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塔可夫斯基及其影片,首先需要理解的便是俄罗斯的东正教信仰,正如本片中文片名在字音上存在某种巧合性的暗示,唯有当我们将“潜行者”理解为“虔信者”,才最接近塔可夫斯基本人的作者视角。
《潜行者》是不好懂的,其主题本身的宏大高深就是主要的艰深晦涩之处。不过,这部电影最集中展现的话语冲突因为有着长久的文化背景,从而使得我们在理解它时可以在宗教-哲学的语境下找到对应性极强的互文对象,例如《卡拉马佐夫兄弟》。不知是《路边野餐》原著者的无心之举,还是《潜行者》创作团队的有意为之,本片三个主要角色的典型形象似乎正与卡拉马佐夫三兄弟一一应合:“作家”对应大哥米嘉,“科学家”对应二哥伊万,“潜行者”对应三弟阿辽沙。
片中的“作家”和书中的米嘉都以“感性”为核心表征。且更进一步说,影片中“作家”的言语和行为似乎展现出一个尼采式的“超人”形象:他耽于感官活动,在潜行过程中不忘女色和美酒;他崇尚或置信于强制力量,随身带着手枪便是一处证明。更关键的是,他是一位“作家“,亦即艺术创作者,追求灵感这一最高形式的生命意志。
无独有偶,科学家和伊万又都以“理性”作为核心表征。科学家这一身份本来就是直接指向理性的,且在电影中,“科学家”也展现出了其自身特有的性格和行事特点,严谨、不拘一格并服从规则,但又难免会患得患失(譬如放不下被遗忘的水瓶)。其智性虽高,但在德性上却显得些许虚伪,为了达到炸毁“区”的目的,他甚至不惜向潜行者撒谎。
感性激情的“作家”与理性冷酷的“科学家”,二者的核心表征虽是不同向度,却在一个终极问题上站在同一个阵营里,那就是他们都不相信“区”。如上文所勾连的那样,唯当潜行者即虔信者即阿辽沙,本片处处显露出的神性和宗教意象才能被放入到最恰当的语境之中,因此,与其说《潜行者》是一部科幻电影,莫不如说是一部宗教电影,“区”即“神”,在“区”中潜行即漂游于彼岸世界。总之,“作家”与“科学家”的根本一致性实际上就在于,他们都已不是虔诚的信徒,而在某种程度上与虚无主义相切近。
于是乎,本片在主题上所展现的最大冲突就是信仰与否。作为虔信者的潜行者无疑代表着信仰的正题,恰如《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阿辽沙,爱与希望始终安放在他们心灵之中。然而,潜行者们也有其困顿之处,他们作为引领人们进入彼岸世界的向导,自己却不可以进入到“房间”之中祈求愿望的实现,因为他们不能带有“私心”,这一点使潜行者更向神职人员(即某种“摆渡人”)的身份靠拢。与此同时,潜行者们在“区”外的此岸世界中生活得相当艰难,除了承受身心之苦外,还面临“区”被军队强制封锁的局面,这或许构成了一道影射苏联社会现实的隐喻。
总之,三个角色作为三种符号分别承担了不同的价值意义,它们构成三种话语,围绕信仰的母题在潜行过程中展开周旋,最终在“房间”的门口爆发争斗。一个现实处境是,纵使在彼岸世界的“区”中,以“信仰”为核心表征的潜行者也始终敌不过“作家”和“科学家”,他对于物质力量上的失势根本毫无办法,只得哭泣和恳求。这同样是一道对纯粹宗教的隐喻,毕竟真正意义上的信仰依靠的是心灵层面的皈依,而非力量层面的强制。最终,潜行者就是通过这种力量“弱”的方式打动“作家”和“科学家”的心灵,保存住了“房间”和“区”这世上仅剩的信仰空间。
然而,“房间”和“区”到底只是一种缺乏确定性的主观信仰,还是说它们真的就代表着彼岸世界的客观神性呢?塔可夫斯基并没有把这个问题抛给我们,因为他在影片中已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需要了解的是,塔可夫斯基本人是信仰东正教的,这使得他的宗教态度和伯格曼式的新教态度截然不同,宗教感在前者那里要稳固得多。因此,塔氏对神性的客观存在作出了肯定性的表述。
例如从一开始,他就以色调的强烈反差象征着两个世界在本质上的差别,这就意味着“区”中的彼岸世界并非是单纯想象的结果。
其次,一般人质疑宗教的主要论据之一就是所谓“奇迹”的缺乏:因不存在任何奇迹的显现,故而不存在任何神。但塔可夫斯基不仅不抗拒对宗教的奇迹确证,还有意地加以展示。这种展示首先是暗示性的,在隧道里潜行者听从“区”的声音让“作家”探路,因为作家是“坦诚”的,而从后续情节来看,相较于“科学家”隐藏炸弹的虚伪,“作家”确实无比地坦诚。因此,这种对二者人性的洞察和预见便已是一种“奇迹”。
还有一处更为直接的奇迹展示:在影片结尾处,潜行者的女儿凭借意念就可以隔空移动桌上的杯子。值得注意的还有该段落后续出现的火车经过声以及桌面的剧烈抖动,这一处理究竟有何深意?可以明确的是,由于该段落已然回归到彼岸世界的真彩色调,这必定是一处充满神性的场景,杯子确实是被女孩“奇迹性”地推动了。但塔氏似乎在这之后对观众留下了一个引人深思的反讽,即,作为无信仰者的我们假若真的目睹到此类事件,恐怕只会想当然地把杯子的移动与火车经过引发的震动联系起来,从而把这一切都当作机械的因果作用,丝毫无涉于任何奇迹。这大概是塔可夫斯基对现代人尤其是无信仰者的一次思想质询、拷问甚至是批驳:不是奇迹不存在,而是我们没有认真地思考和发现过它们(有眼不识泰山焉)。
总之,我们都可以从上述几段处理中感受到塔可夫斯基对信仰的某种坚贞之情。另外,从本片的其他几个充满宗教性的段落中,亦可感受到这一点:
由于在基督教信仰中,作为本质的彼岸世界比作为现象的此岸世界更加“真实”,因此在本片中,此岸世界与潜行者做梦时的梦境的色调是同样的暗黄色,换言之,此岸世界如梦一般恰似泡影。
当走到隧道尽头、打开舱门时,“作家”和“科学家”逐一先下后上地经过水池,这一场景正是“受洗”之喻。
在三人抵达“房间”门口的一系列段落中,有一处镜头始终未被给出,那就是从三人的视线出发朝“房间”内察看的镜头,这似乎寓意了“上帝”的不可见性。
最后,不要忘记本片多次给出的直打镜头,当片中人物直面镜头陈述话语时,那绝不是独白而是对话,电影在寻求和观众的沟通。因为塔可夫斯基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任何伟大的思想者一样,他们都面对着最普世性的人类命题,都在寻求和所有人就共同的存在处境对话、交谈。也不要忘记诗歌,诗与宗教,在很多时候其实是一回事。
“夏日消逝,永不复返
高阳依旧,热炎仍亏。
事将过往,宛如五瓣之叶
落吾双掌,只惜叶瓣仍亏。
恶未殆尽,善未惘然
光明耀世,只惜光明仍亏。
命受力气,安稳开颜
吾应庆幸,只惜庆幸仍亏。
无叶枯萎,无枝断折;白昼晴朗,宛如琉璃
只惜白昼仍亏。”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之父
间隔九年重看此片,《潜行者》依然是我最珍爱的电影之一。它源于一次对存在意义的重新审视与尝试性探索,即使是一次未尽的尝试,也已足够让塔可夫斯基留名青史。
诗是文学之祖,是高于普遍文学的、文学的最高形式。 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尤以诗歌电影著称。 理解诗歌靠的是直觉,而非理性。诗歌的特性之一,就是保持了前文体的状态,通过滑动的能指,也就是通过暧昧、多义的词语或象征符号让人产生联想,略过理性的严肃理解,直达人心。 就想象力而言,诗人的诗歌和疯人的妄想有相同之处。然而诗人和疯人最大的区别在于,疯人的逻辑是内在封闭的,没有人知道疯人受何种刺激而产生的妄想和言语;而诗人的逻辑虽有内在性,但它是在一定程度上开放的,是基于一定范围内人所拥有的通感的,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诗歌。
