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就开始写小说、20 岁前就拿到一堆文学奖、几乎每本书不是入围年度好书,就是创下高销量,而且屡屡被改编成戏剧作品。 岛本理生作为广受欢迎的新生代小说家,写的却不是普罗大众习以为常的普世价值。 还记得她的《爱,不由自主》,被改编成松本润与有村架纯合演的同名电影,放眼影评,多得是「小三还这麽理直气壮」的批评。 但这就是岛本理生,一位专为爱得边缘、爱得禁忌的受苦灵魂们而书写的小说家,她的另一本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夜鹰的单恋》(よだかの片想い)即将在台湾上映,这部电影又曝光了哪些我们不曾注意的恋爱角落?
《夜鹰的单恋》电影剧情故事介绍,以及片中的「差别待遇」「歧视」与「伪善」
同学们叫嚷着「你的脸上有琵琶湖」...... 前田爱子(松井玲奈饰)从小就引人注目,因为她的左脸有一大片宛若琵琶湖形状的青色胎记,爱子对自己感到自卑,在爱情与人生上均举步不前。 她以自身与其他脸部伤残者的人生体验写就一书,而在拍摄书籍封面时,被路过的电影导演飞坂(中岛步饰)注意到,飞坂想将爱子的故事拍成电影,但爱子不希望自己变成电影剥削的对象,两人却越走越近...... 爱子越来越分不清楚,飞坂是为了取得电影翻拍权才接近她,或者他们之间真的有走下去的可能? 这段感情究竟是两情相悦? 或者只是一方永恒的单恋?
《夜鹰的单恋》整部电影的主题,围绕在爱子脸上无法忽视的胎记上。 观众看到这样的爱子,应该会跟片中过去小学老师的心态一样:当班上同学起阍爱子脸上有琵琶湖时,平日温柔的老师突然暴怒,怒斥学生不能用这么恶毒的言词攻击同学。 这也许是某种普世皆知的「政治正确」:脸上有胎记/伤疤的人很可怜,我们必须「尊重」他们,不能「歧视」他们,不能拿这些「伤残」开玩笑。 随便拿爱子的「创伤」开玩笑,她心里不知会有多么受伤。
但是在《夜鹰的单恋》里,岛本理生藉由爱子之口,娓娓道出这种政治正确背后的差别意识:当全班都注视着爱子脸上的「琵琶湖」,这时的爱子虽然有点惊吓,但是,同时她也有一点开心的感觉──
全班都在看我! 我变成风云人物了!
可是这个时候,老师口中的体贴话语,却变成了最残酷的攻击...... 当她听到老师说,不能用这么恶毒的话批评爱子,这令她突然迷惑了起来:
我脸上的胎记是“恶毒”的吗? 原来我是丑陋的吗?
大家都知道,攻击非我族类,是一种歧视,但是,对与自己不同之人施予差别待遇,是另一种更大的歧视──这种作法从根本上认定,「他们」与「我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生物,而非仅是在皮相上有些差异、内心的情绪与逻辑却与凡人并无二致的人类。 岛本理生的《夜鹰的单恋》,并不是一部「关怀脸部伤残」的小说,相反地,她要揭开这个社会「尊重」脸部伤残者、实则隔离、敬远、回避这群人的「伪善」。
女主角松井玲奈与导演安川有果的力挺坚持,让电影《夜鹰的单恋》展现与原作小说几乎同步的样貌
饰演女主角的是外型清纯婉约的前SKE48偶像松井玲奈,而她是死忠的岛本理生粉丝,她积极表态愿意主演这本由她最喜爱的小说家所撰写、同时也是她最爱的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 外表柔顺的松井,却有十分刚硬的烈火性格,她甚至质疑任何电影剧本在改编小说时常有的删减情节状况,并争论为何要将某些书中的经典台词删去; 同时,这部电影的导演安川有果,也表达了对这本小说的热爱,甚至表示,这部小说改编电影只能由自己来执导的强烈意愿。
