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江山美人[1959]

剧情片香港1959

主演:林黛赵雷胡金铨杨志卿

导演:李翰祥

剧照

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1 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2 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3 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4 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5 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6 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13 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14 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15 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16 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17 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18 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19 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5:59

详细剧情

  年轻的正德皇帝,在御书房听太傅梁储讲学,窗外传来宫女妙曼歌声,词意称颂江南景色美丽,人物俊秀,不禁悠然神往。适值殿前侍卫将军周勇乞假返回江南故乡,正德心生一计,命周勇护驾陪行,微服私游江南。
  君臣策马同行,游览江南景色。正德向来寂处深宫,难得逍遥自在,心怀为之大快。一天来到梅龙镇,镇上正在举行酬神盛会,人山人海,鼓乐喧天。正德与周勇挤在人丛中观看,游行景艺巧妙新奇,目不暇给。突然朵朵鲜花从天而降,正德伸手抢接,惹得扮演「天女散花」的少女嫣然一笑。正德神摇魄荡,一缕深情系在少女身上。
  回到客店,少女的笑容深印在正德脑中,辗转反侧,无法入寐。翌晨起来,独自漫步。丛林中酒旗高挑,正德信步入内,却和昨天所见少女相遇。原来她是酒家店主李龙的妹妹李凤,不禁喜出望外。酒保大牛上前拦阻,声言今天店主有事外出,暂停沽酒。李凤见正德年少俊雅,芳心窥慕,借故遣开大牛,殷勤款客。正德乘势倾露爱意,李凤羞不自胜,半迎半拒。
  两情缱绻,良宵苦短。太傅梁储奉太后命跟踪前来,促帝返京。至是,李凤始知心上人乃当今帝主,芳心悔恨。正德赐赠玉佩,声言回京后立即迎娶,册立为后。
  正德去后,消息杳然。一年易逝,李凤产下麟儿。梧桐叶落,转瞬又是深秋。邻里以李凤未嫁产子,时加讥讽。李凤羞愤欲绝,更因忆念良人,积愁成病,玉颜枯萎,奄奄一息。酒保大牛见状,大抱不平,愿跋涉长途,上京面圣。途中盘费用尽,卖唱乞食,终于抵达京城。值太傅梁储入朝议事,大牛拦舆哭诉,太傅心有不忍,允代设法。
  正德聆太傅启奏,如梦方觉。前尘往事,复现心头。即命周勇飞骑往迎李凤进京,并奏请太后,册立李凤为贵妃,李凤车驾进京,正德亲自出迎,惟李凤病态之深,加以沿途劳顿,无力支持,竟作香消玉殒。正德抱爱人芳骸入殿,珠泪盈睫,深悔当年孟浪。每抚李凤所遗佩玉,犹自唏嘘不已。

长篇影评

1 ) 《江山美人(The Kingdom and the Beauty)》:古典一夜情【华语百佳(047)】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3/10/the-kingdom-and-beauty.html

江山美人 The Kingdom and the Beauty (1959)

昏君下江淮,浪女脱裤快
一夜风流欢,腹中胎儿怀
未婚先生子,帝王有新爱
苦等君几载,悲死金銮外

本片是2005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华语电影百佳的第47部。

电影是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电影,情节比较简单。一个皇帝在宫中不理朝政,却很爱玩,例如“斗蛐蛐”。一天,皇帝听说江南风光好、美女多,就跟着一个侍打算回老家的卫偷偷离宫走了。太后知道后很生气,下令让一位老臣将他找回来。此时,皇帝在途中的一个小镇发现一个美女即女主角,皇帝就偷偷跟着她来到她与朋友们玩游戏的地方,两人因此相识。两人相识后皇帝又来到女主角住处,很快就打情骂俏起来,即使女主角家店中的伙计反对。三人聊到蟋蟀时,对蟋蟀很有研究的皇帝自告奋勇要帮他们捉蟋蟀。于是,晚上很晚皇帝都没走,这使得女主角不得不将皇帝留在自己房中,以防被哥哥发现。就这样,皇帝半推半就的将女主角弄上了床。第二天,皇帝发现老臣来到屋外,他只好回到宫中。回宫后,皇帝要娶女主角为妻,太后不同意,皇帝很生气。太后就让皇帝身边的太监给皇帝找了更多的美女。皇帝见到众多美女,很快把女主角忘记。此时,女主角一直在苦等皇帝,而且她有了身孕、生下孩子,但始终没有人来接她,而且她还要承受很多流言蜚语。伙计看不下去这一切,一个人来到京城找皇帝算账。伙计通过说书的方式很快让皇帝想起女主角,使得他派人马上去接女主角。就这样,女主角坐上来轿子开始向京城出发,但她在途中因为一场大雨而滞留在一个庙前。最后,女主角在庙中祈愿后来到京城,不过当皇帝来见她时,她已经死在轿中了。

