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历劫佳人

爱情片英国1949

主演:英格丽·褒曼迈克·怀尔登玛格丽特·莱顿约瑟夫·科顿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剧照

历劫佳人 剧照 NO.1 历劫佳人 剧照 NO.2 历劫佳人 剧照 NO.3 历劫佳人 剧照 NO.4 历劫佳人 剧照 NO.5 历劫佳人 剧照 NO.6 历劫佳人 剧照 NO.13 历劫佳人 剧照 NO.14 历劫佳人 剧照 NO.15 历劫佳人 剧照 NO.16 历劫佳人 剧照 NO.17 历劫佳人 剧照 NO.18 历劫佳人 剧照 NO.19 历劫佳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5:59

详细剧情

  该片是名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刻意试验镜头的调皮作品,很多镜头都长达数分钟以上。其中一个自室外运动到室内,并且在十多名演员之间来回穿梭达十来分钟的长镜头,效果极度突出而引人入胜。褒曼如痴如狂的表演也十分精彩。
  1830年的澳洲是英国流放囚犯的属地,一名英国青年(迈克尔·怀丁饰)随舅父到澳洲发展,与一对身份背景特殊的夫妇发生了一段纠缠不清的关系。

长篇影评

1 ) 大师级的手法优秀的剧情

这电影有好几个版本。现在网上的基本都是110分钟那版,据说这是最符合奥逊威尔森的想法一版。1958年历劫佳人的制片商背着奥逊威尔森粗略的剪辑后未经试映便草草上映,电影没有收到任何关注,最后票房惨败。后来威尔森看到制片方把自己的作品剪得乱七八糟,变奋笔疾书长达58页的备忘录。他将备忘录提交给制片高层,希望能重新剪辑。但当时好几部电影都不卖钱的威尔森没能得到他们的支持,这份58页的备忘录也就成了废纸。在备忘录的最后,他几乎用上了哀求的语气。在现在这版剪辑中的片头,就讲述了这段历史。

电影开头长达三分二十秒的复杂长镜头,让我佩服不已。秀才点兵里私塾教书的那场连接长镜头,就有点这个意思。镜头开始于一个年轻人拨动定时炸弹按钮的大特写,随后跟着这个年轻人来到一辆轿车前,年轻人将炸弹放入轿车后备箱,在车主带着女伴上车前迅速逃离,车子启动,此后镜头便一直跟车在墨西哥和美国边界的小镇上移动,车子经过行人,小贩,指挥交通的警察,羊群,以及主角墨西哥检察官瓦格斯和他的老婆苏珊。运动的镜头停在两国边界的过关检查站边,准备度蜜月的瓦格斯和老婆正准备酝酿一个吻,那辆载着炸弹的车已经过关,在美国境内爆炸。这个长镜头随即中止,迅速切向被炸上天的车子。这组镜头,在空间上既有横向移动,又有纵向升降,还有远近的推拉,景别一直在大特写和大广角之间转换,这在以后的电影中也得一见。这组镜头的另一个关键在于,除了技术上这个层次,还有那枚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在情绪上一直引导着观众的神经。

除了这场戏,还有一处经典的电影场面调度。浑身沾满毒品味道的苏珊被混混们弄到镇上的旅馆,帮派首领乔大叔企图诬陷瓦格斯,并将昆兰也拉到自己的阴谋中,但昆兰并不接受这种敲诈,这会让乔大叔抓住自己的把柄,喝得醉醺醺的昆兰与乔大叔在狭窄的旅馆房间里的打斗起来。窗外霓虹灯一闪一灭,激烈的动作也随光影一闪一灭,当昆兰用丝巾勒死乔大叔的时候,手提摄影机的运动使画面癫狂起来,剪辑在苏珊将醒的脸,昆兰藏在昏暗灯光里的脸,乔大叔挣扎动作中交叉往复。昆兰杀死人后,关门离去,情绪的高潮借助霓虹灯照耀在乔大叔眼珠暴突的脸上,这堪比任何一部恐怖片的景象让刚刚从苏醒的苏珊吓得惊慌失措。

影片剧情开始没多久便可以看出,开头的炸弹事件,到后来几乎成为消逝,情节重点变成了昆兰和瓦格斯的较量。这两个男人间的较量,黑色电影中所必需的道德上的好与坏之间的冲突。黑色电影多少是要将这些人身上的好处显现出来,然后看着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无奈地作恶多端,并且因命运的不可控制而最终惨死,让观众心生复杂的感觉。黑色电影中的悲剧大多都是这样。他们俩身上分别有这着两种力量,昆兰是一种原始野蛮的权力代表,他在影片中出场时,叼着雪茄,从黑暗的车子中挤出肥大的身体,一张脸扭曲到没有人形,但昆兰依然充满正义感相信犯罪的人一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瓦格斯代表着法律的威严与规定,在没有证据前,即便凭强烈的直觉确凿一个人有罪,也不能定罪。他的形象高大帅气,仿佛法律的代言人一样。

但这俩人的对立并不是截然分明的。昆兰虽然武断,但他办案高效,在法律的常规手段发生不了作用时,昆兰的非常规手段便起了作用,尽管没有证据作伪证。但片尾通过施瓦泽的口中得知他怀疑的桑切斯确实是爆炸案的凶手。这样的结果让昆兰的违法行为有些模糊和暧昧。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昆兰是有罪,他理应受到审判。但在观众心中,当得知昆兰妻子的遭遇时,我们对他的行为多了一些理解和包容。另一边瓦格斯当得知苏珊处于危险之中时,显露出来强烈的暴力倾向。最后靠偷听来收集昆兰的罪证同样显得不是那么光明正大。瓦格斯这个绝对正义的人物这么来看就有些模糊了。

