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剧照 NO.1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剧照 NO.2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剧照 NO.3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剧照 NO.4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剧照 NO.5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剧照 NO.6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剧照 NO.13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剧照 NO.14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剧照 NO.15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剧照 NO.16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剧照 NO.17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剧照 NO.18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剧照 NO.19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39

详细剧情

  这么多年来,朱莉(朱丽叶·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e饰)一直默默支持丈夫的创作事业,照顾5岁的孩子,平静的生活由一场车祸打破。丈夫和女儿的过世,令刚刚在病床上醒来的朱莉大为悲痛。她曾经想一死了之,出院后又生归隐之心,她把丈夫的曲谱付之一炬,以明隔离过往的决心。人间生活对于万念俱灰的朱莉来说,已经无关紧要。
  然而,现实却防不胜防地进入她的生活,让她开始思考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同时,丈夫的朋友把丈夫留下的残稿发表在媒体上,声称要为这首曲续完。这件事意外地让朱莉得知,曲子原来跟一个女人有关。这个女人,肚中已怀有丈夫的骨肉。
  朱莉终于获得了心灵的自由,有勇气迎接新的生活和新的感情,她的人生开始转变。

 长篇影评

 1 ) 心理状态外化之手段

《蓝》是法籍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代表作《红白蓝》三部曲中的压轴之作,其精巧的艺术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历来得到诸多好评,现试简析之。

《蓝》主要表现了一位女子在因车祸失去自己音乐家丈夫和小孩之后的心路历程,影片更多的是以呈现人物的心理状态为主,也就是将特定时间地点的主人翁的内心状态通过一系列手法具象的传达给观众,在一系列导演营造的意象中,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确定影片的立意,可以说,整个片子是很开放的,虽然导演将其基调确定为三色旗中的“自由”,但他的表现手段并不是封闭式的,他极端个人化和艺术化的处理也为观众自身的理解留下了相当的空间。而这种表现手段就是这里需要讨论的,我们看到,整部影片中女主角的台词并不多,而直接表露其心理的台词更是少之又少,那么影片所采用的将其心理状态外化的手段有哪些呢?

第一,事物局部特写的运用,这种手法主要是通过关注事物的细微处传达主人翁的细致感受,通过引导观众关注平时很少能注意到的部分或是角度,让观众体会到主人翁的心理状态。比如,车祸后主人翁茱莉躺在病床上,等待着家人的噩耗,画面中唯一清楚的是被子上的一粒绒毛,而背景中的病床和人物都是模糊的,唯一的绒毛随着呼吸来回摆动,清楚地表现了此时茱莉内心的忐忑和无助感,然后朋友向茱莉说明她的家人已经不幸去世,此时画面中出现的是茱莉的眼睛,眼睛中反射出的朋友特别遥远和微小,正在向她叙述,通过她眼睛的变化甚至是眨眼睛的频率观众都能直接的体会到她此刻绝望的心情,体会到人是如何接受一件几乎不可能接受的事情。又比如,对茱莉经常去咖啡馆喝咖啡的这一情节中对咖啡杯的描摹,通过静止的咖啡杯的光影变化体现时间的流逝,通过一块一角放入咖啡里的糖慢慢被咖啡完全浸湿然后被扔入咖啡中来表现茱莉心情的变化,这种局部的表现在《蓝》中随处可见,这样的手法对于传达细微感受是很有效的。

第二,音乐的运用,这一点历来为众多影评人所称道。音乐在这部片子里的意义不仅仅限于平常的渲染气氛,由于茱莉的丈夫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所以音乐其实是茱莉与过去唯一的交流方式,而她对待音乐的态度也将是矛盾的,一方面,她急于摆脱旧的生活留下的伤痛,所以她毁掉琴谱,砸下琴盖,试图以这种方式来毁灭有形的音乐形式,但另一方面,同一主题的音乐却时时萦绕在她心头,她沉浸在其中,享受着曾有的幸福,却常常又下意识的从音乐中逃走,以面对冰凉的现实。在这里,导演选用了两种风格的主题来贯穿影片,当茱莉忽然陷入对过去的回忆的一闪念,比如在家中回想起过去,别人还给十字项链时,得知丈夫婚外情的时候,都选用强有力的同一主题旋律,让人有一种忽然从现实被拉回过去的震惊感。当她在现实中得不到解脱而向过去求助时,比如在阳光下茱莉沉浸于对过去的回忆中,或是她的手指滑过琴谱时,往往选用舒缓而宁静的旋律,表现对过去的无限留念。而在影片的结尾的长镜头中出现了所有的人物时,导演选用了人声合唱,听过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人都会深刻感受到人声是世界上最美的乐器,而在《蓝》里,带有宗教救赎式的人声合唱传达的是一种对人的拯救,这里拯救的不仅是茱莉,还有在画面中出现的所有正在陷于苦难和已经陷于苦难中的人,他们迷茫的表情和空灵的音乐正如苦难的人间和至美的天堂的对比,后者正在以一种包容一切的神圣感带着冥冥众生飞升,可以说,这一段音乐的选用将整个影片提升到拯救人性的高度,对于主题的深化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特定场景的安排。由于主人翁在整部片子中纯粹沉浸在自我的主观世界中,导演安排了客观发生的一些事件,通过它们和主人翁的联系或是通过将主人翁置于这些场景中来使主人翁内心的情绪能够以客观的方式传达出来。最典型的就是茱莉的四次游泳。每次都出现偌大的蓝色游泳池,每次她跳入水中都是为了让自己可以有暂时的逃避的感觉。第一次是她刚搬入新家,她试图让自己坦然地对游,这里表现了她希望通过逃到一个陌生环境后换取片刻的安宁。第二次是男孩要将十字项链归还给她之后,她试图从游泳池起身时耳边却响起了强有力的主题音乐,让她不得不又返回游泳池,这里表现的是现实让她又一次不得不面对过去,她却不能永远以游泳池作为自己的保护,但她也无力面对过去的矛盾处境。第三次是她借邻居的猫杀死了自己屋里的老鼠后,跳入游泳池拼命的游,这里表现的是她想通过游泳池洗刷自己认为附载于自身的巨大的罪恶感,而她起身后一大群孩子跳入游泳池也表现了她内心巨大的慌乱感和不可控感。第四次是她得知丈夫有婚外情后,她跳入水中却无力游泳,只是静静的潜水到不能再坚持,表现了这突如其来的事件对她内心世界的冲击,她只能默默承受,却无力改变事实。这件事也是茱莉的一个转折点,她一直走不出过去,是因为她坚持认为车祸让她失去了最爱的最珍贵的东西,她的丈夫也就是这一切的化身,失去了丈夫一切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所以她一直沉浸于这样的状态之中,但是在经历这么多自我折磨之后自己却发现,原来在很早以前自己就已经失去了他,而现在自己的所作所为又应该找一个怎样的理由来支撑呢?如果说导演在这里表现的自由的含义,那应该是,茱莉一直以来都是不自由的,但她生活得很好,因为她没有意识到自己身处的真正状态,她的世界的身处永远存在她的丈夫的影子,一直暗恋她的音乐家说过一句话,我不要你的曲谱,我自己的虽然很蹩脚,但那是我自己的。而茱莉直到丈夫车祸以后才一步步地在痛苦中慢慢明白这个道理,到影片的最后,茱莉开始慢慢走出阴影,但这只是开始,卡夫卡说过,精神只有不再作为支撑的时候,它才会自由。茱莉面对一个由于车祸失去支撑而实际早已失去支撑的自己的世界,应该如何得到真正的自由,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 ) 法兰西精神

