黑暗的转换,以及对Freddie的感情,每一个部分都是实至名归的影帝水准;Joaquin Phoenix除了畸形肢体和疯狂行为这些作为暗黑系方法派演员的基本操作之外,在与大师的多场对手戏中,尤其是最后一场对唱告别,他眼里的不舍和遗憾,比某些过誉的表演要动人百倍。精彩的表演还是要感谢创作角色的Paul,非常佩服Paul,在The Master里他没有任何与观众间的妥协,要求观看的人与愤怒不快沉迷酒精的破碎灵魂产生共鸣,去探索人类内部的毁灭与痛苦,对于我来说,这是The Master真正的大师品格,也让它成为Paul Thomas Anderson最接近大师之作的作品。

The Master原创剧本的结尾,是比影片结尾更加强烈浓重的视觉冲击:Freddie赤身躺在床上,镜头游走在他面前,我们看到Freddie浑身上下盖满了纹身,有海难中能活命最长的鸡和猪,水手们通常将它们纹在身上作为护身符;有奇异的海鸟,有他登上过的每一艘船,彩旗在他皮肤上飘扬,岸边的棕榈树长得那么高,在这些流浪的梦中奇景中间,是“Too tough to die”,PTSD归根结底就是这一句:战争没有杀死他,因为他的生命力太过顽强,但所有的创伤都变成墨水印在他的身上,时刻提醒着他,他为什么还在这里,他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屏幕黑下来,结尾的插曲Changing Partners也在同样残忍和浪漫的语境里为Freddie的命运做了注解:And I’ll keep on changing partners until I hold you once more. 舞伴来来去去,承诺失落在沙滩上,兜兜转转,他也只能回到这片荒芜的边缘继续跳这支舞,解不了的毒和沙子堆起来的假女人,才是他的归宿。