所以,女主角与导演的执念,让电影《夜鹰的单恋》不像一般的小说改编电影,它不是单纯解构小说,用另一套精简过后的剧情,去说与小说有相同核心主题的新故事。 电影《夜鹰的单恋》几乎与小说《夜鹰的单恋》极度雷同,特别是某些台词完全是直接搬用。 当然,这也让小说《夜鹰的单恋》的核心主题,更完整地被搬移到了电影之中。 那么岛本理生想要批评的社会差别待遇现象,也被相同地在电影里放大了。
爱子加诸在自身的枷锁:「善待」伤残者的政治正确,其实也是一把逼人的刀
如果你综观整部电影里爱子的生活,除了开场小学时期被同学取笑琵琶湖这一段之外,你可能很难找到爱子因为脸上特征而被差别待遇的桥段:她没有因为胎记而被路人侧目、没有不良少年当面嘲笑她。 《夜鹰的单恋》不是我们在 90 年代看到的那些描写伤残者的滥情电影,导入一堆言语/肢体霸凌桥段,让观众去「同情」这个「处于弱势」的可怜主角。 总归来说,这些洒狗血的温情电影,是另一种披着「同情」与「怜憫」之皮的剥削。 而在现实生活中,你可能很少看到有不良少年真的肢体霸凌行动不便者,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善待」伤残者的政治正确,却以另一种形式将这群人逼成了弱势。
《夜鹰的单恋》放大的是爱子加诸在自身的枷锁:她听到路人正在笑谈,当他们笑着大叫「好恶心好恶心」时,尽管爱子很清楚,这群从未谋面、甚至没注意到她的路人并不是在取笑她,但是这些言词却令她宛如承受了真正的言语霸凌,快快离开现场。 当我们以同情与怜怸施行差别待遇,相对地,这群理应是正常人的族群,也在潜意识里套上了「必须被怜悯」的完美被害者身份。 因为我们是丑陋的、恶心的、连累他人的、不完整的,所以我们理应接受这样的差别待遇,对别人跟我们说话时小心翼翼感到习以为常,同时我们也不能与这些「正常人」有太多接触。
《夜鹰的单恋》片中飞坂对爱子动的是真感情? 还是──
如果你因为这部电影的片名有「单恋」两字、而且女主角又是可爱的松井玲奈,所以将《夜鹰的单恋》视为一部恋爱电影,那么应该会看得很挫折──正如很多人会将《爱,不由自主》视为毁三观的鼓吹师生禁恋电影一般。 那并不是岛本理生的重点,岛本理生关注的一向仅有女性角色的心理状态,这些缠绵悱恻的恋爱,是作为帮助女主角走出创伤或性格变得完整的辅助。 而看来打算继续待在校园、躲在舒适圈的爱子,遇上了突如其来的爱情,迫使她必须反过来省思强加在身上的束缚。
飞坂究竟对爱子是真感情? 还是仅仅是完成电影艺术的缪思? 《夜鹰的单恋》没有给飞坂太多发言时间,他有许多欲言又止(或被打断)的时刻。 电影准备了一番暗示,让观众自行判断,但就像我说的,这段爱情的内容并不是电影的重点,重点是在爱子因爱情而经历的新体验。 她遇上了不以世俗眼光看待她的飞坂,这份情感事实上一开始就不对等──其实是爱子先告白的,她似乎是因为飞坂的「知遇之恩」而爱上他,却没有意识到,飞坂在寻找的未必是完美的情人,而可能是完美的创作题材。 但当爱情突如其来,每个人都得等到几番午夜梦回,才来得及思考这究竟是福还是错。
所以爱子会疑心飞坂的真心──但这其实也是她对这个社会所谓「尊敬」的质疑。 人们是因为可怜她而对她好吗? 或是真的出自真心想对她好? 爱情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尖锐──爱我或不爱我更加直觉。 而爱子在与飞坂之间的关系中受苦,却也同样经历了一段自省的破壳历程,爱情逼她成长、也逼她直视生活中令她不舒服感受的真正原因。
