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尤恩笔下的主人公总是不停地找寻一些若有若无的存在,以至于他们在读者眼中的形象是模糊的,不可捉摸的。如果觉得电影像悬疑片,让你迷惑不解,这不是导演和演员的错,他们已经尽力了。谁让作者本人写的书就是这种风格呢。
其实麦克尤恩的很多书看完我都是懵的,他到底在说些什么,他到底想表达什么,这个人为什么会死掉,那个人为什么要报仇,连续不断的疑问,以至于就算从头读到尾,也无法把握全书的思路。
Solar 倒是一个例外,至少看懂了他要说什么。可能还是因为看的次数比较多,相关的背景知识也了解了不少,所以理解起来也不太困难。
不知道麦克尤恩是不是从东方哲学中了解了“轮回”的概念,或者西方本来也存在这样的观念,主人公在酒馆窗口看到年轻时怀着自己的母亲,在地铁上看到自己未出世的孩子。
钢琴配乐很美,卷福奔跑时和找寻时摇晃的镜头有一种不稳定的美感,白色的阳光,明亮的街道,不同于惯常的英伦片阴郁的景色,绝望中带着更多的希望。生命的意义也许就在于希望,在于——新生。
👫第32部电影。豆瓣中电影简介:该片根据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讲述原本幸福生活着的儿童文学作家斯蒂芬·刘易斯,因女儿的走失,自己消极度日,变得和妻子渐行渐远。直到第二个孩子的降临才逐渐化解了夫妻隔阂。
连简介都如此不真实,,,
故事讲述原本幸福的女主,因女儿走失而消极度日,并将过错全归咎于丈夫,从而与丈夫渐行渐远。直到第二个孩子意外降临,才与丈夫重归于好。
女主是真的作啊,没有逻辑没有缘由的作。。。
没读过原著的话这实在是一部非常令人费解的电影。本片令人费解的原因并非情节晦涩难懂(事实上情节交代地十分明白),而是这些十分明白的情节组合在一起令人完全不明白导演想表达什么。
于是我抱着学习的态度读了一遍原著。我觉得本片令人费解的原因主要是改编的重点有问题。如果要我总结一下原著的主题的话,我认为这本书主要讨论了“人如何和这个世界相处”或者“人如何和自己相处”的问题。故事的两条线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的。第一条线是史蒂芬和妻子痛失爱女后的婚姻危机和自我疗愈过程,第二条线是史蒂芬的朋友查尔斯的自杀事件。
史蒂芬失去女儿以后,夫妻分居,他自己终日在公寓里喝酒看电视,唯一的社会活动是定期参加一个无聊的儿童教育委员会。在这个自我放逐的过程中,他却通过一些高度个人化甚至颇为神秘的经验慢慢获得了成长。史蒂芬经历了对自己的无能为力(他想要放弃对寻找的女儿的执念,但又觉得力不能及),对他人的无能为力(面对妻子的疏离和朋友的“发疯”,他都选择了逃避和不作为),对社会的无能为力(他试图揭露一件政府丑闻——即政府表面成立委员会征求专家研究,其实最终稿早就写好了,结果此事并没有引起太多波澜,首相轻松地化解了这次危机,整个社会无动于衷)。在终极的无力感中,史蒂芬最终发展出了一套以柔克刚的人生哲学,大概意思是放弃僵硬的理性、对错、计划、框架,让一些更宏大神秘的东西(爱、生命的喜悦之类的)凌驾于自己之上。 这条线有两个关键情节:一是查尔斯的妻子给史蒂芬科普现代物理知识,主题是时间甚至意识的非线性、非确定性。二是史蒂芬经历了一次类似时空穿越的事件,他在一个小酒馆里看到了年轻时的他父母。后来他母亲说,多年前的一天,她把自己怀孕的消息告诉了史蒂芬的父亲,想不到对方反应冷淡犹豫,于是在那个小酒馆里,她差点和史提芬的父亲决裂、差点决定放弃肚子里的孩子。但就在此时她看到门外有个小男孩,她认为那就是未来的史蒂夫,于是在这个神秘经验的感召下她放下了骄傲和愤怒,她靠一种温暖善意的感情理解和包容了未婚夫,并且坚定要生下这个孩子。就在这个“时空穿越”事件发生的同一天,史蒂芬(暂时)打破了和妻子的隔阂,两人的亲密关系孕育了小说结尾出生的那个孩子。在这条线里作者传达了一套比较微妙的人生观,一定要概括的话大概可称为一套神秘化的唯心主义人生观。第二点情节虽然很神棍,但是靠第一点现代物理学的铺垫显得没有那么莫名其妙。