这也许就是导演想要表达的,除了复杂高超的表现手法,正是这种善恶交织,目的和手段的互相矛盾,给了影片一种深层次的思考,使观众回味无穷。奥逊威尔森的所有电影中几乎都能多少看到他本人的影子,就像公民凯恩。他的人生同样复杂曲折。

%�)&�� �T

2 ) 省略掉五体投地好了

第一个镜头,长达3分20秒。它从一个定时炸弹的特写开始,一个人上好了开关,摇镜,看到远处有一对男女走来,再一摇,随着墙上飞奔的影子,来到楼外停车场,放炸弹的人把炸弹安装在汽车后备箱后跑开,那对男女走上汽车。

这时候,摄影机不知怎么忽然上了摇臂(肯定有什么装置),大摇臂摇起来,汽车发动离开,摇臂把摄影机带到楼外大街上,汽车在十字路口停下,摄影机继续后退(我怀疑摇臂安装在汽车上)。一个警察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有小贩推着车子穿过马路。又一个十字路口,主角男女出现,走过斑马线,汽车在他俩身边经过,主角继续往前走,大概这时候摄影机从摇臂下到推轨。

主角在热闹的大街上行走,汽车在一旁也缓慢的前行,因为不断有行人穿过马路,还有牧羊人。终于摄影机停到边境检查站上,这里是美墨边境。这时候摄影机停止,让所有人对话发生完,汽车离开后,摄影机跟上去拍主角接吻。然后一声巨响,汽车爆炸。

36分钟有一个室内镜头,昆兰警长和瓦格斯来到旅馆房间抓住桑切斯。室内戏的关键是捕捉人物的位置,你没法用全景去收,所以人的走动和站位必须有效。威尔斯大概在客厅到洗手间铺了一段大约5米左右的推轨。这一段同样是一个长镜头拍完,就在这条推轨上,大约5分钟。主角走进洗手间,然后摄影机进入洗手间,慢慢的摇,然后配角进入洗手间,接着两人走出洗手间来到卧室,另两人也进入卧室,这就是调度。完美的调度可以让电影显得无比流畅。虽然这段5分钟的长镜头没有太多移动,但是狭窄空间的调度更要求精确性,人物站位的精确,运动的精确,摄影机摆放位置的精确。

还有一点,就是拍摄的角度。刘别谦说,摄影机有一千种摆法,但正确的只有一种。20分钟的时候,昆兰和瓦格斯等人在说瓦格斯被人泼硫酸,瓦格斯的老婆被人搭讪。机位是很低的,略有些仰角,这样人物的脸有一部分是亮的,而且看起来表情都有些峻狞。想一想,这镜头从上面拍,看不清表情,从正面拍,脸上的明暗不足,完全仰着拍,只能看见下巴,太大的角度或者太远的距离,都不能把几个人的表情同时收在镜头里。所以,当演员在摄影机前面站好位置,你只有一个角度是合适的。

威尔斯回答了我一年多前想过的一个问题,怎么样既能保证故事精彩的表现,又能创造一些额外的价值出来。或者说,有的人为了怎么拍而去想拍什么,有的人为了拍什么而去想怎么拍,威尔斯可以把这两种情况都排除。但是威尔斯给我们的答案是绝望的,因为他用的是天赋,超越石阶上几乎所有人的天赋。

3 ) 深渊的凝视

没人知道汉克·昆兰倒下去的那一刻,心里在想些什么。

老伙计曼西斯的血滴在了他手背上,一滴,两滴,三滴,呈暗红色。

“皮特,这是我为你挨的第二粒子弹”

但也是最后一粒子弹。


瓦格斯警官高大英俊,他的新婚妻子苏西甜美可人。虽然好人被构陷令人义愤填膺,警官的追寻过程惊心动魄,最后结局的大团圆也令捏住一颗心的观众热血沸腾。

但也许我不是唯一一个,对汉克·昆兰的死感到动容。

他肥胖的背影倒在漂满渣滓的污水里的那一刻,并没有掀起什么水花。但那一刻,仿佛甚至连正义的伸张都褪色了许多。

没错,汉克·昆兰是个绝对意义上的坏蛋。他在警察署工作了三十年,靠着他的著名“直觉”破了上百个凶杀案,是上司心中可靠的下属,搭档心中无敌的存在,恶棍听到他的名字闻风丧胆。

但当瓦格斯警官阅读卷宗时,却发现他破案的关键是那些根本不该存在的“证据”。昆兰的“神探”之名,多半来源于他对嫌疑人的构陷。

“他投到死囚里的那些人怎么样了?为他们省省你的眼泪吧。”

瓦格斯警官对曼西斯这样说道。

是的,如果,这些人都是被他“构陷”的,如果这些人并没有罪呢?


昆兰出场的时候是个傲慢、冷酷又满嘴下流话的胖子。这个世界对胖子并不友好,而当这个胖子又一脸猥琐地谈论脱衣舞女郎、和天降正义的男主角作对的时候,这个世界对他就更不友好了。

昆兰的面具第一次破碎,是在老伙计曼西斯的嘴里。曼西斯,这个没什么能力的老好人,开着车带着女主角苏西去汽车旅馆,一脸崇拜地谈论起昆兰和他的瘸腿,说他如何救了自己的命。

“Captain Quinlan!”

