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为人知的冬季某日
对瑞克曼的映像还停留在哈利波特里面,没想到他也是一位有才的导演,只是作品不多。
有些电影会不断的用构图的摄影技术吸引着你往后看,而有一些则相反,它之用干净简单的场景,简单的构图,简单语言和人物说故事。
此片当属后者,纯净的天空,洁白的大雪,冰冷的海风,刺骨的忧伤,四个不同年龄的人物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各怀心事。母亲急于拯救自己新寡的女儿,新寡无法走出孤独的失落,儿子初尝恋爱的懵懂,与邻居家姑娘准备偷食禁果。。。。再外加两过场戏的顽童和去赶葬礼的老太。
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心结,无法释怀,也无法摆脱和走出来。
忧伤的基调随着简单优美的配乐向人絮絮道来,最后老母亲给顽童糖吃,烤着顽童生的火,她暖了。新寡给顽童摸了头发找回了被爱抚的感觉,她暖了。儿子和邻居家姑娘互相尊重与理解着,洗了冻僵的双脚,他们也暖了。顽童偷到了香烟,老太赶上了葬礼。
不得不说顽童和老太很好的缓解了全片故事的节奏感,让故事没有那么紧凑而连贯,反而更好的体现导演对这种随性的故事节奏的把握。呼之欲出,却欲言又止。娓娓道来,越发吊人胃口。
一切都发生在这一个冬季的某日,默默的发生着,变化着,彼此无人知晓。。。
2 ) 过 客
大学二年级的影评,没想过牛豆瓣连这部片子也有!
回忆一下……
过 客
——《冬天的客人》观后
有时候想,看电影比看书是一种更直接的体验,或者说是更容易的进入吧。活动着的似真的画面,很容易把坐着仰头观望的自己忘记,一不小心就漂进了演绎的空间里,或者浮在它的天空里的一朵白云上俯瞰,或者窝在主人公房子楼梯下的一个角落里张望,象个无恶意的幽灵。
《冬天的客人》,一下子让我进入。
干净的钢琴声,一下子把耳边的许多东西都滤去了,于是心一下子变得空盈起来,于是电影一下子占满了整个承载,象个古怪精灵的鱼滑进水里,这是音乐制作的“诡计”;白茫茫的大雪吞噬着整个大地,空气是极为干净而清新的那种,于是我的呼吸如同被牵引到这一片雪地里,忍不住贪婪的大力吮吸这舒适的冰凉;于是人一下子就进入了电影空间的某个点,这是画面导演的“狡黠”。
苏格兰的海边小村落,四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物在同一天里经历各自的那份不寻常,他们也偶尔相遇,但他们都有各自面对的完整的过往。故事从一个倔强而可爱的母亲的行走开始,她一定是拥有和她的生理年龄不匹配的心态,于是她的倔强和可爱不断表露总是让人会心一笑。但她终究还是一位母亲,就算她并不拥有苍老的心理年龄,她还是自自然然的以她的方式表达她对女儿的爱,那是一份唤起、一种期待。终于知道不管怎么样,人都不应该倒下,因为有一双目光含着永远的支持,那就是母亲。
母亲和女儿是相似的,都是矛盾而又倔强的。母亲希望女儿去忘却、去疗治伤痛,她明明知道离开意味着分离、意味着无尽的思念,她还是不停地问她是否离开的问题。其实她想得到一个什么答案呢,可能她自己也不知道,也许两个都想,又或者两个都不想。一方面她希望女儿重新站起,而另一方面她又知道自己忍受不了离愁的煎熬,她在这矛盾的两端走来走去所表现出的倔强,让人感伤的泪珠就那样在不经意间滚落了。
