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小城之春

爱情片大陆2002

主演:胡靖钒吴军忱辛柏青叶小铿卢思思

导演:田壮壮

剧照

小城之春 剧照 NO.1 小城之春 剧照 NO.2 小城之春 剧照 NO.3 小城之春 剧照 NO.4 小城之春 剧照 NO.5 小城之春 剧照 NO.6 小城之春 剧照 NO.13 小城之春 剧照 NO.14 小城之春 剧照 NO.15 小城之春 剧照 NO.16 小城之春 剧照 NO.17 小城之春 剧照 NO.18 小城之春 剧照 NO.19 小城之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7:06

详细剧情

  本片为田壮壮向1948年费穆执导的同名电影的致敬之作,与费版相比,画面颜色变成彩色,空间延展许多,女主人公的独白被隐去,故事内容和讲述的手法也有一些不同,变得更为今天的观众所能接受。
  影片伊始,便点题交代了年轻少妇周玉纹(胡靖帆)和丈夫戴礼言(吴军)之间貌不合神也离的关系,玉纹对礼言只是在尽传统道德伦理要求她尽的义务,同时,礼言的昔日好友、玉纹的旧时情人章志忱(辛柏青)正从上海赶往小城,虽然他的到访令玉纹在情与礼之间摇摆不定,有了走出小城的心思,但因独白不再,那更多是突兀而非满足心中长久以来的期待。而小妹戴秀(卢思思)因为身边原有一大帮和她一样充满朝气活力的朋友,志忱对她的触动以及她对志忱的爱,也打了些折扣。

长篇影评

1 ) 此情不应人间有

好像若干年前看过VCD版本,但已经不记得了,看第二遍就是在不记得的路上又走了一遍。好像比若干年前能看懂这本电影,能看出它的好来了。

最令我佩服的是全片的旁白,非常出人意料,中国电影还从未有过这样的尝试,完全是叙事学的高明手段。我想起格里耶的名篇《嫉妒》,也是通过剧中人的视角,而又凌驾于人物之上。就像一个人既是法官,又是审判对象,他(她)看自己和旁人皆是双重视角。粗看在情理之中,细想就会觉得不妥,这个旁白的力量太强大了,她又不是上帝。但这种不妥丝毫没有露出来,至少不会让观众觉着。叙事技巧确实高超。

二是此片欲说还休的古典境界,在电影里十分难得,稍微一出格就成了普通逻辑,或是杀夫案,或是情人远走高飞。在不堪的尽头悬崖勒马,还原人间的常态,片尾似乎是人性的升华,很有些志存高远,好风凭借力的来年洒脱。

三是演员的选角,都能套在人物里,而没有演戏的痕迹,也没有明星的派头相。如此精炼的人物,简陋的布景,细淡的情节,却造就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等佳片。像嚼橄榄一样,我还只是佩服,还未由衷喜爱,所以,还是值得若干年后看第三遍的。

2 ) FIFF10丨DAY11《小城之春》:当死寂和生机在这座小城翻搅着

第10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11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闭幕片《小城之春》,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小城普通居民的在绝望和希望中徘徊不定的评价了!

Berger:

每次看都要叹服!

我们敏熙:

“不要走。” “谢谢你。”

米米:

费穆这个题材在当时应该比较大胆,有些东西是关不住的······

果树:

叹为神作,尤爱全片呈现的浓浓文学感,我的华语影史最佳没有之一。

法罗岛岛主:

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典型,不道德的情愫多半陨灭于礼教,现在离婚和买菜一样方便,不爱了就拜拜。

Harper Yug:

小城之春是残破的,无是一处都是断壁残垣;小城之春是沉闷的,四处都如幽洞一般死寂; 小城之春是短暂的,多年沉情就如昙花一现; 小城之春是生机的,登高望远再次深情凝望。

野凡:

用断井颓垣与堕废的城墙作意象,用芬芳的兰花和精巧的盆景作比较。人物之间明目张胆的瘙痒,却又矛盾而克制。费穆无疑在人物情绪的把控上功力深厚,让观众也跟着一起瘙痒了起来。

淋酒:

到底还是期望太高了,带来了很多失望,不过拍的确实很讲究,将时代赋予的压抑感与冲突感表现的很好,但也可以看到那时候的表演与一些电影理念,还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至于排进视与听250,我觉得外国人听不出这台词有多别扭也有加成吧哈哈哈。

kc512:

