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上海弄堂里看了上海假期,我喜欢琐碎的日常,邻居们看到顾明来的时候,帮着打点,吵架的时候,让东升帮着翻译,说着东升大声点,在顾明第一来到弄堂的时候,他们都一进门就被滑板,滑倒。是中美文化的第一次冲突吗?弄堂里没有厕所,没有厨房,原来公用可以不这么尴尬的,后来顾明和东升和爷爷聊天谈恋爱的那一段我也很喜欢
1991年,外滩的和平饭店点亮了沉寂已久的三十年代老式蓝色霓虹灯,彼岸陆家嘴的东方明珠也启动了奠基仪式。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封闭与萧条过后,上海终于在这一年渐渐醒来,带着旧世界留下的幽暗格调,去迎接一个明亮欢愉的新世界。
电影终究记录了时代的吉光片羽,狭窄逼仄的老弄堂、收音机里传来的有关浦东大开发的广播公报、中国第一家肯德基、外滩情人堤、系着红袖箍指挥交通的大妈,无不使人感觉到恍如隔世,原来资本气息浓重的上海也有一段社会主义的峥嵘岁月。一个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现在看来,1991年对于上海来讲无疑是一个新旧时代交替的节点,改革开放的前沿由深圳转移到了上海(因中央领导不放心上海的买办习气,故第一批对外开放特区上海不在此列)。祖孙间文化价值观的碰撞冲突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经过了一段曲折的碰撞后,上海得以摆脱历史断层的包袱,重拾"十里洋场"的前世记忆,迈向一个新的充满了资本与物质气息的新时代。
之前有一部国产儿童电影《孙子从美国来》,讲的是一个陕西老头,因为儿子儿媳妇有事外出,而将在美国长大的孙子托付给老头的故事,因为文化的差异性,这个美国来的孙子,在陕西农村闹出了不少笑话,而最终,片中的老头与自己的洋孙子产生了感情,分别的时候的场面不禁让人泪流满面。
这是一种文化差异下形成的特殊故事,而这个故事也不新鲜,早在1991年,许鞍华导演就曾经在老上海的弄堂里,讲这个故事讲了一遍。他就是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老电影《上海假期》。
本片讲的是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小孩,来到了八十年代的上海与自己的爷爷一起生活的故事。奶奶逝世后,爷爷独自一个人生活,曾经是一所小学的老教师,后来退休后就整天算着日子等孩子们回家。自己百无聊赖之际总是期待孩子们回来看看,甚至于经常将自己的屋子弄乱,为的就是侄女回来可以有事情干。
其实老头是一个非常爱干净的人,他的生活井井有条,但唯独缺少了可以一起说话的人。孙子的到来,给了老头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亮点。虽然有着文化差异,但是老头却总是会满足这个小孩的所有要求。无奈,小孩子太淘气,在学校同别人打架后,小孩选择了离家出走,尔后被警察送回来,两个人最终能达成和解吗?
许鞍华是一个大家尊敬的导演,她的故事总是很细腻,且极具人情味。在平淡的故事下,许鞍华关注的是底层人们的生活现状,他们的生活到底好不好,他们的日常到底怎么样。这是许鞍华的特点,同时也是她擅长的部分。著名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中,她关注就是聚居在一个贫民区的两家人的平淡朴素的生活,而这一次她也不例外,她将目光准确的投放到了上海的一个角落。
《上海假期》的题材很不错,九十年代对于内地来说是一个生机满满的时代,那时候我们刚刚看到国门大开后,西方世界的生活方式与娱乐方法。对于国人来说,西方世界代表着先进,代表着极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而物以稀为贵,西方世界来的人,我们总是会报以最热情的包容。但是这种包容不该没有底线。而这,也是许鞍华电影中最为强调的部分。
退休教师的小孙子,从美国来的小孙子,他对于这个陌生的国家与自己父亲口中描述的那种偏差一下子接受不了这是内因,而外因之下,老教师对于自己孩子的无限制的宠溺也是他离家出走的另一个原因。不同的生活环境就会造成不同的理解偏差。而这种偏差是需要相互理解的。老教授的儿子因为小时候在上海呆过,因此,这个地方对于他的情感是第一位,而物质条件则不重要。而对于一个美国土生土长的小孩来说,不习惯的生活方式以及不习惯的陌生人群,即使是自己的爷爷也丝毫不能抵消这种心情。于是,矛盾就会产生。
消弭亲人之间的矛盾的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要面临危急时刻,不管是平时有多么的任性,当危机到来以后,亲人之间的情感是经得起考验的。而本片中的这个危急时刻就是“离家出走”。当小男孩从一个相对来说熟悉的地方,转去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之后,这种恐惧一下子使得自己开始怀念那个不熟悉的爷爷了。这是爷孙二人达成和解的标志,从这以后,相处自然会融洽了许多。
而许鞍华显然对于这种情感是熟稔的,他找的地方很具有老上海的特色,狭窄的弄堂以及鸡零狗碎的日常,甚至于当时大环境下的小学校也是非常贴切的。许鞍华将老上海的硬件搭建的分毫不差。即使是没去过上海呆过的人,看到片中的场景也是可以真切的体会到那种油烟味的。
但是本片的不足也在这个地方显现了。选角上,本片有着自己的硬伤。午马没问题,但是这个没问题是建立在一个北方老头身上的,他显然不像是一个南方,尤其是上海的退休老教师该有的模样。年轻的刘嘉玲与邻居的小伙子也都没问题,但是当他们站在上海的弄堂里过着日常的时候,就显得有点突兀了。美国来的小孙儿演绎的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没问题,但是他将这个孩子令人讨厌的一面演出来了,但是对于这个孩子最后令人喜欢的一面,看上去却很滑稽。相比较而言,那个邻居大妈倒是不错,上海老妇人精明以及刀子嘴豆腐心的一面倒是活灵活现。
许鞍华确实是能拍出来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但是在本片中是有褒有贬的,即使走对了门,但是因为选错了人,本片一定意义上没能成就经典。果能启用一些内地的演员,那么这个电影或许会更加的经典。
我觉得这不应该仅仅是一部讲述文化冲突类似推手、刮痧那种片子,而应该算是又一部描摹港人回归前状态的片子:我们都是黄皮肤,但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太多不同,要怎样才能相处下去呢?同其他相同题材影片一样,最后也只能以离开作为解决方式!