诗歌,乃生命意志的阐述欲望与理性的最终调和。
《潜行者》改编自小说《路边野餐》,爱看书的朋友们知道。囿于演员和现实状况,相比文本所能传达的诗学理念,电影在传达理念方面的作用要薄弱得多。如果不借助对白或特效,便很难重现原著所描述或产生的效果。而且即使是借助了对白和特效,也很难达到原著能够带给人的效果。想要从原著改编电影中找到原著旨趣的朋友们,往往都会因其大打折扣而失望。
塔可夫斯基坦言,从电影学院毕业后,他一直在寻找电影的意义。而我想《潜行者》是老塔对此道路的追寻中最好的尝试之一。他抛弃了传统改编中使影片角色更贴近原著的方法。让电影角色不再是原著角色的模仿者,而成为了理念肉体凡胎的化身。在塔可夫斯基这里,角色不再是影子的影子,而是本体的影子——柏拉图《洞穴寓言》
作家,科学家,向导三个角色,分别代表了感性(艺术)、工具理性(科学)、理想主义(终极关怀)。然而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疲惫,迷茫,身心皆受折磨。塔氏通过将这三个最具人类精神代表性的象征的“人”放在“区”的极端环境中,向大家展现、审视了他们的追求,自我矛盾,冲突和脆弱。它源于一次对存在意义的重新审视与探索,即使是一次未尽的尝试,也已足够让塔可夫斯基留名青史。
本片初次发行于1979年,曾被外媒Cinefix评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科幻片第二名(第一为《太空漫游2001》),其重要无需赘言。但时过境迁,如今的电影行业已经被商业文化所完全包围;以致除专业人士外,能看懂本片的人凤毛麟角。豆瓣评论区也因此充斥着不知所谓的评论和无病呻吟的观感,且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会被越来越多的误读和曲解所包围,这是最让人痛心的地方。
电影艺术旨在传达感受,并不完全遵照语言的逻辑,但并不代表它没有剧情和逻辑可言。而在未正确理解剧情之前,谈观感都是无意义的。故本导论以梳理澄清一些剧情上的疑问和伏笔为主,观感和评论(包涵本片内幕揭秘)放到后面。旨在抛砖引玉,帮助各位同学理解本片剧情。
在剧情上,塔可夫斯基为此片埋下了多处伏笔,了解这些不容易被察觉的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本片,但不同于现在的烧脑科幻片,理解《潜行者》的伏笔只是解开了理解本片的第一步。因为对于本片来说,它的精神更多的在于一种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探索,联系它们的,是诗歌的内在逻辑,每个人多少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本片虽然采用了科幻悬疑片的手法,却远超一般科幻悬疑片之处。
还记得第一次观影,看到潜行者那巨大的书架时所带给我的震撼,使我仍记忆犹新。相比现在各种神剧的神反转,本片人物设定的反转丝毫不落俗套。它并非卖弄噱头,甚至很难说是反转,因为这最终只是加深了赋予角色的悲剧性。大多数人都更多的看到了最后潜行者设定的反转;而忽略了潜行者女儿(玛尔特什卡)设定带来的反转。
所谓的神反转,与其说是反转,其实是由于剧情的发展,人物的设定展开了与表象不同的更深的层次。所以我们就在这里聊聊对玛尔特什卡这个角色设定的展开。她是个没有一句对白的角色,但却是推动并帮助我们理解剧情的重要设定。她是区的化身。她的残疾,她的超能力;分别代表了"区的污染和“区”的奇迹。
潜行者那白了一半的阴阳头,是典型的受过量辐射影响导致毛发色素细胞死亡的特征。我们通过教授与作家的谈话得知,因为长期受到区的影响,潜行者的孩子出生后也有先天残疾,“好像是没有腿”。
直到潜行者回到酒吧,跟随来酒吧找他的老婆和女儿一起回家。在他背起女儿走过靠近工业区的河边回家途中,我们可以看到女儿不能行走但双腿是完整的;与此同时背景的电厂也在用喷吐着煤烟的烟囱和肮脏灰暗的背景强烈暗示着污染和辐射的现实来源。
但批判现实并非本片的主旨;现实中无论是经历了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还是日本福岛核电泄露事故等带来惨痛后果的事故,即使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也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终止过对核电站的研究和建设。因为人类想要在获取能源方面的发展,唯有这样一条出路是最有前途,最清洁且成本最低的。事实上,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机组发生爆炸事故后,截止到2000年10月因故停机的十四年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其余机组仍在发电。
为了进步不惜付出残酷的代价,故事中人们对待“区”的方式和现实中人类对待核能技术的情形如出一辙。
2、向导老是说会有危险发生,怎么从头至尾没见过任何灵异事件,除了几个光影的变幻,凭空消失出现的鸟没有任何危险可言 。 ——zZ (深圳) 2010-04-11 12:05:33
“区”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潜行者》的观影仿佛也是一个潜行的过程。观众们从一开始就被告知“区”是一个神奇但充满危险的地方,故事中的人们也为了能够创造奇迹的“房间”而来,历经了漫长的观影,屏息的潜行,一幕幕被提示的危险。观众们发现除了向导口头的警告和一些光影的变换,一些奇怪但远谈不上神奇的声音和画面,这里也和一般的臭水沟无甚区别。而且作为好奇心旺盛的人类,作家和教授都进行了想要摆脱向导的尝试,甚至他们都几乎成功了,开始对“区”的危险和神秘产生了怀疑。
所以最后接近“房间”的门口的时候,人们对区的神秘和危险抱有的怀疑态度终于被释放出来。*注1
人们都听说过皇帝新衣的故事,所以他们觉得,自己被骗了。只是再普通不过的破烂房子而已嘛,狗也是普通的狗,根本不危险,也没有任何神秘之处。向导根本就是骗子,这房间也没有任何神奇之处!就算是有,人类内心的欲望是一个恶魔,这种能实现人内心真实渴望的许愿机,倒头来还是任何有理性的人都不会想要的东西。所以,作家责怪向导骗钱,不仅骗钱,而且以能够在区里为所欲为的戏弄访客(主要是他)为乐。到了影片还剩余三十分钟的时候,作家和教授揍了向导一顿。然后大家一起坐在房间门口发呆。
这时候,对于作家和教授的行为,观众们也开始会很有同感,毕竟那么久了,也没见着什么神奇的东西,听说老塔这片牛逼才来看,这弄了大半天了,折腾个啥呢。进度条还有二十多分钟就快完了,赶快看完吧。
然后快进,快进到最后,看到玛尔特什卡推杯子。
这小孩有特异功能?——剧终。
什么?就完了?
