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追逐蝴蝶

剧情片法国1992

主演:Narda BlanchetPierette Pompom BailhacheAleksandr Cherkasov

导演:奥塔·埃索里亚尼

剧照

追逐蝴蝶 剧照 NO.1 追逐蝴蝶 剧照 NO.2 追逐蝴蝶 剧照 NO.3 追逐蝴蝶 剧照 NO.4 追逐蝴蝶 剧照 NO.5 追逐蝴蝶 剧照 NO.6 追逐蝴蝶 剧照 NO.13 追逐蝴蝶 剧照 NO.14 追逐蝴蝶 剧照 NO.15 追逐蝴蝶 剧照 NO.16 追逐蝴蝶 剧照 NO.17 追逐蝴蝶 剧照 NO.18 追逐蝴蝶 剧照 NO.19
更新时间:2023-09-16 14:56

详细剧情

  在巴黎的郊区,人们与世隔绝。当代社会闯入了这个世界,收音机里播放着恐怖主义的消息,外国人掠夺财产,贪婪的亲戚也成了帮凶。当那个谁也管不住的堡主的堂亲Sophie死去的时候,局面变得紧张起来,那些继承者为了钱财展开了斗争。

长篇影评

1 ) 关于埃索里亚尼的一点碎念

对于奥塔•埃索里亚尼,这几年断断续续看了他十多部作品,感觉还是有点小感想不吐不快。出生在格鲁吉亚的奥塔师从乌克兰诗电影导演杜辅仁科,以实验短片《四月》初登影坛,在苏联的严苛政治氛围下并不多产,但还是贡献了格鲁吉亚风情诗《落叶》,以及效仿西欧存在体的《曾经的云雀》。后定居法国,并以《田园牧歌》为转折点,埃索里亚尼开始尝试一种纯粹内敛的反叙事风格并延续至今。《田园牧歌》如其名,是一幅安静闲适,漫不经心的田园诗意印象画作,形神俱散,有着现象还原上的随意性。

到了法国以后,埃索里亚尼有了更多的创作自由,推崇雅克•塔蒂电影中不动声色的冷幽默,并拍摄了多部具有浓烈法国气息的喜剧电影,像《强盗第七章》和《秋天的花园》等;在《月神的宠儿》和《我不想回家》等片中,导演又饶有兴致地尝试起群戏调度。《月神的宠儿》和《追逐蝴蝶》两度入选法国《电影手册》评选的年度十佳片,能被如此高冷刁钻的排名亲睐,想必导演在其作者风格上达到了和传统不一样的境界。

被禁用的叙述主体

看埃索里亚尼的群戏不免让我想到了美国导演罗伯特•奥特曼,当然并不是说两人的美学观念一致。无论是奥特曼还是英国的盖里奇,都是对剧本构造落实精准的典范。奥特曼是群戏大师,擅长使用多线体叙事,虽然表现视角不停转换与分散,但仔细想想,单元线条里还是存在着一个明确的中心统领(或是演员,或是事件的因果目的),引导我们不自觉进入角色并形成精神回馈,这里涉及到观众与银幕的辩证关系。以注意力原则组织电影结构,即使最终呈现出视觉庞杂,也只是调度上的障眼法。基本的人物清晰存在,并运动成影像的动力,所以说奥特曼们的电影是秩序严谨、吸引人的。

埃索里亚尼的群戏则有所不同。导演更喜欢把握内在的真实,场景的选择也更为独立与琐碎。同样是大量的人物,同样是线条间的耦合交互,但所有叙述上的中心都被转移至消失,用来收紧事件结构的起承转合都被导演稀释粉碎,旁枝蔓延并果实累累,变成了一盘散沙。事件被打碎,没有某个作为主体的人物视角,如窗外的他人生活,不可控制。在此意义上,封闭的时空变得广袤开放,人物的处境也有了无法描述的独特性,因为导演始终在睁大眼睛看世界。

