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娜(艾斯特·加莱尔 Esther Garrel 饰)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女孩,在刚刚结束了一段失败的恋情之后,她决定回到阔别已久的父亲吉勒(埃里克·卡拉瓦卡 Eric Caravaca 饰)家里,重新热络一下疏远的父女感情。
吉勒和妻子分手多年,一直都辗转在不同的女人之间。令让娜没有想到的是,当她回到家中时,竟然见到了一个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女孩阿丽亚娜(露易丝·谢维洛特 Louise Chevillotte 饰),这个女孩是父亲的现任情人。刚开始,阿丽亚娜的存在令让娜觉得非常的不舒服,因为这个女孩虽然年轻,但感情经历却极为丰富,并且目前正在同多位男子交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让娜、吉勒和阿丽亚娜之间渐渐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关系。
— 他说过 当人恋爱的时候就开始爱世上的一切 觉得生活真的很神奇啊 在街上溜达啊 都特别好 像傻逼一样 其实 但是从未陷入爱情其实挺悲哀的 — 因为我和马里奥无论做什么都是在一起 那时候总是感到很安心 好像我们很快进入到非常平稳的状态 也和性格有关系 可能他就不是对的人 也可能我们都不是 看起来是这样 在恋爱关系中我也很烦恼 因为我很喜欢这个状态 但同时又觉得很扯淡 因为很安定 所以你的内心就没那么激烈了 你看 你的选择啊 兴趣啊 这些玩意儿 你就想回家 看到你男人 当然这很好 但同时又很矛盾 —(对啊 因为这种状态让你感觉不那么孤独 但孤独也可以让我们做自己的事 行动啊 思考啊 ) — 对对 是的 但是在恋爱中我完全停止了思考 感觉舒服就可以了 就像穿了一件厚外套 不想受冻 没错 孤单和悲伤会变成对人的折磨 当你单身一个人的时候 你至少要独自面对那种巨大的寒冷
这是一部2017年的黑白片。对于在当下拍摄的黑白电影,我从观影一开始就抱有多一层审慎的态度,从头至尾找寻导演的用意:为什么一定要采取这个形式不可?这部片看完之后我的结论是,在这部讨论爱情和亲密关系的电影里,男性与女性是从多重个体中被融合与提炼的符号,女性Ariane、Jeanne与男性Gilles、Matéo、Stéphane不止被黑白映像刻画,穿着、神态、肢体语言也近乎描白,叠加成为抽象的性别处境与立场。
两位重要的女性在角色这部片里似乎是两个极端:Ariane成熟,目的明确,趋于理性,深谙自己的性魅力和如何运用它掌握性与爱的分野。Jeanne脆弱迷茫,缺乏安全感与存在感,有为爱哭泣,欢笑,寻死,向生的天真。而同龄的她们在片中被一位男性角色联系起来,放置于一种独特的视角和关系中:父亲的情人和情人的女儿。从一开始参杂着隐约恋父情结的互相防备,到互相投射、验证女性在爱情中的心理路径。
两位女性之间有着互相对立同时又推动着彼此成长的微妙关系,并且也实践了保守彼此秘密这一女性之间建立联系的最有效方式。该片最多被人引用的台词是Ariane对Jeanne说“当一个男人想要离开你的时候,是不会提前跟你说的。他可以背叛你,却不能容忍你做出同样的事情。所以你就偷偷地做,不要告诉他。”Jeanne仿佛颇为受教。而Ariane说这句话时,充当这个“男人”角色的正是Jeanne的父亲。
但我认为更深一层的情节有两个:一是Jeanne把身边的爱情浪子Stéphane介绍给Ariane,希望她帮助完成一个愿望或仪式,即与这个男人发生不投入感情的性爱,而Ariane也确实这样做了。二是似乎以超越年龄的成熟看透男女关系的Ariane,在面对失去爱情的恐惧时,仍然哭着说出“没有他我活不下去”的无力言语。
两位女性的各自存在与相互关系,不正是每个女性自我内部矛盾与和谐的共存?