也许吴念真的剧本是跟推手那种类似,但是既然由许鞍华来导演,肯定会有与台湾文化不同的地方。台湾和香港的执念不同,台湾是自持正统 总想光复 所以有龙门客栈这类片子,香港97前的片子,很多总是脱不开回归这个话题。
又比如许另一部半生缘,难说不是另一部借张爱玲原著来讲述回归心态的片子,旧恋人被胁迫而去,几年后相遇,物是人非,没法再续前缘,不可能回去了,是其中最经典的台词。所以只有半辈子的缘分。
此片也完全可以类比,午马最后的话虽然很正统俗套,但是难免不代表香港一部分留守群体的心声,你们有选择的权利,但是不要忘了自己的故土。既可以是说给那些移民大潮中的儿女,也可以是祖国对香港的代言,我们终归是一家人。
P.S.:午马外型包括抽烟姿势都太像鲁迅了吧,远超十几年后的王志文,书架还贴着鲁迅照片,许导是忠粉没跑了!
劇情也太弱了吧,不過對於中西方權利與義務的差別還展現地不錯。PS.劉嘉玲是打醬油的嗎?
写老年人,最有感觉的应该还是找乐了
2010年5月16日@宁波路新光影艺苑;看看摄影和编剧就知道为何会联想起冬冬假期了。这是属于时代年轮的片,亲切感。
许鞍华的国际视野。
这是一部由香港导演执导,台湾编剧创作,讲述上海情怀的老电影,建议用弹幕观看,娱乐效果堪比港台四格漫画。
大时代下的微视角。许鞍华真的擅长这个。
我的美国孙子这名字,中间还坐了排老外看呢。那时刘嘉玲可真嫩,午马国语配音混英文还挺逗,吴念真这故事放这儿还是不太合适,尤其乡下那台湾腔调太出戏了,90年代初的上海街道弄堂的影像是个怀念,想起了爷爷自行车把上的黑包带着我到处逛的小时候了。资料馆胶片
这片这么爛,幹嘛都端著給兩星! with Anana
很久之前看的,还是很不错的。
【新光】 拍的细腻感人
无功无过
那口英语呦~~
太有时代感了,90年初的上海弄堂,虽然剧情弱了点台词生硬了点,但故事还算完整,有笑有泪,有文化带来的冲突以及人情的温暖,乡下那段看着挺亲切的。幕后全是老熟人啊,从许鞍华导演到吴念真编剧到李屏宾摄影,还有当年的刘嘉玲真是好看啊!穿衣风格放到现在也不落伍呢。
又是一部看了简介就不用仔细看的电影,主题还算亲切,情节未免单薄。离家出走一次就转变整个思想?人不是小丑鱼尼莫。个配音听得我痛不欲生,主演刘嘉玲啊简直就是个幌子
2022.10.4
依稀有些许鞍华后来《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影子,很多细节其实还打上了吴念真的烙印,午马演得不错,颇有郎雄在《推手》中的神韵。
不错
许鞍华再加吴念真的编剧,经由90年代初的淳朴外滩、老式里弄、鸽子间,活脱一个上海版冬冬的假期。主线很明了,副线太多,反而无从抓牢了。其实,午马饰演的顾大爷和刘嘉玲滴妈妈那段云南情没深度挖掘可惜了。PS 刘嘉玲姐姐,为何你年纪越大,演技越下滑呢?当年那个貌美如花呀。
小学5年级看的~昨天翻出来温习,依旧唏嘘~突然想去步高里拍照了~
故事简单而短小,平淡而不深刻。就当作看一个短片电影小品,有点《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味道,老人家年老就是需要点寄托。午马跳那段健身舞还真是跳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