我到底看到了什么?豆瓣评分到底打几分呢?
我想以上便是大部分观众初次观看本片时的感受。
的确,前面两个多小时,除了几个光影的变幻,凭空消失出现的鸟,没有任何真正奇怪或者说危险的东西,我们甚至可以说三人组是在向导的带领下自己吓自己。也就是说,前面两个小时,“区”和它的奇迹始终是处于一种不在场的状态,人们身在“区”,却感受不到一点点“区”的奇异之处,那这“区”也就和一堆待拆迁的旧厂房一般,没有任何神秘之处。
“区”很傲娇,直到电影的最后一分钟,才通过一个小女孩,玛尔特什卡,一边朗诵着俄国版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边通过意念推动杯子,以最直接和明确的方式展现出它的奇迹。
这一点足以否定之前的所有怀疑,进而赋予影片之前所有的一切以意义。即,我们从玛尔特什卡身上看到,“区”的奇迹原来是真正存在的。
玛尔特什卡是“区”的化身,她的残疾和她的超能力;分别代表了区的两面,它的污染和它的奇迹。陨星落地带给人的不幸,以及难以捉摸的奇迹,都出现在她一个人身上。
综上所述,“区”的确是存在奇迹的,但为什么之前“区”与它的危险和奇迹都不在场呢?
对奇迹展现的克制,是一种传统的基督教式美学。《圣经》中神之子耶稣所展现的奇迹,不会超过现在一个普通奇幻电影或小说里的魔幻角色。从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年轻人也多不信教,即使是当年的观众,也多需要被提醒才能察觉到这一点。不过至此导演的目的已经达到,因为他需要这些观众们对向导产生误解。
蒙太奇是向观众强迫性的灌输,长镜头则需要观众的参与和理解。习惯了商业片所引导和造就的那种观赏习惯后,以至人们往往会失去独立思考与观察的能力。
*注1:在通过“绞肉机”之后,潜行者朗诵了一首据说是箭猪兄弟所作,实源自阿尔谢尼伊·塔可夫斯基的诗,诗文如下
夏日已然消逝,也许永不还复,阳光如是温暖,然而犹嫌不足。
一切行将过往,坠入我的双掌,宛如五瓣之叶,然而犹嫌不足。
邪恶未尝消失,良善犹未惘然,尽皆闪耀清光,然而犹嫌不足。
生命予我气力,平安匿其羽翼,我总掌握运气,然而犹嫌不足。
叶片无一点燃,枝梗全未断裂,白昼清如玻璃,然而犹嫌不足。
作家和教授觉得至此也没有遇到任何危险,“区”好像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恐怖,反而是向导的一惊一乍让他们受不了。但潜行者并未直接反驳,借此诗旁敲侧击的说:危险的证据和生活的刺激,你们总嫌不足。真的遇到危险,你们早死了,还能在这里好好的站着怀疑我?
……隐喻是非常危险的,如果隐喻是多层次多内涵交汇的话,那隐喻就“隐”得成功。——雷贝格
在原著《路边野餐》中,造访区里的超自然现象:具有强大引力的蚊疥点,可以穿越任何有机物质的果冻,无形中致人死命的绞肉机都是真实存在的,不少人死在其中。
如果按照原著,通过特效的方式将危险显示出来,则我们会干净利落的知道,潜行者是在顺利通过绞肉机后感到高兴的情况下念出这首诗的。但老塔不会这样, 作为一个Auteur(法语:个性和创作型导演),艺术应当是一种复魅而非祛魅的行为。如果选择不将绞肉机的实质显示出来,这样即使我们看到了最后玛尔特什卡所展现的奇迹,也不能因此就认为向导所作所为是全然正确的。无疑,这一种处理方式更有利于丰富本片的层次。
潜行者所传递的信息,是人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而解决方法在于寻找精神和物质需求的平衡点,这个信息,实际上贯穿了我所拍摄的所有电影。——塔可夫斯基谈《潜行者》
一开始,我们看到潜行者偷偷起床,准备重操旧业,被老婆抓个正着。但他置老婆的劝告于不顾,不惜抛下她躺在地上痛苦挣扎。接着我们看到潜行者拒绝了带美女进入“区”的请求。只带了一个自称作家,一个自称物理学教授的,两个看起来无论发际线还是现实中都处于中年危机的男人进入区(需要注意,作家的扮演者安纳托利·索洛尼岑实际并未谢顶)。
之所以设计这两个角色,因为作家和教授,不同于商人或者其他利益熏心之辈,分别是理科和文科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有助于展现人类精神有积极追求的一面。但他们同时也是处于困境中真实的人。他们之间的当然会有争执,有牢骚,有疑问。塔可夫斯基所在意的是对“精神和物质需求平衡点”的“寻找”。所以本片才着意展现他们这一次“寻找”的过程。
而对我们的向导来说,除了被拷问的信仰以外,他的身体有病,物质生活相比其他人也要贫乏得多。在镜头展现出潜行者那巨大书柜的那一幕,在我们意识到潜行者在物质生活如此贫乏的同时也是一个思考者时,潜行者的悲剧,或者说精神和物质的冲突进入最高潮。所以导演才在一开始为潜行者这个角色设计了家庭和妻女,再通过妻子最后对他温柔的爱护和支持,为向导这个极端悲惨的角色找回一点平衡。
作家、教授、向导,三个人都是理想主义者。进一步说,只要一个人还拥有理想主义的追求,那么现实和物质于他的困扰就会是永远存在的,只是有着多或少的区别。作家和教授,两个典型的处于现实生活困境中的理想主义者形象,但从他们的穿着所表现的阶层来看,他们的物质生活至少是富足的——这通常体现了他们所处社会对其工作的认可程度。
而我们的潜行者,第三个,也是物质生活最为匮乏的一个——这意味着他的工作并不被其社会所认可。且应着重指出潜行者所代表的不同于作家和教授的第三条道路,即对于区,潜行者及其导师们所发展出的一套自身的哲学。它是否有用,只有玛尔特什卡给了我们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这三个人的设定,对他们所面临的精神困境的揭示,至少都包含了对他们所扮演职业常见的一般性批评,如文学媚俗化批评,冷战核武批评,对唯物主义的批评等,很容易引起任何时代知识份子的共鸣。但它并不指涉任何现实和时代,因为塔氏的本意并不在于批判现实。
由于采用了最新的柯达胶卷,电影最初的胶片在送到洗印厂进行洗印的时候,由于冲印人员不熟悉新式胶卷的冲印,以致胶卷被破坏了。影片不得不根据剧本重新拍摄,同时更换了一名新的摄影师。 ——摘自Mtime网站、百度百科以及塔可夫斯基自传中对《潜行者》的介绍。