如果说女性的爱情路径在本片中是一个闭合循环,男性的种种龃龉则更像是线性的。大学教授Gilles在年轻女学生的追求下与她同居,并以一种“过来人”的姿态,对Ariane说“无论我们之间谁不忠于对方,我们依旧要在一起”。在他与学生们的聚会上,对这段地下情不知情的男生与Ariane调情。在他表示不满之后,Ariane却看穿他其实享受这种“别人与你调情,但今晚睡在你身边的却是我”这种隐秘掌控感。Ariane与这个男生一夜情被他料知,他自此每当Ariane不回来的晚上就去年轻时召妓的街上散步至深夜,似乎便可真正设身处地敞开心扉。
最后与Ariane欢爱被Gilles撞见的Stéphane,想必就是年轻时的Gilles,不轻易投入真感情,热衷流连于情欲的冲动。当他到了结过婚离过婚女儿都已经与未婚夫同居的年纪,可能也会有这种被自己误解的过来人的“大度”,直到真的亲眼目睹情人与他人的爱欲场面,激发暴怒与谴责。
片中的另一位男性是Jeanne的未婚夫Matéo,他似乎解释了以上两位行为的原因:一旦确立固定关系,就要面对女友控制欲太强,占据自己的各种空间,缺乏自由,断绝了其他可能性的种种问题。加上只在Ariane言语中出现过的“以离婚为乐”的父亲,片中的男性立场,虽处于线性的不同阶段,却互为共同印证。
有朋友说影片很有新浪潮风格,在我看来它似乎确实在延续新浪潮时期对爱情可能性的探讨,除了monogamy(一夫一妻制),男女关系是否还有类似《祖与占》中的可能性?但从一个女性的感性立场,不免仍觉得Ariane重复的几张沉迷短暂情欲的面孔,比不上Jeanne片尾与Matéo和好后在深夜街头的真切拥吻。
一日情人易,一世爱人难。
爱情大概就是一次次地踏入同一条河流。
当人恋爱的时候,就开始爱世界上的一切,觉得生活真神奇,在大街上瞎逛也会很开心。
爱如白开水也如潮水,即是每天都需要的东西,也如泡泡般散逝的快,曾经多疯狂也会有结束的时候。
如果你真的想和我长久幸福下去,我们就学着不要互相伤害。
如果他真的不爱你了,而你却为他难过,你就是在浪费时间。
渴望爱的占有,又想要爱的自由,恋爱中的人是矛盾的,自私的。
爱情在笃定的同时也一定包含着脆弱和敏感不安。
爱的自私和控制欲,当女人让男人觉得安全了,男人就会外出冒险。一旦女人让他觉得危险了,他就回来关心爱巢。
她几乎不会为了满足肉体的欲望去与不爱的人做爱,对唯一一次的酒后乱性,感受只是“不算糟糕,但不是特别好”。她渴望安定舒适的感情状态,也渴望在爱情中全身心地投入,而投入的程度与抽离时的痛苦成正比。
她像一朵花绽开,在他的身边有恃无恐地随风摇曳。
偷欢与偷情,爱情与肉体的不忠。
就像是爱会消散一样,痛苦也终有消散的一天。她也无法做到长久地去爱,她选择了一日的忠贞,也许在她看来,会好过一生的背叛。
无论我们之间谁不忠于对方,依旧要在一起。
快乐在于一日情人,痛苦在于相爱一生。
永远觉得这是最后一次心动,其实不过在复制爱情。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黄老师电影院],ID:huangfilm
这是一部“轻盈”的法国片。
黑白的,却不是什么老片,今年1月份的新货。
除了用色单纯,其它表现形式也简单:76分钟、人物少、基本上都是室内戏。但也许说它“轻盈”不够准确,因为里面装的东西,很丰满。
片中有3个主要人物,珍妮、珍妮的爸爸,和珍妮爸爸的情人。导演像玩儿“三原色调色盘”似的,转一转,就把其中的任意俩角色配出了新关系。
要特别说一下的是,尽管我特别看不上“剧透”类影评,对这部以剧本结构、复杂人性,和细腻感情取胜的影片,不讲剧情还真不知道如何开展文章。但当然,在叙述中,依旧是穿插了评论。特别介意剧透的,建议直接拉到文尾。
影片开始于珍妮的失恋。
痛哭流涕、看上去连气儿都要接不上了的她,拖着行李箱从男友家搬出,没有地方去,只得去找爸爸。
因为是突然的变故,敲开父亲家门的她,并不知道房里还有别人。一位与她年龄相仿的女人正在与父亲同居。爸爸在大学里教哲学,情人就是班上的学生。
“爸爸,其实如果不方便的话,我可以离开的。”
“你去哪里呢?”