群戏放在现在看都是教科书级别的,镜头横移所分隔出来的空间,和这座小城相互乎应把角色围困。结尾竟有小冿的味道,如《早秋》里所言:「期望突如期来的幸福是是可笑的想法,幸福是要自己去创造的。」,结尾也许未如期望,但海阔天空,祈许下个春天会更好。

Bob Chow:

社会的缩影,未知的病也是一种心病,希望和欲望的压抑,并在纠葛中激发。意识流和游走的镜头,摆动的蜡烛。城头上为何如此魅力,既是眺望,也是逃避。断壁残垣中的选择和自我怀疑,是一代人的被摧毁和尝试重构的过程。安眠药和酒,竟然隐隐约约闻到了沪上的灯火式微,个像组合成群像,然后无意识地放大,极为有力。

飞檐:

残忍与美好,共存于理解之中。废墟之上小院之中,各怀心事,却一同思考着心照不宣的人事。全片没有回避封建礼教在情感剥夺上的野蛮性,但却在四人的关系错位里,流动着脉脉的温情。太美,美于空镜里家装细节的用心,美于人性最终回归到质朴真挚的流露,美于在限定空间里,彼此的隐忍与割舍成全了一种永恒性,而这样的永恒性,却也永远暗含着残忍。

Pincent:

一部伟大的世界电影,切点和空间都足够小,情感足够具有共通性,在它身上看到了成濑巳喜男、《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或是王家卫的影子,它又全然抛开了地域性,只存在一个家庭往事的受挫、破败与重访,它与战争废墟的被毁坏与重建是同构的。小城是困住人的废墟,而女主之所以那么喜欢城门口上,因为她只在那里才自以为能看到未来生活的希望,洞口里能吹进来一点风。相信旁白和人物表演的木讷感是舞台剧化的,在絮絮叨叨中,在欲说还休中,隐忍的情感在其中暗流。

子夜无人:

我一直相信国人在书写忧郁这件事上应当是具有天赋的,尽管隔着久远的时间,处处都是局限,但电影的主题却相当超前:生活是如此没有希望,灰心到翻来覆去寻求一个支点。 一边行走在荒原戈壁,一边渴望着繁花盛开;许诺着所有的言不由衷,最后兑现的却是没有斤两的一腔情肠。寂寞、孤独都很容易就成为一种习惯,习惯到了最深刻的境地,是你以为一生也就应该如此衰竭下去,但打破你固守的乘虚而入却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人心私情如同春意偷渡,来得比一阵风更轻快、更无知觉,已经枯死的心涧上重新泛起微澜,天长日久的缟素重新投入鲜艳的妆奁,明明相敬如宾形成一种默契的人开始恳求你留出这一个夜晚来耳鬓厮磨,对影成三人的最后只有彼此皆无眠。好的电影就该是如此,连杂声和噪点都是美的。

#FIFF10#DAY11的主竞赛场刊评分稍后会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3 ) 重看,一些梳理。

重看,一些梳理,不是评论。

1.四人关系:丈夫礼言,妻子玉纹,丈夫妹妹戴秀,好友志忱。礼言患病,玉纹和礼言生活寡淡乏味,志忱和玉纹是旧日情人,健康又有魅力,志忱到来打破了他们乏味的生活,志忱和玉纹有旧情复燃之势,礼言想撮合志忱和他妹妹,最后却在接触中发现妻子和他的暧昧关系。兄妹是有性格差异的,哥哥内向寡言,妹妹外向开放;从诸多的对话场景中看出,夫妻之间颇为生分;玉纹和志忱两人的情感“拉扯”也是颇值得玩味和研究,刚见面时他们的举止谈吐是拘谨的,通过慢慢接触和交流,他们有了旧情复燃的苗头,玉纹的念头更强一些,因为她被乏味的生活和无聊的小镇环境压抑的太久了,丈夫又患病,这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抑。到影片的后半部分,玉纹和志忱仍然纠结于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符合道德。这样的差异特征让四人的关系在情感的碰撞上拥有了较强的张力。

2.画外音使用,妻子玉纹的画外音是本片重要的叙事元素,舒缓、忧愁的语气透露着她内心的焦虑和纠结。

3.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似乎有着相同的主题,即描述夫妇之间的关系(如桑弧导演张爱玲编剧的《太太万岁》),或者是讲述女性的苦难和心理挣扎的故事(如黄佐临导演的《夜店》)。而费穆的这部电影在女性心理和情感状态的刻画和技巧的使用上是相当出挑的一部,而且,它的政治性也没有同时期的电影那么强烈。

