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二十四只眼睛1954

剧情片日本1954

主演:高峰秀子  田村高广  笠智众  

导演:木下惠介

 剧照

二十四只眼睛1954 剧照 NO.1二十四只眼睛1954 剧照 NO.2二十四只眼睛1954 剧照 NO.3二十四只眼睛1954 剧照 NO.4二十四只眼睛1954 剧照 NO.5二十四只眼睛1954 剧照 NO.6二十四只眼睛1954 剧照 NO.13二十四只眼睛1954 剧照 NO.14二十四只眼睛1954 剧照 NO.15二十四只眼睛1954 剧照 NO.16二十四只眼睛1954 剧照 NO.17二十四只眼睛1954 剧照 NO.18二十四只眼睛1954 剧照 NO.19二十四只眼睛195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09:26

详细剧情

  昭和三年(1928年),大石久子(高峰秀子 饰)到小豆岛小学的分校执教。骑着新型自行车穿着西装的大石老师给这个贫困的村落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分校的12个学生也对她颇具好感。某天大石掉进孩子们挖的坑,扭伤脚腕。休养期间12个孩子走上8里路来看望老师。
  大石因伤转回总校任教,适逢军国主义盛行期间,大石的怀疑态度令其遭到同事的鄙视。随着战争的进行,已经转到总校读书的12个孩子中有的加入军队。大石对军国教育的质疑不断加深,最终选择辞职,回家相夫教子。
  战后大石老师回到分校,望着教室里陌生而纯真的面孔,想起当年12个孩子不同的遭遇,终于流下了眼泪……

 长篇影评

 1 ) 小豆岛

每次去电影资料馆都会觉得自己有些乱入,到得有点早,默默看了好久书,然后人渐渐多起来了,有人在似乎在高谈阔论直播点评电影,也有人聚在一起讨论电影节每一天的赶场记录,还有一些穿着或寡淡或潮流的看不出实际年龄的人。这些给我一种亲切的疏离感,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可我清楚我只是过客,大概很难融入这样的圈子。我就和这样一群人一起看了这一部近三个小时的黑白电影。

刚好近期在看巨流河,记录中国女性在同样一段历史里的一生,巧的是她们都是老师,小说和电影就像一面镜子的两侧,战争和时代这样宏大的背景笼罩了镜像的两端。

我记得齐邦媛在巨流河里说:那些因菊花与剑而狂妄自信的男人,怎样保护那些梳着整齐高髻,脸上涂了厚厚白粉,大朵大朵花和服上栓着更花的腰带,穿着那种套住大脚趾的高跷木履的女人。

抛开民族恩怨,战争对于普通人的重塑都是如此相同,都是同样的生离死别。心疼大石老师这一生都在不断告别,被迫放弃读书的女学生、去世的幼子、战死的丈夫和学生,她看穿着生活的真相却始终无法改变生活和命运。