基耶斯洛夫斯基自称是“专业的悲观主义者”,他的悲观在于深刻的怀疑与反思,而他的专业则体现在他怀疑与反思的是人类精神世界永恒的困惑。《三色》探讨的是三色所象征的自由平等与博爱,导演没有从政治、社会的角度出发,却是着眼于现代社会个体生命的细微感受,忧伤或欢喜,屈辱或尊严,低头神伤或泪眼朦胧隔窗相望的的姿势,都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或有可能经历的细小感触。

蓝色象征着自由,失去亲人的朱莉失去了家庭同时也失去了义务,生活优渥,没有责任,有着新鲜爱情的无限可能。这样的朱莉理所当然是完全自由的,而基耶斯洛夫斯基却向我们展示随这自由而生的束缚,他探讨的不是自由,而是自由的缺失:朱莉被往日的情感与记忆所囚困,无法脱身,她所作的所有便是无所作为,她拒绝去墓地,拒绝看旧照片,扔掉亡夫留下的曲谱,拒绝知道有关亡夫的消息,甚至拒绝哭泣。婆婆与她拥抱,那么用力地哭泣,朱莉问她为什么这样哭泣,她说,因为你不哭。

“在某种意义上,朱丽处于静态的处境,她不停地等,等待一些事情发生变化。她极度脆弱——因为她决定这样——因此某种意义上,电影只好追随她,跟随她的生活方式和她的举止。”

白色代表着另一个美好而具有魔力的字眼:平等。而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此片中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中个体地位不平等的故事,却是为了质疑平等对纯粹情感关系的必要性。正如芝华士的广告语无比狂妄却又无比真实地叫嚣的那样,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又是一个令人心惊肉跳不敢正视的事实。卡洛尔因性无能而被妻子抛弃,对妻子的爱令他受尽侮辱,当他偶然发财之时,不仅性能力重新恢复,妻子的爱也随之而来。爱情仿佛由财富与生理条件的平衡为前提,一旦失去平衡,爱情就变成一场沉重的灾难砸将下来。

红色的主题是博爱。瓦伦丁像传说中的天使的那样,美丽而善良,一心想为别人着想。只是,“她一直从自己的角度来为别人着想”。一场车祸让她结识了一直坐在屋子里窃听电话的脾气古怪的老法官。老法官偏激的行为观点对于瓦伦丁生命中一直坚持的爱的原则无疑是一场冲击。哲学家都有点多虑,基耶斯洛夫斯基也一样,他被一个问题苦苦困扰,“我们自己有些东西可以付出的这个事实中就有美的东西存在,可如果我们的付出是为了给自己更好的评价,那么这种美就有了瑕疵。这种美纯洁吗?或者是有点被破坏了?”瓦伦丁无疑就是这个充满矛盾与不确定的美的化身,在她身上集中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疑问与希望。最终瓦伦丁逐渐理解了老法官,老法官也受其爱的感召,决然地作出了自我检举的决定。

自由平等和博爱是现代自由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哲学家刘小枫称基耶斯洛夫斯基“用对个体命运忠心耿耿的目光深情地注视现代社会中破损的个人道德感觉”,其叙事思想“紧紧盯着不放的个体生命的偶在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乃是现代性的基本问题”。然而影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却又是从这三者的反面开始的。可以说,他所探讨的,都是这三个诱人字眼在现实生活中的缺失及其存在的可能。

光影总如水。朱莉在受伤时总躲进蓝色的游泳池,让水淹没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无法抛弃记忆。因此无法自由。

因为音乐一直在响,音乐响起,记忆重生,画面在瞬时变成寂静无声的漆黑,时间静止。只有音乐一直在响,最终终于变成恢宏壮大的合唱,每个人在音符的流转里各自生活,微笑或若有所失,做爱或静静死去,所有人的人生都变成朱莉生命的一部分,朱莉的眼泪终于可以静静流下。之前朱莉的任何作为都无法到达自由,顺应内心的声音而生活是不可能的,你所能做的,只是顺应生活本身。爱是囚牢还是自由?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在电影最后庄严而伟大的音乐中向我们提出的问题。

在《白》中,基耶斯洛夫斯基讲述了一个关于平等的故事,但平等并非真正的表现主题,这是一个取得平等的故事,是关于报复的故事。他相信我们应该追求平等,但要明白永远不会完全实现。歌德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又有何决定?一个人从小的生活环境与他有生以来的境遇。这些又岂能是平等如流水线上的产品。每个人大概生来就各有其命运了:生理有所区别,生活的环境也各有差别。有如原本电脑被安装上不同的操作系统,一个个原本应该没有差别的肉体被社会伦理安插进不同的灵魂。更諻论在政治经济因素的作用下,脆弱的情感更有如风雨飘摇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在《白》中,爱情中个体的尊严完全与爱情无关而与爱情之外的东西如性能力与金钱有关。因不平等而生的屈辱感,却才是爱情的真正面貌。不平等的爱情,或者爱情的不平等,才是永恒平等的东西——对所有人,所有爱情。基耶斯洛夫斯基想说的不是平等的重要性,而是不平等的无法改变。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红》的真正主题是,“人们有时候会不会生错时代?”“我们可能修正老天爷犯下的错误吗?”究竟什么对于他人才是合适的,是让他遵从自己的意志堕落向死亡的深渊,还是让他得救却以放弃自己的选择屈从于他人的意志为代价?没有谁可以是那个上帝,可以代别人思考,代别人做出选择。而站在大众所认为的正义的立场改变他人,是否又是一种对他人自由权利的亵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悲观在这里暂时止步,他给了《红》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在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怀疑之外表达了对人性的坚定信仰。

“在不计其数的拨、插、按以及诸如此类的动作中,摄影师按快门的发明尤其富有成效。用手指触一下快门就能将一个事件永久地固定下来。照相机赋予了瞬间一种追忆性的震惊。这种触觉经验同视觉经验联合在一起,就像报纸广告或大城市交通给人的感觉一样。在其中穿行便会给个体带来一系列惊恐与碰撞。在危险的十字路口,一系列神经紧张会像电流冲击一样急地通过体内。波德莱尔说一个人扎进大众人流中就像扎进蓄电池中。不久,为了描述惊颤经验,他称这种人为“一个装备着意识的万花筒(kaleidoskop)”。当坡(爱伦•坡)的“过往行人”还显得漫无目标地东张西望时,当今的行人却是为了遵照交通指示而不得不这样做。因而,技术迫使人的感觉中枢屈从于一种复杂的训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种对新刺激的急切需要使电影得以诞生。在电影里,惊颤式的感知成了一个有效的形式原则。那种在流水作业的传送带上决定生产节奏的东西正式电影得以立足的基础所在。”

本雅明的这段话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貌似沉闷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的美学特质。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里,主要进行叙事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人物内心世界与外界发生碰撞所产生的“惊颤式的感知”。这一点在《蓝》中表现得尤为出色。

蓝色的光闪耀在朱莉的脸孔上,有一种使人心惊肉跳的忧郁。波德莱尔说忧郁即美。蓝色的光闪耀在朱莉的脸孔上,如同小女孩死之前手中飞扬的棒棒糖纸的光芒闪耀在风中,沈从文说残忍是一种美。这美的残忍的光变成一道沉重的阴影,使朱莉无法从往事中脱身。在电影中多次出现的蓝色光芒经常是很突然地就闪耀在朱莉的脸上,这突兀的晃动的光芒,正象征了朱莉内心情感的颤抖。自由。自由何在。自由,自由是没有东西可失去的代名词。