4.说到技巧,本片的运镜是相当流畅自如的,虽然人物较少,走动也比较简单,但摄影机在恰当的地方摇动或者推拉都明确地暗示着人物的想法,没有刻意的痕迹。还有光影的运用,虽不及当时的世界一流电影,但在国内已属于比较先进和先锋的尝试。

5.除了玉纹的画外音,本片的对白和台词较少,费穆可能试图给观众留出足够的自我解读空间,同时,本片细节也很多(如盆景),剧作虽单一简单,但细节作了一些补充。

6.本片最值得称道的是景深运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乎都是揭示着四人关系的镜头。比如,在志忱刚住在礼言家时,有一场妹妹见志忱的戏,费穆用一个镜头简洁利落地说清楚了四人关系:妹妹站在后景处愉快地看着志忱唱歌,志忱也在后景处看着她,但时不时会回头望向前景处的玉纹,玉纹为礼言准备药,左移,玉纹给礼言拿药,此时只有夫妇二人,右移,镜头里再次只有前后景的三人,志忱心不在焉,妹妹继续看着他唱歌,玉纹也低头,摄影机再动扫过四人,在这个一镜到底的场景里,四人的关系,情感状态和忧愁的思绪被很好地体现出来。类似的场景在后面的部分还有两三场,在喝酒那场里,还给了玉纹特写,全片只有这里用了近景,镜头里玉纹是哀伤的,是被压抑的。费穆善于用这样的镜头调度配合舒缓的节奏讲好他的故事。

7.演员的表演偏向舞台剧式,这是全片情感进入最大的阻碍,也是本片比较遗憾的地方。

4 ) 马里昂巴德的春天

故事开始在一个小城的春天,那里没有一丝属于春天的温情和娴静,到处可见的是被战火摧毁后的残垣断墙。周玉纹每天在城墙上徘徊,望着远方,心里有的只是希望死去后的苦闷和压抑。她日复一日的上街去抓药,回去煎药给久病缠身的丈夫,尽着她对家庭的责任和作为妻子的本分。戴礼言忍着疾病的痛苦,守着残败的祖屋,看到的家业的没落,心里存留的只剩下无可奈何的绝望。妹妹戴秀似乎是有朝气的充满希望的,然而她能坐在空房里独自喟叹——除了早晨出门徘徊的城墙头,这是她认为的小城唯剩的有生气之地。在这片死气沉沉的环境里,所有的人都一种极端卑微的姿势生存着。直到一天,那个叫章志忱的男人来到了这里,似乎带来了一丝生气。

志忱是玉纹的初恋情人,她曾经爱着他,现在依旧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还爱着他。她与他重逢时,她的表情是冷漠的不动声色的,而她的内心却在诉说着:“你为什么来,你何必来,叫我怎么见你。”她的心在问着志忱,也在叩问着自己。这注定了她和志忱的关系是暧昧的,这暧昧潜藏着复杂的感情,有着一丝欣喜,一丝埋怨,一丝无奈。

她带志忱到房间时,要给他拿被单、毯子,他说不用了,用手挡了一下她的臂膀,她急促地说道:“我得拿去。”又三次说:“我就来。”那一刻爱的激情在她心里迸发。当她拿毯子回来,电灯熄灭了,坐在床上的志忱和坐在桌旁的她,似乎都感到了一种被解放的轻松,相视而笑,但她马上又伏在桌上抽咽起来。她知道了,她依旧是爱他的,可那份爱是有罪的不道德的,道德的锁链把她牢牢的锁在了这个小城,她想逃离但又不能逃离。这个小城的春天,爱情还没有融化便已经冻伤。

她和志忱第一次到城头约会,他要求她陪他到别处走走,她说:“随便你,”努力保持平静的语气,可往日分离的情景却在她脑海里呈现。她说:她没等他,没随便他,要她现在跟他走。她问:“真的吗?”两人又陷入一种迷茫中,这份爱在苏醒时便注定了无终而果。

