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荷兰的轰动性真实新闻事件,46岁的护士露西娅(Lucia de B.)因被指控在1997至2001年间谋杀了7位病人和企图谋杀另外3人,于2006年被海牙法院判处终身监禁。这具有争议性的案件持续8年,最后护士推翻对其罪名的指控,使此案件成为荷兰司法史上最严重的误判案例之一。从一开始的被定罪,到出人意料的反转,最后尽管一切指涉医疗体制内的官僚腐败,但在阻力面前也就只能到那儿了。片子短小精悍,张弛有度,简洁有力,它在情感上有一个巨大的心理落差,就像让人在黑夜中看到一束光。
2014年电影《Lucia de B》代表荷兰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法治时代讲究的是证据,然而证据是要有人来进行判断的,这种判断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性,否则,构陷就会成为刑事案件的污点。然而自从人类历史上的法律被发明被应用之后,冤假错案一直以来都不会受到任何的重视。他们被认为是法律所衍生出来的弊端,这样的弊端会一直存在,然而根治他们,彻底的肃清这些弊端看上去距离人类社会还有不小的距离。
旁观者很容易看到这些弊端,然而真正被这些弊端所搅扰的人们,他们可能会因此而入狱,会因此而丢掉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有的人很幸运,经历了漫长的上诉之后,就迎来了美好的明天,希望总是会眷顾这些幸运的人,然而有的人会很不幸,期待的正义或许致死也不回来。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说的是一起冤假错案引发的对于法律总体的抹黑。然而这次抹黑并没有成为唯一。时至今日,在很多被资本所挟裹的国家内,法律俨然成为了一些特权人物肆意扭曲的工具。
这个工具是不是还具备公平正义,或者说这个工具在大家用公平正义的标准来严格要求的时候,它还是不是一个可以受到大众普遍信赖的工具,这些都是未知的。
《被告护士》还有一个译名叫《杀人天使》,这个名称或是一语中的,将本片的主旨一下子体现的淋漓尽致,而且不同程度地对本片乃至整个行业进行了一个总结和概括。医护人员确实是承担着这样的责任。当然,这个责任我们接下来可以讨论。先说说电影。
《被告护士》是一个足以引发话题连锁反应的电影,一个致力于照顾危重症患者的护士,她一直以来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但是却和身边的人不合群,大家不理解她为何拼命工作,也不理解她为何作为一个护士,却喜欢用医生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人。
因此,在医院,她是孤独的。但是她照顾过的病患却没有一个人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人。所有的危重症患者几乎都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受到了她无微不至的照顾。然而,当她送走了这些人之后,厄运却降临到这个护士身上。
在最近的一个小孩因为不治而身亡后,医院的工作人员将目光聚焦在了这个护士身上,然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她所在的医院开始指控这个护士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结果这些危重症病人的生命。
于是,这个护士被迫入狱。在接下来的审判当中,几乎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这个护士,护士百口莫辩,最终被判无期,然而上诉之路漫漫。
这几乎是这个护士人生的最低潮点,然而相信她的人依旧是非常坚定。她的律师不断地为洗清她的冤屈而奔走。此时,当初参与构陷她的控方律师开始良心发现,她惊奇地发现所有的证据都有着明显的指向性,而这些证据的源头竟然是一个莫须有的医学证明。然而法官并没有真正看懂这些医学证明。因此,控方律师开始也为这个案件奔走。
在她大声疾呼的时候,这起案件的漏洞也就越来越多,最终,她得罪了所有人然后为这起案件翻案了。护士被成功释放,戏剧性的一幕再一次发生,所有参与控诉的人以及所有参与审判的法官们却没有受到任何的责难。法律依旧存在,不过换了时间。
这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案件,同时也是一个让人义愤填膺的案件,法律的尊严在这起案件中间得到了很好的践踏,然而真正的受害者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为何特殊,原因在于他们职业的特殊性,这是一个可以随便动一动手就能剥夺别人生命权的职业,但凡医护人员的良心彻底的坏掉,他们剥夺生命是可以在无形之中的,也可以在法律的框架内做到没有任何责任的。
因此,很多国家才会用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医护人员,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仅仅用职业素养来要求这些白衣天使的话,天使是不愿意为你做更多的。医生和教师都是一群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的职业,因此这些职业需要更多人的尊重。然而在本片中的尊重却成了一个笑话。
不尊重并不能带来更大的伤害,最深的伤害无外乎对于一个人的彻底定性,就如同片中的台词这样说道,穿短裙就是妓女,不合群就是精神病。
大众太愿意对于一些特立独行的人进行言语上的定性以及行为上的打击了。而打击他们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无法与当下环境融为一片。但是却没有人认真思考过,他们为什么要和当下环境融为一片?
