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吃饭想看个电影抚慰一下来姨妈的心情,就找到了这部,随便找的,没想到好对我口味呀!今天中午看得可开心了!
风格是比较荒诞的黑色幽默,但是不冷,我好几次笑出声来,男女主演绎的非常自然、合理,就更好笑了。镜头很美,配色明亮鲜艳(我又要学来用作穿搭了),滤镜是典型的法国电影,疯狂截图!故事很可爱,没有太多的套路,经典的HE,但还是会有很多出人意料的意外,尤其是在三个人物线都交汇在一起的时候,还有那些笑点的设计。
男主好可爱哈哈哈,追女主的时候小心翼翼的。女主也很可爱,好美好美哦~姑妈更是可爱极了!
因为女主是加拿大过来的,不会说法语,我终于看到这种讲到法国完全不懂的样子的电影了,法语语速初学者也能听懂哈哈哈。
下面又是我的存图时间了。
第一次看带有舞台剧特点的喜剧默片,笑出屎屁。
巴黎本地流浪汉Dom被餐厅里的每个巴黎女人拒绝共舞请求;费欧娜热情亲切地和来巴黎多年的加拿大人打招呼,数次偶遇的缘分也无法改变他冷漠的态度。那些生活在体面里的巴黎人,冷冰冰地擦肩而过。而城市边缘的流浪汉Dom会给漂亮的哈士奇买一份晚餐;负责焚烧炉的工人会邀请Dom喝一杯,分别时,拥抱说声:你是我最好的朋友;88岁的独居玛莎会跟得老年痴呆的诺曼跳上一曲足舞;盲人会带路痴费欧娜找警局…
千里迢迢来巴黎找阿姨玛莎的费欧娜遇到了Dom,三人阴差阳错,笨拙又可爱地展示真诚与善良:费欧娜和Dom共舞的身姿,两个陌生人像有心灵感应一般粘合在一起、Dom与玛莎隔代莫名其妙做爱…
最终,三人终于登上了埃菲尔铁塔,如愿看着车流不息的巴黎街道。
如果你最近不大开心,就看看流浪巴黎吧。流浪巴黎的笑料,是你喝苦咖啡时一定要加的那块方糖。
原文链接: 《流浪巴黎》:这是诙谐的电影,更是严谨的艺术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非正式文艺杂记】
有些电影会让人产生一见钟情的感觉,这部就是。
影片一开始,是朦胧的白雪纷纷的镜头。一个穿着红色棉衣的小女孩和一个穿着蓝色棉衣的大人,遥望着远方的村庄,大人对小女孩说,她要离开这里,去巴黎。女孩说,她也要去巴黎。然后在大概两分钟的片头里,都是白雪纷纷的村庄远景,伴着呼啸的风声。村庄里的彩色房子越来越多,像拼图一样,画面渐渐丰满起来,似乎把人带入一个童话世界。
镜头由远景转入室内。一个看上去年纪略大,但隐藏不住内心的“天真“与”童趣“的女人坐在书桌前。女人穿着一件深绿色的针织外套,里面是浅一些的绿色打底,背景则是一面由绿色往黄色过渡的瓦楞墙面。这样的渐进色搭配,已经奠定了影片的明快色调,让人欢喜。
通过导演的镜头提示,我们知道,这个女人叫Fiona(菲奥娜)。后面要讲的,也是关于她的故事。
这个房子是刚才远景中若干彩色房子中的一栋。画面外一个人开门进来,大风直吹得屋里的人摇摇晃晃。夸张的肢体语言让人明白,这不是一部普通的电影。它一定是“缓慢”的、“模式”化的,有点话剧和默剧感觉的电影。真是让人充满期待。
Fiona收到一封巴黎的来信,她要去巴黎寻找已经分别几十年的姑妈(就是片头的那个大人)了。于是她告别好友,来到了巴黎。