这是一部情节很普通,也可以说是很俗套的电影。当然,民间故事还能有什么复杂情节呢?本片只是真实的复述了这个悲惨的传说。至于主题方面,本片则是一部批判与表现封建社会的一部影片,即通过女主角悲惨的命运和男主角玩世不恭的态度,血淋淋的展示了封建社会对女人、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与迫害。说白了,电影就是说封建社会太害人了!也太压迫女人了!

当然,本片主题也是不全面的,因为片中塑造的女主角形象并不是让人信服的。一个未嫁的黄花大闺女,竟然那么轻易地与人上床,而且裤子脱的那么快,可见她也不是什么好女人。所以,一夜情的责任也不全在男人,女人也要承担一部分。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嘛!谁让你脱裤子呢?

电影方面普普通通,只是一部中的偏上的黄梅调电影,比起那部完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差了一大截。尤其片中歌词部分,文白混杂的歌词看起来让人很别扭。不过电影拍成如此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五十年代的电影,还处在成长期嘛。电影其他方面没有独特之处,就不说了。只是黄梅调电影中的歌曲差不多就那几个调,花样太少了,听多了会让人腻烦。

演员方面普普通通。女主角是有名的香港影星林黛,不过在我眼中她看起来根本就不像古典美女——脸盘太大了!她的表演也很浮夸,看起来不那么淑女。或许角色设置就是这样的?男主角赵雷很帅气,不过表现普普通通,无法给人留下印象。此外,片中还有一个有名的配角胡金栓,他让我很惊讶。原来赫赫有名大导演还会演戏,而且还演的非常不错!只是胡金栓的个子也太小了,没有名导气质啊!其他人戏份很少,不说也罢。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普普通通、中规中矩的电影,现在来看已经找不到任何观影的乐趣了,它已经被淘汰。

林黛

林黛

序列:1165

[江山美人].The.Kingdom.and.the.Beauty.1959.SB.DVDRip.x264.AC3.iNT-NowYS

2013-10-27

2 ) 张彻影评19590706

艺术作品大致可分两类:一类如小杯蒸馏水,透明澄澈,毫无渣滓;一类如一条大河,水势雄大,得非杯水可比,但不免有泥沙夹杂——本片就属于后者:大局甚佳,但有小疵。

这是人所共知的《梅龙镇》正德皇帝与李凤姐的故事,这故事前半段是喜剧,后来照传说则为悲剧,因为凤姐只有“一夜皇后”的“福命”,进宫即死。本片大体是根据这传说,再加一点南宫博式的历史小说的笔法。这故事前半段戏剧部分是完整的,后半段悲剧的传说本身,就有些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故而平剧的《梅龙镇》是常见的戏码之一,而全本(好像叫《骊珠梦》)的始终不能流行。本片的情节上,虽还是不能“圆”(所谓小疵,差不多都在这一部分),但因导演巧妙的处理,却在气氛上把它“圆”了,昨天我就看到不少女观众哭了,这是本片导演的成功。

本片还有几个高明的地方:第一是采用了部分旧戏的动作(本片是以旧地方戏“黄梅调”为基础的歌唱剧),这本不足奇,好处在糅合于写实的动作中,而不露斧凿痕迹——这自然是导演的处理,但在演员方面说,以林黛糅合得最天衣无缝。第二,是音乐上把黄梅调活用了,加入时代曲以至西洋古典音乐的成分,使感情的表现更加丰富,而也同样高明在不显斧凿痕。第三是“小戏大做”,本来主戏只在梅龙镇酒家小屋,而用赛会和宫廷场景,把它做“大”了,尤其悲剧部分,以宫廷繁华,和凤姐的凄凉冷落,用对照的蒙太奇表现,形成了浓厚的悲剧性,是“做”得最高明之处。第四点刚好与这相反相成,国产片中的无端端“歌舞上来”,是最使人反感的,《貂蝉》我未看,根据预告片好似也不免此弊,尤其让古人作现代艳舞,令我因此而根本不想去看那部戏了;而本片中的“大做”处,不惜以大场面做衬托(反衬凤姐的凄凉)把宫廷的笙歌燕舞,来做制造气氛的背景,一改历来国产片之大弊!