还有那些被时代和家庭打上深厚烙印的孩子们,他们终其一生都活在父辈的印记里,有的人走出半生以为自己已经走出来了,但其实他的一部分始终都在小豆岛上。

 2 ) 时代铺到小豆岛——评木下惠介电影《24只眼睛》

当日本50年代的导演们纷纷将视角着眼于家庭单元、生活琐碎、爱恨反思的时候,木下惠介正通过《24只眼睛》寻找着看似在生活中又远离我们当下的小豆岛来编织一副师生情的画卷。不仅如此,木下惠介运用全知视角表现被战争环境影响下的一隅,有着用万人空巷来表达人山人海的异曲同工。 影片的整体叙事以时间线为基准,叙述了从旧老师的离别、新老师(大石老师)的出场到与大石12个孩子们的快乐时光再到战争影响下的种种悲剧的故事。将大石与学生们的欢迎会作为结尾,四分缅怀、四分感叹、余下两分是对战争的无奈。举观全片,前半部分是欢乐的,充满理想和生活激情的,自小松的妈妈去世作为节点,引来了后半部分的悲痛、无奈和死气沉沉。然而,影片也不是一味悲喜分明,更多的其实是悲喜与共,相融有自。前部分的昂扬中有大石老师被人议论的不快、有大石老师受伤的转折、有孩子们离家看老师的眼泪;后部分的沉重中同样有毕业旅行的欢乐和大石老师回到小豆岛教书的欣慰。因此,影片的整体格调其实是先扬后抑的,直到结尾再微微扬起些许,让人回味。情感的水乳与共又渭泾分明给人以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韵味。 影片的24只眼睛(12个孩子)表面上是一个统称,失去了每个个体个性的充分表达,实质上也对不同的孩子或孩子们给予了不同的关注,表达出不同的信息。大石老师是影片的主人公,也是与12个孩子共同产生关系的核心人物,所以木下惠介从一定程度上借大石老师之手表达对不同孩子的关注。在小松家,大石老师了解到了小松家庭的艰苦,又从别人口中听到了小松妈妈和妹妹的死讯导致小松的离开,再加上毕业旅行的偶遇,正是对小松的怜悯提供大量的证据。这种对单个人物遭遇的关怀也体现在在松野家与松野妈妈探讨孩子的未来与在曲江家感慨这八年来的兴衰。与此相承的是,大石老师对于男孩子的关心止在于委婉地阻止他们去参加战斗。而且,男孩子们的出现往往是成群的,没有过分去关注其中某一个的命运。这种做法在冥冥之中将孩子们分成小松、松野与曲江、其他女孩子、男孩子们这四个群体,在此,导演的意图并不是有避重就轻之嫌,而是在试图平衡在对每个孩子都一直同仁和从不同重点来表达影片内核之间的关系。在影片的开头可以看出,对每个孩子的话语都有如出一辙的特写方式,点名如此,大石老师在家中的回忆更是如此。表层上,小松的遭遇从人物的艰辛表现时代的瓶颈,妈妈对松野的逼迫表现人们对教育的愚昧,男孩子们的参军和死亡表现对战争的痛心疾首。而里层上,影片前部分的喜悦将所有人融合到一起,24只眼睛是没有特点的共称,老师对待孩子们也一视同仁;影片后部分悲惨遭遇总是具体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个性与特点也表达出来了。这传达了喜悦总是融合在一起的,悲伤总是每个人自己的,即使战争大悲大疮下,木下惠介也表达出了对具体人物的具体关怀。 影片集体的歌声是唯一贯穿始终的线索,穿透了喜与悲的隔离,填充了生活的情绪。作为不同场景下的不同歌声,表达了不同的感情:大石与孩子们玩闹的歌声表达快乐,大石与孩子们离别的歌声表达不舍,毕业旅行的歌声有种苦中作乐的意味(此时的大石也是心不在焉),欢迎会的歌声则装满了缅怀。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家长找孩子这样急切聒噪的桥段,木下惠介选用的配乐是进行曲,为的是让我们从情节的情绪本身脱离出来,以乐衬悲的手法在表现了孩子们见老师大义凛然阵势的同时,也以一个向上的姿态对待现实,贯穿始终的歌声亦行此计。另一方面,影片所有的悲剧都不是直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小松家人物死亡的悲剧、富士子的死讯、男学生战死的消息、大石丈夫战死的消息都是以他人转述给大石的方式让我们知道。最后大石拜祭死者的情节也是时刻提醒着我们悲剧是存在的,直面悲剧是不存在的。同理,木下惠介的也是在引导人们,悲剧一直有,但在悲剧中悲剧不可取。最后谈到大石老师这个主人公,在前半部分,大石老师一直是阳光积极的形象;在后半部分,大石老师的形象也不至于那么悲伤。往往在悲剧发生时,大石从未呼天抢地、感时伤事,而是内心悲痛、表面淡然得接收了事实,哭泣或短暂或迅速被缓解。这所有的方式都在表现一个重要的态度——悲观时代下的乐观态度。在日本战后价值观摧毁、名族情结崩塌的环境下,这种态度对于大国的崛起显得十分重要。 影片在日本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也不免存在些许不足。24只眼睛(12个小孩)虽然都摆在我们的眼前,但是在有限的篇幅下未免有些受力平均。有着重点,有典型化,除了这些,其他都可以归为一类。木下惠介从片名到镜头(每个孩子都有一样的特写)的明显意图是将他们都表现出来,显然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因此有待完善。再者,影片后半部分一直在再显示时间字幕,不停地向后推进,压缩十分明显。这与前半部分的娓娓道来多少有些格格不入,如果中间有更好的缓冲或是后部分的信息减少一些,也许能让影片更受欢迎。 从自行车老师到爱哭的老师,大肆展开了时代变化、物是人非,结尾的自行车更是引人深思。无论如何,时代就在那里,人们也就在那里,讲过分了的都是感叹和怜悯,退出来了的是无尽无尽的平凡。

