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穷,更多的是指心灵
《男人不可以穷》因为题目的原因,很久都不想看这部片子。看完这部片子,知道这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作者本人就叫:薛可正。就不再觉得这是标题党了,这是一个男人,对自己在说话。男人不可以穷,因为,穷来源于自卑、来源于不努力、来源于不成熟。一个自信、认真、有担当的男人是不会穷的。
在一个人生把所有的门都关上的时候,那一扇窗要靠撞的。薛可正,很懦弱,懦弱到逃避责任,懦弱到自卑,一点风吹草低就如临大敌。面对真爱的以娜,那些恶毒的语言,完全是因为对自己的否定,只有通过对最亲的恶毒言辞才能平衡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什么是极致倒霉,就是笨到家之后,还送上门给人砍。什么说是否极泰来,就是父母积了福德,回报在孩子身上。当那个救命恩人出现,告诉你是因为你的父亲的时候,觉得父母就在身边保护你。那种爱,时刻在身边。
和可正不同的,可勇一直是敢于担当,很真实的活着。有脾气有发,闯了祸就承担,有架一起打,有难一起挡。他的勇敢、真实,和可正的懦弱逃避推卸责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同样面对爱情和事业,可勇显得更能拼、更担当。
这是一部正能量的电影,小说的作者也是在反省自我中成长。所以,在电影的最后,可正也勇敢起来、在父辈们的谈笑中可正认真的反省自己,在和以娜的交流中,可正正视自己的不足,在最后勇敢的面对爱情,承担起一个男人的责任。
这就是一个男人,从男孩到男人的成长故事。故事紧凑但不凌乱,在各种矛盾中透着温情,亲情、爱情、友情,每一种情感的表达都是自然而不做作的,演员表演中的一个小动作、一个微表情,都准确的表达了语言背后的心意。
非常出彩的一部电影,没有讨好观众的狗血桥段,没有浮夸的表演,静静的讲故事,平和的表达一个男人的思考。
2 ) 男主的选择-我替前女友伤心
难道这个故事是告诫我们女人不要从儿时陪伴并且教会一个男人成长,因为你所有的付出,在他成熟后,你们将会分开.他会离你而去.
可正为什么最后选择安儿,而不是以娜呢? 为什么这段从上学时就开始到30岁的恋情,他那么轻易割舍呢?难道一点都不痛吗,是时间麻木了他的感觉吗?还是因为一直以来,以娜都很独立,也都不需要他照顾,反而是照顾他,而安儿就不同,她很需要帮助,无论在生活还是内心上,那可正选择他是因为爱,还是因为同情呢? 他说遇到安儿,他想做个有责任的人,那么以娜就不需要他负责了吗?
3 ) 一家三口•三味人生
还记不记得上一次坐进电影院看电影是为了什么?是因为著名的导演著名的演员外加铺天盖地的宣传?是因为电影还算不错的口碑?是因为无法通过电脑感受的华丽特效或是宏大场面?还是因为只是和朋友出去玩顺便找部最近上映的大片看看?还是,只是想去看看这百样人生。
《男人不可以穷》应该属于最后一种。全篇故事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环顾四周,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能找到似曾相识的影子。不过是些最平凡不过的家长里短,就连那点爱恨情仇也都简单地像一锅多放了点盐的番茄蛋汤。味道可能有点不太好,但多塞一口白饭也就过去了,总不至于扔了筷子掀了桌。忍不住想起最近网上沸沸扬扬的1%和99%,这部电影的故事必定属于那最为平凡不过的99% 。就像小说里的一句话“我有我的朝九晚五,他有他的夜夜笙歌”,这就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关于朝九晚五的故事,故事里的人实实在在地生活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现,薛家三个男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从三个侧面,讲述了这个关于“男人不可以穷”的故事。