至于小疵部分,如宫女万无长途步行跟随车后之理;凤姐已是“娘娘”身份,沿途官驿必有照料,更不会让她以带病之身,独自在古庙中宛转挣扎(宫女们哪里去了?);最勉强者是她死在车中而从属不知,多少有故造“悲剧”之嫌。歌词有些部分极好,但常忽有败笔,如以“挨揍”之类土语入词(这种浪漫历史悲剧,应像“散花”一段歌词这样,全体保持此种格调)。还可一提者,是“大牛”为全剧最好的原创人物(想为原来传说所无),许多动人的戏,都由此一人物造成。


B站视频:

秦沛姜大卫亲情出演,客串熊孩子

3 ) 爱她就为她做无痛人流

以前都没有认真看过刘镇伟的天下无双,每次都是电视上放时瞄上几眼,现在回想起来,其所讲的也大致是明朝正德皇上与李凤姐的事。久不看新片,就仿佛和时代拖了节,连一些不看电影的朋友都开始讥笑我。其实电影是相通的,不分新旧,比如昨天看的一九三一年版的德古拉,虽然岁月久远,但是影响却不会随时光消逝。九二年上映的吸血惊情四百年(也译作德古拉)就是对老版的翻拍,虽说画面更为炫目,两者相较,也只能说是各有千秋吧。

江山美人是李翰祥拍的第二部黄梅调电影,里面的唱词听起来稍欠完美,不过演员阵容是蛮讨人喜欢的,有亚洲影后之称的林黛和后来成为一代电影大师的胡金铨。按理说这段故事是来自京戏游龙戏凤,说的是正德皇帝私游江南,结识李凤姐,后封凤姐为后,接入皇宫的事情。这样说来就是喜剧,可是导演偏偏自行发挥,拍成了悲剧。如果不是看在演员的份上,也许看到中途就已放弃了。看完后,我居然又是哭得稀里哗啦。简短的概括一下,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摆脱封建桎梏,追求自由恋爱,未婚同居,后不幸搞出人命,又因工作原因分居两地,再加上封建家长的无情干涉,男主角迷于声色,女主角郁郁不得,最终男主角虽幡然醒悟,但大错铸成,终以女主角身染重病,死于探夫途中而收尾。本部电影鞭挞了封建制度的无比罪恶及麻木的小市民的愚昧无知,同时赞美女主人公向往自由与追求自由的伟大精神……

好了,就此打住。从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现在社会的无比优越,正德皇帝和李凤姐一夜缠绵后就匆匆离去,而李凤姐恰恰就有了身孕。如果搁在现在,那顶多就是做个无痛人流就啥事也没有了。想起上学时经常听到电视里说“无痛人流到博爱”,当时还感到气愤万分,现在来看,那真的是女人应有的权力啊。当然,从别的角度看,是正德皇帝耐不住性子,否则,终归不会换得这样一个结局。

爱一个人究竟是怎么样的,最后正德抱起李凤姐的那股悲恸还是很能赚取眼泪的。许多事情就是如此,看上去什么都是,其实是什么都没有,最能触动他神经的那个人不在了,那么纵然还有千百上万人又能如何,这些人的存在只不过让他更加思恋他的唯一。人就是这样,总会遇上无法给自己找借口的时候,凤姐如果没有离世,正德皇帝自然可以寻找诸多理由像凤姐解释,可是李凤姐不在了,不再需要解释的时候,正德皇帝再大的痛苦也只能一人担当。记得有个朋友说,最浪漫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在一起”。现在想来,真是不错。

在许多人还在琢磨李凤姐的孩子如何处置时,影片戛然而止。画面就停留在正德皇帝抱着李凤姐穿过游廊渐渐隐去。导演留下了不限的空间让人感伤,让人心痛,如果历史真的发生过这么一幕,我敢说一定有那么一个人不快乐……

http://www.blogmvp.com/logs/10531522.html

4 ) 一部需要跨越代沟去解读的老牌经典

在联合书院翻碟,无意中看到这一部比咱们父辈还要老的电影——《江山美人》(1959),于是决定借回家品味......