因为史蒂芬是在听过那段现代物理学讲座,并且思考了时间非线性等问题以后才经历了那次时空穿越的体验,因此可以理解为他通过思考产生了心灵上的触动,这种触动最终导致他在自己的意识中构建了一个并没有真正发生的事件。这个事件的本质大概是他放弃了僵硬的理性,听从内心(他想和妻子复合的感情)的指导,做了一件他本来绝对不会做的事情(和妻子发生亲密关系)。同样,史蒂芬的母亲多年前的那一次经验也可以这么解释:她也在自己内心(对未出世的孩子的爱)的指导下,做了一件她本来绝对不会做的事情(放下骄傲和实际的考虑,决定和未婚夫和解生下孩子。)所谓穿越时空只是这种人生观转变的一个外在的表达而已。史蒂芬的母亲后来也说,她那天看到的搞不好只是酒店老板的儿子或者在附近玩的一个小孩而已,重要的不是灵异事件,而是一个人内心做出的决定,以及情感上的成长。
在这条线的改编上,首先第一点现代物理讲座被完全删掉了。第二,原著里史蒂芬在时空穿越以后深受震动,在一种奇异的情绪中打破了和妻子之间的隔阂,但是电影的处理让我以为两人滚上床单只是因为史蒂芬恰巧摔了一跤把衣服弄脏了。这两个改动共同的结果就是时空穿越事件和主线的关系十分不明确,让观众莫名其妙。原著里“那一天”,史蒂芬父亲表现得冷淡犹豫,于是史蒂芬母亲在骄傲和愤怒的情绪中差点决定放弃孩子,最终她因为一次神秘体验(或者说一次心灵觉醒)而选择了另一条路。这才对应了史蒂芬如何放下对妻子的敌意和隔阂的过程。而在电影里,史蒂芬的父亲并没有表达不想要孩子的情绪,史蒂芬的母亲那天只是有点紧张,结果神秘事件让她觉得那天其实是生命中美好的一天,每件事的结果都那么好。电影也根本没有怎么表达史蒂芬对妻子的敌意,他们的隔阂,他的骄傲,这些都没有,夫妇两一直看起来关系还不错(电影里两人发生关系之后也经常见面沟通感情,还一起弹钢琴等等等等,原著里两人那天以后再也没见面,也没有联系,直到孩子出生那一天才见面。)这么改也许是更温情和更治愈了,但是“如何和自己相处”或者“如何和这个世界相处”的主题似乎也被完全抛弃了。我不太清楚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是否只是想展现一下人如何从伤痛中慢慢站起来。原著中失去爱女的痛苦只是人物成长的一个线索而已,它甚至完全不是重点,史蒂芬面对的失控和无力感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一个人生议题(另一条线的查尔斯也面对了这个问题),而电影却只是讲了一个人如何对抗一种十分偶然的冲击(女儿走失)而已,因此电影的改编似乎完全放弃了原著的深度。我觉得原著并不是一本讨论儿童走失问题的小说,原著是一本谈人生、谈心灵的书,而编剧和导演似乎把它改成了一部英版的《亲爱的》。电影里史蒂芬的母亲讲起“那一天”的神秘体验如此激动而虔诚,使我差点以为这是一部宣扬神秘宗教体验的电影:在伤痛中只要坚持信望爱就能重生,上帝会以他的神秘方式带你走出迷雾?原著的时空穿越重点是内省和抉择,电影里的时空穿越重点是……宗教式的神秘体验?所以我看完才那么懵逼。
然后讲一下第二条线,就是查尔斯自杀的这条线。原著交代了史蒂芬和查尔斯友谊的缘起。史蒂芬写了一本小说叫《柠檬水》, 内容是写他11岁暑假的一段经历,是写儿童走向成人时的内心世界。这本书是写给成人读者看的,但是寄送的时候发生了错误,被送到了出版社的儿童部。出版社的所有人查尔斯看了以后超级喜欢这本书,他说每个成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永远不会停止存在,查尔斯认为这本书是成人写给过去的自己的,是写给那个永远存在的孩子的。查尔斯的内心一直有两种割裂的需求,一种需求是想在成人世界里如鱼得水,想要成功、富有、重要;另一种需求是想做一个完完全全的孩子,无忧无虑,不承担任何责任,不追求任何东西,每天在森林里玩耍。查尔斯一直没有办法调和这两种需求,他表面上在公众生活中春风得意,内心生活却从来无法摆脱痛苦和煎熬。“彻彻底底地成为一个孩子”对于查尔斯来说是一种像性一样强烈的渴望,他的出口是让妓女扮演女老师,他扮演挨打的小男孩。当然这个出口远远不够,最终他精神崩溃,去乡间隐居。