此外,在《三色》中玻璃与玻璃的反光成为一个重要的隐喻。无数的玻璃,玻璃与玻璃的反光,这脆弱而坚强的透明而无法逾越的物质正有如影片中每一个人的内心与他人之间的距离。玻璃那种混合了脆弱与坚硬的特质正很恰当地揭示出了人物敏感而矛盾的内心。人物内心情感的隐喻表达与技术手法的完美结合保证了“惊颤式的感知”的“惊颤”度,给观众以一种心灵上的冲击力。

“三部电影讲述的都是一些有某种知觉或感觉的人,一些有魅力的人。”事实上,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许多电影都是以这种知觉或感觉为基础的,“惊颤式的感知”可以说是整个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的价值所在。这种奇异的感知既是电影的表现内容,又是电影与它的观众之间发生感应与传递情绪的基础。比如那一部《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镜子、窗户上、门上和汽车上的玻璃的反光与折射中的“镜中”维罗尼卡与现实中的维罗尼卡同时存在,电影中的人物被一种奇异的心灵感应主导着命运,而光影班驳,金黄色的温暖色调里,我们内心最隐秘的部分,也被一种熟悉而奇异的忧伤与温暖围绕,那新鲜的柔嫩的颤抖的感觉,如灵魂的存在般神秘敏感。

这种“惊颤式的感知”存在于电影人物心灵之中的同时存在于观众与电影人物之间,成为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中最终完成它的表达的最后关键。即基耶斯洛夫斯基选取了我们每个人生命和思想中共同存在的最细小最敏感的情感样本,当我们被电影中的人物所感动,也即产生共鸣式的惊颤感知之时,我们其实是被自己感动了。正因为如此,刘小枫才叙说自己在基耶斯洛夫斯基过世时,感到“思想的在世孤单”。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有如我们思想世界里一位不可失去的生活同伴,他的电影熨贴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孤单灵魂,光影之间令我们感受到一点细小却灼热的温暖直抵灵魂深处。而无疑,《三色》正是他众多作品中人文关怀的出色代表。

公众号:慢浪 MLSLOWLY

 3 ) “自由”

通过一起意外死亡事件,探讨拥有了无限自由后选择的可能性;美学风格方面,极尽基耶斯洛夫斯独有的表达方式,影片中充满了对于时间对于生命的偶然一瞬予以莫名的反刍与观照。

从表面看,影片呈现的是“记忆与遗忘”的主题,但从茱莉的处境中可以看到,影响她享受“自由”的仅是“记忆”的羁绊。因此,“自由与囚禁”才是茱莉真正的心灵困境,也是影片所要揭示的现代人宿命般的两难。

如何与回忆道别?面对逝去的亲人,选择逃避是否真的可以和过去一刀两断?影片就在朱丽叶·比诺什一遍遍的逃避回忆又不断的被拉回现实的过程中陷入一种沉闷的无力感,浸透了忧郁的蓝色。蓝色代表自由,但是什么又是自由?是放逐还是找寻,是沉沦还是救赎?影片虽没有给出答案,但相信每个人已有了答案。


 4 ) 生活需要“圣徒式”的道路

很久以来,我始终坚信一个真正伟大艺术家,必须拥有宗教层面上的思考和展现,这个观点几乎左右了我看待一切作品的眼光。之前,一直为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缺乏我喜欢的暗色调而有意识地避开它,直到无意在喜欢的酒吧里看到《蓝》,才不得不逼着我去正视这为名声实在太过响亮的导演。

基斯洛夫斯基无疑再次印证了我看待作品的一贯方式,这是一位怀有极深刻宗教思考的导演,甚至可以说他的出发点就是源于宗教的,在这个宗旨下他怀疑一切世俗的东西,那些已被定义了的世俗概念在他的视野里是不健康的、扭曲的。于是《蓝》的开头便注定要以毁灭破坏性的姿态出现,突如其来的车祸销毁了一切,人的生活一瞬间由高楼移成平地。

对待旧秩序的毁灭,基氏似乎更倾向于运用一种避重就轻或是模棱两可的方式。比如车祸发生时,一个乡间的小男孩儿正在玩一种游戏:把一个木棍甩到用线相连着的木制底座中去,这个有点难度的游戏一直失败,直到好容易成功,小男孩儿露出一脸欣喜微笑的时候,一声巨响打断了他,车祸发生了……虽然事故令人震惊,但不同的个人在同一环境下的情绪差异,却淡化了灾难的绝对悲剧性,其原本可能出现的效果也无疑被打了折扣。随着丈夫与孩子的死亡,茱丽以家庭为中心的一切旧秩序霎那化为乌有,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其打击是十分巨大的。茱丽开始的轻生、隐居行为都在证明她对于这个家庭的无限依赖,习惯的各种衍生物及习惯的本身,维护着家庭的运作,世俗标准的一一维护,催生着这个家庭以其牢不可破的坚固性屹立不倒,除了死亡。

不可否认基氏对于这个家庭的存在一开始就持怀疑态度,随着茱丽生活的继续,种种信息一一呈现。茱丽夫妇各自有自己的情人,而茱丽为了照顾家庭也已多年没有自己的作品。看似稳定的家庭生活事实上并不完美,甚至存在各种隐患。如果没有车祸,这个家庭的未来是否一片光明?谁也不好说。基氏相信灾难可以催生新的希望,虽然他让茱丽始终处于崩溃边缘的状态,让她用尽手段来逃避毁灭带来的痛苦,但事实上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每一件都和她曾有的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丈夫的情人怀孕了,自己的情人公布了丈夫的旧作,并希望通过续写这部作品来激起茱丽对生活的希望。作妓女的邻居让她重新审视了“身份”这个东西,以至于使她最终谅解了丈夫的情妇。

对旧秩序的不信任使得基氏始终都在怀疑现实世界的种种关系,家庭作为缩小版的“社会”,本身就存在随时崩裂的多重隐患。在《蓝》里,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任何关系都有可能第一时间被打破,人类随时处在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对于人类的伤害不可谓不大,但同时也存在了更多的可能性。你可以选择逃避,解脱,但像茱丽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那样与世隔绝什么都记不起来真的好吗?你可以选择消极,但你并不一定能够承受这选择所可能带来的后果。人有求生的本能,这种本能在构成了脆弱的同时成全了人类的坚强。关键在于你必须在各种变化中保持向上向前的姿态,并用灾难的洗礼来促使你拥有一颗“圣徒”一般的心。

茱丽就是基氏想象中“圣徒”式的人物,用她丈夫情人的话来说,她是一个“善良得让所有人都能够依靠的人”,这样的人毫无疑问拥有基督一般的内在品质。茱丽自我重建的过程,事实上是基于她对于自我痛苦的深刻理解及将这种理解与尊重推及他人的过程。在此期间,她逐渐完成了对于人类的重新审视,理解了人类共有的痛苦,这种痛苦恰恰是世俗所忌惮的,是严酷的世俗环境造成的。家庭的崩溃迫使她抛却了世俗的负累,反而挖掘了痛苦的真实价值,这是一种被称为是“慈悲”或“悲悯”的内在力量,是真正宗教化了的灵魂情操。

当茱丽与她的情人完成了丈夫的遗作之后,蜕变的过程完成了,新的秩序由此形成。在变化的世界中,旧与新的交替往往有一定的轨迹,这轨迹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当事人对这种转变所持的态度。基氏所赞同的,正是以一种基督式的宽仁与悲悯去审视、接纳一切可能的未来,并以博爱来成全他人及自身。正如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游泳的情景。茱丽徜徉在蔚蓝色的水中,用痛苦与挣扎作代价来完成自我解救。蓝色,在西方被视为纯洁而忧郁的颜色,同时也是最深刻的颜色。英国导演贾曼亦有一部同名电影,来表达他对于生命及死亡的终极思考。看来“蓝”,便是基氏对于人类关系,特别是个人与他人之间根本联系进行思考的基础色,也是他概念中的,人类灵魂的底色。

虽然基氏的作品没有我喜欢的阴郁和绝望,也没有深厚的孤独感,但我欣赏他对于人类痛苦的极大尊重。在他的镜头下,无论是绝望或是希望都有一种凝重感,这是他对于痛苦深刻感受和理解下理性的表现。他相信大灾难可以扭转人类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对于人类的生存状态有执著的信仰。他着力揭示社会生活中某些起着麻痹作用的表象,甚至认为唯有痛苦才能唤起人类“爱”的本能。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导演应有的思考及襟怀,也是一部伟大作品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5 ) 痛苦是什么样的?

