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爱的自由式

剧情片法国2009

主演:文森特·林顿菲拉·阿伊维尔迪奥黛丽·达娜菲拉·阿伊维尔迪Thierry Godard

导演:菲利普·里奥雷

剧照

爱的自由式 剧照 NO.1 爱的自由式 剧照 NO.2 爱的自由式 剧照 NO.3 爱的自由式 剧照 NO.4 爱的自由式 剧照 NO.5 爱的自由式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09-16 15:56

详细剧情

  在法国加莱,有一批来自伊拉克库尔德地区的难民,他们遭受着绝大多数法国人的提防和排挤,热衷于足球的17岁比拉尔(菲拉·阿伊维尔迪 Firat Ayverdi 饰)就是这些难民中的一个。比拉尔梦想着去英国,在通过卡车偷渡失败之后他开始学习游泳,并结识了法国人西蒙(文森特·林顿 Vincent Lindon 饰)。西蒙是游泳馆里的游泳教练,他被比拉尔的认真劲儿吸引,并逐渐对这个年青人产生好感。当西蒙得知比拉尔学习游泳是为了穿越拉芒什海峡时他曾试图劝阻,可是当他得知比拉尔去英国是为了见到女友米娜时,正在办理离婚手续的西蒙竟然决定帮助他……
  本片在2009年的柏林电影节获得欧洲电影标志大奖和天主教人道精神奖两项大奖。

长篇影评

1 ) 理智与情感,孰轻孰重?

回顾整部影片,发现一个不可思议的真相————女人要比男人理智的多。

从贵州到长沙,12个小时的火车,躺在硬卧上看完了这部电影。昨晚还是满满的感动,今晚再次回想影片,剩下的唯有对导演满心的佩服。人的情感,真的是有层次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一件事情中抽离出来之后,我们会变的更加理智和客观。

首先,说一下法国大叔西蒙。一开始,超市拒绝伊拉克难民进入卖场购物,他和老婆两个人刚好结完账,亲眼目睹了整桩事件的全过程。西蒙的老婆很是看不惯超市管理者的这种做法,前去为难民争取购物的权利,无果。走出超市的时候,西蒙的老婆表示对他很失望,因为西蒙竟然没有为这些可怜的人争取一下,哪怕是说上一句话。可见,这一阶段西蒙对难民的态度似乎并不友好。

17岁的比拉尔第一次出现在西蒙上班的游泳馆时,西蒙对他也是爱理不采的。在看到比拉尔有钱付游泳课的费用时,态度稍稍有点儿缓和(可能他认为,经济基础不错的孩子,不会为了钱去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吧)。在教了比拉尔几节课之后,西蒙发现比拉尔在游泳方面极具潜力。在餐厅用餐的时候,电视屏幕上游泳选手夺冠的画面,再次燃起他心中的参赛热情。这次,要上赛场的不是他,而是17岁的比拉尔。(后面,在西蒙和警官聊天的情节可以获悉,西蒙是400米游泳比赛的冠军,之所以后来没有继续参赛,主要是因为没有了教练。然而,他想,比拉尔不一样,他有天分,而且有一位身经百战的教练——西蒙。)

西蒙的老婆以为他是为了唤回她的好感才收留比拉尔在家里居住的,我想,起初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因为,看的出西蒙很爱她的老婆,并不想和她离婚。只是出于尊重对方的感受才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的。然而,事情并非西蒙老婆所想的那样。在西蒙看到比拉尔的毅力和潜能后,彻底爱(赏识)上了这个少年。于是,后期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训练比拉尔。特别是当比拉尔的朋友说,比拉尔是一名踢足球的好手,因为他的速度非常快,这更加肯定了西蒙的想法。甚至,在得知比拉尔想要徒手游过拉芒什海峡,偷渡到英国和女友相见的时候,西蒙并没有立马否定他,而是用一种激将的方式去鼓励他,告诉他,只有顶级的游泳选手才能游的过去。这让比拉尔看到了一丝希望,更增加了他练习游泳的动力。

再说一下西蒙的老婆,在超市为伊拉克难民争取权利的是她,为难民们免费分发食物的也是她。然而,劝说西蒙不要留宿比拉尔的也是她(因为官方禁止难民进入法国当地公民的生活)。从她的做法里,我们可以看出:帮助他人要建立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一旦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就应该适时终止。应该会有很多人赞同她的这种做法,认为西蒙的行为有点越界了,然而,西蒙并不这么认为,显然,西蒙已经把比拉尔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从心理学上来说,这种情感的产生也不是没有可能。步入中老年的西蒙膝下无子,17岁的少年比拉尔只身漂泊在异乡,聪慧善良,孤苦无依,很容易令温情人设的中年大叔西蒙产生恻隐之心。)

