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易云音乐上整理了一个《宠儿》配乐的歌单,但是在评论区梳理配乐和场景的时候有一段话发了好几遍都发不出来(也就是下面的20,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词有问题,网易云的评论审查真是莫名其妙),像我这种强迫症患者最受不了这种事,所以决定在这儿把我梳理的配乐和相对应的场景发一遍,如果有人看电影时碰到感兴趣的音乐直接去搜就行了,有些曲子还是相当冷门的。
影片中配乐出场的场景及顺序(注1:有几首配乐是多次出现的;注2:没找到的曲子标为“未知”):
1. 开场曲:Oliver von Dohnanyi&Handel&Slovak Ohilharmonic Orchestra-Concerto Grosso in B Flat Major, Op.6, No.7: I. Largo
2. 鸭子赛跑:Brigitte Haudebourg-Concerto No.5 en la mineur: Allegro ma non molto,Falk.45
3. 女王深夜腿疼:Vincent Royer et Jean- Philippe Collard-Neven-Didascalies(该曲网易云暂未收录)
4. Sarah提拔Abigail到自己身边:Rachel Barton Pine/Ars Antigua-Viola d’amour Concerto in A Minor, RV 397: I. Vivace
5. 舞会:未知
6. Sarah不让女王喝热巧克力,女王生气了:Henry Purcell&John Eliot Gardiner-Trumpet Sonata in D Major Z 850: II. Adagio
7. 女王感到孤独,乱吃蛋糕、找Sarah:未知
8. 女王耍性子要跳楼:Olivier Latry-La Nativite du Seigneur: 7. Jesus accepte la Souffrance
9. Abigail第一次被Sarah派去陪女王:Rachel Barton Pine/Ars Antigua-Viola d’amour Concerto in A Minor, RV 397: I. Vivace
10. Abigail和女王喂兔子:Olivier Latry-La Nativite du Seigneur: 2. Les Berges
11. Sarah给女王换骑装:Michel Chapuis&J. S. Bach-Pastorale in F Major, BWV 590: III
12. Abigail和女王听到窗外有人演奏:Henry Purcell&Gustav Leonhardt-Fantasia “Three Parts upon a Ground”
13. 女王赶走窗外演奏的人后再次感到孤独,在走廊里伤心地乱走:Rachel Barton Pine/Ars Antigua-Viola d’amore Concerto in A Minor, RV 397: II. Largo
14. Abigail射鸽子溅了Sarah一脸血:Olivier Latry-La Nativite du Seigneur: 7. Jesus accepte la Souffrance
15. Abigail趁女王不在时私闯女王寝室、睡在女王床上、夜晚被女王叫去侍寝:Vincent Royer et Jean- Philippe Collard-Neven-Didascalies(和女王腿疼那段是同一首曲子,该曲网易云暂未收录)
16. Sarah发现Abigail在女王床上:Leonard Bernstein&Juilliard String Quartet-Piano Quintet in E-Flat Major, Op.44: II. In modo d’una marcia. Un poco largamente-Agitato
17. Sarah解雇Abigail后发现Abigail被提拔为女王的仆人:Leonard Bernstein&Juilliard String Quartet-Piano Quintet in E-Flat Major, Op.44: II. In modo d’una marcia. Un poco largamente-Agitato
18. Sarah开始争宠,和女王洗完泥浴回宫:未知(一段极其诡异的弦乐)
19. Abigail给Sarah的茶放呕吐药:未知(和女王乱吃蛋糕那段好像是同一首)
20. Sarah喝完被下药的茶骑马离开,途中药效发作摔下马背:Peter Hurford-J. S. Bach: Fantasia in C Minor, BWV 562
21. 夜晚的树林里,某特殊工种从业人士发现被马拖着的Sarah:Olivier Latry-La Nativite du Seigneur: 7. Jesus accepte la Souffrance
22. Abigail结婚,女王证婚:Rachel Barton Pine/Ars Antigua-Viola d’amour Concerto in A Minor, RV 397: I. Vivace
23. Sarah获救回宫,当时Abigail正在和一群贵族女性听音乐:Henry Purcell-Music for a While(不是影片里那首,但这是我能找到的最接近的一版)
24. Sarah用女王的信要挟女王,女王从Sarah手里收回了自己卧室的钥匙:Brigitte Haudebourg-Concerto No.1 en re majeur: Andante, Falk.41
25. Sarah隔着门向女王坦承自己的爱和真诚,但女王拒绝见她:Giuliano Carmignola-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11, No.2, RV 277, “Il favorito”: II. Andante
26. Sarah被逐出宫,Abigail开始花天酒地:Trevor Pinnock&The English Concert-Water Music Suite No.1 in F HWV 348: 2. Adagio e staccato
27. Sarah给女王写信道歉:Leonard Bernstein&Juilliard String Quartet-Piano Quintet in E-Flat Major, Op.44: II. In modo d’una marcia. Un poco largamente-Agitato
28. 女王下令将Sarah夫妇逐出英国,Abigail踩女王的兔子被女王发现:Franz Schubert&Arthur Schnabel-Piano Sonata No.21 in B-Flat Major, D 960: II. Andante sostenuto
29. 片尾曲:Elton John-Skyline Pigeon (Harpsichord Version)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izard(来自豆瓣)
来源://www.douban.com/note/705045905/
毫無疑問,《真寵》是尤格‧藍西莫近期最佳的作品,對我而言,那是因為他將使人嘔吐的爆發點挪移到了電影尾聲,也就是艾瑪史東將腳放踩在兔子身上時。整部電影就像一頭披著蕾紗的母豬,牠的腳指甲被修的漂漂亮亮,牠的皮被擦的光光華華,牠所有的孔竅也被擦的乾乾淨淨,但牠膨脹的身軀令人作噁,那體現了牠無盡的食慾。