曼西斯大声回答,对女主角问“who are you talking about?”的疑问表示不满。仿佛在这个靠近墨西哥的小城,没有听说过警长昆兰的大名就是一种恶行。他一脸骄傲地谈论起昆兰怎样戒掉了酗酒,“我以为是汉克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情”,“不用睡觉也能工作不停”。

随着昆兰露出他的狰狞面目,对柔弱的嫌疑犯小哥用刑,在男主面前张口说瞎话地坚持证据存在,在和大反派同流合污之后,这个恶人的面具第二次破碎,在对他无比信任和崇拜的搭档曼西斯面前,谈起他年轻无知时,妻子的死。昆兰谈起自己的苦苦追索,以及罪犯的逃离法网却意外死在了比利时。

“这是最后一个逃出我手心的罪犯。”

昆兰说。

‘“瓦格斯想和腐败做斗争,这就是他会得到的战斗。”

突然,这个恶棍警长的胖脸,多了一分深沉和坚毅。

警长昆兰,是否真如我们看到的,是个罪人?


哦,写到这里才想起来,之前昆兰的面具还破碎过一次。那是在风吹得旧报纸到处飞的午夜,一众警探、DA远远听见塔娜家的自动钢琴的弹奏声。这个抽吃着糖的胖子眼睛突然亮了起来,那经历过沧桑的美人眉宇间笼罩了一层轻轻的雾霭。

“我没认出你来。”,美人上下打量了他变形的躯体一眼,“你不该再吃糖了。”

“要么是糖果,要么是烈酒。我希望我长这么胖是靠了你的辣椒。”

昆兰看着旧日情人,眼角的皱纹里带着温柔的微笑。

仿佛他注视着的,是曾经那段美好时光。

那段遇到烦心事的时候,可以带上两箱威士忌,在塔娜家里躲上两三天的美好时光。

但他终究戒了酒。诀别了塔娜。不再回头。

是否从那时起,他做出了最后选择,选择拥抱深渊,从此走入无法回头的黑暗里?

已经无人可以知晓了。


昆兰在这个故事的时间点里做了三件肮脏事:构陷蒙骗富家女的穷小子、杀死黑帮老大、构陷女主苏西。

最后穷小子招了,他的确杀了富家女的父亲。

黑帮老大和他的手下恶行累累。

女主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伤害,没有被注射毒品,也没有留下犯罪记录。

然而这只是完美的巧合。如果穷小子没有犯罪呢?如果苏西不幸被黑帮分子伤害了呢?如果黑帮老大命不该死呢?

谁能保证昆兰在三十年间的每一桩案子,都“巧合”得如此完美,让罪恶的人受审判,让无辜的人获得正义?是谁给他的钢丝绳上了保险,又是谁能信誓旦旦替他立誓,他从来没有在“枉法”之中,没有过偏颇或有失公允?


有些人的命运里,接受过黑暗之吻。

没有人能解释那是怎样的一种能力,仿佛魔鬼在某个关键的时刻和地点,牢牢攫取了你。

你没有变成魔鬼,但你也知道,你也再做不成你自己。

你用魔鬼的方式思考,你用最黑暗的眼神看着周围,你所经之处、你所看到的一切,都仿佛燃烧着鬼火。那些人回头看你,你不用第二眼就能分辨,那些人头上长着恶魔的角。正如你自己头上长着的那双一样。

你不用证据。你知道他们在哪里。你知道他们是谁。你知道他们曾经做过什么。

说服陪审团和法官并不是难事。说服你那些老练但有些愚蠢的同事并不是难事。

难的是说服你自己。

你试着逃避那道障碍。你试图告诉自己仍然是正常、善良的公民。你试图灌醉自己,假装自己没有那种能力。你试图不去看镜子里完全变了形的脸。

你试图回忆,塔娜,和那些美好的岁月。

但那双无形的手牢牢攫取了你。那条绳索扼在了你的咽喉上。

你最终,还是走出了那一步。

曼西斯,我要怎样告诉你,我没有陷害任何一个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罪,我替上帝对他们宣判。

只是,我迟早也会去上帝面前,接受对我的审判。


“你怎么评价别人,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他面朝下倒进了那潭污水里,而他的灵魂早已坠入了深渊。

但是,昆兰警长,你真的想要被拯救吗?

又或者,被不被拯救,对你而言,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4 ) 历劫佳人

《历劫佳人》的故事由一场汽车爆炸引出,这场汽车爆炸是全片的第一个情节点,它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全部串联到一起,昆兰警官、瓦格斯、苏茜、葛兰迪家族…

一场汽车爆炸后,剧情出现了两个分支,一个是以瓦格斯为正面人物,汉克·昆兰为反面人物的主线情节,此时两个人的目的都是调查爆炸案,找到凶手;而这一情节的起因是爆炸发生在两国交界,共同处理。另一条故事线是以苏茜为正面人物,葛兰迪家族的乔大叔为反面人物,这条线是由葛兰迪家族的行动推动,最终目的是威胁瓦格斯,撤销对哥哥的控诉。