 3 ) “Kinoshita and the Gift of Tears: Twenty- four Eyes”

In the article, “Kinoshita and the Gift of Tears: Twenty- four Eyes,” Keiko McDonald presents Kinoshita who is renowned for his evocation of the lyrical. To evoke lyricism in this the most “lachrymose” postwar film, the director uses three unique methods.
“First, he presents a set of individual characters, who are very much like us in their responses to everyday life”(233). The director led us often thinking the way as though we were in the characters’ position. For example, at first we see a young woman who rides a bicycle and wears a Western dress. At that time we are thinking like those parents: she seems not really fit in this conservative village. The attitude changed when Oishi called students by their nicknames. An action that we feel friendly, but criticized by those old fashion parents make audiences become more sympathetic toward Oishi. Because we can understand why she is doing that, we share the same value system with her and it makes us feel we would do the same if we were in her shoes. Oishi and those 12 children are so vivid, just like people who live around us. The articles lets audiences feel no generation gap and allows audiences to easily become one with them.
Second, “Kinoshita uses popular children's songs associated with certain sentiments as a background.”(233). This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part when I watching the movie. Although I am from China, there is lots of songs are familiar to me. In these scenes, the songs intensify the emotional. “Nanatsu no Ko” [Seven Baby Crows] is the song most used in this movie. Every time this song appears, we can feel the emotion connection between Oishi and her pupils. But the emotions are different each time. Through a same song in different times we can fee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 are getting closer. For example, at the first time, it seems like Oishi was teaching students this song, it expresses Oishi’s affection for pupils. The second time the song shows up is when Oishi falls down and some of the students begin to cry. This indicates a maternal relationship was formed. Also in the scene Oishi decided move to the main campus, and say goodbye to her students. When she gets into the boat, pupils sing the song to her together. This time we feel the students’ respect and love for the teacher. There is an interesting detail, when the first time those children singing “Nanatsu no Ko”, the song is totally out of tune. But in the departing moment, they already were singing beautifully.
Finally, the third way to evoke lyricism is by the “drama of rhythmic continuity. The whole movie presents us Oishi and 12 students’ lives since they met. Everyone’s fate was affected by the war. Their life was intertwined with joy and sorrow. The director led us to experience those ups and downs in their lives make us easy to take the inside view.
Towards the end of 1950s “war” began to be treated as a theme for popular entertainment. (Shimazu, 111) But in this great movie we can see the humanists presented by the director. Kinoshita transferred this famous women’s literature into the cinema to let people wonder if this war really worthwhile and ponder the meaning of life.

 4 ) 时光解构·二十四只眼·木下惠介1954.

时光解构·二十四只眼·木下惠介1954. 本片采用了极致简约的拍摄方法。 平远:画面经营使用平远的手法,使画面元素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像看《芥子园》的画集。这样的安排,我们称之为构图,构成。技术上,使用中长焦镜头,压缩空间。 卷轴:通过摇镜或者轨道平移,产生画面左右如同卷轴的长画卷。同时,人物安排非常小,在分切之前,亦如一卷古代的画卷。 室内克制的定镜分切:一般场景只做简单处理。重要场景,如:大阪见到“小松同学”,做了复杂的定镜分切。PS:影像的构建,饱含着创作者对角色及山海的深情。这也表明了,摄影机的态度。2022——《兵车行》的一幕,会不会接着出现。我们也当警惕。

 5 ) 不好看也好看

打分有犹豫。观影中,观感和预期有距离。毕竟六十多年前的片子,一些拍摄手法,老到不忍卒视。观后,却被触动了。

看片过程中,似乎总等着大石桑赛将特困生一把揽进怀里,动情地说:“孩子,别怕!老师在!有老师在,什么都不用担心!”可是,……

大石久子,不是“蜡炬”式模范教师,她是普通人。大石老师有普通人的善良,她希望自己的学生经过教育比上一代活得好,她不忍熟识的人死在青春年华,她反对男人和男孩走上战场。

大石老师是无力的普通人,无力对抗普遍贫困,无力反抗军国狂热。她只有饱含热泪,眼睁睁看着一个个学生走向或艰辛或毁灭的人生。她也阻止不了丈夫上战场,如果战争再持续,她甚至无力阻止儿子当炮灰。

