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兰闺春怨

剧情片美国1952

主演:伯特·兰卡斯特雪莉·布思泰瑞·摩尔

导演:丹尼尔·曼

剧照

兰闺春怨 剧照 NO.1 兰闺春怨 剧照 NO.2 兰闺春怨 剧照 NO.3 兰闺春怨 剧照 NO.4 兰闺春怨 剧照 NO.5 兰闺春怨 剧照 NO.6 兰闺春怨 剧照 NO.13 兰闺春怨 剧照 NO.14 兰闺春怨 剧照 NO.15
更新时间:2023-09-16 18:19

详细剧情

  多克(伯特·兰卡斯特 Burt Lancaster 饰)和罗拉(雪莉·布思 Shirley Booth 饰)本来享受着非常幸福的生活,可以一切都因为罗拉的怀孕而发生了改变。为了增加收入,多克不得不放弃了自己挚爱的研究事业,转行成为了一名按摩师。而罗拉最终没能顺利的生下孩子,不仅孩子没了,自己还丧失了生育能力,绝望之中,多克只能依靠酒精来麻痹自己的痛苦,而罗拉则将对孩子的感情寄托在家里的小狗身上,夫妻两人的脸上都再没有了曾经的笑容。
  多克将空房间租给了一位名叫玛丽(泰瑞·摩尔 Terry Moore 饰)的女孩,活泼又美丽的玛丽渐渐吸引了多克的注意,让多克和罗拉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恶劣起来。