對於食物,無盡的食慾是一種寵愛也是一種罪惡,因為沒有食慾,就無所謂美食,然而當食慾被填滿時,千變萬化的美食又會被轉化成千遍一律的大便,這便是食慾的罪惡,這裡說的並不是女王安妮,她如莎拉所說,是一個傑出者,而這並非諷刺。尤格‧藍西莫調度聲音與影像,使得整部電影成了灌風的母豬,向觀眾突出的鏡頭是平面無法滿足而得向左右空間掠奪造成的必然結果,而那比影像快了許多的聲音則表現了無盡食慾的暍斥「更多!我要更多!」這是無盡的食慾在聲音與影像的具體化操作,而非隨性而、標新立異的形式選擇,因為本片表面上說的是「誰」能滿足安妮女王,成其寵兒?實際上卻是要說「誰」能滿足無盡的食慾,對於安妮女王,乍看之下她可以要求所有人作所有事,實際上她卻同時也不分晝夜的被眾人要求的,她才是那個眾人的「寵兒」,她不分晝夜的侍奉著「無盡的食慾」因為她代表了國家,於是討好她的人才可以從國家身上撕肉來吃,或者從她身上撕肉來吃,其實沒有差別,她的權力與她的身體是息息相關的,因為她的身體就是國家的身體,所以在電影中她時常抱怨自己的身體不適,那正對應了內憂外患並存的國家一樣,於是當她說:「我就是國家。」並非一種驕縱與任性,而是一種精確的描述。
王乃國之名器,不得輕易示人,於是始有寵臣姦佞,也有忠臣孝子,爭相施行或指揮女王的意志,女王不是作為個體而是作為整個宮殿的核心而生活著,安妮沒有自己的臉,她的臉由其他人決定,可以很天真也可以很老成、可以很溫柔也可以很殘酷,可以很白痴也可以很睿智,如果說女性有哪種特質比男性更像帝王,就是女性比男性更惠於時間也更受苦於時間,每個月的痛苦都提醒著她時間的流逝,更別說那17個逝去的孩子更提醒著她痛苦的徒勞無功,所以她總哀號著自己很痛苦。對於帝王,充滿耐心與陰晴不定是必須的,因為她必須同時掌握底下不同派系,不能讓一個派系過強,也不能讓一個派系過弱,帝王必須是天生的演員,演員的特質正是她不是她所扮演的人。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安妮與莎拉的同性關係中,她扮演著看似弱勢的角色,但這不代表她脆弱與任人宰割,正如女性即使處於被動,也不代表她就是弱勢,大地雖肥沃且由人吸吮,但她也可以隨性索回一切奶水。身世可憐,害怕失去的艾比蓋爾即便主動出擊,且陰錯陽差的鬥倒了位居高位,行事穩健的莎拉,成為了安妮女王身邊唯一的人,她的精神卻越來越瘋狂與虛弱,因為她的本質是天真無知的,她看不穿扮演,她沒有在安妮女王身上看到整個國家,她也無法及早看到其實整個宮殿就是一間比較大的兔籠,黑白交錯的臣子與黑白交錯的兔子更是一樣的,她與安妮還有兔群與牆璧漸次的疊印在一起,展示了宮殿就是有厚實牆壁的兔籠,她以為自己鬥倒了莎拉,卻不知自己無意間順水推舟送了莎拉自己以為得手的「自由」,她以為極度匱乏已是地獄,卻不知極度飽食才是更可怕的地獄。
《真寵》作為電影之優秀,在於其完全配的上電影院,因為對於影迷而言,無盡的食慾於我們再熟悉不過,關燈是上菜的提醒,我們總期待在這夜宴被餵飽,而這一次,尤格‧藍西莫給我們端上了一份隆重如山的銅盤烤豬,其嘴裡的蘋果還散發著清香,我們唯一要小心的是自己的舌頭,不要像艾比蓋爾一樣,想盡情舔食,卻被吸住而無法自拔,當你舔食烤豬,烤豬也舔食著你。
时隔七年,希腊鬼才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带着其新作《宠儿》再度回归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初听闻兰斯莫斯年新作入围威尼斯主竞赛时,我不免有点恍惚,总感觉《圣鹿之死》的热度还没凉透,就又有新作品面世。
翻看兰斯莫斯导演的创作历程,我们不难看出,自从拍出蜚声国际的《狗牙》之后,这位鬼才导演便悄然进入了创作旺盛期。尽管也在拍完《阿尔卑斯》后蛰伏了四年,但从2015年至今,他连续推出了《龙虾》《圣鹿之死》以及刚刚在威尼斯完成首映的《宠儿》。
以荒诞诡异、反乌托邦为人熟知的兰斯莫斯,他的眼光和思维一向极端且诡异,从《狗牙》开始到《龙虾》进入正轨,仅仅凭借前几部作品,他便形成了明显的个人风格。
让人稍感意外的是,2017年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圣鹿之死》,手法依然熟悉,可惜终究缺少了让人拍案叫绝的神来之笔。那么,今年这部《宠儿》又是以一副什么样的面孔来迎接影迷呢?
至少在目前看来,《宠儿》是兰斯莫斯所有作品中最易懂、也是对观影人群最为友好的一部。全片在整体节奏上控制得非常得当,欢乐之处让人笑个不停,黑暗之处让人毛骨悚然,看似粗鄙却又俗得幽默。
和以往的作品相比,兰斯莫斯可以说是从最初粗粝生猛的创作,渐渐过度到了成熟的对视听语言的把控。如今已然更谙熟观众的观影心理,且不论优劣,至少在情节起伏上越来越胸有成竹。不过也不乏有影迷慨叹,后来的几部兰斯莫斯作品,尽管有暴力、讽刺,以及对社会群体结构的思虑,却少了些先锋的探索和前卫的冲劲。
1.一袭爬满虱子的华丽长袍
什么样的电影才是最好的,大概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偏好的电影风格和类型。但是若说最热闹的影片类型,一定跑不了女性宫廷戏。
电影《宠儿》中主要的角色虽然只有三个女人,却是一台以这三个女人为主轴、关于大不列颠帝国斯图亚特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安妮女王晚年的上流社会群像大戏。
影片分为八个小节,捕捉了在维多利亚式华丽宫廷中,所谓上流社会的疯狂做派与阴谋盘算。兰斯莫斯以极端的荒诞黑色喜剧风格,呈现流动欲念下的人物心理空间,表现出被狂喜戏谑掩盖着的悲凉。
晚年的安妮女王(奥利维娅·科尔曼饰),在影片中被描述成一个病态、孤独地躲在城堡里的女人,将内心黑洞一般的空虚和寂寞,通过食欲和性欲来发泄。她疯狂地吞食蛋糕,却在身旁放置随时呕吐的木桶;将血橙扔在裸男身上,溅出血浆一样的颜色,来满足自身畸形的性快感。
从登基开始就注定失势的安妮女王,在影片中总是带着乖张的微笑。她饲养了十七只兔子,暗示其不幸夭折的十七个孩子。在这种疯狂而扭曲的宫廷生活中,相识于微时的闺蜜(及同性情人)——马尔伯勒公爵夫人(蕾切尔·薇姿饰)是唯一看似真实的感情寄托。
有名无实的女王安然地沉溺在荒唐的游戏中,心甘情愿地对马尔伯勒公爵夫人交出权力,对自身的困境却视而不见。这种扭曲而平衡的关系,被公爵夫人的落魄远亲艾比盖尔(艾玛·斯通饰)打破。公爵夫人与女王之间的同性关系,既是其地位保障,也意外成了艾比盖尔上位的秘诀。
从“婊子”这个带着强烈形容性质的名词开始炸裂,一直到酣畅淋漓的结尾,《宠儿》可谓是一路爽快到底,散发着某种淫秽的、迷离的美感,既肮脏又慑人心魄,三个女人的角斗,各自势力的牵引拉扯,像三条湿滑黏腻的毒蛇交缠,将冲突浓缩成最纯粹的状态。
奥利维娅·科尔曼演绎下的安妮女王极度乖张神经质,矫揉造作地放纵孩子般的脾气,最终却迷失在令人心疼的顿悟中。那一刻,她在宫殿的走廊上狂奔着,圆睁的眼睛里写满迷失和恐惧。
艾比盖尔机关算尽,争得一时盛宠,到头来却不过是为背后势力作嫁衣裳。而影片中最惹人喜爱的大概是马尔伯勒公爵夫人,面对私欲毫无歉意,坦荡直率像个坚定的犬儒主义追随者,却还是从“权”与“利”的钢丝上摔了下来。
揭开每个阴谋歹毒的伤疤,底下都是荒谬可笑。每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软肋,但一切皆与男人无关。在纯粹的女权当道的政治化行为背后,这些女性角色都以自己的方式绽放、垮台,构成逐渐错位的关系图谱。究竟谁才是谁的统治者?谁又是谁的宠儿?
