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点记录
这部片子太现实了,感觉就像光脚走在夏天被太阳灼烧的四五十度的柏油马路上。现实风格的文艺,好处是让人冷静和反思,问题是过于现实,会让人趋利避害,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适者,认同适者生存的价值观。相反,非现实主义的文艺,好处是能给人以希望,让人不至于从现实中彻底抽离,给人以融入现实秩序的勇气和信心,但问题是这样的文艺很容易变成文过饰非、粉饰太平,或者催人麻木、盲目乐观。
现实与非现实,风格本身没有优劣,问题真的在于导演和作者的心术与立场,反映问题与炒作问题、让人清醒和夸大颓废,只在一线之隔,这又是和具体时空环境以及这部文艺作品针对的时代问题有关系的。
1、看了《牯岭街》《马粥街》《艋舺》《小校风云》,就越来越理解日本人为什么会拍《大逃杀》和《告白》了。
2、钱老师说他搞了一辈子教育,一开始认为教育问题在大学,后来发现不是大学出问题了,是基础教育,于是他去小学中学调研,最后才明白,教育问题不可能在教育体系内解决。电影一开头,在警察局,警察埋怨老师,说你们怎么教学生的,老师埋怨警察,说你们怎么管事的,混混都能在学校里撒野,警察头头出来说“都别吵了,留到97之后再说吧”。
3、女二,小珍,“去玩了”“我不玩了”,摩托车狂飙那场戏真经典,“没有人理我了”,有家回不去、学校开除她,男朋友劈腿,近乎绝望的发癔症,“去玩了!”把人的绝望拍得淋漓。小珍的奶奶,“她才十几岁,还没学会投胎,就走了”,《一一》他才六岁,就觉得自己老了。
4、女主角,朱女,烧图书馆,说“我再也不读书了”,因为对文教彻底失望,所以她讽刺满嘴仁义道德的老师,说“舍生取义,都是骗人”;打警察,说“你们都是瞎子”,对国家暴力机器也彻底失望了。更绝望是,江湖道义也就救济不了她,他老公的大哥强奸她,他老公却陷入兄弟和女人谁重要的挣扎。
5、朱女脱校服那场成了经典,张耀扬的演反派绝了,“你以为穿上校服就是社会栋梁了?脱了校服还不是跟妓女一样”,洁白的校服被一个小混混踩在脚下。女主最后刀疤的对话,与《艋舺》蚊子和小凝的对话如出一辙,“你为什么做妓女?”“你又为什么做兄弟?”因为你不想你老婆最妓女,你就得混兄弟,不想你老公买白粉混黑社会,你就得去卖身。
6、温sir课上讲赵盾那场,说舍生取义可能会是考题,什么是舍生取义?朱女的好朋友死了,但一点意义都没有,这是最悲哀的事了,“意义,意义是三小,我只知道意气。”小珍就是意气用事,因为意气而死,活着的人感受着了这份虚无,最后温sir和朱女还有警察阿海,都要舍生取义了。
2 ) 每个人都是现实环境造就的“怪物”
二刷,必须是五星。这部电影以青少年的视角为切入,赤裸裸地反映了社会的阴暗面,给我们提供了太多太多的思考和启迪,可以说是把经典的题材拍出了超前的意味。
全片最简单却最饱含深意的台词我觉得是婆婆说的那句“这个世界变了,变了”,其实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改变它的规律,变的是人的心性,你的世界不等于我的世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同。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其实并不重要。善恶相伴,时势造人,极善与极恶都是不可取的也是难以做到的,更多的时候人还是在善恶间徘徊。抛开善去谈恶,或者抛开恶去谈善都是不可能的。
我发现这里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说有某种信仰上的偏执,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信条和规律。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现实环境,而我觉得现实环境的影响更大,不论过去的成长给你奠定了怎样的性格,但你不得不活在现实,人随环境而变,每个人就像现实环境造就的“怪物”。