电影的核心是摄影。影片构建画面的过程,就是艺术家的世界观付诸现实的过程。摄影师是整个剧组除导演以外的二号人物,在苏联电影行业中被称作“妻子”。导演与摄影的关系,如同交响乐队中的指挥与首席;球队中的教练与队长。摄影师在剧组内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且有不少导演身兼摄影,又或者导演为摄影出身,日本东宝电影公司曾流传着一句俚语:“这个摄影师太笨了,笨的的只能去当导演。”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摄影师在拍片现场的重要性。因此,优秀又资深的摄影师在剧组之间受到的敬重,有时甚至超过导演,例如常被誉为史上最佳电影的《公民凯恩》的摄影师:格雷格·托兰受业界人士拥戴的程度,远超当时的导演奥逊·威尔斯。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潜行者》因为胶卷损坏更换过一名摄影师。而事实上《潜行者》拥有三位摄影师、而不是像介绍中所暗示的两位。在这影片介绍多出来的短短的一句话中,隐藏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纠纷和塔可夫斯基的黑历史。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拍摄于1975年,至今仍被不少评论家视为塔氏的最高杰作。这是一部自传体电影,也是一部运用镜头来展现的诗歌,其中梦幻般温柔深邃而又文雅理性的镜头,均出自天才摄影师格里高利·雷贝格之手。
雷贝格家族是享誉俄罗斯上层社会艺术圈的著名家族,格里高利正是出在这样一个艺术世家。他母亲、舅舅和外公都是音乐学院的教授;祖父、父亲则是著名建筑设计师和插画画家,是俄罗斯首批将剪影画法带入书籍插画的画家,更参与设计了包括练马场,克里姆林宫教堂在内的诸多建筑作品。1962年,雷贝格毕业于VGIK,拍摄了他作为摄影师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改编自普希金的《暴风雪》。之后他陆续拍摄了一些纪录片和实验短片,试图回溯文艺复兴精神、为影片寻找一种更趋于自然主义而非浅薄的德国浪漫主义的表达方式。
1974年,塔可夫斯基试图拍摄《白昼》,一部源于自身梦境的自传影片。但《白昼》没有剧本,一般人难以理解老塔的意图,更由于老塔的极度偏执与严格,难以找到能和他合作的摄影师。雷贝格,他的教育水平和世界观,远超当时的普通摄影师,更因为他们的野心,以及和老塔一样认为“影像”便是真理的共同点。两个天才一见如故,一拍即合。在没有固定剧本的情况下将《白昼》拍摄并剪辑了17个版本。
该片中老塔全家上阵,母亲出演母亲,父亲旁白念诗,妻子拉丽莎曾意图饰演女主角,拗不过老婆的老塔同意让她试镜,但拉丽莎多次试镜均不如人意,且还要求重复试镜。不敢得罪老婆的老塔对此毫无办法,只得求助于雷贝格。最后由雷贝格出面决定终止拉丽莎的反复试镜,将女主角交由玛格丽特·捷列霍娃(镜子最后实际的女主角)扮演。让拉丽莎饰演了一位独自怀孕在家,用公鸡和首饰做交易的女人。由于未能如愿当上女主角,拉丽莎对捷列霍娃恨之入骨,并指责自己未选上女主是雷贝格在试镜时故意打光不足所致,为今后二人的分裂埋下了导火索。
雷贝格是苏俄首批能够将自己故事诉诸于影像的摄影师之一,他能用自身的辩证法向我们展现客观事物。他甚至能用“瓦解”,“衰落”这样的辨证模式去展现…——拉丽莎·塔科夫斯卡娅(老塔之妻)
1975年,《白昼》改名为《镜子》,正式上映,虽然备受官方指责,但实际上该片成为苏联当时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老塔则因为本片,被电影局禁止拍片三年。期间老塔一直在寻找适合拍摄斯特鲁加斯基兄弟作品《路边野餐》的取景地点,影片最初定名《愿望机器》,拍摄地选在塔吉克斯坦伊斯法拉附近的一处具有末世废土风格的古代废弃矿区。但临到将剧组迁往此地时伊斯法拉却发生了地震,之后余震不断,不得已只得另觅他处。最终拍摄地选定在乌克兰西部城市塔林,一座钢铁厂区废弃的外围。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区有毒粉尘漫天,污染严重,不少曾在此工作的人都因此染上疾病,主演索洛尼岑(作家)、凯达诺夫斯基(向导)、老塔及其妻子最后患肺癌而亡亦与此有关。
老塔读了斯特鲁伽茨基兄弟的《路边野餐》后,很感兴趣,想把它拍成电影。他欣赏斯特鲁伽茨基兄弟的作品,想借此机会也让两兄弟进军电影圈,就聘请了两兄弟来当编剧,负责剧本的写作和修改。
在当时向苏联电影总局提交的剧本上,《愿望机器》的背景设定是在一个70-80年代左右,一个不知名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在潜行活动出现的几年前,一艘外星飞船降落到一个小镇上,外星人走了,但是留下了“区”——一个充满诡秘奇异的地方。武装军团都想夺得这个外星宝藏,尤其是那部只要任何人走近,就能达成愿望的机器。而“愿望机器”受到各种致命陷阱的保护。向导“秃鹫”是一个无视任何道德法则和荣誉的人。武装军团派出代表和“秃鹫”达成协议,他要是能够潜入“区”,取得“愿望机器”,就能获得一大笔美钞。他于是潜入“区”,取走机器。
影片融入了惊悚元素和前卫的哲学思想,以及对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为了过审你懂的)。在《愿望机器》剧本的最初设定中,向导是一个邪恶的角色,他谋杀并献祭带入“区”的人,只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恢复健康。但在后来的设定中,向导更接近于一个基督徒的形象,和最初设定完全相反。潜行者的最初版本,也动用了大量的特效,去表现那个异世界中的诡秘现象。
关于《潜行者》黑白镜头和彩色镜头的切换,常被人解释为向导梦境与现实的转换的显示。然而这无法解释期间还有一种天空泛着柠檬色的泛黄镜头所具有的的涵义。事实上,如同镜头的三种颜色所巧合的。前后参与本片拍摄的有三位摄影师,并非塔可夫斯基所说的两位。当然,调配镜头颜色只是小儿科的伎俩,摄影师的不同体现不是体现在镜头的颜色上,而是在镜头的风格上。
拉丽莎(老塔妻子)一直渴望成为明星,她对自己的演技充满信心,在《愿望机器》的拍摄初期,就力争饰演女主角即潜行者妻子的角色。在试镜后,当时所有人都表示反对,老塔对此感到苦闷,在喝了不少酒后仍然无法决定,于是当众询问雷贝格的意见,雷贝格表示反对,老塔只好说:“她是我的妻子,不是我的情人”,宣布由另一位演员即阿丽莎·弗雷因德利赫(办公室的故事女主角)来试镜。阿丽莎的试镜让人惊艳。她很专业,导演让她摆出什么姿势她就摆出什么姿势,人们一看就觉得她好像真的跟着潜行者一起生活了很多年,而且为此吃过不少苦。甚至老塔当时就要求她试镜最后的镜头,而且嘱咐手下为其配音,因为他害怕再也找不到如此完美的表演。弗雷因德利赫为此吐槽道:“他难道真的以为我不能将刚才所演的再重复一次吗?”