她第二次去志忱的房间,对他说:“我心里是你,又觉得对不起礼言,叫我怎么办?”他说:“除非我走。”这时她突然说出了“除非他死了。”话刚出口,她便惊恐地用手帕捂住自己的嘴,木然地站立在那里看着。她对自己的心说,我后悔,我心里从没有这样想,怎么嘴里会这样说呢?她的心是矛盾的,在情欲与道德的纠葛中痛苦。

礼言也看出了两个人的心思,他对生活的希望已经破灭,没有了活的勇气,疾病对他的折腾使他了解到自己已经行将就木。但不希望妻子也陪着他毁灭。他是爱妻子的,这份爱宽容博大,他想用死的方式来成就那两个人幸福。他服安眠药自杀,被抢救过来,玉纹守在丈夫的窗前,那一刻她明白了丈夫对她的爱,了解到自己的情欲的罪恶和对这个家庭可能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最后她选择扼杀自己的情欲,重新回归家庭的责任,她和礼言僵化的关系在那一刻和解,两个人的心结也被解开。

志忱离开了,玉纹和礼言站在城墙上目送着他远送,小小城又恢复了平静,这个春天也就此结束。

费穆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关于道德和爱情的故事,脱离了时代,远离政治,他用一种极端细腻的笔触去描述时代中的人们的生活和他们压抑的精神状态。充满颗粒感的黑白影像呈现出一种萧条的气氛,这萧条既是战后人们真实的生活,也是人们内心苦闷的外在体现。费穆是忧虑而敏感的,他的忧虑来源于对未来的茫然,敏感的特性使他主动用电影的方式来表达他对处于现代性的人们感情的思考,情欲和道德作为一个天枰的两端,费穆以一个电影人的身份在做着对民族文化心理层次的审视。

同样的长镜头,同样的旁白,让我想起了阿仑•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在电影里阿仑•雷乃用解构性的镜头语言讲了一个同样二元对立的主题——回忆和遗忘。一座拥有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城市里,一个男人不停的出现在一个女人面前,向她讲述曾经在一起的种种细节。女人开始不记得认识那个男人,可在男人喋喋不休的叙述中,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她开始相信,或许真的在去年发生过,到最后,虚构和真实的界限也就此模糊。

费穆讲述的是一个俗套的三角恋爱的故事,但费穆并不止步于讲述故事。他借一个小城的春天里一些生活着的普通人的经历,来进行他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分析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这样的故事在我们周围时刻发生着,剧中人的苦闷也是多数人内心的苦闷,重复的问题不断重现,在永恒回归中人活着的价值改如何体现?费穆用电影来进行他充满哲学意味的思考,这使他的电影已经脱离了影戏的范畴,对于情欲和道德的二元对立,费穆努力构架和解的可能,这个可能就是宽容和超出情欲的爱。思考性是现代电影的重要特征,从这一点已使他的《小城之春》作为中国现代电影的先驱成为不朽。就像《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中的思考一般,这也是经典能成为经典的原因。

费穆镜头下的小城是虚托的。玉纹的独白透露的信息是“家,在一个小巷里,经过一座小桥,就是我们家的后门”,这个位置是不确切的,我们无法从此得到关于这个家在现实中的任何信息,而小城除了城墙外我们也无法了解到更多。费穆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无限大的充满了无限可能的空间,这个小城可能存在于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文化,它可能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也许就存在于我们内心的角落,这使这部电影具有了永恒性。而其中的一个小城也许就叫做马里昂巴德。

5 ) 《小城之春》中画外音的含混性

在《小城之春》中,画外音具有三种形态,这三种形态超出了我们惯常对画外音的设定,因而具有一定创新性。

第一种形态是出现在电影开始:一个女人现身于破损的城墙上,手里提着一个菜篮子游荡。响起的画外音以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了这些信息并作了引申,由此观众知道这位女性人物家中还有一位病重的丈夫,两人已经不再有感情,将他们维系一起的仅仅是夫妻间的伦理道德。在这里,画外音仅仅是对画面信息的共时介绍,是一种现在时时态。

第二种形态紧接在第一种之后:在介绍完女主的情况后,这个画外音开始对这个家庭的其它成员进行介绍。先引述到了仆人老黄,喜欢将药渣到在路上,然后是丈夫,病重多年、郁郁寡欢,最后是小妹。在这里,情况看起来似乎是对一种普遍情况的客观描述,时间应该是发生在过去;但值得注意的是画外音对老黄倒药渣时的精细描画,以一种完全同步的方式描述画面信息,这又是一种现在时的时态,同第一种情况。