珍妮的脸上一阵复杂尴尬。
第二天,家里只剩珍妮和那女人。
对于想要回家好好放松大哭的珍妮来说,家里多了一个陌生人;再说,本来是同龄人,现在却成了女儿和“后妈”。两个人的相处因此有些局促。
沉默后,珍妮主动出击:“你长得可比我妈差远了。”
这是挺狠的话,一般女人听见都颓,爸爸的情人听了却不动声色,这可不是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与她相比,珍妮弱得跟个小白兔似的,只显出虚张声势。
日子久了,珍妮对这个女人除了有孩子对”后妈“的敌意,还加上了女人间天然的竞争意识。毕竟,人家和爸爸天天幸福,自己却日日以泪洗面。她小心地维持着骄傲。例如:我依然很受欢迎。
搬出前男友家已经好几个月了,有天她梦到前男友,醒了就打电话给对方,没出声挂了,对方却已猜出了是她。
为了弥补这份“羞耻”,也是我上面说的女人可笑的自尊心,她将故事反过来,跟爸爸的情人说前男友经常打无声电话给她,塑造出对方对自己还念念不忘的假象。
但假的就是假的,分手3个月了,人家根本没有找她。这种现实与愿望间的落差终于发酵到让她站上了窗台。爸爸的情人回家,刚好遇上。
情绪平复下来后,珍妮希望爸爸的情人能替她保密自杀这回事。于是,两个女人从敌对(至少珍妮单方面敌对),变成了“友谊同盟”。
为了缓解珍妮的抑郁,爸爸的情人主动带她去见新男人。
岂料,在花花世界里,这个女人暴露了真实的自我。
虽然在与珍妮的父亲严肃交往,她仍很享受与新鲜男人的暧昧,好像鱼回到了水里,释放出平日冷静下隐藏的风情。
一次,珍妮的父亲请学生、朋友们在家里吃饭。大家边喝餐后酒,边讨论战争、政治、教育……哈,法国知识分子的常态。
席上的一位男学生始终肆无忌惮地望着父亲的情人,言下之意,耳目昭彰。
为避免教授与学生谈恋爱引起的麻烦,父亲与情人间的感情一直保持绝对的低调,也难怪这位在“市场”中看上去仍“available”的女士会被别人追求。当然,校园里的男孩子有充分优先权。
面对情人的挑衅,之前和她约定“无论我们之间谁不忠于对方,依旧要在一起”的父亲,再次冷静表述:“如果你真想我们能长久地幸福下去,我们就要学着不要互相伤害,我一开始就知道你自私,你是什么样我就爱你什么样,从没计较过。可我不想受罪,我受不了那种没完没了床头吵架床尾和的日子。我想和谐地和你生活在一起。”
这大概就是“成年人的爱情”吧……心里承受巨大的压力,说出来,却往往只是轻轻一点,希望对方能懂。“小孩子们”若想真明白,真要好几年。
即使“久经沙场”,父亲那年轻的情人还是没懂,她把父亲的态度当作了免死金牌,继续与年轻男人们风流快活。
她像一朵花绽开,在父亲的身边有恃无恐地随风摇曳。她开心地说,“和你在一起,我觉得好自由!!!”
有一句话讲,“如果你觉得自己过得很轻松,一定是有人在替你受苦。” 小孩儿为什么能那么快乐,就是因为所有人都让着他们啊!