当你被恶意包围,不断压缩你的生存空间,当初的正义感和坚持还能剩下多少,就像阿芳,越来越不相信正义能解救自己或给自己一个答案,爱的人也都无力保护和帮助,于是她开始放弃纯洁放弃希望。温老师是一个极善的化身,也是一种愚善。他固守自己的信念但是最后被逼入自我怀疑的死胡同,不得不用一个“恶”的手段去维护了自己的信仰。小丽对待奶奶有着最纯真善良的一面,但是却和“恶”无法脱钩,混在不良群体里,用援交的钱来留住男友,却也用这笔钱来帮助最好的朋友。潇洒哥是极恶的代表,他坏事做尽,但是他不傻,他知道规则的边界,每次快要越界都能收住,直到最后被终于失去“理智”,殊死一搏。你看,极善或极恶都是加速“死亡”的催化剂。极善的温老师迎来价值观和精神的崩塌,这是他的“死亡”,极恶的潇洒哥,他迎来的是真正的死亡。乔治,刀疤,沙皮,警察,阿芳老爸每一个人物都刻画的很独到,矛盾在每个人身上体现,有血有肉,很真实的独立个体,没有脸谱化的感觉,这一点难能可贵。
几乎每个主要角色都或深或浅地提到了他们的成长心路,阿芳老爸,阿芳,小丽,潇洒,刀疤等人。即便是许多的龙套角色,也不断在表现人间百态之纷繁复杂和割裂感。影片最想说的恐怕还是,一个人的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我最想提及的环境是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必不用细说,但社会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很多人忽略了。当下的人构成社会并奠定社会基调,而社会又教会下一代尚未成熟的人。一个健康的社会才能培养出一群整体健康的人,一个腐朽堕落的社会呢?不敢想象。怎样的社会才能不断趋于完美,这是一个深远沉重的课题。
3 ) 看得血脉喷张!
当然,不是因为袁洁莹。而是正常人都有的正义感。看了影评才知道女主角是袁洁莹,据说还有个结尾版本:张耀扬坠楼后脑袋被铁栏扎穿,血溅校牌,但或许因为太过血腥,被删除了。
我觉得还是删掉的版本好,就和甄子丹的《杀破狼》被删结局一样,原本的结局都是有影射意义的。在现实面前,法律和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我一直觉得取消死刑是很操蛋的是事情。有些人真的是骨子里坏的,这种人就直接拉去枪毙吧。
平生最烦的就是黑社会和假道学。学生中也有很多人渣。不是靠教育能教好的。
4 ) 青春残酷物语
许多年前,忽然被喧闹惊醒,然后就听见宿舍的人说“有人打架”。几乎整栋宿舍楼的男生都探出头来往操场上张望,不时窃窃私语:“谁啊?”“干嘛打架?”顺手指处,月光下,两个人影在操场上正单干。十年后,校园留给我们什么印象呢?除了那些美好的欢笑、同学之间的友谊、懵懂的初恋以及按部就班的上课、作业、考试,还有什么呢?
在林岭东的《校园风云》里,一架飞机掠过半空,巨大的噪音下裹着喧闹糟乱的校园。最初从为了一个女生打架开始。这个桥段再熟悉不过了。许多年前的我是一个沉默者,沉默者多半会有秘密,我的秘密却是别人的故事。在狭窄的餐馆里,有人想我诉说某人追他喜欢的女生,于是他纠集了几个人,在某时某地堵住那人并且暴打一顿。即便如此也没让他痛快,反而更义愤填膺。似乎是在寻找一种理由,好让他相信自己是对的。被打的那人我认识。再过一年,同样的事情发生,被打的是我的朋友。也许到今天,这样的事情依然在校园里重复着。
在电影里,由于因此死人了,所以事态升级,接着老师、黑社会老大、警察等各色人物粉墨登场,然后针对朱婉芳又是各执态度,经过各种压抑、刺激下步步铺垫,终于在失去好友后,精神被击垮,然后在一场大火后堕落了。于是剪去了清纯的学生头,留起了突兀有菱的短发。因为相信正义,指正了黑社会,所以才会被逼债;为了还债,也为了不让男朋友再卖白粉,所以去做雏妓;为了报父仇,所以才拿起砍刀去血拼黑社会老大。在象征忠义的关公镜头特写下,一个质问是不是上了兄弟的女人,一个质问兄弟重要还是女人重要,显得荒诞而又黑色。现实就是弱肉强食,即便是昔日的黑社会老大面对翅膀硬了的小弟,也只剩下无力的训斥。更不用说与父亲在大街上辩论时,父亲表现出的一种为了不受欺负才加入黑社会的无奈。警察能帮的了什么呢?
