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个和五块钱有关的故事
我贴在博客上的一篇日志!里边有自己写的简介和一点感想!——
《过年回家》讲述的是一个和五块钱有关的故事:
于正高(梁松饰)和陶爱荣(李野萍饰)各自带着一个十六岁的女儿组建了一个家庭,和千百万普普通通的家庭一样,他们也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争吵。
也许是因为对外面的世界的向往和过于普通的家庭的厌恶,两个女儿于小琴(李涓饰)和陶兰(刘琳饰)都想离开这个家。不过学习较好但有点自私的小琴想的是考上大学远走高飞,而成绩一般性格开朗的陶兰想的是高中毕业找到工作后离开这个家。
日子千篇一律的重复着。有一天晚上,小琴偷拿了父亲的五块钱,悄悄的夹在笔记本里。次日早晨,于正高因找不到那五块钱和陶哀荣发生争吵。随着争吵的升级,两人都开始怀疑对方袒护各自的女儿。见此情形,小琴把笔记本里的五块钱偷偷放到了陶兰的枕头下边。
在陶兰的枕头下边找到五块钱后,陶爱荣感到十分丢人,大骂陶兰。陶兰想要拉住上学去的小琴让她承认,但小琴的傲慢和蔑视激怒了陶兰,情急之下,陶兰拿起一根棍子将小琴打倒在地。
内心恐慌的陶兰晚上回到家里,被告之小琴因为自己失手而死,这是于正高神情恍惚,突如其来的丧女之痛让一个男人变得步履蹒跚神情茫然。
......
陶兰被判十七年徒刑。在狱中陶兰因为表现良好,终于得到了一次过年回家探亲的机会,可是过久的牢狱生活让她对外边的世界手足无措,同时在她的心里,显然对回家之后将要面对的情形没有任何的准备。
监狱的年轻女警察陈洁(李冰冰饰)也得到了三年来第一次回家过年三十的机会。但在车站碰到陶兰之后,她觉定先送陶兰回家。
陶兰家的老房子已经拆了,两人打听来打听去,最后在派出所才知道了陶兰家现在居住的地方。
陈洁发现陶兰并没有进屋,就亲自敲开了陶兰家的房门。于正高显然有点出乎意料,但形容委琐的他却显得格外木讷,直到陈洁问他是不是可以进去的时候,才开了门。
家里的气氛相当压抑沉闷,电视里正上演着赵丽蓉和巩汉林“英国伦敦腔靠山屯”的那个小品,但四个人都没有一丝的快乐。陈洁说年前监狱里给家里来过一封信的,老两口也没有吱声。于正高自顾自的点烟抽着,时不时的咳嗽两声,陶爱荣也就站在那里发着呆,于正高说陈洁他们没吃饭呢!她才想起来去做饭。陈洁说让陶兰洗个澡吧!她才想起来带陶兰去卫生间。
于正高离开客厅独自在黑漆漆的卧室里抽烟,这期间陶兰洗完了澡和陈洁吃了饭,陶爱荣进入卧室向于正高说明监狱来信早已经收到了,只是她也很矛盾,毕竟是自己的亲身女儿,她也不知道该不该给与正高讲。
于正高走出客厅,三个人十几年来的感情纠葛就在这个大年夜喷涌而出,陶爱荣说来生作牛作马她还要伺候于正高,于正高说来生要陶爱荣还做女人,他还娶她,到时候陶兰就是他们的亲身女儿了。面对亲情的陶兰痛哭流涕,最终违心的承认那五块钱是她偷的......
影片中的一切场景都无不勾起我们童年的回忆,不宽敞的房屋,狭窄的小巷,入夜昏暗的灯光,仿佛都象是昨天。就连两口子吵架的场景都是那么的熟悉——那,是七十年代人特有的回忆。
看完以后我一直在想:如果小琴当时把钱藏到其他的地方而不是陶兰的枕头下面呢?或者如果于正高和陶爱荣在争吵中大打出手,大不了就是分道扬镳,四个人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至于让小琴丢了性命这么严重嘛?再或者,在与正高和陶爱荣争吵打闹的过程中,小琴因为恐惧害怕承认自己偷了那五块钱,事情会成为什么样子?故事又会是什么结局呢?或许经过了几天或者几周的冷战之后,日子还会继续在吵吵闹闹中延续下去,她们两最终会实现自己上大学和招工的愿望,去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呢?!