在《追逐蝴蝶》里,人物的出场时间和对白都被压缩,观众难以靠近角色,被间离成距离之外的旁观者,恰有纪录片的某种特质。说它纪录,又不是那种生活的即时抓拍。不同于全城搜索素材的《里约40度》,或者矫情的《绝美之城》,也不同于费里尼大拼盘式的《罗马风情画》,《追逐蝴蝶》终究还是讲了一个人情冷暖的故事,只是导演的真实尺度把握在生活的事无巨细之处。虽然无甚感情上的动容,我们却也听得到一曲隐藏着东西欧历史政治与人之贪婪本性的家族悲歌。导演不刻意吸引,也不完全拒绝观众,虽架空主体,以“采集”美学瓦解经典结构,用平静代替抒情,从人类的普遍审美中抽离,却呈现出禁欲式的独特导演视角,更接近艺术的纯粹。

这种去除主体的思想还让我想到了雅克•塔蒂。形象鲜明的烟斗傻大个是于勒先生三部曲系列(《我的舅舅》《于勒先生的假期》《游戏时间》)的主体面孔,但在《游戏时间》的最后,作为绝对核心的于勒先生几乎被淹没在了人潮里,出现了长时间的主角缺席与无为,最终呈现出工业时代所有人无差别、无节制的狂欢。《追逐蝴蝶》则在一场场无主的喧闹过后,尽显曲终人散的落幕孤单。

被禁用的表演

奥特曼喜欢用观众熟悉的大牌明星,即使亮相时间不能过长,角色上也给演员留有一定的表演余地(例如2001年的《高斯福庄园》)。所以观众很难忘记谢莉•杜瓦尔在《纳什维尔》里的扮丑搞怪,或者朱利安•摩尔在《人生交叉点》里的正面全裸。换句话说,演员与角色是一层连接观众与电影的内聚力,让叙述中心化,是电影对观众“造梦”的心理根源之一。

埃索里亚尼在这个层面上跟布列松有类似之处。他也拒绝启用专业演员,那些相貌平平的群众甲乙丙,在人物造型、服装穿着上都显得朴实无华、缺少差异。布列松或者斯特劳布不允许演员去刻意模仿表情,而埃索里亚尼甚至压根不给演员展示表情的机会:电影中大量的中、远景,近景不多,几乎没有特写镜头,大部分时间我们都看不清演员的脸,更不要说面部情绪的渲染。摄影机与演员的距离成为又一个强有力的间离手段。总之导演不想让观众被任何熟悉的面孔,或者夸张的表演所吸引,不想削弱其苦心经营的真实感。

而作为导演电影里的签名方式,个人感觉就是其真实里不时掺入的超现实元素。像《追逐蝴蝶》里的灵魂现身,《于是有了光》里黑人妇女的“超能力”,《秋天的花园》里变换的动物与壁画。埃索里亚尼的电影有一种气质,于散漫中抓住世界的某种状态,或是人与人之间的,或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它不是完美的,有着对美好的冷眼相待甚至撕裂,但却是诗意的。

短评

去中心化叙事可以统揽全局,不错不错。

9分钟前
  • 还行

,《狩》没有直接叙事的中心,导演提供了一幅对族群散点透视的图像,为全景并行着的生命形态穿入一道持续痉挛的结构,超凡脱俗的场面调度,耳不遐接的声响对应,以及干净利落的蒙太奇和适当诗意化的细节,绝对值得你越过种种赞许而直达影片本身去领略他那过人的心气和匠技。

14分钟前
  • hitlike
  • 力荐

一曲欧洲贵族的挽歌。衰老的主要角色暗示着欧洲贵族的行将就木,俄罗斯老妇人的窘境更是直接表明俄罗斯贵族的没落,就像城堡内的雕像锈迹斑斑。黑人表亲暗示着贵族血统早已龙蛇混杂。老照片记录着贵族曾经的辉煌。为了维持最后的体面,他们依然过着奢侈的生活,沿用贵族的礼仪。收音机里播放的通货膨胀、恐怖袭击、殖民地起义暗示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奢侈的生活让他们入不敷出,只能出卖家产或者开放参观。城堡主人去世宣告着贵族时代的终结。而亲戚们因未得到遗产而失望,讽刺了贵族的虚伪和市侩。俄罗斯老妇收拾餐桌被女儿制止,暗示着贵族思维在年轻一代中传播。火车被炸毁暗示着局势的动荡导致了贵族的消亡。结尾日本人买下了城堡,女仆关上了写着财字的大门,暗示着资本已取代贵族成为了新时代的主宰。