初登场的薛可正简直就是当下最不受女孩欢迎的“直男癌”患者,肩膀塌脖子缩,衣服搭配无比糟糕,黑框眼镜又土又呆,整个人看上去邋邋遢遢,在一个毫无前途的小助理岗位上一做就是七年没有任何长进,一打眼我觉得他脸上就写着一个字:“怂”。怂得不思进取,怂得固步自封,怂得不知道为了自己争取应得的利益,怂得用自傲自大来掩饰内心的自卑。这也就难怪当他看到自己唯一骄傲的女朋友上了保时捷的时候,整个人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那点自尊摔得粉碎,因此自己的女友恶言相向,只想把自己所有的痛苦都加注到对方身上,以致后来以娜和他愤然分手,在那一幕里,黄宗泽活灵活现地演绎了一个面目可憎的薛可正。这样的场景何其熟悉。微博上,天涯上,校内上,自己身边,我们见过多少这样的故事:最初的爱情美好单纯,年轻的姑娘在最美的年华里无怨无悔地陪着最爱的男孩吃糠咽菜,甚至奔波流离。可男孩守着一份工资少得可怜的工作,动辄指天骂地埋怨社会不公,总觉得身边的人都不干不净,干得比自己好的男人不是有背景就是抱上司大腿,女人则大抵都上了上司的床。在他们的心里,世人皆醉我独醒,所以注定遭遇不公的待遇,不上进得很安心。姑娘想敲醒男孩,提醒他应该为未来奋斗,可只会被嫌弃肤浅,爱钱,拜金。最后,彻底失去信心和安全感的姑娘心死离开,寻到了更好的出路。经年后再次说起当年分手,有多少男孩只会撇撇嘴说,还不就是爱钱,跟着有钱人跑了呗……他们可否真正会反省,这一切究竟是因为什么。他是典型的穷人,物质穷,心里穷,这样的人最容易把遇见的一切都归结为钱的错。他被炒鱿鱼,因为没有钱没有背景;女友和他分手,因为他没钱。甚至,当他发现以娜在饭店吃饭时都会拽着安儿气势汹汹地杀进饭店,甩着手里的卡叫嚣要包场,妄图用钱来找回失去的尊严。作为一部电影的主角,薛可正无疑是幸运的,我们终于见证了他在生活打击下完成的从外观到内在的一步步转变,见证他从一个满心满眼都是“我”的人,变成了一个真正会为他人考虑的人。只可惜,生活不会给他重来一次的机会。现实是残酷的,无论你是否准备好了,它都在推着你前行。8年前的平安夜在茶餐厅告白,8年后愤然分手,然后释然,无奈离别。犹如轮回一般,他们两人摆出各种表情做了最后的合影,镜头回切到可正的手机上,他们表情、姿势一如往昔,就如他们都在对方的生命里占据了无法抹去的位子,但他们也都走上了各自的路,未来再难有交集。以娜去了英国再不回来,而可正也在转变的过程中遇上了安儿,虽然他依旧带给了安儿伤害,但成熟之后的可正,终于能许诺给一个女人美好的未来。
薛家的第二个男人陈伟霆的薛可勇,电影里他的戏份不算多,但却跳脱地足够抢戏。开幕第一场就是刚刚出狱的他因为炒金和父亲大吵一架之后摔门而去,发现可正上班之后无论是咬牙切实地说话还是挑眉咧嘴的表情满满都是挑衅。他就像一个每个家庭里都会存在的熊孩子,不知道妥协,不会讨家长的欢心,不愿意按照父母安排好的路去走。甚至在发现老哥赔光被人奚落之后,他的表情里还有那么一点幸灾乐祸,各种小表情活灵活现的有那么点欠揍的味道。很多人都说可勇是“中二病”,但我觉得不是。他应该是个冲动暴躁却又简单到直肠子的大白羊,一点就炸脾气暴躁,横冲直撞鲁莽自傲,但内里,他是善良而柔软的,对自家哥哥各种不屑但还是会在他遇难的时候第一时间跑出来救他,虽然每次见老爸都会吵得不可开交但还是会在知道前尘过往后想维护老哥的形象不想让父亲失望,虽然因为家里没有他的照片又和父亲大吵一架但在见到父亲钱包里的合影后痛哭失声。监狱里的三年磨练让他明白了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知道要去为自己挣一个未来。他虽然和可正一样在物质上不够富裕,但面对爱情面对现实,他无疑是比可正要成熟的。面对他爱的姑娘,他知道自己不够好,但他仍然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想要为自己的小家挣一个未来。