2. 走在钢丝上的人们
宫廷中的争宠从来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忠诚则是个特别有意思的概念。忠于君王、忠于权力,还是忠于自身的欲望?影片中,兰斯莫斯便是将这种微观的人物关系,融入到了宏观的大不列颠斯图亚特王朝末代君主的政治背景当中。
在我看来,“宠儿”这个词本来就属于社会权力顶端的专属用词,用虚情假意来交换统治者的宠爱,用宠爱交换权力,用权力交换利益,正是这个阶层惯属的生物链过程。
表面上有多少富丽堂皇狂欢极乐,暗地里就有多少被喧嚣掩盖的肮脏。电影中真正的撕扯,便是公爵夫人背后的马尔伯勒公爵势力,艾尔盖比背后马沙姆的权力动态,以及以女王为代表的旧贵族建立的三角关系。
人类群像关系中,权力的动态变化一直是兰斯莫斯影像表达的母题,几乎在他的所有电影中都可以看到,原生权力被撼动、被威胁、被转移的状态。关于父权、管辖权、王权等具有统治群体的力量的讨论,向来是兰斯莫斯最饶有兴趣的话题。
影片《圣鹿之死》《狗牙》中专制的父权,在家庭这个排他的团体内部逐渐被动摇;而《阿尔卑斯》《龙虾》所呈现的,则是极端社会中高度管辖权的破与立;如今的《宠儿》更是将框架放在真实的历史王权上,展现风雨飘摇中的权力摆动。
三个女性角色重心天枰的摇摆,呈现出影片权力动态转变的图谱,看似乖张易怒的安妮女王,其实在面对脆弱命运和大权流逝时,终究是无力挣扎。
看似对女王情深意切的公爵夫人,其实在利用托利党老贵族的身份,暗通辉格党,做两面派,为自己大谋私利;看似楚楚可怜的侍女艾尔盖比,其实保藏祸心,暗自培植着族中的政治新势力。
权力、情欲、人性的交织,本就是宫廷政治剧最为讨喜的戏码,黑色荒诞的本质在于讽刺,乖张戏谑的背后还是哀叹。她们受欲望驱使,用利爪在夹缝间刨出一席生存之地,以为可以将权力收为宠儿,殊不知自己才是那只被权力豢养的宠儿。
兰斯莫斯将本片最大的戏剧张力留到影片最后一幕,一双纤手在腿部的缓缓按摩,被镜头的角度巧妙地变成口交姿势,权力交易始终继续至死不休。正是这一下,兰斯莫斯特有的猛扎下来的讽刺,既邪恶,又让人恶心,更有着意犹未尽的悲剧性。
3. 在背后捅刀也要优雅地微笑
繁复的宫廷黑色荒诞戏剧,最核心的脉络在于人物关系在叙事线上合理的延展。与昆汀和大卫·罗素不同的是,在兰斯莫斯以往的独辟蹊径的个人风格中,并没有包含这种对剧情及演员高度的掌控力。这一次,兰斯莫斯导演明显地为《宠儿》做了妥协,收起锋芒,变得更主流。
但是在视听语言上,兰斯莫斯的新作做得比以往任何作品都要出色,高度统一的风格完全服务于主题。视觉呈现上华丽而堂皇的维多利亚风格,挂满嵌饰和挂毯的栗色镶板,在几何构图中展现出诡秘的优雅。
首次合作的摄影师罗比·瑞安(Robbie Ryan)打破常规的摄影平衡结构,在浮夸和极简之间交替互文,让观众透过扭曲的鱼眼镜头看到人物心理轨迹的变化。而灵巧的广角长镜头跟随人物脚步,游走在木制楼梯、能听到脚步回响的长廊和巨大的客厅之间。镜头在流动中牵引出迷失感。
唯一让人有不适感的大约是影片听觉上过度的铺陈,从刚开始就响起的亨德尔,到巴赫、维瓦尔第和舒伯特的经典选段,再从奥利维尔·梅西安、吕克·法拉利这样的现代派电子音乐,铺得过满的高强度反而造成听觉上的不愉悦。
作者| 小飞侠;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宠儿》在这届奥斯卡获得了 9 项提名,最终主演奥利维娅 科尔曼拿到了最佳女主角,捧得小金人。
对于这部电影,很多人有争议。
但如果只是将这部电影简单的归纳为宫斗,那也太小看这部电影了。
这部影片细节华美、布景精致,三位女演员收放自如,都贡献出了耀眼火花般的演技,而广角镜头和鱼眼镜头,上万支烛光以及极简又繁复的配乐,有种让人无法忽视的,不同于以往古装宫廷剧的怪异美感。
这种怪异的美感无法形容,既浓又美又奇特,后来了解了这位希腊导演的其他作品,原来风格一向如此。
一位女王,两位宠姬,这三个女人决定着一场战争的走向,和两个国家的命运
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斯图亚特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安妮女王继位后的几年。
安妮女王登基的两年内,经历了丧夫之痛,并且英国还加入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法国开打(为了争夺殖民地和海上控制权,不想让法国得利)。
她和丈夫乔治感情不错,但是在他们多年的婚姻中,一直在经历着丧子之痛,安妮女王一共经历过十七次怀孕、流产、早夭、病亡,没有一个孩子活过十一岁。这对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是无法想象和难以忍受的痛苦,如果心志稍有不坚,早就疯了。在一次又一次丧子和产后抑郁的折磨下,她的身体饱受痛风的煎熬,常常痛得无法行走,只能坐轮椅。心理状态更是常常陷入两种极端 ,时而抑郁消沉,甚至有时想要自杀,有时又暴燥无常,发起脾气来,狂暴得让人无法接近。
痛苦和悲伤让她狂吃蛋糕甜点,而她脆弱的胃又承受不住,吃过之后就呕吐,整个人虚胖、浮肿、无力。每日既要忍受着痛风的折磨,也要忍住对孩子的思念和悲痛。