4 ) 邪教的起源与魅力

邪教的起源与魅力 ——《大师》的客观精神 文/空语因明 0】《Master》,这是一个关于邪教的故事。但该影片并非带着明显的批判意图去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基本停留在个人或心理层面,并没有过多讲述这个教派在公众现实中的行径。它的讲述如此现实化或如此客体化,以至于可以让一些人感觉这个邪教的方法是正当的。邪教之被认为邪,由于它和正参照着,由正义来规定。如果正义模糊不清,甚至缺席,那么邪教也就不那么明显地邪,甚至于可能占据正义的地位。这在历史中有相当多的例子。在这种意义上,正与邪的规定从根本上说关乎信仰。若信仰被奉在彼岸,此岸的善恶似已无济于事。 这篇评论,并非要表明邪教处于完全邪恶的地步,对邪教做出排斥性的批评。对邪教做出排斥性批评的做法看似明智,其实已经到了无视事实的地步,并且也已经具有了邪教的性质。此评论的目的只是将事情明晰地放到现象中。 〇【该故事的情节】 1】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一群在战争中被压抑和被剥离原本生活的美利坚海军士兵。其中有一个名叫弗雷迪的美国水兵,他那弯曲的疲惫身姿像个早已苍老的人,举止像个不自觉的小丑,躺在沙滩上拥抱着沙子堆成的裸女;他也是一个酒徒,会自己调制各种奇怪的酒。他是一个心理被压抑到几乎失去生活意义的人。他在经过军队的心理治疗后,被安排了工作,成为一名摄影师。但他心理中的压抑与缺失和他调制的危险的酒,让他失去工作,逃了出去。就这样他逃到了那个被称作大师的人所在的船上,这个所谓的大师自称是一名作家,医生,核物理学家,理论哲学家。许多想要引起人们赞叹的宗教领袖都乐意添加众多名头,俨然一副超凡之人的架势。这位大师也不例外。这位大师收留了弗雷迪。 2】据说这位大师以船长的名义驱船出海,是为了远离那些攻击他观点的人,潜心写作他的理论,并且进行相关的研究与工作。这位大师以类似于谈话心理疗法和催眠疗法的方式对弗雷迪进行所谓的治疗。弗雷迪则跟随大师,见识到了大师的理论和大师所受到的欢迎和质疑。弗雷迪还攻击或报复那些质疑大师理论的人。弗雷迪应该在大师的群体中获得了认同感,他也将自己认同为这个信赖“起源教”的群体的一员,追随它,宣传它。在凤凰城举办了“第一届起源教宇宙大会”之后,弗雷迪离开了这个群体,去寻找以前的恋人,当然,他寻找到的只是失落。后来大师通过电话找到了弗雷迪,并告知他,大师已经在英格兰开办了起源教的学校,邀请弗雷迪过去。弗雷迪去会见了大师,但最终没有留在大师的群体里。他似乎已经被认定为一个不会停留在群体中的人。弗雷迪在内心中并不是一个尊奉者,不是一个真正的追随者,而仍然是一个叛逆者。因此之故,他被认为是不想变好的人,在根本上不会束缚于大师的群体。故事最后,弗雷迪偶遇到新伴侣,并试着向这位伴侣使用大师的催眠方法,“回忆前世”。在弗雷迪的模仿中,大师的方法看起来只是个游戏而已。 一【起源教的内容要素·邪教的内容要素】 3】这个故事里,这位大师的方法被称作“Cause Methods”,这也代表了起源教的主体内容。起源教内容中的大前提,或者说起源教的信仰是:人不是动物,人超越动物;人是精神(spirit,或在此译为“灵体”);人的灵体(身体)记录着今生的各个阶段,也记录着前世与来世(31:45-34:05)。按照这种前提,个人的灵体(身体)能够通过类似催眠的心理疗法唤起(recall)自身的起源,唤起前世,甚至前瞻来世。人们的灵体生活在整个时间之中,以不同的载体存在。在唤起的过程中,个人的灵体(身体)经历以往的创伤,经历它的每个细节,这样的经历重复一遍又一遍,直到创伤失去作用,这对于处于现世的人而言,就可以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这个唤起起源的疗法,可以唤起到几千年前,甚至万亿年前。也就是说,通过在唤起的过程中经历众多的前世,就可以治疗现世的疾病,甚至那些现今医术难以治愈的疾病,比如癌症和白血病。有批评者将大师的这种方法称为“时间旅行催眠疗法”,并通过认定时间旅行的荒谬来批驳大师的方法。而大师本人则将其疗法称呼为“去催眠化”或“反催眠”(de-hypnotization)。所谓“去催眠化”的意思应该是,人的灵体已经被催眠,沉睡在现世之中,并在这种沉睡中具有很多思维缺陷或身体疾病,而大师的方法则是去除这种催眠的影响,将个人的灵体唤醒,让其意识到众多的前世,意识到自身的起源,从而将自身治愈。 4】从起源教的主体内容可以看到一般邪教所具有的思想要素或观念要素。 ①,此类宗教宣扬人的优越性,人具有非自然的神秘特质,人具有非自然的潜质。以此为前提,此类宗教才可能宣称让个人唤起深藏在自身之中的超自然特质,让个人在对大师的教导的服从中升华自身,达到一种理想的层次。正像这个影片中的起源教,宣扬“人不是动物,人是灵体;人的灵体记录着人生的各阶段,记录着前世与来世”。 ②,此类宗教的信条可以治愈疑难绝症,使人达到卓越状态。这种治疗往往通过对个人意识的催眠来起作用。也就是说疗效不以可观察的结果作为证明,而是以个人感觉作为依据。这个影片中的起源教的疗法可以通过唤起个人的前世或起源来使个人达到完美状态,治疗癌症和白血病等绝症。它的疗法甚至可以矫正文明,消除战争,消除贫困,消除原子威胁。 ③,此类宗教宣称包含了宇宙的终极原理,并且要认识到这些内容必须依靠发现此种原理的超凡之人,或大师。由此信徒意识到,作为信徒有必要为其付出财力物力,甚至为之付出自己的生命。与此终极的宇宙原理相比,个人的财物和生命,简直太微乎其微了。可以让微乎其微的个人获得宇宙终极原理,简直太值得了! ④,此类宗教采用科学术语或技术描述表达它的教条,并宣称它的方法比正规的科学技术更加高明。因此之故,既然成为信徒可以依赖超越了科技的知识,那么人们就没必要傻乎乎地只相信有限的科学了。该影片中的起源教的方法,就利用了心理学的方法,但它比心理学方法更高明的在于,起源教的方法可以让个体回忆到万亿年前的事情。即便是现今的物理学才认为我们的宇宙只有一百多亿年的历史。起源教大师宣称,那是由于现今的物理学并没有起源教的认识高明。 ⑤,此类宗教将其教条与其领袖的高贵或卓越身份联系在一起,并由此将其教条和其领袖当做不可置疑或不可侵犯的。与那作为信仰的教条相比,个体信徒的认识能力是微乎其微的;对待那作为超凡之人的宗教领袖,个体信徒应该以服从作为美德,以质疑作为罪恶。 