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看完这部片子,谁还想得出标题该起啥
我觉得我阅片挺多的,给我后续阴影最强烈的,现在想想,也就迷雾,第九区,和心慌方系列了。
就是这种,看完后筋都在跳的紧张感,和绝望,还有浑身上下的出冷汗。本来以为自己能把握住,现在看来还是应该选择好伙伴在下午的阳光下一起看,而不是一个人在房间深夜抱着枕头看。
胃疼,非常胃疼。
口干,非常口干。
看第一部心慌方的时候是在大概两年前,高一的时候,那天看完我就睡不着,每天都生怕自己醒来被抓走。而且这部前传看完,连对第一部“弱智天才逃出”所抱有的唯一希望都没有了。毕竟首先,片尾解释了他们的来历,都是带有反叛良心却被抓走的实验者们。其次,就算他们逃出,在被问到是否信上帝的时候,也不知道会报以怎样的答案。
而且就算说“是”了,活不活的下来还不一定呢,毕竟这只是主观的“游戏”,而他们只是上面人们的小白鼠。
也就是说,从开始的开始,最初的最初,进去了就没有一丝可能性活着出来。
可是就算到了前传,片子也并没有完全讲清楚这个大组织,大概也是讲不清楚吧,毕竟这个设想本身就太可怕,虽然比起“人体蜈蚣”而言要有些逻辑,但是本质上来说,血腥和残忍程度却是一等一的。
不知道该说什么,满脑子都是一个想法,“这个世界一点都不美好”。
除去只是为了增添血腥程度的鸡肋角色,主角们完全诠释了“好人没好报坏人更没坏报”。
别跟我说至少妈妈逃出来了,妈妈并没有逃出来,所有的母女相拥的场景都是Wynn的美好幻想。
我真的曾经非常期待,独眼能够死掉,或者他的手下能够崛起,再不然就是Dodd能够聪明点不被发现,不过一切都是我想太多。毕竟这破片子没有传达任何美好理念,揭露人性,反映社会,通通滚蛋吧。
作为一名高三生,我觉得我过早地接受了社会的黑暗。
以后不想看太多片子了。
就酱。
2 ) 一场政府的阴谋
Cube外,WYNN艾瑞克·维恩和DODD这两个系统工程师正通过监视屏对身陷Cube内的人进行实时监控并录像,他们自己也只能呆在监控室里不能出去。根据上头的说法,Cube内的人都是死囚,他们自愿签署粉红色协议书,被洗脑失去过往记忆后进入Cube参与这个试验来代替死刑。
WYNN发现Cube中的蕾斯是个政客,她并没有失忆,WYNN也没有找到该女子的协议书。WYNN觉得该女子不应在里面。之后上头来电话,有人到了Cube出口,DODD和WYNN根据命令执行退出程序。WYNN发现逃到出口的正是他的同事欧文。此时的欧文已经被洗脑失忆,DODD执行程序用铁链栓住了他,并问他问题:问题一:说出你的名字。问题二:你相信有上帝存在吗?当欧文对第二个问题回答不时,DODD按下了“不”的按钮,结果欧文被地板上窜出的火烧死。DODD让WYNN将写有执行结果的信放入电梯,但WYNN却走了进去,电梯下降,开门后正是Cube的入口,WYNN进入Cube去营救困在里面的人。
WYNN找到了蕾斯等人,告诉他们自己负责收集数据并用多种化学和生物试剂测试大脑的活性和忍耐程度,并记录他们的梦。蕾斯等人之前发现了房间每个传送门上都有用2个点号隔开的3个字母标识。WYNN说一共25个房间,只有2个房间有Z坐标标记着26,它们会周期性的移动到边缘,但有2个出口点被监视着,另有1个意外的出口可以直接到Cube外面。
杰克斯带着助手费恩和奎克利来到监控室处理这一突发事件,他们根据上头的命令将房间传送门上的字母铁条全部溶解,将周围房间都启动了陷阱,并对WYNN所处房间启动电流攻击,危急时刻DODD扯断了电线,他们逃过一劫。DODD继续破坏电路被杰克斯发现,遭到了毒手。Cube因为电路破坏停电,所有陷阱失效,10分钟后系统将重启,清空程序会烧毁房间里的所有东西。困在Cube里的海塞克曾是名士兵,参军时被偷偷植入了芯片。杰克斯根据部队监视网络激活了海塞克的疼痛抑制功能并使其体力增强,对他启动了谋杀WYNX和DODD的指令。WYNX和DODD合力干掉了海塞克后通过房间一个出口进入水中逃出生天。但两人上岸后就遭到袭击,WYNX被抓,DODD逃脱。
WYNX醒来后发现被绑在手术台上,杰克斯告诉他他直接被判决有罪,并给他看了已经签有他名字的粉红协议书。WYNX脑中被植入芯片变成傻子后丢入Cube,与其他人一起成为实验室里新的小白鼠。
该片作为Cube的前传交代了Cube产生的背景以及Cube中人由何而来。片尾变成傻子的艾瑞克·维恩也与第一部里的孤独症青年卡赞呼应。Cube外的WYNN和DODD做着看似合乎法规的工作,其实却成为了政府的刽子手。而政府高层把蕾斯这个持不同政见的人丢入Cube可见其对异己者手段之毒辣。第一部里的隐喻在前传里变得明示。
3 ) 还算是合格的前传
这部前传血腥程度是最强的 而且布景色调也是很冰冷残酷的味道 但是为了叙事说明抽离出立方体 情感的处理也太过粗糙牵强 导致没有前两部的扣人心弦 结尾扣到第一部的点还不错
总的来说没有大失望 有个想法 如果再拍下去的话 可以按照立方体的点切入让电影 让整个电影系列也如同立方体连接 呵呵
4 ) 上帝只不过是开了一个玩笑
生活就像这“心慌方”一样,从一个矩阵到另一个矩阵,我们以为自己解脱了,其实我们只不过从一个枷锁真挣脱到了令个枷锁。。。我们以为自己解脱了,可是事实告诉你,你只不过是琥珀里的一只蜘蛛而已,一生在挣扎,可惜到头来这能成为世人严重的珍藏品,在绝望中看到希望最后深深的绝望。。。
上帝只不过和你开了一个小玩笑
你相信”我吗“?