  看蓝的时候第一次认识了庇诺什,从此迷上了她。
  听说贾樟柯到法国见过她。朱说贾是那种能够调动起演员全部潜力的导演。我信服这句话,不仅因为贾的才华有目共睹,更因为朱是被基氏指导过的演员,她见识过最好的,有发言权。
  在蓝里面,庇诺什淋漓尽致的演绎了痛苦的感觉,她向我们展示了真正的痛苦是什么样子的。
  当痛苦向你袭来时,你可以痛哭、昏厥、尖叫、奔跑、愤怒、抽搐,你可以表现的像演员一样强烈,你有这个权利放纵一次而没有人说你矫情、说你神经质、说你脆弱不堪一击,你拥有了痛苦赋予你的特殊权利。
  但是,真正的痛苦往往是另一种形式。面对突如其来的引起你痛苦的事件,你应对的是麻木,你觉得自己置身事外,一切都与你无关。你不明白别人为什么为你悲凄,为什么用一种小心翼翼的态度面对你。这也许全是一场梦吧,你想。也许,你会嚎啕,可这不过是因为别人在落泪。
  然而,渐渐的,你确定了,不错,这的确和你有关,这不是一场梦。你感到了痛苦像海浪像厉风一样席卷你,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你感到了恐惧,转身想逃,逃到哪里呢?你不知道,只要能逃开,又管它什么地方呢。可是你四肢使不出半分的力量,犹如一场梦魇。

   是的,一场梦魇,一场似乎永远不会结束的梦魇。它允许你挣扎、允许你反抗、允许你逃避。你用出了全部的力气,终于你感到你离开了风暴的中心,你以为你又一次见到了蓝天。看到一个垂垂的老人艰难的行进,你会从内心里发出对天主的赞美:感谢上帝,我还活着,我还拥有青春,我还健康,而生活--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可就在你满心喜悦,以为自己逃脱了痛苦的魔掌,得到了自由的时候 ,痛苦这个万魔之王却正在得意的带着嘲讽的看着你笑呢。它会突然从半空中降临,带着轰响,疾如闪电,快若山风,又准确犹如鹰隼,准准的、狠狠的将你击中。
  人世间最恐怖的事情是什么?不是虚幻的鬼神、也不是死亡的威胁,而是无法逃脱的绝望。如果肖申克钻过漆黑腐臭的下水道见到的不是连接自由的河而是狱长办公室的厕所,他还会有勇气调转方向再爬一次吗?

  去年,我的舅舅不幸因病故去了。这是我生命中第一次遭遇死亡,幸运的是我因为外地读书的原因,逃了开去。后来,母亲总说,她搞不明白现在的孩子,个个好像都没有感情。她指的是我舅舅的两个女儿,我的表姐妹,没有痛苦的表现,好像很麻木。但我知道,这是痛苦的另一种表现方式,这样的痛苦同样真正的蚀人心魂。

 6 ) 对命运和现实的追问

基斯洛夫斯基总善于以女性为主角来展开对命运和现实的追问。其〈三色〉系列之《蓝》中因一张被公开的乐谱而将作曲家丈夫的婚外情揭开,朱莉从悲伤中浮起去面对新的问题。我喜欢导演那看似漫不经心但实则处处顺畅绵密,如同一地的散落珍珠,被一只艺术大手无形串起,不着痕迹的高明。

比诺什饰演的朱莉,车祸丧夫后,巨大的哀伤竟压抑在平静的外表之下。回到原住处,佣人的恸哭更折射她的痛苦;离家后,拳背划过石墙,鲜血淋漓而全然无知般;离开让她回忆的一切,独居在外,她这样描述自己——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什么也不做。在咖啡馆或是泳池,眯眼沉浸在阳光里,或是出现完全黑色的屏幕,但丈夫的曲子总回荡。

这样的表现手法似乎逃避悲伤的强度,却更显真实而绵长,无所不在。片尾处,依次出现少年茫然的脸,精神病院母亲失神的脸,丈夫情人产床上迎接新生命的幸福的脸,朱莉和一直深爱自己的奥利弗缠绵一起,都透出片子浓厚的人道主义思索,以及对爱,自由,背叛,这样重大生活母题的追问。绝好的导演,绝好的表演,经典之作,值得一看再看。

 7 ) 唯有自我拯救

    一个人所以会跟其他的人或者事有关系,是因为有什么东西在联系着,当这种联系不继续存在的时候,就很难再说这个人仍然跟其他的人或者事有关系,出门买食物,交房租水电费,甚至继续工作都只不过是一种程式,这个人不过是完成这一切程序的机器,到了某一个时刻开始运作,到了某一个时刻停止。

    在这样的过程中,思维和行为都是根据习惯,因为身边的一切不能再对这个人产生影响,所有的一切都是没有关系的,有或者没有,这里或者那里,对象、内容或者时间。

    再反反复复地看《蓝》,每一个细节,一遍一遍地去琢磨,把自己当作她去经过,去感受,去思考,最后知道,谁都只是自己,无论有什么样的借口,无论有怎样的依恋,到最后还只是自己。不管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其实也并没有正确与否的标准,要的只是某一个人愿意接受的答案。也就是自己给自己一个答案。

    我一直以为任何人只要心甘情愿或者无所谓,很多事情就好办了,责任,如果要说责任,我们最底线的责任就是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有意识的作为——伤害到旁人,而并无必要因为旁人对你的行为的看法或者他一定要去做何感受而负罪。

    最简单的描述就是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小贩不用以为自己在卖给“他”食物,而是在做自己的生意,只是有这样一次交易存在,以此类推。当一个人以为自己跟别的人或事没有关系的时候,谁如果把所谓的关心或者劝解强加,那不是善意,那是残忍的伤害,通过不负责任的手段堆砌自己虚伪的高尚。

    自由,是这部电影努力表达的主题,对于什么是自由,导演通过很多种列举的例子,去给出一种,仅仅是一种他自己理解自由的方式,让每一个看这部电影的人自己去思考去回答。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一个伟大的导演,因为他用自己内心真正的自由去传达理解自由的真理。

    当朱里在医院醒来的时候,微弱呼吸中浮动的那一片羽毛,传达的是生命的自由,生命原本不过如同一片羽毛那样脆弱,开始或者结束都是轻易的一件事;

    当朱里埋在被子里看葬礼播出,颤抖的唇角、滑落下来的那一滴泪水,传达的是悲伤的自由,如何的努力都掩盖不了逃避不过,轻易且恣意地侵蚀一个人的灵魂;

    当朱里放弃自杀吐出嘴里的药片,注视她的护士,传达的是对自由的尊重,一个神智清醒的人有权利为自己做出选择,因为没有人清楚究竟什么是最需要的;

......