于是,女主角敲定由弗雷因德利赫扮演。拉丽莎心有不甘但无可奈何,对雷贝格积怨在心。
电影胶片的冲洗剪辑需要专门的工作室和设备来完成,在片场是无法冲洗胶卷的。当时老塔采用了新式的胶卷,但为了节约资金,没有将胶片像以前一样送去欧洲而是在苏俄国内冲洗,于是导致第一批送去冲洗的胶片一片空白。由于当时已经花了不少钱(电影总局批准总资金80万卢布,前期批的50万已经用光,胶卷完蛋意味着又要重拍),在面临巨大压力又找不到原因的时候,他指责是由于雷贝格对胶片的检查不严所致。并指责雷贝格平时生活放荡不羁,左拥右抱,是个有贵族遗留糜烂风气的人。老塔的老婆也因一是对雷贝格选角一事怀恨在心,二是对雷贝格平时生活看不顺眼,怕老塔被带坏,开始极力排斥雷贝格。最后导致了老塔与雷贝格之间的关系破裂,雷贝格、以及包括美术指导玻恩在内的一批人离开剧组。
但促使雷贝格离开的更关键的原因之一,是塔可夫斯基开始逐渐不满雷贝格对自己的影响。如同历史上多数大导演一样,在片场,他们都是说一不二的独裁者和暴君,认为自己是天才,并拥有绝对的自信和绝对的权威。然而不同于一般的摄影师,雷贝格认为要想通过镜头更好的表达,摄影师需要参与剧本的修改。在与塔可夫斯基共同拍摄的过程中,他都参与了剧本的创作,《镜子》中的构图设计与场面调度,便是塔氏根据雷贝格的意见修改的。
在影片的拍摄初期,雷贝格和老塔便在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的使用上起过不少争执,甚至直接找到斯特鲁加斯基兄弟要求修改剧本。但老塔对此一意孤行,凭借着自己拍摄电影的原初动力将潜行者第一部付梓。表面上看来,他是在最佳的状态下工作,但他也逐渐开始发觉到,这不是他想要拍的电影,他并不想拍摄第二个《索拉里斯》。但让他认错是不可能的,他不能说自己错了,并不能说:“我只是一个小导演而已,以后会拍得更好的”之类的话。所以,此时他必须要让一个人来背锅,这个人就是雷贝格。
讽刺的是,老塔采用的这种清除异己的方式,正是他自己一直反对的极权主义中的常见要素。
之后,老塔重写了剧本,剧本是按照雷贝格的意愿来写的。雷贝格以前所拍摄的一些镜头也被保留(比如1、潜行者谈论音乐时,从悬崖边的苔藓逐渐移向河边远处森林的镜头。2、教授对作家说,你难道要教我如何思考之后,有泡沫状沼泽,芦苇和旋风的镜头)。但最后的制作名单中,没有出现雷贝格的名字,有他的名字的地方,都被塔可夫斯基用其他人所替代。
自此之后两人常互相攻击,1984年,雷贝格参与拍摄了伊戈尔·塔朗金改编自阿斯塔菲耶夫(《鱼王》作者)《陨星雨》的电影,该电影被塔可夫斯基评价为“一坨屎”,并称雷贝格是一个破罐子破摔的人,根本不懂得如何拍电影。而就是这被老塔称作“一坨屎”的电影《陨星雨》,同年给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委员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威尼斯电影节为他开设了一个新奖项,摄影金狮奖。
随着雷贝格等人的离开,影片拍摄陷入瘫痪。于是电影局指派新的摄影师卡拉什尼科夫和美术指导阿卜杜·萨拉莫夫前来救火。
“卡拉什尼科夫,他比雷贝格更专业,专业得多,他拍得不差,甚至比雷贝格还好,但……他拍的仅仅是'不差',他欠缺某种东西……因为卡拉什尼科夫,他的水平不能达到某个层次上去。他是专业人士,但也仅仅只是专业……对我来说,这还不够。而且我也察觉到,他并不喜欢我的作风”——塔可夫斯基
老塔妻子阿丽莎是一个占有欲极强的女人,从结婚后就把持了塔可夫斯基的交友大权。她热衷于大搞个人崇拜和政治阴谋,以致剧组的人都称她为“女皇”。在老塔去莫斯科期间,阿丽莎搞了一个签名秀,以区分她的支持派和反对派人。包括卡拉什尼科夫和萨拉莫夫在内的,不愿意签名的人,就都离开了剧组。人走之后,老塔就只能听到老婆的一面之词,对真正的原因一无所知。1974年秋天,潜行者的拍摄再一次陷入停滞。
期间,老塔和斯特鲁加斯基兄弟重写了剧本,他们意识到,向导不应该只是一个捡破烂的角色;并将《愿望机器》改名为《潜行者》。之后老塔通过四方游说组建了新的剧组成员。克尼辛斯基成为了新的摄影师。虽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克尼辛斯基不如雷贝格,但在最终的作品中,出现在摄影一栏的是克尼辛斯基的名字。
一如大众文学和严肃文学、流行音乐和严肃音乐的区分,电影也分为艺术的电影和大众的商业电影。对艺术的理解从来不是无门槛的,无门槛的是大众文化。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具有同样的对技术,层次和新观点的需求。但不同的是“理解大众文化不需要智力,不需要道德努力,不需要训练和才能。”——H·马尔库塞对大众文化(Massculture)的定义
所以在这里我要为真心喜欢本片的朋友们正名。我从小到大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次数不多于十次,不是因为我不喜欢电影,而是因为电影院放的基本上都是媚俗的商业片,与我所想看的电影无关。所以真心喜欢这部片的朋友你们并没有错,即使不喜欢这些电影的人是大多数。而且我要对那些看不懂还要喷,喜欢打低分和胡乱评论的人说:“请不要拿无知当个性。”
最后,由于没有时间单独写影评,以前我对评论区《那些打五星的人》作出了过一些不全面的回答,本导论也是在这些回答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感兴趣的朋友可点以下链接//movie.douban.com/subject/1295656/discussion/23064126/
如果把老陀看透了,就不可能对这部片子一头雾水,甚至说老塔试图把自己故事讲清楚的决心还蛮大的。
1,老塔要说什么?信仰的缺失。
确实这个故事内涵非常庞大,每段对话信息量都巨大且扎实,但是如我所说,老塔有着很强的“希望被人理解”的愿望,于是他不仅把本该融入在环境里的象征意义的事物(譬如水)放得到处都是,让你根本无法忽略,还要通过主角的嘴巴点题(别躺这里,太潮湿了),强调之深,让我都感觉是不是有些存在感太强了。
因此对于他想说明白的道理,在片尾他也索性直接通过主角的嘴说了出来:潜行者在完成了这次潜入之后,突然“累”到原地躺下,无力地像小孩一样软弱(提醒观者注意“像孩子一般软弱”是片中单开一段的独白之一),闭着眼睛,用尽力气吐槽两位访者:
你没法想象我有多累,他们还自称是文化人,作家!科学家!他们什么都不信!因为长时间的荒废,他们信仰的能力已经残废扭曲......他们的眼睛是空荡荡的,他们总在想怎么把自己卖个好价钱,怎么攫取更多,吐出来的每口气都得有回报,他们知道他们生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成就,鹤立鸡群,他们说“生命只有一次”,像这种人,还怎么可能信仰任何东西?.....不止他们俩,现在没人信仰了,没人,我还能带谁去那?哦上帝啊,最可怕的事情是,没人再需要它了,没人需要那个房间,而我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不管用什么标准去讲,这段话都不能算隐晦了吧?潜行者在吐槽人类信仰的缺失,是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白痴》等书里提到多次的那些“新式的罪犯”:他们彻底摈弃了宗教信仰,因此内心毫无道德底线,资本主义发展又持续放大了人类的欲望,两个因素双管齐下就导致了一个堪比启示录的世界:老陀在白痴中引用启示录,正如本片中休憩中的主角听到宣读启示录的声音。
潜行者是什么人?是一个真正的信仰者,一个虔诚的牧师,一个引导人们寻求信仰的渠道,在某个意义上,他代表了基督。在“房间”门前那场大戏中,作家很直接地质疑过潜行者:一路上潜行者都在说教(宗教说教);在要求他们做一些不符合逻辑的事情(宗教礼节);要他们绕路走,浸入水中,先进入绞肉机(要他们承受痛苦);而他自己却不进入绞肉机(终极质问:神如果存在,为什么要创造苦难?为什么神自己不来世间替我们承受苦难,或者索性从根本上消弭苦难?);难道潜行者就是那种借着别人对“房间”的渴望而借机敛财的恶人吗?(宗教是不是本质上靠人类的痛苦发财?)更甚一步地说,作家还指责潜行者享受看绝望的人受苦,而他能够“play god”,决定谁生谁死。
这些可以说涵盖了现代社会对宗教的根本质疑了吧?潜行者怎么回答的,他眼含热泪,非常委屈,他为了“带人进入房间”(寻找信仰)这件事,被社会所不容,物质匮乏,自己也多病,这都是他做出的牺牲,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些绝望痛苦的人找到信仰、满足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他认为自己的意义和尊严就在于引导这些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才有了基督的意向。
另一个有趣的点也能够佐证这个事实,那就是潜行者的妻子。和那两个失败者不同,她是一个“信徒”,只不过她的信仰对象是爱情。在她的描述里,她接受爱情所带来的一切痛苦和欢愉,甚至说正是因为有痛苦才有了欢愉。这个宗旨完全吻合了整部片子里不断重复出现的意向:水所代表的痛苦,只有像孩子一样柔软地接纳顺从,才能跨越痛苦,也只有跨越了痛苦,才能找到真正的解脱。
看过老陀的,会意识到“像孩子一样柔软顺从”、“跨越痛苦”都是他亘古不变的主题,老陀对罪犯的悲悯也来自于他这种非常复杂的宗教情绪,越是在恶里打滚的人,越有可能承受加倍的心理苦痛,越有机会得道解悟。
故事的尾声,又累又气的潜行者说自己再也不带人去“房间”了。妻子在安慰他,表示她可以跟他去,却被拒绝,为什么?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悲伤的情绪,他说:“万一你也通不过考验呢?”妻子是什么人,是一个有一定觉悟的人,但她的觉悟表现在爱情,至于她的信仰还是个未知数,因此潜行者害怕连妻子也会在索求信仰的过程中被过多的痛苦劝退——所以我看到评论里说什么潜行者最后不再相信房间了,这是不对的,他的信仰没有变过,他是不再相信人类去信仰的能力了,而妻子,是他内心的一线希望,他没有勇气去试。我想这个情绪也很好地代表了老塔本人的态度。
老塔对宗教信仰的坚定还可以在片尾小女孩的意念超能力方面看出来。潜行者和妻子二人自始至终是以一个“被损害”的形象出现的,他们生活在潮湿阴冷贫瘠、不断被工业社会震动(火车)且充满污染的环境里,他们的女儿是个残废,这些都对应了真正的信仰所遭受的苦难,可是正是这样的苦难,生出了看似残废,实则超人的女孩,全片中这个女孩的特写镜头是彩色的,彩色是老塔专门给予信仰的(zone)。
2,画面的“plasticité”和比喻
很多人看雕刻时间,会从字面意义上认为老塔拒绝隐喻,但其实他整个想要表达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意思:他称之为“象征意义”的东西,是指一个物品A作为一个确定的概念B的具象化;而他称之为“比喻”的,是指一个物品A作为一个不确定的形而上概念B的具象化。
因此很明显,老塔如此排斥“象征”这个说法,是因为象征很大程度上缩水了他想表达的对象的层次和立体程度。他并不满足于表达一个确定的概念,而想追求“不确定”。
但是“不确定”也并不意味着“包罗万象,说了白说”。这就是一个非常难以让大众理解的度量问题了——很多人,比如我,在系统地学习现代艺术之前,都觉得现代艺术是个骗局,每个人都说自己想表达一个非常不确定的概念(比如Gerhard Richter),那这个“不确定”难道可以持续模糊到毫无边界吗?那岂不是谁都可以当艺术家?随便弄一个东西,就说它有“不确定的隐喻”,都说得通不是吗?但显然天才和大师是不世出的,对隐喻的选择是有原则、有宗旨、有章法的,老塔拒绝“确定化”他的内容,不代表他想表达的内容是“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它是有边界的。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说,“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也没错,因为大部分人通过自己的感知系统所获取的信息基本都在老塔的意图内:就像在每个人面前放一个三棱镜,所折射出内容的不确定性让它成为了一个容量极大,甚至无限,但并非无法抽象归类的集合。打个比方的话,比喻就像是一个无理数集合,象征则是一个数字。
因此在隐喻的媒介方面,这部作品中展现的场景、道具均堪称艺术品,这,就是典型的现代艺术的表达语言。
我该从哪儿知道,
我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我该从哪儿知道,
其实我并不想要自己想要的东西。
还是说,
我实际上不想要,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
它们都是捉摸不透的东西,
当我说出它们的名字,
它们的内涵就像烈日下的水母,
开始模糊、融合乃至消失。
我的良知渴望素食主义赢得整个世界,
而我下意识却渴求一块抹上汁的肥肉,
那我想要什么?
