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1944年的波兰,德军的铁蹄踏上了这片苦难的土地,一时间,生灵涂炭,此处成为了人间地狱。身为犹太男孩,雅各布(罗宾·威廉斯 Robin Williams 饰)和许多与他一样的男孩们被迫被德军做牛做马,所有的信息渠道被军队封锁,波兰成为了一座孤城。
一次偶然中,雅各布从收音机中听到了德军正在与苏军激战的消息,战斗地点不在别处,就在离波兰只有几百公里的本沙尼克。士气高昂的雅各布决定将这条珍贵的消息告诉更多的人,在雅各布的添油加醋之下,盟军苏联已然在争斗中获得了不可逆转的优势。这条虚假信息振奋了犹太人的士气,却也传到了德军的耳中,他们开始了缜密的调查,势要抓到造谣生事的始作俑者。
刚看本片的时候,觉得男主似曾相识。看完再看简介,才知道是罗宾·威廉姆斯。之前看过他主演的《死亡诗社》,对他塑造的老师一角印象颇深,那充满善意的、关怀的浅浅微笑,总能温暖人心。
本片中,罗宾·威廉姆斯仍然用他的招牌微笑在温暖这个世界。然而令人震惊、遗憾的是,他已于2014年因抑郁症自杀(自缢。一想到这个,就不由想到本片中那些失去希望的犹太人上吊自杀的镜头),让喜欢他的影迷们不胜唏嘘。
由此,又想到张国荣,也是一个用微笑对待别人的人。他们的离世,希望能提醒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一定、一定要多关心我们身边那些微笑待人的亲人、朋友,在他们给别人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份善意、每一点温暖背后,也许都有难以言说的痛苦,需要来自身边的帮助、排解,需要我们温柔以待。
善意的谎言,围绕主题就是希望。的确希望对于人的来说是显微重要的。一个大叔在追逐一份随风而飘的报纸,不小心在准备宵禁其间闯入司令部。期间司令部有台收音机讲述重大事件俄国正进攻波兰大叔以为很快就能解放这里。德军没理由捕捉他就将其放逐,被送往集中营的小女孩,在火车下逃脱。偶遇大叔并住在一起。后来犹太人种族不断有人自杀。大叔被逼伪造事实,说些有希望的话语,让种族带来希望。结果信息传到德军耳边,便全面搜查收音机的拥有者。大叔为了保护人民去自首。大叔说出并没有什么收音机,只是其谎言。德军大怒逼他在公众面前说出真相。最后大叔一字不提含笑的被德军击毙。
一些黑色幽默与欢快的音乐使得这部战争片看起来并不显得太压抑,主人公的那句“缺乏希望比缺乏食物更糟糕”便是这部影片的主题。导演没有像别的描述犹太人战争片那样,着力去描写犹太人在德国纳粹统治下的苦难,更多是写犹太人的希望,而这个希望是由一个个善意的谎言组成,由[俄国人到巴扎尼卡]的消息传出,一传十十传百,竟然传成了主人公海姆有一个收音机,而为了让在压抑环境下的犹太同胞们不丧失对活着的希望,海姆只能继续编织着他的善意的谎言。 剧中海姆的形象有一个升华的过程,大量的内心独白也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立体。他前期主要性格特点是隐忍,后期性格主要特点是勇敢,而善良乐观的性格贯穿始终。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在海姆身上很难看到消极的一面,影片一开始,坐在墙边的海姆,回忆着与妻子汉娜的过往,适时的内心独白拉开了影片的序幕:“我们与世隔绝,只能靠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来支持我们,一段黑色笑话,一个艳阳天,一个给人希望的谎言”。海姆为了活着,机智谨慎地与德国值班官员周旋,机缘巧合下遇到跳下火车的小女孩。两人的一段对话令我记忆深刻,“你不喜欢猫?”“对,我更宁愿喜欢老鼠。”海姆的生存环境与老鼠何其相似,而猫隐喻的是小女孩,代表着自由与希望。小女孩有两次坐火车的经历,第一次是在母亲和犹太同胞的帮助下从火车底部的小洞中跳下火车,逃离了去往集中营的路;第二次是火车被俄军拦截,她获救了。两次火车都是去往集中营,而两次都得以获救,在她的身上被寄予着希望与自由。而海姆虽然死了,在他选择死的那个时刻,他的精神境界达到了最高层,他为了别人活着而放弃了自己活着的机会,从隐忍到勇敢,他一直都是那么善良。
导演在剧中没有着重表现战争给人带来的残酷,但是观众仍然可以从许多镜头中看到犹太人所经历的生存困境。直观地可以看到海姆身上缝缝补补的衣服,理发师用着很钝的剃刀,一支烟轮流好几个人抽着,白天要做苦力晚上要宵禁等等。在面对这种生存困境之下的人性之美,也是导演想给观众看到的的。虽然有犹太区的人为了几块土豆揭发同胞的事情发生,但是观众看到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光辉一面,如医生知道海姆撒谎但是选择帮助并且指导他,德军请他治病他选择宁死不屈;理发师几次不惜生命帮助海姆;又如米萨答应海姆的要求后,救下小女孩等等。这些都使得影片没有同类型的战争片所给人带来太多的沉重感。
