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专稿
http://ent.163.com/09/0430/09/584TLEAP00031NJO.html
在刚刚公布的德国电影奖中,《约翰•拉贝》【注:在本文中,以《拉贝日记》指称图书,以《约翰•拉贝》指称本片】拿下包括最佳影片和影帝在内的四个奖项,而获提名无数,包括一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在内的《巴德尔和迈因霍夫》空手而归。这确实说明了某种问题。在我看来,近年德国电影的确有傲视欧洲的趋势。看看这些作品:《再见列宁》、《逃出柏林》、《香水》、《窃听风暴》、《巴德尔和迈因霍夫》还有这部《约翰•拉贝》,作为具备一定思想性和话语生产性,并具备较好市场认可的电影,似乎英法西意诸国还没有如此的规模效应。当然德国电影奖(大致相当于奥斯卡或者中国的金鸡奖)颁给《约翰•拉贝》而不是《巴德尔和迈因霍夫》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政治正确或者某种新主流意识形态表述在其间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实际上就影片本身而言,《巴德尔和迈因霍夫》是近年来最好的一部德国电影,但是由于它旨在批判和反思六十年代的内在伤痛,并没有提供一个想象性的解决,给提名而不给奖实属理所当然。 而《约翰•拉贝》的获奖,大约能够说明这部影片的书写方式是获得主流认可的。
那么还是来讨论《约翰•拉贝》。很有趣的是,这部影片在中国语境之中更具备话题和讨论空间。首先要说明的是,由于没有阅读《拉贝日记》以及没有做相关的史料收集,所以在这里仅提供一些思考的切入点,而暂且搁置更加具体的文本对比分析。最明确和直接的入口有两个,其一是上周上映的《南京!南京!》,我会在本文最后给出一个比较阅读;其二则是现在要分析的,拉贝是谁——
在《拉贝日记》引起中国思想界讨论之前,我相信若非从事历史学或者相关学科的人,大约对史实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上。历史课本告诉我们的东西包括南京大屠杀,百人斩比赛,以及30万遇难同胞;历史课本没有告诉我们的是约翰•拉贝的安全区,以及约翰•拉贝这个人——在电影里他被塑造成一个悲剧英雄。这是另外一半的故事,而于我而言,这件事要从外部被告知,无论是通过图书还是电影,而非始自中国本身的语境,这件事本身就不无怪诞。因为就中学教材的写法而言,像拉贝这样的外国友人,仅就数量而言,他救下的人难道不比白求恩更多么,那么热衷于赞扬外国友人的教科书为何对拉贝只字不提——这就值得我们讨论了。究其原因,无外乎两个,其一是,拉贝是纳粹党人,这是他永远不能洗脱的身份;其二,某种冷战思维和冷战逻辑的延续,因为南京是国统区,因为拉贝接受了国民政府的勋章,于是,之前的《拉贝日记》出版和今天拉贝重新显影在此时看来,本身就是一个颇具后冷战意味的写作行为。
于是《约翰•拉贝》就变得有趣起来。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恰好为中国语境提供了一个双面的镜子,一面映照出中国历史写作方式的某种裂隙和某种变化,另一面则映出拉贝在德国本身的语境中的意义,进而在我们这里产生具有参照性的思考。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在《约翰•拉贝》中,拉贝本人的纳粹身份并不是被避讳了而是被强化了,但却是以另一种有趣的方式进行反转式的强化——纳粹党旗,邪恶的象征,却能作为无辜平民的避难所。而拉贝虽然自称是纳粹军人,不忘行纳粹军礼,但显然,影片是把他作为一个企业家来塑造的。他最初庇护平民,并非是出于人道主义,而仅仅是出于“企业家”保护员工的责任,但是最终他一步一步承担起他的使命,于是他最终成为了一个英雄。于是我们看到,纳粹这个符号正好在视觉上被赋予了相反的含义,这是某种意义上的翻案么?当然有这个可能,于是影片为了政治正确,不停地调戏希特勒,并且安排了一个犹太裔的男二号,罗森(按影片演员表顺序,实际上我以为,威尔逊医生才是真正的男二号),通过他的讲述在片中强调纳粹屠犹的事实——但是重要的是,在电影里,通过画面呈现和对白交代根本就是两码事,如果不是实验片,通常情况下“眼见为实”,那么这个翻案实际上是做实了:“纳粹”二字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这部影片最终的策略就变得很有趣,剧作将应当属于纳粹的邪恶,屠杀转给了日本,当然不忘安排一个善良的日本军官,而将最终的大反派赋予一个因为皇室血统而免于审判的日本亲王——这似乎带出了另一重反思,因为冷战的原因,日本对军国主义的审判比起德国来说十分不彻底。然而同样因为冷战的原因,西德对纳粹的审判同样不彻底,但不是那些应该被审判的人,却是拉贝却遭到了审判,于是这个问题就变得愈发的复杂。看来这个问题不是这篇短文能够说清楚的了,于是暂且搁置。强调一点,拉贝遭到审判的原因是“与中国勾结”(见片尾字幕),这里某种后冷战的参数就变得更加明显了。于是《约翰•拉贝》的自相矛盾和影片里生涩的问题就能够得到一种可能的解释。在后冷战的语境中谈论拉贝这个人物,又要在德、中、日的语境中寻找平衡,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且不说民族主义者们可能找到的无数处“被伤害了感情”的地方,恐怕日本方面不能接受这种表述。当然我不能判断这种矛盾是出于导演和编剧自身的思考多一些,还是出于考虑中国市场和“中国人民感情”多一些,但是显然破坏影片结构的正是犹太人罗森和中国人琅书(张静初扮演的女学生)之间的一条生硬的线索。这一点随便做下叙事学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在此不提也罢。