长篇影评

1 ) 《Come Back, Little Sheba》:浅谈20世纪美国戏剧发展史

《Come Back, Little Sheba》改编自威廉·英奇的同名百老汇戏剧,1952年由导演丹尼尔·曼搬上大银幕。1950年,雪莉·布恩在百老汇的《兰闺春怨》一剧中扮演洛拉·德莱尼一角,取得很大成功,获得托尼奖和纽约戏剧评论家奖。所以在1952年,当《兰闺春怨》搬上银幕时,仍由她主演,并以此获得第二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和1952年全美电影评议会最佳女主角奖以及纽约电影评论最佳女主角奖。1953年,这部影片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授予的剧情片国际奖。值得一提的是1952年的电影版《兰闺春梦》是布思的电影处女作。
在经典的好莱坞黄金年代,百老汇戏剧始终是好莱坞各大类型片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这一时期有众多优秀的百老汇戏剧被好莱坞各大片商搬上大银幕。这其中不乏《欲望号街车》、《兰闺春怨》、《玫瑰纹身》等名作。正是在电影业繁荣的簇拥之下,美国戏剧也由此进入了一个高度发展的黄金时期。
20世纪初,美国剧作家在注意描绘当代生活真实的同时,也开始注意挖掘人物的心理因素和动机。尽管商业性戏剧演出仍然控制剧院,但一些在19世纪已成名的剧作家仍朝着接近生活现实的健康方向迈进,如贝拉斯科在《黄金西部的姑娘》和《兰乔的玫瑰》中描绘了加利福尼亚州的地方色彩,奥古斯图斯·托玛斯在《迷人的时刻》和《男人的想法》两剧中探讨了家庭关系和种族对抗等问题;C.菲奇在《向上爬的人》和《真理》两出社会喜剧中反映了时髦的风俗习尚。
为了促进美国戏剧的改革和发展,哈佛大学教授乔治·皮尔斯·贝克率先在大学里创办“47号戏剧创作工作室”,先后培养出曼德华·谢尔顿、菲利普、巴里、E.奥尼尔、S.霍华德等一大批戏剧人才。随后,戏剧教育家布伦达尔·马修斯、弗雷德里克·亨利·柯克、托玛斯·史蒂文斯和A.H.奎因也都为建立大学的戏剧课程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在推动美国戏剧发展方面另有3人起过重要作用,一位是诗人兼哈佛大学教授威廉·沃恩·穆迪,他写了《大分水岭》和《靠信仰治病的人》两出问题剧,前者反映美国东西部两种不同文化思想之间的冲突,被视为第一部现代美国戏剧;后者描写信仰和爱情之间的冲突,与易卜生的现实主义戏剧形式颇为相似。另一位是诗人伯西·麦凯,他根据纳撒尼尔·霍桑的小说改编的《稻草人》预示了以民间传说为主题的剧作的诞生。第三位是诗人E.B.谢尔登,他在《黑人》一剧中把种族歧视同政治斗争结合在一起,在《大亨》中反映了工人群众的反剥削斗争。
1915年以后,莫斯科艺术剧院的访美演出、马克斯、M.莱因哈特的导演艺术、A.阿庇亚和E.G.克雷格的舞美设计,曾对美国戏剧产生了重要影响,出现了R.E.琼斯、N.B.盖地斯和L.西蒙森等一批美国戏剧艺术家。另外,由于人们鉴赏力的提高,各地纷纷成立艺术团体,上演契诃夫、梅特林克、易卜生、萧伯纳等世界知名剧作家的优秀剧目和青年剧作家的新颖作品,从而形成一场小剧场运动。其中最重要的团体是普罗文斯顿剧社和华盛顿广场剧社,前者于1916年上演了年轻剧作家E.奥尼尔的《东航加的夫》,使他从此走上了戏剧创作的道路;后者造就了菲利普·穆勒和佐伊·阿肯斯等一批导演和剧作家。华盛顿广场剧社1918年改组为同仁剧院,上演了E.赖斯、S.霍华德、S.N.贝尔曼、M.安德森和E.奥尼尔的剧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戏剧开始多样化,最杰出的剧作家是E.奥尼尔。他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做了大胆的探索和试验,运用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神秘主义和意识流等不同手法创作出《琼斯皇帝》、《安娜·克里斯蒂》、《毛猿》、《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榆树下的欲望》、《勃朗大神》、《马可百万》和《奇异的插曲》等名剧。奥尼尔对美国社会的合理性产生怀疑,在剧中深刻地探讨了人际关系、人神之间的关系以及现代生活中存在的悲剧。30年代,奥尼尔写出著名的现代心理悲剧《哀悼》和怀旧的喜剧《啊,荒原!》,并于193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为美国戏剧赢得了国际声誉。此后他沉默多年,直到1946年才发表另一剧本《送冰人来了》。他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剧本是《月照不幸人》。
但是,当时影响最广、规模最大的组织是1935年根据罗斯福总统“新政”救济计划建立起来的联邦剧院。它负责管理40个州的剧院,雇佣了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组织上演古典剧、现代剧、歌舞剧和儿童剧,其中最著名的是E.赖斯的纽约剧组所开创的活报剧,以简洁而敏捷的素描手法演出一些由时事新闻改编成的讽刺短剧。这些戏大都批评了政府的行政措施不当,后来美国国会认为联邦剧院的演出是一种共产主义的威胁,非美活动委员会于1939年通过法案把它扼杀了。在这一时期新的剧作家当中,L.海尔曼以她的社会剧《小狐狸》和反法西斯戏剧《守望莱茵河》成为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剧作家。(两部剧作都曾被好莱坞搬上大银幕)。T.魏尔德作为一位老派的乐观主义者,他的剧本具有哲理但不深奥,没有曲折情节和重大冲突,写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平凡生活,代表作有《小城风光》、《九死一生》和《媒人》。他喜用东方古典戏剧和欧洲神秘剧的技巧,给美国戏剧增添了一种新颖的创作手法,影响了不少后辈剧作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坦贝克的《月落》和欧文·肖的《埋葬死者》是两出反法西斯战争的名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右倾的麦卡锡主义猖獗一时,文坛沉寂,仍然涌现出田纳西·威廉斯、阿瑟·米勒和威廉·英奇3位伟大的剧作家。威廉斯以《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三剧赢得了国际声誉。他是一位J.A.斯特林堡式的作家,力求通过剖析一些底层人物的精神痛苦来揭示当代美国的社会病态。米勒以《推销员之死》、《炼狱》和《桥头眺望》等剧也获得国际声誉。他是一位易卜生式的社会剧作家,剧作的重大现实题材和严肃的社会批判充分表现了米勒的正直和胆识。英奇擅长描写美国中西部中下层社会人士的生活,《回来吧!小希巴》、《野餐》和《公共汽车站》使他在50年代名噪一时。50年代中期后,奥尼尔的遗作《长夜漫漫路迢迢》、《诗人的气质》、《休依》和《更庄严的府邸》相继发表,再次证实他的才能。