为了排解对孩子的思念,她在卧室中养了十七只兔子,代表着她失去的十七个孩子。每离开一个孩子,就好象她的一部分随之失去了。她不能看见孩子,当看到庭院中有少年演奏音乐,她就会被剌激到控制不住的发狂,大叫,当看到有婴儿,她就会发疯般抢过去紧紧抱在怀中哭泣。因为,她的孩子有的出生后就没了呼吸。
她失去了孩子,失去了丈夫,可她又是大英的女王,身上又有着一国的重担。
还好,她身边还有莎拉 丘吉尔,她是安妮女王年少时就一起玩耍的知己,也是唯一能排解女王忧愁的闺蜜,更是她身边的女官、顾问。打理她的生活,帮她处理政事。莎拉果敢坚毅,处理政事手腕强硬,游刃有余。她爱穿裤装 ,行事酒脱 ,枪法和骑术了得,她生育了三个儿女,都已长大成人,而她仍然看上去优雅、年轻富有活力。并且她的丈夫更是英国一代名将马尔伯勒,正在前线打了大胜仗。
莎拉对于女王来说,是完美的,子女成人、丈夫为国效力、个人身体强健,都让女王羡慕。女王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政事上,甚至整个国家的胜与败,都于莎拉有莫大的关联。
所以,女王离不开莎拉。在影片的前半部中,莎拉简值在宫中风光无限,她稳操大权,女王对她言听计从,她可以辖治大臣,所以人都知道,女王听她的。并且只有她敢管女王,会怒怼女王妆没化好,难看得象只獾。会禁止女王吃不健康的零食,在女王犹豫不决时,她告诉女王,为了国家,你必须要这么做。当女王情绪低落想自杀时,她对她说,你从这里跳下去,草坪会护着你。然后趁其不备,猛得将女王从窗户上拉下来。
当然,莎拉吃醋时也会掐着安妮女王的脖子直接就怼到墙上。猛人一个。
也会在女王心情不好时,轻快的推着她穿过走廊,逗得安妮女王直笑。
她爱女王,她认为女王与国家是二位一体,她爱这个国家,同时她也能为在前线的丈夫筹集军费,为国分忧。
影片一开始,英国打了一场大胜仗,是继续打,还是议和,财政大臣戈多尔芬和下院议长哈利争执不下。财政大臣戈多尔芬和军队总司令马尔伯勒都想趁胜追击,但哈利坚决反对,支持议和。哈利担心战争已经打了几年,花费太多,这样下去会招致民怨,不如见好就收。而莎拉认为,只有让法国人吃更多的亏,才能换来和平,现在远不是议和的时候。至于军费问题,只有加重税收了。
好像一群绵羊
下院议长哈利急了,但他见不到女王,既然莎拉将女王藏得密不透风,他完全不知道宫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女王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必须开始想别的办法了。
他把目光停留在了莎拉的新待女阿尔盖比身上,这位年轻漂亮的小女仆的眼睛中有着不安份的欲望。
阿尔盖比是莎拉的表妹,她家道中落,父亲为了还债曾将她卖到下流的街道中。她无比渴望能再次回到贵族阶层,她读过书,受过贵族教育,会法语和拉丁语,当个有衣穿,有屋住的女仆可绝不是她的终点。哈利向她指出:通往权贵的路充满了泥泞、危险、和未知,你应当有个不同的朋友。宠爱如无定风向,每刻浮动。
阿尔盖比跟在表姐身边,默默观察着一切,她知道自己有机会,她看到在莎拉的强悍之下,脆弱的女王很多时候并不开心,她更需要的是温柔和理解。也许莎拉意见是对的,但在她严厉的生活约束下,女王并不开心。
阿尔盖比悄悄告诉哈利,对于加税一事,女王有些犹豫。
第二天的议会上,原本女王将要宣布继续战争,费用由加重税收来解决。但哈利抢在女王宣布之前,巧妙的透露出加税的严重后果,以及议会内大多数人都支持不加税来议和。
顿时议会内吵成了一锅粥,原本的演讲稿根本用不了,这情势又无法收场,安妮女王眼珠一转,犹豫几秒,马上滚下台阶,装作晕到。
事后,女王单独召见了哈利,哈利趁机说了很多莎拉会不讲给女王听的话。
女王同意不加税,但要前线到位,一旦法国有新的举动,马上可以采取行动。
同时,在后宫中,女王开始宠信阿尔盖比,冷落莎拉。
莎拉和阿尔盖比,开始在后宫中争夺女王的宠爱。
权力之巅,是个人的孤独与虚无,但她始终保持了清醒
莎拉是骄傲和强势的,因为她很强,所以她做不出那些一味迁就和讨好的事,但阿比盖尔则不同,她知道莎拉输了还有自己的宫殿和领地,但她如果输了,她将有可能重回那臭哄哄的泥沼,做一个下贱的妓女。
所以她必须赢,哪怕手段无耻且低劣。
谁有自尊和底限,谁大意了,谁就输了。
而女王呢,在后宫中,她有时冷落阿比盖尔,有时冷落莎拉。
冷落莎拉的这段时间,她享受着阿比盖尔温柔体贴的照顾,重拾了信心,开始亲自处理政事。
她想念莎拉,但莎拉的出走如果只是为了折磨她,让她在难过与后悔中不得不屈服的话,她会马上杀了她。
在影片中,莎拉照顾女王的时候,女王的房间格外整洁,零食是健康的坚果和简单的饼干,阿比盖尔把持后宫的时候,女王的房间布满了浮夸、艳俗的鲜花,桌子上是甜腻的点心和蛋糕,还有热巧克力。女王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顺着女王。
甚至房间都有些杂乱。
莎拉被下了毒,骑马时摔下来,被马拖在地上,彻底毁了容。
莎拉在妓院被救出时,财政大臣问她可曾受到虐待,她笑着说,他们救了我,你来的正是时候,如果我愿意,他们正打算给我介绍个挣大钱的活儿。
语速飞快又毒舌,就象她第一次见到满身泥浆的阿比盖尔,当时苍蝇围着她乱飞,莎拉问,这是你的朋友?