可惜没有!
凡事皆有可能, 丢五块钱并不是多了不起的事情,可是有时和人的自私、特定的环境结合起来,五块钱就有可能成为一桩人命案的导火索,当然也就有可能造成一个男人的颓废、一个家庭不能承受的灾难。
《过年回家》讲的就是这样巧合但又不觉得突兀的故事!
2 ) 好片子 之 过年回家
我太想回到九几年北方的冬天了
太压抑了 太难过了 时代的贫瘠和时代的欣欣向荣 让这样的故事更戳的难受 中国式家庭父母子女间的悲情和温暖 极端但是顺理成章的例证在眼前 17年花一样的年华 和17年的孤老与亏欠 舒舒服服的手指一推 泄洪积蓄多少年的眼泪和原谅和情感 不说这是人间自有真情在 这是事过境迁 人的释怀吧 人放弃了追究追不回的事 原谅了再也原谅不了的人
童年里那些狭窄的胡同 露出缝隙的砖墙 厂房机器的轰鸣 半自动的生活起居 叫人感动的想哭 我应该不记得那个年代街边饺子的味道 但我知道那个时候手工做的老柜子 绒布内衬的皮箱子 木门铁把手的霉味儿 可能还有个梳妆台 带个镜子 放在卧室门正对的那面或者床的旁边 还有绿漆画出来的踢脚线 还有床边墙上图钉固定的碎花布 还有赵丽蓉 还有秀士登的大袄 我太想回到九几年北方的冬天了 我甚至愿意死在那儿
两个 当时就已经不算多么年轻了的演员 注定了不凡
3 ) 有人让我站在这儿
看的张元第一部片子,老师上课放的,很多同学睡着了。
影片前半部分是故事片的模式,陶兰学习不好天天出去玩,而却每天学习。但在姐妹夜谈的一场戏里,我们看到陶兰没有目的但是心性纯良,她的姊妹却非常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乖顺之下隐藏着无情与功利。五元钱的误会又展阿现了。。更自私的一面,不免让人对陶兰的处境担忧,担心的事发生了,陶兰入狱。
十七年后。陶兰可以回家探亲了。
影片开始偏向纪实风格,导演抽身以旁观的角度,编剧余华的小说风格也一贯是零度文学,主张感情的零参与。
当年单纯鲁莽的小姑娘在监狱里蹉跎了岁月,镜头拍到了一墙之隔却天壤地别的监狱和车水马龙的街道。旨意表达时间变革。
此处有个细节,陶兰虽然被允许回家探亲,但是在踌躇中掉落了口红。口红,不是一张纸,不是手套,女警捡了起来还给陶兰。在课上我看到口红的时候真的很辛酸,即便只是一个细节,包含了多少陶兰的心绪。
女警察领着陶兰找家,找家这个过程导演和编剧都安排了细碎的情节和细节。
其中有一个颇有深意的细节,女警察带着陶兰找到家的旧址,有一个人站在墙边,女警察问路,那个人一问三不知,女警察又问,他说别人让他站在这儿他就站在这儿。
在上课的同学都笑了,我也笑了,这人真傻真逗。然后我笑不出来了。那人脸上的表情和陶兰很像啊,迷茫的踌躇的,被困在一个地方。
监狱里的口号永远是积极改造,重新做人。可是,有什么意思呢。
另一个情节是天晚了,陶兰和警察吃完饺子坐着三轮继续找,开三轮车的说了一段话,国企改革工人下岗,他自己创业挣得更多了,联系到陶兰年轻的时候夜谈说自己要去工厂上班,不尽感叹时事变迁,担忧陶兰是否能承受。也有人有别的解读暂且不提。
最后一段,有人说是煽情,确实有点,不过我看到的是折中和妥协,尤其是老爷子最后一段话,满满的无奈。
总之,这部片子感觉唯一不好的就是温情和零度介入结合的有些生硬,不如侯孝贤的片子更春风化雨,但是部分都是可圈可点的,不错的作品。
4 ) 遗失的亲情
该影片看似是平常百姓中的一件小事,但其实却又包含着让人不得不深思的道理。起因只是源于小小的5元钱,只是5元钱,谁又能想到,正是因为有了5元钱事件,剧中人物的命运就此改变,两个女孩,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一个再婚家庭,也就此发生的了改变。