西蒙为比拉尔做了什么?带他回家,让他留宿,管他餐饭,给他专业游泳装备,脱下自己的棉服给他穿上,给他钻戒(没看过电影的朋友不要误会,是让他送给他女友米娜的。戒指是为了让米娜的爸爸看看比拉尔的能力,从而换回米娜爸爸的认可,让她爸爸不要把米娜嫁给别人。)甚至,在金牌被盗的非理智状态下,能够快速的调整心态追回比拉尔。这太像一个父亲的所为了,甚至有点儿像爱人。

下面说一下比拉尔,完全是一个不谙世事的纯情少年。他来到法国的目的,是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偷渡到英国和女友生活在一起。他离开伊拉克,越过边境被土耳其士兵抓住,并套了十多天的黑色塑料袋;他藏在大货车里想要偷渡到英国,被法国警察抓捕并接受法庭的审判;为了躲避边境的呼吸探测仪,他试着克服在土耳其造成的心理障碍,练习头戴塑料袋呼吸;甚至,他拼命练习游泳,希望自己可以穿越拉芒什海峡,期间有一次还差点儿淹死于深海之中。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能够能和自己心爱的米娜相见。

事与愿违,终于,他还是死了。

当比拉尔得知米娜的父亲要把她嫁给一位远方表哥的时候,他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米娜。是日,天还未亮,他就偷偷的带着西蒙的游泳衣冲向了大海,就在他游的距离英国沙滩只有800多米的时候,为了躲避英国边防警察的逮捕,他拼命躲藏,力竭而溺死海中。

之后,西蒙前往英国找到米娜,当他把比拉尔遇难的消息告诉米娜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出米娜确实很伤心。然而,西蒙掏出那枚从比拉尔的尸体上找到的钻石戒指,米娜并没有收下。当她转身离开的那一刻,似乎都不用挥一下衣袖,就轻易的和往事作别了。

西蒙看着留在桌上的戒指,若有所思。掏出电话给他老婆(确切的说是前妻)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她丢失的戒指找到了。西蒙的老婆笑的很开心,似乎西蒙找回的不是一枚戒指,而是她丢失许久的老公。影片从西蒙在沙发上找到戒指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当他把戒指送给比拉尔的时候,似乎导演就想要说明西蒙把感情和精力用错了地方。

回顾整部影片,发现一个不可思议的真相————女人要比男人理智的多。

西蒙和比拉尔,一个对陌生少年投入太多的情感,一个为心爱的女孩献出生命。

西蒙的老婆和米娜,一个懂得不失温情的与他人保持恰当的距离,一个懂得与悲伤的过往说再见。

(关于那个被盗的金牌,据说是字幕翻译导致的误解,并非是比拉尔所盗。原文应该是:警方在偷渡者的身上找到了金牌,在比拉尔的尸体上找到了戒指。另外,根据影片前半部分的提示,也可以推理出金牌是比拉尔的朋友偷走的。他们在荒野烤火的时候,比拉尔的朋友说自己还要再偷渡一次,但是不能带比拉尔一起。比拉尔问他哪里来的钱付给中间人,他的朋友没有说话。)

影片经典台词:

Simon: "Tu sais pourquoi il veut traverser, lui ? Pour aller rejoindre sa copine. Il a fait quatre mille kilomètres à pieds pour aller la retrouver et maintenant il veut traverser la Manche à la nage. Moi, quand t'es partie, j'ai même pas été foutu de traverser la rue pour te rattraper."

你知道为什么他想穿越英吉利海峡吗?因为那样他才可以和他的女朋友在一起。他从伊拉克徒步4000公里来到这里,又打算在天寒地冻的现在游过海峡。 而我,当你离开之后,我甚至连穿过街道去求你回来都做不到。

2 ) 欢迎来到我们伪善的世界(有大量剧透)

从法国加莱到英国多佛尔的30公里的海峡,每年有12万艘次以上的货轮从中渡过,百万计的车辆从海底隧道,千万计的人流乘火车渡轮或飞机,从中往来。而对于徒步4000公里来到法国的17岁伊拉克难民Bilal,为了到英国见将被逼迫结婚的女友,除了顶着汹涌的海浪和10度的水温勇敢的游过去,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在距英国海岸线仅剩800米的时刻,却被海岸巡警发现,他尝试遁入海洋中躲避,最终不幸溺亡。