实在是太喜欢女主的这个造型了。翠绿色的上衣搭配橄榄绿的一步裙,加上一双乳白色的运动鞋。很好地凸显了她那轻妙的身材,有一丝优雅,又很随意。枫叶红的方形行李包还要加一个同色系瑜伽垫,再插上一个加拿大的枫叶旗,看上去就像女版的玄奘去西行。很是怀疑导演是不是受到了玄奘的造型启发。
Fiona来到巴黎后的种种迹象都表明她是一个不太“正常“的人。拍着照片,都能从桥边掉下去呢。 落水后的她丢了行李,护照和钱包都没了。
如果影片到这里只是让我们看到了轻松和幽默,那男主的出场,则引入了荒诞的节奏。
一个路边的流浪汉Dom捡到了Fiona的行李包,他惊喜地发现里面竟然有钱,还有漂亮的衣服,于是就美美哒穿起女主的毛衣,背上女主的包包,去了游轮上的餐厅吃饭。
男主进餐的这段很有意思。
餐厅专门为他在厕所门口放了张小桌子,当有人进出厕所的时候,厕所的门必然会碰到这张桌子。干活的工人根本无视他的存在,肆无忌惮地将电线在他身上绕来绕去。他对这些并不以为意,周围的客人也没有对他表示出歧视。只是旁边的一个小女孩默默地看着这一切。
但是这些人真的就将他视为平等了吗?当音乐响起,他邀请在座的女客人跳舞,所有人都拒绝了他。此时就会知道,其实别人也只是在无视他。
然而,到了Fiona这里,她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被Dom拉起来跳起了舞。这段舞依然是默剧般的节奏,缓缓的,又有点暧昧。从他们和谐的舞步看,这里肯定是有爱情发生的。
结束后,Fiona才发现Dom穿了自己的衣服,拿了自己的钱包。Dom即刻逃走,后来又把行李包还给了Fiona。
此后,Fiona继续寻找姑妈。Dom显然是爱上了Fiona,一直偷偷“尾随”着她。
在经历了一场被误解为姑妈葬礼的陌生人葬礼后,本来很“嫌弃”Dom的Fiona终于也爱上了Dom。
在表达二人都强烈地爱上了对方时,导演用了两个分镜头的再合成。二人分别在不同的地方睡觉,但同时深深地思念着对方,在心中燃起熊熊的欲望之火。
其实这里有一段让人不太好理解的插曲。Dom很早就遇到了Fiona的姑妈,但他一直不知道这个老人就是他和Fiona一直要找的姑妈。姑妈甚至还与他睡到了一起。但他和姑妈的“一夜情”似乎并没有影响他和Fiona的发展。
////
Fiona终于千辛万苦地找到了姑妈,在埃菲尔铁塔上面。
三个人坐在铁塔上,姑妈说,她一直很想爬艾尔菲铁塔,不知道为什么一直都没有爬过。在实现了这个心愿之后,姑妈就离开了人世。
影片的最后,Fiona和Dom给姑妈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葬礼。Fiona也决定在巴黎多待一些日子。
////
这是一部完全称得上艺术作品的电影。无论是色彩、构图、音乐还是表演,都完全与流水线的商业电影不同。可是,它又与总喜欢探讨人性的“独立”电影不同。
如果想要在这部电影中寻找“深度”和“思想性”,那可能就要失望了。夸张的表演和荒诞的剧情也离生活很远,甚至不太好让人找到“共鸣”。但它会给你一种美好,一种跳脱了生活琐事的轻松与诙谐之美。
故事的开头,像极了随手翻开的一本童话故事,就连扉页上插图都一模一样。
这夸张的、舞台剧般的表演方式真的很儿童文学有没有!🈶️🈶️🈶️
fiona先是收到一封“好心人”的腰封:介绍自己从邮筒边的垃圾桶里捡出来了一个东西,看上去像是一封信,于是就好心拿出来放进了邮筒。
是不是很fairy tale?