    当朱里得到妓女关于职业选择的回答,导演对于自由的理解和尊重上升到又一个新的高度,人之为人是因为她生而为人,而并非因为她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当朱里将丈夫的房子和姓氏给那个遗腹子的时候,这样的自由到达了顶点,她要自己拯救自己;

    当朱里听到丈夫的情人真诚地讲出那一句“对不起”的时候,她终于找到自己的自由;

......

这是一部伟大的影片,因为它本身就是自由的。

 8 ) 蓝色,自由的无处可逃

“蓝色,自由的无处可逃”
——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叙事语言

电影创作中,如何讲述故事是导演最重要的功课。奇斯洛夫斯基是这样的一位导演,他更关注事件对人所造成的影响,更关注人在事件发生后所面临的自身困境。紧扣人物的命运和心理是基氏电影的特点,他的电影之所以如此迷人,也正是这种细致入微的对人性的关怀,以及导演自身对命运的思考 。

在《蓝色》的故事中,一场偶然发生的车祸是片中主人公茱莉整个命运的转折点, 这场车祸在叙事上来说非常重要,故事也是从这之后开始的。所以,奇斯洛夫斯基选择了在电影的开头来呈现这一事件。

电影的画面开始前,首先出现的是汽车在公落上奔跑的音效,一阵阵的噪音开始让观众进入到一种不稳定的情绪当中。紧接着出现的画面是行驶中的轮胎的大特写,并且镜头随着轮胎经过一个个忽明忽暗的光区,电影的第一个画面就给人一种紧张的压迫感。再加上喧闹的喇叭声,轮胎摩擦路面的噪音,这样的开头预示着一场危机即将到来。之后的一系列画面更是渲染了这种危机感:女孩拿着糖纸的手伸出窗外;蓝色的糖纸在风中呼呼做响并飘向空中;隧道里闪烁的光带;女孩望向镜头的双眼;车底滴下的汽油……奇斯洛夫斯基用了一组具有暗示性的镜头来表现危机到来的前夕。但真正车祸发生的时候,只是一个简单的汽车撞向大树的画面,没有具体的原因交代,更没有表现车祸发生一刹那的惊险和暴力。一切事情就像路边那个玩球的孩子所看到的一样,冷静而残酷。这就是奇斯洛夫斯基对电影叙事的理解,事件如何发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事件的气氛,以及事件发生之后给人物带来的困境。并且,在这种处理方式背后,更隐含了导演对命运的理解。就像路边玩球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成功使他把球定在了一根直立的棍子上,同时,一次偶然的车祸,导致了茱莉的命运彻底改变。发生的一切都是偶然,人类的命运正是由一个个偶然性的机遇组合在一起,但这些偶然交织排列之后,竟然织出了一张必然性的命运之网。这就像车祸发生之前的那些隐喻性的镜头,一些偶然的不经意的暗示却组合成了人物无法改变的必然的命运。是偶然亦或必然?基斯洛夫斯基只是冷静的呈现,剩下的留给读者去判断。

正式进入故事是在车祸发生之后,基氏开始用重笔渲染事件发生之后人物的心理状态。人物的心理活动在文学中有很多种的表现方式,而在电影中,却需要一种更为独特的视听语言来表达。基斯洛夫斯基一直是刻画人物心理的大师,他在《蓝色》中经常用特写镜头来做为表现形式。医院里的第一个镜头已是这样,这是一个茱莉的主观镜头,但却显得格外抽象。摄影机拍下了这样一个特写画面:一片绒毛在空气的流动中轻微摆动,一直延续了十几秒直到医生从后景入画。而直到这时候,观众才意识到原来这是茱莉的眼睛所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片细细的绒毛,却准确的表现出了躺在病床上的茱莉的心理活动。车祸已经发生了,她刚刚苏醒,还并不知道丈夫和女儿的生死,但她肯定也感觉到了悲剧时刻的来临。茱莉这时的心理可想是复杂而痛苦的,但面对将会到来的悲剧命运,一个躺在床上的伤者能做什么呢?这时候的茱莉只想让自己的脑子放空,不去想身边的一切,甚至想让时间凝固,延缓宣判的到来。所以,躺在病床上的她只能用眼睛直直的盯着床上的一片绒毛,这在现实情况中成立,在人物心理上更是准确的传达。这个微小到几乎无法让人察觉的细节,却反应出导演对于故事中人物心理的准确把握,而这片轻微晃动的绒毛,也就显得格外细腻而动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之后的一系列茱莉眼睛的特写。在一次访谈中,茱莉的扮演者“朱丽叶.比诺什”说她在起初并不理解导演为什么要这样来拍。做为一个演员,肯定是很愿意来表演激情戏的,在这样的戏里,通常的安排也都是会留给演员表演空间,安排一场戏通过演员的行为动作来表现人物悲伤的情绪。但基斯洛夫斯基的做法却是非常的克制,一直到茱莉在电视里观看丈夫的葬礼,都没有那种常态的哭泣绝望场面。除了茱莉的一次企图自杀外,别的大部分都是通过特写茱莉的眼睛来表现。和之前表现绒毛的那个镜头一样,这是基斯洛夫斯基表现人物内心的特点。他敢于用特写镜头,因为这种镜头更为直接,也更有力量,画面中茱莉那含着泪水的眼睛,让人直接感受到了茱莉的悲伤。

而在《蓝色》中,另一种呈现人物心理的方式是,通过黑场和背景音乐的结合来产生一种梦幻的效果。这是更为个人化符号的一种视听语言,在片中反复用过好几次。比如茱莉在椅子上休息的时候,在游泳池里上岸的时候,坐在楼道里的时候,和男孩说话的时候……每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对这一效果印象深刻,因为这是非常符合人类的思维活动规律的。每一个人都有出神的时候,尤其是当人在极度悲伤的状态下,经常会听不见周围的声音,突然进入一种游离的思维状态。茱莉也是这样,这是一种突然而来的悲伤,同时也是偶然的,并非每次都是同样的原因。而由于她的身份是作曲家,所以不难想象她会产生那种轰然的如交响乐般的绝望感。基斯洛夫斯基敏锐而准确的把握住了人物的心理,并且用一种独特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得整部影片刻上了强烈的个人符号。

呈现人物的悲伤心理是叙述事件的延伸,但毕竟电影需要叙事,人物也需要一个行为目的,这才能展开之后的故事。而茱莉的目的,就像她告诉她母亲的那样,她要摆脱所有的回忆,也就是要寻找自由。于是,她开始尝试各种办法来获得自由。在这一层的叙事当中,基斯洛夫斯基的表现手法和刻画人物心理一样,仍然是通过细节来呈现事件。

所谓睹物思人,要摆脱回忆,就要先清理之前的旧物。茱莉在回到自己的房子之前,专门问了管家是否按她的要求清理干净了那个蓝色房间,管家回答说已经清理了。但当茱莉进去的时候,却发现墙壁还是蓝色的,并且那串蓝色水晶吊灯也还挂在原来的位置。她坐在楼梯间,手心里握着从吊灯上扯下来的一串蓝色水晶,光照在水晶上,在茱莉的脸上反射出蓝色的光斑,她忧郁的闭上了眼睛。这是一处动人的细节,如果说蓝色象征了自由,茱莉也渴望自由,那么茱莉本应最渴望蓝色,但偏偏,自己的记忆又是和蓝色结合在一起的,那么对于茱莉来说,蓝色代表的究竟是“自由”还是“不自由”呢?或者说,茱莉是否能够真正得到“自由”呢?这是基斯洛夫斯基留给观众的思考。在影片中,导演大量利用蓝色的场景和道具来做为人物心理的外化,就像茱莉浸泡在蓝色的游泳池里那样,把茱莉面对的道德困境直观的呈现了出来,同时也给了观众思索的空间。

