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浪费了的风景,良辰美景佳人奈何天一样都没有
雨城,这样的名字是诗意的,一看就有故事。但片名这样起就很偷工减料了。《费城故事》有没有?《双城故事》有没有?
马来西亚导演何蔚庭是以《台北星期天》在台湾成名的,在反映海峡两岸的主旋律《酒是故乡浓》后开始到内地发展(《酒》的片名明显是傍了TVB的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一再拍摄地方定制片、小成本主旋律如《水煮金蟾》,大有成为这类片子的专业户之势。印象中有几个港台的导演就是“沉迷”于这类片乐此不彼,当然啦,有固定模式,竞争小,关键是有钱赚。
电影根据小说改编。剧情无趣,搞笑什么的是不存在的。风景也没拍出美感,地方特色体现不出。演员颜值低,尤其女主。倒是女配亮了,曹苑,我第一眼看就觉得脸熟,果然是在其他影视中见过,演农村姑娘最合适不过。男配秦汉擂竟然是因网大而走红,少有。
2 ) 被雨困住的城市
关于雨城的故事,是个从小就听在耳边,看在眼里,然后自己经历的故事。这是个有女娲传说,有大熊猫,有数不尽的山川河流还有绵绵细雨的城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走过这么多地方才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真理。
我妈是土生土长的雅女,有着雅安人独特的温和却倔强的性格,这个性格也同样造就了在雅安出生成长的我。以至于离开雅安之后所认识的朋友们对我的评价都是性情温和好脾气好相处但是骨子里却不会轻易放弃的女生。
从小在雅安的时候最讨厌便是无尽的绵绵细雨,天空永远阴沉沉的,出门包里面总会带把伞。小学放学的时候跟小伙伴最喜欢撑着伞从高高的台阶上跳下来,把雨伞当做降落伞享受高空坠落的感觉,也不知道这个小游戏被我玩坏了多少伞。那些雨天躲进过的自行车后座的塑料雨衣混杂着雨水的味道,一边吃路边摊一边看从大圆伞边滴落过的雨滴,坐在三轮车上被雨从后面镂空挡板打在脖子上的凉意,抱着画板在屋檐下画过的雨中的花花草草。。。。。。直到离开这座被雨困住的城市,才发现没有延绵无尽的雨水是件多寂寞的事。
怎么样才能了解一座城市?总觉得要双脚走过那些小巷,看过这个城市的阴晴云雨,感受过她的喧闹与寂静,才能够更好的了解她,接近她。爬过的每一座山,看过的每一场雨,都是雨城留给我的记忆。
从前总是不明白像萧伟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放弃大城市的一切义无反顾回来。现在也会想,如果有一天我跟你说,跟我回家吧,你会不会说,好。
也许坐在窗前看这座被雨困住的城市,才是最惬意的事。
3 ) 徘徊在烟雨古城的山,水,人,与情
我所熟悉的是另外一个雨城,西雅图。一个古城,一个现代,和雅安不好相比。只是那沥沥娑娑延绵不绝的雨,不一般的郁葱清净宁和,何其相似。西雅图有隐蔽在私宅后面却因鱼杆而泄露的华盛顿湖畔,有樱花漫天的石楼学府,有安娜皇后山,有绵长落日的海岸。当雨季眷顾,这一切换作另一番婉约沉静,仍旧细说着属于她的那些故事。
还是评论电影吧。
开卷,女娲壁画和安静的琴声,似乎在听着一个用钢琴来娓娓诉说的小故事。女孩清秀高挑,五官精美,清爽白净的额头,扎着长马尾。
“嗨,时光依稀,某一次相遇,城市的空气,有你的气息...“ 吉他配着开场字幕和蒙太极的上里街头,很怀旧,很校园,很青涩,很温婉。
男友乍眼看去像年轻时候的黎明,带着眼镜,文气而温润。他一开口说话,好印象就完全颠覆了。
女孩风尘仆仆从美国回来见男友,两人见面居然没有拥抱没有热切的眷恋,只有冷冰冰的”你真给我一个惊喜“。我腹诽,这个男孩不爱你。果然,男友一味工作不解风情,女主一气之下独自游山。
女娲博物馆里充足的23秒,镜头应该一边特写女主漂亮脸蛋的神往,一边完整给出西蜀漏天女娲化身碧峰峡的故事。在我看来,古城的神话渲染,比什么都有吸引力。
”灰姑娘“男主饲养员喂食大熊猫的时候瞥了一下外面兴致勃勃的女主。对应后来一见钟情的玩笑。男主的脸没有给特写,只隐约眼睛神采非凡。影片为了表示女主喜爱熊猫喜爱自然动不动就举起相机,我觉得有点贫缺。
雅安的山水在烟雨迷蒙的满腔心事里,美得淡泊清丽。镜头第一次的雨,女孩滑落山涧,伤心落魄。白马王子此时不来,更待何时?不出意外,男主寻到女主,把她背回了家。上里的古城风貌也在唯美的长焦短镜下曼妙的背景音乐中缓缓褪开了画卷。对话不多,看到女孩坐电单车后座时“拎着”男孩的衣服时,不禁失笑。男孩对女孩的照顾确实无微不至,背进背出陪看医生穿鞋系带打水备衣服,如果不是喜欢,这份热心会否淡薄不少?