护士最终获救,成功地为自己洗刷了不白之冤,然而后续我们也看到了,护士沉冤昭雪,执法者却没有被追责,而时间却过去了整整6年。这或许才是本片中的故事,最深的遗憾。
……
你好,再见
我更喜欢另一个名字,杀人天使 影片张弛有度,不断推进间,情感上产生的巨大心理落差,却渐渐,仿佛黑夜中一束光,微弱却足够温暖 开始的昏暗杂乱,黑暗悚人的气息,反射到主人公,孤独忧郁,执着阴厉,也许就,信了她的罪恶 却回忆中,暖暖的色调,欢乐的一家人,又恍惚了 那么多所谓的大人物,侃侃而谈,俨然正人君子,于是又,信了 直到那个律师,告诉她,也告诉我们,舆论有多能倡导黑暗,主人公眼中闪过的希望…一次次误判结局,他始终没有放弃,只是为了从业者那份该有的初心;
还有曾经孜孜不倦给定罪的小姑凉,也渐渐发现自己的错误,发现案子背后的黑暗,努力寻求真相;
公众媒体,曾经摧毁主人公那份本就快消失信心的恶性催化剂,却也是,最后真相大白天下的一剂良药 终于,我们看清这世间的恶,齿寒的黑暗 然而,只要还有善,还有人为之努力,正义始终会到来………只是也许大打折扣 但是只要,这还不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不是吗
保·范·德·奥斯特的《杀人天使》(2015),代表荷兰参加过竞逐201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影片改编自荷兰一起轰动性真实事件,女护士露西娅因被指控在1997年至2001年间谋杀了7位病人和企图谋杀另外3人,后被海牙法院判处终身监禁,这具有争议性的案件持续8年,最后护士推翻推翻了对其罪名的指控,使此案件成为荷兰司法史上最严重的误判案例之一。
《杀人天使》除女主角露西娅之外,有三个关键人物,一个是检察官约翰逊夫人,二是助理检察官朱迪思·詹森,三是维斯兰儿童医院院长范·霍斯布罗克,形成了剧情反转的“铁三角”。2001年9月8日晚,46岁的露西娅照顾6个月前已做过心脏手术的男婴蒂莫,出现了状况,女医生科比匆匆赶来,诊断情况稳定,之后这名婴儿却在露西娅的手上死去,这震惊了院方,检测结果说是用了地高辛药物导致了死亡。
范院长让露西娅回家休息。在随后的调查会上,护士与医生齐齐向露西娅开炮,说她特立独行,内心傲慢,行为古怪,她从来不跟我们一起坐,似乎觉得自己很棒,一直叫我们做这做那,而且她还出去卖过,她亲口说的……
范院长向检方说明,经调查,露西娅在以前工作过的苔莎医院老年病科工作期间,单她经手的就有17次抢救和死亡,而在我们医院,死在她手上的有三个儿童,有两个已火化,另外一个是穆斯林,安葬后不能挖出来。
院长说这种事绝非偶然,因为这种事情的发生在一个护士身上的机率只有七亿分之一。这两家医院的死者都是老年人和儿童。约翰逊夫人瞩咐院方在没有充分证据说明是露西娅做的前提下,不得向外界透露。停职后的露西娅回到家极其郁闷,跟男友彼德说我真是招惹事端,都发生在我身上。男友安慰她不用多想。接着她看到了电视新闻,院长竟然私自向新闻界透露此事,这让她很是愕然,检方约翰逊夫人也颇感无奈。
在随后入户的搜查行动中,朱迪思看到了露西娅家中摆放的各类与死亡相关的图书及其日记,都让人感到她的确与这些死亡案件相关。其种种怪异行为,让朱迪思更加确信了露西娅便是无可置疑的“杀人凶手”。这时的检方既要面对群起汹涌的舆情,又要查凭实据,确定露西娅有罪。
实际上,直2001年底露西娅被警方拘押到2002年2月10日,法庭作出其涉及7宗谋杀案及5宗谋杀未遂案裁定,据此法庭判决露西娅终身监禁,并强制监管。之后露西娅通过律师西奥和新律师奎因走上了漫漫上诉路。影片对于其新任律师奎因伸张正义,坚持不懈地替露西娅辩护,令人印象深刻。
真实的案情,其实得益于专门研究司法部可能性错案的哲学家托恩·德克森,他对这起案件一直持怀疑态度,2006年后,他联同医生梅泰德·努-德克森,从这些个案中发现了一个个错误,从而对于扭转案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影片把这几个形象集中到了年轻漂亮的助理检察官朱迪思身上,使影片更加有悬念性、观赏性和诱惑力。