二【邪教之被认可的原因】 5】简单地说,邪教之被认可的原因在于它的内容相当有吸引力,有魅力。此类宗教具有符合人们天然倾向或现实欲望的内容。人的现实欲望的原因不仅是本能,还有环境的作用。通过该影片,考虑一般情况,可以简要地将邪教被认可的原因列出。 ①,个人生活的失落与不安。个人在生活中难免遇到被打击的经历,或者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比如亲人的丧失,自己患上绝症,等。这时候如果个人不想由此消沉下去,而现实又很难给出脱离困境的途径,那么这时候个人可能会抓紧任何希望。邪教就给个人以希望,宣称可以让个人克服生活中的失落而升华,可以治愈很难或无法被治愈的疾病。 ②,社会环境的压抑,战争或动乱。社会环境的压抑不仅出现在社会的正常时期,也出现在社会的非正常时期。这些因素的作用对于个人而言就是将个人剥离出生活,让一个期待美好生活的人看到生活的支离破碎。而邪教可以提供更有凝聚力的社会群体,为个人提供新的生活统一体,似乎新生。在这种新的生活组织中,个体的意义似乎得到了肯定,并且有了向更高层次上升的空间。 ③,个人固有的依从大师的倾向。这位大师就说,“如果你能找到任何一种不依从大师而生活的方法,那么你将成为史上第一人”(02:04:10)。人是依靠群体而生的,人们不仅寻找群体,而且众人在这种寻找中倾向选出领导者,遵循其步伐。 ④,信徒被应许了其得以盼望的事物。 三【邪教的魅力】 6】邪教的魅力也就是宗教的魅力,邪教被认可的原因也就是宗教被认可的原因,甚至可以说,邪教被认可的原因也就是社会体制被认可的原因。当我们追溯到原因的时候,善恶的分歧似乎已经落在身后了。情况确实如此。宗教(religion)在本质上做的无非是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关系体,从而让信徒在其中具有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意义。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落与不安,以及社会环境的压抑往往是促成宗教兴盛的原因。历史上的宗教与邪教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限。而邪教之被认定,往往是由已经确立了地位的正义体制来做出的。有一种相当不客观的看法认为,邪教的特征在于此类宗教对信徒进行思想控制,为信徒提供这类宗教的生活规范,从信徒那里获得钱财,甚至反对固有的秩序并提供新的秩序,等等。但事实上,这些事情是已有的社会体制都在做的事情。除非采取一种相当保守的观点,只认同已经被认同的正义体制或社会体制,否则邪教被认定的理由就不会充分。但若保守地看待,那么革命也会因为破坏已有体制而被认定为邪恶的。这无疑会将任何现存的人置于反讽的处境中。 7】当然,邪教之被排斥,并非由于其魅力,而是由于其罪行。概括地看,邪教的罪行在于它没有兑现它承诺给信徒的应许之事物,没有提供真的有利于信徒个人生活的关系体,并且吞噬着信徒个人的利益或生活。邪教之邪,在于其狭隘地寻求个别领袖或个别组织者的物质利益,而损害信徒大众的利益。从历史上也可以看到,邪教的邪恶必然会体现在物质利益的层面上。任何宗教理想或社会理想,一旦在物质利益的层面上变得狭隘,那么它们也就具有了邪教的性质。 8】相应地,宗教要远离它自身的邪恶,也就必须远离它自私的物质利益。正义的宗教仍然可以给生活世界中的人们提供超越的关系体,但它必须是在观念层面的。既然作为有限者,个人的失落和不安,社会环境的压抑,个人对关系体的渴望,这些大概都是无法完全摆脱的,那么宗教应该总是必要的。宗教自身的善,大概就在于迎合它自身的必要。 四【如何克服邪教的迷惑】 9】除非那些执迷不悟之人,其他人似乎都乐意不被邪教迷惑,摆脱邪教的影响。鉴于石头没有被邪教迷惑,树木没有被邪教迷惑,动物也没有被邪教迷惑,而只有人会被邪教迷惑,并且人们大概也只关注让人摆脱邪教的迷惑,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在这些非人的层面去克服邪教。人们之被邪教迷惑,就在于其观念,那么克服邪教之迷惑的途径也应该通过观念。 10】在观念的意义上说,要克服邪教的迷惑,人们应该具有个体精神或理性精神,或者说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应该就是理性的思考与分析,以及个体的实证。个体精神否定那种“群体先于个体”的思维方式,因为这种思维方式确定的是一个虚伪的群体,压抑着个体的判断,同时也违背理性精神。群体首先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只有通过个体的交流,群体才可能在容纳个体的情况下成为具体的观念。当抽象的群体观念作为具体观念来使用,这样就产生了超越个体之上的领袖的观念,这也就是非理性的和不可动摇的领袖,这种领袖就是潜在的邪教领袖,这样的邪教领袖在现实利益中也就展现为真正的邪教领袖。 11】科学精神并不意味着消除信仰,相反,它意味着让信仰通过理性发挥作用,或者说理性成为信仰。从根本上说,克服邪教之迷惑的途径就是让信仰与理性综合起来。由此,信仰不再是非理性的和不可质疑的,而是理性的;理性也不再只是个体化的和有限的,而是意志的必然依据。这时就只有一种信仰是必要的,不再有信仰的冲突,理性的质疑体现出思维的韧性和有意义的生命。 12】然而,这样的克服邪教之迷惑的途径只是在理想的意义上来看待的。在这种理想中,不仅邪教可以被克服,而且那些现存的宗教也会不再必要。信仰不再成为问题,对信仰的执著强调也不再必要。很难说那会是一个有活力的世界,很可能的是,如辩证法所意味的那样,在邪恶被消除之后,正义也不复生存。 13】在某种诚实的意义上说,邪教是几乎不可被克服的,它只能被忽视。邪教起作用的根本原因处在信仰之中,此处的善恶只是潜在着,并非明确的相互分离。信仰原本就无所谓善恶,只有在它与现实融合的时候才分化出善恶。恶如影随形,不可摆脱,克服恶几乎相当于自杀。个人需要信仰来维系生存,个人期盼稳定的体制,邪教的因素就在这样的需要之中潜伏。邪教不只是那些宣扬教主神威,残害个体生命的神秘教团,而是可能广泛在社会体制中以正义的名义活动着的。邪教宣称被克服,是由于黑夜已经降临。