女儿是一个新近丧偶的女摄影师,那是一个憔悴的美人。我想说,她的确把她对她丈夫的那份美得让人唏嘘的爱恋表达出来了,尽管她的爱恋对象在观众的眼里更多的是一些照片的存在。女摄影师有一种别样的美,绝对不是四平八稳的那种。一种沉郁的气质,透过苍黄憔悴的面容,在瘦削的眉角间展现出来,象一曲看过坠日看过落红之后的忧伤挽歌,而那无疑是更吸引人的。我可以想象妈妈所喜欢的那个长发姑娘活力四射的样子,但我也可以理解她的改变。她需要改变,她渴望从外部先打破一些形式再来消解内心的积压。她的心里,一定在她的爱人离她而去时,就砌起了一座城堡,紧紧闭着,不愿让任何回忆飘走,也不愿让任何现实进入。她一定满足于这样一种封闭,完全只是面对一种伤痛,而不用去理会真实的周遭。其实她清楚地知道真实的周遭有着除却伤痛之外的许多许多东西,包括生活,包括责任,包括活力。
女摄影师在这样的封闭里一下子苍老了很多,于是女儿和母亲之间好象有一个奇怪的错位,于是她们在很多时候因为这种奇怪的错位而变得平等,于是她们在这样的平等中更自然地表达了各自的爱憎。我很喜欢这样一种交流方式,她们无疑是深爱着对方的,但表达出来的爱意,绝对不是那种文质彬彬矫情的问候,而是互相大声的要求与苛责。在那表象的相互责备中,关爱却似跳动的火焰,热烈地燃烧不已。
脆弱的不只是女儿,母亲在极力想证明自己的年轻,因为她害怕失去。在她一开始出现时倔强的步伐里;在她那段关于“热爱冬天”的表白中,都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人。她渴望平等,她也需要帮助,但她不需要不平等的帮助。她要求她女儿直呼她的名字,这样的帮助她才能接受。她把手伸给她,不是一个母亲向一个女儿乞求帮助,而是一个有困难者向另一个有困难者伸手。她们是要互相帮助的,她满足于这样的互相与对等。
也许无论沧海桑田,让女儿内心震颤的,那份永恒属于母亲。女摄影师终归还是被她母亲拉出了那个封闭,让她的责任、她的关注、她的爱,如同退潮后海滩上的贝壳,一个个美丽的破沙而出,自然而静悄悄地泛着光。她终于还是抓住了母亲和男孩交谈时和谐的美感;她终于还是在迟疑了片刻之后理解了她的母亲,把手伸给她时直呼了她的名字;她终于还是在回来的路上轻快地对她母亲说她将要扫扫房间修修屋顶,在来年春天……我知道,在她说这句话时,一定有一大片的春雨已经象魔术师的星棒瞬间划亮,在刹那间淅沥而下,在她和她母亲的心里,温暖而美丽地滋润着。
同样的天空下,时光依旧是那样流淌,可是你一定会惊讶这四对人所遭遇的不同。就好象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在雪地里留下脚印,但那脚印也是不一样的,那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一双。