剩下的情节毫无意外,乏善可陈。倒是男孩女孩互生情愫的镜头不俗,颇有侯孝贤风。如等雨时为她披衣,不说一话默默看雨,女孩骑车时慢慢改成双臂环抱男孩腰间,两人看着夜色苍茫,良久,男孩轻轻牵手女孩。
最后,女孩拥抱男孩,乘车离开。男孩从口袋里翻出她给他的相思豆,骤然醒悟,却见车子绝尘而去。片子到这,原可以嘎然而止,作一个世事无常焉知失之交臂的留白。可惜了。
4 ) 《雨城故事》有感
让 爱 回 归
——观《雨城故事》有感
山鹰/文
如果说,电影《山楂树之恋》曾让人唏嘘纯爱不在,爱在从前。那么,电影《雨城故事》则在浮华与喧闹的当下生存的爱情感到某些慰藉。
《雨城故事》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电影从情人节开始,留学美国的李玫一毕业匆匆赶往雨城准备给当设计师的男友丁伦一个惊喜,丁伦正忙于做雨城的城市规划,冷淡了李玫,李玫独自前往碧峰峡游览,不慎落水且扭伤脚,被熊猫饲养员萧伟救起,两人由此相识继而相爱。
简单故事极难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然而,世界上许多东西往往也因为简单而让人神往,比如情感。男女间两情相悦也许是那瞬间的对眸;也许是某一个合适的时刻,某个合适的环境,某个挫败日子,突然有一个人出现,给你的一声问候,一次搀扶。如李玫,兴致勃勃地来与丁伦相聚,欲把终身托付,却遭遇丁伦冷冷地对待。受伤于寂静山谷的李玫坠入年轻生命的无助与孤独。可以想象,在空无一人,暮色将近的峡谷,熊猫饲养员萧伟的出现,对处于无助困境的李玫那颗满含幽怨、惧怕、沮丧、失意的心所点燃的惊喜和给予的希望。这种情感现实中不乏看到,这是脆弱的时候,尤其希望有个温暖的肩膀依靠普遍心理。如此的相识桥段并不新颖,但也符合生活常理,让人找到生活的温度与细腻。
网上流行不敢相信爱情的说法。是啊,生活不易,极度奔劳,就业艰辛,职场拼杀,年轻一代觉得压力山大,自有他们的烦恼。他们的婚姻即便爱了也多处这样那样的顾虑,心中有爱而不敢爱,于年轻生命而言,其无奈伴随着日子久了便成为困惑和迷茫。
现实化,物质化的生活挤压,简单之爱势必让人有虚幻感,譬如《雨城故事》中的丁伦,为了在城市规划方案中得胜,他已顾不得爱情,寻找设计突破的压力便转嫁给所爱之人。丁伦爱李玫:当他在为修改设计方案,寻找“城市灵魂”时,看到李玫坐在萧伟的摩托上在古镇街道风驰时,产生嫉妒,对萧伟挥拳相向。这一幕,是丁伦作为男人对爱情的维护,然而,也正是这一拳,让李玫与他产生了激烈争执,导致他们的分手。
《雨城故事》运用独特的镜头语言李玫对萧伟爱情心理做了剖析:初识,腿部受伤李玫乘坐萧伟的摩托行驰山路,李玫拘谨地挺直着腰板,手搭在萧伟肩上,面部特写拘谨;当李玫被萧伟送到古镇的老中医处疗伤,且得到萧伟礼貌而细心地照料,两人比较熟络后,摩托这个道具再次随着镜头的推移变得生动起来,摩托上的萧伟和李玫的身姿变得柔软,似乎两人都在感受彼此的气息。第三次是李玫再次被丁伦的抱怨而刺伤,负气跑去找萧伟当大熊猫志愿者,李玫又一次搭乘着萧伟的摩托车穿梭在回古镇的路上,李玫的手很自然地抱住萧伟的腰间。