5 ) 大师

很理解这片会把技术流和理论派看得多嗨。PTA这次玩儿高了,浑身是点。我也较赞同某考据派观点,弗雷迪和大师的设定,很可能都来自于山达基教主的同一原型。只不过重新分割,一个非理性到了一团混沌的地步:酗酒、漂泊、无端滋事、扑倒亲姨,完全按照基本冲动行事;另一个则是正社会人格:著书、立说、经营事业、开学校。这两个人物从形象上就形成了极端的对比:一个瘦骨嶙峋,面部凹凸的阴影里都透着阴郁和威胁;而另一个红光满面,笑容可掬带着亲善和滑稽。这两个绝不搭调的人,到最后也终于没有搭调。

如果说大师对弗雷迪的“洗脑”并不成功,那么更值得注意的是,片子开头的心理辅导也没有生效。“伪科学”做不到的,不等于说科学就可以做到。罗夏测试不及格,就把人往精神病院里一塞,是放逐而不是治愈。无论是洗脑还是辅导,前提是被治疗者能够接受灌输进来的新逻辑,至少也要对这个逻辑产生思考。然而弗雷迪显然不接受任何逻辑。这就导致了他对大师的人身依附要超过精神追随的状态。可他又不能满足于当打手、发传单、搞宣传,把自己在“组织”中的角色当作一份工来打。而是还要产生怀疑和质疑,并最终脱离了大师。这些情节使这个角色更具象征色彩:他像是人类一些本能的集中代表,这些本能可能是负向的,却无法轻易用一套秩序或伦理来束缚。它们甚至天然地拒绝任何秩序和理性的安排和重组,必然像脱缰野马那样,一挣而去。

反观大师的治疗,开头是弗洛伊德的三板斧:心灵创伤、家庭背景、潜意识。倾述过后,特别是关于私密话题的交流之后,自然会产生一种信赖感(不信任怎么可能说出私隐)。到了摸玻璃摸墙的地方就有问题了:墙就是墙,为啥非得说不是?这种强制人“拒绝真实”的反复心理暗示可能是最像“洗脑”的地方。其余的,不过是普通的自我控制训练:女婿负责愤怒管理,老婆则负责性欲管理。就算这些招数都很科学,对付小丑那样的纯粹反社会人格,又能有多大用呢?由此可以推而演之:脑控只能对想被控的人才能有用。至于怎样让人想被控,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最后一场戏非常有味道,注意这三个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大师的老婆活像在面试员工:你想干照相?对不起,我们这儿没这个职位了。大师则用上了超自然的威逼利诱:前世是战友,后世是对头,有缘分要珍惜啊亲。弗雷迪倒成了最“现实”的那一个:哥们儿你打个电话说想见面,俺就千里迢迢奔来了,还给你捎了两包烟。。。说话都不在一个层面上了,自然前缘难续,只有分手一途。关于大师为何对弗雷迪如此怨念,个人以为可以对照他对自己埋起来的那箱稿子的做法:虽然挖出来又出了书,结果还是一腔废货。所谓怨念,无非是何等虚荣+多少不甘。惜乎执着的结局,往往是徒增败绩而已。而弗雷迪早已不知何为怨念:抱着活女人和沙女人,都是睡。真真好一场人生大梦呵。

PS:《鹅毛笔》之后,我就没再看过杰昆·菲尼克斯的戏。闹息影的时候才一睹他的胡子墨镜男造型,现在又发现他把自己眍瞜到了这般面目全非的地步,着实惊艳不小。今年的奥斯卡男主,估计也就是在他跟戴-刘易斯里抽一个了。无责妄侧,等后天揭宝ing。。。