影片中有几个情节点,第一个是两国边界汽车爆炸,将主要人物串联在一起;第二个是在桑切斯家的谈判,此时瓦格斯发现昆兰无证据逮捕买鞋的墨西哥人,出于对法律程序的尊重,对制度的重视,瓦格斯的目的变为搜集证据揭发昆兰,而昆兰也因为害怕自己的名誉受损,加上葛兰迪的怂恿,目的变为设计陷害瓦格斯;第三个情节点是当瓦格斯找到证据后,与一些官员及昆兰的旅馆谈判,此时矛盾进一步升级,在一个制度里,法律和警察,谁能够获胜?这一情节也在其他的官员的对昆兰的态度中左右了观众的观点,昆兰真的有罪吗?昆兰是腐败的官员吗?这里瓦格斯的失利也是使他做出偷听这一举动的直接动机;第四个情节点是瓦格斯录音昆兰,昆兰杀了皮特,最终在真相大白前,昆兰死在了河水中。

在人物塑造上,瓦格斯和昆兰两个人是绝对的对立面,虽然都是警察,目的都是办案,但在行动的方式上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昆兰是位名探,高效办案,但却忽视了程序与证据;而瓦格斯凭着自己的一腔正直,坚持凡事都要讲证据。从影片一开始瓦格斯严谨认真的行为方式给观众传递出正直的符号,相反昆兰凭借直觉判断的行为,传递出腐败、堕落的讯息;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当昆兰讲出有关自己妻子的故事时,对人物稍微有些同情,在结尾处,昆兰说自己工作30年,仅有一个农场,加上昆兰死后,警探带来消息,昆兰的判断没有错时,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对昆兰的态度变得怜悯。

瓦格斯从一开始就给人带来严谨、体面的形象,在情节的发展中,瓦格斯以一直以讲究制度和证据为自己行事的标准,在瓦格斯寻找妻子和揭发昆兰的双重压力下,瓦格斯做出了违背自己标准的行为——偷听录音。这里情节的安排使得人物更具戏剧性,也更形象的表现了瓦格斯的也是为了目的出发的人,所有人都没有很高尚。

苏茜在第一次和乔大叔对峙的时候,睿智且机敏,到后来变得被动和无助;苏茜在被葛兰迪家族陷害的极端情况下,不顾一切跑到窗外求助,人物形象多面。

在影片结尾处,也是故事最大的戏剧性情节,昆兰的判断是对的,但昆兰死了,因为昆兰没有在意制度和程序,即便他是正确的,制度和正义,该如何比较。结尾塔娜的台词,“判断一个人有那么重要吗?”也给观众留下了空间。

5 ) 我们不喜欢无辜的人

7.9

这不就是那首诗吗,人群以为她在招手,其实她在求救——在苏茜被悬置人头惊吓时,这个可笑的场面出现了。表面放置一个公权与私权制衡的空壳,可程序正义战胜目的正义这件事也太过简单。因为时代变了,所以实际路线一直是人物心理,汉克昆兰的专横都来源于他的恐惧,但凝睇他的目光却在帮助我们远离他,极致的仰角和俯角都是主观镜头,谁会那样注视他呢。最终,我们对他的感情,也只是从老鸨与搭档那里得来。

“这是部真正的电影”,大家都在用这种话形容自己喜欢的电影,所以这是部真正的电影。于我而言那个从特写开始的长镜头有种神学意味,恐怖被事先张扬起来,画面从最近的景别也可以跨度到最遥远,内部完成的是一种蒙太奇效果:时间与空间上都有纵深,但信息量却切割得清清楚楚,以此制造意义。边境线那一侧和这一侧都有着独属自己环境的稳定结构,跑车与苏茜瓦格斯夫妇的交错则是一个熵增过程,它们都作为彼此秩序的闯入者存在。

若按结构主义叙事学来讲,昆兰的跛腿象征着他某种内心的残缺:妻子被人勒死的事始终萦绕他脑海,或醉或醒时;而手段无论多恶劣,他都要确保正义是获胜的。但没必要以这种分析的方法,他是奥逊威尔斯,昆兰是另一个公民凯恩。他妻子被害的这个案件又是一种对黑色电影反讽的处理,摆明了不会按部就班地揭露这个人物过去,除了提供他最终的杀人手法证明外,并没有什么心理转折上的用处。昆兰跛腿这个缺陷根本不耽误他追凶或谋杀,恰是在说在讲手段的不正当并不影响结果的正确。桑切斯供认不讳,档案前史里也并没有人是无罪的。曾经玫瑰花蕾什么都不是,而这次结语的含义是他身上仅受过的两记弹伤。余生在为他曾经落下的残疾还债,说,“彼得,这是我为你而中的第二枪”。

最大的幽默感也在于此,而不是守夜人突然关上的音乐。等到昆兰死了,瓦格斯也会成为他。他怀疑昆兰,同样是靠的一种所谓“直觉”;而他最终的取证方式,也是攻其下三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怒殴墨西哥人,又设计了窃听。妻子被害事情曾经降临于昆兰,让昆兰明白了“手段无论多恶劣,他都要确保正义是获胜的”这件事;而等到瓦格斯的妻子被陷害时,他所走上的也是并不光明的一条路。不可避免的是他终将信服昆兰的哲学,继而成为恶本身。广受追捧的《杀人回忆》也设计了一样的二人关系,但那都在近五十年后了。老鸨的最后一句说得对,“某种意义上他也是个人物”,这既是种无比从容的幽默感,又填满了威尔逊对人类命运的无奈,“你的未来早已消磨干净”。他们在凝视深渊的同时——这可能有如此多角色仰拍镜头的意义——深渊也在凝视着他们。毕竟本就有所意识的是,如此极致的仰角都是主观镜头:要不然,谁会那样注视他呢。

一共有三个版本,对吧,我看的是111分钟的,不知道是否需要担心。“历劫佳人”这个翻译,真的很糟糕。

6 ) FIFF24丨DAY5《历劫佳人》:逃难的贵族,乔装得灰头土脸也难掩姿色

第24届法罗岛电影节第5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历劫佳人》,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们毁誉参半的评价了!