可以说在观影过程的始终都贯穿着窒息感,就算在法国这样被认作启蒙运动摇篮的现代文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一位仅是对幸福生活心怀憧憬的少年,在法律内外却没有任何一条能够满足他简单诉求的途径。更令人绝望的是,身处于自诩“文明国度”的公民(如Simon),就算有勇气对抗制度(诘问威逼的官僚)、法律(闯入的警察)、社会舆论(超市老板、邻居等),就算有社会团体或个人能牺牲掉生活的一部分供给他们衣食住行,但仍旧没有力量帮助他们解决本质上的问题。如果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社会贫富差距问题是困扰人类数千年的难解之题,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全球信息交流日益频繁,对于身处优势国度的人们,面对一个发展不平衡的世界,也愈渐无法忽视发生在别国的苦难。如影片中无力改变自己命运的男孩,对于国家的战乱,对于社会的法律,他做错了什么?他的形象俨然成为Simon等人心中社会悲剧的一种象征,为什么会有源源不断的难民宁肯冒着极大的生命风险也要偷渡到他们的国家?为什么自由、平等、博爱这样的资产阶级普世价值观对真切需要关怀的人不适用?为什么国家力量不再用来维护治安,舆论力量不再用来公益,而是用于压制弱者与制造暴力?这一切都指向当今人类处境的一种败局:如何在比自己不幸的人面前审视世界和我们自己。如集中营中的幸存者不会觉得自己幸运,被“冻死骨”包围着的杜甫不会觉得自己幸福。

影片中最颤动人心的莫过于以下几个情节:

一、在第一次尝试偷渡时,男孩和他的同伙躲在货车暗室里,将塑料罩蒙在头上,试图躲避入境口岸拿着呼吸检测器的警察。但男孩最终无法坚持,拉开了头上的塑料罩,致使行动败露。当携警犬的警察在货车中找到他们时,男孩却发现随行的同伴恩亚兹昏倒在货车上

事实上,这只是非法入境惨案中的冰山一角。影片上映的十年后,在2019年10月23日,就发生过一起举世震惊的惨案。在英国埃塞克斯郡的一辆冷柜货车中,被发现39具越南偷渡者的遗体。据英国媒体报道,这39名死者被发现时衣衫单薄,口吐白沫,曾在死前奋力拍打过货车墙面和车门。之所以选择用冷柜运输偷渡者是因为冷柜通常被密封,且温度通常在零下20度左右,不容易引起警方的注意。据后续调查,他们的家庭为这次的死亡之旅花费近三万八千欧元的费用,而为了向蛇头支付偷渡费用和利息,一些偷渡者在抵达英国后都需要无偿为其打工几年甚至几十年。

根据国际移民组织2019年1月发布的报告,在2014年至2018年间,全球至少有三万人在非法偷渡过程中死亡。

他们或是因躲避家乡的战火,或是希冀于移民所带来的幸福生活。从一方面,对流入国家来说,难民的涌入会影响到国家的财政分配、增加失业率、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但一方面,严格的遣返政策和严峻的入境关卡可以阻挡住他们前进的道路,但不会影响迫使他们走向这条道路的决心。从另一方面,还滋养了跨国人口贩卖、偷渡等犯罪行径。贫困、战乱导致的人口迁徙与难民危机,或许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的难解之题,但遗憾的是,大批国家消极与抵制的态度,反映着当代文明依然无法为此提供一条有效的措施。

二、在办理完离婚手续后,Simon和妻子的对话:“你知道为什么他想穿越英吉利海峡吗?因为那样他才可以和他的女朋友在一起。他从伊拉克徒步4000公里来到这里,又打算在天寒地冻的现在游过海峡去。而我,当你离开之后,我甚至连穿过街道去求你回来都做不到。”

我认为这段对白是导演对Simon这些人最有力的精神生活描写。我曾一度怀疑Simon女友出现在影片内容中的重要性,在起始,Simon在超市里偶遇她。她面对正在驱赶两位来买香皂洗澡的难民的超市保安,替两人说理,并质询无动于衷的Simon,Simon在此刻的说法是:“他们很倒霉罢了。”,“你能做什么?”(她为什么不去买两块香皂送给他们)。诚然,处于情感破裂与事业瓶颈中的Simon很难与一位倒霉的难民共情。在后续的镜头中,我们又得知了她还是供给难民食宿的组织成员。但事情的转折点在Simon教Bilal游泳的过程中,他不禁被这个男孩心中的勇气和决心所感染,得知他试图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计划后,决定帮助他完成这个他深知不可能完成的计划。反而这时妻子却恳求他不要去帮库尔德人,不然会坐牢。不可否认,她的心中怀着对弱势群体的怜悯、关怀与强烈的公平正义感,但在面对着自己近身利益的损害时,却一再软弱退却。Simon看着自己年轻时赢得的金牌,想到曾经那些被生活磨灭掉的美好的梦想,面对着被歧视,遭遇不公平对待的难民们,不禁想到生活的荒唐和自己被掩埋很久的勇气。他意识到自己同Bilal一样处于人生的危机中,而Bilal那份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勇气,同样也鼓励着他承受着所有。