因为先知道了电影的名字,所以电影一开始,我就睁大了眼睛看每个出现的人物,暗自揣测这是否就是那个“冬天的客人”。直到最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僵化,其实也许每个人都是冬天的客人,谁都不会是冬天的主人,冬天不会永远属于谁。过客,每个人都是过客,冬天的过客。其实我想,这才是妈妈真正喜欢冬天的原因。她相信她的女儿终归是会站起来的:就好象那两个老妇,当其中一个拖住另一个的手,告诉她“我不会让你站不起来的”,她相信她的力量足够赶走她的无助,更尤其是那份对死亡的恐惧……颓废、迷惘、无助、不被理解都是一时的,冬天之后就是春天。
片尾的女中音,象牛奶缓缓浸过心扉。我微笑着接受她给我的慰藉,象一个最虔诚的植物学家经心打理偶得的一片树叶,也许别人并不认同它的珍贵。
还是要静下心来好好面对一些东西。我想起如调皮孩子奔跑般的大二,太多的惶惑与蹉跎充塞在里面,让我心虚得没有勇气去面对。还是要细细地计算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尽管这样的差距是让人心惊肉跳的。还是要学会埋藏一些不理解和孤独感,让它们象黛玉葬下的花。
我不会过分为每一段岁月哭泣,正如我已经理解一个人无法阻止雪花的融化。
3 ) 冬天的访客
阿伦·瑞克曼有多牛,看看他拍于1997年《冬天的访客》就知道了。
由肖恩·比格斯代夫出演的母亲艾丝蓓,和埃玛·汤普森饰演的女儿弗朗西斯,上演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母女冷战。
失去老公的摄影师女儿,其实已人到中年,16岁的儿子亚历克斯与新搬来的邻居少女塔妮,在雪野中不期而遇。其实,塔妮早钟情于他,成天想找机会勾他,只是他浑然不觉。
问题是,这个凛冽雪后的一天,母亲迭迭撞撞地来到女儿家,偏招女儿不待见。看着满屋都是女婿生前的遗照,老太愤怒了,喋喋不休又连哄带骗,终让一直避而不见的女儿一同出门散心。
电影超然又有趣的是,这样的冷天,一对相伴如初的老姐妹,无所事事又无聊至极,居然忍受着严寒跑到大街上斗气。幸而一张报纸让她们找到了出口,一个老太刊登的去世讣告,她们赶紧搭公交去参加葬礼。而另一对逃学的中学男生,来到冰封的海边徜徉,一块数落着各自妈妈的不是,结果惹出刺激物烧灼小弟弟的糗事。
当然,怄气最甚的仍是这对母女俩,气喘嘘嘘的老母,看到了这对逃学的男孩,攀谈起来,女儿赶紧拿起相机拍起来。她俩有着某种融通的可能。
回到屋子的亚历克斯与塔妮的萌动爱情,并不顺利。屋子充满着旧日光景的不快和残次。他和妈妈都需要解脱和忘怀。失去的值得留恋,但不能妨碍现实的生活,更不能成为快乐的阻掣。
电影从另一种角度,诠释出别样的英伦风情,萧瑟、冷清而弥漫着淡淡地温情。这雾样的国度,总是要穿过迷障才能看得清未来。
2014.9.28
4 ) 院子里松软的一片安静,一点微光,整个世界就明朗起来。
周日从图书馆 借来这碟 Winter Guest。
周一的英国 就已是漫天大雪。
客厅里一群人狂欢Party,我一个人窝在房间里 慢慢的看这碟。
这是小镇的乐趣。这是冬天带来的。
相机,那尾不屑Lady的棕猫, 一边满嘴Fuck,一边满嘴Mummy& Daddy的逃课学生,拍拍作响的蓬松大枕头,被尺子测量然后分隔的Mar's bar,闪亮的乡间公交,还有总是 适得其反的单恋。
冬天的小镇上,每个角色实在不擅长释怀曾经的美好,所以才各自表现出了勇敢,狂躁,悲伤,胆怯。
他们都有自己的心事,而当他们踩着湖面一步步走,站在湖心,就把心事化解开去。
5 ) 我可以摸摸你的头发吗?