值得注意的是,小学毕业时,女孩的前景普遍比男孩黯淡,贫困家境对女孩的负面影响更大。孩子们长大了,又经历战争,女孩大多过上像样的日子,男孩却大多非死即残。

木下惠介导演的《二十四只眼睛》不好看也好看。不好看在,叙事流水账化,高峰秀子作为女主角也没多少施展空间。好看在,如此叙事传达出了导演想表达的情绪,确实,看过师生们的经历,一种不是滋味的沧桑萦绕心头。好看还在,黑白镜头下的濑户内海,繁花似锦、远山如黛、清风徐徐。

 6 ) 随想

二十六只哭泣的眼睛,加上老师的一双。美到极致的高峰秀子。

通过碎片化的方式时而模拟人的记忆,时而又像是日记,时而是老师的经历,时而又是儿童的视角,将漫长的岁月精简成令人难忘的小事。年华飞逝,最后让人记住的反而是这样一些或轻松或悲伤的片段。

小豆岛象征了某种日本乡土的理想价值:山河相间,阡陌良田,房舍临海,佛像静观,僧侣行路,群童嬉玩,这是典型的东亚农业生活价值。而自行车的一来一去一返则象征着日本近代扭曲的不被理解的现代化和最终人们共同的选择。

女性默家室,男性死疆场,是当时底层平民通常的道路,天皇呢?天皇躲在柜子里。女子成为老师、拥有工作,男子不忠、胆小一次,对军国主义质疑一点是他们唯一的反抗,余下的便只是无助地哭泣而已,这也是传统体制下平民的无奈。当一位有良知的老师只能用比惨安慰学生时,这个社会便已经病入膏肓。

师恩难忘,有的人一去不返,有的人苟活于世。坟墓只会越来越多。开一间糖果铺无法阻止战争,但依然需要有人开糖果铺,因为还有未被荼毒的孩子喜欢甜食。

五十年代的日本,本片已经在反战角度做到了被允许的极致。但是日本的人们也必须在一个好的历史老师那里学习一个事实,战争的受害者永远是人民,但对于二战东亚战场而言,影片中被一笔带过的战争中的其他受害者还等待着自我宽慰后重又骑上自行车的人的道歉。

 7 ) 献给一个平凡女性的伟大史诗

1

说实话,我对“教育”这个词一直是抵触的,就我的经历来说,它并不让我感觉到舒爽,却感觉到了被灌输的不快滋味。事实也是,“教育”并未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反而出现了处处不和谐的戾气,诸多不良现象也说明教育并没起到根本性的作用,无论身为官员和普通人,不少人都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操守,令人痛心。

我在想,“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滋养。这滋养当然是全方位的,德智体美等等。但只有让孩子们从小感受到美,他们才会去做更美好的事,这并非一个教师所能改变,却可以身体力行,以自己的真诚作出表率,且这种改变一定是潜移默化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木下惠介根据日本女作家壶井荣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二十四只眼睛》(1954),可谓春风化雨,已接近了教育之中美育的本质。影片长达155分钟,我以为,这是献给一个平凡女性的伟大史诗。对这部电影给予的所有赞誉,都不为过,给这部电影写的所有评论,也不足以解析她丰润的蕴涵。片中的大石老师(高峰秀子饰)业已成为世界影坛最为炫目也最为经典的教师形象之一。

无疑,它也是日本第一代导演之中,创作的最为反战的一部影片。之前小津安二郎的《风中的母鸡》(1947),与之后市川昆的《缅甸的竖琴》(1956),从反战的省思性及力度上,都无法与《二十四只眼睛》那种身处战时的情境相类比。

2

在我看来,她也是最催人泪下的影片。片中的泪点之多,难以计数。还记得,17年前的那个深夜,在深圳泥岗那处公寓被这部电影所触动,悄悄洒下了泪水。那段,常听到街角从八卦岭下班的女工,突然被人打劫惊吓呼喊的声音。村边楼下的下水道漫污横流,老鼠乱蹿。时光总会浸泡于焦虑之中。

自此,对于《二十四只眼睛》,虽有念叨,却未敢再看。同时,我以为这不但是导演的巅峰之作,同时也是高峰秀子表演生涯的集大成之作,从青春芳华的蓬勃鲜亮到步入中年的心力憔悴,她的精彩演绎,她的亲诚惠容,都已达至一种外化于心的神韵,无不让人感动。