摩托是《雨城故事》中李玫和萧伟爱情故事的中轴线,三组镜头段落,皆运用了远景、小远景和特写三个层次的拍摄,运用移动拍摄手法,将呼啸的摩托,茂密的竹林,和男女主角融为一体,细腻情感,恬淡邂逅,用长镜头舒缓表达出来,显得浪漫单纯。移动的镜头暗喻着情感相互交流,生活向前发展。汽车拥堵的当下,摩托早已退居乡村平民化,平民化的交通工具却为两个平凡而普通的青年开启了爱情之门。写实的镜头让人突然找到一份久违的感动,其实,爱情并不遥远,它就在身边。其实,爱情不需要喧闹,只要一方宁静,清风雅雨慢慢滋养;其实,爱情不需太多的言语,仅近距离之间,淡淡体味依恋之感,坦诚地呼吸云淡风轻。
《雨城故事》对白简洁平实给人心眼一亮之感。一段时间,影视剧都有追求语言华丽或者文艺化的趋向,让观影者对电影生活始终有一定距离。电影区别于电影因为影像的特质,以镜头叙事表达故事的情节,人物情感。当丁伦因规划方案未通过审核而心烦意乱对李玫再次发脾气,李玫负气到碧峰峡找萧伟作大熊猫志愿者,观众能够看出李玫此刻情感天平正在向萧伟倾斜。和萧伟一起饲养熊猫的轻松感与和丁伦一起的压抑感相比,受过西方教育的李玫选择了轻松。当两人在下班路上突遇大雨,停车在农家门前避雨时,没有一句对白,但镜头从萧伟将外衣脱下给李玫披上的特写缓缓拉远的长镜头把两人情感的交流细腻地表现出来,完成了两个年轻人情感的交融。
镜头慢慢推近,李玫和萧伟那端坐在古朴门廊的背影占据整个画面,男女主角的面对着行人匆匆的街道,寓意着他们的爱情和现实生活交互融合。此时,李玫和萧伟的手默默相牵,没有任何台词,他们感受着彼此,鼓励彼此,依依不舍,怦然心动。这幅水墨工笔的怀旧画虽然无声却让我们想起没有铜臭的两情相悦,唤起心底某个角落的纯粹,我们是多么需要一次邂逅,一次只谈情感而不涉及物质的邂逅。如果人生真的有这样的邂逅,那么,谁都愿意!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生命中的匆匆过客,若这画面虚化的街景和人流,任其远离,留一段短暂的爱的空灵。
清新是《雨城故事》迥别与其他影视的看点。剧中的萧伟,一件军绿的夹克,一条牛仔裤,一辆半旧的嘉陵摩托,这个四川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伙子,就是时下流行的屌丝。以物质化的恋爱观,之于高富帅的丁伦,屌丝萧伟显然处于劣势。影片却让屌丝萧伟赢得了白富美李玫的爱情,让高富帅的丁伦情场失败。丁伦失败在于对情感的漫不经心,萧伟获胜在于对爱的细致呵护。看似吊诡的爱情结局其实蕴含道理:爱情,需要真心付出,爱情是人类情感的需要,任何掺杂了私欲的爱,即使拥有也不会长久。
也许,物质至上的爱情观眼里,视李玫和萧伟的一见钟情为狗血,视薇薇对萧伟的单相思,小胖对薇薇的单恋为狗血。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金钱的污染也不是泛滥到这世界的每个角落。这群偏远西南古镇青年的纯真爱情为人类情感做了美好的注释。
嘲笑爱情也好,不相信爱情也罢,关乎着生命的体验。不能因为失去爱情而不相信爱情;不能因为生活的艰辛而怀疑爱情的存在。爱情隐藏在每个人心底,芸芸众生中,为爱而保留一方净土的大有人在,即使只是心地一块角落,毕竟还可以承接几粒飘荡在空中的爱情种子。《雨城故事》就是一粒这样的爱情种子,它寻找着那些岁月遗留的心田,播种像空气明净的情感种子。即使,这样播下的种子还有一段时间休眠,然而,当适合的雨露阳光临幸疲惫日子,那份被忽略的柔软,那份长久地期待,将会慢慢地长得枝繁叶茂,花果飘香。