镜子的那一面如此,镜子的这一面也相当的复杂。或许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在对拉贝的认同之余,更多的时候是在反思,当我们的历史书写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缺失之后,以这样的方式找回另一半的故事,本身就变得十分的吊诡。虽然拉贝在影片中成为一个孤独的悲剧英雄,虽然中国人在这部影片中面目模糊,但是那些缺席的成分恰恰是我们的历史书写中呈现的东西,这个话题就更大了。当然《约翰•拉贝》作为电影,不是历史,只是故事——我只是在说,以这部影片提供的参照,我们或许能窥见我们历史书写之中的问题。
最后说两句《南京!南京!》和《约翰•拉贝》的对比分析。这恐怕是现在和将来的讨论中难以绕过的的话题。。《南京!南京!》并没有绕开拉贝这个人,但是拉贝在《南京!南京!》里真是面目模糊,或许陆川认为这是不需要交代的事实,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个事实根本就长期处于匿名状态。另外则是,《约翰•拉贝》正面展示了强奸——尽管未遂,正面展示了百人斩少尉和他们的比赛——不得不说,尽管是从门缝里看,这个场面也比《南京!南京!》更有冲击力。话说回来,《南京!南京!》里最有冲击力的画面大约是那一片像麦子一样倒下的中国士兵,相应地,《约翰•拉贝》里两段日军射杀战俘也不相上下。《南京!南京!》的问题在于剧作,《约翰•拉贝》的问题也在于剧作,但至少《约翰•拉贝》好歹还是一个故事,比《南京》问题少一些:如果《约翰•拉贝》能够把拉贝的两难处境强化一些,删去不必要的线索和人物,可能剧作上更加流畅一些,但是鉴于前面的分析,如果不能解决这个历史表达的困境的话,剧作的根本问题是不能解决的。
说白了,《约翰•拉贝》本意不是拍南京大屠杀,对它而言,南京城也只是景片而已,它的诉求是写人——写拉贝这个人,进而表达某种思考。这部影片的诉求不是“南京大屠杀的又一铁证”,而是德国人的反思。如果如果有人说《约翰•拉贝》就是一商业片,对,它确实是一商业片,但《南京!南京!》也不是艺术片啊。要是有人说《南京!南京!》因为删减而如何如何,《约翰•拉贝》删减的部分估计也不少,确实很多地方不流畅。至于一定会被拿来比较的《辛德勒的名单》,那才是商业片和商业片。依我看,《约翰•拉贝》的讨论空间比《辛德勒的名单》还大一点,因为这部影片在中国语境中天然的特殊性。当然,关于屠犹和南京大屠杀的比较的问题,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屠犹是“人类的灾难”,南京大屠杀只是“中日关系的一个问题”,这其间的话语斗争,犹太人的话语权,以及西方话语在中国语境中的位置,都是巨大的问题。
于是结论就是,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讨论而言,一部高票房的、国际语境中的商业片,比十本学术著作或许更加有效,只要它能提供话题和思考的空间。一个读后感式的写法会是,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当一个人面对强权,他可以做出一些伟大的选择;一个广告式的写法会是,《约翰•拉贝》是“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各国评论一致激赏”(见影院广告);一个批判性的写法是,《约翰•拉贝》在自我矛盾中展示了某种反思性——但这些都是结论,于我而言,这是一部颇具讨论和思考起点性质的文本,从这里进入,是更多的阅读,以及更有参照意义的言说可能。
暂时先给4星(或者说3星半),因为这片子原版长度为5个小时,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凡是被删掉的就是精华,所以目前这个公映版是无法表达出原来的含义的,等完整版出来再重新定论吧。
朝鲜战争暴发后,中美之间的敌对意识形态越来越浓,于是双方的媒体也开始竞相抹黑对方。中方的报纸甚至还开始批判在南京大屠杀中帮助过中国人的外国人,而包括迈纳·瑟尔·贝茨、刘易斯·史密斯在内的诸多美国人,更是被说成“帮助日本人作孽的恶棍”。
当年的XX报还认为,所谓的“安全区”(难民区),并不是为了拯救中国人民的,而是用来配合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中国人民的工具,报纸还控诉了美国人如何与日本侵略军狼狈为奸的丑恶事实:“美国鬼子点完名后,便由日本鬼子进行处决”。
据说刘易斯·史密斯看到这些报道后,简直当场快要哭出来了,他身旁的中文老师赶紧安慰他说:“这个城市(南京)里有10万人知道你们所做的事”。(现在南京人对史密斯博士的评价详见:
http://hiphotos.baidu.com/%C8%FD%CA%AE%B6%FE%BF%CB%C0%AD/mpic/item/11aa59391d777207b9998f6a.jpg)
基于这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当年那些没有任何义务、但却在南京人民最危难的时刻选择留下来的外国人,统统成了别有用心的帝国主义份子。由于当年报纸主要针对的对象是美国,所以拉贝等非美国人则基本是被淡化,而没有受到批判。
以上这些,都清楚地记载在了张纯如的着作《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的英文原版里。笔者很佩服张纯如基本办到了公正,在对待“某个事件”(不是南京大屠杀本身)时,没有偏袒中美任何一方,张也没少揭露过老美的糗事(当然不是指魏特琳、史密斯等人,他们是无辜的好人)。