两个女孩,都是17岁的花季,命运却又如此爱捉弄人,一个永远的消逝,一个却要在监狱度过一生。因为年轻,因为冲动,毁了四个人。因为大女儿失手打死了继父的女儿,母亲目送她被警察带走,因为内心的额愧疚,曾经的跋扈再也不敢表露出来,因为心存内疚。当大女儿回家探亲时,内心又何尝不激动,不伤心,但她却不能表露出来,只能默然,抑制着内心的情感,这是一个母亲的心,也是一个妻子的心,因为自己女儿犯下的过错,她也无时无刻备受煎熬,她只能像见熟悉的陌生人一样去面见自己的女儿!
该影片中的父亲也是一直在隐忍,当他得知自己的女儿死亡时,那种呆滞而又彷徨的眼神,仿佛瞬间没了依靠,瞬间老了十岁,内心的凄凉,尤其是自己的老婆的女儿杀死自己的女儿,那种无奈,愤恨,悲哀,只能叫他无话可说。影片结尾,其实他早已原谅的大女儿,只是不知该怎样去面对,不知该怎样去诉说这一切,他爱自己的女儿胜过一切,他又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妻子为自己所牺牲的,他最后哭泣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有下辈子,我还要和你做夫妻!”多么感人,他的宽容大度,深明大义,也是在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个伤心的日子里换回来的!
影片主人公 陶虹,本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因为做错事情,所以送进监狱,出来后,天翻地覆的一个人,什么都懵懂,什么都只带着希望但却不敢碰触,在监狱的日子深深的把她给体制化了,始终都带着一句:“是,队长”一个人即已成为习惯,就改不了,出来后,性格变了,思想变了。17岁美好的花季年龄就这样在监狱里渡过,是她的悲哀与不幸,她不想回家,也不敢回家,因为她害怕,她一样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在她的心里,还是当年那个16岁的女孩,依旧是做错是不敢回家的女孩。当队长费尽心思帮她找到家时,她踌躇不敢进去,她需要有人陪伴,需要勇气。她内心的惶恐与不安,始终环绕她周围,她想找回曾经的亲情,但她不知道是否还会有机会,还好,每个人都不想忍受时间的煎熬,不想再伪装自己的心。冰释前嫌的一幕,队长哭了,我们也哭了。
影片中的队长也是准备回家过年,但为了帮助无人来接的陶虹回家,舍弃的自己探亲回家过年的机会,把时间用来帮陶虹找家人的事上,可以说她善良,她无私,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她也有母亲,她知道那种感觉,更何况找不到家人的是个女犯人,所以可以把她作为队长的一种责任,又可以把她看成一个代表另一个阶层的人,她同样是作为家庭的调节剂,如果没有这个人物的存在,那陶虹一家人不会释怀,或许需要跟长的时间来等待,再或许,陶虹压根就不会回家。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无论是对谁而言。亲情是永远也拉扯不掉的,无论多大的隔阂,因为是一家人,所以再阴霾的日子也会有晴朗的一天。
队长最后哭了,是为他们一家感动而哭,也是为自己的家人而哭!
亲情无价,即使是遗失的亲情,也是可以找回来。因为孩子总是父母一生的牵挂!
5 ) 回谁的家?