茱莉的记忆就像那个蓝色的房间,如何清理也无法把所有的旧物都仍走,这个房子本身就承载了如此多的回忆。于是,为了要获得自由,茱莉进行了另一种尝试,她要在这间房子里面和奥利弗做爱,用身体的释放来享受片刻的自由。在自己的家里甚至自己的床上释放自己的身体,有时候逃避记忆的方式就是背叛自己的记忆。这时她对奥利弗并没有爱,与其说这是做爱,不如说这是茱莉告别过去的一个仪式。基斯洛夫斯基在这里并没有像很多电影那样大肆的渲染性爱场面,因为他想表现的并不是性爱这一事件,和车祸一样,他更关心的是人物在事件背后所面临的道德困境。所以,我们在影像上看到了一个忧郁的茱莉和一个尴尬的奥利弗,他们的脸慢慢接近,在两人接吻的过程中奥利弗并没有闭上双眼,在他们身后,有一面蓝色的墙壁。

很显然,身体上的自由只是短暂而卑微的,片刻的欢愉根本无法对抗内心的绝望。茱莉一个人逃离了熟悉的地方,开始了独居生活。逃离的过程是痛苦的,基斯洛夫斯基只用了一个细节就呈现出了这种痛苦的特质,这就是茱莉离开家是用手蹭墙的那一幕。朱丽叶.比诺什在谈到这里的拍摄的时候说,导演安排了这一场戏,但却也没要求真的用拳头去蹭墙,是她自己坚持要用手真的去蹭墙。或许也正是因为真实,这一幕的情感力度非常的强烈,让人观看的时候心里不免被揪了一下。到这里,茱莉隔裂的不仅仅是曾经的生活,同时也割裂了和人群的接触,她想把自己封闭起来从而得到属于个体的自由。但基斯洛夫斯基显然已经给出了答案,这种方式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记得基斯洛夫斯基在一次访谈中谈起了一个细节,讲述当时如何处理方糖被咖啡浸染的镜头。这也是基氏惯用的用物体来外化人物心理的特写镜头,这个镜头发生在茱莉在咖啡馆和奥利弗相遇的那场戏里。这场戏对茱莉这个剧中人物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这场戏里茱莉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但在咖啡馆里,她却遇到了爱着她的男人,同时,咖啡馆外的流浪汉吹奏着和她创作的相似的旋律。这两者似乎都在想把茱莉从封闭的内心世界里拉出来,但茱莉显然不为所动。她对所有的东西都不关心,不管是爱她的男人还是自己曾经的作品,在茱莉的眼里,只有手中的那块方糖。但是,这些却引起了茱莉心里的细微变化。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基斯洛夫斯基专门让道具师找来了许多种方糖,因为导演要求整个方糖被浸染的过程不能超过五秒钟。不能更长或更短,必须控制在五秒之内。至于原因,基氏解释说处理镜头必须要站在故事里人物的立场上,这个镜头表现的是茱莉心理的瞬间变化,所以一瞬间的心理变化不可能变得更长。而站在观众的角度上来说,对于一个大特写镜头,五秒钟也是相当长的时间长度了。正是这种对细节的追求,基斯洛夫斯基才把剧中人物的心理精确的呈现出来。

其实,茱莉虽然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过起了独居生活,但心理上也正是像那块被咖啡慢慢浸染的方糖一样,一次次的受到波动。在叙事上,可以说茱莉的这段时间的经历全是由各种偶然的事件组接而成,但同样,正是这些偶然的事件却又一次编织成一个必然的命运把茱莉引向了另一方。

先是车祸的目击人,那个玩球的男孩出现了,他主动打电话找茱莉,要交还她在车祸时遗失的十字架。茱莉去见男孩,本来看似已经过去的往事却在偶然中被人提起。起初在交谈中茱莉又一次感受到了那轰然而至的悲伤,直到听见丈夫临死前说的笑话时,她却忍不住开始笑了起来。这个笑容是整部电影中茱莉少见的大笑场面,她说当时他丈夫讲这个笑话的时候他们全家人都在笑,也这是在这个时候,车祸发生了。这个细节的设置非常独特,这里面有一种基斯洛夫斯基式的幽默。命运就是如此偶然性的东西,它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悄然而至,当你笑容尚未收起来的时候悲剧已经降临。但在这里终于解释出了车祸的原因,或许就是因为这个笑话。但,这就是命运,它究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呢?基斯洛夫斯基讲了这么一个笑话,留下了一个问号。

之后茱莉遇到的是“老鼠事件”,这也是一次偶然发生的事。老鼠竟然在茱莉租的房子里生下了一窝小老鼠,这对刚刚失去孩子的茱莉来说,无疑又是当头一棒。观看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通常要求观众具有一颗敏感的心。因为他的电影所呈现的许多事件,细节,全是一个极度敏感的人对生活,对人性的观察。就像之前的方糖,这种匠心或许不是每个读者都能体会的到的,但基斯洛夫斯基却一直追求着自己的完美。这一“老鼠事件”也正如此,如果不是一个敏感的人,是不会对这一事件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应的。很自然,导演把茱莉设定成一个和自己一样敏感的人,当她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完全承受不了,这无法不让她联想到自己的境遇。于是,她借来了邻居的猫杀死了这一窝老鼠,但之后却又对自己的做法后悔不已。这场戏看似是茱莉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但却在心理上影响了茱莉对生命的认识,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偶然事件,才使得之后茱莉对她丈夫的情人有那样的态度。基斯洛夫斯基经常是用一种偶然不经意的叙事态度来把整个事情变得更必然。而也正是在这一事件的处理上,茱莉和妓女的关系开始变得更为亲密。

其实妓女和茱莉早已相识,他们是住同一栋楼的邻居。两人的相识也是一次偶然的意外,茱莉被锁在了自己的房门口,在楼道里休息的时候撞见了妓女接客。之后全楼居民签字要求赶走妓女,但茱莉却拒绝签字,这使得妓女无法被赶走。这时的茱莉只是因为完全不想去管别人的事情而做出的举动,并非真正要帮助妓女。但妓女却很感激茱莉,主动去跟她交往,并帮茱莉打扫被猫杀死的老鼠。直到这时,妓女才跟茱莉算得上是朋友,所以,当半夜妓女要求茱莉去夜总会救她的时候,茱莉会同意过去。这条线索在整个电影的叙事里也算得上是千里伏线。正是因为茱莉半夜来到夜总会,才会在这里看到电视,了解到奥利弗在继续做自己和丈夫的音乐,甚至看到了照片上丈夫的情人。基斯洛夫斯基把茱莉知道这个秘密的过程安排的非常复杂,正像茱莉问奥利弗的那样:“如果是我拿了文件,当时我便会知道。”“如果是我把它烧了,我永远也不会知道。”真正的生活就是充满了许多的机遇与偶然,基斯洛夫斯基一生的叙事作品都在质问偶然与必然的关系,从早期的《盲打误撞》到最后《红》,基斯洛夫斯基提出了生命的本质就是偶然,人在偶然的事件中遭遇到自我的命运。而更有意思的是,茱莉是在夜总会里获知丈夫的秘密,这么一个重大的事件竟然是安排在灯红酒绿的烟花之地,这里也有着基氏对情欲的独特理解。茱莉第一次见到妓女,正是看到邻居背着妻子去妓女家偷情,而自己又是在妓女的工作场所得知自己的丈夫有外遇,再加上妓女对茱莉说的话,其中关于妓女的父亲来看色情表演的事。基氏在这里卖了一个关子,看似没有关系的几个细节,却被他信手捻在了一起,其中或许产生了延伸的意义,自需有心的读者自己去联想。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对作品的细节如此精心营造的导演,是不可能把故事的重要转折点安排在随随便便的一个场景里的。