导致拉贝长期被淡化(至少是没有像白求恩那样受到平等、公正的对待),主要是上边说到的这些原因,而并非网上盛传的一味强调拉贝是“纳粹”,辛德勒等人也是纳粹,但他们的义举使当年的受害者们没有去计较他们的身份,犹太人甚至为了报答辛德勒的恩情,还特地组织拍摄了一部《辛德勒名单》。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拉贝救的是中国人,所以西方人对此也不太当一回事。
此外,另一种观点认为拉贝被遗忘,其根本原因是中国人不会感恩,这个我也不同意。中国人是懂得感恩的,这同样可以从张纯如的着书中找到相关记载:
“1948年,拉贝的遭遇传到了南京。当南京政府告知南京人民拉贝需要帮助的时候,反响极大,让人联想起弗兰克·尤普拉的经典电影《这是一个伟大的一生》的结尾。几天之内,大屠杀的幸存者就为拉贝募集了1亿元中国币,大约相当于当时的2000美元--这在1948年可不是个小数字。当年3月,南京市长来到瑞士,购买了大量的奶粉、香肠、茶叶、咖啡、牛肉、黄油和果酱,用4个大包裹将这些食品寄给了拉贝。自1948年6月到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南京,南京人民每月都给拉贝寄一包食品,以表达他们对拉贝在南京国际安全区所做的一切的衷心感谢之情。国民党政府还指出,如果拉贝愿意返回中国,将为他提供住房和终身养老金。”
上边说到的“拉贝的遭遇”,指拉贝1938年2月回到德国后开始经历的种种不幸,首先是因为在德国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而遭到纳粹政府的软禁,后来盟军来了,拉贝却没有得到“解放”,因为纳粹的身份,又再被盟军积极地“照顾”。盟军在二战后没少放走过罪孽深重的法西斯(包括日本的731部队),却同时又对拉贝等无辜的好人百般刁难、甚至推上审判席。对于这点,西方人已经拍过诸如《黑皮书》、《纽伦堡》等电影反思过了,在此不作赘述。
在那时孤独无助的境遇下,真正关心拉贝的,只有当年被他救助过的南京人民。
而本片的群众演员中有位82岁的老奶奶,她的名字叫李世珍,正是当年被拉贝救下的南京百姓之一。这位老奶奶表示:“第一次演电影,其实就是希望能够报答一下拉贝,他救了我们那么多人的命,我们却没能为他做点什么。”
所以中国人并没有忘恩,真正忘恩的,只有陆川大导演。
陆川看侵略中国的日本人很顺眼,不但自作多情地代替日军反思,还公开说日军是“有尊严,有信仰的”,就是对帮助中国的拉贝很不爽,在发表各种否定拉贝的言论时,他还不忘了说上以下这段话:
“如果出现了一个日本人救助当时的中国人,那就和辛德勒比较相似,和辛德勒的意义也比较接近,但拉贝是个德国人,是个第三方。”
明白了吗?只有日本人才能成为辛德勒。各位把陆大导演这段话看清楚了,以后他要是被抢了,谁都不要去救他,等着强盗团伙中某个人良心发现去救他吧,免得事后陆大导演非但不领你的情,还要泼冷水把你说成是“第三者”。
不过,在下窍以为,辛德勒的精神,就像同名电影中所宣传的,是“救一人命,即救整个世界”,我们中国人自己也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佛塔”,无论哪一种说法,其根本在于“救”,而不在救人者的身份。中国人救中国人,是“辛德勒”,日本人救中国人,是“辛德勒”,第三方救中国人,也是“辛德勒”……
陆大导演在描绘杀人者时,吹嘘什么要超越国界以全人类的角度来看待双方,怎么在描绘救人者时,却要如此这般计较其身份呢?呵呵~
然而陆大导演还有更经典的一句语录,我在这里贴上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拉贝救了20万中国人’?我说你(记者)用哪只眼睛看历史的?日本人是觉得杀掉30万人之后没必要再杀,所以才让20万人活下来。”
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陆大导演岂止是“忘恩”,简直还是“负义”!好了,总之就是日本人有尊严,日本人有信仰,日本人有人性,日本人有家人亲人,日本人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日本人杀人时内心也受到了折磨,日本人才能成为救人者,就是唯独拉贝无耻无能加无德,20万人能够活下来得感谢日本人的大慈大悲,而不是拉贝四处奔波交涉,这样说可以了吧?很佩服陆大导演,一本《拉贝日记》看下来,几百个惨案没有引起他的注意,倒是对拉贝过年吃的那只“火鸡”耿耿于怀。陆大导演,你这么热爱你的第二祖国泥轰,何不干脆改名叫“陆川逼一郎”呢?不过我们也真是得恭喜一下拉贝,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的,拉贝终于练成了“俯卧撑、躲猫猫和做梦梦三大武林绝学的超级克星:杀腻功!”
一件事,最重要的不是“为何目的去做”,在于“做了没有”,就像以前课本里说到的那样,你会不会游泳,在于你有没有付诸于实际去练习游泳,而不在于你站在河边想出了什么“理论”。不管辛德勒、拉贝最初出于什么目的去救助别人,也不管他们被神化了多少,他们就是用实际行动去帮助了别人,而不是整天把“善良”挂在嘴边上,仅凭这点就值得被肯定。想要出名而往灾区捐款的明星,远远要比只会在口头上“义正词严”却没有实际行动的伪君子,更值得我们去称赞。四川地震的灾民,可不会因你整天待在电视机前,发表一下“同情”,再“感慨一番”,而从你那里得到任何好处。
豆瓣网向来是以装B出名的,我也想装一回B。
我写这文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是:看待一件事物,不要忽略了一些事件的根本事实和原因,而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够装B吧)。
《拉贝日记》的剧组说“没有‘百人斩’,就不是‘南京大屠杀’”,我完全同意这句话,而“百人斩”是南京大屠杀最臭名昭着、最恶心、最无耻、最有“代表性”的暴行,这是谈到这场大屠杀时绝对绕不过去的一笔。
提到“百人斩”,未必等于“南京大屠杀”;
但不提“百人斩”,就不是“南京大屠杀”!