朱迪思在片中从一开始执意要对露西娅绳之以法,判决后,冷静下来的她却发现法庭对于其判决无一真凭实据,只是凭分析、推理和假定,这让她悄悄着手调查。好在医院有良知的女护士私下跟她说,其实露西娅是一个好人,因为她童年不幸的经历,她就特别关心这些患各类先天性疾病的婴儿,她不合群,招来了嫉恨,尤其是医院正在合并中,都想把这种责任推到她一人身上,而且那个女医生科比有抑郁症,已请假在家。
这让朱迪思很诧异,原来是要牺牲一个露西娅,以成就大家的安然。朱迪思很是自责,也正是因为我,才使露西娅坐了牢。带着内疚的她当即回去向约翰逊夫人汇报,得到的答复却是案情已审结,让她不要再多管闲事,否则将会被停职。朱迪思并未退缩,还是搞到了婴儿蒂莫真实死亡的检查报告,并非药物致命,而属于自然死亡。且另一个婴儿死亡时,露西娅已下班回家,跟她毫无关系。
检方向医院范院长索要患者非自然死亡档案,却遭到了婉拒。至于说露西娅在外卖过身,这完全是对手的捏造,乃是因为她有一个不幸的童年,被母亲抛弃过,并遭到母亲男友的强奸,这样的不幸却被女护士说成是“卖”,结合其种种,据此即说她是变态。
当朱迪思告诉抱着怀疑态度的露西娅时,她当然喜不自禁。在随后2004年6月4日的法庭审理上让人看到了希望。但在2004年6月18日法庭裁定上,女法官却说“你以非常微妙的方式,杀死了毫无防备的无辜受害人,并不留下蛛丝马迹,被判终身监禁(理所当然)”,一向沉静的露西娅这时终于爆发了,她嚷道“不是我干的!不是我干的!”。
但无济于事。之后,露西娅经历了几年的痛苦期,毫无希望又心灰意冷。朱迪思找来她的男友彼德和女儿尽力安慰着她。2010年4月14日,在各方努力下,查实每一个死亡的个案都无确切证据乃露西娅故意谋杀,且基本上都是自然死亡。
这时,鹿特丹法院终于裁定露西娅无罪释放,11月,她和司法部达成被关押6年半的赔偿协议,司法部长亲自给她写了一封道歉信。2014年4月3日,她与影片演职员一起观看了这部新片。对于那些一手制造她这起冤案的人,她没再追究。
(左为露西娅 右为演员)
影片让我们不觉想起中国这些年几起冤案的平反之路。制造一起冤案很容易,要想平反简直难比登天。原因就在于有的经手之人就是死不认错,当然这涉及他们的声誉和利益,更主要的还是颓废没落的世道人心。
就露西娅这起冤案上说,刻板印象、固执己见及众人与院方利益的相联姻,终联手把露西娅推向一个冤情的深渊。人们对于不合群的人总是怀有戒心,觉得性情古怪,一旦事发,首先想到的便是她,这种思维定势,让随后的舆情不可逆转,也让露西娅成了众矢之的,有口难辩。
事实上,所有指向露西娅的杀人事实都是假定,无一确凿的证据,且她照顾的对象,不是濒临死亡的老年人,就是患各类先天性疾病的不健康婴儿。如果检方和法庭稍稍冷静下来,经过缜密细致的调查,这起案件也就不用如此久拖不决。对于任何类似的案件,人们只需要恢复理性,而不是被愤怒的情绪所左右,便可真相大白。
医院一方为了部门利益当然据“理”力争,不想看到露西娅的平反昭雪,检方与法庭都碍于案情已定,更是想一错到底,不想纠错,或者缺乏纠错的良知,这才是关键性所在。方方面面的虚实“利益”交汇,才致使这起本不复杂的案情沉积了头尾将近十年之久。
当然,这要是跟中国某些案子比较,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至少露西娅人还在。有人就有希望。释放的她后来跟彼德结了婚,女儿法比安也结婚生子,她现在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影片因露西娅案情中涉及一位中国老人死亡,当时也颇受国内媒体关注。
影片总体偏于冷色调,在构建多重情感上,其起承转合,有一个巨大的心理落差,反反复复中,令人揪心,最终,还是让主人公在黑夜中看到了一束光。片子对于这几个关键人物的交叉表现,删繁就简,可谓张驰有度。另外,影片叙事极其饱满有力,对于刻画露西娅这个真实角色上,极少看到其歇斯底里,更多的是外表沉静,私下暗自流泪难过,富有感染力,很是不易。
