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巴金小说《憩园》改编。杨家原是当地显贵,儿子杨梦痴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很快将家业败光,不得已把最后一座花园住宅--憩园卖给了姚国栋。杨梦痴虽悔,却无决心重新做人,终于流落街头,只有小女儿寒儿时常去探望他。一日,寒儿偷入憩园想为父亲摘几枝茶花,遭姚国栋前妻之子小虎毒打。国栋的续弦妻子万昭华很同情寒儿一家的遭遇,由此想到顽劣成性的小虎,决心负起母亲的责任,挽救小虎。然而她的苦心却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反遭多方奚落,使她十分痛苦。终于,小虎因行为不检,死于非命,昭华深受刺激,险些流产。至此,国栋愕然醒悟,夫妻俩亦和好如初。
剧中一幕夏梦饰演的昭华抱着一本巴金的《家》看得掉眼泪,应该是朱石麟先生对巴金老先生的致敬吧。本片在今天来看,一些性格和道德的分明表现可能略显过时,录影棚的布景更是一眼就能认出来的人工布景,却别有一番文学的张力和神韵。
电影巧妙的利用一座宅子联系起了两个家庭。里面的角色也比较丰满。夏梦饰演的继母真的是人美心善,可惜面对丈夫对孩子的放纵也只能隐忍。杨梦痴的女儿寒儿虽然孝顺,可是对父亲的悔过却总是轻易相信,可以说是一种愚孝了。
杨家和姚家两个家庭互为映照。被父亲和外婆宠溺的姚小虎,如果长大,何尝不会是下一个杨梦痴呢。或许他会比杨梦痴更甚,毕竟跋扈到小小年纪就要拔刀杀人,可是比杨梦痴更可怕。害人终害己。他和杨梦痴的死去,是导演和编剧的对腐朽的堕落的生活秩序的反抗与绞杀。而昭华孕育的新生命,一定会在她正确的教育下带来新的希望。
看完电影以后才知道这部电影改编自巴金先生的小说《憩园》。而电影里有个片段是昭华在看《家》,一定是对巴金先生的致敬吧。
故事前后分裂,夏梦是真漂亮~
那个年代的人演起电影来还真是铿锵有力,不管是念台词还是摆摆手。。值得纪念一下这是在北京影协看的。
1.后妈难当,尤其是熊孩子的后妈,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2.养儿不如养女强。3.再大的家业说败就败,黄赌毒沾一即是。
鲍方的表演有些做作,但不失是一篇杰作
杨家败业几经秋,弃园遂流落街头,斜阳庙堂迷归路,故园春梦带轻愁。
巴金小说改编,笔下人物都是旧社会的苦大仇深式形象,唯有夏梦的角色如仙女下凡,高洁淡雅,但鲍方的表演痕迹太重,像是舞台剧,里面的念白更是放大了这一特点,大银幕上难免别扭,对比同时期香港已经拍出了难兄难弟这样的入屋喜剧,凤凰、银都、泰山影联机构这些老左们的坚持当年是否受落,值得深思。
喜欢看,就是结尾有些仓促了
比起人伦的改编还是更喜欢这一版本,没有讲更多家庭伦理,写出下一代反抗封建大家庭的故事,特别是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批判。那时候香港社会问题和大陆居然属于同一脉
喜欢园子后面的水墨画
野蛮生长的资本家「一落千丈」变成游街示众横死路中的穷鬼,老一辈勋贵阶级对于这种按照资本主义逻辑强行被「新兴资产阶级/富二代」洗牌顶替,抑或偶然间被「接班人」赶下历史舞台的不幸遭遇,怀有明显的「不适应不理解不接受」情绪。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胳膊扭不过大腿。在努力「抵抗」一番之后,像宝玉那样「梦痴」的主人公只好交由理性又有担当的子孙后代处理:按照约定俗成的「契约」规矩,从不再属于抑或本不属于自己的悲剧《故园春梦》中「醒悟」抽离出去。之前在看喜剧《甜甜蜜蜜》的时候已看清资产阶级分配家产的逻辑:传婿不传妻,传男不传女。我们注意到,妻子「昭华」对于自己驯服不了的人格化资本「虎少爷」是否有能力和兴趣继承和复兴这份家业明显怀有顾虑。可惜,她献给「糊涂父亲」丈夫,充满玄学意味的建议在科学上没有说服力。
等我做了好人再回来。(摘山茶花那场戏好美。
几年前看过,勾起了心底的某些伤痛。几年前有电影博主在微博分享过修复后的视频,相当清晰。可惜我的硬盘崩了······
以两个小家庭拍出了大时代格局,克制而内敛,委婉而生动。鲍方演技尤为出彩,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此片剧本原为夏衍改编巴金《憩园》。朱石麟貌似很喜欢用小孩打麻将隐喻家庭教育的失败,可对比着他37年的《新旧时代》。
巴金最好的小说改编,金庸最爱的女人主演。
悲剧故事。
竟是成都。夏梦的确清丽。很短的电影,惜字如金。人设和为最后的铺陈有点过,毕竟不是书,短了必然稍微嫌不过瘾。但依然精致的妆容布景设计。虽说人世沉浮,老三离家的自尊和爱女的情深,同其自暴自弃很违和。毒赌嫖都沾上了却是一个懦弱的老好人,不太可能吧。
補記電影資料館 2年前看大銀幕.
夏梦的美太有气质了
87.01
这个小虎演得可正好,看得让人恨得手痒痒。改编自巴金的小说,显得有点教化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