张元的名字知道很久了,但他的电影从来没看过,因为他一直在拍的都是“地下电影”,我在的这个城市里,能看到这样的电影的机会并不多。昨天,终于第一次看了他的电影,而且是有幸在央视看的,《过年回家》,也算是转到地上的标志吧。
就我所看到的有限的国产影片来说,《过年回家》的确不俗,一开始就非常从容简洁,没有多余的镜头,灰暗的色调,封闭的构图,分隔的画框,节制的镜头运动和适度的距离,将一个七十年代普通的工人家庭托了出来,就像那个时代我身边的每个家庭一样。特殊家庭环境所塑造的富于心计的乖张女孩,也是那样熟悉。我一下子就感到了张元镜头的力量,他的简练、直接。这是我喜欢的风格。在接下来监狱的部分中,他直接表现的虽然不多,但那种纪录片风格的叙述,仍然是可以让人领略到一些个中气氛的。比如一墙之隔,一边是城市的公车站,一边是女囚们排队上操,整齐地喊着“认罪伏法,重新做人”。直到陶兰被奖励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我的观影过程一直充满了期待,我想,我或许会看到一个与世隔绝十七年的囚徒跨出这道高墙后,将怎样期待,怎样彷徨,怎样接续这十七年的空白人生,或者怎样心碎,怎样彻底地绝望。
可是自打陶兰的脚落在了十七年不曾踩过的地上,特别是当那个漂亮的女警察出现,主动提出送她回家后,后面的故事忽然全都变味了。这个一脸稚气和正气的漂亮女警察还有一颗更善良的心,她的善意关怀、先人后己和在大街上“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一番说教,让我以为这会是一部关于爱心和奉献的电影。应该说,张元的镜头仍然很有表现力,余华设计的细节也是非常的感人甚至煽情,但正因为这样的力量和感情,我的观看才变得越来越难受:他们为什么就不能看到陶兰的痛处呢?上公共车时,陶兰竟然因为不敢挤人而始终上不了车,下车后站在马路中央,身前身后是飞驰的车流,背景是时髦内衣的巨幅广告牌,陶兰的无助和失措,让我多么心焦和难过,不自禁地担心着她将在新的家里、新的世界如何自处、如何生活。可是这些镜头很快便被煽情的小伎俩代替了:女警察给妈妈打电话,要把年夜无私地奉献给一个找家的犯人(是“学员”而非“犯人”);在小吃摊上,女警察说她也有父母、妹妹,她和父亲的感情也有不谐,这和陶兰多么相像呀,可是她的叙述让我们和陶兰知道,亲情原本是多么温暖感人;还有那个开三轮车给丈母娘送年货的好心小伙,他本不为丈母娘所容的婚姻已慢慢地被认可、接纳了。这样,当终于回到了陶兰的家,虽然气氛异常压抑,几个演员内敛而有张力的出色表演会搞得我鼻子不由得有些发酸,但我知道,这必将是个关于亲情、爱和宽恕的电影了,陶兰一定会找到家的,用不着我瞎操心,只要和电视机前的人一起等着被煽就行了。
但我这颗固执的木头脑袋仍禁不住要问自己:在我的周围,这个人们看到的冷漠多于爱情的世界上,这样的爱、奉献、宽恕真的就那么容易吗?因为张元告诉我们的并不是有血缘关系的父女间的小芥蒂,并不是平常日子的女警察的一段轻松家访。在我的生活中,故事会这么简单?陶兰真的能回家吗?她真能接续上这十七年的空白人生吗?我忘不了马路中央陶兰张惶的脸。我宁愿相信陶兰并没有回家,她不过回的是张元的家;甚至我还希望,那也不是张元真正要回的,那不是他的本意,只不过是他的妥协——可是有一富典型艺术家相的张元应该知道,艺术决不是妥协的产物,妥协是政客的游戏,而如果要讨好的话,那他真的就沦为可怜的戏子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
看完电影,郁闷睡去,一夜无话,城市下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大雪。早晨在雪中去上班,看见铁路售票厅里熙熙攘攘,挤满了等着买票的人,又到回家过年的时候了。有家可回真是一种幸福。我知道,他们中的许多人和我一样,其实并没有这种欣喜,仅仅离家数年,物异人非,家乡早已只是记忆中的家乡了。而在这个落脚的城市,却始终得不到他者和自己的认同,直把他乡作故乡,末了,到底是一个无根的漂泊者。年关的时候,只是远望着城市的烟火,独对自己的寂寞。