影片的成功,至少给了我们两点启示,一个是真实人物怎么拍,是照搬实情,还是虚实相合,这都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再说题材取舍也有轻重。好在荷兰没有什么审查制度,导演拍起来比较得心应手,基本上无禁区。真实题材拍的影片,能有如此高的水准和质量,并不多见。二是对于案件本身,始终围绕着真与假展开,其案情的可信度有多少,其证据链到底有否查实。相比随意地制造一起冤情,欲平反一起冤案则要艰难得多,这需秉持公正、法律和真理,得付出大量的调查,以及愈挫愈奋地勇气,当然,更多的是人的天地良心。
2017、5、2
纪实,解构并不好,气氛渲染的不到位
很见控制力,也很彰显力道。基本没有多余的废话,故事按部就班,不知是什么原因,舍弃了很多细节,案件和人物的无力感没没有那么多情感的释放。反而是最后有一段女主在监狱里抱小孩的那场戏给我的触动最大,她说,毕竟我是怎么怎么让孩子安静的。然后所有人都笑了,她却哭了,难得的。
简洁有力,从头到尾没有很激烈的控诉,仍然看的心里阵阵酸。
世界上所有的政府都是如此,正义和事实也不是所有平凡的人可以看到的。我们所做的只有平静的呼喊和反抗,或许信仰的力量和善良的人们会对结果起作用。惊心残忍的真实的故事,不忍想象当事人的心情。
比起聂树斌,李久明等人的案子,护士Lucia的遭遇简直不值一提。
改编自荷兰的轰动性新闻事件,从一开始的被定罪,到出人意料的反转,最后尽管一切指涉医疗体制内的官僚腐败,但在阻力面前也就只能到那儿了。片子短小精悍,张弛有度,简洁有力,可惜没能在表演和案件的复杂性上更加深入,它在情感上有一个巨大的心理落差,就像让人在黑夜中看到一束光。★★★☆
(不针对本片的题外话:还是要强调,不能因为是真实事件改编就认为电影也是好电影。)这部电影高潮刚要起就退潮了,这是一大缺憾。
中国呢
虽然谈不上浪费一个好题材,但是这种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带有反转剧情的故事,显然好莱坞导演会处理的更加得心应手些。虽然影片在正义与现实之营造出落差感,但是对案件本身的描述上太少,导致最终产生的效果也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女主角嘴角很像摩尔,女二酷似梅拉尼罗兰~
8.5分。这个女人如何看起来都像是名杀人犯,但她却没有犯法——司法、医疗、媒体都有其责任,人们容易轻易被主观感觉所引导,而忽略了事件真相。蓝色调,除了女主角终于被释放、真相揭开的时候影片变成橙黄色调。影片震撼而感人。02/09/2017
真实事件改编,很好看。当别人对你有偏见的时候,你做什么都是错的。真的很感动,也很讽刺。
新闻事件本身包含的戏剧性就足够多了,改编成电影需要的是进一步深挖角色心理以及社会价值层面的东西,比较可惜影片这一点没做什么功课。案件显得过于简单,好在叙事、镜头节奏紧凑利落,观赏性十足。
事件本身的意义大于电影,而且电影的表现也没有什么惊艳之处,中规中矩。btw:如果你穿了短裙 你就是妓女 但是你穿着正常衣服的时候 就有嫌疑了 你坐直了 就是太自大了 坐不直时就是你想隐藏什么 如果你安静 他们说你不合群 但是如果你声大了 他们也有话说 不管你做了什么 都是你不对 每一次都是。。。
7.3 这部电影有着美国主流社会喜爱的题材和价值观,拿它申奥确实是个正确的选择,但与和它相同题材的美国主流电影相比,剧本对于两位主角心理的描绘篇幅与深度显然是不够的,这种缺乏导致了观众与角色情感上的隔离,削弱了移情作用效果。
女二号有点像梅拉尼·罗兰
这样一个完全不符合逻辑的电影竟然是真人真事改编,我对此只能表示无语。虚浮无依的剧本怎么拍的出让人信服的感人故事,我也表示疑惑。这样一个本子,如果选择了它,那就请拍的充满冲突,各种煽情,让大量的情感戏冲击观众的脑海,这样还能叫大家把不靠谱的案件本身遗忘的多一点。可惜导演是个性冷感,希望在平静的水面下表达愤怒和不公,于是结果就是不及格。万达的小厅坐了不到三成观众,果然冷门的很。
法律的不公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不同的是,是否能够通过不懈的抗争最终获得公正。
公平 对于一个平凡的人来说是多麽的难得。
护士也太冤枉了吧。
好人受到冤屈,又是真实事件改编,这是本片最主要的看点,也仅限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