自60年代起,美国国内反越战运动、民权运动、黑人运动、女权运动风起云涌,青年普遍对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怀疑而采取抗拒或蔑视的态度。美国剧坛也随着社会思潮起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的兴旺发展、地区剧院和大学剧院的涌现以及一批年轻剧作家的崛起等方面。舞台上,除去传统的严肃剧之外,一些反传统的流派如荒诞派和先锋派等盛极一时。特别是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以及地区剧院和大学剧院的发展,打破了过去百老汇对戏剧的垄断,实现了美国人民和戏剧界向往已久的多中心局面。老一辈剧作家继续写作,海尔曼的《阁楼上的玩具》揭露了人的贪婪、忌妒以及社会上的恶势力。威廉斯发表了《鬣蜥之夜》、《牛奶车不再在此停留》和《红鬼炮兵连的符号》等剧,但未受重视。米勒发表了《堕落之后》、《维希事件》、《代价》和《美国时钟》等剧,其中《美国时钟》真实地再现了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悲惨情景。新崛起的剧作家中有爱德华·阿尔比、S.谢泼德、L.威尔逊和 N.西蒙。阿尔比以《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一剧享名,成为美国荒诞派戏剧的主要代表。S.谢泼德和L.威尔逊是从外外百老汇起家而逐渐誉满全国的青年剧作家。前者描写家庭关系分崩离析的《被埋葬了的孩子》获普利策奖,后者被评论家认为是威廉斯的继承人,著名剧作有《巴尔的摩旅馆、《七月五日》)和《泰利的蠢行》。西蒙是位多产的喜剧作家,擅长用美国一般观众所喜闻乐见的通俗笑料作为素材在剧中展现美国普通人生活中的苦恼和欢乐,而且也多少揭示了美国社会中形形色色无法解决的矛盾,代表作有《赤脚在公园》、《一对怪人》
这一时期还出现一种根据文献探讨一些重要案件的责任问题的戏剧,诸如唐纳德·弗里德的《审讯》描述1951年的罗森堡夫妇案件,并为被告申冤;埃里克·班特莱的《你现在是不是或者曾经是不是……?》对非美活动委员会的审讯活动表示异议;丹尼尔·贝里甘的《卡东斯韦尔九人案》描述 9名青年1968年在马里兰州烧毁服兵役证而受审的经过。这些戏都比以往过于简单化的宣传鼓动戏更有感染力。此外,女权运动的剧作家也很活跃,如玛莎·诺曼的《出狱》剖析女犯人改过自新的心理活动。黑人戏剧自60年代起有很大的发展,主题不仅涉及种族歧视和争取民权等问题,也包括黑人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琼斯在他的《盥洗室》、《荷兰人 》、《洗礼》和《贩奴船》等剧中都反映了黑人受压迫的处境,并号召黑人起来斗争。60年代末,他改名为伊马木·阿米里·巴拉卡,开始专为黑人群众写作。E.布林斯的《电子黑人及其他》(1968)显示了黑人的自豪感和对种族压迫的愤怒。他自1967年开始写一组有关黑人贫困生活的戏剧,通过反复出现的人物探讨黑人社会的境况。较温和的剧作家隆纳·艾尔德第三、道格拉斯·特纳·华德、洛雷因·汉斯和艾德里安娜·肯尼迪都对黑人戏剧做出了贡献。但是,进入70年代后,由于美国国会通过了保障黑人权利的“民权法案”,取消了种族隔离制度,黑人就业和生活有了某种程度的保障,黑人运动陷入低潮,黑人戏剧也大都从抗议性的主题转为描写家庭琐事。
先锋派戏剧自60年代中期起盛行一时,这种戏大都舍弃人物、故事情节、布景、戏剧表演等传统,演员有时还与观众打成一片。当时出现的“生活剧院”、“街头剧院”、“游击队剧院”等先锋派艺术团体纷纷走上社会运动的前列。它们的成员强烈反对政府投入越战,并以嬉皮士或公社式生活来对抗金钱至上的美国社会,有的甚至在演出时赤身露体,以体现冲破社会对个人的层层制约。越战结束后,先锋派将视线由广大社会转移到剧场本身,进行各种创新实验。60年代涌现出来的3位青年剧作家罗伯特·威尔逊、里查·弗尔曼和李·布列尔引人瞩目,被评论家称为意象派,因为他们在创作中,不以语言作为戏剧结构的主宰,而代之以流动图像,靠抽象的真实来揭示生活哲理。仅有的一些语言也不具备传递信息的功能,而只是被当做一种声音或图案效果来处理。剧本中的文字只是些日常套话或电影电视中的陈词滥调,支离破碎,互不连贯,甚至是拼字游戏。罗伯特·威尔逊所编导的剧作《西班牙王》、《弗洛伊德的生平时代》、《聋人一瞥》、《斯大林的生平时代》、《一封致维多利亚女王的信》与《沙滩上的爱因斯坦》都在欧美轰动一时,每出戏都没有故事情节或人物的塑造,节奏也特别慢,有的戏演出时间长达12小时。演出过程中还配有电子音乐、新颖舞蹈以及作为剧中某些片段的“主角”的灯光。但是这种戏剧并非荒诞得毫无哲理涵义,例如《沙滩上的爱因斯坦》一剧表达了人们在这一时代对核子的恐惧,涉及了科学的合理使用和被人滥用、人类丧失人性、正义与非正义等等问题,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意愿:人类应该纯朴相爱而不要自行毁灭。有的西方评论家赞许威尔逊所编导的戏是“走向核子──太空世纪的舞台表演”,称他是阿尔比以后的最重要的一位美国戏剧家。
自70年代末起,西方评论家过去把百老汇(‘真实’的美国戏剧)、外百老汇(实验剧)、外外百老汇(怪异)和地区剧院(不重要)区分开来的文化象征,已经显得不够正确了。外百老汇与其说是实验,毋宁说是探索;外外百老汇健康而丰富多彩;地区剧院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公众的文化情趣往往随着社会思潮而相应转变。他们在60年代对一些宣传鼓动的戏甚感兴趣,70年代后则对一些单纯说教的戏失去兴趣,进入80年代更要求剧作家如实反映各阶层人士的想法和作为,而不要以剧中人物做为剧作家本人意见的跳板施加给观众。他们愿意看过戏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各自的判断,美国严肃的剧作家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短评