【游龙戏凤】

故事的框架是今天看起来很“老土”的“游龙戏凤”:赵雷演的正德来到梅龙镇遇到林黛演的李凤,于是开始了一段孽缘……以下省略1000字……而故事的结局是意料中的悲剧。

若从今日来看,此部却是平平无奇的电影,但放到五十年前的背景之中,你就会惊叹其情节、画面、对白设计之考究。这就类似希区柯克的电影,在当时堪称“恐怖一绝”,但几十年间,无数导演借鉴了他的恐怖技巧,从而对我们这代的观众进行了恐怖免疫……

故事很老套,但是阿牛替凤姐“伸冤”(shang4 fang3)的方式绝对是个亮点——与紫薇不同,他不是冲着皇上大喊“您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而是用当时大众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将冤情传播开来……所以很幸运的,他“拦对了忠臣的轿”……

专业关系,我不禁由此联想到媒体之上——原来古时以说唱为形式的大众媒体的力量绝对不亚于今日……


【含蓄的冲突】

《江山美人》非常中国式的含蓄,没有今日电影的掌掴、凶杀之类的强烈冲突,所有的情节都在情、欲、理的心理冲突中展开。

“江山”与“美人”看似是事业与爱情的矛盾,实际却是无数种矛盾的交织……导演虽对时代背景、配角经历并未正面描写,却在简单的对白中伏下了利益斗争的星火,导演的历史修养可见一斑。

有点唏嘘,今时今日,不知道是否还存在具有如此扎实基本功且一丝不苟运用到影片中的导演。


【黄梅调:音乐与旁白完美的结合】


实际上,这是我看的第二部黄梅调电影(第一部是张艾嘉、林青霞和米雪主演的《金玉良缘红楼梦》),若放到今天上映,估计会无聊死一批九零后,但在六十年代,黄梅调电影是当时至潮之题材。

当电影还在“空镜头”状态时,黄梅调歌曲——这一音乐与旁白完美的结合就将故事的背景、人物性格交代了个清楚;随着剧情的发展,歌曲又表现出了创作者对故事的深刻评价。虽说黄梅调是民间文化(folk culture),但随着西方大众文化的入侵,这种民间文化也变成少数人钟爱的“小众文化”了吧!



【代沟】
生于80后的我们看要一部半个世纪以前的电影是需要用心的.

我们可能不习惯看从右到左书写的汉字,可能不喜欢说着说着就做作的唱起歌来的形式,可能讨厌那个年代的衣裳、妆容和表演方式,可能也对被翻拍了无数次的题材有了情绪上和镜头上的“免疫”,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拒绝与取笑老电影的理由。

旧的不一定是好的,但一定是无价之宝,因为有些东西,我们已经永远的失去……

5 ) 更江山更爱美人?

 邵氏老片DVD推出后,据说以《江山美人》卖得最火。香港作家李碧华急急跑去买,碟店的老板告知她已经断市,请她择日再来。

  《江山美人》是李翰祥的名作,在20世纪香港百佳影片中排名第26位。1959年该片上映时空前轰动,是邵氏历年最卖座的电影之一。而女主角四届亚洲影后林黛,更因芳华早逝,令港台和东南亚老一代影迷怀念至今。

  令我吃惊的是,《江》竟是一部黄梅调电影,片中名曲《扮皇帝》等流传甚广。却原来,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黄梅调电影是邵氏出产的主要片种之一,估计成片当在五十部以上。大导演李翰祥、岳枫等皆有名作问世,林黛、李丽华等大明星也争相出演,唱功一流男装俊俏的凌波更由此成为所谓国语片第一女星。

  黄梅调电影在李翰祥的导演生涯中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58年的《貂蝉》开风气之先,也让李挤入大导演之列。《江山美人》的盛况空前,更让老板邵逸夫对他信任有加,拍片更有自主度。73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更成为这一片种在影史上的顶峰之作。可以说,黄梅调电影促成了李在香港电影界的崛起。