这位年轻女士现在自以为的一切、心底的小算盘,作为“过来人”的父亲都经历过。武功高手看新人唐突的拳脚都似慢动作,不拆招儿,只是懒得理。
因为父亲情人的肆无忌惮,珍妮也渐渐认识到了她这位新朋友的“唐璜”特质。
当珍妮把学校里那个著名的浪荡子介绍给她,很难说珍妮没有毁灭她(从而拯救父亲)的潜意识。
本就不设限的浪子浪女,自然立刻干柴烈火地抱到了一起,在校园的走廊里。
女人也许忘了自己正在交往的人就是学校教授,也许以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会被赦……不管怎样,这一幕,就恰恰被父亲撞见了。
对早就知道真相的父亲来说,抽象的概念,与入眼的冲击还是天差地别。
之前,父亲的情人跟珍妮讲述她“爱上”的瞬间:“他讲到‘哲学不可与生活分割’时走到我桌边望着我,我就不行了。” 讽刺的是,教授却始终没有教给他自己这一课。
“当人恋爱的时候,就开始爱世界上的一切,觉得生活真神奇啊,在大街上瞎逛也会很开心,像傻逼一样。” “当一个男人想要离开你的时候,是不会提前跟你说的。他可以背叛你,却不能容忍你做出同样的事情。所以,你就偷偷地做,不要告诉他。” “我以为你说的是真的。” “没有他,我会死的。” “我们本来好好的。”
自以为的情场老手,条分缕析他人关系,知道很多道理,可惜依然过不去自己的情关。
万物有时。
珍妮,给这场闹剧拉trigger的人,此时变成了安慰者。影片开头的关系颠倒过来。
随着父亲与情人关系的破裂,情人告诉了他珍妮曾试图自杀的秘密,两个女人间的“友谊”也解体了。哈。
还记得影片开头那卑微到尘埃里、说自己像被活剥了皮的珍妮吗?
影片结尾时,重新变成孤家寡人的父亲,望着发着光的女儿感叹,“你看上去好多了啊”。 “啊?我之前怎么了吗?”, 父亲笑笑没有讲话。
生日那天,珍妮请父亲吃饭,说自己要和前男友复合了。
她与男友在席间陶醉在两人的小世界里,兴奋地聊着重新同居的细节。与父亲say goodbye后的下一秒,两人就禁不住抱在了一起热吻。
另一边,爸爸一个人离开,变成了失恋的人(影片开头时,失恋的是珍妮)。他没有像女人们那样痛哭。他的孤独中也许还夹杂着一些为女儿幸福而生的开心。就像这部影片,虽然忧伤,却暖意融融。
衔尾蛇般的结束,正体现了虚无人生的本真。
总的来说,虽然这部片子的主要人物只有3个,却探讨了爱情、友情、亲情等多种情感状况,从而将内容拓展到了令人出乎意料的边界。几位演员的好表演也完全撑起了极简的拍摄方式。镜头中那漂亮面孔特写中微妙的悲剧变化,令角色的破碎感显得尤为真实。
饰演珍妮的女主角是导演的女儿,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合作。(这大概也是片中的父女之情如此动人的原因之一)
♥写这文的时候,身边有一位朋友刚好失恋,与女友相恋多年却突然被分手。加油。
★感谢 奇遇字幕组
参考资料:
◣James Slaymaker - Three on a Couch: Close-Up on Philippe Garrel’s "Lover for a Day"
◣Daniel Kasman - Cannes 2017. A Parisian Triangle—Philippe Garrel's "Lover for a Day"
点击下面链接 看更多法式风情
原创:黄老师
公众号:黄老师电影院(huangfilm)
您的转发和关注,将给我更多动力继续下去。
好久没看电影了,竟然是黑白片,人物漂亮,故事简单,旁白莫名其妙。
总的感觉是girl helps girl的故事;人或许逃不出自己性格带来的轮回。
也许t会喜欢吧,或者会嘚嘚嘚说一堆我不懂的东西。
干嘛要140字,没那么多话说干嘛!!!!!干嘛要140字,没那么多话说干嘛!!!!!干嘛要140字,没那么多话说干嘛!!!!!干嘛要140字,没那么多话说干嘛!!!!!干嘛要140字,没那么多话说干嘛!!!!!干嘛要140字,没那么多话说干嘛!!!!!