2002.1.17
6 ) 记马可穆勒先生关于《过年回家》的半次演讲
依然是周四的上午,我在两节课结束之后匆忙赶到五楼放映厅参加马可穆勒先生的电影艺术表达课程,这次的影片是《过年回家》。
“像两部电影”,这是我关于《过年回家》这部电影头尾和中间两部分最直观的感受,不管是节奏也好,影调也好,总透出一种别扭的格格不入的感觉。开头结尾就像一台话剧,里面有一种话剧特有的装腔作势,而中间那部分则有那么一点像公路片。老马在讲课过程中也反复提到这一点,“刘琳演的很好,李冰冰也还可以,但是父亲和母亲的演员不够好”,这大概是他对这部电影的一个遗憾,“they belongs to another film”。
如果把电影中间部分再细分,又可以分为监狱部分和回家部分。监狱部分的时长有些尴尬,在我总以为他要结束的时候,下一个镜头依然是在监狱,所幸他的真实感给了人勉强看下去的理由。张元在拍摄《过年回家》之前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和天津女子监狱进行合作,采访了很多女犯,才有电影中这么真实的效果呈现。
Sonata,老马这么形容回家的部分,意大利剪辑师以一种富有韵律的剪辑方式去剪这部分,就像钢琴家在弹钢琴一样。不是交响曲,是奏鸣曲。包括后期的声音剪辑,也是一样的节奏去进行。
天津,是本片的拍摄地,给了本片独特的城市印记,北方口音,工人,城市,市井,那个年代的快速发展。一部电影,尤其是像这种大部分时间都在大街上游荡的电影,和所在的城市密不可分,就像《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偷自行车的人》一样,但不同的是,《过年回家》除了室内戏以外都是实景拍摄,而不同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中经常用到的“real production”(在摄影棚中搭建场景并把真实的街景投射到屏幕上作为背景,怎么感觉跟曼达洛人里面的虚拟拍摄有点像),这是非常不同的。真实场景的拍摄也给了影片更多的真实感,更能表现陶兰刚出监狱时对已经翻天覆地的社会的无所适从,也表明这条回家之路也是十多年监狱生活之后她的重返社会之路。
而这部电影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又是不同的,老马认为,第六代给中国电影带来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现实主义,《过年回家》是其中的代表。
对白,是本片的另外一个特点。张元是南京人,但他从来不拍发生在自己家乡的故事。他不是北方人,于是他请了余华和朱文分别写了本片当中的对白,且彼此都不知情,然后张元选择其中出彩的部分。“是,队长”是朱文想出来的台词,简洁明了地反映了多年的牢狱生活对陶兰的思想上有怎样的改变。
在《过年回家》之前,张元已经在国际上获得认知,但自己的作品却从未登上过中国的银幕,因此张元视《过年回家》为自己返回地上的作品。已经习惯面对国外观众的张元却并不知道如何面对国内观众,所以也在筹备期间格外焦虑。为了迎合电影局的好感,尽可能地对电影做出了修改,带着镣铐跳舞是张元对这部作品创作经历的总结。不过当时电影局并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不仅是因为他看起来不太积极阳光的灯光,还有结尾父亲说的为了五块钱搞成这个样子。最后这部电影在上映7天后就下映了。为了收回成本,张元找到了当时国内最大的盗版发行公司,并承诺可以给他们未释出的素材。不过他们开出的价钱并不算高,但是影片质量却很好,而且是威尼斯版本。