3

1928年4月至1946年4月,这18年间,位于濑户内海的小豆岛,那所临海的渔村小学,到底发生了什么,她虽然不那么起眼,却让我们如此地揪心。这儿,刚从学校毕业的女老师大石,每天踩着脚踏车,行着几十公里的山路,和只有小渔村的12名小学生,一起欢乐,一起成长,一起经历悲欢离合。她如此地仁爱和善良,总是将悲悯投注到每一个学生之中。这7个女生和5个男生,始终让她魂牵梦绕,她爱他们太深,爱的让我们这些观者都不忍卒睹。

即便在战时,她也敢忍受“懦夫”的不堪名声,每时每刻祈祷着和平,对于那些无辜的死难者,她除了哀伤哭泣,我们还看到了她的渴望,她渴望这些离世的学生和亲人都能复活,还能像最初的那样与她相伴,虽然时世艰难,但至少其乐融融。相信每一个观者,都想抹去她脸上的泪水。打动我们的,永远是最真挚质朴的情感,以及普世的正义、慈悲与安宁。

4

影片的配乐极为悦耳动听,再三而起的天籁般的童谣,真正的沁人心脾。片中以《甜蜜的家》《故乡的亲人》《沙滩之歌》等日本名曲做背景音乐,使得影片诗意盎然。每每告别时,都以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的不同演奏形式配乐,凸现了殊异情境下的伤感与离别。

影片如诗如画,却时怀悲鸣。导演的功力之深,非一般人所及。天地悠悠,风也悠悠,时光悠悠,人事悠悠,这是多么漫长又诡异的磨砺。导演将情与景完美的融入,从而建构了一部堪称完美的诗画电影。

5

影片的四段叙事,每段都配有相同的字幕“海的颜色,山的形状,都没有变,而明天就成了今天。”以此表达世事的嬗变和时光的无情。 第一段,昭和三年,1928年4月至1928年9月,呈现了12名小学生与女老师大石相伴的美好时光。课堂上打成一片,樱花树下嬉戏,海滩边,被顽皮男生捉弄,让她陷入沙坑,摔断了腿。疗伤时段,同学们思念老师,步行十公里,一个个哭成小泪人,途中遇到巴士上的老师,喜不自禁。老师带他们吃美食,送他们回家。这也化解了渔民对她的怀疑目光。七、八岁孩子,萌动时光,老师给了她们最为熨帖寸心的美好回忆。

6

第二段,五年后的1933年,这12名学生升到六年级,仍由大石老师在主校教课。孩子们祝福老师的婚姻,老师有一个从事海员的新郎,他们过的很幸福。这时,正处于战前,有老师因小册子的反战言论而被捕,而她的反战倾向贯穿始终,其言论也遭到了校长的屡屡批评。当她带着学生们去四国宿山等景点游玩,不料,在小食店遇到已脱学打工的小女生正子,这让她伤心不已。正子跑到码头,哭泣着目睹他们远去的背景,让人心疼。小小年纪,就要背负家庭生计的责任。

这段,女生松江的母亲和幼小的妹妹相继离世,她只得离校,父亲不得不把她送往大阪做工。老师在教室看着松江留下的空位,心都碎了。她们的贫困,战时骤紧的氛围,与狂热喧嚣的好战言论,都成了老师的心病,其处处乏力抵抗的声嘶力竭,终成微弱的一熄烛光。如同片中字幕显现的:“6年级,发生了诸多事件,整个世界都陷入衰退,在不知将来的情况下,孩子们沉醉于自己欢乐及悲伤之中。”毕业季告别会上,我们只看到了老师和学生们的无声哭泣。留恋的终将告别,这不只一个师生情所能了然的,这是深入骨髓的慈爱。

7

第三段,六年后的1939年,即日本军国主义向外扩张侵略的狂妄时期,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战败投降。这段,是大石老师的身心最为桎梏,也最为艰难的困苦时期。因反战的不合时宜,她不得不从学校辞职。

她泪眼涟涟,先后送别了入伍的五个男生,以及被征召入战的丈夫。母亲去世不久,就得到了两个男学生及自己丈夫战死的消息。更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小女儿在爬柿子树时被摔死。接二连三的亲人与学生的死亡打击,让她的悲伤达至顶点。这就是她一直痛恨战争的由来。她给学生们讲无产阶级理论,足见她的悲天悯人的平民心态。