这类灭绝良知的兽性行为的存在,使南京与其他陷落的城市彻底地区分开来。然而最荒唐的,并不是杀人,而是杀了人后,还被登上报纸,并大加歌颂、引以为荣。
大屠杀其本质在于“屠”,而不是简单的寻找难民群中的军人加以枪毙、或者纯粹的强奸慰安妇,后两者是南京事件中同样不可饶恕的,但只谈后两点,而忽略了军人在战场上杀红了眼的那种疯狂,那就不是“大‘屠杀’”。
东史郎是公认的,最为认真反省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之一,但他也承认,他是等到战后才醒悟了过来的,在二战期间他与其他兽性的同伴没有区别,他不会因为中国平民被杀死而感到悲伤,因为那时,他们都“习以为常”了。所有正视自身罪行的日本老兵,都是等到战后才反省的,战时他们早已被国内宣传过无数次的“大东亚共荣圈”的“理想”冲昏了头,没有谁是在战时就“有空闲”去想到了反省,至少南京事件中,目前没有任何资料记载这类事。
日本人也有人性?当然有,搞了“百人斩”的军官回到日本后,他也是个好父亲、好丈夫。现实中有多少强盗土匪,不是一边抢劫、谋杀、卖白粉,一边照料着自己的妻儿的呢?呵呵~至于我们这些被屠杀的,套用某个日本老兵的一句话,那时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枝那猪”,把“猪”宰了,并不算“灭绝人性”。
日本人很“无辜”?我只知道,德国人在战后诚恳地承认,没有人民的支持,就没有二战时纳粹的诸多暴行,因此也就有了德国电影《帝国的毁灭》里戈培尔说的那句令人反思的话:“我们(纳粹党)从来没有强迫人民,是他们选择了我们。如今沦落至此,是他们自作自受!”
所谓的“人性”,可是同时包括了“善性”与“兽性”。
建议大家去看看《现代启示录》吧。
B完了前边两点,我还想再来B第三点。
《拉贝日记》有处难得的地方,就是首次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中,追问日本皇族的责任,这在过去是没有的(包括我们自己拍的片子)。
南京大屠杀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之所以说“很多人”,是因为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凤凰卫视采访某些中国大学生的时候,这些未来栋梁当着镜头说不知南京惨案为何物),但泡制南京惨案的元凶是谁却“极少”有人知,其实真正的主使并不是死得并不冤枉的替死鬼松井石根,没错!正是《拉贝》里提到的这个大烂人!这个王八蛋!这个死扑街!这个叫“找香蕉阎王”的泥轰皇族!
没有这部《拉贝日记》上映的话,估计广大中国人民群众还不知此公的存在(实际上在网上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中国人民就是从《拉贝》中闻知这个大烂人的)。
感谢《拉贝》,感谢德国导演,感谢这些与中日无关的第三方!
很多人认为《拉贝》在日本被禁映,是因为“涉及南京大屠杀”,这是不正确的,日本并非从来没有播过此类影片,只是规模比较小而已,曾经就有日本侵华老兵拍了一部《日本鬼子》,反省中日战争,当中也涉及到了南京话题,而吴子牛的《南京1937》,当年也曾在日本公映过。
《拉贝》真正被禁的原因,是剧组挑战日本皇族。日本人普遍认为皇族并不负有战争罪行的责任(当年麦克阿瑟也放过了日本天皇本人),而且对皇族有一股莫名的崇敬,在日本电影中,每当涉及到了天皇本人,就只拍摄其背影,不拍其正面,以示“神圣不可侵犯”。
日本人绝不容许别人对他们的皇族进行任何“亵渎”,而中国大概也有不想影响中日关系、同时也希望“南京大屠杀”在日本本土得到宣传,所以往往作了淡化处理,不但不追诉日本皇族在南京大屠杀中扮演的角色,还频频在此类电影中,加入一个“有良知”的日本人物,以表达战争给“双方”带来的伤害。不过德国人就不买这帐了,日本皇族对德国人而言毫无意义,反省南京事件也不是他们关心的,所以《拉贝日记》也就不留情面地煽了日本皇族一耳光。
《拉贝日记》剧组声明宁愿自己的片子在日本被禁,也绝不愿按日方的要求,以删除掉那个日本皇族的戏份来换取上映赚钱的机会,这种不对日本右翼势力作任何妥协的骨气,着实令人敬佩不已,相较陆川对日本的自作多情,真是极大的讽刺。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可是这个该千刀的日本皇族,后来却逃过了审判——在美国的庇护下,像731部队队长“军神”石井四郎那鸟人一样,从此很幸福、很快乐、很TMD健康地活着。
而被盟军放走的“特殊人物”,当然远不止以上这两个大跳蚤,基本上“该放”的全部放了,“不该放”的也放了,只留下那几个扑街上了绞刑架,至今还被当作“英灵”供奉在靖国神社的神台上。于是乎,参加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璈博士也只得叹气说道:“我,已经尽力了……”
还有一个大烂人,就是南京守军的最高指挥官唐生智,南京会那么快失守,有99%就是这大烂人的责任!老蒋当时想过两个方案,一是死守南京几个星期,以掩护更多的人逃离南京,一是组织撤退,好保存实力,至少不让更多的军队白白伤亡,可唐生智呢,他两样都没干,他急着和老蒋要兵权,还信誓旦旦地说“要与南京共存亡”,结果上任后他一听到日军来了,就“急中‘生智’”一个人“Piu”的一声独自开溜了,留下群龙无首的几万士兵和几十万平民任由日军宰割!“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这句话看来就是为了唐大烂人而存在的。似乎贱人总有狗屎运,首都这么轻易丢掉了,老蒋觉得没面子,马上把唐大烂人打发回家,于是乎他和老蒋结下了梁子,解放战争一暴发他就“起义”了,后来新中国政府还对唐大烂人委以重任,他在湖南省和中南军区担任着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等一大堆职务逍遥终老,直到1970年才扑街玩完。
与上边这些大烂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拉贝的结局极其凄惨,在南京保护中国难民时,他每天只睡不到四个小时,中途因为太劳累昏倒过两次,而他把自己的财产捐出来救挤难民,也耽误了他的糖尿病治疗,再加上之后受到纳粹和盟军的种种不公正的对待,他的病情越来越恶化,最后在1950年,只落个孤独死去……“特殊身份”给某些战犯提供了保护伞,却断送了另一些人道主义者的性命,真有够可耻。
助人的拉贝和魏特琳都早早去世了,而下令执行大屠杀的日本皇族和大搞人体实验的石井军神倒很神气地活到“百年”之后。前两者被人冷落,末了还要被不愁衣食的陆川之流叽叽歪歪,后两者则被供奉起来,享受世间香火。什么狗屁世道?