但他依旧不够成熟,比如他为了佣金炒爆了仓,比如面对拜金的岳母他仍然无力,甚至因此和Yoyo吵架,怒气冲冲地说不结婚算了。但至少,他从一开始就有一颗足够上进的心,让港女Yoyo愿意为了他洗尽铅华回归平凡,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至少在这个故事里,Yoyo不必面对以娜的绝望,她还有勇气说有米煮饭没米煮粥,只要能和阿勇在一起,世界末日都不怕。恍惚觉得,这里的可勇和Yoyo大概就像最初的可正和以娜,有爱情,有激情,就算前途一片迷茫,仍然会勇敢地手拉手向前闯。虽然人穷,但心不穷,这样的人面对生活会更加勇敢,也更值得一个美好的未来。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陈伟霆的演技,各种小表情小动作拿捏到位,该狠狠该怂怂,和老哥一起被人逼到墙角差点挨揍时的表情和他与老哥吵架时的狠绝完全判若两人。不同于薛可正的浓墨重彩,可勇的故事是穿插展现的,寥寥几场戏就勾勒出了一个鲜活的与他本人完全不同的形象,说明是真的走了心。
最后一个男人是老戏骨廖启智演绎的薛爸薛天来。我一直在思考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初登场的老薛同志,可正是怂,可勇是莽,那薛爸大概就是耿。他是正直的,几十年警察做下来,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对生命看得很透,就像他一直拿来教育孩子的那样,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是自己的事要尽力做到最好。面对当下的生活,他是安稳的。就像电影最后可正总结的那样,虽然没钱但不穷,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一班几十年的死党,两个焦头烂额但勉强孝顺的儿子,还有很多又哭又笑的回忆。他属于那种心不穷,物质也不穷的人。他不富裕,但在能力范围内,他过出了最好的生活,给了相伴多年的妻子还算幸福安稳的人生。只是,他对两个孩子的教育都出现了偏差,又或者说,是他固守了多年的价值观,和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不再相符。原来的可正守着他的教导变成了一个唯唯诺诺的人,不思进取,怨天怨地怨神明,做着老爸心中的乖儿子。而可勇有着和薛爸一样的暴脾气,一碰就炸,明明都拥有美好柔软的内心,却总是没有机会坐下来掏心窝子好好聊一聊。可勇是叛逆的,说不清他究竟是看不上薛爸陈旧的观念还是他发现自己不能像哥哥一样做老爸心中的乖儿子而有点妒忌,他想要闯出自己的路,不愿意让父母为他忧心。所以我太懂可勇在看到薛爸钱包里的合照时那一瞬间的痛哭失声,也太懂可勇躺在床上劝说可正放弃炒金时内心的波澜,一如可勇再回家时和薛爸打招呼后,薛爸脸上隐隐的笑意。他们都是不愿意当面服软的人,但他们都把对爱人、对亲人的爱,刻到了骨子里。
这样的一家三口,就如同社会的三个侧面,或者又像是人成长的三个阶段。把可正排在可勇前面似乎有点不公,毕竟整部电影围绕薛可正这个角色展开,讲述的是他在现实推动下的成长和转变。而可勇和薛爸,因为篇幅限制,人物形象都相对平面、固化,没有太大的变化。照回现实,可正和可勇的故事都带有自己的艺术色彩。现实里的可正虽然到处都是,但未必都有运气碰上能够拉他一把的阿栽和德哥,未必有运气有以娜的不离不弃,未必能在错过以娜之后遇到同样美好的安儿。而出狱后依旧能找到不歧视他的工作的可勇更少有,能遇到愿意为他洗净铅华回归平凡做人妻的Yoyo的机会简直微乎其微。可勇大概更像很多人内心的写照,有阴暗的一面,有不堪回首的往事,面对不和不公想要掀桌暴走,但他依然是阳光的,骄傲的,会告诉自己不要回头看过往,要努力向前奔跑。每个人面对的现实都不简单,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就像当年看《士兵突击》的时候,老七教育三多那样,过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永远解决不完,看得,就是你如何面对。现实永远是不圆满的,所有美好的人生,都需要我们一点点去挣。