毁了容的莎拉回到宫中,阿比盖尔已经占据了一切,她嫁给了第一男爵马沙姆,摇身一变成为了贵夫人。而朝堂之上,哈利也日日和女王会晤,开始占据上风。
这场争斗,莎拉落败,她交出寝宫钥匙,离开了宫殿。
不久之后,英法议和,签定条约。她的丈夫从战场归来,既无战争,用处也不大了。
后宫中阿比盖尔又诬陷莎拉将女王的钱占为己有,转给了自己丈夫,又烧毁了莎拉写给女王的信。彻底切断了女王与莎拉残存的情感和思念。
莎拉苦苦等待女王的回信,却等来的是驱逐她的卫队。
表面上看,阿比盖尔得到了一切,此时小白兔也开始卸下了伪装。此前她细心照顾女王的十七只兔子,听女王讲述这些兔子的故事。可如今,趁着女王睡着的时候,她开始用脚踩这些兔子。
睡梦中的女王听到了兔子的吱吱惨叫,醒来时用威权命令阿比盖尔给她揉腿。
阿比盖尔的脸慢慢从得意变成了失落、麻木,最终和兔子的脸一起,模糊、淡化、远去。
她只不过是只宠物而已。
表面上,是女王寝宫中凶悍公爵夫人和心机女仆的争宠,但其实是国会中辉格党和托利党的权力较量,也是那场西班牙王位争夺战中国家利益的决择。一场内宫之中的争宠之战,影响的却是一场战争的结局和两个国家人民的命运,甚至是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
你说安妮女王又胖又弱又糊涂?可这样的安妮女王,在纷乱的后宫,和吵成一窝粥的议会中,难得在两派之间,审时度势,每一次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在影片中,马尔伯勒在前线指挥大军大胜法军之后,她听取了哈利的意见,停止战争,拿到利益,见好就收。
历史上,英国在局面战据优势的情况下,果断喊停,英法两国议和签定了《拉施塔特和约》,英国得到了直布罗陀海峡和大片北美殖民地。
因为当时的俄国已经开始发力崛起,一个保持实力的法国,是遏制俄国的最好屏障,而一个分裂和势均力敌的欧洲,才是对英国当时最有利的选择。
而直布罗陀海峡和北美的殖民地,则为日后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奠定了基础。
而且安妮女王在位期间将苏格兰和英格兰正式合并,成为了大不列颠王国。在位期间,她还颁布了一项法案---安妮女王版权法令,这是近代史上世界第一部保护知识产权的法令,确认了对原创知识产权的保护。之后各国对知识产权的立法都从中受益良多。
拖着病痛的身体和抑郁狂燥的心理状态,却能在国家事务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安妮女王始终保持着清醒。或许,我们可以认为,正是因为她的病体,她的痛苦,所以她巧妙的利用了身边的人和资源,为自己解决痛苦,在纷争中扰乱别人的视线,而自己始终清醒,审时度势,做出了一个个相当理性的判断。
在她统治英国期间,虽然每次议会都吵成了一团,但在关键时刻,每一次决定,女王、议会、军队三股力量都合并成一股强有力的力量,为大英帝国日后成为世界霸主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这样的女王,你还能说她弱、糊涂、没主见?
奥利维娅 科尔曼将安妮女王的心理变化演绎得层层递进,直至最后爆发,也将她的痛苦、脆弱、多疑、装傻、关键时刻的决断表现得淋漓尽致。捧得小金人实至名归,而影片中艾玛斯通和雷切尔 薇姿的表演也是让人回味无穷。
有人说这部剧宫斗比延禧攻略很低级。倒不如说正是因为光荣革命后的《权利法案》和新型的议会制度,对王权进行了必要的限制,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国王在税收、军队、选举等很多核心环节上,无法像大清皇帝一样为所欲为。
《宠儿》的确是一部难得的佳片,结合历史来看,更是如此。
《宠儿》推荐指数:★★★☆☆
一、摘要
《宠儿》是希腊鬼才导演的兰斯莫斯的最新作品,兰斯莫斯的作品向来以荒诞和诡异著称。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兰斯莫斯的老搭档科尔曼、微兹和奥斯卡影后石头姐三个人就演绎了一台精彩的大型英格兰古装宫斗剧。在刚刚落幕的第91届奥斯卡中,尽管之前《宠儿》以10项提名与《罗马》并肩领跑成为大热门,三名女性主演均获得了女主和女配的提名,但最终仅有科尔曼封后,10提1中略显尴尬。
二、影片背景
英国有着恢弘的千年王朝往事,也有一大批对当今影视届影响重大的英国导演和英国演员,所以有很多经典的影视作品来讲述英国的历史故事,比如近年来比较有名的《国王的演讲》《至暗时刻》和《敦刻尔克》的奥斯卡三部曲、神剧《王冠》和之前斯嘉丽·约翰逊和娜塔丽·波特曼演绎的另一部英格兰宫斗剧《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
由于英国皇室的国王都是通过继承的,尽管王朝更迭,皇室的姓氏会改变,但从威廉一世开启的诺曼王朝开始,历代国王都是血脉相承。这一点不像中国的历史,只要打得赢,外姓外族的普通人都能当皇帝。但也正因为需要继承,所以英国的皇室经常要面临绝后无人继承的问题,所以王位的继承有时就会十分混乱。
故事还要从安妮女王的爷爷讲起,她爷爷是历史书赫赫有名被送上断头台的查理一世(堂堂国王被公开处死太惨了),之后英国差点没改朝换代,还好之后安妮女王的伯伯查理二世复辟了,这才拯救了英国皇室。查理二世被人民称为“快活王”,尽管查理二世和情妇有14个私生子,但和正宫王妃并没有一个孩子,所以查理二世死了之后王位就传到了安妮女王的爸爸詹姆斯二世这。
但她爸爸詹姆斯二世命也不好,被历史书上一个不流血的光荣革命给打倒了。安妮女王还有一个哥哥和姐姐,她姐姐是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同性恋女王(还有其他的同性恋国王,不得不感慨腐国文化源远流长),她姐姐深深的爱着一个王家管理员的女儿,奈何另外一个小姐姐是个直女,就算你是皇室也掰不弯,于是她姐姐就嫁给了她哥哥(喵喵喵?),还联手继承王位治国。因为姐姐是同性恋,自然和她哥哥又绝后了,于是王位才跌跌撞撞的到了安妮女王这。
结果就像《宠儿》电影里讲的,安妮女王随在造人方面兢兢业业,却皆以流产和夭折等失去了这17个孩子,屡屡经历丧子之痛的安妮女王在电影中养了17只兔子,并赋予了他们名字以及生日,来纪念自己的17个孩子。安妮女王驾崩之后,王位又传到了她爷爷的姐姐家那面,也就是现在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她们家,这就是后话了。