这很巴黎。起码是世人印象中的巴黎:浪漫。
因此fiona才得以收到88岁高龄的anutie 玛莎从巴黎寄到加拿大小镇的信。信里描述到:
开什么玩笑!你见过哪个88岁的老太太舌吻壮汉,只为躲避养老院年轻护士的屡次上门抓人;你见过哪个88岁的老太太流浪巴黎,翻垃圾箱、捡拖鞋、别人吃一半的香蕉;你又见过哪个88岁的老太太独自一人扛脚手架爬树翻墙进埃菲尔铁塔,甚至爬上了最高楼。
这些都是后话。
Anyway,我们的fiona兑现了儿时的承诺,她踏上了巴黎之旅。
出师未捷身先死,fiona拍游客照时,一个后滚翻,一头栽进了河里,不得不暂时放弃掉身上的行李挣扎着浮出水面。lucky fiona,被路过的观光旅游船捞了上来。
紧接着我们可爱的dom就出场啦!电影采取的是欲扬先抑的拍摄手法。使得dom出场的形象可以说是很糟糕,比如酗酒、翻垃圾桶,对着载有fiona的旅游观光船撒尿。
fiona下了船去到了大使馆,看她可怜,大使馆工作人员送了张晚餐券给这个身无分文、无处落脚的姑娘。
但因这该死的缘分,流浪汉dom在堤岸口发现了fiona遗失的行李。他随即换上了包里的毛衣、并用包里的现金给自己安排了一顿烛光晚餐。虽然他的位置被安排在了厕所边上。
摘自豆瓣uu摩卡的一段影评:
“在巴黎,与其说随处是绅士淑女,不如说事不关己目不斜倚,这大概就是巴黎人建立在自命不凡之上的“包容”吧。而东并不在意厕所边的加桌、工作人员的打扰,大概他也学会了“包容”巴黎人不自知的优雅的无礼。”
的确,身穿女装的流浪汉dom,邀请在场女士跳舞,但都被拒绝,因这该死的缘分,fiona收到的晚餐券就是这家的,而她也刚好在现场,所以当dom邀请她跳舞时,她犹豫了,看出了她的犹豫,dom一把子拉起fiona。
故事就这么进展下去。
情节不多说,热评已经将剧情非常详细的介绍过了,再次不多赘述。就几个印象深刻的点展开谈谈:
1.姑妈的自由
姑妈是一个非常自由的人。
摘了一段某豆友的评论,表示强烈共鸣:
“而此刻坐在塔顶88岁的巴黎客人——玛莎,也许才是那个活出巴黎灵魂的人:那不必是追逐摩登、时尚流行,也不必是流浪街头、放任德行,那不必是雏菊碎花连衣,也不必是香奈儿的小黑裙,那不必是塞纳河岸咖啡书香,也不必是蜗牛鹅肝与香槟……那更应该是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处世之道,不被陈规杂音限制,不受他人眼光左右的人生选择。就像巴黎自由女神像与埃菲尔铁塔的建造初衷:崇敬自由、仰望爱情。”
她真的太自由了,她好美。好可爱。
玛莎在流浪途中看到了报纸,知道自己认识的一个舞者去世了。她赶过去还见到了年轻时的爱人诺曼。
两人此时早已白发苍苍,但心中依旧怀念彼此,还应了那句: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2.死亡不是终结,是一扇门,通往另一段旅程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什么儿孙满堂,也不用期待什么乌泱泱一片人给你送终,因为很有可能一场大暴雨,也可能是一场疫情,你走了就是走了。
后面的生人会继续过他们自己的日子,也不会每天沉浸在你死去的悲痛之中。至于棺材的材质、样式那就更不是重点。
爱要大声说出来,朋友们,就现在。
相较于俊男美女的男主女角标配来说,这部电影的男女主外貌并不出彩,甚至优点也没有那么明显。他们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在人生的道路上小错频出,但因此而更显真实。
影片中的男女主人生经历简单,心思也无比单纯,对于爱情的表达坦率直接,没有婉转曲折的追爱片段,只有看起来有些荒诞的小误会。
整部影片中我认为最出彩的地方是菲奥娜、东、玛莎三个角色的夸张表现。电影中没有大片大片的对白,他们将普通的情感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放大,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所以即使这部影片没有颜值担当,但我仍被主人公微小的喜悦和平凡的爱情所打动。毕竟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平凡,微小处得见真爱。
看了两遍《流浪巴黎》,影片后半部菲欧娜穿着玛莎阿姨的吊带裙住在玛莎阿姨的公寓里。玛莎阿姨死后,菲欧娜就可以继承这巴黎小公寓了,只要在巴黎有个住的地方,生活就容易多了。
电影里的爱情如此简单,但这种爱情只能存在电影里了!你会爱上一个巴黎流浪汉么?只是因为他爱你,而你又一直没有爱情?