@米米

满满的镜头调度啊,可能对同行很友好

@carter

我已经说了很多遍,但威尔斯的电影出现在法罗岛一次我就要再说一次。我已经受够奥逊威尔斯了!

@donnie

美国警察与墨西哥警察之间的斗争,绑架警察老婆,栽赃罪犯,剧本真的精彩绝伦很有想象力。起初我们都以为是他,结果竟是他

@Joyside

看奥胖拍film noir是一种享受,用最少的陈旧性语言拍成了最大程度的幽闭黑暗,将现代性突出至极

@小植野

导演顶级场面调度,光与影的构图视听满分,很大程度上拯救了这个颇为无趣的剧本,非线性叙事虽然复杂但是故事内核撑不起来,让整个故事有点空洞。

@小宁波

奥逊威尔斯不愧是现代电影之父。历劫佳人中的每一个运镜放在当下的任何类型片中都不过时。开篇长镜被后人津津乐道,多线叙事的手法别具一格。尤其加入迟暮老汉和红颜知己的组合,将昆兰这个人物刻画得更丰润了一些。这是一部元素非常满的黑色电影,同时又不失风格。

@脏脏豆

我的心會因為內個風情的墨西哥女人加速跳動。

@Rightchi

威尔斯对于光影、机位和剪辑已经到了一个炉火纯青的地步,整部片简直是美轮美奂;不过威尔斯知道自己拍的很像搞笑片嘛??

@消亡之人

谁是佳人?谁在历劫? 是美国甜心熬过了墨西哥恶棍和毒枭,还是墨西哥英才胜过了自以为是的美国警长? 镜头当然好。开场的长镜头乱中有序,行人与车流成为两股交错的力量,被塞入炸弹的豪车被反复拦下,爆炸案也因而和这对仅是路过的蜜月夫妻的命运发生交缠;频繁出现的仰角镜头不偏不倚地赋予每个角色以隐秘,也一再强化着美墨之间紧张的对峙关系。 可故事是多么无聊。一对跨国夫妻在两国边境遇上跨国作案,美墨关系理所应当成为重点,那条长而无所防备的边境线也一度被两人拿上台面讨论,但最后看来也只是闲谈。妻子坚韧的形象一开始有所展现,后来却依然沦落为花瓶般的点缀。尽管丈夫和警长的形象也没能丰满多少……

@热情华夫饼

几乎全方面都是完美无暇的。并非单纯的正邪对抗,而是将一个关于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的思辨命题套在了双雄对决的框架内。更为惊人的是结尾的处理,塔罗牌预言给传统意义上作为反派一方的失败赋予了极强的宿命和悲剧色彩,你可以说是威尔斯的自恋,但他的角色在大部分时间里确实比男主角更吸引人,一个真切地怀着正义行恶的悲情枭雄。

#FIFF24#第5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7 ) 弗朗索瓦·特吕弗论《历劫佳人》

摘自特吕弗于1974年出版的影评集《我生命中的电影》,英文翻译:Leonard Mayhew Da Capo Press在美国出版的版本。当年特吕弗看到的本片并非如今广泛流传的1998年重建版,而是当年环球公司剪辑的,不受威尔斯认可的版本。如今我们发现1998年重建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掉了开场的字幕,完成了特吕弗在本文第一句话中的设想。

You could remove Orson Welles's name from the credits and it wouldn't make any difference, because from the first shot, beginning with the credits themselves, it's obvious that Citizen Kane is behind the camera.

Touch of Evil opens on a shot of the clock of a time bomb as a man places it in the trunk of a white car. A couple have just gotten into the car and started off, and we follow then through the city. All this happens before the film starts. The camera perched on a motorized crane loses the car, finds it again as it passes behind some buildings, precedes it or cataches up with it, right up to the moment when the explosion we have been waiting for happens.

The image is deliberately distorted by the use of a wide-angle lens that gives an unnatural clarity to the backgrounds and poeticizes reality as a man walking toward the camera appears to advance ten yards in five strides. We're in a fantasy world all through this film, the characters appearing to walk with seven-league boots when they're not gliding on a moving rug.

There are movies made by incompetent cynics, like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and The Young Lions, movies that are merely bluff, designed to flatter a public which is supposed to leave the movie house feeling better or thinking it has learned something. There are movies that are profound and lofty, made without compromise by a few sincere and intelligent artists who would rather distrub than reassure, rather wake an audience up than put it to sleep. When you come out the Alain Resnais' Nuit et Brouillard, you don't feel better, you feel worse. When you come out of White Nights or Touch of Evil, you feel less intelligent then before but gratifies anyhow by the poetry and art. These are films that call cinema to order, and make us ashamed to have been so indulgent with cliche-ridden movies made by small talents.

Well, you might say, what a fuss over a simple little detective story that Welles wrote in eight days, over which he didn't even have the right to supervise the final editing, and to which was later added a half-dozen explanatory shots he'd refused to make, a film he made "to order" and which he violently disavowed.

I'm well aware of that, as well as that the slave who one night breaks his chains is worth more than the one who doesn't even know he's chained; and also that Touch of Evil is the most liberated film you can see. In Barrage contre le Pacifique , Rene Clement had complete control; he edited the film himself, chose the music, did the mixing, cut it up a hundred times. But Clement is a slave nonetheless, and Welles is a poet. I warmly recommend to you the films of poets.