  时隔四十几年才发行的电影DVD,让港台和东南亚的老一代人得以旧梦重温,唏嘘当年。但他们的大陆同龄人却绝对陌生,因当时香港影界壁垒分明,长城凤凰是左,邵氏被划为右,左派电影大陆偶尔还看得见(估计还是内部放映),右派的邵氏电影绝对是无缘得见的。

  不过同一年代人的欣赏品味还真是有一致的地方。我将此片拿回家播放时,直把老妈看得乐淘淘。我觉得以时下的眼光来看,女主角林黛并不算多美,但老妈却认为端庄好看,一旁的老爸也连连称是。就演唱而言,为女主角幕后代唱的是歌后静婷,她的演唱流行曲味非常浓,嗓音相当有磁性,与国内黄梅戏女演员的尖而细的戏曲腔实在有很大分别,但一向听惯国内黄梅戏的老妈仍然很喜欢。

  《江山美人》讲述的是明朝正德皇帝与江南民女李凤姐的爱情故事。此传说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也许真有其事也说不定。京剧里有《游龙戏凤》,好像梅兰芳先生也演过,其他各色剧种多半也有移植。戏和传说的结局几乎无一例外的以大团圆告终,虽然遇到了太后大臣什么的阻挠,但李凤姐终于进宫做了娘娘,还喜得龙子。大团圆是中国老百姓根深蒂固的喜好,没有什么道理可讲。

  但是李翰祥反其道而行之,将一个世俗、圆满的故事颠覆了,不仅增强了情节的曲折性,而且使主题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影片的前后两部分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活泼有趣、欢乐美好,但随着两人的离别,情节立刻急转直下,后半部哀怨动人、无处不悲。初时的李凤姐与少年皇帝一起玩过家家,一起捉蛐蛐,天真烂漫的小儿女情态毕露。但一经仳离,竟落得未婚生子,备受欺凌,抑郁生疾,憔悴朱颜改,叫天天不灵、唤地地不应。重病缠身的凤姐在林中忆旧,她的感情层层递进,喜悦、痴情、哀怨、悲愤,直让观众揪心。

  在《倾城之恋》中,动荡的时代、倾覆的都市最终成全了流苏,她“笑吟吟地站起身来,将蚊烟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流苏成了名正言顺的妻,而原来最好不过是情妇,并时时有过去式的危险。张爱玲说不论什么时代,“传奇里的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所谓绝世红颜,即使一时功成荣耀,如杨玉环者,得势时令天下“不重生男重生女”,最终还不是落得“宛转蛾眉马前死”。时代的变动,可能成全某些人,更可能砸碎无数的美梦。如李凤姐者,一个乡野小店的卖酒女,想要飞上枝头变凤凰,需要怎样的成全?影片中的皇帝,不过是个普通的男人,既不是多情种子,也不是无情儿郎。开始他挂着她,这印象愈来愈淡漠,不久就从他的生命中完全消失,自有其他人来填补空白。再丰美的姿容,也敌不过时代,敌不过命运,如果没有“成全”的条件,就只能在传说里得到一点安慰,中国的老百姓向来都不缺乏同情心。

  情节的铺排和改编之外,李翰祥将全片的节奏掌握得相当好。对于黄梅调电影,如何推进情节的发展,如何融合情节和唱段,是比较困难的事。片中角色唱段过多,无疑会拖慢影片的节奏,让部分观众受不了,这是一般戏曲电影的通病。《江山美人》中,李翰祥和王纯等合作非常成功。改编后的唱段符合剧情,而且优美动人,极易流行。李翰祥则在适当的情节下,如凤姐林中忆旧时,大唱特唱,浓墨重彩地抒发内心情怀,极具感染力。而一些次要的情节,如皇帝回宫淡忘前事,则稍作交待就可,观众对此发展都很明了。

  至于女主角林黛,几十年来香港人爱之不衰。著名导演吴思远说香港没有“林黛热”,因为从来就没有冷过。依现在的审美标准来看,浓眉大眼的林黛并不是传说中那样的绝色美人,但胜在成熟妩媚,有风韵,尤其是眼睛,顾盼生姿。看着林黛电影长大的李碧华说她永恒星光,是真真正正的STAR。林燕妮虽声称不喜欢她,但也承认她明星味道十足。那个时代的影星,对于观众来说,仍然是辽远而又神秘的,像真的星一样高高在上,这也是她们令人难以忘怀的原因吧。