电影里每个演员的表现都非常出彩,除却先前说到的三位,还有令我眼前一亮的就是翟天临的Jacky哥,总觉得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心术》里的小医生郑艾平,转身抓乱头发手操菜刀,驼背叉腰,活脱脱一个拽得二五八万的暴力流氓土豪。不过说实话,后来补粤语版的时候听着他那口全片最正宗的普通话和黄宗泽的港普对戏,愣是让我出了戏。当然,还有那些出镜更少的人,每一个都是那么惟妙惟肖。一如颜值爆表的薛氏兄弟俩,收起了真实的自己,发型一改服装一换,就这么化入了茫茫人海,变成了可能会在街头和我们擦身而过的普通人。
拉回来再说说这个故事吧。原本的小说就是简单而直白的,改编成电影后,导演努力保留了重要的情节,却因为时长的限制使得全片就像被按了快进键一样,节奏推进略显粗糙。现实主义的电影其实不好拍,讲的这些个故事都太过家长里短,平常得就像每日茶余饭后会聊起的八卦。线索铺得太广慢慢推进容易彻底碎片化抓不住主线,但主线情节太过理想又会被观众一眼看出漏洞所在。相比电影,这样的故事可能更容易通过几十集的电视剧来展现。所幸,导演最后成功地做出了一个还算真实的故事,就像普通人家桌上的饭菜,今天可能这个汤有点咸,明天可能那个菜有点过,后天米饭可能又有点不够软,永远都不够精致,和五星级饭店的大厨相比总有无穷无尽的缺点。但如果是为了填肚子,很难说究竟那个更为实际。是选择看一部特效精美画面华丽惊心动魄的大制作,还是静静地看一部小成本的家长里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们生活的现实都是那么平平淡淡,就算指天骂地怨恨生活不公,但一觉睡醒依旧需要和现实相伴前行。所以,与其结怨倒不如和解,试着去和现实好好相处,试着去进行某些妥协,进行更多的争取,为所有你爱的和爱你的人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兜兜转转,我们都会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再遇到那个曾经迷失的自己,那时候我们一定能大大方方地捡起当年的顾虑,笑着对现在的自己说一句:看,有什么大不了的,都会过去的。就像电影的最后,自闭症的孩子手下流淌出的《婚礼进行曲》,唯美悠长,那是徐徐展开的美好未来。
电影的最后说,男人不可以穷,这个穷不是指口袋里有多少,而是指心里有多少。赞同之余,我还是忍不住再补一句。站得高方能看得远,心与物质达到了平衡,才会收获最好的生活状态。心和物质都穷的人是可怕的,他们会把一切问题都归结为没钱两个字;心穷物质不穷的人同样是可悲的,他们只会用钱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有内心富足了,我们才会去更好得创造物质,享受物质,给身边的人足够的安全感,也才会站到一个更高的位置,最终发现,其实很多问题从来都无关于钱财,重要的,是内心。誓言大家都会说,但就像最后那一场老警察聚会,做不做得到,才是人们真正看重的。
最后,推荐大家去读一读薛可正先生的原版小说《男人不可以穷》,故事比电影更为丰满,情感推进更为细腻,可正和以娜,可勇和Yoyo之间的故事更为真实,许多因为篇幅限制而电影中略显平面的人物在小说中更为立体。电影集中拍摄了小说前一半的故事,后一半里,我们的火爆小子薛可勇,也获得了真正的成长。最终,薛氏兄弟都成长为了最好的样子。也祝看了这部电影,读了这部小说的你,拥有真正美好的人生。
4 ) 尽她八年青春
除去故事里狗血的背景线和主角光环,最引人注目是爱情和成长。
张以娜和薛可正一起八年,她每份工作薪水比他高,却从来没有嫌弃过他,甚至在被怀疑,每次寒心之后,还是那么爱他。