6 ) 这不是影评,这是我的观影笔记

Freddie从战场上回来后无法融入文明的生活,第一分工作作为摄影师最有代表性,他站在摄影机后,每个顾客都是幸福的笑脸,他满脸堆笑,说着千篇一律的讨好的话,按下快门。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对一个西装革履的胖子,用最野蛮的方式,挑战着伪善的文明。 然后他到了野蛮人的农场,他对一个老农说,你像我的父亲。这类似于一种归宿感。但老农死于他调的“鸡尾酒”。 大师第一次见到Freddie,说你对我来说太熟悉了。是不是大师以前也是一个狂躁的酗酒者呢? 从此Freddie开始追随大师,第一次治疗后,Freddie被大师折服 上岸后大师开始遭受第一次质疑,一个科学论者,大师被逼的骂脏话。Freddie出于盲目的爱戴,教训了该人。 第二次质疑来自大师的儿子,Freddie把他教训了。被关在牢房里的时候,Freddie彻底爆发了对大师的信仰危机,内心的矛盾让他狂躁如野兽。 出狱后Freddie接受的长时间的大师的治疗,情况似乎有所好转,这种看似无意义的治疗过程能够持续做完,很大程度上是基于Freddie对大师无条件的信任上。大师在荒漠中找出未发表的作品仍带着一丝犹豫发表了Book2 在新书发表会上,大师的开场白说完后,给了一个Freddie的面部特写,Freddie似乎是对大师的言论第一次有了自己思考过后的质疑,这一次质疑来自他的内心。 一位女弟子,大师最初的追随者,问道:“回忆”改为“想象”是不是说明所有的理论彻底被推翻了?大师无法回应,暴怒。到这里,大师似乎也走上了另外一条路,从心理治疗到开创宗教。 发布会间隙,Bill,也是大师的最初的追随者之一,与Friddie说道Book2是垃圾。这一段很有意思,B问F觉得大师的Book2怎么样,F想了一想没有回答,反而问道:你觉得呢?Bill才说:垃圾。Friddie将Bill请出会场,他这一次没有直接作出反应将Bill当场干掉,而是请出去干掉,想必这一路上是多少心理斗争。夹杂着他自己的思考对大师的怀疑、大师一直以来对他的治疗(不要发应)、也许他还想和Bill讨论为什么Book2是垃圾,但最终他还是本能的用武力维护大师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将他对大师的质疑而产生的焦躁发泄在Bill身上。 Frideie在Pick the point游戏中选择的Point是初恋情人的家,可是她已经嫁人了,这个Friddie曾经心中的最脆弱的爆点,Friddie这次控制住了情绪,虽然我们仍能看出他的伤心。Fridde这次的表现很好,这多少是出于大师的治疗?又有几分是由于大师的治疗手段而激发起的Friddie的自我思考? Friddie在电影院沉沦于Doris Day的电影,说明他再次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他接到的电话我想应该不是大师打来的,而是他自己打过去的。电影院有个人递上来一个电话机这个事情也太非现实了,Friddie也念念有词: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去到大师新的巨大的办公室里(这一段没看太明白),Peggy看出了Friddie的再次沉沦,相信他无可救药,也看出了他对大师信仰已经从心底发生了质疑,他是不会再像以往如宗教般迷信大师了,愤而离席。大师唱了一首《去中国的慢船》作为离别的话,Friddie听懂了,留下了眼泪,大师也流下眼泪。 最后,Friddie回到了日常生活中,他也能调情,享受性爱。在肮脏的环境中和身材臃肿的女人做爱过程中,Friddie模仿大师第一次为他治疗时采用的方法,与女人调情,大师的宗教、哲学被彻底的拉下神坛。 结尾:Friddie躺在影片开头用沙堆成的女人胸前,首尾呼应。 大师的哲学、宗教、催眠治疗,是好是坏,没有明确说出来,但细心看完,其实导演还是有表露:大师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一开始也许是探索一种治疗方式,一种哲学思辨的,关于人类心灵归宿的探索。在对Friddie的治疗过程中,大师似乎发现了自身魅力带来的类似迷信的魔力,从此走上创立宗教的道路,而著作也变的不那么严谨执着于自己的信仰探索,通过改换关键词来适应更多的读者。 这真是一部很好的电影,他提醒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有尝试,要有探索,我们才可以成为“离开大师也能生活”的第一人,我们才是我们自己。

-----------------------------------------------------------------------------------------------

睡一觉醒来又有了另一个想法,导演其实希望我们将大师与Friddie理解为同一个人的两面,精神性和动物性。电影中的对白有引导:大师问Friddie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相见的地方和时间吗?大师说:你对我来说太熟悉了。大师在电话里说:我们本来是一体的。

另外一点是,我昨晚忽视了一个超级重要的人物:Peggy。某种层面上讲Peggy才是真正的大师。认真回味剧情,才发现Peggy才是大师背后的大师,大师只负责站在人前,运用他的催眠能力和表演能力,施展他的个人魅力,而所有对大师的阐释,其实都由Peggy说出来。而每次大师在演讲时,导演总会安排以两个镜头展现Peggy的表情,这应该不是没有由来的胡乱剪辑,我深信每一个镜头都有导演的寓意。而Peggy为大师手淫的一段更是将这种精神控制通过性的控制展现出来。