三、Simon为Bilal送外套时。当第一次尝试游渡海峡失败的Bilal被遣送回法国后,在一个阴冷的夜晚,Simon独自开车来到Bilal所在的难民营来看望他。他带着坚毅的眼神,在一排同伙中找到了他,面对监管者的制止,说完了他的话,将身上的外套脱下赠给他,而这一幕正好被在志愿组织工作的前妻看见。

这一镜头令我感动的是Simon在说过“我甚至连穿过街道去求你回来都做不到”后,他真的走出来做了些什么,虽然送一件外套,这点努力,像他最初认为的那样,改变不了什么。但是他终于鼓足勇气去做了,根本不在乎大家都在看着他。从这一镜头里,不禁看到了Simon与Bilal之间情感上的联结,荒谬的世界里,他不过是想跨过海峡见他的女友,他不过想帮助一个无助的孩子,此刻只关乎属于人类中共同拥有的情感,即对爱与幸福的向往,而为什么世界连这一点小小的希望都不能容忍,为什么那么多人在是非诘难中无动于衷。他面对世界的冷漠,用简单的动作,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另外,影片中还有许多令人回味的细节处。如最终在溺亡的Bilal身上发现的Simon被偷走的金牌。若真的是被Bilal偷走,恐难以令人信服。从导演前面安排的Simon质问Bilal时Bilal诚恳的反映,和Bilal询问和他一道被Simon留宿的朋友你从哪里得到的钱,大致能推演出,是Bilal帮Simon从偷走Simon金牌的朋友那里设法赎回了金牌,并打算在他上岸英国时与Simon联系。

又如Simon邻居家门口铺的一张写着Welcome的地毯,正呼应着电影的英文名,表达出一种文明中的人们对于另一部分——苦难之中的人(可能还是因为他们落难)的悲悯、同情、关善,大多只是故意装出来的友善,如那铺着welcome地毯却报警陷害Simon帮助难民的邻居,正应证了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所述:“他们只有在安全的时候才是勇敢的,在免费的时候才是慷慨的,在浅薄的时候才是动情的,在愚蠢的时候才是真诚的。”导演可谓是用这张讽刺性的地毯,撕碎了我们文明的外衣。

此外导演还大量着墨于同处于世界之中的迈着正常的步调生活的人的影子,如Simon游泳班里日常的学生们

如影片结尾一群在酒吧里欢呼着C罗进球的曼联粉丝们,和电视机里C罗得意的庆祝动作。

进一步让观众体会到世界的割裂,有人学游泳是为了健身、夺金牌,有人游泳却是为了想办法跨越英吉利海峡。有人手指一挥能令电视机前万千球迷倾倒,有人却连踢球的机会都没有。而处在这个世界的人们,却着力构建着割裂开人们的圈层,如国界线、俱乐部、游泳课。他们司空见惯了那些表达他们诉求的游行与口号,供他们消遣的娱乐,却对乞讨者救命之声充耳不闻;他们厌倦孤独与人们彼此心中的坚冰,却不敢迈出那关键的一步。而面对着现实的利益,只能在道德困境、信任危机中无所适从。而限制他们的,便是一个他们共同构建起的伪善的世界。这个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模式就像片尾Simon飞往英国去见的Bilal的女友Mina。在得知为自己跨越千山万水,想要横渡英吉利海峡来见她的男友在海岸线前最后八百米去世的消息,她难掩留下一阵悲痛的泪水,并告诉Simon,十天后我就要结婚了,我要走了。

3 ) 欢迎是肯定的,痛苦是不要的

受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等地的战争,及中东地区动荡的影响,大量的难民涌入欧洲。而欧洲在这些战争或者动荡开始之前,往往站在道德高地,高调站队,在对待难民时也只能摆出欲拒还迎的姿态。《非法入境(Welcome)》的故事正是发生在欧洲难民危机越演越烈的背景之下。

片名《Welcome》在电影中只出现了几秒,西蒙因为带着非法移民比拉尔回家,邻居报了警。而讽刺的是,邻居家的门口铺着一张红地毯,地毯上写着大大的 “Welcome”。地毯上的 “Welcome” 和邻居家紧闭的大门形成鲜明的对比,欢迎是肯定的,但是只能在门外欢迎,大门是紧闭的,欢迎所带来的痛苦是不要的。

同样的对比也出现在西蒙妻子的身上,她是一名帮助难民的志愿者,在看到超市工作人员对待难民不友善时,她甚至会挺身而出,和工作人员对骂,尽管结果没有任何改变。从电影中,还可以隐约地知道,西蒙对待难民中立的态度,很可能是他们离婚的原因之一,在对待难民的问题上,什么也不做,也是不 ”人道“的。

但是当西蒙要帮助比拉尔时,当难民真正出现在自己身边,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时,她剧烈反对。这让我想起之前的一个街头采访,当问到受访者应不应该收留难民时,大家的态度都是积极的,但当问到愿不愿意将难民带自己家时,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拒绝。

同样的态度也出现在法国当局身上,他们允许了难民的非法入境,对外也表示欢迎,但是他们却用各种手段去强迫难民自己离开。他们不允许法国公民帮助难民,请吃饭或者留宿都是犯法,警察也时不时实施驱赶行动,压榨难民的生存空间。

近年难民问题越来越严重,解决这样的危机可能不是如何对待难民,而是不要制造难民。

4 ) !!!!!!!!!!