一个女人能有几年青春?八年的时间,几乎是耗尽了她所有的青春年华,如果不是死心塌地的想和这个男人过一辈子,怎么可能付出最珍贵的时间在他身上。
然而和所有的故事一样,张以娜用八年的青春,教会了一个男孩变成一个男人。薛可正从一个不懂爱情的男孩变成一个温柔体贴,能给得起心爱的女人未来的男人了。然后薛可正找到了他的安儿,还向她发出请帖。
一个男人终于长大,然后变成了别人的男人。即使主角光环附体,我仍然忍不住想骂他一声渣男。
当你爸爸生病她来医院看望的时候,挂断你电话四处为你筹钱的时候,生日特意去能碰到你的地方的时候,她对你的爱那么溢于言表。她只想要一句别走,你却潇洒的任她离去。
我知道,总有一个人会陪伴薛可正走完这一生,不是安儿也不一定会是张以娜,但是越陷越深的总是女人,你一片云淡风轻,她却是再也不见。不和你联系是因为放不下你,当你从容的回忆起以前的故事,记录着和这个在一起八年的女人的点滴,你没有一分恰当的心痛,才最让人心痛。
因为最心痛,是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不爱的那个人,明明就是薛可正。
5 ) 在穷与不穷之间,我学懂了一些新的道理
Part1:金句
1) 以娜(邓丽欣):你为什么还是这样没有改啊?为什么你老是强调自己有这样问题那样问题?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你才有问题的,很多人都有问题的我也有很多问题要处理的!你有事的时候就要人担心你,你有没有想过要去关心别人?
2) 以娜(邓丽欣):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了,但人变得更快。一个人就算在你身边多久,和你有多好,只要他一变,没有东西可以阻止的。要面对事情的时候,最终也只是剩下我一个人面对。你说我赖你,你说我嫌你穷,其实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之间是什么问题?我和你在一起这么多年,你都不懂得怎么去爱我怎么去关心我。
3) 薛可正(黄宗泽):——为什么不看好老爸?
薛可勇(陈伟霆):——你除了会赖别人你还会什么?
4) 薛可正(黄宗泽):一直以来,我都在逃避责任,不管是男朋友,大哥,甚至是做儿子的责任,什么角色都好,从这分钟开始,我决定改变。
5) 薛天来(廖启智):——他有案底的你知道吧?他失业了你知道吧?他既硬颈脾气又臭……
Yoyo(陈嘉桓):——我知道啊。但这无所谓。我们有米煮饭,没米就煮粥,就算什么都没有,我们就勒紧裤带忍一餐半餐咯。
6) GRACE(关宝慧):你是大人来的,交代一句你会吧?
7) 薛可正(黄宗泽):申请到那张黑卡时,我以为钱是万能的,可以买下全世界,但今晚,所有东西都提醒着我,很多东西(爱情、健康),钱是买不到的。
8) 薛可正(黄宗泽):我终于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我竟然怀疑一个在平安夜都愿意陪我吃茶餐厅的女孩会嫌我穷,真是错得离谱。其实我给不了你的不是物质,而是安全感才对。
以娜(邓丽欣):如果你早些想通,我们也不会搞成现在这样。但我相信你是一个好男人。
薛可正(黄宗泽):你是一个好女人才对。因为你可以令一个男孩变成男人。
9) 天来旧同事(田启文):你们记不记得你们当初第一次怎么哄你们女朋友上床的?其实说了什么不重要,关键是你说得出,做得到。那那个女人就会对你死心塌地,就赶都赶不走的了。
10) 薛天来(廖启智):我只说一次的,你认真听。你记住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是自己的东西就把它做好。你叫薛可正,是希望你以后能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做人。