一部电影能够引起观影者的共鸣,不仅依靠电影所讲述的故事,更赖以生命基调去拨动观众的情感。现今,表现当代生活的影视剧总是充溢着富丽堂皇的居所,动辄出国的穿梭,灯红酒绿的醉生梦死,故作深沉,文艺腔调的台词对白。环顾周遭,来往的生命个体,正在为一日三餐,柴米油盐而奔劳,无数的年轻人到处求职,沦为房奴,卡奴。影视作品与生活形成的反差,那种虚拟的富裕,早已脱离了生活。
在这世间,红男绿女,已被与房子。车子、票子纠缠得累了,真情实意总归被生活的无奈逼入现实的死角,当唏嘘和哀叹爱已远离的日子,让我们打开《雨城故事》的屏幕,随李玫和萧伟在满目的青翠雨城,山泉叮咚的峡谷,笑意充溢的小镇,柔美多情的雅雨,向自己讲一段久违的爱情故事,铺设心底唯美情感的红毯。
雨城,一个城市的故事,关于爱,也关乎情,且让我们听着看着《雨城故事》,来相信爱情,等待属于自己的那份真实而平凡的爱。
是一部诗情画意的现代爱情故事片,李梅从美国回来受到丁伦的冷遇,李梅独自上山旅游遇险,萧伟救了李梅,两人产生了爱恋。故事叙述手法极其简练,每个人物的关系都清晰可见。最后用红豆传神的一笔,打动了所有观众的心。用淡淡的故事,传出人性深处的细微情感变化。很值得一看的电影。
看了很多遍 主要看景 想家 亲切
熟悉的街景,美丽的风景,拍摄不错,故事角度不错,可惜剧本太差,台词太直白,太弱。
为了爱情可以安排分手呗
熊猫好乖
爱是简单的,又是复杂的,说不清道不明。
就为雅安而看此电影。
感觉成都的生活节奏真的都好慢噢 + +
像不像是一个偶像剧版的章明,以一种贴近肉眼的方式呈现出了最超现实的味道。这肯定不是故意为之,那样就失去了美感和乐趣。所以这是一种意外的惊喜,是一种冲破固有偏见的肆意妄为。因此,你可以感受到,无论是想象中应该肤浅的方式,还是兜兜转转画了一个大圈,最终都是爱的灵魂。别笑,我是认真的,它以一种最贴近现实面貌的方式,达到了最超乎现实的表达,从此一切不在导演手中
现在到影院里去,真不靠谱打打杀杀,拜金主义,暗含着勾引,无聊。雨城故事导演有一定的艺术水准,那种洒狗血、亲亲我我、腻腻歪歪让人起鸡皮疙瘩镜头没有。相反淡淡的小情节、真实细腻的小情感,更能打动观众的心。可看!
小清新爱情城市宣传片,熊猫好可爱
雨呢?
女主不是很好看
旅游推广片,不明白现在为什么都要用这方式来推广自己的城市,是想让人觉得钱多人傻速来么。
雨城,不灭的记忆。
雅安周边都拍得差不多了。熟悉的植被,熟悉的水雾,空气中都是故乡的味道。旅游推广片。
不出名的导演,不出名的演员,看上去平平淡淡,没有华丽的镜头语言,也没有出彩的画质,剧情方面也是这样,没有波澜壮阔,也没有海誓山盟,就像蒙顶山上的茶清汤寡水;没有背叛,也没有仇恨,就像雅安说下就下的雨。对于这座与雨结缘的城市来说灵魂就是“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
每个人对生活的需求都不同
完全是一部在用电影语言讲故事的电影,去慢慢的品味吧,如果你看不懂说明你还不太懂电影。
雅安雨城,还行吧。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