虽然没有cp感,但是演的真好。面对过去,尤其是伤痛时,如果只一味向前,终究会在哪里跌倒还在哪里跌倒。

6分钟前
  • Tracy
  • 推荐

兰卡确实看起来太年轻了,但Shirley Booth的表演让整部电影充满着既平淡真实又远离现实的奇妙气氛。扎实的剧情片。

9分钟前
  • 一只罐
  • 推荐

不管是哪个年代,演得再卖力,美其名曰“电影”的舞台剧录播就都...很难看啊...

10分钟前
  • JulianaFrink
  • 较差

Shirley Booth的演绎让这部片子变成了好片子。说男女主像母子的幸亏看前没看到,否则一旦代入这个设定会出不来。女配的存在很边缘,说她绿茶的和她本身都可以理解。男女主的故事里,原来即便婚姻从浪漫故事开始(私奔,男主放弃学业为了跟女主成婚)也会变成歇斯底里的嫌弃,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自卑(男:你们都是婊子,酗酒;女:我现在胖了,沉湎于欢乐的舞曲和当初怎么怎么)——婚姻是有家回和不用一个人吃早餐。

11分钟前
  • 血浆爱好者
  • 推荐

结尾一梦点题太强 倍感无力 “前进”或许只是人类自我强迫的愿望罢了;从百老汇直接搬上银幕(丹尼尔曼的执导处女作)倒还是有些偷懒了 booth的表演好得惊人 也好在兰卡斯特同样压住了

16分钟前
  • 乔治洗衣机
  • 还行

“也许他们并不喜欢落日,”他们喜欢朝阳,喜欢青春健美的人体,喜欢少女充满香气的盥洗室。女主角演技太棒了,面对邮差的过分热情,那些无处安放的小动作,絮絮叨叨着走失的小狗,让人不快和怪异的笑容,还有时常在舒适表面下压抑着的痛苦,伴随着广播音乐跳起的无人在乎的舞蹈,对过去的怀念和失落简直溢满了屏幕。