在历史上,安妮女王和丈夫还是十分恩爱的,而且也并不是同性恋,这一点应该是故事矛盾需要的改变。虽然在剧中安妮女王是一位昏庸无能、没有主见、被人摆布的国王,但在历史上,安妮女王统治期间实现了英格兰和苏格兰真正的合并,成立了大不列颠王国,奠定了之后大英帝国最辉煌时代的基础。
三、影片故事
扯完了历史上斯图亚特家族的事之后,再回来说几句电影本身。
开头的时候提到过兰斯莫斯导演的作品向来以荒诞和诡异著称,尽管兰斯莫斯在本片中已经收敛许多,但还大量的慢镜头,鱼眼镜头、巴赫和维瓦尔第的古典配乐,以及荒诞的人物表现和故事情节的浓郁都彰显着浓郁的个人色彩。
本片还有导演精心设计的三场打猎戏,夹杂着一些隐喻作为剧情发展的标志。
萨拉刚刚提携阿比盖尔为贴身侍女带她第一次去打猎时,阿比盖尔迷茫的眼神中是没有目标的,自然也打不到鸟。在萨拉教导阿比盖尔“任何事都是有代价的”后,阿比盖尔喊“Throw”时眼神坚定了很多,说明这时她已经有了目标,而且想好了要付出什么代价。果然,第二枪打中了。
紧接着的一场戏阿比盖尔就展示了她的目标是什么:她开始勾引有过一面之缘的马沙姆上校,利用和贵族的婚姻重新恢复自己的贵族身份,但第一次勾引马沙姆之后背过身的表情告诉了我们,阿比盖尔并不是很情愿的。
但在勾引过马沙姆之后,阿比盖尔无意间发现了女王和萨拉之间的秘密,并在第二次打猎时暗示萨拉,这时阿比盖尔只是想以此为把柄从萨拉这多得到些好处,但萨拉朝她放了一个空枪,让阿比盖尔动了和萨拉开战的心思。
这时恰好萨拉忙于政务,两个人出现了感情危机,给了阿比盖尔趁虚而入的好机会,当阿比盖尔用花言巧语和陪伴赢得女王好感时,萨拉及时的感到了危机,并在第三次打猎时警告阿比盖尔,但这时阿比盖尔的枪已经对准了萨拉,用鸟溅了萨拉一脸的血,宣示着两人正式开战,也为后面毁掉萨拉的脸埋下了伏笔。
随后阿比盖尔火力全开,一边勾结托利党党首哈利,一边加快了勾引马沙姆上校的进度,一边对女王展开了色诱,最终爬上了女王的床。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石头姐演出时大尺度露胸的镜头原本是不在剧本里的,是石头姐表演时自己要求加入的,故意露出自己的胸面对着门假睡,这样才能给萨拉最大的刺激和打击。
但萨拉与女王的青梅竹马并没有那么不堪一击,面对两人回暖自己即将失宠被赶出宫门,阿比盖尔拿出了终极武器——下毒,并在萨拉消失的时间里,把之前的资源都利用了起来,和哈利正式结盟,并嫁入贵族豪门,成为了贵族小姐。在新婚之夜用手给马沙姆上校解决问题时,石头姐瞪着大眼睛迷茫的看着墙壁,配合着节奏越来越快的交响乐,嘴里自言自语的在念叨着,在宫斗这场你死我活的战争中已经着了魔。
影片的最后,萨拉失去了权力和爱情,和丈夫被驱逐出境;阿比盖尔在宫中生存了下来手握大权却只能每天沉溺于花天酒地,屈膝于女王的脚下;只有安妮女王拥有着永恒的权力,但除了权力之外,她已一无所有,只能被这深宫永远的囚禁。结尾阿比盖尔和女王的脸与一群兔子重合在一起,仿佛寓意着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是兔子,在被人宠爱和喂养时,也会被人拿在手里玩弄,在这鸭子赛跑和血橙砸裸男的荒诞世界中,谁又是真正的宠儿呢?
其他文章:《罗马》:阿方索卡隆的私人订制
原文发于我的个人公众号:草莓与巧克力(ID:MeetBryan)
不定期更新影评、摄影作品等,欢迎来找我玩~
Olivia Coleman的人设和表演是整个电影的质感。一个愚蠢荒诞的角色,肥胖丑陋满地打滚,你还是能在她身上看到她的爱,她的难过,她的情欲和天真,真的难得。爱和性不只属于年轻美丽的身体,狼狈的形象仍然应当能去赤诚的享受它们。她让我想起了远方的活在立春里的王彩玲,但角色显然是表演难度更大,奥斯卡安排一下吧。
题外话,weisz和stone真的就是延禧里的阿佘和如懿里的胃炎婉啊,电影后半段宫斗手段低幼极了,但三位女性角色都那么立体,与国产宫斗剧里的大部分角色比她仨都带着那么强的生命力和情感冲击力,除了人设演技好,更主要的是lanthimos敢在自己那些有点被滥用了的疯狂广角镜头里大力捕捉她们每个人除了权力关系外作为一个普通的女人的恐惧,欢乐,和爱欲。国产剧里碍于尺度问题,拍摄关于宫斗这种将性吸引与兴衰荣辱挂钩的题材,从不敢在镜头里表现任何性张力,于是只好纯粹去清汤寡水地拼智力,实在是舍本逐末了。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
微博:影探探长
作者:香蕉姐
转载请注明出处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如果再加上宫廷、权力、阴谋、同性、争宠等元素……
那还真是一出香艳的撕逼大戏。
最近的一部新片,就做足了以上所有噱头。
说的就是这部让香蕉姐苦等好几个月,看后意外惊喜的:
The favourite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是欧洲版[甄嬛传].
不不不!
香蕉姐要实名抵制这种把某部外片(剧)说成中国版XX的类比方式。
[我的天才女友]不叫意大利版[七月与安生],[冷战]也不叫波兰版[芳华],谢谢!
不是说中国电影不好,而是这样的类比方式会抹杀掉被推介电影的独特性。
就拿[宠儿]来说吧。
[宠儿]虽然涉及到宫斗,却不是女人们争夺男人宠爱那种带点封建不平等关系的电影;
而是两大女神争夺女王宠爱的隐秘姬情电影。
再加上欧洲宫廷的背景,对中国人多少有点神秘的异域风情。
再者,这部电影有着鲜明的导演风格。
本片导演正是执导过[狗牙]、[龙虾]、[圣鹿之死]的欧格斯·兰斯莫斯。
兰斯莫斯凭借怪诞、奇特、诡冶的风格,早已自成一派。
[宠儿]虽然也打上了鲜明的导演烙印,但却不再生涩难懂;
而是兼具商业与艺术,娱乐与深刻,给人有趣且独特的观影体验。
再加上三大女神同场飙戏,那种观影的爽感,更像是去年的金马最佳影片[血观音]带给我的。
奥斯卡影后石头姐(艾玛·斯通)又婊又腹黑,为上位不择手段;
奥斯卡最佳女配蕾切尔·薇兹帅气强势,与女王的爱情令人惋惜。
老戏骨奥利维娅·科尔曼则完全豁出形象。
将一个阴郁又疯狂、脆弱又决绝、喜怒无常又情感炙热的英国女王演绎得令人心疼又心碎。
功夫不负有心人,科尔曼在刚刚结束的第76届金球奖上斩获了音乐/喜剧电影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她在获奖感言里还感谢了片中她的两个bitches.