但是满足只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来他又开始焦虑于自己没有在成人的世界中有所作为,焦虑于自己完全成为了一个对世界毫不重要的人。查尔斯始终无法统一内心的两种声音,完全无法与自己和解,所以他才选择了自杀。查尔斯的故事是“如何和自己相处”或者“如何和这个世界相处”的反面例子,所以这也是表达小说主题的一条重要的线。查尔斯的迷失映衬了史蒂芬的成长。而电影里这条线处理得不好,查尔斯的故事和史蒂夫的故事联系非常牵强(只用台词补出了“他们都在寻找时间中的孩子”,仿佛是一个莫名其妙的文字游戏)。小说中,最后查尔斯的妻子告诉史蒂芬,政府的那份儿童教育计划是查尔斯写的。史蒂芬于是问:既然查尔斯那么想成为一个孩子,他为什么要写一份主旨似乎是让大人对孩子严加管教的计划?查尔斯的妻子说,这就是他内心的反映,也是他毁灭的原因,他如此想成为一个孩子,却又如此想讨好上司或者说如此想讨好整个成人社会,所以他必然会走到这一步。电影里改成了史蒂芬读完稿子就认定这是查尔斯写的(阅读理解水平惊人了!),然后查尔斯的自杀好像变成了因为他对这份欺世盗名的计划感到良心不安(我的感觉,我不知道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于是影片变成了亲子疗愈片和政治阴谋片的结合?反正我真是看的如坠五里雾中。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有点意思的电影(至少还吸引我读了原著,而不是弃剧拉黑),但是改编得真的不算成功。改编后到底想突出什么主题完全不清楚,各种元素晦涩而混乱地拼贴在一起,效果就是令观众相当迷惑。我怀疑BC对这种风格的电影有特别的偏爱:充满晦涩个人情绪,节奏缓慢,叙述支离破碎,效果扑朔迷离的一类文艺片。另外有个电影叫《第三者》(Wreckers)也是这种谜一样的调调。我个人其实挺喜欢这种类型的,但是这部影片我觉得真的只能得个及格分。
🙂看完就是这个表情,不知道是不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
一个丢孩子的故事延伸出好多条线,自杀的出版商是个什么样的象征性存在?那个酒馆是希望不灭爱即永恒的存在?感觉比看个悬疑片还要烧脑,都要怀疑自己智商了。
自然会有人拿来跟《亲爱的》相比,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那种痛总一样吧?真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豆瓣评分6.9,只能说算客气的了。
配乐真好,恰到好处的舒适 那个自杀的官员演的真好,当他在树林里穿梭后以及回家后的表现我在想,他应该是丢失了童年,缺失了童性,被精英教育倒转了人生,后面果然如是 国人有一句话叫,什么年纪做什么事,他就是死在他的人生没有被正确执行这句话 我本来想说,很多人在苦苦追寻某些被掩盖的本应该就是的事实后发现已经来不及而无法接受,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张国荣的《霸王别姬》最后的一幕他师兄和他再对戏 张虞姬: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错了错了,我本是男儿郎”张霸王提醒他童年叛逆的趣事 张虞姬才恍然大悟:是啊,我本是男儿郎。一剑抹去余下的生命年华 电影也是围绕着育儿指南,我还觉得挺有意思的,确实很前卫,这也是这些年网友们一直在说的,好多人在做父母前得先去学一下怎么为人父母😂去年遇到一个被母亲虐待抛弃的人,他聊起这一点真的好负气
图片里那个台词写的好好
可能一个月以前,我和2021年的一个心里咨询师说过一样的话,他天天想着怎么在我身上实行他从学校学来的那套治疗手段,丝毫不挂心我对他说过什么,甚至视我作他的同僚同学一般认为是可以和我交流心理学理论的绝佳人士
一个多月前我整个人非常崩溃,我给他又打去电话,我问他,难道你就没听出来来和你交流那么久的人是一个全身都是枷锁的人吗,被各种枷锁拷住,无法挣脱吗?