第三种形态显得最为怪异,也最具创造力。丈夫的朋友还没出现于画面前,画外音(女主角的声音)已经预先对此作了介绍:“她”并不知道那时候要来的是与自己青梅竹马的邻居,也不知道他和丈夫还是大学时极好的朋友。这种预叙已经不再是一种与画面共时的现在时,而是在事件发生之后再从头回忆过去,在某一节点事先对往后的信息进行提示。在这里,画外音不再仅仅是用来介绍画面信息的一个客观声音,而是具有丰富经历、具有人格的主体,“她”成为女主角本人,“她”在回忆过去。电影因而变成为是发生在女主角头脑里的一系列影像,她对此具有全权的操作能力。

电影中的画外音通过叙述强力掩盖了导演的存在,生成为整部电影的生产主体:这是在电影里极为少见的一种情形。一般而言,画外音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都很少能跳出时间的直线逻辑(除非用闪回),它往往只能依附于画面。《小城之春》中这个画外音在保持故事发展逻辑的基础上造成了时间的紊乱,让人心声疑问:这个将要到来的人到底是谁,他与女主角有什么关系?因而,通过这种方式,便加重了之后三人将陷入的婚姻与爱情、道德与自由之间的困境。

借用小说的叙事学,可以再深入作些简单的分析。比如按语态分析,《小城之春》中的画外音既是一种内聚焦(叙述者为故事中人物)-“她”主观地描述自己的状况(第一种形态),也是一种外聚焦(叙述者非故事人物)-“她”在客观地讲述故事(第二种形态);于此同时,在时态上,它时而是现在时,时而是过去时,时而正叙,而是预叙。很少有电影在画外音上能做到这么多实验,这出自于偶然,还是编剧李天济深厚的小说涵养使然,我们不得而知。

6 ) 小城春梦

我说的是费穆1948年版的<小城之春>.

三个人,加上陪衬的小妹妹,一个显示往日大家气派的家人老黄.欲言又止,温良恭俭让,思绪里翻江倒海,看见了只是轻淡的说一句"哦,是你".家国是倾覆了,又平静了,断墙颓园,天色茫茫的望过去,居然有抽空的惶惑.故国破败的背景,旧日的风华自然不再,威胁也没有从前那样叫人绝望中产生平静的渴望,安静的生活果真重新回来,他们才发现,没有战争和破坏的生活,也还是可以这样令人绝望,甚至没有任何渴望,有无可奈何的哀伤.

1948年,战火已经烧了几遍的中国,战争还在继续,不过,总算离被异族凌辱的噩梦远了.红与白之间,时代辗转,总有些夹缝给那些落寞的人梦呓一样的游荡,就像任何时代的任何时间,他们总不能太过投入一样.他们在自己的空间里徘徊,仿佛梦魇般在荒芜的园子里打转.有时候想走出去,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停在门口的一刹那,他们还是止住了.也不能不算悲哀,即便有时候这悲哀有些奢侈,但是,对他们,仿佛看到自己的手和脚在一寸寸的烂掉而无可奈何,并不比眼见自己的恋人在战火中死去,更叫人难耐.

玉纹的生活原来只在城墙上回味空茫过往的那一刻,这也是不完整的,菜篮子和药包总不断的提醒她,你是一个男子的夫人,你回不去了.你该回家了.她孤独的呓语在自己的世界里,她原本以为可以这样一直过下去,像园子里任其滋生又任其荒芜的野草,就这样吧.偏偏又出现了旧日的情人,风流倜傥的在她的面前招摇.她说,这些年,我都靠思念你过下去.日子就像阳光落在窗子里的桌面上,白花花的一片,哪里分的清那里面的7种颜色.仿佛她站在城墙上望风景,眼前是什么又有什么分别,她说的只怕不是真的,她只是误以为自己多么思念旧日的情人,给空落落的日子填上些材料,好站在这些日子上踮一下脚,伸手勾住那似乎要低下来又永远低不下来的脖子.她踟躇的步子,冷冷的独白,痴迷的纠缠,仿佛<胭脂扣>中的如花,只可惜她脱不开肉身,终于又回到城墙上看风景.她一个人看风景的时候好象死了,眼神大概会有些什么东西淫染,一阵阵的如风从天上吹来.戴礼言来的时候,她又活波了些,她给他指远出的春色.春色是渐渐的淡了,夏天就要来了,暑假他会来,看她的小姑子,而她是大嫂.