感情受伤的男人,很容易找到一段人间喜剧式的爱情,而感情受伤的女人,常常会遭遇另一场爱情悲剧。
法国洪尚秀,韩国加瑞尔
一日情人好做。像阿丽亚娜这样欲望先行的享乐至上者,就让自己沉沦在一日情人的节奏里不好吗,别寻求稳定伴侣了呗。
意外排在了考验人耐心的两部主竞赛中间看(《圣鹿之死》和《温柔女子》),简直是一股清流,和解腻的甜点。导致看完的第一瞬间就恨不得把Garrel的电影都找下来看...谎言、忠诚、爱情,讲得轻又摸得深。最喜欢片中两位女生分别的“活不下去”又以局外人安慰。搭配的几段音乐更是锦上添花。
女主角的失误在于quickie场所太固定了一点都不顾忌被抓包
金句真多,“她这么年轻敏感,一伤误终身。” “一生很长的”。“我不怕死,我怕不能和我相爱的人一起变老”。看的时候如坐针毡,因为好多句子都像抛给自己。。。
喜欢在爱情中就像穿上了厚外套抵御寒冷这么个比喻。
爱是谎言堆砌的真理。
目前看过加瑞尔里最喜欢的一部。简约、曼妙的圆舞曲,浑然得无需解构。
“双姝”构架下一个关于爱情中背叛与忠诚的寓言,哲学老师与放荡学生,一个崇尚相爱相亲,一个追逐欲望满足,却都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自由法则的牺牲品,女儿与男友反而更像是正常的一对,有争吵,有分手,当然也有羁绊,恋人们的故事总是欲说还休,在激情与伤害的宿命里轮回,其实我们都上了爱情的当
请不要拿加瑞尔来和洪尚秀相提并论谢谢。整整76分钟的陈词滥调。
1.恋爱中的人忘却了思考,舒服就好,幸福得如同傻子一样;2.男人如果要背叛你,不会提前告诉你的,而你能做的,就是跟他做同样的事;3.性格决定命运,同样决定着爱情的模样;4.导演镜头里的女演员,非常好看。
4.5;每一段感情的产生、滋长及毁灭如此相似,从一个怀抱流连到另一个,你以为掌握了爱情的全部秘密与奥义,永远觉得这是最后一次心动,其实不过在复制爱情,这是我们最大的绝症;我也曾踏遍千山万水,如今只想和我爱的人终老;太喜欢夜色里的街头漫步,以及间隔的配乐,新浪潮余韵犹在。
1.加瑞尔"弗洛伊德三部曲"终章,除继续探讨爱情中的出轨与女性性欲外,置入了若隐若现的厄勒克特拉情结母题。2.情节上,分手-复合结构对称,情绪与性格上,欢快+性自由vs忧伤+忠贞。3.兀自插入的轮舞段落很有导演最爱的戈达尔气息。4.碳素笔风格的黑白影像+略显多余的旁白,别有一番风味。(8.0/10)
洪常秀完全不相信语言的意义,所以对话只有癫狂,重复,装聋作哑。加瑞尔更为传统,或者说乐观,因此人物能说出他们不可抵达的美。
#Cannes2017 前半段节奏超爱 后半段有点话唠开始 看午夜场的我就有点迷糊了 到底什么是爱 每个人的感受不同 无解 唯一有个问题是在厕所啪啪啪为啥总是一个体位?
还是比较喜欢加瑞尔的黑白影调,短促激烈而过的爱情小品因为黑白的过滤,与小清新与自我沉溺的小资感伤情绪拉开了最合适的距离,反彰显出生命韵律的自然风貌 3.5
看过却不列入年度十佳的,我们无法做爱。
加瑞尔果然爱情小品的高手,旁观的都是专家,可深陷其中谁也不自知看不清楚的感觉真是好难描述,但他很轻松的在黑白影像和欢快配乐里就让几位在情感中转换了视角循环起来。原来是导演女儿,还演了cmbyn里小男主的垫背女友。还是喜欢更漂亮的情人,结合教授老爸和之前几部作品看是一盘大棋。金马54。
調度調的如此精緻,旁白卻把觀眾當成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