  林黛出身名门,父亲是著名爱国人士程思远,后来官至人大副委员长。有报道曾说某周恩来在的一场合,有关人士向程思远提出将林黛“统战”过来,程答曰和林黛母已离婚,林母不愿离开香港,女儿自然是跟着母亲的,才将此建议作罢。林黛如归大陆,人生当完全两样,不知幸与不幸?30岁时,林黛已拥有四届亚洲影后的头衔,又嫁得龙云五公子为妻,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但她选择了自杀,也从此成为香港影坛的一个传奇。多年以后,曾和她配过戏的郑佩佩仍然记得听闻她死讯时的那种巨大震动,此事当年确在影坛内外皆成话题。

  《江山美人》中的诸演员,包括林黛,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似乎都不脱戏剧腔,肢体动作过于用力,不够自然。这本是那个时代流行的演绎方法,当时的观众和制作者都并不认为是问题。在温习长城版《云海玉弓缘》时,主演陈思思也是大眼美女,说话亦有些拿腔拿调,可见都是受一时风气影响。

  说一下本片其他演员。男主角是当时受欢迎的小生赵雷,和现时的张铁林之流一样,十个角色八个演皇帝。大牛的扮演者是后来的武侠片大导演胡金铨,这时他只是邵氏的小演员。胡和李翰祥是拜把子兄弟,情谊绵长。胡在拍《笑傲江湖》时和监制徐克闹翻,李还跳出来挣义气,说终生不会和徐克这样人合作。饰演凤姐嫂嫂的是姜大卫尔东升的母亲红薇,她是旗人,曾为李的巨作《倾城倾国》中的慈禧配音,操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后来的武侠片大明星姜大卫也露了脸,据说是影片中听大牛唱数来宝的一小孩。

6 ) 李翰祥的疯狂龙凤店

正德皇帝下江南,邂逅美艳李凤姐,正宗《梅龙镇》戏码风流上演,林黛与赵雷,伙同青涩的酒保胡金铨,在树林中扮皇帝、于龙凤店里捉蟋蟀,是《江山美人》的经典桥段,亦是华人世界的集体回忆。李翰祥在1959年的事业全盛时代为邵氏兄弟拍摄的这部影片,继承了其前作《貂蝉》的黄梅调策略,在1950年代的“想象中国”电影谱系中算得上精心构造。表现明朝风趣的宫廷、楼阁、江南景致,虽然皆是摄影棚得来,但螺丝壳里做道场,以栏杆后透视或移动镜头来进行一种移步换景的效果制造。片中的服饰与场景道具的色彩关系,亦相当讲究,比如太后林朝的戏码,可以见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江山美人》斩获第六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呈示香港电影在亚洲范围内的独特魅力,然而其时香港电影或许并不能以“香港电影”这样的词汇名之,影片主创包括导演李翰祥、演员林黛、赵雷,黄梅调词作者李隽青等皆是内地南来的移民,这部国语电影事实上更加接近上海传统的中国早期电影一些。成熟的黄梅调通俗化路线亦是此片大受欢迎的原因所在,在剥离传统戏曲唱词的基础上,李隽青以国语时代曲的笔法写作黄梅调词句,句句白话,皆可上口,古装角色所说皆是现代词语,皇帝与民女的距离一如观众与银幕的距离一般靠近。
这是李翰祥作品谱系中最耀眼的部分之一,前有《貂蝉》,后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王昭君》,皆是掀起华语世界黄梅调电影潮流的经典文本。《江山美人》故事简单直白,由正德贪玩出宫到邂逅李凤姐,及至春宵一夜、忘恩薄幸,重心着落在细微的情感互动,龙凤店中的进退拉据,字句皆道出两人心态的微妙变化,英年早逝的林黛在片中的表演堪称无懈可击,这样形容并非指其真的有一种驾驭全局的气势,恰恰相反,林黛的李凤姐专注将“娇俏可人”的感觉做到极致,与正德皇的互动中所在多见的是板起面孔下半露的微笑。李翰祥亦十分懂得此种情事的进退法度,是以不断变换视角来呈现两人动作中最有表征意义的部分,致令整部影片(起码是前半段)戏味十足、细致丰富。
而饰演太后的唐若青、饰演店主的杨志卿以及饰演酒保的胡金铨,皆贡献出水准之上的表演,他们本身在今日也成为话题。梅龙镇的故事经由京剧及至电影,文本被多次化用,固然是游龙戏凤本身的张力十足,亦因其对宫廷人心的试探与把握,在《江山美人》中,为达成“李凤姐进宫”的合法化,甚至动用朝廷重臣认其为干女儿,这样的通便令人想起了京剧《四郎探母》里四郎夫妇求得萧太后原谅的桥段。在想象中国之外,《江山美人》事实上也复制了一种人情世故的变化多端,这其实何尝不是李翰祥本人一生与所处历史变局的真实写照。