Welles adapted for the screen a woefully poor little detective novel and simplified the criminal intrigue to the point where he could match it to his favorite canvas------the portrait of a paradoxical monster, which he plays himself------under cover of which he designed the simplest of moralities: that of the absolute and the purity of absolutists.

A capricious genius, Welles preaches to his parishioners and seems to be clearly telling us: I'm sorry I'm slovenly; it's not my fault if I'm a genius: I'm dying: love me.

As in Citizen Kane, The Stranger, 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and Confidential Report (即《阿卡丁先生》), two characters confront each other------the monster and the sympathetic young lead. It's a matter of making the monster more and more monstrous, and the young protagonist more and more likable, until we are brought somehow to shed real tears over the corpse of the magnificent monster. The world doesn't want anything to do with the exceptional, but the exception, if he is an unfortunate, is the ultimate refuge of purity. Fortunately, Welles's physique would seem to preclude his playing Hitler, but who's to say that one day he will not force us to weep over the fate of Hermann Goering?

Here Welles has given himself the role of a brutal and greedy policeman, an ace investigator, very well known. Since he works only by intuition, he uncovers murders without bothering about proof. But the court system, which is made up of mediocre men, cannot condemn a man without evidence. Thus, Inspector Quinlan/Welles develops the habit of fabricating evidence and eliciting false testimony in order to win his case, to see that justice will triumph.

After the bomb explodes in the car, all that necessary for everything to go awry is for an American policeman(本片主角是墨西哥人,此处疑为特吕弗笔误)on his honeymoon (Charlton Heston) to meddle in Quinlan's investigation. There is a fierce battle between the two men. Heston finds proff against Welles while Welles manufactures evidence against him. After a frantic sequence in which Welles demonstrates that he could doubtless adapt de Sade's novels like nobody else, Heston's wife is found in a hotel, nude and drugged, and apperently responsible for the murder of Akim Tamiroff, who in reality has been kiledd by Quinlan------whom Tamiroff had naively helped set this demonic stage.

As in Confidential Report, the sympathetic character is led to commit an underhanded act in order to undo the monster: Heston records the few decisive sentences on a tape recorder, sufficient proof to destroy Welles. The film's idea is summed up neatly in thie epilogue: Sneakiness and mediocrity have triumphed over intuition and absolute justice. The world is horrifyingly relative, everything is pretty much the same------dishonest in its morality, impure in its conception of fairness.

If I've used the word monster a number of times, it's merely to stress the fantastical spirit of this film and of all Welles's movies. All moviemakers who are not poets have recourse to psychology to put the spectator on the wrong scent, and the commercial success of psychological films might seem a good enough reason of them to do this. "All great art is abstract," Jean Renoir said, and one doesn't arrive at an abstraction through psychology------just the opposite. On the other hand, abstraction spills over sooner or later onto the moral, and onto the onlt morality that preoccupies us: the morality that is invented and reinvented by artists.

All this blends very well with Welles's supposition that mediocre men need facts, while others need only intuition. There lies that source of enormous misunderstanding. If the Cannes Film Festival had had the wisdom to invite Touch of Evil to be shown rather than Martin Ritt's The Long Hot Summer (in which Welles is only an actor), would the jury had the wisdom to see in it all the wisdom of the world?

Touch of Evil wakes us up and reminds us that among the pioneers of cinema there was Melies and there was Feuillade. It's a magical film that makes us think of fairy tales: "Beauty and the Beast," "Tom Thumb," La Fontaine's fables. It's a film which humbles us a bit because it's by a man who thinks more swiftly than we do, and much better, and who throws another marvelous film at us when we're still feeling under the last one. Where does this quickness come from, this madness, this speed, this intoxication?

May we always have enough taste, senstivity, and intuition to admit that this talent is large and beautiful. If the brotherhood of critics finds it expedient to look for arguments against this film, which is a witness and a testimony to art and nothing else, we will have to watch the grotesque spectacle of the Lilliputians attacking Gulliver.

-- 1958

8 ) 《历劫佳人》——爬满虱子的正义使者

第一次看奥逊·威尔斯的电影,深为开场的长镜头折服。密处躲藏的凶手、两国边界小镇的喧嚣、藏在车后面的炸药、看起来就像主角偏偏又总不经意和炸药离的过分接近......一个跟踪式长镜头几乎把影迷的胃口掉到天上和太阳肩并肩。警匪、谋杀、绑架、毒品、边界、折磨美人,可以说作为一部黑色电影它该有的惊悚猎奇元素都有了,剩下的则交给道德灰色地带的正邪纠缠了。而结尾的追踪真相与之形成完美呼应,不经意间存在的危机最可怕。电影开头是一段义正言辞的说明,表示本片曾遭片商私自剪辑,后威尔斯写下58页长信,最终尽量按照导演意愿剪辑成了现在这个版本。

影片最引人注目的不是破案的曲折坚信,而是在破案过程中对执法手段和公正判断的怀疑。一个凭借直觉判案的警察为了验证猜想不惜假造证据陷害被告人,尽管在影片的结束这件案子证实了这个警察的直觉没错,而他在办案过程中依赖直觉、与毒贩勾结、杀人嫁祸铲除异己、捏造证物、严刑逼供被告人等等行为全部超出了执法人应有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操守,与其说是为了贯彻正义,不如说是为了满足自己作为正义化身的幻想。奥逊饰演的美国警察即便是魔鬼的化身却干了天使的工作,叱咤警界三十年到头来却被最好的同伴枪毙在臭河沟里,给不光彩的人生留下一个尽是谜思的转身。