8

第四段,战后1946年4月,她重整心情,来到18年前她教课的地方。今非昔比,这时的学生,有的是她18年前学生的子女。世事无常,但留真情。当她与学生最终聚会时,12名学生,只剩下7个,5个女生,2个男生。女生中的隼人和富子都病故了。男生中,武智,冈田和牛仔这三人都已战死,猴子眼睛瞎了,只有和尚还健全。武智说过不愿开米铺,宁愿参军,结果战死在了异乡。他们都不可避免地被“国家至上,精忠爱国”的毒蚀宣传所迷醉。军国主义害死人。人生不能总是峰回路转,比如不义的战争所带来的杀戮。

尚存慰藉的是,这些女生都结了婚,爱音乐的鹿川成了钢琴师。香子、美佐子、米山和松江,她们都过着平淡的日子,这让老师欣然。老师就喜欢看到她们过着踏实平淡的生活。她们都爱着老师,一起筹钱给老师买了崭新的单车。似乎老师的人生回到了原点。起初,老师踩着单车,时尚的装扮还受到渔民的非议。现在,天翻地覆,历尽风霜雨雪,老师对她们的爱对这个小岛的爱,仍痴心不改。

9

堪味的是,战时,大石的两个儿子都指责母亲是“懦夫”,她并不生气,笑着说我只想你们是平凡的人,不想你们被战死。风在咆哮,浪在嚎叫。那时,她的内心每时每分每秒都在煎熬。当天皇宣布投降,大儿子问她难道你不难过。她说终于不用打仗,为什么要难过,我只为死去的人难过。是啊,如果不是侵略战争,她不会失去丈夫,也不会失去可爱的学生,还有她的女儿。如果说贫困让她的学生备尝人生的苦涩,而战争却让她哀莫大于心死。所以,我才说,这是日本第一代导演之中最反战的电影,其中饱含了真正的反省。

10

还记得1928年,她刚当教师的那会,母亲不想让她踩着单车,每天那么辛苦地去那么远教书,劝她返回主校。她静静地说,那儿有24只眼睛望着我,我永远不会忘记她们。那张她拄着拐杖,与前来看望她学生们的合影照,成为每个在世学生最舒心的回忆。 导演为了这部电影真是殚精竭虑。小岛的每一处景致,都留下老师和学生们的喜乐瞬间。影片用沉缓的远景,耐心地着力呈现小豆岛的四季之美,其飘荡的诗意,与老师柔和的温情相映照,构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山海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又处处心碎。

11

最后,这些新的学生用一个新的外号喊道:“喊包、喊包”,与片初那些孩子喊的“石子,小石子”,有着一脉相承的逗趣。这正是时光的妙化之境。回想六年级时,当富子难过地说我想跟老师同学们一起旅行,但我只能在家哭。她抚慰她说那我们一起哭,贫穷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父母的错。她送给富子渴望拥有的一个带有百合花的餐盒。她对疾病中的隼人说过,世上很多人并不开心,你并不是唯的一个,你的幸福对我很重要。她对迷茫中的鹿川说,老师支持你对音乐的喜爱。

凡此种种,细致入微,影片对于师生间的交流,总是恰到好处,也总能用她的真情化解学生们内心的困惑。她把所有的学生都当成了自己的子女,深入到她们的血脉,一起呼吸一起跳动。

12

是啊,大石老师的爱,就像濑户内海,其容量无限的大,且她的爱慢慢也延续到了这些学生身上,让她们带着老师的绵绵之爱,去眷顾那些有需要的人,这正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们学会诚实和关爱,彼此谦让,让社会变得圆融和美好。 《二十四只眼睛》,不只是这12个孩子,可以说放之天下的所有的孩子,虽然一个老师并不能改变时事大势,却能竭尽所能,付出自己的爱。这并非榜样,而是身为一个老师的真挚,一个母亲的慈爱,以及一个平凡女性的良知,由此,构成了她平凡之中的伟大。

2018.9.29

 8 ) 平静的美 黯然的悲

这部片子的镜头是那么的平静,在一个默默无名的乡村里,发生了平淡却又令人黯然伤神的故事。24只纯真的瞳孔,在动荡的时代,只剩下了14只。但是即使是看不见的学生,也能清晰地记得图片上每一个同学的动作和位置。

最打动的我,是孩子们天真的纯情,因为朋友的一句话,就走路去看老师;朋友不敢回家告诉父母,就带饭给她吃;女孩的鞋子烂了,男孩子脱下来给她穿,种种细节,都把我带回充满善意的一年级时光。也是这种种细节,透露了孩子们对生命的珍惜,对老师的敬爱。但是战争和贫穷却是那么真实和残酷。