回答NO 弄是死
可是如果回答yes呢?
结果。。。
神他自己也不知道,结果是什么(因为导演不告诉你是什么)
玩笑而已吗、,何必当真呢
要是认真你就输了
神爱世人
阿弥陀佛。。。
5 ) 《恶之平庸》
恶之平庸 by 刘瑜
http://www.noticias1.org/images/sheng-2.jpg 在网上找到这个人的照片后,我曾仔细端详他的脸:细长鼻子,略带鹰钩,眼睛不大,但是深,棱角分明的下巴,薄嘴唇。脸上挂着一丝微笑,几乎透着善意。这样的人,欧美大街上到处可见。但他又不是普通人,他叫阿道夫•艾克曼,曾经作为纳粹高官参与屠杀犹太人。根据对这个人的审判材料,学者汉娜•阿伦特写过一本书《艾克曼在耶路撒冷》,不过此书的副标题更有名:关于恶之平庸的报告。
“恶之平庸”。通过这个词,阿伦特想表达的是:艾克曼——很可能也是绝大多数纳粹分子——并非恶魔或者变态,从他交待的材料及心理医生的诊断来看,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正常人,几乎可以说是“可怕的正常”。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特殊时代,无动于衷地杀害成千上万人。
“是纯粹的不假思索让他成为了当时最大的罪犯之一。”阿伦特写道。“不假思索”的意思是,当上级命令传达下来,下级就去执行。如果有一天有人追究罪责,下级就说:“我只是在执行命令而已。”——多么合理的解释,几乎应该表彰其敬业精神了。
最近我常想起“恶之平庸”这个词,原因是近期发生的事情:一个盲人,在一个村子里,被封锁在家,既不允许出来,也不允许别人进去。但凡有人去看望,就被暴力驱赶,以至于有人称,该村已成了中国的探险胜地。
这个事情中,最令我好奇的,是那些参与看守盲人和暴力驱赶来访者的底层公务人员或雇佣来的打手。这些人昼夜看守着一个毫无反抗能力的家庭,对前仆后继的“探险者”轻则驱赶,重则殴打。我好奇的是,是什么力量在支撑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如此顽强地守在那里?如果仅是为钱,是什么说服他们,那份看守的报酬比那个盲人的权利更重要?他们有没有其他途径,可以更安心地挣到维持生活的费用?
我相信,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人”,正如山西黑窑案中,那些每天路过黑窑但从未想到举报的人是“普普通通的人”一样。电影《盲山》里,那些联合起来看守被拐卖女孩的村民是“普普通通的人”;福建三网友案中,给三个网民因言定罪的法官们是“普普通通的人”??我能想象,这些人爱打麻将,爱看《还珠格格》,要是路上碰见个问路的,没准还会热情指道。
西谚云:“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当一个恶行的链条足够长,长到看不到链条全貌时,每个环节的人都有理由觉得自己很无辜。普通人甲,不过是给犹太人做种族登记的小办事员;乙是奉命把犹太人从家里驱赶到隔离区的警官;丙则是把犹太人赶上火车的乘务员;丁只是维持集中营治安的保安;戊是负责收尸的清洁工??凭什么让他们对这些人的死负责呢?他们不过是一个巨大机器上的小螺丝钉而已。但是,让希特勒一个人负责吗?600万人呢,他一天杀一个,也得杀一万多年。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津巴多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24名学生随机抽签,一半当“狱卒”,一半当“犯人”。结果在一周的角色扮演过程中,演狱卒的学生越来越残暴,演犯人的则越来越卑怯。短短一星期,哪怕是一个实验的环境,角色感就可以改造人性,这事想想真叫人不寒而栗:现实中,有多少人经年累月地藏身于各种制度化的角色中,而其人性又在角色不断内化的过程中被劫持到了哪一个星球?