这些弱势的人群一忍再忍,如同最初的老师,无奈与悲凉,看不到希望。为何书中的正义和现实的差距那么大呢?当朱婉芳挥刀刺向黑社会老大时,揭开了弱势群体以暴制暴的序幕。可是,即便最后黑社会老大死了,也改变不了现实中朱婉芳的悲凄现状。
香港电影中很少个看到这样有思想的电影,即便是放在现在也令人深思。在如今华丽外衣包裹下的社会,是否也有像朱婉芳被黑社会老大当众剥光衣服的一面,只剩下无力的哭泣。
5 ) 被毁灭的青春,被撕裂的人生。
这部电影是林岭东的风云三部曲之最后一部,知名度不及之前的《监狱风云》,监狱里自然人心叵测处处杀机,谁能料想在1988年的校园里有着这样一出惨剧?我们以为,青春都是鲜明的色彩,都有着甜美的包装,然而原来有些少年人,他们不曾在起风的日子里流洒奔放,没有在青春的黑夜里挑灯流浪,他们每天每时每分每秒都在耗尽自己的光鲜,带着所有绝望奔向毁灭的重点。
女主角是袁洁莹,我从不怀疑她是否能演好这个角色,因为初见开头柔柔弱弱的她,就藏着一丝倔强,她留着最常见的学生头,有着一颗向上的心,那些青春里应该有的单纯和美好,就藏在她眼睛里的光。然后她走近的不是课堂,不是书本,她无意中就卷进了一场黑帮的浩劫之中,再难复返。最初只是因为别人的好感,被动地去承受那些以为是偶然的殴打事件、被警察搜身、到disco玩,但是她最为依赖的好友,已经让她陷入这一切。
看到小珍的自我毁灭和婉芳的眼神,我就知道,她终于回不去了。什么公道正义永远比不上一个生命在你眼前消失那般震撼。
朱婉芳背弃家庭背弃学校,她恨透那不公平的一切,她也知道自己无力去改变,可是她没办法,好友的死实在对她打击太大。
后来的后来,她不再被动,她所背弃的一切终于没能把她拉回原来的生活,她主动跳进眼前的深渊,我也几乎跳了进去。虽然那些暴力事件不曾真实地发生在我的生活中,但我看着朱婉芳由梳着学生发的女孩变成一个短发应召女郎,我见证了这一切,几乎要为袁洁莹的演技而惊叹而身临其境般痛苦。
最后的最后,他们没有了退路,除了再一次自我毁灭,她实在没有任何途径去释放自己……
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仅极为深刻地展现校园暴力的残忍和伤害,更刻画了种种市井百态——
“我们抓到人你又不认,到头来又说我们警察不办事。”如影随形的报复,让每一个证人都退却。警方不是不作为,可是黑社会——普通市民——警方这个循环实在无法跳脱,警察有苦,证人也有苦,到头来最受伤害的还是司法公正。
“说什么公道,别人这么有钱我们这么穷,这世界哪有什么公道。”影片有不少镜头给了当时属于三教九流之地的九龙城寨,那些高高的却又相当拥挤的低级楼房映入眼帘。那些在最底层挣扎的人们就生活在这里,有的甚至一辈子也没有出来过。这里充斥了暴力、淫秽、贩毒,可以说是黑社会的天堂。不作为的政府,无能为力的警方,横行霸道的黑社会——公道?何谈公道?