用两天时间看完了这部电影,两天的分割点是拉斐尔第一次横渡失败后被救起的那个情节处。虽然分了2天看但只要那个重复旋律的配乐一响起,第一天看时的情绪还是能无减弱的延续到第二天的观影中,这也许说明该片的配乐已经完美的做好了它的本职----渲染影片情绪,它甚至做的更多,充当了一个观影者情绪的开关。旋律响起,情绪也跟上来了。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断背山的那个吉他生一响起,就立马能感受到影片里那张西部大山,草原的辽阔情绪。
这个实在是一个好剧本。首先它有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但又充满悬念的基本故事架构---一个伊拉克战争难民少年试图游过英法两国之间海峡去见女朋友。这个基本架构的基础上,编剧对这个故事进行进一步丰富。引入了西蒙和拉尔菲朋友这个两个角色。其中更是对西蒙这个人的描述非常深入。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导演想表达中年男人危机这个话题,一方面也是为基本故事服务。对其描述深入才可以解决一个基本逻辑问题,为什么西蒙会决定去帮助拉尔菲。
这个虽然是个文艺电影,导演注重情绪的描述但其实本片的冲突和悬疑的部分很多,小细节也非常多。开篇即以一场紧张的偷渡开始,偷渡过程扣人心弦,偷渡最终也引出拉尔菲战争心理影响的事实。
事实上,观影过程让我感兴趣的部分就是,为什么西蒙会决定去帮助拉尔菲。虽然答案是毫无疑问就是因为西蒙的中年危机。不知为啥,我一直对这种中年男中年危机的故事一场感兴趣。像迷失东京和杯酒人生、在云端这类影片都是在我最喜欢的影片行列里面。
西蒙本是一位全国游泳冠军但现在却只是为一名游泳教练,刚和妻子离婚,完全无法适应一个人孤独的生活。现在的他完全已经失去生活已经完全背变得无力虚脱,无所适从,他急需一件事情来找回自己生活的重心。我一直对屌丝中年男士的生活状态感兴趣。他们的生活事业已经停滞不前,年少时的梦想也渐渐远去,身体机能的急速下降,身边的妻子,儿女熟悉的变得越来越陌生,以及对老去的恐惧,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他们该如何度过这个时期。
当然另一方面的原因当然是因为爱情。。。因为妻子是一位协助难民团体的成员也曾责备过西蒙对难民的无动于衷。可能一开始西蒙帮助拉斐尔的东京市因为他想挽回妻子,试图以这件事来表现自己,当发现自己已经不可能再挽回妻子的爱,他却被拉斐尔对于爱情的执着感动,---“他步行8000千公里来到法国,现在又想横渡海峡,只是为了见他女朋友,而我却去挽回就在街边的你的勇气都没有”。他开始去帮助完成一个童话般的爱情故事来填补自己在爱情里的无能。

5 ) 这堵墙

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双手抱头衣着破旧的移民,防暴警察们用防护盾组成了一道阻挡媒体的墙,非法移民们聚焦在一起组成了一道可以随时被拆除但每块砖都异常坚硬的人墙。即使记者们的相机与警察的警棍相遇,他们的境头也不会失焦。而移民们被警棍从庇护所内驱赶出来时,他们便无家可归了。这不是电影,这是生活。

法国移民部部长埃里克•贝松说:“法国不会允许另一个Sangatte庇护所,一个被当作非法移民后方基地的地方再次出现。”
而为移民利益着想的非政府组织,只能在他们收容非法移民的棚子外无力地用标牌宣称这些收容所只是为了“政治方面的讨论,文化的交流以及娱乐”而建,并“限时向‘会员’们开放”。
而那些无家可归、无处可去的移民们,只能在他们栖身的加莱树林边缘用横幅保护着他们最后的一丝利益:“树林是我们的家,请不要毁坏他们,如果你们这样做了,我们还有什么地方可去?”
现任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担任法国内政部长期间就已经关闭了当时加莱的移民的聚焦所Sangatte庇护所;萨科齐上任之后仍然延续着对移民的高夺政策。在高卢雄鸡的脚下,他们在无助地喘息,每一口气都是那么困难重重。