电影也包含了一些永恒的主题。例如温饱、战争、教育等。六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是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仅被政府的教科书绑定,却无法对他们的人生作出重大影响,我看得实在是非常无奈。就像一双无奈的眼睛,看着学生和老师从镜头的左边走到右边,老师的自行车从右边骑到左边。但是却没有一丝丝地参与。

构图上,这部电影运用了大量的一点透视和水平构图,使得画面非常平静,同时不缺乏画面层次感,就像一个抹茶味少糖的千层蛋糕。

还有,大石老师人美、心善、性和,越看越像我的导师,非常有气质。希望天下所有老师都能像大石老师学习。

——讲故事

2020/7/6

 短评

实在是太煽情了,处处都在煽情,而且在我看来都挺刻意的,对军国主义的批判反思完全被煽情遮掩过去了,还有第一次骑自行车出场那段看着太尬。

7分钟前
  • 本位
  • 还行

山形未改,水色依旧。昨昔历历,以至今朝。结尾自行车一出来,鼻子就酸了,不清楚泪点在哪里。但哭了几次就明白了,令人难过之处在于物是人非,所以自行车的出现,实际上是一种隐形的闪回,唤起观众对起初自行车出场时那种生活那种人的回忆。十二个人变成七个,一个潦倒无音信,一个病故意,三个阵亡。而久子的长子,即便是战败后,军国阴云也仍然笼罩着他挥之不去。「ヘイワ」,和平,对于个体而言是如此难能可贵,来之不易。美中不足是丈夫女儿走得有些突然,并且这个设计的目的性、解释性不强。

12分钟前
  • Hiina Kapsas
  • 推荐

这是一部神奇的电影。

17分钟前
  • anonymous
  • 力荐

可能是史上拭泪镜头最多的电影...前半段清新自然充满童真,后半段桃花源般的小豆岛也免不了被卷入战争阴云,泪点连连。高峰秀子太温柔美丽了。片中若干插曲都是我从小哼到大的,有的中文歌词都记得很清楚,以为地球上人人都会,没想到一问大家居然没听过我也搜不到?!震惊,我到底是从哪学的呢??

22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二十四只纯净的眼睛,十二个不幸的孩子,木下惠介用清新自然的叙事手法温柔而有力的直戳战争对人民的迫害,一代年轻人流离失所,生死茫茫,眼眶也跟着高峰秀子几度潸然,串联电影的每一首悠长的日本小调也仿佛成了社会的悲鸣。

27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力荐

近观日本电影,感觉对影片风格影响很大的其实很多是与导演的性格有关。高峰秀子在自传里说过,木下惠介是一个爽朗活泼的导演,在片场常常哈哈大笑。这样爽快豁达的性格也体现在电影中,镜头语言、剪辑方式都能体现出他自己的风格,相比较成濑的婉转千回、低回吟唱,木下惠介更加“直、开、放”。

2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大石头老师是一位母亲。她骑着车穿着洋装,闯入了这个小岛。然后离开又回来。她爱人,为他们笑和哭。她育人,说我并没有说什么不对的话。她的儿女们经历着这个时代,而她站在那一直守望着他们。当他们重聚,有人说我必须要来,否则我就再也来不了了。为我们的童真流一些眼泪。

30分钟前
  • natata
  • 还行

这片子最神奇的地方是,虽然每个学生都有三个以上的角色饰演,但情感是完全和高峰秀子所饰演的老师(还有她的表演)连贯在一起的,这是蒙太奇造就的一生,是唯有影像才能赋予的真实力量。当然,如果不是木下惠介惊人的导演力,也不会有这样一幅跨越半生的动人历史画卷。2021.05.23 @电影资料馆二刷。效果比第一遍看还要好。有距离的日本现代平民史。

33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自行车隐喻发展动力,老师象征国家母体,战前自行车源于父辈积蓄,战后自行车来自众人集聚,自行车老师—爱哭的老师—自行车老师的称号变更,暗合日本人对过往、现在、未来的定位与期望,木下不愧是50年代最受信赖的导演,不仅将社会心态把握得细致入微,而且绝不冒失出牌,譬如慰安妇的雷区【9↑】