“阿Sir,你以为你真是拿枪的阿sir?在学校你话事,在外面我才是老大!”学校里的学风极乱,家长只要求子女呆在这就行,学不学习不要紧,一旦子女出了事就责骂老师;即使是问题学生故意捣乱,也奈何不了他;当看到学生深陷深渊时,却根本无能为力!刘松仁饰演的好老师就代表了这种无奈与辛酸。
“你们这些老师,几时有理过我,还不是整天照顾那些好学生?”“将刚才那句话抄一千遍明天交给我!”一面是顽劣学子,一面是势利教师。当教育天平遭遇偏差,当师德被无视,以影片中女老师为代表的势利眼群体,自私自利,间接把学生推人绝境,反映了教育领域方面的现实,发人深省……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在质量上优胜于林岭东的前作《监狱风云》,在铺排上也较为流畅,深刻度更优,格局也从校园到社会,讲述的群体既有黑社会、被迫害的市民、底层人民、不同态度的教师代表、警方以及一步步敲响悲剧最强音的校园暴力受害者,格局更为广阔。可惜,由于没有周润发担纲,这部电影的影响力和票房反而不尽人意。然而,这部戏也是我们眼中原本擅长演乖乖女、顽皮女学生的袁洁莹证明演技之作,她真实地展现了一个被逼到绝路的少女的心路历程,让人无法忘记她在戏中的出色演出。
让人叹息的是,电影中所描述的现象,现在还真实地存在着,在悲剧的背后,还有多少少年扑向深渊,我们无法得知……电影里,朱婉芳义愤填膺地反驳老师后一个人走向那黑暗的走廊,似乎也预告着那倔强的青春终将被毁灭。
6 ) 捋一捋
两个黑社会部分小弟因为女主打斗—死了个黑社会的人—潇洒的两个人被抓了—乔治让女主不要只认—女主爸找旧关系让潇洒的人不要找搞女主(谈恋爱)—发生口角,潇洒和德哥天椒火拼—女主只认—被潇洒勒索10万律师费—阿珍用应召的钱帮女主还钱—刀疤卖白粉,女主得知—乔治找小三,阿珍被甩,课上阿珍被误会和羞辱—阿珍骑机车自杀—女主放火逃到刀疤那,俩人住了一星期—潇洒回来让刀疤出工,女主不想刀疤卖白粉还钱,自己去卖身—天椒看见女主去宾馆,把女主他爸叫来—沙皮拿刀捅他爸,潇洒被拷走—女主告诉刀疤被潇洒上了,潇洒在警察局被律师保走去富士夜总会—在夜总会发生火拼,乔治拿刀袭警被击毙,温老师女主刀疤逃至学校,潇洒和小弟去砍—潇洒准备当着刀疤的面强奸女主被温老师砍掉手,想袭警被射杀—刀疤判七年,女主缓刑两年,沙皮死刑,温老师无罪释放,剧终。
感觉删了不少,情节有些地方逻辑不通,潇洒是否真的上了女主,女主怎么防火后从医院逃走的,谁开车接的她,刀疤又怎么知道骑车在巷子里找到女主,被勒索10万块钱为什么要还潇洒。一开始死的小混混泡女主被打然后持刀想杀人,结果自己被撞死,只认那两被抓的小弟其实没有错(只认杀人还是参与斗殴?),这事不应赖在女主身上,更别说还要赔潇洒10万律师费。由这一件事在当时的环境下引发了许多麻烦事。
温sir离职后影片情绪整体爆发。“如果不是因为你是我学生,比我年轻,我早就打你了!”林岭东的确是个特别会煽动氛围的导演,当然“暴力”是其必不可少的元素。
惨烈
本片无疑是[风云三部曲]中最为突出的,也是林岭东导演生涯中最特别的,不同于其余那些走商业路线的片子,它在社会反映以及人性的挖掘中都很具深度,而这些是林导影片中极为少有的。可能故事如今看来就有些普通了,但里面的人物却永远不会是普通的。片中的每个人物及其行径,都有值得深思的理由,他们所引出的社会现象直指每一个身处于社会的人,而各种身份的人在碰撞后也各自受伤,没有一个能身处事外。如果有人回过头去反思这些事物发生的根本理由,往往都因找不到理由而不了了之,只能说或者在一个时代的更替点中,总少不了那重生前的牺牲,就正如黎明前得度过黑暗一样,只是有时你得自己挣扎一下,才可能抵达那所谓的黎明