The winter guest 1997
Emma Thompson/Frances
诗歌一样的电影,阴郁冷清的风景,有趣的苏格兰口音,动人又朦胧的感情,八个人一天的故事。
一开始就是老太太一个人走在空旷的冰封大地上,一路艰难到了女儿家,可没想到女儿却不待见她,不愿意见她。接下来的争吵中大概明白了女儿认为母亲控制欲强,而女儿在她丈夫去世后想离开这个伤心地,移民澳大利亚。
母亲走了这么远无非是想问女儿两个问题,“你要去澳大利亚吗?你会待在这里吗?”她一直问,一直问,可怜但装作冷静的,带有某种期盼的询问,质问,最后站在雪地里固执地等待问题的答案。
母亲看不得女儿颓丧下去,但女儿选择振作的方法是离开。对母亲来说,这是个两难的选择,她舍不得女儿离开,也不愿意女儿一直萎靡不振。于是她们争吵,然后外出散步。
女儿读中学的儿子,某天上午遇到了一直观察他的邻居女孩。相识始于一个恼人的雪球,不自觉地被吸引,带女孩回家,在即将做些什么的时候发现屋子里到处都是父亲的照片,仿佛他一直看着他。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父亲。”
两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一直拌嘴,本来无聊的一天因为一场葬礼有了波折。她们一起分享蛋糕,坐很远路程的公交车,选择靠窗的位置。在其中一位被死亡吓坏了的时候另一个会伸出手说“你抓着我的胳膊,我保证你不会摔倒。”
两个逃课的小男孩,在海边生了一堆火,抱怨学校,抱怨父母,抱怨工作的意义。是很可爱的烦恼和抱怨。
散步的母女遇到了这两个孩子。母亲和小男孩坐在一起烤火,女儿用相机捕捉到了动人的画面。一切的变化来自小男孩的一句“我可以摸摸你的头发吗?”像是春天冰消雪融的起点,第一块冰有了裂缝。
母女俩走在回家的路上,母亲再次问起那个问题,迫切需要一个答案。她让女儿喊她的名字,女儿让她抓住她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女儿说“我打算整理一下工作室,在春天也许粉刷一下墙面。”母亲终于笑起来,知道了问题的答案。儿子送邻居女孩离开,询问之后可否再见,两个老太太挽着手继续走着,海边的小男孩抱着猫走向海的更远处,消失在朦胧的海雾里。
最后钢琴声响起,故事结束,片尾则是更温柔的歌曲。
清冷开场,却以极温暖的方式结束。是可以融化寒冷大海的温暖故事,和一杯热茶,热水澡,屋里的暖气,海边的一堆火一样温暖人心。因为在那样的开场里,你本没有期盼如此温暖充满爱意的结束。
看完电影,明白这完全是Emma喜欢的,拍起来会觉得有趣的电影。Emma说过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很享受,因为是和母亲一起拍的,导演是她的好友Alan,电影风格也是她喜欢的。可以看出导演对角色的爱意,电影里的Emma,那种颓丧烦闷的美着实动人。很喜欢Emma母亲Phyllida Law的表演,十分细腻地表现了一个倔强可爱关心女儿的母亲,一些小动作,表情都非常好。
人心的改变总离不开自然和他人的连结。在自然中可以体悟到生机与凋敝,意义与无意义,甚至一切。在与他人的连结中获得爱,获得关怀。母亲需要女儿,女儿也需要母亲,人需要关怀,需要连结,需要爱。抛开过去的忧伤,在温暖的春天迎来新生。
总之是一部可以治愈人心的电影。
一些台词:
Will I see you again?
You’ll not fall while I am here, that’s my good girl.
Don’t go to Australia . You’d miss me in Australia.
I am going out to clear the studio. Maybe paint the front of the house in the spring. That’s good.
Ps:
以前看汤女士的作品是单纯欣赏,完全沉迷她之后会更多关注她。《冬日来客》第一次看只觉晦涩,但现在我有了热爱角色和演员的心,自然一切都不同了。汤女士真好。
我也想摸摸她的头发)
老得快走不动的大妈,不知所措的中年寡妇,情窦初开的小伙子,顽皮的小学生,每个人都要想办法度过漫长的苏格兰冬日。故事好多可以发展的去向,没交代的前后文,但有啥关系呢,不过是平凡的一个冬日
给5星,不是推荐,是对这部电影由衷的喜欢。我钦佩演员们的表演,而他们又有那样的美貌,他们一点也没有浪费上帝的赠与,却给他们的美貌添加了更丰富的内涵。艾伦对母女冲突的节奏把握的非常非常好,从妈妈出门走路去女儿家,到两人一起外出,越来越聒躁的妈妈,拉住女儿伸出的手时,我哭的不能自已…