飞机上被卷福吸引点开的片子,抱着睡熟的丸子看完了。
片子讲述卷福因为不小心在超市走丢了自己的孩子,之后的三年一直在自责和寻找中度过,终于在三年后和妻子重新生下一个宝宝。同时,他的好友帮政府编写儿童教育法案时迷失了自我的童心,只能靠去深山天天像孩子一样玩耍这样极端寻找童心的方式自我救赎,最终还是在绝望中自杀。
看完片子的现在已经是深夜1点半,但它带给我的震撼让我毫无睡意。在儿童教育方面,我一直是没有话语权的。我时常嫌她们麻烦幼稚,但其实我自己知道真正幼稚又没趣的是我自己。
几乎每个孩子都带着与生俱来的纯净、好奇、单纯。喜欢某物就立刻表现出来粘着不走,不喜欢就大声say no;高兴就肆无忌惮的大笑,难过就旁若无人的大哭;每天有真正问不完的为什么,每天都要大声表达对爸妈的喜爱,每天都会很直白的求关注。如此直接、透明,直指人心。
活在过去的就让他留在过去,活在未来的就让他活在未来,活在当下的就让他活在当下。
本尼父爱爆棚。拍得很细腻,像散文诗。
赢了赢了,就是这种久违的英伦文艺范,看着太舒服了。我缺是真美啊,满屏的细腰长腿,伦敦腔依旧好听到炸,相比之下女主说的是哪里的方言喔(抠鼻)。
“我想要记住关于你的一切。”
朋友那条辅线十分硬拗,还有强行往“童年”主题上靠,以图深化和升华内核的各种素材细节——那名首相、那个政府主持的研讨会、以及出台的儿童教育计划等,也都透着刻意和多余,交待得又语焉不详,看得人一头雾水、莫名其妙。
BC的演技啊啊啊,比原先更多了份为人父的成熟,特别棒。剧情就一般般。
某些角度,在看不到眼睛的时候,我以为是在看nadal在演电影。
英国版的失独家庭记录。儿童拐卖其实世界各个角落都有,而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对孩子的,各有对孩子亲生父母的,多少家庭因为孩子的丢失而破碎。英国人可能就喜欢这种散文诗的调调,没有歇斯底里,只有平淡的忧伤。卷福这里没有足够感染力。
可惜可惜,氛围很对,但是改编笔力不行……
可以说是严重undermined麦克尤恩的原作了
Manchester by the sea
最开始以为是家庭创伤治愈片,看着看着成了科幻片就差出现时间旅行者了,最后又回到情感片。想刻画人物但未成功,BC在小人物感情细节的表现差把火
没当过爸妈体会不到这种痛苦 但是Cumberbatch演技多少拉近了这种距离
主线清晰,时间闪回的几幕,倒是多了一些魔幻色彩。
比芙芙和MM那部定情之作“Ça n'arrive qu'aux autres-1971”多了些支线,整体很痛且很美。但我不愿意给它打高过芙芙的分。
基本靠演员的台词表现,镜头语言有点匮乏,剪辑也比较混乱
疯朋友的线插入让人困惑,没有了孩子,新的希望,看到未来的孩子,好神奇,不是男主,看不下去。
看完我是懵逼的,这可能是我2017年看得最烧脑的电影。
一个丢了女儿的普通父亲,BC诠释得还不错。没看明白查尔斯那条线。配乐加分。
靠新仇忘记旧恨,靠时间治愈创伤,靠未来弥补过去,一点也不治愈,反而让人非常无力。三星加一星给卷福的演技,把小女孩认错成kate在校长室哭的时候太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