37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3.5。回想小津在《彼岸花》《秋刀鱼之味》片尾处借笠智众之口追忆戎马岁月,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而木下惠介的反战思想是在《二十四只眼睛》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的,高峰秀子的眼泪颗粒分明地砸在观众心上,与战场上的弹坑无疑。——年轻时,她质疑军国主义教育里对爱国与忠诚的过度宣传,随着年岁渐长,她只是不想要任何人奔赴死亡。没能感受到一年级师生间迅速建立起的情感联结,但后半段对和平与安宁的希冀却是普世的。镜头平等地、甚至不厌其烦地扫过一张张年轻士兵的脸,数年后则扫过他们的墓碑,昨天他们是身边的同学,明天就成为远方的游魂。老师仍需要一辆自行车来重建生活,二十四只眼睛里有许多双永远看不见。

41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那年头的日本电影看了好多都走这种散文式反高潮的路线——尤其木下惠介——需要耐性去……可惜不能在电影院里看,用电脑看各种走神。中间有一段无字幕……西特。

43分钟前
  • 小斑
  • 推荐

【北京电影节展映】松竹修复版。两个半小时里哭戏一场接一场,24变14,极为苦情催泪。虽然字幕翻译较差,但银幕内外都是哭声不绝。摄影很好,难忘片中海景、船舶、渔村和高峰秀子的美丽脸庞。剧情跨度近20年,主线之余也侧面展现了战争前、中、后日本底层百姓的生活,并有浓浓的反战思想,至今毫无过时

48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重看#内海金光闪闪,纯真童音阵阵,今日纵声歌唱,焉知路在何方;师生亦是缘,相扶走过的难忘岁月,经炮火洗礼,故人凋零,魂魄悠悠,曾共同欢笑哭泣,却只能目送你们走上各自人生道路;木下惠介的镜头永远那么诗意,且奉献最美秀子,哭戏煽情度最佳,今日两次大银幕秀子,满足。

4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下次去小豆岛巡礼有事做了:边骑自行车边哭

52分钟前
  • 气急败坏陳牙齿
  • 推荐

不喜欢的一部木下惠介 看这么圆熟的电影仿佛是小时候听爷爷讲故事的感觉

56分钟前
  • Véronique
  • 还行

看這部作品的時候,我一直在想當初國際影壇為何會喜歡這部作品,但越看我越發覺電影前半部在構圖上非常的有趣,像是一連串地景被簡單的敘事所串起,因此那荒涼貧瘠才是影片前半部分的主角,然而它們的永恆不變更為如此像是通俗劇的作品增添了幾分諷刺感,與無法改變的社會與其交織成限制眾人的時空結構

1小时前
  • Amushi
  • 还行

1. 大师级作品。2. 高峰秀子的优点是可塑性强,原节子太过完美所以选择角色会受限制,或者是观众对她的完美印象很难改变。3. 片子不着痕迹,不起劲儿灌输,一切都浑然天成。4. 没有战争场面,一个个墓碑,还有老师战前,战后的自行车就让人能够明白很多道理。5.杰作,史诗性质的。

1小时前
  • Sabrina
  • 力荐

一曲只见泪不见血的时代悲歌,因为哀绝之至,即为泣血,伤楚之极,便可穿心。一部仅从侧面白描、却让战争之险恶阴惨暴露得淋漓极致的反战杰作,国家机器(招兵的军队、捕控的警察、“躲在食橱里的天皇”-照片与终战广播)成为缺席的在场者,个体则是酷烈历史下的渺小人质,不是在画外殒命(几乎未出现过尸体,仅可听闻人物的死讯,或目睹丧礼与墓碑),便是被迫遭遇悲凉酸涩的生命情感体验(尤其是亲历自己的学生与家人一个个因贫穷、家庭变故、疾病、意外或战争而亡故的老师)。前半段基调欢乐美好,之后渐次转为悲苦,一次次无言而用力的告别,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童谣或凄婉动人的曲调([友谊地久天长]总萦回于耳畔),一座座逝者的墓碑,无尽的孤舟,还有那张承载记忆的合影与自行车礼,都令情感激荡狂涌。高峰秀子抹泪不断,演得太好。(9.0/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有些地方拖沓了,但绝对是个好题材

1小时前
  • 七七|烂柯人bot
  • 推荐

可能是太喜欢木下的日本的悲剧的原因。感觉这部片丧失对我应有的力度和影响。上上下下老师的一生。希望的只是不做炮灰。24只眼睛只剩下了14只。流去的也就不只是时光了。真是在想,个人命运被什么所左右呢?更多的。只是想摆脱一切荒谬的宿命而已。看着刚出生的婴孩死去。忘记当下发生的每一件琐事。活着的意义,有不有关于记忆?

1小时前
  • 一"一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