真是:“好人不长命,混球活百年”。
我在给《南京南京》写评论时曾说过,我无意将《南京》和《拉贝》对立起来,因为这两部片子拍得好不好,是剧组的事,所以我在本文也只针对陆川本人,而不以恶意贬低《南京》的方式来抬高《拉贝》(会做类似这种幼稚的可笑行为的,只有陆大导演而已)。
还有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本片中拉贝的秘书“韩先生”,和《南京》里的“唐先生”正是同一个人。对这位先生的描述,本片才是准确的,历史上他并没有出卖难民区跑去当汉奸,反而是还帮助过不少人。如果他有后人的话,我完全支持他们起诉陆大导演造谣污蔑,当然,估计他们到时得落个和霍元甲后代一样的结局,被一句“这是合理的艺术创作”给挡回来。
拉贝为何被遗忘?什么是“大屠杀”?日本皇族在大屠杀中有什么样的责任?
这是本文我想表述的装B命题。
拉贝不是“救世主”,他是更为令人尊敬的——好人。
(全文完)
=====================================
附:陆大导演经典语录
语录一:“‘拉贝救了20万中国人’?我说你(记者)用哪只眼睛看历史的?日本是觉得杀掉30万人之后没必要再杀,所以才让20万人活下来!”——陆大导演
经典指数:★★★★★
点评:感谢皇军的大慈大悲。同时真得恭喜一下拉贝,他终于练成了“俯卧撑”、“躲猫猫”和“做梦梦”三大武林绝学的超级克星:杀腻功!
语录二:“如果出现了一个日本人救助当时的中国人,那就和辛德勒比较相似,和辛德勒的意义也比较接近,但拉贝是个德国人,是个第三方。”——陆大导演
经典指数:★★★★★
点评:明白了没?聆听陆大仙的教诲,只有日本人才能成为辛德勒。各位可得把这段话看清楚了,以后你要是被抢了,不要接受任何第三方对你的救助,应该等着强盗团伙中某个人良心发现来救你。角川兄拉屎!拉屎!拉屎!!(译注:潮汕话“拉屎”与日语“万岁”同音)
语录三:“如果你去看《拉贝日记》,你会注意到,过年过节,他们还点蜡烛,都有烤鸡吃,魏特琳的日记也写道,他们的厨房里面还有鸡蛋被日本人去偷。”——陆大导演
经典指数:★★★★★
点评:过年过节吃烤鸡,真是一大罪过……
语录四:“辛德勒是作为犹太人的对立面来拯救他们,但拉贝不是,他是纳粹,是中国的第三方,不是当事者,在屠杀开始之后两周他就带着20箱中国文物颠簸,仔细看他的日记,过节他还吃火鸡呢,他和辛德勒没法比。”——陆大导演
经典指数:★★★★★
点评:又是烤鸡!太感动了……不过陆大仙似乎忘了一点,辛德勒也是纳粹,而且他不但有烤鸡吃,还有美酒和一大帮美女作伴~(嗯,的确是和辛德勒没法比……)
语录五:“这么一个核心的事儿上,进入公众记忆的就只有德国人,就德国人救了中国人。最后被我们孩子记起来的就只有一个德国人救了20万中国人,就这么一个好人好事儿。这对我们有用么?下次再出事儿还得再找一个救世主?”——陆大导演
经典指数:★★★★
点评:陆大仙教导我们,看见他人有难时,千万不要去帮助他,你被抢劫时有人救下你,也不要去感激他,“就这么一个好人好事儿。这对我们有用么?”犹太人居然对辛德勒的恩情念念不忘,还拍什么《辛德勒名单》来报恩,真是可笑之极。
语录六:“如果我们在这件事上只记得德国人救了20万人,这对死去的人是不公平的。”——陆大导演
经典指数:★★★★
点评:对啊,应该只强调被杀死的“战俘”、被强奸的慰安妇(包括日本慰安妇),而彻底地忽视掉那些幸存者(只需要在口头上说说纪念一下,不用实际行动去关心他们),这样才公平嘛~哦,我们可还不能忘恩,角川兄可是救了两个中国人呢,至于拉贝这西方老头,见鬼去吧!
