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我还住在纪录片中提到的劈柴胡同,只不过现在换了名字,改叫辟才胡同。片中拆掉的那一片就是我原来的家。在北京的城市改造进程当中,很多胡同都被改了名字,据说意图是为了避俗,为了更悦耳。由此无法得知原来这个地方名字的由来。但这并不是最坏的结果,因为有些地名早就随着老城区拆迁而永远消失了。如今我只能庆幸还能拥有那个模糊相似的名字。
这部记录片恐怕是我和家人围坐一起,一帧一帧看完的。不想错过任何出现在片中的每个一闪而过的身影。看完以后,家人相视时眼里闪过的没落神情,大概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吧。
里面有很多都是我们的老邻居。甚至主角老郭,到现在还住在我们楼上。兰大爷,几乎是我童年放学回家永远的街头背景,最熟悉的陌生人,他的业余工作就像是胡同消逝最后的烙印,兰大爷做各种平房生炉子用的烟囱,如今兰大爷去世了,连同他做的那些烟囱也没什么人需要了。从90年代末到现在,就像是换了一个世界。拆迁也只是世界变换的其中一个短促脚步,改变了很多,但是却没时间让你思考。
片中开头,就已经是胡同消亡的终点,我那段颠倒混沌的童年记忆,也只能在读城南旧事时,才能与之重合,童年之处才有所安置。感谢这部纪录片,至少我们还能通过它回顾那个消逝的过程,回顾那段最后的日子。
1/两位医生去哪儿签字的时候,对方作为公职人员和开发商并不反感摄像机,如今几乎不可能。
2/涉及到个人财产时,算清楚是应当且必然的。
3/声音硬切。
4/医生如愿换到了相同面积的平房,开发商在其它地方购置了楼房作为临时过渡的安置房,私房是否相当于现在的商品房,爹爹补了六万的建设费,政策早已不同。
5/强制搬家的那段,请来了医护人员,整体氛围因为围观显得不安困惑,但总归是不明所以地搬走了,大概是之前那位四川来的奶奶的感受,脑袋一片空白地给送走了。相当于沉默坚定地强制性搬家了。
6/画外音讲述的内容很大可能有当事人的采访,画外音的中立性取消了采访的情绪与偏向,显得克制体面,人在拆迁这么大的事情面前,容易显得焦虑,丢失了体面,但整部片子并未如想象那样煽动情绪,影像中的人们都在生活着,并未受到拆迁的太多干扰。当时看来,可能会无感于平淡的日常生活,但三十多年过去了,回头再看这部片子,发觉导演留下了大量市民生活的影像资料,拆迁作为事件,本质不会随着地域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但当事人对拆迁的反应态度诉求,是能够折射时代的。
7/养鸽子,拆迁之外的事情讲拆迁。
8/冬天颠球的一组镜头,最后一句阿姨再见,外孙女洗衣服,夫妻俩吃饭,拆医生的房子,最后孩子在胡同骑车的镜头,影像有生活的痕迹,氛围,因而显出电影的质感。
9/开头很公允,有些人乐于改善居住质量,有些人则不愿意。爹爹说他多挣钱没用,他老了,够吃馒头就行了,四川奶奶很体面,头发一丝不苟。
10/当时拆迁很随意,不用出动迷彩,也不用公职人员现场看守,平房,导演能够近距离地拍摄到推房子的画面。
另,如此记录的影像,多年之后能够成为当事人缅怀过去的东西。
审美真好,这么早的设备可拍出来的画面质感真好啊,调理也清晰,一块一块儿都很稳,前后镜头的衔接也超棒的!
大城市被拆迁的人如果算是弱势群体,那么背井离乡到大城市的外地劳动者们算什么呢?不得不被遗弃的房子如同拆迁,甚至还拿不到一点补偿。拆迁户应该算是既得利益者吧
纪录片一般,但够珍贵。百年的建筑也经不住一铲子。老大爷吃饭是烙饼就馒头,和郭德纲相声里的段子一样。话说,郭德纲早期段子里的人和物早已远去,张文顺先生和面的、小公共一起化为历史的尘埃。
只是一些表象,不够深入,倒是这北京的胡同配上张元这口南方的普通话反而有了几分幽默
纪录片 粗糙却有质感
城市化和市井,鲜活,真实
很真实的电影
北京的前世今生,一小段切片记录。
看来这部纪录片太小众了。纪录了辟才胡同最后几家“钉子户”的搬迁过程。要是用胶片拍我会给四星。
5.6
郭家老爷子说:拆迁这事没法说,摊上了就认倒霉吧。老爷子心痛的是他的鸽子,房子拆了以后鸽子就不能再飞,一飞就再也找不到家,就会一直在空中飞呀找哇直到累死~
金钱和权力之威下,钉子户犹如螳臂挡车。
还是比较温柔的面对拆迁洪流
那会儿的北京。这么近,那么远。
拿了日本财团的资助拍中国拆迁,很舒适。
珍贵的真实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