艾玛汤普森在里面的短发简直惊艳 感觉自己的周末和工作日 被分割成了两个时代:周末里 我总是晒着太阳 烤着暖气 吃一些熟悉的食物 看一些九十年代的老片子(啊 九十年代的片子都算“老”了 现在回想 我在小的时候总以为我长大后的世界就是这些九十年代片子里的人的样子 但我长大了 世界没变成这样 反而变成了我工作日里的那样无聊
Alan大叔一定森森地爱着艾玛婶【不是爱情那种】,能把作假小子打扮的Emma拍得这么美
配乐真的太美了。老太太刚出来的时候我还以为是Emma Thompson扮老年装,真的超级像,结果一查就是何弃疗阿姨的妈妈~但始终这是一部很闷的文艺片,我只是为了看阿姨的,阿姨表演状态一如既往地好。
take my arm,I can hold you
AR和ET就是文艺男女小清新。光听口音就知道了,木有字幕果断的基本上完全听不懂。Emma跟老太太吵架能听懂,一胖一瘦俩老太太说葬礼还凑合,俩小孩子就囧了。【Emma太美了太好看了太动人了】相当文艺晦涩的故事和主题,故事和影片都相当切题。【Directed by ALANRICKM
导演是个哲学家。。。。台词句句给予现实沉重的还击。。。。
越老,越难以直接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当然,如果两个人都行将就木,那另当别论。
他为这部电影的主题曲take me with you写了歌词,这是他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也是送给母亲生病的朋友邓肯的礼物。他自己的母亲也在电影后期制作的时候去世了。透过镜头你能感受到AR的世界非常纯净,想他时我更愿意看这部没有他却处处有他的影片。
Alan Rickman和Emma Thompson的合作总是让我看到一首每秒24帧的诗歌。寒潮的夜晚躲在被窝里看苏格兰海边冷色调的岩石、冰面、沙土,以及每个角色冷若冰霜的脸庞,带着不同的忧愁,最后幻化在海风里。就像David Gray那首歌,"Snowflakes are falling now you’re my long lost friend."
好美啊!静谧、渺远,坦然。音乐美,雪的海滩美,男孩的游荡美,老闺蜜的旅行美。“你觉得大海是无边际的吗?大海是有边际的吧。如果没有边际怎么办?又能怎样”“背对着海岸,范尼,别回头看”。汤姆,你走进大雾中,你还回来吗?和爱情、友情、亲情,以及死亡的对谈,以及我们该如何生活。
二刷,簡直太美了!【我的玻璃心】苏格兰口音太可爱了,emma真是经得起大特写的美人,略上点妆就美得要人命
终于找到这部资源,略糊画质和儿时碟片常见的译制片楷体繁体字,加上本片那种朦胧的怀旧感,反而在深夜给我一个真诚的栖息地几个故事分别描写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又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串联,代际间的映照体现出时代下共有的困惑;最最敬佩的是文本,功力实在深厚,而且有着不炫技的平实所有的场景仿佛一场梦,海岸和灯塔,懵懂的情愫,古典乐配蕾丝边,我愿沉醉在这雾气氤氲中
很冷感,很细腻。几对人物的关系,内心的敏感,释放感情的方式,都那么美。教授有着多么哀伤唯美的情怀啊!原声动人(Sean Biggerstaff诶,你现在可比小时候萌多啦!
我是偏心,有喜欢的演员,再闷的片子也看得进。但这部真的是一部好电影。两个老太太吃蛋糕的情节感动死我了。
导演执导上其实略平庸,和同类话剧改编的《八月镇》毛病很像,但能选择把这样的动人的戏剧故事搬上银幕,并且让艾玛汤普森和菲丽达劳两位优秀的演员发挥出足够精彩的对手戏,想必艾瑞克已经足够满足。看完好想再看一遍艾玛的《午宴之歌》。资料馆银幕
最适合冬天的片,很是喜欢。满足视觉上的清冷,内里是法兰绒的软暖触感。从偏执又慈爱的母亲身上看粉红少女心,从新近丧父的女儿身上看平和的绝望,从桀骜不驯的少女身上看勇敢,从相互搀扶着参加好多葬礼的老妇身上看陪伴,从一起逃学寻找意义的小男孩身上看朦胧的探索……Sean太萌了!
这里的冬天真干净,你唱起歌来真好听
看了10分钟就有种真像舞台剧的感觉,结尾滚字幕,果然是舞台剧移植。艾玛汤普森和自己妈妈演对手戏,尾段海滩那几场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