17分钟前
  • 萌萌
  • 还行

埃索里亚尼对于展现朴实无华的生活奇观有病态的迷恋,他的电影结局只有两种,要么这个“完美世界”被破坏了,要么就是主角离开了。PS:字幕太烂了……

22分钟前
  • 临时昵称
  • 还行

Otar Iosseliani映画祭。

24分钟前
  • 容与行
  • 推荐

三星半。细腻的镜头下,老人们悠闲却足够荒凉到最后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种族)进入这片隔绝之地,俄国贵族将要散场,游荡在城堡里的鬼魂,或者说贵族最后的一种倔强的精神象征,还不肯离去。失落。我万万没想到会有炸铁轨这点的。厉害。直到日本人的进驻。“财”昭示了一切。

27分钟前
  • 宝井伶
  • 还行

破落户当当当,暴发户买买买,一个时代就那样结束了;如今,连那个时代也已经结束了。

30分钟前
  • 高玉宝
  • 力荐

小社区,大世界。忍俊不禁的喜剧设计+点到即止的往昔追忆+浓缩寓言的世界全景十分有余味。搁现在拍故事最后肯定是我朝人。

34分钟前
  • シリウス
  • 推荐

十分细腻

35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8.6;以人物运动推动镜头流动。安详中暗含腐朽,人性无任何善意可言

37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宁静的哀愁…细腻柔软轻缓的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的毁灭…

39分钟前
  • 小透明
  • 推荐

44分钟前
  • vivi
  • 推荐

镜头充满了诗意!

49分钟前
  • barcelona
  • 推荐

7.6/6.9 诗意化的表现貌似没有中心点的故事,其中的韵味不言而喻。看似不经意,实则有意。

52分钟前
  • 一一
  • 推荐

没落的法国贵族生活记事 精准的射击 射箭捕鱼 和吵闹的日本游客参观古堡,女主人看着老照片和信回忆过去 读完遗嘱后的分崩离析 寻常百姓家都躲不过 更何况贵族。最终讽刺的连大门都换上了日文!俄语部分无字幕基本靠猜。

55分钟前
  • 江湖片子
  • 推荐

貌似安详的乡村图景生活,暗里却昭示着社会激烈的动荡,去情节化、反戏剧化的散文式笔触,让整部影片既轻盈美妙,又包含幽默辛辣的反讽;风水轮流转,人心不古,历史的幽灵总是徘徊不去。

6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无法言说的细腻与幽默,华语片有《一一》,却不喜。

1小时前
  • 媚水之珠
  • 推荐

门球,乐队,唱诗班,弥撒,射鱼,打靶,烹调,修车,下棋,童年好友聚会,追悼,炸铁轨,合为财...

1小时前
  • 丰饶之海
  • 推荐

虽然不算那么神经刀不过也相当之神经刀的作品。非常明确的对冷战末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图解(吐槽日本泡沫经济简直了!),同时又能追溯历史(粗鄙市侩的苏联亲戚带出的法-俄旧事),军官们的“幽灵”(以及老太太去世那场戏)也非常症候,处理得相当风格化,十分隽永。92年威尼斯主竞赛+手册十佳第8。

1小时前
  • 胤祥
  • 推荐

独一道的处理方式,在强日常感和drama之间取得了长足的平衡。而其中整齐的群体调度,放弃了老苏传统的力量,转而借助整齐划一的动作加强场景内的节奏感,配合轻松的曲调,氛围怡然。而声音处理确就不太妥当,让轻松的氛围变得沉闷。

1小时前
  • 鸡蛋煎蛋煎鸡蛋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