可以这样理解:Peggy是人类文明社会的代表,她约束、限制、并引导着大师,让大师在文明社会中如鱼得水开宗立派,Freddie是大师心灵中动物性的化身,渴望绝对自由,不接受一丝伪装,注定无法融入文明社会(哪怕是经过大师长时间的训练驯化),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

7 ) 大师爱傻屌,傻屌干沙雕

记得小学一二年级放学后,我和同学常扒墙头去家隔壁的幼儿园玩滑梯。突然有一天,幼儿园来了许多大人,说是要跟着一大师的徒弟练气功,从此侵占了我们的地盘。我们只能无奈的坐在幼儿园的高墙上,失落中略带好奇的看着那些大人们手舞足蹈、颠三倒四的练功,样子滑稽的很。

后来,我们也试图接收过功力,想练成传说中神奇的气功,可无一例外的全部失败了。尽管如此,班里同学家的大人们练成气功的消息却纷纷传来,邻居的叔叔婶婶、我的二姨也都练成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失望的是我的父母却没有练成,被同学嘲笑的我埋怨父母的同时,暗下决心要练成气功挽回颜面。

那段时间,墙内群魔乱舞的大人们与墙头上看他们练功嬉笑的小孩儿,成了一道怪异的风景。很快,情况愈演愈烈,幼儿园的小广场不够用了,许多占不到地方的大人,决定找准接功地点自行修炼,我家在幼儿园隔壁的地域优势显现了出来。由于父母不练气功,不少熟人都选择来我的小屋在我的小床上接收气功,练完后还能顺便在我家吃个晚饭。

我欣喜于这绝佳的练功机会,选择在他们练完功去吃饭的当口,立马盘腿坐在还有大人体温的我的床上,学他们接收气功的招式。虽然我发现每个人的招式都不尽相同,但我相信大人们所说的,这是发功神仙的不同导致的,有的是何仙姑、有的是吕洞宾……

奇怪的是,就在我接近练成气功的时候,一切竟戛然而止了。幼儿园里鬼哭狼嚎的大人们消失了,常来我家的大人们也不再练功只是偶尔吃饭,就这样气功大师们把地盘和床还给了我。更可怕的是,我对幼儿园的滑梯再也提不起兴趣,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明就里的我对那份失去的快乐都耿耿于怀。

诚然,在文革之后、改革开放之初的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社会,人们压抑的物质需求被日渐释放的同时,精神层面的欲望却无法及时填补,打着“医疗、养生、科学、信仰、传统”幌子的神功骗局和宣扬它们层出不穷的大师们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国,拙劣的捕获了千万信众。

可以说历史惊人的相似,早在二战结束后,精神空虚的50年代的美国就催生了以各种“奥义”为基础的伪科学组织,它们在极富感染力的大师们的操控下日益壮大直至消亡。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大师》就这样一部以追随“缘教派”大师的信徒为视角的电影,也正是它勾起了我的童年记忆。

受战争创伤困扰,精神空虚,寂寞孤独的二战士兵弗雷迪,无法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经过一系列失败和逃避后,偶入大师卡斯特的“缘教派”团队,经过“精神治疗”与大师建立了某种精神寄托成为相互支持的CP。

电影开场就反常规的用色彩饱满却充满迷离感的镜头,勾勒出了碧海蓝天、阳光海滩上一群困守孤岛的美国大兵的傻屌生活和精神状态。在无所事事的等待中,他们时刻保持阳具充血,干女人形状的沙雕,对着大海打飞机,喝一切带有酒精的液体。但好景不长,日本宣布战败的消息彻底“击溃”了他们,一切突然结束,他们将要远离战争,回归正常生活。

无可避免,这些战争的胜利者很快沦为了生活的失败者,难以融入现实社会的他们都纷纷“倒”下,费雷迪就是其中一个。“幸运”的是再次站起来的费雷迪嗅到了一股能弥合自己精神创伤的气息,在大师的掌控下进入了另一层精神世界。

在与大师为伍的日子里,弗雷迪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战前放弃的一段与萝莉女友的恋情,常常萦绕着他。现实世界中,乖张乖戾的他充当着大师传教路上的看门人,在笃信与质疑间徘徊,试图找回真实的自己。电影结尾段,费雷迪骑着摩托车冲破了焦虑与恐惧,去萝莉家探访放下情感心结,最终彻底离开大师摆脱精神寄托走进现实。

我看到了这个画面:一脸轻松的费雷迪低头轻拍着阳具,清理着来自太平洋岛屿上的细小的沙粒,亲手填埋了那自造沙雕两腿间中空的洞,忘掉纷乱的精神困境与信仰骗局,在一张简陋的床上与真实的姑娘尽情碰撞。