发现丈夫生前的秘密,这对于朱莉来说,在心理上的冲击不亚于故事刚开始时的那场车祸。她失去了爱人和亲人,无法承受自己的命运,想要逃离所有的回忆,但现在更要面对丈夫生前的背叛,茱莉要开始面对一个新的道德困境。她该如何面对丈夫的背叛呢?通过之前的叙事,茱莉的性格已经被明确的表达了出来,她不是一个情感懦弱的小女人,在面对自己的困境时,茱莉一直在尝试寻找新的出路。这次也一样,她主动去寻找丈夫的情人,在发现她已经怀上了丈夫的孩子的时候,更是把自己的房子和财产都留给了她。对茱莉来说,只有离开以前的所有记忆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而记忆里更多无法割舍的正是“爱”。丈夫的情人在这个时候出现,这似乎给了茱莉一个理由去遗忘曾经的爱。她没有对丈夫的背叛产生更多的恨,逝者已斯,对现在的茱莉来说,她只想要自由,一种情感上的真正自由。那个蓝色的房子对茱莉来说是一种情感上的负累,现在把它留给丈夫的情人,或许也是一种对同为人母的她的成全。如果说之前离开家是一种逃避的话,那现在把它送给别人则是一种主动的割舍,逃避隐含着一种留恋的无法放弃的心理,而割舍却代表着对个体的自由的肯定。同时,割舍也是一种了却,了却了曾经物质上的所有,也要同时了却心理上的症结。这首先是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上,毕竟茱莉和她丈夫同为作曲家,二人共同创作的《欧洲进行曲》是一首未完成的乐章,茱莉曾经一直逃避着面对这一事实,甚至想要通过销毁曲谱来遗忘。但现在的茱莉却想要完成最后的部分,和那个蓝色的房子一样,逃避也无法割舍曾经的记忆,现在茱莉想要真正的了却它,只有去完成,通过完成来了却曾经的记忆。于是,茱莉主动去找奥利弗,故事也进入到最丰满,最动人的一幕。

纵观整部影片的叙事,基斯洛夫斯基对于茱莉和奥利弗的感情处理的非常细腻,并恰如其分的通过镜头语言呈现了出来。奥利弗的第一次出场,是在车祸之后的医院里,通过茱莉的主观视角,奥利弗出现的画面显得朦胧而暧昧。基斯洛夫斯基擅用镜头隐喻人物的心理,这样的一个虚焦画面也朦朦胧胧的暗示出茱莉的心理和两人的关系。之后在茱莉回家收拾东西的时候,奥利弗再次出现,但两人一直不在同一个画面的构图内。奥利弗的画面利用了场景的安排,前景一直有楼梯栏杆的遮挡。这样的处理很有技巧,毕竟这个时候的茱莉,在心理上是想要把自己封闭起来的,把奥利弗的位置安排在栏杆外,这也符合当时两人的关系。之后是茱莉和奥利弗做爱的那场戏,窗外的夜雨,晃动的壁炉火焰,以及茱莉脸上闪动的蓝色光斑,再加上背景的配乐,这些细节元素都把一种情感的不稳定表现的楚楚动人。在这场戏里,两人第一次出现在同一画面构图内,但气氛却处理的格外异常。当奥利弗的脸贴近茱莉的时候,茱莉脸上划过了一道浓重的黑影,两人接吻的时候,没有任何浪漫和激情,茱莉的脸被笼罩在阴影里,而奥利弗的脸上,光线却在忽明忽暗的跳动着。第二天醒来,在构图上,两人又回到了各自的世界,并且通过人物站位的安排,两人的关系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平等感。茱莉站着而奥利弗躺着,所以,从奥利弗的角度拍摄茱莉的画面变成了仰视的视角,这种视角产生的视觉心理恰恰就是两人的情感关系。在这之后的几场两人同时出现的戏里,比如咖啡馆和街头,都是比较传统的对话关系镜头。直到奥利弗为茱莉演奏他续写的音乐时,才用了一个全景的镜头把两人同时放在了画面的构图内,奥利弗也试着想要亲近茱莉。但正在这个时候,茱莉却开口询问她丈夫情人的事情,画面里奥利佛的背影快速闪开,两人再次分离到各自的画面中。这一部分中两人的关系和画面的视听语言一样,冷静而有距离,既没有之前的不稳定和疏远感,也没有更丰富的情感。因为这时在茱莉的世界里,她不想和他人沟通,只想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但是,当故事发展到茱莉主动去找奥利弗完成最后的乐章的时候,基斯洛夫斯基用了一个异常温暖的大全景镜头,两人同时和谐的存在于画面内,并且镜头慢慢的虚焦,两人在画面里变成两个朦胧的小色点,最后融合在一片虚幻的颜色中,背景里激昂的交响乐在蔓延,像是送给他们的动人的赞歌。茱莉终于完成了最后的乐章,同时也真正的接受了奥利弗的爱,当该做的一切都做完了的时候,茱莉真正的自由了么?

在对奥利弗和茱莉的感情处理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三色》中的另一部:《白色》。在那部探讨“平等”这一主题的作品里,更进一步的利用视听语言表现情感世界中的男女关系。所以,《三色》这三部电影虽然各有各的主题,但在整体思维上却是相通的,像奥利弗和茱莉的关系,就有基斯洛夫斯基对“平等”这一概念的认识。而这部讨论“自由”的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更像是一支歌颂“博爱”的赞美诗。在这个如梦幻般的长镜头中,呈现出了电影中所有的主要人物,背景音乐是雄壮而凄美的咏叹调,每个人物似乎都在各自的世界里得到了救赎,而茱莉却在最后的画面里留下了眼泪。到这里,基斯洛夫斯基才真正完成了整部电影的叙事,而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会想:茱莉终于找到自由了,尽管她已经自由的无处可逃。

 短评

蓝、白、红即代表“自由、平等、博爱”的命题,延续《十诫》对人性、隐私及个人层面上的影像表达。《蓝》讲的是自由,或者说是“人类自由的不完全。我们离真正的自由到底有多远。”Julie的丈夫和女儿意外离世后,按常理应有许多她去墓地或看旧照片的场景,但影片里完全没有。因为她尝试过另外一种生活:没有过去的生活,她已下决心把它抹去。这种感觉也让她最终意识到,个人终究无法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或者曾有那么一段时间,你觉得试着忘记过去是可能的,但突然又会因一些事而卷入与过去有关的记忆,发现“原来是那样……”,这种荒谬以爱、同情、友谊的方式出现,并以你的情感共同筑成新的囚牢。在某种意义上,Julie是静止、等待变化的状态,电影跟随着她的运动切换场景。而影像甚至也会静止,比如那三个黑幕的时间。

6分钟前
  • 还行

人的自由的最大障碍是时间,虽然关于时间的记忆也是自由的前提。作为时间的具象在影片中是音乐,这真是绝妙的比喻。女主角的两难处境在于不管告别过去还是沉溺于记忆,她都无法获得自由。所以音乐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是惊悚而纠缠着她的,这与结局高潮段的音乐形成对比。新生儿成就了最后的救赎。