非法入境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拍就的,当人们渐渐淡忘了这些在法国北部挣扎的人们时,非法入境又再次将移民问题拉回到了舆论的中心。非法入境有着简单的人物设置却有着细腻的情感刻画。Simon显然代表着加莱广大的民众出现在戏里,他的生活面临孤独的困扰,即将开始的是一个没有妻子没有孩子的孤独生活,这个男人就像是加莱港的海水,表面平静内里却澎湃着许多情感(除了移民问题外,像这样一批人的内心精神生活也成为了导演关注的对象,平静的外表下潜藏着不知孤独和异化赋予他的怨念或仇恨)。而Simon的妻子Marion则在业余时间工作于非政府组织,在她的心中怀着对弱势群体深深的怜悯。Simon的邻居则和海关警察们一起组成了一道非法移民的墙。电影最最吸引人的莫过于Bilal对Mina的爱这条主线,拼命地训练,拼命地游向加莱那端的多佛尔。而每个来到法国的非法移民又何尝不怀揣着梦想呢。
Simon和Bilal的人生都遇见了危机,我想这才是把他们联结在一起的真正原因。他们都深深地渴望爱与被爱,但是这个世界过于冷漠。即使你可以在申根条约的签暑国之内畅行无阻,你也无法逃避失去爱情的事实。他们一起上路了,这样一条航线,明知永不可能跨越但仍要深度的勇气,他们一起逃避这个世界一起为这个计划而疯狂,而所乞求的不过是一丝温暖。最终,Bilal深海长眠,而Simon结尾的眼神仍和即将面对孤独生活时的眼神一样地孤独无助。结尾的转播画面是多么地刺眼。同样刺眼的是世界上千千万万光鲜的事物。
这是一个对移民问题多么出色的隐喻啊!

结尾最后一个镜头从Simon的特定突然跳黑,就如同我们的梦,被生活的镜头无情地扼杀。

6 ) 爱情题材而非严肃题材

【1】卡车上男孩突然坚持不戴塑料袋 这一行为给我带来了违和感,因为这种行为未经解释,我也没法脑补出一个常见的合理理由说服自己。而我本来已经进入了影片,这种违和感突然强行把我从电影中轰开,所以即使后面剧情对这行为做了解释,但我心里还是萦绕着这股不舒适,无法再自我代入。解释如果放在上车前,观众会有更多期待故事进展的兴趣和紧张感。 【2】丈夫为什么在被律师,警察和妻子告知留宿难民违法的情况下还是留宿男孩?影片呈现的只是男孩学游泳有天分,没有更多刻画个人感情的画面,无非是男孩给丈夫看了张女朋友的照片而已。甚至即使有,这种感情可以浓厚到让人忽略自身安危么。 【3】结尾突然莫名其妙地告诉我们金牌在男孩身上,而影片却未做更多解释。这个细节想告诉我们什么?我想观众第一反应肯定是男孩偷了金牌,而导演不做任何解释似乎默认了这种想法的正确性。所以,透过这个细节可以看出这部貌似打着控诉政府主题的电影还是在迎合政府:看吧,难民果然和宣传一样坏,我留宿他,他竟然还偷东西。

7 ) Welcome:到此为止,敬请止步

cinephilia.net: ★★★★☆☆

横亘在英国多佛岛和法国加莱斯海峡之间的英吉利海峡迄今为止曾经被数百人征服过,不过2009年冬天的这条航道,显然并不适合那些企图打破纪录的游泳狂人们。此时加莱斯小镇的海滩上,来自中东的少年巴里斯(Firat Ayverdi)凝望着对岸。对他来说通过货车、轮船还是海底隧道进入大洋对岸的那个国家都已经是不可能的,那么或许只有横渡这个海峡才是唯一可行的途径。法国导演菲利普·里奥雷(Philippe Lioret)在自己这部名为《欢迎》)(Welcome)的电影中假设了这么一种可能,也给法国的移民政策提出了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的现实问题。

当其他偷渡题材的电影聚焦于笼罩着恐惧而又疲惫不堪的颠沛流离和单调枯燥的行程时(比如英国导演迈克尔·温特伯顿(Michael Winterbottom)的《尘世之间》(In This World,2003)),菲利普·里奥雷则将镜头对准了经过漫长艰辛颠沛流离之后临门一脚存在的障碍。既然只能横渡,那就学会游泳,巴里斯就这样认识了游泳教练西蒙(Vincent Lindon)。电影中处于特殊地位的法国加勒斯小镇居民由于对待那些非法移民的不同态度被分成两个阵营,一部分人同情帮助那些素昧平生的人,而另一部分则持排斥鄙视的态度。而西蒙在电影开始时刚好处于中间派角色。可是在教巴里斯游泳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巴里斯真诚坦率的交谈过程当他了解了巴里斯企图偷渡到英国去的理由,他的立场和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这里导演选择了另外一个阵营的代表人物,西蒙的邻居作为对立面的存在。在邻居的家门口,铺着一个写着“欢迎”的垫子,可是在他看见西蒙在帮助巴里斯和他的伙伴时就去报警。于是我们明白,原来“欢迎”有着另外一种意思,那就是:欢迎,不过到此为止!镜头转到“欢迎”前面是一道紧闭的大门,这里导演用自己的镜头语言对法国的移民政策进行了嘲讽。