11) 薛可正(黄宗泽):我把这个故事叫做《男人不可以穷》,是想告诉一班和我一样没钱的巴打听,穷不穷,不是算你口袋里有多少,而是算你的心里有多少。
Part2:港片
之前看过陈可辛的访谈,他说对现在港片的低俗化倾向感到很忧心。那种“接地气”根本就是扯淡。“讲脏话、三级……所谓接香港的地气,但我觉得根本不是,是一种哗众取宠。用那样的方式拍所谓的港片,我真的做不到,也不想做。”
按我的理解,这些制作质量越来越不忍直视的“低俗港片”已经早已到了“恶俗”的地步。且远远没有早期如《志明与春娇》时的那种精致感了。这种越发泛滥的低俗片,我觉得是一群(年轻?)香港电影人的集体发泄。他们的发泄行为用粤语说更贴切,叫做:发烂咋。他们的价值观就是:是啊我就是不爽你大陆的审查制度啊我要创作自由啊我宁愿不要票房不要制作质量不要高额制作经费都要讲我的粗口拍我的伪色情啊吹咩你大陆就是不给拍这种片我能拍啊我不想被你绑手绑脚啊。就是这样一种心态。
直到昨天看完《男人唔可以穷》,我才发现,这才是真正的接地气的港片,这才是为什么支持着我还会看港片的理由。今年有个片子叫《窃听风云3》,讲述的是一个看似很接地气的故事。拍得也很不错,但对于像我这种看着香港影视长大,母语是粤语的大陆人来说,隔阂还是有点大。要接受其中呈现的矛盾和感情有时还得查查维基百科。但今天看完了《穷》后,听到了如此多熟悉的可能我们身边很多人都讲过的这些台词,看见了这些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会碰上的麻烦事痛苦事意外事,我顿时感到特别亲切。整个人很快就代入到了其中的感情里 。现在的港片,愿意简简单单好好地讲一个故事的创作者已经越来越少,或是流于个人风格的炫耀和强调,或是在合拍片的风潮中走向迷失。这样的有香港味道,有工薪阶层的粤语味道(不要讲两句中文就夹杂一句英语)的电影,我希望能越来越多,而且不限于改编自小说。
朋友有次翻我的豆瓣观影纪录,说哇你怎么花这么多时间看港片?我问他(他也是粤语地区自小受香港文化影响长大的),为什么不能看呢?他说现在的港片港剧都烂成这样了你不觉得浪费时间?
是啊,有时我都失望透了。真的不想再花时间看港片了。只是纯粹有时想看看粤语电影罢了。但来来去去都是那几张面孔,刘青云,张家辉,吴彦祖,古天乐……然后莫名其妙地搭几个内地女演员做女主角!!!这都不止是审美疲劳这么简单了。演员审美疲劳,剧情审美疲劳,真是差不多到了电影看我不是我看电影的境界了。
钟澍佳是我比较熟悉的导演。因为他拍过很多贺岁片。每年我妈都会叫我下下来给她看。对于这个导演的水平我不做评价,我仅仅想评价这部电影里面的演员。那叫一个亲切啊。无论是主演的黄宗泽,陈伟霆,廖启智,邓丽欣;还是配角的谢天华洪天明金刚陈嘉桓,甚至包括做kelefe的许绍雄邵音音黄智贤田启文王祖蓝……是的,我从小就是看他们的戏(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长大的,那种亲切感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得到。只不过现在香港的大环境不景气,加上作品质量总给人每况愈下之感,所以看见他们的机会变少了而已吧。但一旦有机会见到他们在荧屏上出现,他们还是那样的可爱。
Part3:小恢
希望你不会介意。不过我也知道你不是真的介意。如果你是介意的话,当年你就不会喜欢上那个我了。
你最近总是很喜欢在电话里说,叫我少点抱怨,多做事情。我一直跟你理论,说好多东西都没法做,原因是一二三四五六……然后你就很生气的说,不要老是习惯给自己找借口好不好?事情做了起码怎样都会有机会成功,但什么都不做就永远都只会是0!
对。
邓丽欣的话使我猛然间醒过来——为什么你老是强调你有这样问题那样问题?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你才有问题的很多人都有问题的我自己也有很多问题要解决的!
我对你说,那你都遇到了什么问题?
——“其实你不想知道的话没人逼你的”
然后我发脾气,我说,我问你又不行,不问你又不行,你想怎样?