章志忱的名字自然有深意,忱是热忱的忱,志是志向的志.在战争时代扮演治病救人的角色,站在残墙断壁之间,仿佛烈火中涅磐的凤凰,有无限的生机.可是他自己也在自己的园子里长大,危急时代过后,平淡生活来袭,从前的生活经验一点点复活,哪怕他也曾经经受水火洗礼,眼看着爱欲在眼前不气馁的企求,掂量着沉甸甸足有5000年的大地上的礼教,进退间又些惆怅,总不掩风流.仿佛在爱和道德之间摇摆沉沦又有觉醒克制,又仿佛同一场战争中的范柳原,用的是欲擒故纵的手段,待咬定这颗心总是他的,他又不在意似的飘远了.范柳原机关算尽,却原来都付与断井颓园,他最终从不安全的外面的世界中抽身,仓皇中搭上了回家的梯子,而梯子这边堪堪的有她守望. 戴秀不是不知道嫂子和章志忱的感情,她还是要说:你暑假就来看我们.章志忱淡淡一笑,他会回来吗?他又为谁回来?他终究是要走的,他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戴礼言,穿戴的戴,文明的最初大概是从那一片遮羞的草叶开始,礼教和总想冲破礼教脱口而出的情话,压得他心脏羸弱."我没有死的勇气,他,好象是没有勇气活了."玉纹的独白里怨愤交加,连带着日后她和章志忱相对时的"口误""除非他死",从前的风华锋芒消尽,文明陷落了,什么时候他成为今天的样子 他也不是<春桃>中读书不多的伤兵丈夫,即便贫病缠身,那些本质的求生求存的欲望仍然让位于礼教.他吃下安眠药的时候,面色灰暗而安详,甘心和不甘心都在面色下的血管里,他自己对自己厌恶,仿佛对被破坏的园子谢罪,"我是戴家的不肖子孙",死好象并不可怕,难的是要活下去,并且以戴家的传人,玉纹的丈夫活下去.他颤巍巍的走上城墙,沿着适才还在迷茫的玉纹的手指看过去,又看回来落在玉纹的脸上,然后面色清凉的向前望,仿佛望迷茫却又注定的前路,强打精神,总是要走.

封闭的小城,在过去和现代的中间,闻着旧日的花草香气,又看见他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走过来.有自家的园地本是好的,可是这园地像是迷宫,一个房间连着一个房间,一端城墙连着另一段城墙;又像是坟茔,鬼魅幻影,刚才是美媛亭台笙歌管弦,顷刻间断井孤坟,骷髅白发;更像是牢狱,在密不透风的牢狱中,他们看不见任何别的人,站在城墙上看风景,或者看着窗外的阳光照进来,就像抓住牢房的窗子抬头看阳光明媚,如暴雨倾盆劈头盖脸. 他们在园子里打转,找不到出路,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合着自己的脚步,在回音壁一样的废墟里回响,以为是他,是她,过来了,待要看清楚,却原来是春梦一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惘然的,纵与他时光如许,今日依然是枉然.看风景的人在城墙上看风景,明月装饰了你的梦,谁又在城墙下看你,你又装饰了谁的梦 城春草木深,更何况夏天就要来了.脚下的草木真的越来越茂盛,越来越深了,她站在城墙上草木的深处,像是站在旋涡中,依然要抬起头向远处望,"一天天也就这样过去了",都会过去的.

7 ) 城春草木生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小城是如此地丰富,以至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气质,从头到尾,完整而伤感,平静却又是充满了折磨。小城又是如此地乏味,破旧的城墙,残败的古宅,多病的丈夫,老弱的仆人,五个人的狭小空间,满眼尽是些颓败的事物。

电影《小城之春》里未见雨天的镜头。但片中时时蕴涵着山雨欲来的气势。焦心的沉默和户外张扬的发泄形成鲜明对比。空气、内心潮湿了,地上、身上却是一片干燥。  

这部电影是诗,是画,总让我们在回忆中怀念,在回忆中体味过去的美好。过去的人多好啊。 

8 ) 小城之春:属于东方的含蓄美

1948年的电影了,老电影,很多人眼里的中国第一神片。。。我心中自然是霸王别姬了。。

好波澜不惊的一段往事啊,女主人公就这么娓娓道来,平静地语气下,将生活在小城的日子如画卷般展现在我们眼前,有时候我也在想,也许我们以后的生活都是这般无聊平静吧,波澜不惊,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走那些走了千百回的路,做那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事,时间就这么从指间溜走,回过头才发现日子一晃眼都过了这么久了。