用角色开脱恶行,便利在于那个角色中的“我”不再是我,而仅仅是“他”:张警官,刘处长,陈法官??如果是站在村口的无名小卒则更好,因彻底的匿名,就意味着彻底的责任豁免,所以“我”可以从恶如崩。而所谓人性觉醒,是从自己隐身的集体中抽身出来,恢复成独立、完整并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个人;是从角色的深井中一点点爬上来,看到雨滴如何汇成洪水。
今天仍有无数“不假思索”的梦游者在制度的催眠下游荡。然而,哪有什么抽象的制度?甲乙丙丁戊,你就是制度,舍此,制度只是一张一捅就破的纸而已。在中国农村长期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说过一句朴素又闪光的话:“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是“停下来,想一想”,还是嵌在制度机器里,继续“不假思索”地转下去,对于所有普普通通的人,这是一个问题。
6 ) 我的收看簿:《立方体·零》
《立方体2》的晦涩难懂是它常常为观众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这部作为系列前传的电影被拍了出来,将邪恶计划的执行者放到前台来,然而这次把故事说得又太过明白,观众同样不是很买账。系列的第一部充满着一种人文气质,既揭露了人性,又塑造了人物,结尾寓言味浓厚,同时还涉及了数学知识,令整部作品极具内涵;第二部放大了自然科学在片中重要性的比重,淡化了其他东西,所以总体来说并不很成功;《立方体·零》则直接拍成了阴谋片,曾为影迷青睐的对人性的披露在本片里几乎荡然无存,那个恶心滑稽的势力在镜头前穿梭不已实在碍眼,唯一称得上惊喜的就是天才的主角在片尾被组织洗脑后变成白痴,原来就是《立方体1》里那个唯一逃出生天的低能儿。然而可悲的是第一部里的人们争斗不休,一个个拼出了性命使得有人可以走出这个地狱,结果那个疑似出口的地方其实并非真的“外面”……彻底堵住了人的生存空间啊,那么极力想要走出去的人们,他们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么?电影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味的呢?
7 ) 第三部的必要性
总得看来 我觉得第一部和第三部是最经典的
首先第一部讲的是说被困在立方体里面的人性 在一个没有吃没有喝 精神严重压迫的情况下人性更多的是求生的本能 想要逃出这个杀人的机器 如果说任何人性的显露那都是很本能的求生欲望在支撑
第三部则是截然不同 同样是一群困在立方体的人 但是加入了所谓的看守者 也就是说 他们没有像立方体里面的人那样的求生需求 而他们更多的社会良知方面的人性 换句话说就是社会性 他们每天看到很多组的人在cube里面被杀 心有恻隐 但是他们被告知所做的工作是正确的 是完全处于试验性质的 并且所以被放在立方体里面的人都是死刑犯都是罪有应得
一个60年代很著名的实验 Milgram Experiment 是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所作关于人们对社会权威追随度的实验 细节不讲了 有兴趣的可以去自己查查看 大体就是 当你要作的行为被具有权威的机构或者个人完全推崇的时候 即使你头脑中意识到某些东西是错误的 你执行命令的几率非常高
Eric和Dodd 这两个观察者 相信被困在里面的都是死囚 并且他们是完全自愿的 多多少少减轻了他们的负罪感 然而在Eric见到自己的同事惨遭洗脑并且在逃出立方体后仍被残忍杀害时 他的人性在这个时候被唤醒 并且做出了进入立方体拯救被困在里面的人 Dodd作为一个经验老道的 Senior Technician 竟然在最后也是为了救Eric 切断主电源 所以第三部反应的是人在没有求生欲望作为第一考虑的时候 所显现出来更为高等的人性 所以 第三部不可以缺少 至少我在第三部里面看到了希望。
即使最后Eric被抓回去 并且被植入了晶片 变成了傻子 他在清醒的时候也应该是很骄傲的 没有败给这种Rats watch Rats的体制
是的 我们都好比实验的小白鼠 那么唯一的活路就是白鼠们团结在一起
人性 是个深奥又复杂的问题
一部分原因
胖子死的好可怜。。
这才是答案呢
费劲
在布景道具服装上返璞归真,毕竟要贴合前传的基本事实,然后提供了一种解答方式……总体看起来论概念已经是1和2玩过的了,论阴谋论也没有给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答案,较为平庸。
严格来说,这部电影很悲观、但也适度的“反动”。它告诉了人们体制与控制是怎么回事,自由又是什么。只是它不应该出现在这一系列片子中。
结尾的1分钟NB
其实这部续集完全没必要。只不过交代了Cube里那个弱智天才的来历。
比前两部烂了N倍
一直不知道该如何评价CUBE系列
太可怕了
真恐怖,真恶心,真好看
前传也好看!
重口味 结局有点无语 这部前传不好看
弃掉第二部愚蠢的四维立方设定和最后的阴谋论结局,重回第一部的机械立方结构
片中交代了立方体的功能——死囚的监狱(很可疑,待证实),这种高科技惩罚方法,堪称十八层地狱,所有迷乱的恐惧比死更难受;AND天才数学家的光辉形象从下电梯那一刻就树立起来,英雄主义之魂,很是振奋人心!
比2 强点。。
高智商片
结局弱了点
常用标签里面的“反乌托邦”是肿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