7 ) 黄梅调的开山篇

这部李翰祥的黄梅调开山之作实在可以有太多要说,首先,说说周知的,当时的好莱坞歌舞片盛行,而香港的电懋也以此为傲,因此邵氏便借上海来的李翰祥推出了黄梅调,并就此开了一系列叫座影片,李翰祥对戏曲的认知,以及对古典的审美,使其成为了导演中标志性的人物,影片中的男二号,胡金铨,是未来的华语大导演,其武侠片的中国风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李翰祥的继承……林黛在当时是当红的女星,当然,她的外形是很西化的,并不符合国人审美,也不搭配这部电影,但是票房证明了她的号召力,赵雷则借此片吃了一路皇帝饭,但也因此成为了明星制的牺牲品,没有再拓展什么戏路……电影的古典审美很有味道,虽然北京虚假、唱词幼稚、穿帮以及剧情纰漏较多,但依然不影响其给观众带来的美感……对于叙事,我有点感触,电影取自戏曲,而无论是《梅龙镇》,抑或是《游龙戏凤》,结局都是团员的喜剧,而本片不然,结局以李凤姐的死亡告终,这是作者的一种诠释,是对李凤姐的一种惩罚,本片一直正面化正德帝的形象,没有丝毫批判他的背叛和遗弃,而对李凤姐的处理,则显示了对不贞,不受男权社会下性节操女子的惩戒……整部影片的问题是格局太小,丝毫没有皇家气派,小家子气,倒像是大户人家的故事,比如《雷雨》,当然,这也是李翰祥的风格化……

短评

你们都说林黛美,可是只有我觉得长得不好看吗?

4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李翰祥的代表作之一,掀起了黄梅调电影的热潮。

8分钟前
  • 力荐

看前以为是毒害封建社会广大年轻少女的偶像剧,后来发现是凤姐对几百年之后夏雨荷遭遇的一次残酷提醒。明明回到皇宫就立刻沉溺女色的皇帝是怎么又塑造成全面悔改专一的好男人的,编剧太2B了。大牛好帅好萌,居然是胡金铨演的!!!即使做不到娶她回家,也要像评论里某人说的“爱她就带她做无痛人流”

12分钟前
  • Paper Planes
  • 推荐

意外是游龙戏凤被李翰祥拍作一出悲剧。虽然表演造作,黄梅调的唱腔却很耐听,属遥远年代的风姿仍可回味。

13分钟前
  • 巫眠
  • 还行

久不看黄梅调 最后一天看部“前古典时期”开山怪 林黛也是凭此片荣膺当年亚洲影展影后 故事讲得比较时髦 可惜性别观还在史前 所谓江山美人者,既无见江山,也米有美人╮(╯▽╰)╭ 有的是万岁万万岁和不值钱的凤冠霞帔,病急乱投神和催人的越俎代庖。“再来和我玩一遍 (啊呸)” = =

16分钟前
  • mecca
  • 还行

“一瞥惊鸿影,相逢似梦中。广寒身未到,分手太匆匆。”虽然影片还是典型的帝王美人格局(三观不正),但拍的挺华丽,音乐也很好。结尾在庙中求神(韦陀、金刚十八尊、大慈大悲观世音)和未曾重逢便已逝,还可以。胡金铨演的大牛,和皇帝一样到后面的转变和再转变铺展的不太好。