影片中的色调主要是以灰色为主,给人压抑之感,背景乐则是幽默诙谐为主,在色彩与音乐的对比下,也是为了突出主人公海姆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之下仍然坚强乐观的心态。
故事发生在1944年的波兰,德军的铁蹄踏上了这片苦难的土地,一时间,生灵涂炭,此处成为了人间地狱。身为犹太男孩,雅各布和许多与他一样的男孩们被迫被德军做牛做马,所有的信息渠道被军队封锁,波兰成为了一座孤城。 一次偶然中,雅各布从收音机中听到了德军正在与苏军激战的消息,战斗地点不在别处,就在离波兰只有几百公里的本沙尼克。士气高昂的雅各布决定将这条珍贵的消息告诉更多的人,在雅各布的添油加醋之下,盟军苏联已然在争斗中获得了不可逆转的优势。这条虚假信息振奋了犹太人的士气,却也传到了德军的耳中,他们开始了缜密的调查,势要抓到造谣生事的始作俑者。
“我的生命结束了。我没有机会成为大英雄,也没发表就义演说。我发誓,我已经准备了一个关于自由和宁死不屈的演讲,可怎么说呢,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他们全都进了集中营,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也可能故事的结果并不是这样,因为就像弗兰克曾经说过的:‘直到说完最后一句台词,帷幕才能落下。’”和钢琴师有些类似,波兰杂乱的犹太区和节节输送犹太人的死亡列车。不过相对于前者剧情中穿插的艺术的繁华,这部市井小民以一种黑色幽默的形式在绝望境地中编织出的希望幻相却更能真实的感动我。与以往看过的类似的片子相较而言,此部不至于那么压抑.有翻译为,似乎这个更适合些.没有希望比没有煎饼更恐怖!各式各样小人物的心态和生活,在生存的威胁下种种令人心酸令人发笑又令人无奈的状况。那一段播音和与女孩跳舞很棒。
好吧虽然结局一点也不出人意料
影片整体剧情像美丽人生,区别在于被骗的人,一个是孩子,一个是群体。结局一样,其他人活,主角…一样心疼,一样落泪。
难忘罗宾的蓝色眼睛
强大的文本打造亦幻亦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善良的人设承托起社区的生存和反抗集体意志。威廉姆斯真切是一位语言天才,游刃有余发挥出他在脱口秀演技方面的独特造诣,对标着《早安越南》《死亡诗社》。
2012.03.20 国际法课上看的,相比看过的其他二战片,这部稍显轻松,结局也稍明朗和理想主义,第一次看战争片没有心里堵得慌,反而觉得有些宽心,大概是因为罗宾威廉姆斯吧……
威廉总是在电影里扮演拯救别人的善良的人,这是他的成功的戏路,也通过这种方式向全世界上亿人传播了善意,可是自己却死于自杀。他的内心一定有强烈的需要别人救赎的需求,可是他身边却没有这样的人!
必须顶的片,小幽默,大辛酸。看着最后火车截停,竟然有些小眼红。
想到了美丽人生
我当时看的时候,片名被翻译成《说谎者雅各布》。罗宾·威廉姆斯不俗的演技,加上那个扑闪着一双大眼睛的犹太小姑娘(曾主演《安妮日记》中安妮一角)无疑给影片增色不少。不过,其本身的剧情已无需这些点缀。
还可以吧,基本的想法挺好,铺陈为一部电影有些内容不充实,所以整部电影很闷,但是最后的结局我喜欢,雅克布想发表关于自由反奴役的宣言,但只是简单地被纳粹给崩了,这就是现实的残酷,看惯了威廉华莱士,不如看看雅克布……
小女孩最后闭眼微笑的一幕 鼻子算到痛。。。
与以往看过的类似的片子相较而言,此部不至于那么压抑.有翻译为<心灵DJ>,似乎这个更适合些.没有希望比没有煎饼更恐怖!
喜欢思考的人会从这部电影里收获很多
2014.4.24跟《美丽人生》有着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二战电影,同样的善意谎言,同样的让人微笑着流泪,只不过《善意的谎言》的结尾更有人工雕琢的痕迹,趋为光明。
《善意的謊言》將原作灰黯的結局,轉換為光明,很難令人不聯想到前一年在奧斯卡奪下大獎的《美麗人生》,甚至招致「不如75版」的評價。相較於《美麗人生》的幽默,《善意的謊言》最後十五分鐘的血腥顯得太過刻意……全文:http://hou26.org/zeta/children06.htm#c
一直都很喜欢罗宾威廉姆斯。也向他祝福吧,希望他在天堂能够找到快乐。影片很温暖,战争来临的时候,士气与心灵救赎是多么重要,哪管是真是假,有了这样的安慰,只要活着,人们心中就还有一丝希望。
Hope is what we need.
和75版相比太失望,还原了大多数重要镜头,但遗憾的是,仅靠Robin的演技并不足以支撑起观感。太美国化的犹太人失去了二战的严肃味道,从黑色幽默变成了“黑色喜剧”,反而失去了原版的精髓。
透过小女孩的眼神、透过列车的铁丝网,慢慢走来的拉手风琴的俄国人真美!!
最后都看哭了……跟《美丽人生》类似的二战电影,自由和希望,需要用谎言来维系,很可悲,也很无奈。但是如果谎言能让更多的人活下去,又何尝不可?雅各布和教授演得最好。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