在构图上,本片利用人物远近造成视觉上身材的大小比对显示力量对比,往往占据画面更多更靠前的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和操控能力:美国警察出场时都站在最醒目显眼的位置,身形总要比旁人更为高大一些,特别是处于少数几个人同框的画面里更是如此,唯有贯彻原则的墨西哥警察可以与之分庭抗礼。然而当美国警察第一次被怀疑时怒而出走,在大厅被喊住,此时美国警察处于画面的最远端,又远又小看不清真面目,而日后看清真相与之反目的同僚站在画面的正中间左右为难,而选择调查他的警察站在离观众最近的位置,显得极为高大。三个人连成一条完美的对角线,既显出美国警察自钻牛角尖的一意孤行,也侧面烘托了导演对这个狂妄警察的评价,未来已在这个镜头里得到预言。

有趣的是,在片中屡遭不幸的女主角,即墨西哥缉毒警察的妻子,被当地毒枭用计骗到家中试图恐吓,两个人在镜头前好似上演了一出抢镜大戏:毒枭趁女主还云里雾里之时摆姿态吓唬她,整个人占了多半个镜头,把女主角挤得只能露出半个头;等女主角反应过来巧舌如簧临危不惧反而呛了毒枭一波,毒枭被骂的目瞪口呆反而自己在镜头下只露出半个头,这正是以抢镜之细节突出正邪之较劲。

更为令人揪心的是观众可以在同一框中看到跟踪者与被跟踪者、偷窥者和被偷窥者,甚至是嫌疑满满的毒枭和窝里反的警察,他们互相之间只有前者知道后者的存在,于是观众可以在一方不知情的情况下眼睁睁看着罪恶的发生,这种似乎亲临其境的感觉不免使人心惊。

众多的仰视镜头将角色烘托的高大之余,也将各个角色的心事放大到观众面前:美国警察的自大阴鸷、女主角面临危难的恐惧等等。最经典的莫过于美国警察即将被同僚诱出时的特写:身后被一只巨大的野牛头占据整个背景,狂野之余却也见垂死之态。

黑白电影里的光影对照总是最为明显,美国警察私自杀死毒枭时屋子里的光一明一暗,正邪在这里失去了明显的边界,只留下暧昧不清的杀欲和恐惧。女主角被毒枭手下盯住时也是在黑暗中用一只手电筒晃住她,唯一的光亮反而成了危险的源头。女主角在汽车旅馆被抓住时,脸从光明逐渐到被一个人的阴影笼罩,放慢的恐怖加深了危机的程度。

究竟是坚持正义放过怀疑对象、还是以正义之名陷害真凶进网,这是个死题。毕竟人不是神,会犯下无数的过错;而执法者也不没有审判的权力,不应该凭借一己私欲改变许多人的命运走向。两个国家的两种性格截然不同的警察碰撞在这个边界小镇,其中的火花燃烧起的更多于道德。而关于在汽车旅馆没有给女主角注射真正的毒品这个情节,我只能说还是年代太早口味太轻了。

短评

开篇穿越美国和墨西哥国境的近四分钟,流畅鬼魅的长镜头,至今奉为经典。被剪辑后95分钟的版本,威尔斯写上58页长文抗议。不果。当时上映遭遇票房口碑失败。而后较接近威尔斯本意的108分钟完整版本再发现。因戈达尔特吕弗评价获得重视。。。。

5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运镜构图取景各种炫技,剧情观念表演各种俗套,还真是雅俗共赏,各取所需。

10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B+】开场第一个长镜头的调度就直接把我下巴都看惊了,剪辑叙事摄影音效等各方面想法都领先于时代,奥斯威尔逊太厉害。

13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奥逊威尔斯又一天才之作。1.开场升降机+推轨长镜揭示与设悬,爆炸后兀转至无序的手持摄影。2.多线叙事,威尔斯演的傲慢腐化警长似公民凯恩,黛德丽说:你的未来全用光了,神叨守夜人。3.暗调高反差布光,多逼仄倾斜的仰角特写,营造焦虑气氛。4.超前的破坏性音乐,嘈杂音效与静默。5.剪辑妙到毫巅。(9.5/10)

1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万恶的环球把威尔斯的亲自剪辑版篡改,经后人根据他五十多页的遗稿重新剪辑才贴近原版。影片在叙事上其实并不吸引我,尤其陷进去了大段无聊的推理片段。开头三分钟的长镜头简直是炫技,与炸弹设定时间相同吸引观众,注意点的挪位与演员复杂调度,摄像机的景别变化与纵深感特写感来回切换保持广阔性与开放性,长焦镜头与克服打光的高难度,而在爆炸之后改为手持摄影,这就是现代电影的叙事语言。奥逊•威尔斯太自恋了,基本上他出现的镜头都为仰拍。旅馆杀人片段拍的好极了,高速伶俐的流畅剪辑,其实是三条蒙太奇线索分向发展,配合虚焦镜头加斜构图给人压力感简直扣人心弦。这里还要说威尔斯对于影视声音的运用,在音乐上每到高潮处便用音量加大的鼓点乐象征剧情矛盾的高峰,包括演员台词与环境音融洽没有后配感。结局拍的好,正义与邪恶只是一纸之隔