重温。林岭东最出色的群戏。袁洁莹固然是故事主线,但李丽蕊(作为袁洁莹的对立面和催化剂存在),刘松仁(从相信警察公义到拿起大刀),甚至是刀疤仔(身处黑社会却无法保护女友)的视角也别有风味,这点是另外两部双雄戏为主的风云戏不能比的。
袁洁莹我爱你,从《太极张三丰》那年就开始了
过火,癫狂,压抑。
林岭东80年代风云三部曲的异色之作,通篇带有绝望色彩以及极度剖析社会现实的写实风格。这该是香港最早讲述黑社会入侵校园的主题电影了,暴力血腥渲染下的残酷青春,最后在刘松仁的一刀、林正英的数枪之下,极度的愤怒才得到释放。张耀扬这部片的表现不错,把潇洒哥的狡猾狠毒与奸恶演绎得令人心寒。
林岭东的风云三部曲,逐渐树立了自己的黑道风格,张耀扬、何家驹、黄光亮、吴志雄类似人物都鲜明了特色,本片将黑道引入学校,糟蹋了未成年少女,逼急了温雅的老师,搞得一方净土乌漆麻黑!
全片演员都非常敬业甚至卓越,故事充满张力和写实风格,太过现实和暴力以致应归类为三级片范畴,哪里都是战场,甚至是学校。两位女主太拼了吧~
那时候的香港演员都是拿命去拍戏啊,各种血性大爆棚,看得我瞠目结舌!在这所学校里发生的群殴、胁迫女生、拉帮结派等极端事件也曾真实的发生在我的初中时代,当年我也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袁洁莹从柔弱学生转变成不良少女的心路历程简直是把活生生的美丽一点一点地撕碎给你看。
群像出彩,气势过人。各种群K血拼,打不死地打,暴力得很过瘾啊。没有人绝对黑或白,人性的泯灭,抗争的觉醒,人格转变有说服力,也有社会讽刺性。镜头和调度也用心,比如阿芳父亲去求人引内斗那场,一只只鸟唰下从笼中飞走,还有标志着阿芳走上反抗道路、烧图书馆那铿锵的配乐,还有最后漫长的大乱斗
8/10。朱婉芳性情大变的段落处理极佳,公理难寻愤而逃课的她孤身经过隧道,严重的暗光形成一个剪影似的轮廓,稍后以长发弄短的形象出现在男友刀疤家里。林岭东的作品母题是角色在友情、爱情的羁绊下陷入悲剧处境,无法逃避只好舍命抗争,结局一场众人与潇洒帮派的殊死斗残酷逼真又大快人心,煽动性强。
“我们去了两遍,差不多要给人跪下来才能通过,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他们砍了它36刀,如果我把作品看作是我的孩子,我不愿意他给人家砍三十多刀,不行,我不拍了!
学校风云可以说是风云三部曲里最黑暗的一部,没有了前两部周润发饰演的英雄的角色,只有血淋淋的现实,就是讲小人物如何被一步步逼上绝路,乃至最后的大爆发,三部中最喜欢,也是最震撼的一部PS配乐同志世界在你手很好听,和电影气质也很搭
太惨了,每个人都好惨,说到底其实好像也没做错什么,很多事情都是年轻人恋爱、较劲争面子,但是警察无卵用、老师也怕这怕那的根本管不住学生,所以什么都只能靠暴力解决了。另外林岭东是不是跟张耀扬有仇呀?!每次都是让他很帅很拽坚持到电影结束前十分钟然后咣当一下惨无人道地[剧透消音]?!
上学那会,学校门口总有一帮小流氓在那晃悠,可能他们前几天还是我的同学或校友
义愤填膺。暴戾控诉。
最后字幕出现时的结束曲,朋友,世界在你手,听得我产生幻觉!~
这才是港片。25年前的香港电影不知道甩当下的中国电影多少条街。耀阳哥说,有强权,就没有公平。导演也在回答,靠法律?那是约束弱者,要报仇要尊严,还是一把刀,几发子弹。
节奏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