你从多年前的疑惑不解,到几年前的愤怒吵闹,到这一年多来的苦笑摇头,我知道,什么是心淡,什么是不再抱有期盼。
你以前对我做过很多事,做过很多判断,我说你这是控制我,你不让我去尝试怎么知道我做不到,怎么知道我不适合?到现在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到后来,我开始对你封闭我自己,我什么都不跟你说,不管我有没有努力,自然而然地,感情就淡退了不少。你知道的,但你也不说什么了。
近一两年来,你说过的话越来越多地被得到了证实,我不知道是你的确眼界高还是所谓的“女生的心理年龄要比男生大一点”,但不能改变的是,即便我折服于你的洞察力或是你的预知力,但感情的事情却强求不来,淡了就是淡了。淡到连吵架都省却了。两个人永远都之会说些无关痛痒的事情,比如说今天出太阳了有没有把hellokitty拿出去阳台晒晒啊……
之前刚看完《消失的爱人》,对感情中的“表演论”我深以为然,并且几乎又和你大吵一架。我几乎是坚信着这个道理——好的爱情会使我们变成更好的人,但如果这个更好的人不是你自己呢?如果你只是在表演这个更好的人,去符合对方的期待呢?一开始在荷尔蒙的作用下,我们都乐此不疲地伪装给对方看自己最美妙的样子,然后在相处的矛盾里渐渐失去伪装的热情,露出最丑恶的面目,但同时却还要求对方保持完美的伪装,否则就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和辜负。
我用这番理论和你争辩的时候,你快哭了,没有解释什么,或许是你知道你解释什么我都听不进。是啊,我当时不可能听得进。这个理论看起来无懈可击。
但我忽略了一点,我不是那个叫nick的凤凰男,小恢也不是哈佛心理学毕业的究极版绿茶婊——正如《胭脂扣》里万梓良对朱宝意说的:我们都是普通人而已嘛,没必要下下都搞得要生要死的。
所以,当我看到黄宗泽说,我竟然错到以为一个愿意在平安夜和我去吃茶餐厅的女孩会嫌我穷的时候,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是的,我从来没在平安夜带着小恢去一个像模像样的餐厅吃一顿烛光晚餐,包括昨晚。我很拿手地搬出我的一筐理由,一二三四五六,比如贵啊服务差啊订不了位啊……但我又何尝不知道这都是借口而已呢?因为真正的成功人士的平安夜晚餐,是不会被这些因素所影响的。所以,不争气的是自己,找借口的是自己,不成熟的还是自己。
——穷不穷,不是算你口袋里有多少,而是算你的心里有多少。
我想,我并不穷。我有一个各个成员都健康的家庭,有一个爱我的女孩在身边,我要做的,是把心里面的这些财富,努力转化成为一种踏实的甚至是可量化的安全感,然后去带给那些爱我的人。回馈他们对我的爱。
16年9月13日分割线
小恢,你还是离开我了。今天中秋节,是你离开我的一个月整,起码我单方面是这样计算的。
对不起,让你失望了。可是,我不会辜负你曾经对我有过的期望的,不管你还爱不爱我。
你变了,我知道,我和邓丽欣说的一样,我要一个人独立去面对事情了。
我爱你。
6 ) 黄宗泽类似的成功只是个美丽的神话
作为一个10年经验的期货交易者,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此片黄宗泽类似的成功纯粹只是个神话。