19分钟前
  • 奥特小曼
  • 推荐

这片就像welles本人 开场惊艳 后面气短

23分钟前
  • 推荐

3.8,开头三分钟的长镜头确实惊艳,场面调度完美,以及电影中的光与影,这都是技术上的优点。爆炸案只是噱头引子,就像是线团的一头,而背后的秘密与警察断案的腐败才是影片的重点,立场不同,看待事情的方式便有不同,结果正义与程序正义毕竟不能兼得,结尾不那么重要的结果又黑色幽默了一下。

26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头一次有了搞一套家庭影院系统的想法,因为想二刷却无法想象拿电脑怎么二刷……会有种电影作为语言是按照抛物线来发展的感觉——怎么说呢,我也没觉得没发展,只是可能随着时间的前行,电影可能会发展成为另一种艺术媒介,变成另一个新门类,不再是“电影”了;电影本身作为语言已经到头了;电影迷总有一天要变成京剧票友一样(没有任何理论基础的纯瞎白乎

29分钟前
  • 撕撕撕
  • 力荐

永远不要跟珍妮特·李一起进荒郊野岭的诡异汽车旅馆,一定没好事啊,搞不好还会碰到诡异的酒店经理。视觉和技巧方面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了,把光影和声音结合得十分完美。奥森威尔斯自己当然也是十分自恋吧,不仅抢戏天王,还把主角故意弄那么蠢,还一蠢蠢一双。。。

3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看的是重剪版。这故事是真差劲,但除了故事之外的一切是真牛逼。电影化程度高到令人叹为观止,随便挑一场戏都是炫耀技巧般地牛逼……

36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开头长达3分20秒的长镜头来来回回看了3遍,很强大的长镜头;影片中对光影的调度也真的是令人惊艳十分,总是时不时倒回去再细细体会一番,95分钟的影片却足足让我看了130分钟不止。影片中的主题,关于善与恶的较量,还是令人深思。不过喜欢这部影片更多是因为它的镜头而不是剧情。

3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8.8 奥逊威尔斯真是场面调度之王,开片的长镜头和杀害uncle joe两段实在是超越时代,剧作上也充满亮点,聚焦美墨边境,炸弹案只是一个幌子,最终牵扯出的是深层次的罪恶与复杂,警察quinlan正是那个touch the evil的人。

42分钟前
  • KID Y
  • 力荐

复杂的非线性故事结构,对美墨边境罪恶的最早写实。开篇的长镜头真是让人赞不绝口,差点从座位上跳了起来......虽然男女主角都挺蠢的,但结尾充满人性化的怜悯,大大提升了电影的格调。更喜欢英文名~

4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4.5。成熟自如且自然的反传统地甩同年代好莱坞电影几条街,威尔斯当然远不甘做一个简单内容的高级呈现者,那些个后景事件的设置与冷冽怪异的人物和剪辑让电影正常的叙事秩序被破坏,你更会记得的是什么,会是那些狂欢的青年、旅馆守夜人、奥逊威尔斯的老油条警探、那些镜头的徜徉运动、那些突然出现的构图线条,他们的怪异同样也被怪异的仰视着,在这样迷离的电影形态下还能兼顾着故事本身的流畅与深度真是惊人,早该能在这里看到奥特曼《漫长的告别》的前身啊。

48分钟前
  • 西卡里奥
  • 推荐

看的是按照导演原意剪辑的版本。开场三分多的惊艳长镜头跨度之大,调度之复杂的确是影史经典。中间多处对白均是长镜头。在摄影和调度上多有亮点。奥森·威尔斯自编自导自演才华横溢。但对白和剧情有些紊乱,时常故弄玄虚,稍显沉闷。感觉遗憾和失望//20161231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2016最后一部

49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黑色电影的典范之作,也是奥森·威尔斯的天才之作。本来只是通俗的犯罪故事,却被奥森·威尔斯拍成了以气氛营造和先锋摄影见长的黑色神作。奥森·威尔斯亲自出演大反派,气势逼人。影片有三个版本,我看的版本是专家根据奥森·威尔斯的备忘录重新剪辑的版本——据说最接近奥森·威尔斯本人的原意。

50分钟前
  • Clyde
  • 力荐

佳片历劫成绝响,人间再无奥尔逊

54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好演员撑不起烂角色,好影像遮不了烂剧本。疯狂抢戏的威尔斯就是个膨胀的气球,立体虽立体但立不了地,其他角色更别谈。影片整体节奏像飙车,强情节一个接一个,却没有缓冲和对比,飚到最后除了恶心也没剩什么了。

57分钟前
  • 较差

威尔斯最非凡的类型片作品,以及谁能想到玛琳·黛德丽只花了一个晚上拍完的短短四场戏造就了她生涯最伟大的角色呢?Goodbye Tana. Adios!

60分钟前
  • TWY
  • 力荐

#资料馆留影#作为米国电影界的异数,奥逊•威尔斯的“三观”与一般人不太一样,纵然作品寥寥,可他的电影即使如今看来也“骨骼清奇”,在这部独特的黑色电影里,竟然隐约能看到希胖《精神病患者》的影子,连女主角都是同一人。而一样是威尔斯自编自导自演的故事,他扮演的反派警长立体真实可信,屈打成招捏造证据,游离于黑白两道,又兼有凯恩一样的矛盾性格,而这个人物立起来以后,加上玛琳黛•德丽的客串,一众人物置身于社会的黑暗地带,批判的力度空前猛烈,甚至让人一瞬间想起黑泽明《天国与地狱》一类的作品。PS 奥胖真的已经老了,但又有了教父的威严与魅力。

1小时前
  • 瑞波恩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