20分钟前
  • xīn
  • 推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影节展映】黄梅调电影。皇帝下江南爱上酒家女子的“游龙戏凤”俗套故事。剧本台词无甚亮点,黄梅调唱词也不完全押韵。胡金铨的表演和快板倒是很不错。

25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故事感觉就是黄梅戏一些戏词那种改编的,这个年代看颇为搞笑完全没有真情实感,看得是风情。《天下无双》简直就是在向这个片儿致敬,找共同点增加了我们很多乐趣。皇帝就一臭流氓,林黛让人一阵阵鸡皮疙瘩,幸好有胡金铨演的不错。全片看不出一点江南风情,更像北京郊区。当然布景精细有李翰祥范儿。

27分钟前
  • U 兔
  • 还行

这部好多了,唱词和剧情融合度也好,林黛和赵雷搭配也不错。倒是胡金铨,要是不说还真看不出来,好憨厚啊。那个年代的黄梅调潮流,虽然裨益无几,但是多少还是开拓了类型风格,也推动了戏剧的大众化。

32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黄梅调电影代表作,揉合着风月片的底子,写情欲极为大胆。无论是对江南的想象,还是时不时冒出的流利北京话都呼唤着“文化中国”。胡金铨大师打快板。悲剧结尾。

36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妹子一推就倒,皇帝进宫就忘。未嫁的姑娘生小娃娃,嘿呀嘛嘿哟哟。

41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的确是当时华语片大成者。前面皇帝赞江南的黄梅调子正是“你是新一代的开山怪”,想来当时7岁的刘镇伟应该也看过这片子,《天下无双》新瓶陈酿。老李刺心笔,浮华影城男盗女娼,显示的人性群像。凤姐发现皇帝身份并未高兴而是惊惶,一夜夫妻纵使有百日恩,三年也就忘得差不多了,岂是千里之距音信不通的难处,而是人心受不住克服阻碍的疲累。人无大奸,而欺软怕硬是最本能的恶意,连路边拍巴掌的小John都能嘲笑弃妇,妇人背后嚼舌不够还要问“你嫂子的孩子好吗”。一旦得道又是变天的嘴脸。看起来皇太后是女人掌权,其实是父权与亲情绑架的连体物,小太监巧舌如簧,可以说江南女子风情好,可以说酒家女招蜂引蝶,做的就是趋炎附势的行当。哥哥嫂子是好亲人,大牛有情有义,忍饥挨冻到京城(北京真冷啊)细数害人精皇帝风流事,放哪个时代不是平地消

44分钟前
  • 山下猫
  • 推荐

李翰祥的儒家观念批判史由此开始

45分钟前
  • 辽东胖尊者
  • 还行

来我包黑炭。 拿特大龙头闸把这个正德帝给闸了。

49分钟前
  • ReMinD
  • 推荐

唯一贊歎的是全盛時期邵氏的棚景。至於林黛,不是我的菜。片子本身是拍給當時的家庭主婦看的,沒心沒肺負心郎和薄情寡義虛榮女之間的故事,兩邊都不是什麽好東西。倒是我們金銓,大牛,哈哈。

50分钟前
  • 还行

主要不好林黛这一型,韵味不及《倩女幽魂》

51分钟前
  • 邈邈
  • 还行

《江山美人》是邵氏,也是香港影坛第一部出巨资拍摄的华语片,带动起黄梅调电影风潮。本片改编自民间故事《梅龙镇》、民间传奇《游龙戏凤》。被台湾著名的评人黄仁、杜云之评选为中国一百部名片之一,影片获1959年第六届亚洲电影节十二项金锣奖。

55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皇帝哪个不是流氓 刘瑾早把酒家满门灭口了 最后寺庙的唱段不错 求神保佑也没见上一面

60分钟前
  • 琧婯
  • 还行

李碧华文曰:一个活泼怀春的小村姑,由劳心鹿撞,至伤情自苦,玉殒香消,中间情怀跌宕,演得淋漓尽致。还有赵雷的正德皇,亦具气派。近年国内的“皇帝专业户”有张国立、张铁林、唐国强等,当年,赵雷的“做皇帝,我在行,我做的皇帝比人强……”才家喻户晓。

1小时前
  • Memento Mori
  • 推荐

传统戏游龙戏凤,正德皇帝调戏李凤姐,原剧是个大团圆结局,不知道为何李翰祥给搞成了悲剧

1小时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