21分钟前
  • telisha
  • 力荐

生活里,闭着眼睁着眼,都会遇到噩梦。

26分钟前
  • Y门食客
  • 推荐

不知道为什么蛮喜欢这个故事的,伯特.兰开斯特和shirley booth演的真好,虽然女主角的演技得到了更广泛的肯定,但感觉这部影片中兰开斯特的演技比他在玫瑰梦中的疯癫演技要强出不少。PS关于AA互助戒酒方式一直很好奇,上次在纪录片中看到前几年开始上海也引进了这样的机构。。。

27分钟前
  • 秦诺诺
  • 推荐

非常新教主旋律式的电影,体现着美国战后的主要意识形态。宗教在此隐形,取而代之的是AA匿名戒酒协会,它时刻提示人的有罪,多克是受虐狂式的人物,在道德的中泯灭自己的人的本性,闯入者玛丽代表着自由主义对传统的冲击,这主要由她身上散发的无处不在的性魅力所体现。结局很主流了,男主回归了家庭,但怎么看都太假了,更像是男女主的一场保守主义春梦。

32分钟前
  • 张沦
  • 还行

看到自己做的字幕简直惨不忍睹

36分钟前
  • MacGuffin
  • 还行

女主演出了女人内心的渴求、善良、歉疚和无奈。男主演出了男人的不解风(心)情、不甘、不敢与哀怨。好看。

40分钟前
  • 开心快乐每一天
  • 推荐

让我感到不适的是Shirley Booth和Burt真的不仅仅是穿着打扮的不匹配,更是肉眼可见的年龄差距,尤其是Shirley穿得像一个老妈子,演母亲更合适,完全想不到和Burt扮演夫妻,而且她还凭借这个角色拿到奥斯卡最佳女主……片子讲中年危机讲得比较平淡,年轻男女可以看作是夫妻二人的对照组,生活的平淡无味对标青春的激情活力,由此产生的矛盾不言而喻,Burt的角色更是把自己无法履行的父爱责任给到了年轻女子身上,这里我没看出来到底是喜欢她还是只是作为长辈的爱。

43分钟前
  • 阿钧猫唧
  • 还行

雪梨扮演的角色过于聒噪和卑微,光看开头那几分钟那段对白根本想不到这是夫妻,更像是女下人在低三下四迎合男主人,虽然人很唠叨,但是就像中国常见的那种话痨大妈,话多心善。泰瑞摩尔有点小婊,神烦那个跟条发情公狗一样的小瘪三,一张嘴就离不开性。

47分钟前
  • 孙维拉
  • 还行

Shirley Booth和Burt Lancaster看着更像母子...

48分钟前
  • SundanceKid
  • 推荐

丈夫用酒精压抑丧子的痛苦,妻子借琐事压抑对青春的怀念。Sherba回不来了,过去也是,接受了这一点,两人放过对方也放过了自己。William Inge的剧本总是精彩。

52分钟前
  • littleBea
  • 推荐

刚开始看电影的时候觉得两夫妻外形像母子,看完整部电影后觉得连气场都像母子_(:зゝ∠)_

57分钟前
  • 和蔼可亲T800
  • 推荐

由威廉英奇最棒的舞台剧改编.能够看到英奇在他状态最佳的时候堪与田纳西威廉斯匹敌----事实上这也确实是一出明显带有田纳西口味的剧作,另外的联想是阿尔比的谁害怕弗吉尼亚吴尔夫.女主角的表现当然惊艳,但兰开斯特叫人屏息的风度(豹的预演么?)才是最大的看点.

1小时前
  • dinosaurs
  • 力荐

威廉英奇的剧太过于算计,所以现在看来如此过时。回来看看他的成名作[回来吧小希巴],你几乎可以掰着手指数出他设计的对照。比如年轻的男女是中年夫妇的投影;比如小希巴和死掉的婴孩是永远回不来的青春。就连酒与色都被划上了等号,成为了诱惑的象征。电影不是这种过于机械的作品的好媒介。

1小时前
  • brennteiskalt
  • 较差

不管曾经有多少美好的回忆和痛苦的经历,仍然要面对现实。雪莉布思演的很棒,但是岁数比伯特大15岁之多,两人的搭档稍有点别扭~

1小时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Shirley Booth 的表演非常精彩!

1小时前
  • 海绵包子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