首先,稍微有点金融交易经验的人都知道,股票赚钱是最容易的,七亏二平一赚,大概10%。而期货是最难的,而期货中以外汇期货和黄金期货难度最大,能稳定赢利的人不到千分之一,这个数据绝不夸张。所以该片中,从没任何投资经验的人,一开始就做难度最大的黄金期货交易,半年时间能帮客户稳定赚钱,这个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其次,该片中的炒金明显是地下炒金。地下炒金的本质就是对赌。什么意思?就是公司自己组建一个网络平台,客户在平台上交易,赢了就是就是赚了公司的钱,输了就输给了公司。不管输还是赢,都可以赚佣金。说穿了,炒金就是骗钱,现在中国大陆就有很多类似的炒金公司,客户如果赚多了,想兑现的时候老板就直接跑路,所以永远不可能存在客户和经纪人双赢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黄宗泽的老爸坚决反对儿子在炒金公司上班的原因,要本本分分赚钱,不要坑蒙拐骗,地下炒金公司本质上就是骗。
从本片中也可以看到,香港的男人确实压力很大,一家人生活在那么小的房间里,年轻人很难看到希望。选择地下炒金公司上班,是很多年轻人无奈的选择,至少给了他们个美丽的幻想。
电影就是电影,一个造梦的工厂。对于绝大多数类似黄宗泽这样的年轻人来说,现实是非常残酷,跟港女相对物质拍拖压力会非常大,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香港年轻人结婚选择了大陆妹。
男人不可以矮,男人不可以穷,男人不可以锉。所以说,男人你得是高富帅。
其实还蛮不错的故事,就是男主变成有钱人的过程太简略了。前女友真心抢了那个带孩子妈妈的戏份,导致男主最后的选择有点诡异。
看陈伟霆跟国产小鲜肉搭戏不觉得,看他跟同辈的香港演员合作才会发现,这货真的不行…只会硬着脖子斗狠。
港片现在对网络热帖的热衷赛过大陆啊,天涯豆瓣那么多好素材国内电影人你们不用我真不想叼你们老母啊
陈伟霆帅帅帅!
給上線不到十分鐘的大師兄
现实中带点童话。对于薛可正的伴侣选择有些太跳跃了。
片可以乱拍,鸡汤不可以乱塞。全片逻辑有洞外加狗血老套桥段,而等等的各种发飙戏竟成为最大亮点,可惜出场时间太短了,海报都是骗人的
狗血的电视剧情节和浮夸的电视剧演技包装成了电影的长度给你。
三星半 三星给爆娇陈等等 我就是这么理智【
一星给以娜的人设,自己用青春和耐心和爱把一个男孩变成了男人,可最终还是没有跟她去英国陪她重病的家人。一星给以娜的台词,有些男人就是不懂关心自己的女朋友,老是谈论自己,真是希望他们听了以娜的话能反省。一星给黄宗泽的颜。
渣男脚踏两条船的故事陈伟霆镜头能不能多点
《男人不可以看》。
不错啊,除了剧情后面进展略快微狗血,总体来讲蛮好看。
男人可以穷,但男人不可以不帅!★☆
这部电影与其说男人不可以穷,还不如说女人不可以傻。以娜就是傻到全新全意付出去爱人,教会男人成熟却被新欢抢了胜利果实。旧爱说:“我今年都三十岁了!”新欢说:“人家也是九零后妈咪啦”男主就是移情别恋加贱格,何必找冠冕堂皇理由。
电影乍闻其名有种庸俗不堪的狗血感,但《男人不可以穷》实质是一部港味浓厚,定焦小人物冷暖人生又不乏励志的故事,生活总有着现实而残酷的一面,但男人所真正不可以穷的并非钱包,而是一份勇敢的担当,未有奢靡,不曾拜金,一碗稍显过时的鸡汤却也暖人心脾。
后半没前半后,对结局好失望,为邓丽欣惋惜。一个女把一个男从男孩子变成一个男人,用自己的青春教会了男孩变成熟,变优秀,最后却送到别的女人手中。不过也可能是因为要改编自高登,所以要忠于原帖故事吧。
意外地好看的香港作品。因為改編自高登故事,內容與對白都非常接地氣。一眾配角十分搶戲,亦相互擦出火花,令全片難得的笑淚點兼備。
抛出两个观点——“男人不可以穷”与“男人不可以好”——玩对冲。“炒伦敦金”俨如玩外围,非红即黑。没看原著,单从电影,并没有发现男主角是如何成长。反正到了最后,他是手持一堆钱,才有资格说“不是说你口袋里有没钱,是说你心里面有多少”,脸打得漂亮。终成流水账,大概,是因为源于帖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