“很多著名的导演,拍了很多电影,其实都是在讲一个故事,尽管从不同的角度和答案来拍摄,但还是一部电影。但张元不一样,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是不同的电影。但是不变的是,以拍摄纪录片的方式去拍摄他的电影。”
7 ) 回家确认
家不是建立在土地之上,而是建立在女性之上——虽说这是句墨西哥谚语,但在日本似乎也有类似的说法,好像是小津导演说的吧,如果母亲带着儿子过日子这仍然是一个家,但反过来父亲带着女儿则不算。在《过年回家》中,这种说法好像得到了印证,父亲和女儿都对自己是否是家庭中真正的一员有所怀疑,没文化的母亲倒是最坚定的一个。
什么是家?在我看来,这与血缘、处所、甚至物种都无关,只是单纯地源于共同认知。基于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其实父亲从卧室走到客厅的这几步路和女儿从监狱到客厅的几十公里一样漫长。或者说,父亲十七年来受着不亚于高墙内生活的煎熬。因为在原本二对二的均势被打破之后,失去亲生女儿的父亲在母女的跪求下倒更像一个外人。从父亲开门时木然的表情看得出来,这十七年来对这两个老人而言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只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家”。
母亲的地位是尴尬的,面对即将刑满释放的女儿感情本已足够复杂,而任何一点对女儿的亲密又会伤害老伴。这个心结需要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女自己来解开,于是他们分别为了“家”做出了妥协,父亲终于接受了女儿的道歉,女儿也表明心迹将继父的地位确认,两人这才算双双走完“回家”的路。
这部电影原本是打算当作贺岁片来看的,没想到一点都不喜庆,甫一看完我还觉得这就是一个回家的故事,和过年没多大关系,过年只是给女儿的回家找个理由罢了。但细想下来,全国都有过年回家的习惯,倒给了感情不轻易外露的中华儿女一个以行动表达家庭认同感的机会,便觉得本作的设定很棒——在过年的时候回家确认家庭认同感,才是特定的对家的确认。
话说那时候的张元即使拍故事片也有纪录片的味道,让观众觉得仿佛一切都是眼前的真实一般。个人唯一不喜欢的一个地方就是女儿最后承认五块钱是自己偷的,在一部纪实风格的影片中这么安排似乎过分强调文本上的戏剧性了,稍嫌做作。当然不是在说张元借这个情节向老大哥认错,和那个没有关系。
8 ) !!!!
可是恰巧遇上的预警队长李冰冰不知道这些。让你回家你就得回家,不然政府对你的教育改造不就白费了。于是这个有些憨有些直的女孩把陶兰一步步拖向了回家的路。老房子拆了,咱找;公车上人多,咱挤——过年了就得回家呀。远处的鞭炮声一阵阵模糊,一阵阵清晰,咚咚咚,啪啪啪,映照着陶兰此刻的心情伴随着她们一路回家。可是真到了家门口,陶兰甚至连敲门的勇气也没有。
故事不複雜,矛盾衝突很清晰,雖然色調偏冷,但是故事其實很溫暖。同樣的故事如果放在好萊塢,肯定會加進更多矛盾衝突,公路片的元素會加強,李冰冰的角色會有更多的著色,但是現在這樣的簡化處理將情感推向了極致。
剧本、镜头、思维都透出老派的气息。剧中氛围是封建主义的封闭。令人不爽,没看出什么出彩的地方。
五元钱毁灭的家庭,可以窥见不少当时的社会问题。十七年后,年华老去,李冰冰的好心狱警充当破冰桥梁。但陶兰一句话还是冷到骨子里。于她是赎罪也是苦,于他是释然又是炼狱。除夕爆竹声响,旁观者悄然离去。有家回是幸福的事,快过年吧。
好片子 岁月的感觉 现在有几个导演能拍出这个感觉? 都他妈的知道赚钱~~~
还是有点主旋律的嫌疑,但是对于这些简单扼要的结构和没什么想法的拍摄手法一直推崇。影片主旨其实想说得很多,但是剧本对于剧情的取舍和导演对于节奏的有效控制度多使影片更有效的将情感表达推向全新的高度。