不得不说的是,这部电影除了高口碑佳作所具备的质感、逼格外。
尺度还相当感人。
只是没想到,石头姐竟然成了本片的尺度担当!
这部电影将时光倒流至18世纪初叶的英国。
那时正值西拔牙王位继承战争,执掌英国政权的是大不列颠王国安妮女王。
跟很多正统英国宫廷剧不同的是,电影以清奇荒唐的女女三角恋为核心;
来管窥英国当时的政治斗争、宫廷生活;
乃至生存的荒诞和人的困兽之斗。
本片故事改编自安妮女王与马尔巴罗公爵夫人之间的真实事件。
安妮女王(奥利维娅·科尔曼饰演)一生命途多舛,与丈夫乔治先后生了17个子女,但都不幸离开了人世。
电影中,女王养了17只兔子,代替她死去的子女。
安妮女王登基时就患有痛风,加上身体肥胖,行动十分不便,常常需要乘坐轮椅或者拖车。
这一点正好被导演利用并艺术化地放大。
片中的女王像獾一样臃肿、丑陋。
常常因为疼痛而呻吟,因为腿脚不便而满地打滚。
这种病态、半身不遂的状态;
恰好影射她在爱情上的卑微,和政治上由于孤立无援,不得不仰仗别人的姿态。
这种状态在与马尔巴罗公爵夫人莎拉(蕾切尔·薇兹饰演)的关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幼年起就担负着女王保护者的莎拉, 是女王的知己、顾问,兼秘密情人。
或许是因为长期孤独、缺乏关爱,女王对莎拉宠溺和依恋,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
为了取悦莎拉,送给她一座宫殿。
政治上听命于莎拉。
因为要承担继续征战的费用,听莎拉的话,向民众加税。
莎拉忙于政事,没空关心她时,女王甚至用跳窗来赢得关注。
被拦下来后,又像小孩子一样失控大哭。
在这段关系中,莎拉是绝对的掌控者。
她对女王的爱是理智的,有限度的。
她照顾女王的起居,但不宠溺她,不许她喝高热量的热巧克力。
取悦她,满足她的性欲,但不刻意逢迎她。
甚至当面说她像只獾。
其实,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注定会破裂。
很快,莎拉表妹阿尔盖比(“石头姐”艾玛·斯通饰演)的到来把她们搅得天翻地覆。
阿尔盖比,一个觊觎权力和荣华的上位者;
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委曲求全的心机婊。
其不要脸程度堪比[如懿传]里的卫嬿婉。
但阿尔盖比可比卫嬿婉讨喜多了。
香蕉姐真心觉得,把不讨喜的人设,演得讨喜,还真得看表演者的魅力。
凭借歌舞片[爱乐之城],从于佩尔阿姨手中,截获奥斯卡影后的石头姐,一直被人质疑演技不够格。
但香蕉姐摸着良心说,石头姐在[宠儿]里演技真的有突破。
要不是她幽默、恰到好处的表演,香蕉姐还真看不出来这是一部喜剧片。
阿尔盖比作为宫廷中爱情与政治的搅局者,实力演绎了一把从低处到高处的触底反弹。
刚来宫廷的时候,低贱、狼狈。
因为父亲赌博输光了家产,她不得不投奔远房亲戚莎拉,到宫廷谋个奴仆的差事。
在见到光鲜亮丽的公爵夫人之前,还从马车上摔个狗吃屎,整得满身污泥。
当女仆被人粗暴对待。
但一心想重新做回贵族小姐的阿尔盖比,怎么会甘于如此低贱的命运。
为了上位,她找准了两个机会。
一是抓住女王这个权力施与者,二是依靠女王的宠爱,与大臣政治联姻。
先说第一个,一次偶然的机会,阿尔盖比撞见女王与公爵夫人的私情。
正常人都应该是震惊、害臊,或者非礼勿视,赶紧躲开……
我们的阿尔盖比却马上从吃惊转化为欣喜。
香蕉姐脑补她的心理活动应该是这样的:
卧槽!我是撞见什么活春宫,竟然还能这样玩!我要好好学学!
果然,她开始一步一步接近女王,勾引女王。
对女王的兔子表达善意。
“真情实感”地赞美女王。
“您真美”、“您头发真漂亮”……
大白天,故意光着身上睡在女王床上,假其名曰:床太美,我情不自禁。
然后,半夜就被女王叫去“揉脚”,实则暖床。
获得女王宠爱后的阿尔盖比,下毒手赶走一直阻挠她的莎拉;
并开始实施她的第二个计划——跟Masham上校结婚,一步登上贵妇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Masham上校是由李安导演作品中“比利·林恩”的扮演者;
霉霉的现任男友乔·阿尔文饰演。
看他这风骚、阴柔的扮相,香蕉姐一时无法把他与硬汉比利·林恩对应起来。
悄悄说一句,他在电影里与石头姐有几段有意思、带颜色的对手戏。
话说回来,阿尔盖比与Masham的这桩政治联姻,反映了当时的党派斗争。
莎拉的丈夫马尔巴罗是一位杰出的军事人才,也是无党派人士。
他在对法战争中担任英格兰统帅。
所以,莎拉极力撺掇女王继续发动战争,是想增强丈夫的权力和地位。
而阿尔盖比则嫁给了托利党大臣Masham,与莎拉等分庭抗礼。
在阿尔盖比的协助下,托利党重臣哈利,得以频繁觐见女王并对女王施加影响。
电影正是将党派更迭等政治因素,具象化在女王、莎拉与阿尔盖比之间此起彼伏的关系上。
除此之外,整部电影融怪诞、幽默、闹剧于一体。
华贵的宫廷里充斥着人的粗鄙与滑稽。
宫廷荒淫,贵族们空虚无聊,热衷于玩赶鸭子的游戏。
与人的赤裸裸的欲望相称的是,本片台词的粗鄙。
大臣的权力欲,女王填不满的性欲,阿尔盖比想上位的野心都在或明或暗的进行……
活脱脱一出权欲大戏。
在这其中,女王的表演更是提升了整部电影的气质。
没有科尔曼的女王,这部电影的剧情就是普通的宫斗+政斗。
因为她癫狂不失细腻的表演,整部片子的荒诞不经才有了实实在在的说服力。
金球奖音乐/喜剧电影最佳女主后,奥斯卡影后期待一下!