语录七:“而且,第二年2月份,拉贝不是也走了吗?”——陆大导演
经典指数:★★★★
点评:是啊,1938年2月,号称“血腥六周”的南京大屠杀平静下来后,拉贝把难民区交给了新的负责人,然后就在中国人民的迎送下走了。回到德国后,他还不忘了抨击日军的暴行,此等恶意妖魔化日本的行为,真是可耻。
语录八:“我作为中国导演,就觉得‘南京大屠杀’归根结底是中国和日本的事儿,拉贝虽然有份,但半道就走了;而且中华民族多少年来起起伏伏,哪次是外国人救了我们?”——陆大导演
经典指数:★★★★
点评:是啊,拉贝“半道就走了”,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六个星期”的长度比两个月还要长(而且长两倍)。不过陆大导说“哪次是外国人救了我们?”,这话可就不妥了,怎么没有?角川君啊!阁下史诗大作《难惊难惊》的一号主角,他救下的人可比拉贝还要多(拉贝只救了1.5个人,当然,救一人命胜造七级佛塔,拉贝的佛塔能搭上十级,角川兄则能搭上15级,还有1级是感谢他为姜老师找到了“解脱”。没有角川傻马的大恩大德,《难惊》最后那句“小豆子还活着”陆大仙还它妈的写不成了!)。
语录九:《拉贝日记》中记有日本人来找妓女的事,陆大仙的解读是:“拉贝轻描淡写写了一句话,我在看的时候突然知道,人是有立场的,再帮助我们,他也是德国人,他不会站在我们同胞兄弟姐妹的立场说让她们去。如果都是中国人,可能他叙述就不是这样。”——陆大导演
经典指数:★★★
点评:是啊,人是有立场的,像拉贝这样的立场,救人后当然就不值得称赞,应该批判才对。什么样的立场才值得称赞呢?当然是角川兄啦,他是日本人嘛,其精神意义都和辛德勒一样,是日本版的辛德勒,拉贝算什么?
语录十:“你们(日本演员)不要像演坏人那样去演,我现在就告诉你们,你们的祖辈(也就是南京大屠杀的制造者)是一支训练有素,有尊严,有信仰的,铁血的杀人机器。”——陆大导演
经典指数:★★★★★
点评:太感动了!这句话表现了中国人民“以德报怨”的传统美德!陆大仙教导我们,以后我们要是被强盗抢了、家人被杀了,我们也得心怀仁义、心胸广大地想到,强盗们也是人嘛,他们也有人性,是一帮有尊严、有信仰的强盗。“不要像演‘坏人’那样去演”,日军原来不是坏人啊,我为自己过去对日军的严重误解深深地感到羞愧不已……(强烈鄙视拉贝!皇军明明都杀腻了,你还吹什么皇军士兵老想跑到你家门口杀人,这种对皇军的造谣污蔑简直太无耻了!)
陆川大圣人说,角川君最后朝自己开的那一枪,其实是打在陆圣他老人家的脑瓜子上。我理解~我理解~
陆川!陆川!
大日本“陆”军第某师团某排角“川”!
(东方卫视陆大仙金言妙语靓图一张~:
http://hiphotos.baidu.com/sunquan/pic/item/b22da7efb066c832fcfa3ce9.jpeg)
ps:期待《拉贝日记》的5小时加长版赶紧出版,可别像《从海底出击》和《现代启示录》一样,让人一等就是20年。
25号,南京!南京!29号,拉贝日记。短短的5天内,我的神经接受了两次强烈的冲击。很意外的是,这两次观影竟然都是免费的,前者是友人请的,后者则是《新京报.星期五》举办的活动。我有点愧疚,觉得多少应该为这两部有意义的电影贡献点什么。银子已经有人掏了,那我也就只能献上拙作一篇。
南京大屠杀作为我们民族记忆篇章中不可磨灭的一页,已经被多次搬上银幕,那些血腥、残忍的影像强势地占据着我们沉重的记忆,永远不可能忘却。可是对于这场浩劫,我最直观的印象就是30万这个数字,因为那么多年来我们和日本人争的不就是这场屠杀的性质和这个数字的大小吗!
看之前我一直期待能看到震撼的、写实的屠杀场面,幻想通过这些画面触动我日益麻木的神经,幻想由此唤起我对小日本更入骨的仇恨。然而等到真正放映到那些刺激感官的画面时,我还是忍不住战栗,恍如惊弓之鸟,真的是很矛盾的心态。南京!南京!中的成片机枪扫射,拉贝中的“喝热汤”和百人斩都让我紧闭双眼,即使这样也无法控制夺眶的泪水。观影多年,战争、暴力、恐怖题材也看了很多,从来不会有过于不适的反应,只是一到抗战题材,我就无法自拔,因为那里面杀的都是中国人!我的民族性决定了在这段历史上无法保持绝对的客观。
对这段历史的细节我并不是特别的熟悉,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我们的历史教育只教会了我一辈子记住了30万这个数字,记住了中日民族间的血海深仇。至于其他的真相,是靠自己一点一点了解的。我深信两部电影的主创都做了大量的资料检索,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真相。当然,角度不同,表述手法的差异,都可能与我们的价值判断发生冲突。仔细想想,其实不管是南京还是拉贝,它们都是商业片。南京!南京!中的角川是个半虚构人物,他的作用就是替陆川说出他想说的话,拉贝日记中琅书和罗森博士之间暧昧的情愫,这些都是商业片的元素,我们不能因为它们的不真实而诟病整部电影。南京!南京!的出现唤起了国人重新对这段历史展开热议,拉贝的上映更有可能引起全世界对真相的探索和思考,就凭这些社会效应,我就要向各位主创致敬。
南京!南京!的结尾打出了小豆子还活着的字幕,全场一阵欣慰的拍掌,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那场灾难的其他受害者呢?那些慰安妇们,那些奴隶劳工们,那些毒气战受害者们,等等。70多年过去了,他们一直在为自己讨回公道,为了自己的尊严,为了看到施暴者受到正义的惩罚。然而迎接他们的是日本右翼势力的百般阻挠,身后则是广大漠然无视的同胞!
