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整体不错
我是唐粉。里面首先服装盔甲是唐代的,很满意。还有演员的柳将军李将军等无论服装还是演的内容都有骄兵悍将那种藩镇跋扈的感觉,我都喜欢。特别是柳将军,骁勇善战,很不错。
黄河大侠也有种黄巢的感觉,就是没能拉起那帮难民一起对抗藩镇军队。反而开了个武馆,这就太文气武侠风了。
不过段王爷风格好像不怎样,也是太文气,没有唐末藩镇的跋扈感。
2 ) 看到他,想到过去
看到他,想到过去...
我老家是河北的,以前在村里看电影是村上放的.
就是这个片子,让我一起回到了过去...
也让我对中国的武术有了概念..
这个片子,太值得看了...
3 ) 可能再也拍不出的老电影。
真是一出惨剧。开始是想看双手剑的。
其实无论是家国的武侠,还是武林的武侠,好像总有争权夺利的主题。
寄希望遇到明君施展抱负,总是古代诗词故事的经典主题。电影把理想撕开了。
在这样的世界孤身策马靠一把剑去拯救天下人,总感觉有一种武侠的浪漫,靠别人不靠自我的话,怎么救得完呢,可总还是去做的。
可惜就算没了战争也总不会太平仍然会有人承受苦难,稳定的统治已经算大部分人的基本安乐了。
剑圣名不虚传,他的步伐和别人不太一样,感觉随时能脱战逃开的样子,非常灵巧,行云流水,演员们对打起来不用威亚的陆地动作也让人有轻功武侠的感觉啊。
这种非高武设定的武侠,配上黄河实景拍摄,马蹄扬起的尘土真的很让人联想真实发生在历史的的武侠世界。那个爆竹店,长案几柜台,包装纸,昏暗的室内 ,空气里的烟尘感,一扫而过的镜头勾起了一点小时候对农村手打的老家具和庙会的记忆。以前的老电视电影置景会有这样的感觉,现在再怎么考究请专家的电视剧置景也没有这样的氛围了,老电影不管是山村城镇还是贵族的置景,总觉得有尘土香火和烟火柴火的气息还有一点能呼应的记忆。
4 ) 其实,可以给个满分
很早看的电影了,因为刚在电影台看到,突然想到在豆瓣上补上。
【于承惠双手剑】
电影里很多少林寺的原班人马,对于早期影迷来说,肯定是精彩的没话说,但是对于网络时代出现的影迷,应该有些隔阂与差异,首先,很多评论里根本没有说到于承惠啊,双手剑大师,那种剑术看着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了。
【剧本还是可以的】
而且这个剧本确实是很有深度,商业特征还不是很明显,有些有板有眼的文学风范。这种剧本在港视里就会演变成像美国comic hero一样的市民消费文化,但是,在当时,网络不普及,恐怕导演拍了什么,大家都会去看,所以,大家耐心得看完了,所以觉得剧本还不错。
这种剧本的叙事模式有很多传统话本、传统娱乐里的东西,不想讨论太多与电影无关的东西,这种历史叙事方法可以溯源到明小说里借由其市民娱乐特征引申出的现代性观点萌芽上。比如,三国演义尚且还尊崇刘备一方(刘备本身出生平民,与其他军阀的贵族出身差异很大),到了水浒传则不再在古代里寻找正义的一方了,最终水浒英豪被宋廷加害。这种叙事手法导致了水浒时不时成为古中国封建时期的禁书之一。
【电影的商业特征太过于传统】
————为什么很多评论都看不到关于于承惠的双手剑的赞美,因为电影的写实文学风格与美国英雄comic之间的商业性差异
其实,当时不是网络时代,没有太多的历史学积累、没有太多的武术欣赏习惯,大家都很耐心地看完了导演的作品(也与当时流行的武侠有关),如果在现在的商业视角上,这部片子完全没有按市场套路出牌。所以有很多后来的影迷看了没有给太高的分,接近一半的人给了两三分。估计其实他们并没有耐心真正看完。因为这部电影的写实文学风格太重,没有商业电影的特征,现代的文化工业需要商业性更多一些的作品。
首先,塑造的英雄形象不完美得很,而是以很历史化的写实风格塑造人物的穷困潦倒,比起美国comic hero等太过真实,甚至缺少了几分欲扬先抑,以至于后来的很多网络时代的年轻影迷再看的时候都没有注意到于承惠的双手剑艺术(这其实算是comic hero的技能方面的内容了);
其次表现手法缺少悬念,比如没有像西方电影一样对段王进行中世纪电影里完美骑士式的假象塑造,在最后才逐渐推翻,惊起四座,而电影采取的是写实文学的方法,在段王的每个表演细节上就表现人物的丑恶,对阴谋伏笔多少有拆台的暗示作用。比如段王在听到大侠眼瞎与大侠半瞎时的微妙差别都被演员表现出来了。这都是经典的说书段子,通过细节描绘来刻画角色形象的。
就商业运作而言,电影抓住了当时的观众的口味这点儿还是很厉害的。
【所以,个人觉得可以适当给个满分评价】
但是,这正是这部电影的精美之处,只有那个没有普及网络与PC的时代,人们才会耐心地看完导演的每一部电影,再给出一个从理解作品角度出发而完成的评价。
黄河大侠的豆瓣低分太多不禁让人联想到,前几年国内影迷没有给西班牙电影Alatriste太高的分,很多人都不可能知道电影在讲什么,一些知道西班牙历史的历史爱好者估计也不理解好莱坞以外的西班牙式的剧本在表达什么,给高分的很多评价也表示没理解电影的剧情深意。这体现了对西班牙文学与西班牙式勇武精神的不了解,这是自然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中文语境里最多,缺少文化语境,自然给分不高,所以每一部电影都有其市场环境的。