女主人公周玉纹嫁的丈夫并不是她喜欢的人,所以在丈夫戴礼言生病后,她想着她喜欢的人,把照顾丈夫,照顾家庭当成了一种责任,夫妻间彼此都了解,心照不宣的过着,日子没有一点波澜,直到章志诚的出现,打破了小城的宁静。。。。。。。。。。

电影里,把初恋情人之间的爱,隐忍表现得恰到好处,夫妻间那种没有爱,只有责任的相敬如宾却又为彼此着想的内心纠葛表现得特深刻。

总感觉咱们中国人太过压抑,不敢面对最真实的自己,考虑的东西太多,邻居的闲言碎语,个人的名声,家庭的责任,就像一座座压在心头的大山,于是,欲望与爱,在重压下崩溃,有的爱,只能埋藏心间。

尽管所有人都了解了,却都心照不宣。

值得看下,反正影片也不长。

短评

不知为何,想起了“寝室之春”。明明是燥热、烤人的夏天,躲在开着空调的寝室里如同回到春天的感觉,寝室就像一堵围墙,限制了对外界的渴望。而对内,空调中的风带着嗖嗖的冷意吹拂着我,时间一长,体温渐凉,在这种独属于空调房的静谧、死寂还有期末复习病的骚扰。如同很多大学生一样,“寝室之春”里的人总是闷闷不乐,满腹牢骚,但却又无从交流,只能选择“独白”的方式讲述内心挣扎。在这独具中国特色的“寝室”关系中,是中国传统家庭的遗留与规训,尽管人人心有不甘又极其敏感脆弱,但却能如此亲密的相处而相安无事。在这样一种几近凝滞、焦灼的氛围中,直到一个神秘的人敲响了寝室的大门——阿姨来查寝了。

9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力荐

【资料馆修复版】终于看了这部被捧为中国电影史神片的作品。果然有女性主义色彩。画外音旁白不仅是女主角的心声表达,更是站在一个全知的地位上。这在国产电影中极罕见。而对于这部只有五个演员的电影,居然也表达出四角恋的纠缠与家国衰破的大时代格局,实在厉害。只是觉得文戏和对手戏表演有些不自然

12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封闭的空间、精减到极致的人物、流水一样的节奏、视角、声响,将人心的压抑与荒凉刻画得入木三分。故事发生了,变化了,却不忍讲下去,留下一个欲说还休的结局待人猜想,沉默啊沉默,春天来了,城头的每块砖瓦都忍不住哭喊。

15分钟前
  • 碎岁
  • 力荐

我不想说电影,但这确实是我在小西天最迷惑的一次观影。。。全程观众一直谜之笑场,分坐我两边的女士一直在看手机+自言自语,电影结束观众鼓掌还没停就听后面一哥们大吼三声“有约炮的吗”然后就跑了。。。离之大谱!

18分钟前
  • Ssyzm
  • 还行

女主角的腿很美;四个人的纠结感情,没有赢家;对那个时代念台词的方式有点不太适应;章志忱有一句台词:“怎么办?你让我怎么办?”——这是我最讨厌听到男人说的一句话,没有之一。

21分钟前
  • Dreamer-Echo
  • 推荐

戴锦华:1997年我在法国主持中国电影之夜,放完《小城之春》后,法国记者水泄不通把我围在中间,只问一句话:“制作年份你们搞错了吗?”我就直接回答他们:“对,这时候中国已经出现了所有你们引以为傲的新浪潮电影语言。”他们就闭嘴了。

23分钟前
  • 日灼
  • 推荐

女主角砸开门中间的小窗口,男主角急忙冲进去却不巧弄伤了她的手。从里到外,再由外到里的爱的攻防战。门的破裂是对伦理逾越的同时,从砸破的小窗口投射进来的圆月的光亮,巧妙表现女主脸部情绪细微变化。而为什么是手,是因为从始至终手是他们互相最密集的身体接触部位。配音,日常的声音被隔断。