在拉贝日记的最后也打出了字幕,拉贝在南京捐出了自己的大部分财产,帮助了20万的中国人,战后他想退出纳粹党籍,遭到同盟国的拒绝,在贫困中于1950年病逝,被称为“中国辛德勒”的他与辛德勒本人竟然也是相同的结局。我注意到放这段字幕的时候,底下并无多少唏嘘,我们果真是与同盟国一样,有选择性地施舍同情和宽恕。
人类和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讽刺的是,我们都习惯性选择了更容易学会的偏执的仇恨。面对大是大非我们都是一元的价值判断,要么全盘否定,要么过于理性地思考,人们总是忽略了真正需要去关注的人和事。一时的愤怒或思考只能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和释然,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得到我们的援手。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即将到来,各位回想一下,你对此历史事件关注过多久?给那些灾区的同胞提供过多少帮助?是不是琐碎的生活让你逐渐淡忘了当时的眼泪?是不是麻木的神经重新占据了你的心灵?让我们停止无谓的争吵,停止一味的仇恨,放眼当下,认真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关注、帮助身边真正遇到困难的人们,而不是轻轻松松动动上下嘴唇。只有大家都团结起来,国家才能更加强大,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一时的热血或许还值得敬佩,长期的淡忘和漠视则是彻头彻尾的可怕。
柏林电影节的时候,《拉贝日记》男主角乌里希·图库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拉贝日记》为中国的二战遭遇说了句公道话,也许这部电影会触动一些日本观众。相较于说很多的希望、抱歉,这部电影更有致歉的诚意。”
一个国家的电影,比任何其他艺术媒体都更为直接地反映出这个民族的心态。而在战争片这个类型中,这一论点更是精辟。由于战争电影及与战争相关的电影一般都耗资巨大,因此它会比任何类型的电影都更加鲜明地表达出各种流行社会意识形态。
而对于所有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来说,以何种态度和历史观去面对这个民族集体回忆上的巨大伤口,都是直接关系到影片成败的最关键所在。此种类型的影片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根本没有平庸的机会——要么被赞誉,要么被唾骂。
对于《拉贝日记》这部中德合拍的电影来说,我认为它会是一部能够被大多数中国观众认可的电影。虽然从严格的角度来说,《拉贝日记》应该算是一部德国电影,但它所涉及的“南京大屠杀”这个背景,也给它打上了不可抹去的中国烙印。这样一部从异族角度来观察和反思“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能够在两个国家——而这两个国家在二战中分属不同阵营——都得到认可,它的态度和历史观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德国作为纳粹主义的发源地,战后对纳粹主义的反省和清算是极其彻底的,连起源于旧普鲁士军队的正步操都因为曾经被纳粹党卫军和德国纳粹军队所采用,而在战后被认为是纳粹德国的象征予以摒弃,法律禁止任何人做纳粹德国的正步走和行纳粹敬礼。而正是这种坚决而彻底的态度,为德国赢得了反思战争和历史的权利。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拉贝日记》的主人公约翰·拉贝先生,即使他曾经是一个纳粹党徒,即使他曾凭借身戴纳粹标志而保护了难民,这些历史细节的出现也不会让中国观众感到反感。因为这是一个有资格去面对历史的国家,而这部电影也可以摆脱历史的纠缠去直面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约翰·拉贝经常被媒体称为“中国的辛德勒”,我想二人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当面对巨大的“不义”时,即使身为一个普通人,即使身为一个纳粹党徒,也能够有勇气站出来去维护内心的底线,并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人性逐渐得以升华,最后成为一个“义人”。这种人性中偶尔绽放的光辉,在一片黑暗中尤其显得珍贵,因此更值得我们去追逐。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我想这种黑暗中的一丝微弱光明,是能够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在内心深处引起共鸣的。
这一丝光明,不但是爱,而且是大爱。在一场巨大的民族灾难面前,伴随着时间推移,那种集体梦魇因为没有得到释放,所以并没有消散,一直在巨大的沉默中沉淀。70年后的我们,仍然能感受到那种巨大的沉默背后所积攒的怨念。面对在黑暗中追逐光明的举动,勇敢者会感慨光明的珍贵和自我救赎,怯懦者会哀叹人生的虚无和自我欺骗。但无论如何,那丝光明总是存在的,只看我们如何去选择。
在正常的表达下,战争电影的主题基本都是在努力升华和质询一个民族如何看待某一具体冲突(无论当代还是历史的),以及这一冲突如何随时间的推移对“集体梦魇、习俗或欲望”产生的沉淀作用。对于涉及“南京大屠杀”题材的中国电影来说,从已经拍摄过的那几部来看,都没有做到“正常的表达”,因此也就谈不上升华和质询。而这种遗憾是《拉贝日记》所无法弥补的,因为它虽然涉及到了“南京大屠杀”,但电影的主旨还是在讲述一个普通德国人如何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发现人性,升华人性的故事。它虽然很好地完成了这个关于人性的故事,但它并没有能力和资格去升华和质询中国人的集体伤痛。这并不是电影技法的失误,也不是电影立场的失误,而是因为这样的一场巨大灾难和伤痛,虽然有人性的共同之处,但那种痛彻心扉的悲怆和发问,只能由中国人自己完成。