但是,这部电影有接近一半的低分还是太夸张了。其实这部电影自身缺少商业元素过多而被打低分,可以理解,但是毕竟这是描述东方古典历史印象有板有眼的电影作品,而我们都生活在中文语境里,对这部电影打分太低,可能还是太夸张了。
5 ) 1988年的老武侠 惊人的魅力
尽管摄影器材较现在很不给力 尽管演员的服装让你想到了西游记 , 尽管有很多不如意 , 但是快速推进的情节, 庞大的山河背景, 精巧的人物对比设计, 必然让这部黄河大侠成为不朽。 这是一部用心的电影, 值得当前的导演学习。
6 ) 大侠,一路走好
最后的结局是主角身边兄弟去世,主角在方丈帮助下恢复视力,报仇成功。并走上了除暴安良的大侠路。我沉思的是为什么大侠的设计一定是身边人去世,自己独自一人去上路。答案可能是,排除了后顾之忧,他再做任何事可以更理智更决绝,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初衷,不会被感情拖住脚步。
于承惠从武术表演到武术影视,从武术影视到武术文化,一切皆源自武术。他是杰出的武术家,尤以剑术为最精,是以“武魂”为宗旨的德高望重的武学长者,他能在影视中全方位地展现其武学精髓及哲学思想。
7 ) 难忘大侠和他的真真姑娘
记得小学时学校组织看的这部电影。影片展示的凶残场景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暴力镜头实在是儿童不宜。
影片情节紧凑,逻辑严密,层层展开,比现在那些白痴一样的武侠片强何止百倍!影片还在大侠的侠义行动中加入了一点爱情元素。真真姑娘的出现既联系了剧情主体,又增加影片的层次,丰富了大侠的人物性格和更多侧面。这段爱情的点缀,不多不少,堪称点睛之笔。
真真出场时间虽短却和当年《敦煌》里那位回鹘公主一样成为我少年时的偶像。
中国传统武侠,重点在侠不在武。
再后来,再也没有大陆武打片能看了
武侠片,,真不错。。
虽然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大方向上当年电影走在正途的一个标志:上部热门大反派的扮演者可以在本片领衔正面男一!而这意味着演员具有超过预期的可塑性,既能在正主中挂叛逆,也能在反派中显魅力。代表人物:少林寺的于承惠和方世玉的赵文卓。所谓超过预期:张鑫炎在选角于承惠时可能并没特别留意性格“正魅”的维度,可等少林寺大热之后发现原来如此或可利用由反转正?效果依然不错……从选角环节就早早走在观众的前面,甚至走在自己的前面!与今日顶流技拙普通观众看在眼里导演还要百般辩解矫情形成鲜明对比。
童年时和小朋友拿塑料大刀打着玩时经常把自己叫做黄河大侠,很喜欢的电影,悲凉萧索之英雄。收藏了2张原版电影海报。
于承惠,胡坚强,熊欣欣,淳于珊珊,万琼……现在来看,还是很不错
童年时很深的记忆。
虽然没什么太突出的地方,但是拍得很完整,将大侠放在一个争名夺利、不择手段的环境中,方显“侠”之本色。同时也凸显了车天这样的底层小人物虽有贪婪之心,但是在道义之上,却丝毫不含糊,这恰恰说明这些渺小的人闪耀着最伟大的人性光辉。
瞎子都能跑到黄河去决斗,就怕他打赢了都回不了家。
超出想象的惊喜,于老爷子壮年时这身手和扮相,要是赶上好时代可不就是大陆三船敏郎,淳于珊珊这个角色有奸滑有忠义,相当到位,故事内核也远超一干武侠故事的侠义,谈的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逃难百姓痛打主角二人是神来之笔,习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死的还是老百姓,还有三个军阀的故事,创作者是倾注了理想和心血的。此外就是全实景、真兵马的大手笔拍摄,叹为观止,虽然局限于落后的技术手段,但那难民的落魄、兵卒的残暴、军阀的虚伪跋扈,皆有其神。
“吾杀若辈,实救若辈于世上诸苦,虽杀之,实爱之也。”——张献忠
好看
我看了估计快10遍了吧...影片主要场景都是在我老家拍的 - - 家乡电视台几乎每年都要放几遍它
儿时经典
重看。大陆武侠注重的气和同时期港台又诸多分别,或者香港武侠在李小龙定义功夫前,杂糅传统戏曲电影关系镜头用法与日本剑戟打斗蒙太奇,李小龙以西部片决斗质感赋予功夫打斗神采,又靠分镜设计出对话质感,而后又在袁和平刘家良洪金宝等人的助力下将单人与多人打斗的“交流”质感发扬光大,并最终演变出卧虎藏龙一场多兵器打斗。相比之下虽然本片导演也算是香港左派电影大拿,但本片正正一股黄土扎实厚重味道,原因则影像在于注重动作的记录感,与简单的文戏互有对比,相得映彰别有一番情趣。而内核上又与神鞭,乃至后面的师傅那种小民视角颇为不同,更完全没有黄飞鸿十月围城的精英视角,有趣至极。加一星。
印象深刻,记得一个广场上尸体纵横和最后由和尚们下葬的镜头
高清修复,画质不错,算是可看性比较强的大陆武侠,Bug还是多的,大侠的女儿很可爱,真真姑娘很漂亮,却都死得很惨烈。
老片子~
1小时候没看明白 现在想吐槽一下 我们自己的历史。2一个电影从上到下 各种人对时代的反应 想想电影才多长时间啊。3救世的道是什么 其实也没什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剑见不平之事 消之 想多了没用
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