24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中国现代电影前驱,中国古典诗画艺术:诗的比兴,苏轼蝶恋花,画的虚实,散淡简约;非情节化诗情叙事,人物心理流变而非事件贯穿衍生情节,内在戏剧性,环境写意化,旁白叙事视角,中国第一部全片系统运用景深镜头、长镜头段落、运动摄影及音响蒙太奇的影片。费穆空气学说

2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1.透着静静浅淡的忧愁哀思(浓郁悲剧预见的外现) 2.文学化但和时代合拍的台词 3.一个脆弱无助、精神上尚未长大成人的女性 4.一个旧时代、没落自怨自艾的小家庭 5.一个外来的\旧日的情感回忆,在死水中投射出了些微反射阳光的浪花 / 在资料馆重看,修复版更加完整展现了本片完美无缺。

30分钟前
  • xīn
  • 力荐

7/10。费穆从舞台中汲取了形体和言语的表现手法,女主角游离于主客观之间的旁白仿佛在叙述过去的故事,并借用道具外化角色内在,譬如开窗开门的欲拒欲迎、灯关掉又开的性释放、时而绞动时而掩面的纱巾,但由于镜头和表演的僵硬停顿、复读机械的旁白,根本不足以表达情感的复杂波澜,使影片流于沉闷颓废,好几处情感爆发(玉纹借着烛光对志忱哭泣、手锤门玻璃的碎裂),都因为女主角似哭似笑的表情产生了错位的喜剧感。不断走位的景别变化和镜头的摇曳相当有意境,志忱与玉纹私会归去的小道上,身影越靠越近,两人站住,挽着胳膊面对面交流后玉纹挣脱手跑开,志忱紧追,利用远景让观众更关注动作的亲密,而戴秀提高歌声来吸引志忱的注意力那场戏,镜头左右摇曳刻画四人的暧昧关系,并暗示玉纹在责任和自由中左右为难,但这些手法也是由于舞台空间的限制。

34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9分钟前
  • 大宸
  • 力荐

民国破小城在,小城春草木深,长镜接荒城,断井颓垣谁家院。他说他有肺病,我想他是神经病。死水微澜,在那遥远的地方。吃了早饭,撒个谎,到城头上去找我。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小城之春。

40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并没有造成太多的触动~~

41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仅一个破败院子里的四个人,怎么就能牵扯出这么大的格局?

43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全片声画叠用!堪比格里耶和杜拉斯!真是不朽的伟大作品!神乎其技的长镜头!

44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作为外来者的志忱更新了时空秩序:其出场方式对礼言来说是空间上的越界(“跳进了花园的墙”),也使玉纹对时间的感知从无望的重复转变为线性计数的时日,以“跟着抗战跑”来逆转老宅内凝滞的、创伤的战争记忆。医生悖论般成为病人自杀的肇因,却由此激活其能量,并为旧的关系带来新的转机。

46分钟前
  • Cory
  • 还行

【B-】我实在受不了当时念台词的方式……

50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小城之春》幽怨之春,国破山河残桓瓦砾,阻不了一城柯枝碧叶,花影斑驳芳草萋萋,你侬我侬,发乎情而止乎礼,欲拒还迎。“沿着城墙走就有走不完的路,往城外一看,用眼睛使劲往远处看,就知道天地不是那么小”。健康和美的甜蜜生活,也许“在那遥远的地方”、“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的歌吹里。

5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影视文学课】窸窸窣窣的暗流,潜在身体里却无法排解

56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推荐

本片曾被不少人誉为中国影史第一,因此命运好似西方影史第一的《公民凯恩》,两者在问世当初都票房惨淡,口碑不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散发光芒,登堂入室,彪炳史册。费穆作为文人拍出这样的诗意电影确实令人赞叹,早在72年前中国就已经用西方尚未发轫的新浪潮电影语言讲述婚内精神出轨及性压抑的故事,之后也滋养了如王家卫等名导,这也才有了经典作品《花样年华》。这种超越时空的传承与影响总是让人心旌摇曳,虽然现在看起来角色的表演带有一种舞台话剧感,台词如同siri的人工智能语音一般机器呆板,却也透着一股特有的年代质感,城头上的一段表演其实非常自然,屋内的一些长镜头所展现的暧昧氛围也极为高级。如今我们应该更加包容,同左翼电影一样,都是中国影史的佳作。女主韦伟依然还在世,98岁高龄了,简直是中国电影的活化石。

1小时前
  • 连城易脆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