11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①自由与禁锢的辩证探讨:涌动的蓝色=情感十字架与记忆囚牢。②基氏签名-昭示宿命与偶然的神秘目击者:玩剑玉的男孩与吹笛手。③4次撕裂连续性时空的淡出-淡入,一如猝然的震颤与情感的黑狱。④蓝色泳池,重回母体,自毁与新生的象征。⑤浸入咖啡一角的方糖。⑥结尾透过鱼缸的床戏与卷轴蒙太奇。(9.0/10)

1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这完全是在用镜头和音乐来讲故事,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于电影情节的架构,既不是基于普遍的“戏剧逻辑”,也不同于塔可夫斯基之流的“诗意逻辑”。他有种自成一脉的味道,其用弱故事性情节、强象征性符号与浓自我性人物构建起了一种“空间—环境—自我”的“复合逻辑”。其实整个故事相当平铺直叙,只是为了满足复合逻辑需求而运用了许多超常规技巧。比如,许多时候镜头忽然渐隐,这原本应该用在转场或时间流逝上的技法,但淡出后却始终连接着同一情节,其象征着朱莉感知系统遁入黑洞的心理体验。并且配乐起伏跟随者人物状态而律动,这都属于基耶斯洛夫斯基构建电影情节的技巧。能够将电影中许多分立的环节化用为一,果然大师就是大师。

18分钟前
  • 世界的焚像.
  • 推荐

毁掉宏大的乐谱、用性来充实空荡的房子、不接受遗失的项链——放弃生活一切的寄托,将全部的过去锁进箱中并不能带来自由。Julie在蓝色泳池中肆意遨游,却无法从那里逃离,过去像一只锁不住的洪荒野兽,来势汹汹。她说友情和爱情都是陷阱,可为了自由,唯一的方法就是踏进陷阱、回到那个充满回忆的箱中。

21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一直压在自己心头的是对方那份沉重的爱,当沉重不再,事亦惘然。

2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自由……从爱的束缚中解脱

25分钟前
  • 露娜peace
  • 力荐

全都是一種痛徹心扉的藍,是Juliette用拳頭與赤裸的石牆摩擦的那種痛,是看到垃圾車刺穿曲譜的痛,還有淺藍色水晶燈投射出來的淡淡哀痛。

28分钟前
  • StevenTong
  • 力荐

重温。美妙惊艳的摄影和普瑞斯纳强有力的震撼配乐成了丰富和辅助剧情情境的大功臣;啧啧称赞的视听语言,细节的捕捉暗示,神秘意象的迷人呈现,犹如神来之笔;内敛压抑的悲愤和痛楚反倒更能让人感受到内心奔涌激烈的饱满情绪;比诺什咀嚼棒棒糖以及最后的眼泪堪称经典;同样是无常命运编写的悲剧,将朱莉推向了地狱又获得了新生,整体看上去其实是个特倒霉特惨的悲伤故事,但并未充满绝望,反倒有种负负得正的意指;根据主题设定来看实际是卸掉一切束缚获取真正自由的“从煎熬到释然的历程”,重点在于理性与情感上如何果断的和过去诀别,走出过往的阴影和羁绊,情妇的出现意外成了转机,可看做是对朱莉的一种精神慰藉,终于能和从前看似美满幸福实际充斥着谎言和背叛的过去说再见,彻底地失去也就变得不再那么痛苦或不公平。读书才知《广岛之恋》的梗。

31分钟前
  • 尉迟上九
  • 力荐

居然是我2008年看的最后一部片,看的原因居然是早点看完删掉好腾出空间下歌。。。

34分钟前
  • 即兴表演艺术家
  • 还行

三四星之间 有“故意表现出苦”的意味

39分钟前
  • 齡官
  • 推荐

[蓝]是我电影的启蒙,从那里我第一次认识到电影应该怎么“看”、怎么“听”。基氏对于图像和声音的理解在他的同行里实属少有,什么时候该协作、什么时候该对立、什么时候该突出哪一个,这些东西上面他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控制力。通过把自己重新带回"不自由"的人际关系里,这个女人真正才获得了自由。

42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心灵自由,从纪实到深入人心,无明显动机冲突,不评判介入,对时间严格遵从;道德焦虑电影的超越,存在主义,不抛弃孤独个体;音乐刻画人物心理经典之作

4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有些失去总令人念念不忘,特别是爱的最为刻骨铭心的时候。

48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经历丧夫失女之痛的中年女人的心路历程。情感饱满,演技优秀,细节到位。觉得这个片子闷的人绝对是没怎么看过真正的闷片。基耶斯洛夫斯基为了拍摄一块方糖,试验了很多次才找到那从浸入咖啡到完全变色恰好五秒钟的方糖。朱丽叶为了体验角色,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拍摄手在石头上划动的镜头。很好

53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这片子相当难,第一次看的很茫然,疑虑不减反增。更要命的是,这样的电影不看出些什么,极难获得观片快感的。影片更多的是以呈现人物的心理状态为主,也就是将特定时间地点的主人翁的内心状态通过一系列手法具象的传达给观众,在一系列导演营造的意象中,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确定影片的立意,可以说,整个片子是很开放的,虽然导演将其基调确定为三色旗中的“自由”,但他的表现手段并不是封闭式的,他极端个人化和艺术化的处理也为观众自身的理解留下了相当的空间。自由,是这部电影努力表达的主题,对于什么是自由,导演通过很多种列举的例子,去给出一种,仅仅是一种他自己理解自由的方式,让每一个看这部电影的人自己去思考去回答。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一个伟大的导演,因为他用自己内心真正的自由去传达理解自由的真理。

55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推荐

拧巴都是自找的,自由也是一样。你如何看待生活,那你就将拥有怎样的生活,印象深刻的是电影中对女主情绪的表达,从哀莫大于心死到试图跟昨天告别再到最后真的获得自由意识与状态。

58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8/10。特写镜头挺好地展现对情绪的微观表现,例如医院那几段中对女主眼球、嘴角和床上羽毛的特写,她从模糊到清晰的视线,引导观众和女主建立精神上的痛苦,又如女主躺在床上看丈夫和女儿葬礼的直播,她的手指模糊抚摸电视上的棺材,再到手背从墙上摩擦时的疼痛、指尖阅读乐谱的速度,表现悲伤的压抑到彻底释放,咖啡厅一幕有对餐桌的两次特写,光线由明入暗,此刻街头艺人的笛声成为弦外之音,如咖啡侵入糖块一般吸走阴影的束缚,当女主卷起总谱,头也不回地走出景深处的房门,前景中饰有蓝色玻璃流苏的吊灯占满画面,象征走出记忆的禁锢。逃避生活意味着不自由,她拒绝开门帮助公寓外被殴打的年轻人,拒绝参与赶走妓女的集体签名,直到她借来邻居的猫消灭储藏室的鼠窝,才摆脱狭隘的逃避,重新正视现实,结尾那一串泪痕是将伤痛转化为走向自由的动力。

1小时前
  • 火娃
  • 推荐

基耶对人物精神活动的表现力可谓一流:几次黑幕如同情绪的无底黑洞,交由交响乐完成堕入其中而后又升腾的仪式;花式利用光影手段,如多面棱镜折射出人物情绪的迷离与复杂;拳头摩擦墙壁、咖啡浸透方糖、垃圾车碾碎乐谱、拦车少年刚好落中的木球玩具,似乎偶然得来的小动作却有如精心设计的仪式。基耶总是在隐忍压抑中沉默地言说。

1小时前
  • Alain
  • 推荐

散淡的收尾镜头,无计可消除的蓝。生命仍在继续。救贖尚未完成

1小时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