让他们为自己的欲望投以一丝嘲笑,
因为他们所谓的欲望,不过是内在的动力,
不过是灵魂和外界之间的摩擦。
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相信自己,
让他们变得像小孩儿那样无助。
因为软弱是伟大的,而意志力是毫无意义的。
当一个人降生于世之时,他是何等的脆弱与柔和。
当他行将就木之时,他又何等的僵硬与麻木。
当一棵树茁壮成长,它是何等的葱郁与婀娜。
当他变得干枯与僵硬之时,便垂死挣扎。
僵硬与挣扎是,死亡的伴侣。
婀娜与柔弱是,鲜活生命的体现。
要知道,生命的僵硬是不可抗力的。
一个人也因为备受折磨,心存怀疑,而投笔著书。
他就得无时无刻,向自己,向别人证明自己的价值。
如果我坚信自己是个天才,那何必著书?
究竟为了什么?
我们生存是为了…
你们的工业科技,你们的高炉转轮,还有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
设计出来都是为了减轻负担,享受更多。
这些全都是拐杖和义肢。
人类之所以存在,是为了艺术创作。
与其他人类活动不同,艺术创作是无私的。
那是宏伟的幻想,真实的绝对写照。
你们在谈论我们生命的意义,艺术的无私。
就拿音乐做例子吧。
音乐和现实关联甚少。
即使有关联,也不是思维上的,而是力学上的关联。
而空洞的声音,就与一切关联脱节。
然而,音乐奇迹般地,穿越我们的灵魂。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与“噪音”达成和谐共鸣的呢。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把它当作极乐的源泉,以至使自己震撼,使众人归一。
这一切又何必了,还是要说,谁需要这一切。
你们会说“没人需要这一切,这毫无理由,也毫无私心。”
不,我不这么认为。毕竟,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意义。意义和存在和理由。
又拿我来当实验品。
实验,事实,最后才道真理。
根本就没有事实这么回事,尤其是在这里。
所有这一切都是,某人愚蠢的发明。
难道你没发觉?
当然你会想找出谁是始作俑者。
你的知识又有什么用?
有谁的良心会遭到谴责?我的良心?
我并没有良心,我只有神经病。
有些混蛋骂我,我受到了伤害。
另一些混蛋又来赞颂我,我又受到了伤害。
我把内心与灵魂奉献出来,他们却将其蚕食一空。
我本想消除灵魂中的龌龊,然而他们又将其蚕食一空。
他们都是有文化的人。他们都是饿鬼。
他们周围总是围绕着一大群记者,编辑,评论家还有一些络绎不绝的女人。
他们都渴求,来啊,来啊。
如果我讨厌写作,如果写作对于我是无尽的折磨,痛苦而羞耻的职业,呼之欲出的毒疮。那我算个什么作家啊?
我曾经以为自己的书可以使人们变得更好。
不,没人需要我。
当我死去后,两天后,他们又会蚕食其他的人。
我本来想去改变他们,结果他们改造了我。按照他们自己的模式来改造。
过去会认为,未来只是现在的一个延续,带着变换在地平线上隐约闪烁。
而现在呢?未来和现在已经融为一体。
难道他们已经早有预谋?