文/香蕉姐
(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怎么可以踩兔兔
跳出自己世界观不执笔写剧本的兰斯莫斯扣上冰冷幽默感 效果立马翻倍(婊里婊气霍尔特 看到就是赚到啊各位)
81/100 对我来说,这部电影讲了一件事:人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失去珍贵的“东西”的。兰斯莫斯再度展现了他对悲剧的独特精准的切入角度,整个premise相比之前的作品更成熟精炼。最后一幕即便是在credits出现时,仍然持续回荡在我脑海中,特别伤感。
非常推荐!反映英国安妮女王的电影本就少,难得女主们演技也上佳。概括一下,这大概就是一个女版《李尔王》的故事——真正爱女王、从不对女王撒谎的公爵夫人被陷害,而口蜜腹剑的侍女却获得了女王的信任,鸠占鹊巢。金钱和权势,并不会让人变得更明智;同理,卑贱和贫穷,同样也不能拿来证明人的善良。不要拿中国宫斗的标准来审视这部电影,这不是宫斗,而是人性和人的盲点。PS:历史上的安妮女王一辈子都活得很孤独,怀育了十七个孩子,没有一个存活下来;但她是一位善于在政治派别中博弈的人;在她治下,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知识产权相关法令、保护著作权的《安妮女王法令》。
精彩!三位女主演太精彩。然而观众我全程最想看还是乔阿尔文,超大自我突破,迷人。石头姐不情愿的事,我愿意代她做完😌
如坐针毡
继“小姐”后又一部探讨香艳权欲的女同电影。跟精致诡丽的朴赞郁相比,兰斯莫斯只营造了富丽堂皇的王室美学,除此之外整个故事奇蠢无比。对看过了甄嬛和延禧的中国观众来说,西方宫斗戏就是笑话,阴谋阳谋都不值一提...
石头的英音不出戏,心机婊演的棒呆,奥斯卡影后冲一波。整体完成度蛮高的,奥斯卡奖冲一波。
我跟石头姐坐在一起看的!!!
这是希腊大导欧格斯·兰斯莫斯这几年第一次拍别人写的剧本,剧本没了他那些诡异的世界观,感觉这次到了真正检验导演能力和谁是铁粉的时候。虽然看了一个颁奖季早泄的DVDscr,还是能够感受到场景的华丽精美,兰斯莫斯再次展现库布里克脑残粉的潜质,这次学习【巴里·林登】,用蜡烛给英国贵族打光拍的非常漂亮。除此之外,他用那些鱼眼镜头在贴合宫殿内畸形扭曲的人物关系,同时为所有人都离安妮女王而去的悲剧结局做铺垫,用配乐和剪辑重塑电影的节奏,整部电影看下来还是挺赏心悦目的。只是女人宫斗戏的伎俩拿到看惯了八点档宫斗剧的中国观众这里,确实没什么可看的,好在三位女演员的表演很耐看,导演的风格很抢眼,从电影化的角度看,这可比只能看故事的电视剧好玩多了。
兔子再受恩宠还是关进笊笼,龙虾跑得再快仍要熯火烹食。情爱是草药,敷在腿上止痒,贴在心上疗伤;名利是污泥,画在脸上成瘾,泡在身上祛毒。不准玩雪就打开窗子,不能吃甜就吐完再吃,道德只嘲笑弱者,美名只献给赢家。谁在宫廷里溅了一脸鸽血,谁在床帏中拖了一根缰绳,谁是名利霸主,谁是情爱赢家?
尽管视听语言方面显然不如「圣鹿之死」惊艳,但不再拍寓言故事的兰斯莫斯能把这样一个英国蕾丝版甄嬛传的狗血故事拿捏的恰到好处,而不让人觉得cheesy,已经很厉害了。制作方面的高水准自然不用提,石头姐收放自如的演技让这样一个心机婊竟然不那么招人讨厌 ,薇姿反倒被比下去了
本届颁奖季第一抹亮色!生猛、邪恶、狡黠,满纸荒唐,字字诛心,精致和笨拙都刚刚好。可笑的三角关系之下,是兰斯莫斯对权力本身最深沉的诅咒和关切,永远没有正常的爱与被爱,尊重与被尊重都是假的,只有伤害真实存在过。
喜欢被宠爱,等于你可能会喜欢上任何人,以及被欺骗和伤害。英格兰版《如懿传》。PS:女王太作太可爱了!PS:石头姐丈夫在新婚之夜居然当着石头姐的面说“我硬的像块石头”…
有趣比有意义还重要。古怪的配乐,华美的服装,滑稽的表演,人设就已经秒杀。一个撒泼打滚的女王,荒淫地就想睡妹子。一个铁t,吃醋的时候拎起脖子就把人往墙上怼。一个小妖精,管你们多大权势,我都能爬上床得到我想要的。同人文都不敢这么写啊。好赤姬啊。
石头姐不愿意和乔·阿尔文做的,我可以!!!!!!!!!!
莎拉坦诚、率真、敞亮,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女王,她心直口快,甚至敢说女王长得像一只獾。正是她的“真”,让女王感到不愉快。阿比盖尔虚伪、心机、圆滑,她对女王百依百顺、言听计从,主动采草药、假装喜欢兔子、多次引诱女王。她的“假”,却让女王如愿以偿做了爱情的胜利者,体验了一番真正的女王。你觉得白开水最健康,你就自以为是地给Ta喝白开水,但其实Ta想喝可乐。Ta要的不是健康,Ta要的是舒服和畅快。正如真诚的爱,和宠溺的爱,女王选择了后者。她要的不是真诚,要的是讨好和顺从。“擒贼先擒王,攻人先攻心”,莎拉只是把她自认为女王想要的东西给了她,而阿比盖尔给了女王真正想要的东西。这场斗争,还没开始就已经分出胜负。
兰斯莫斯版甄嬛延禧,英国版[再见我的王后]。兰斯莫斯创新手法升级,非常惊喜,笑到鼓掌!电影情绪从戏谑,惊悚到悲情的把握极稳,兰斯莫斯执导能力强大。女主们表演各个逆天,石头腹黑太美丽,薇姿强势如山,科尔曼完全豁出形象,三位女演员各自献上水准之上的表演。唯一的缺点可能还是格局小,但依然是兰斯莫斯最好笑,最好懂,最可爱的一部。
虽然没有《虾》和《鹿》有嚼劲,但也绝非索然无味,娱乐性很强,完成度也相当高,像一块花里胡哨口感丰富的宫廷蛋糕。鱼眼和畸变镜头,奇怪的幽默感,裙子的黑白配色,现代舞蹈的慢放,种种戏谑闹剧最后落回所有人的空虚凄凉。平时我对宫斗和period drama完全不感冒也不了解,不过看两个女人为一个女人争宠比看一群女人为一个男人争宠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舒适多了。
兰斯莫斯如果说前几部电影还有一个概念在先行,或者说有个寓言藏在故事里,那这部可真是啥都没有,沦为不知是啥了。他实在是太痴迷库布里克了:上一部学闪灵,这部从年代剧、贵族撕逼、墙头草的人物性格、甚至到音乐、自然光摄影都在学巴里林登。这也就算了,还请大家擦亮眼:如果宫斗剧里有什么“权”,那也只有皇权、贵族权、地主权。真的不是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