《欢迎》是一部关于呼吁和阐释的电影,导演个人对于现实的愤慨通过这个故事的陈述和最后的悲剧表达的如此清晰和富有感染力。电影中巴里斯和西蒙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发展是最大的亮点所在,而两个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也确实非常到位。电影中的西蒙是个有点失意的中年男人,婚姻的不幸以及昔日辉煌如今平庸的生活现状让他逐渐对巴里斯的愿望特别是对爱情的渴望多了一份理解,和之后倾力的支持。正如电影中他对妻子的一句话清楚表明了他的动机:巴里斯要游过英吉利海峡去和自己相爱的人见面,而他自己甚至不敢走过一条街道去期求挽回妻子的心。

巴里斯当然有机会去尝试横渡这个寒冬中的英吉利海峡,但是电影主题在开始就注定他不会成功:我们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国家存在的非法移民的问题,而且也是必须的。因为这个善良、真诚而对爱情忠贞不渝甚至以死献身的巴里斯的悲剧完全是可以通过更好的解决方法来避免的。导演在情节安排上让一种令人可信的方式将这个高潮带着自己的政治主张呈现给了观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欢迎》有些像是英国导演肯·洛奇的作品,而在针砭时弊上《欢迎》确实也引起了法国政客们的一阵牢骚,特别是主演文森特·林顿在电影中对于政府判决那些帮助非法移民的人最多五年徒刑的言辞。但是电影毕竟是电影,何况现实生活中的非法移民们并不都像是电影中巴里斯如此单纯真诚的这般善类,所以《欢迎》尽管代表了法国社会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现行非法移民政策的不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摆在“欢迎”字样的后面更多的还是紧闭的大门。

8 ) Welcome

导演可能嚼劲脑汁想到一个合适的片名《Welcome》,他应该想了很久把关门那一刻地毯上的Welcome植入进去。来到中国首先被《非法入侵》这样有政治味道的名字所取代。
超市,街道,市民,海关。法国法律规定庇护外来非法移民是犯法的。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志愿者冒着违法的危险去帮助他们。这也只是众多有关人权人性主题中的一个。至少人民有权利对权利say no!你可以有你的法律,我也可以有我的观点,我不知道法国以及一些欧美国家会不会有广电这一类机构,对作品直接进行删减或者禁播。
再看中国电影,有思想的导演,张艺谋,姜文等,他们只能说是生错了地方。再细数电影史上,高分电影,奥斯卡。多多少少与历史或者一些人性人权的主题有着必然的关系。大部分与德国有关的必定都会写到纳粹。中国上下五千年,经历多少朝代,抗日战争,改革开放,文革。哪一个时代都不缺很好的主题。随便拿出来一个做细微的研究随便的一个奖既新颖又写实,如果说欧美电影代表者资本主义,那我们必定可以将社会主义很好的诠释。
我们从小学开始学习鲁迅,哪一个语文老师不称赞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北斗,他弃医从文,希望用笔杆子换醒沉睡的愚昧的中国人。他们是学者。
早年的张艺谋早年能制作出《活着》这样好的电影我们一点也不奇怪。我们有早年学着用鲜血和勇气写下了那样细致的剧本,我们中国有历史有各种主题,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如果拿来拍电影一定可以是电影史上很奇妙的一角。
为什么张艺谋的电影越来越无足轻重了,可看可不看了。他有他的幸运与不幸,他生在了好时代,我们这一带,与技术接轨,与历史相连,你有着很多你做也做不完的理想,他早年应该也是一个有报复的导演,无奈他却生错了地方,他怕他生在香港活着台湾,他应该早就被提名了。他的才华也远不止去导演春晚。我们通过读书,电影和旅行去了解一个地方,他本可以带给全世界人民一个真实的中国,他应该是一个传播者。
伴随着《武媚娘》的改播,我写下了这一片颇带个人感情的影评。

短评

素材很好,把中东90后的浪漫之爱描述的可悲可泣而不俗腻。

7分钟前
  • 阿妙妙
  • 推荐

1、他没有参加他的婚礼,她也没有参加他的葬礼。2、生活就是如此不能得偿所愿。3、人类被国境和律例割辖成块,人与人之间的墙壁与巴别塔,何止语言。4、如果换做是我,是不是也会像他一样长眠大海。

9分钟前
  • 丝绒陨
  • 推荐

横渡了差不多整个海峡,那是壮举!只有那跨不过去的800米,是现实!