他们什么都不想知道,他们就知道蚕食。
你梦想着一样东西,得到的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改编自短篇小说路边野餐,是一段旅程探索也是个超长的谈话,故事更完整些也没那么散但冗长,台词太高深,场景很震撼,胶片版本不太好,古铜色的画面,大早上看让人再多睡一会儿吧,散场时还有坐在椅子上进入梦乡的。三人三角形还有狗河人的海报印象很深,这片老让人想起同名的关于乌克兰核爆区的游戏,北影节资料馆。
最后的北影节的夜晚。在作家、科学家和潜行者的对话中,主题更直白了,核心仍是终极的追问,一种乌托邦叙事。而最震撼我的,也仍是他为此付出的电影语言上的努力,建造一个人间(工业)废墟,一座希望的(自然)绝境。只是结尾的爱与奇迹,和欢乐颂,真的不如他提供的那些内在的动力更击中我。
老塔抱歉,确实还够不到这部电影的审美门槛,只能期待未来重新具备鉴赏能力后再次观影了。看的过程中一度希望还有一条评论音轨,可以放一段解说一段,再接着放,否则真的完全不知道电影在说些什么。太吃力啦!王老师说这电影比俄罗斯的大列巴还难啃,这个比喻也算比较神奇了,还有影迷说这电影是用灵魂看的,肉体是用来睡觉的,我竟然也无法反驳。能同时跻身IMDBTOP250,视与听影评人百佳,视与听导演百佳,TSPDT1000,说明电影还是有他的独道之处的,这个留待未来的我刷新认知之后再次更新对本片的评价吧。祝福自己有一天能真正看懂这部电影。
大致借了科幻原著《路边野餐》的区(Zone)设定和潜行者这一人物,至于和“外星人只是路过地球吃个野餐,留下一堆垃圾,我们却以为他们会回来”的故事,已经十万八千里远。《潜行者》同时也是最黑暗凶险的一部塔可夫斯基作品(即便你只会看到绿草幽幽、污水横流的乡间废墟徒步),本片不仅对之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有警示预言,更因在爱沙尼亚塔林外景地污染影响,导致了三四位主创癌症去世(包括早逝的塔可夫斯基本人)。老塔与摄影师雷贝格的矛盾爆发(第一次拍摄胶片全部冲洗失败),导致更换摄影师,并遗留下一眼可见的画面痕迹(几次超现实的空镜头)。用爱与奇迹,去回答结尾的痛苦疑问,似乎意味深长。影片令人印象深刻的几次转场,如小轨道上黑白切换彩色,“第四个人”的镜头探进尸骸的坦克车,沙丘房间都是经典(会忍不住想来多看几遍)。
我认为这是一部宗教电影。只有绝望的人会向它求助,它也向绝望的人敞开大门。不能走宽敞的大路,因为它引到的是灭亡;要走窄路,它引到的是永生(走过窄路,潜行者对作家说,你会长命百岁)。虽然最后没有人愿意进那道门,潜行者也说自己不会再引人去,但塔可夫斯基却在最后让一个孩子显了灵。
8/10。景观配合音响转换的象征美学:草林/废弃坦克的视觉肖像并列,男主攀爬石壁和瀑布镜头右移另两人入画,冥思着趴在苔藓/泥浆,自然风鸣/诡异电音幻化成井底击水声,一汪死水中注射器针头/枪和绘着耶稣的盘子等物品,鸟飞进大厅扇起沙土,围坐房间中央前方天花板落雨,火车响动使桌上杯子剧烈振荡。
作家最后把胳膊搭在向导身上,科学家往水里扔石头时,浅薄如我只能嗅到爱的气息;向导最后带狗回家,妻子照顾向导吃药,俗烂如我却受到了比之前更重的情感冲击——这些场景足以使那些台词那些思辨退居其次。
其实作家和科学家在room门前的中止是很好理解的,并不是生命中所有的沮丧、失落、欲望和绝望都需要或能够依托于信仰、尤其是未知的信仰来安慰。我总是认为褪去神秘主义的信仰才更值得追寻。比起声望更大的乡愁和镜子,这算是塔科夫斯基比较骨骼清晰的作品了,也可能因此有更大诠释的空间。
塔可夫斯基的目光永远向上,潜行者就是一部纯粹的形而上影片。从始至终,我们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引领,从最初的怀疑,到将信将疑,到姑妄听之,到宁信其有,到最后的失望。其实,结尾那个被意念推动的杯子,才是一切的答案。
老塔企图在电影中表达太多东西,但“深刻”不是这样体现的。文艺的深刻不是依赖思想观念,而是依靠审美感受。审美价值上的深刻依靠的是艺术家把普通人容易遗忘的、不易被意识到的生活世界的结构展示出来,这种结构化为审美情绪来传达。靠思想观念支撑的是言说,而艺术是展示。在展示层面来说,本作是不够深刻的。大量颇为冗长的对话破坏会使天平往言说(而不是展示)上倾斜一些。本作远远不如他的《镜子》。《镜子》是把自己的观念、情绪化作抽象的诗意场景展示出来,达到了展示的深刻,也因此老塔的巅峰之作。(8分)
1.跪了,大师不愧是大师;2.灵魂、潜意识、现实、梦想、幸福、无私与自私、人性的弱点...这么多的元素叠放一起,并用形而上的方式呈现,真心膜拜;3.臭水沟,化腐朽为神奇,神奇无处不在。
不知是不是塔可夫斯基最晦涩神秘、最形而上的电影?没有[飞向太空]的紧张窒息感和精彩反转,像是什么都没说,又什么都点到了,对潜意识和欲望的呈现、对人生与信仰的琐碎辩论非常折磨人。缓慢移动长镜头把臭水沟也能拍得诗意无穷,又见神秘屋内骤雨,黑白现实与彩色"区域"图景,念力移物。(8.3/10)
我宣布,我不懂艺术,我退出。全片最让我欣喜若狂的时刻,就是结束字幕终于出现的时候;熬过3个小时的非人折磨,我感到了导演所要表达的绝望,听见最后全场掌声响起,我的确感到了导演所传达的那种无比的孤独——人生的绝望,仿佛看一部塔科夫斯基的电影一般。再见吧艺术。
只有老塔知道怎么拍“疲惫”。
《镜子》完后觉得可以挑战这部了,结果看得我吐血。你抒发乡愁可以,你致敬自己可以,管你黑洞里有啥你不装逼老老实实讲个探险故事会死吗,这种题材就不适合拍成文艺片,还叨逼叨半天看得我想撞墙!
经典修复,充满隐喻的虚无主义杰作。内容可以说什么都没有,也可以说包罗万象。从爱森斯坦到塔可夫斯基再到萨金塞夫,俄罗斯/前苏联出了好多镜头调度大师啊,“潜行者”标志性的推移镜头可以冠绝影史了吧……
#重看#4.5;处处充满天问式的哲理辩论,几乎可视为塔可夫斯基对宗教、艺术、科技(三位主角的指代)全方位的深入剖析,可能是他最潜进内心的一次;亦可窥见或想象如苦行僧般的拍摄过程。工业/核辐射侵蚀下的自然景观趋于毁灭,人类信仰的岌岌可危,对情感的无力把控,老塔实在野心太大了,几乎每个点都触及到生存本质。将末日般的废墟空间定义为「区」,不惟是一个圣愚(圣者)最后的栖息寄望之地,更是人类心灵与精神的投射区域,是悲伤者的圣地,它时时波动,如水波(又是大量水流/雨水/牛奶意象)般无形无状亦千形万状,它吸收承载着虚妄想望,警戒提醒着边界的存在,需要用灵魂去感受。名场景太多——移动的杯子,首尾火车的震动,沙丘,缓慢移动的长镜,屋内的雨,远处的狗。
据说致使塔可夫斯基与妻子、男主角早逝的原因就是在污染重灾区花了两年多拍了这部影片,而下一部即离开祖国的《乡愁》。作为一名电影的潜行者,他自己内心的欲望是什么呢?16年于@北影节@资料馆
转:大一毕赣看到《潜行者》,他有点好奇。片子放起来,“我一看就吐了,什么鬼啊这是?”他咒骂着关掉机器,但那电影又像个对手摆在那,每次想看片,都觉得要先把它解决掉。过了好长时间,终于看完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毕赣觉得好像对电影有点开窍。
给塔可夫斯基一条臭水沟,他能拍出过去文明史,给塔可夫斯基一个玻璃杯,他能拍出未来宇宙观,给塔可夫斯基一个空房间,他让时间驻留于现在,拍了三四遍的《潜行者》,上帝也不想让它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