他是否还怀念天平洋的风和大师们相伴的日子?床板在嘎吱嘎吱的响。

8 ) 《大师》:“血色”之后 重建信仰

当年Johnny Greenwood因为给《血色将至》做配乐而从摇滚音乐圈涉足电影原声领域,虽然他曾傲娇地声称那是部“烂片”,在相继为《挪威的森林》和《我们需要谈谈凯文》配乐后,他还是再度接受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召唤,在《大师》再度听到出自强尼之手的原声音乐。此外,同样是传记式的故事,同样是一老一少两个男性角色为主,甚至是差不多的节奏、无人说话的开场等等,每一种打着“安德森烙印”的元素都让人不约而同地联想到他那部阴暗逼仄的前作。不同的是,相比《血色将至》自始至终脏兮兮画面,《大师》显得干净温暖很多。全片大部分镜头都由65mm胶片拍摄而成,巨大的画幅和极为细腻的画质使得影片尽管节奏略沉闷,没有大场面和特效,视觉冲击依然十分强烈。    杰昆-菲尼克斯必然是好莱坞首屈一指的“怪咖”之一,《大师》是他在2010年“退出影坛”闹剧之后主演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会让人怀疑自己的眼睛:这真的是菲尼克斯?虎背熊腰的壮实样子全然消失,从此好莱坞男星中又多了一个可以与克里斯蒂安•贝尔齐名的“体重升降机”。杰昆用与他在戏外一样怪异的方式完美诠释了“弗莱迪”这个角色,疯子、狂躁、执拗。过度消瘦后的憔悴与苍老使得这个精神时刻紧张、易怒警惕、有暴力倾向的角色更具说服力,用半张嘴的闭合说着含糊的台词的特别方式,一再地提醒观众,这个被战争掏空的人将自己放逐在世界的边缘。 已经有奥斯卡影帝光环在身的菲利普•塞默•霍夫曼与导演已是老相识,此番扮演的教会领袖兰卡斯特虽然角色本身没有弗莱迪那种显而易见的乖张暴戾,其存在感亦是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渐暴发。霍夫曼显然没有让一步给后辈菲尼克斯的意思,两人之间的多场对手戏张力强劲到让人感到它几近真空。假如说弗莱迪是这个故事的骨骼,兰卡斯特便是其血液,光有骨骼虽然也能看到故事的大概,但充满血液才能让它活起来。威尼斯电影节第一场放映后,大部分看完片的媒体人都预测本届影帝下双黄蛋的可能,并且最终成真。 影片的背景为50年代的美国,二战结束,经济一片繁荣,但同时恐慌、贫穷和失业仍然困扰着人们,青年一代在物质富裕与精神空虚间迷失,信仰的空缺、对传统价值观的怀疑酝酿着一场文化风暴的到来,垮掉的一代、嬉皮士文化均起源于这个时期。《大师》仍然是一个讲述战后伤痕的故事。从战场归来的弗莱迪对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措手不及,战争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心理问题十分严重。在尝试融入新社会的努力以失败告终后,他决定放逐自己,却在走向自生自灭的途中偶遇了让他看到一线希望的兰卡斯特。在追逐与保护“大师”兰卡斯特的过程中,逐渐看清信仰的两面、看懂自己与兰卡斯特之间的关系、发现看似完美和气的大师家庭中极不体面的部分,在兰卡斯特的激发下,弗莱迪学着理性地看待一切,并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毋宁说弗莱迪与兰卡斯特深深信任着彼此,不如说他们其实是需要着彼此。弗莱迪需要一个了解他、帮助他走出心理困境的大师,而兰卡斯特则需要弗莱迪让自己的教义更为成功和有价值。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似乎从《血色将至》到《大师》都试图在寻找一种“类父子”的关系,一种可能不被理解的,复杂到难以单独用爱与恨、积极或消极去表达,但却超越常规情感的存在。 安德森一向不喜欢自己的作品被过度解读,他认为他所要说的东西已经全部在影片里呈现出来,没有更多隐藏的意义,假如你看到的就是这些,那它也只有这些。这种特殊的坦诚方式却往往让影片更有厚度。 《血色将至》塑造了一个20世纪初为达目无道德底线的成功的阴谋家,《大师》却在道德沦丧的“石油大亨”之后描绘了50年代美国寻找希望、重建信仰的过程,假如安德森有心再度延续这个主题拍一部电影,也许会成就一个全新的经典三部曲。

短评

菲尼克斯长了一张“来操我”的脸

3分钟前
  • 胖胖
  • 推荐

故事没有那么那么吸引人,手法略显沉闷,但得个双影帝神马的还是很有戏的,原声啊摄影啊没的说,其实还是很好的片,但期待值太高真不是好事

4分钟前
  • jj73浅之
  • 推荐

PTA是最好的,但这不是最好的PTA。虽然,有些地方真的值得打五颗星。

6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看完PTA的新作大师恍惚的出了电影院, 回家的路上不断想起很多电影的细节. 晚上睡觉前一次又一次去回忆电影中的情节. 这电影, 看完后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仿佛是多年一直在看的电影, 仿佛是老的经典片子不断被人提起, 仿佛是一直伴着我们成长的影片, 他过于深刻以至于念念不忘.