不考虑别的,单卫生问题你就不会选择巴黎流浪汉!巴黎流浪汉垃圾桶里找吃的,很容易有传染病的!胃幽门螺旋杆菌、肝炎、肺结核…这种传染病都是穷病,营养不良或生活环境脏乱差的人最容易得!
电影是个美梦,就是生活中你做不到才会看电影暂时做一下梦啊!
巴黎的公寓有多贵众所周知,连赚钱多多的法国网红在巴黎也只能住小公寓,一间巴黎公寓租金超过普通白领半个月收入了!玛莎阿姨在巴黎生活40年才有这个小公寓。菲欧娜能继承这个小公寓有了容身之所,才能在影片最后大胆答应流浪汉的爱情啊!
生活总是一个接一个都不如意,可是这样才是生活。在每一个难过的时刻哭哭啼啼哔哔赖赖,大骂生活,又在每一个阳光明媚欢声笑语的日子里大喊我爱你,这样才是生活呀,所幸我们总会被那些美好治愈,还是会因为雨后的阳光,清晨的微风而感到幸福。会因为看到可爱的小猫小狗而感到幸福,会因为好吃的午餐而感到幸福。所以呀“欢迎来到糟糕的现实世界,但你会爱他的”。
古怪又浪漫的小品
长椅双人舞那段太可爱了,爬埃菲尔铁塔好笑又迷惑,有几个场景有la la land的感觉。
比《爱乐之城》好!
8.0/10 分。很有动漫感的喜剧片。。。开门进风的那一段好玩。。。女主长得好怪,再特意打扮一下,好像动漫里的袋鼠一样。。。简直太有喜感了。。。
菲奥娜是生在加拿大的澳大利亚公民,学表演的时候遇到了来自比利时的多米尼克,两个人现在定居在比利时。他们的第一部短片《爱上冰山的女人》票房只有19万美元,他们的作品基本没有对话,就像栩栩如生的彩色连环画,到了第二部作品《仙女》,票房翻倍到了38万美元。虽然美国人对这种法式幽默是不怎么感冒。。。多米尼克和菲奥娜创作不停,这部作品,终于让票房翻了二三十倍。。。这种从雅克·塔蒂一脉相承的高级的法国式的幽默,真让人喜欢。
Dom越看越顺眼是咋回事,两段舞蹈真开心,丑美丑美的
其实挺好看的 准备去纽约 哈哈哈
所以那只袜子到底在哪儿?
有种默片的独特美感,台词和表演则接近于漫画式的幽默。荒诞,怪异,令人忍俊不禁。
还是那个样子,荒诞和幽默,从来不是开怀大笑,但还是会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保持微笑。只是忽然发现他们都老的太明显了,希望以后还是可以看到他们的电影…
哦是“La fée-2011”那两位
新年要看喜剧哒!荒诞幽默的寻亲记,三人爬巴黎铁塔看风景的浪漫。看过多米尼克和菲奥娜的《伦巴》就很喜欢他们电影里明快的配色和欢快又有创意的舞蹈。上次的影子舞还记忆犹新,这次最喜欢的是两位老戏骨坐在长椅用小腿和脚跳的踢踏舞。肢体语言表达的效果真有美感,喜欢这对比利时夫妻导演的电影风格
Emmanuelle Riva遗作,一出荒诞不经的巴黎寻亲记。导演秉承了《伦巴》、《仙女》的一贯风格,多处可见雅克·德米的痕迹,大量运用肢体语言,笑料不断,但是默片与有声片的结合有些不伦不类,整体节奏不是很好。
法式浪漫,法式幽默。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天哪,我现在是有多喜欢这种尴尬的无厘头喜剧,全程笑到崩溃,有回忆起自己爬埃菲尔铁塔的辛苦,还有我也被地铁闸门卡过背包哈哈哈,超级尴尬别扭。
女主决定来巴黎时那激动的样子想起曾经的自己
fun
两位导演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充满各种荒诞元素,景色拍得不错,几首音乐选得挺好
RIP Emmanuelle Riva
看到的是自由、孤独、爱、面对衰老与死亡。很好,很存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