《南京!南京!》也会在这个4月和《拉贝日记》同时上映,作为一部中国人自己拍摄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它将如何看待这段历史,将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对比。
即便略显中规中矩,但这样的题材只要没砸锅基本就算好样儿的了。至于遗憾有两点:一个是不少史实影像的使用与影片无法契合,甚至显得不合时宜;再一个就是咱们内帮子似乎永远不能长进的群众演员们。
现在才想起来,一定要看的。→补上一节历史课,关于南京大屠杀,我知道万人坑,知道百人斩,却从不知道拉贝这个利用自己西门子总经理和纳粹党身份救过20万中国人的德国人。
实在是中规中矩,最大亮点是有裸戏,横漂群演裸体一次收费一千,那场戏估计花了三万进去。节奏慢悠悠的把控的还可以,编剧上也没有太露,是这类题材的行活儿,另外有意思的地方是德、英两国人在中国这第三方上表现,有合作有吐槽,设计的还挺有意思
似乎更多的人在纠结这是个外国人办的事或这是外国人拍的电影。其实它只关乎人性,单看下面的影评,似乎也能很好的反应这点……
和南京南京不同,拉贝日记是一个歌颂英雄的影片, 对南京的苦难并没有展现很多,感觉刻意突 出了拉贝和几个西方人的伟大 影片还是值得一看,片尾字幕交代的拉贝的命运也让人唏嘘不已
故事。。。还算流畅吧。。。但是,实在不知道张静初和那个外国帅哥眉来眼去的干嘛呢中国大众 永远的无名氏
怎么说,或许是因为外国人的角度,很多东西都变得很表面,整部影片也确实关注的是拉贝的人生而不是南京大屠杀,里面的很多情景处理得太浅白了,由此影片的背景显得苍白无力,但是对拉贝的刻画还是很完善的,但,是不是应该回归到最本质的去才最能打动人呢?国内版的配音尤其破坏了整部影片,我需要看原版……
剧中有三处让我流泪:1、拉贝让难民在纳粹旗下躲过日机的轰炸(总有人以纳粹之名行天使之事,就像有人以上帝之名行魔鬼之事);2、成立安委会时拉贝投了弃权,另个医生不满拉贝做主席,投了反对,但他们仍然服从投票结果担当了正副主席(这就是责任感!);3、救了20万国人的人因为被遗忘而穷死了
拍得不好,张静初那段太多余,不过冲着拉贝的个人魅力还是打五星,在你无法选择处境,出身和遭遇的事情的时候,你至少可以选择态度。一群纳粹党对着英国国王的画像吃面包和纳粹旗掩护难民的细节很棒,总有人以魔鬼的名义来行天使之事。
想套用贝克特的话。世界上的人性有固定的数量,当他们开始侵略缺失人性的时候,它们在我们的身上增长、激发。说实话这样的片子很难做到用客观、精确的镜头来表述一切。但不为别的只是单纯的让我们记住这些被挽救的生灵也足够有力。不同意是东方辛德勒名单的说法。
对大屠杀刻画的力度过于欠缺,使影片流于温情传奇。但考虑到是德国编剧导演,倒也顺理成章。
我更偏爱陆川,我宁愿相信他的很多感情是真实的,商业炒作只是一种宣传手段
去影院看《拉贝》(John Rabe),观众中德国人居多,华人甚少。不知多少人为了看有德国主角的德国获奖电影而来,多少人为了回顾历史而来。门缝里看到的砍头比赛,女生被迫脱衣,屠杀战俘…尽管仍有商业片套路,屠杀场景也不甚多,但其表达的战时日本人淫威下的屈辱感,批评深度,远胜《南京!南京!》
震撼两点,拉贝的结局和日本籍演员的参演。拉贝,是个被遗忘的名字,以至于这样的中国人民的英雄,在回国后不久就因软禁、贫穷而死去了。香川照之,挺值得尊敬,敢接拍这样的角色。ps 细节:首次有电影披露日本皇族对南京大屠杀的罪行。
号称“东方辛德勒”的拉贝的故事。感觉拍得一般,没有太震撼的地方,力度还不太够,影片的重点在拉贝身上,因此南京大屠杀本身并没有过多渲染,不过总体来讲比《南京!南京!》强多了。敢接这样的片子,香川照之值得尊敬。
就电影本身而言,很一般。那段历史是区区几部电影所不能描述的,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次大地震过后,中国很多人都在不遗余力地宣传日本人素质是多么地高,对日本的损失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从而衬托出自己以德报怨的那种高尚。但是你们要记住,日本大部分人仍然否认自己以前犯下的罪行,记住你是中国人。
观看2007年纪录片《南京 Nanking》,里面关于「约翰·拉贝」的内容让我回想起这部多年前就知道但一直没完整观看的《拉贝日记》,于是决定再接再厉观影下:南京大屠杀期间,二十多万人因为安全区的保护得以幸存。尽管如此,受害者的数目是惊人的。统计表明,至少有三十万中国人遭到杀害。日本政府至今没有正式为南京大屠杀承担责任。约翰·拉贝返回德国后被盖世太保作为中国人的同谍逮捕。他被禁止讲述在南京的经历。他的日记被没收,六十年后才重新出现。战后,盟军起先拒绝为他出示非纳粹证明。1950年,拉贝在贫困和被人遗忘中逝世于柏林。
也许是角度的关系,所以感觉导演是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在做这件事,南京大屠杀也不过是个背景而已,但我无法以置身事外的态度来看片子。也许他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所以总体上就显得太清淡了。
1.莫名的╮(╯▽╰)╭爱恋和追逐戏码让人囧上加o(╯□╰)o2.如果南京南京是一盘酸得冲鼻子的散沙,拉贝日记就是一根怪味大麻花3.群众演员选得喜感了剧情也跟着一并弱智4.原来老实人也可以这样眼露凶光啊马马米牙
就一部艺术作品来说,除了几处及时插配背景音乐煽情让人动容之外,这部电影真没啥可取之处。有个网友评价“拉贝伟大,电影平庸”,这评论还当真简洁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