8分钟前
  • 包子岛
  • 力荐

PTA真是神烦……每回他拍个片子,我都不能说我看懂了,但却止不住地喜欢

12分钟前
  • D K U N
  • 推荐

看的过程一直在走神。这片儿显露出巨大的野心,巨大到盖过了其他一切——也许除了Hoffman的表演。摄影剧本剪接主题都是“优等生”,但在表情达意恰恰是我本人最讨厌的那个路数——过于卖弄机巧企图俯视而失了诚恳,拒绝跟观众交流。PS:Amy和凤凰凑一起互相影响都演得好紧,看得我好难受!

16分钟前
  • 小斑
  • 还行

菲尼克斯身份是一个二战退伍兵,故事放在二战后50年代,这也是他的精神状态成因的一部分,因为对话中还提到了童年。他的空虚与孤独对应的则是信仰以及大师本人对他的认同感。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对抗和和解的过程,这种暧昧也是人对信仰本身的反应。可能很多人不喜欢这么样的故事,摄影和配乐大赞。

2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PTA还真是碰上科学教这种硬钉子了,就连嘲讽和负面观点都克制的如此隐晦,就像一切要说的全用杰昆·菲尼克斯不屑的表情表达出来了,这个角色的反社会行为人格、战争创伤和心理变化反应了这种宗教信仰的虚假,但故事和主题却成了一杯含蓄的温吞水。看来颁奖季被无视,不是因为科学教的势力强大。★★★

2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PTA的片子一贯都很骚,这个也不例外,拍得真的太漂亮了。故事本身不如《血色将至》那么有劲,但还是有近乎癫狂的表演撑住场面啊(这次是让人刮目相看的杰昆菲尼克斯!)。两人的关系绝不仅限于“师徒”,甚至有些同性的味道。。。(一家之辞。。)说到结局的问题,是不是有传言韦恩斯坦让改过?

2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看完电影就病了

27分钟前
  • Somerset
  • 推荐

昨晚看了一半和onion聊微信去了,补完...对电影越来越宽容对小说越来越苛刻是什么情况~~PTA就是我们时代的库布里克

28分钟前
  • Cambrian
  • 力荐

2021-8-21重看;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战争创伤的阴影秘密被一层层拨开,他逐渐遁入何以为人的自我质疑怪圈,从一个谎言落入另一个谎言,痛苦像沉重的湿衣服紧紧困缚,像溺水的绝望叹息;根本没有一个人能救你,每个人都在生的路上如孤魂野鬼。华金的表演堪称入木三分。

3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人外有人人不知,能人之上有大师。大师也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心太痴。

32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先不吐槽PTA还是有些刻意还有想当然的手法... 主要是为毛我在一个胖子的演技当中感受到了一种叫做"统治力"的东西,然后这让凤凰哥在胖子面前表现出的不像是癫狂也不像是歇斯底里而更像是无头苍蝇似的演技。

34分钟前
  • sasasasa
  • 推荐

两位男主的几场对手戏都精彩非凡,不断跳进回忆的剪辑法也与邪教寻找“前尘往事”的主旨相统一。然而在叙事调和一点上电影却卡在了一个尴尬的高度,晦涩有余情绪不足。从商业影片角度来看太过个人化,从个人作品角度而言个人风格又不够突出。3.5~4星。

35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基本上喜欢《私恋失调》这种怪腔怪调的朋友都会喜欢PTA的《大师》吧,从音乐到摄影都怪怪的,却无比迷人,《大师》之好在于PTA拍得很自在,揶揄讽刺都点到为止,小坏坏小幽默,没有《木兰花》《血色将至》那般工整匠心,每次看见杰昆·菲尼克斯在勾兑酒水就激起一腔口水,真想尝一尝。真那么好喝么?

40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但凡二人對話,那近之又近的鏡頭,真的讓我覺得,宇宙只有我和你。難離難捨,因為是唯一。一神教如此野蠻。蠻夷裡就滲出血的甘甜。甜得像你調的烈酒。酒又原是水,只因你行過的神跡奇事,世界不再一樣。

45分钟前
  • 何倩彤
  • 力荐

我很想给个5星,但是结尾的草率和从偏离的角度处理主题我只能给3星半。50年代风格的拍摄和剪辑,画面优美,但是影片却是creepy,dark,uncomfortable。观影中有5人离席。邪教总是富于个人魅力与疯狂组合,两者相互吸引因为它们本质是一样的东西。演技一流,这也是PTA的电影总拿表演奖的原因。

50分钟前
  • gata
  • 还行

不是你们想像中的那种电影。非常特别。这部讲的其实还是一个人,是血色将至里石油大亨的另一面。难怪担待和菲尼克斯惺惺相惜了,他们太像了。

54分钟前
  • 云中
  • 力荐

还需要多说吗,库布里克也会很欣慰的。

59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