11分钟前
  • 昼见
  • 力荐

难民问题就好比是两片面包,中间夹杂了“少年之恋”、“中年危机”、“忘年之交”等等佐料,于是,电影就成了一份可口的三明治。

14分钟前
  • 还行

没有希望的希望比绝望更伤人。他失去了一个孩子。他失去了一个父亲。从同一棵树干上慢慢分枝出来的人类,逐渐异化,高处和低处的枝干变得截然不同,而泥土还在巩固着所有。严重的事件,无论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都不会改变一个人的灵魂,但是它们会让这灵魂变得明确起来。闷骚男你的评论真到位。

15分钟前
  • 小岩菽
  • 推荐

将爱情视为理想的男孩,被生活磨灭了理想的男人,距离理想都只有800米……

17分钟前
  • Marc
  • 力荐

死在距离梦想800m的海里,也比游荡在30公里外的岸上强。或许活着才是一切的基本,可是人始终无法仅仅只是活着,哪怕是流离失所的难民。所以我们注定为了远方而痛苦。我想起了米兰昆德拉这个生活在法国的捷克老头,有着无法排解的飘零感,他的幸运在于他还有支好用的笔。伊拉克啊~战乱苦痛新载体

22分钟前
  • 某跳半夜不睡觉
  • 推荐

法国凯撒电影节上,有史诗黑帮气质的《预言者》狂揽9项大奖,而Welcome提名9项却颗粒无收。不知是对弱者的同情还是抵触心理,个人更喜欢Welcome,虽然影片有多处画蛇添足的细节,但总体能让观众在平淡的剧情中经历震撼感动和思考。值得一看。

23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如果有一个人,肯为我这么奋不顾身......PS. 看这片想起了《不速之客》

27分钟前
  • 逗闷子
  • 推荐

为了爱,如此疯狂。最后的800米,杯具!

30分钟前
  • Louis
  • 推荐

名字翻译的不太好,welcome对于本片来说具有讽刺意味。

33分钟前
  • 今日立冬
  • 推荐

striking music unbelievable courage heavy mood

36分钟前
  • 确定
  • 推荐

本片在2009年的柏林电影节获得欧洲电影标志大奖和天主教人道精神奖两项大奖。

37分钟前
  • 傲慢与偏见
  • 推荐

赶上电影节的末班车,21号晚上在别的票的卖完的情况下看了这部《Welcome》。开始想看粉红豹2的,不选择这部是怕它是文艺片,结果还可以,至少没有因为沉闷而睡着,而且题材很边缘化,内容安排得也比较有起伏,结果更是让人惋惜。一个想从法国偷偷入境到英国去找爱人的伊拉克男孩,在卡车入境失败后在法国游泳教练的帮助下决定游泳过去,最后葬身海洋。而教练的角色刻画也很出彩,从开始只是向前妻证明自己的正义感到最后的确情不自禁地鼎力相助……不过这个welocome的含义是什么呢?

39分钟前
  • 吃昊的喝冰的
  • 推荐

为爱横渡拉芒什海峡,结局却注定悲凉。思考移民问题时,人道主义的关怀显得伟大和崇高,welcome的地毯讽刺和冷漠,然而法国最近频发的恐怖袭击不知道会不会让这部电影形成吊诡而强烈的反差呢?那枚古老的戒指,那颗闪亮的金牌,电视机中进球庆贺的c罗,落泪转身的米娜,哀伤而无奈。

43分钟前
  • 野客
  • 推荐

他将自己对爱情最后的挽留和深情,全部付诸于那个17岁情窦初开的伊拉克少年,在10摄氏度的海里,游了近10个小时,离成功的彼岸只差了一个800米,离婚姻的挽回只差了一个电话的骚扰。但愿不止被打动,还能有行动。

47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如果自己的世界能够容下陌生人,即使他们让我们的生活看上去变得‘不那么美好’,那么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善。”

50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推荐

杯具,曼联复兴的希望就这样的葬送了!

53分钟前
  • monkeyeason
  • 力荐

一个把爱情当理想的小男人,和一个理想远去的老男人

54分钟前
  • 大P™
  • 推荐

太令人绝望了,看男孩在大海里翻江倒海地游泳,真心觉得恐怖,不幸的是他没到达目的地,只差800米。主题是多样的,因为伊拉克和偷渡的关系,人的情感表现似乎有点节制,因为背后有着更宏大的意义需要探讨。

55分钟前
  • 负暄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