真的很一般了,估计是监狱那套骗了威尼斯的分。
这尼玛就一主旋律啊!马克·穆勒制片,裴开瑞字幕翻译……李冰冰还不错(虽然搁这部戏里漂亮得有点过分了),不过编剧能不那么矫情么……音乐可着劲儿学普莱施纳,呵呵呵。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坐牢17年的女囚在女警照顾下回家过年,很新闻联播的故事嘛。题材一般,拍得也中规中矩,台词比较书面刻板。结尾也显得做作不自然。PS1.赵丽蓉老师以特殊的方式在片中出现……PS2.有时候看老片才能想起来,李冰冰是1973年出生的……PSP.一个木棍轻敲后脑勺就能把人打死……
为了五块钱付出了一条生命和17年的代价的故事,只能说还行吧,不深刻,有点做作的结束了,原来后面又被阉割了,这得算李冰冰演的好的一回了。
勾起我童年的回忆 多好的电影啊 多真实的电影啊 中国社会家庭就是这样
独特的故事,却又非常合理,似乎真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切入点也很好,节奏不温不火,在讲述对一个特殊个体的关怀的同时,反映城市的变迁与给集体人群的影响。很喜欢张元在生猛之外的沉稳,编剧余华也是我喜欢的。现在的主流城市题材影片总是拘泥于白领爱情,看不到这样的片子不要总怪审查制度。
旁边同事哭了个稀里哗啦,我倒被最后结尾的仓促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全程都在意料范围之内,过于接近真实,连说话的腔调都似曾相识,甚至感觉真实得有些索然寡味……那句“是我偷的”实在是太厉害了。
资料馆2015.1.28.7pm 强制国家机器(狱警)的在场使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家庭)裂缝的修复成为可能。但不喜欢其中的历史观,失手打死小晴固然是错,但偷五块钱的事绝不该认。编剧想在这里上演退一步的戏码,死者的唯一污点消失、生者可以互相谅解,但这种说辞埋下了某种问题。
后来我明白,有家可归,有亲人可等待,有一碗亲人做的热腾腾的食物入腹,才是活在人世间的意义。
张元不装逼的时候才华还是有的,余华朱文编剧,赵季平配乐,几位演员都不错,结尾催泪,这是个中国式救赎故事,也是个中国式家庭悲剧。
没有多少朱文的影子。其实很主旋律,但是起码是老老实实讲一个故事,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
3634 关于亲情,关于忏悔与宽恕,女刑犯的沉重现实。(原来在家看过一点)
表面上是犯罪与宽恕的故事,内核却是中国人对命运和家庭的解读。两个成天斗嘴的人凑合到一起去达成表面上的圆满,可这样的家庭却不能给任何人带来幸福;犯罪、亏欠、内疚等最终平息了战火,男女之间生出来的却是负疚与磨难产生的“苦情感”。最终与其说是宽恕,不如说是对“家”的执着追求。中国式情感
影片开头丈夫骑着自行车,妻子笑盈盈地坐在后座,手中拿着刚买的菜,完全一副恩爱夫妻的模样。哪知一进厨房两人便换了副面孔,吵起嘴来。重组家庭的矛盾真面目显现出来,两个人护在各自女儿的身前,据守着自己的“阵营”。悲剧发生的导火索是五块钱失窃事件。前一晚小琴睡前洗脚为何临时起意拿走桌上的五块钱片中并没有交代,有意思的是她隐约听到了父母房中的呻吟声,不知是不是父母的深情缠绵催生出了她心中的破坏欲望。
一个特别简单的甚至不具有阐释空间的家庭悲剧,却被导演拍出了当事人在那个年月的一种生活常态。出事之前那个重组家庭充满冲突的狭小空间;出事之后监狱对女主角思想和行为的控制(是,队长!);以及时间对所有人的奴役,原谅或者赎罪都不是你所选择的,而是把时间“熬”过去的一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