《夜鹰的单恋》影评心得总结:爱情终究只是导火线。 你必须站在爱子的角度,才能理解她最后的决断
终究爱子追寻的是一段平凡不过的感情,她是个没有生活野心的女子,只是希望自己能有平凡人一般的日常。 你必须站在爱子的角度,才能理解她最后的爱情决断,这也成了《夜鹰的单恋》无法回避的问题。 因为在一般的恋爱电影里,相爱的人总要历经艰难也要在一起,这些故事一开始,都已经定好《幸福快乐在一起》的终点。 但爱子需要的不只是一份有人依靠的爱情,她期望的是从被害者的立场里自立,成为一个不被自我限制的「正常人」。 但是,这跟观众期望的恋情圆满结局大不相同──这也与电影《爱,不由自主》的问题相似。
爱情终究只是《夜鹰的单恋》的导火线,它讨论的是更大更隐性的差别问题,而且出发点是从像爱子这样的角色开始的。 它不谈怜憫与温情,而是克服内心障碍的成长历程,岛田理生的作品是很挑读者的,电影《夜鹰的单恋》也毫无疑问地重蹈此一道路。
看着玩儿呗,藤井美菜颜值不错,毕竟是麻豆出身
不错啊,很明显的女性视线特质,就是说没那么多工口妄想拧巴或怎么个精神高交流,就很切实、正常速率的一个恋爱,有巨大胎记的美女和青年导演,他欣赏女孩的性格形貌,她欣赏他的作品和交往时的舒心,定情信物送她镜子堪称出奇制胜,但也有点象牙塔里的人和社会人的温度差,最自然的莫过于好像渐渐地就不那么在乎了,在某一个时点火就灭了,共度的日子还是喜欢的。女孩对自己容貌的心态也没有什么很做作的强调。男女主演还挺般配,中岛步的特点我觉得是很素人but作为素人是在街上看见会回头再看两眼的但在影视世界里一比就很素人,反而会有用武之地
中岛步被文艺男定型
爱情转瞬即逝,不如一起跳桑巴舞。【XRES】
#TIFFJP2021亚洲未来
难看。镜头丑,演技差,故事庸俗。
远离艺术男,想和青木柚谈恋爱。
有个疑问藤井美菜还在电影资源很厉害的那个事务所吗,那为啥不捧她演主流多拉马呢…是因为她是正统美女吗,她演文艺片演技也不烂那按理主流就有很大优势嘛。
あなたに、私の左側にいてほしい
因为翻译了,所以看得特别细,我个人的角度是可以给5的。故事足够细腻,人物也足够立体。依然是与自己和解并接纳自我的故事,但因为主角是女性,故事又少见地,非常直接却细腻地刻画了“自我”角度下的心路。给我一种很真,足以令人信服的观感。松井玲奈贡献出足以称之为“女优”的表演,挺好
松井玲奈近年来演技进步不少
对胎记的使用有些平常,把它套在了一个很无聊的恋爱故事上。如果能好好扩展学姐被烧伤,女主对胎记态度的反复这个内核上,故事应该会有趣很多。
近年来对中岛步的角色毫不设防,纯粹的沉浸在他独特的文艺气质当中,这部也是因为他的存在对我而言大大加分。写作、导演、剧场、同居,分离,日本的当代题材陷入了这些元素的循环。闺蜜烧伤开始剧情开始割裂。
以“外貌协会”对女性的打压,从而迟来的“初恋”为切入点,表面讲恋爱,更代出女性成长的细微之处。可惜导演没有什么发挥的优势,能记住的是一些摄影技巧,如用夜景和柔光去淡化女主的面孔,甚至用逆光突出男女之间的氛围感,但有时不同光源的场景衔接会觉得画面跳动,不协调。
电影没有试图去标新立异,哪怕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常出现的设定里也只是去完成一个普通的叙事,普通的情感和普通的成长。女主视角的进入和男生的相遇后,是一系列美好爱恋的前奏,柔光,两人的心灵沟通,只属于两人的安静,胎记(伤疤)在此时会被遗忘。当进入电影拍摄之后,也就是爱情破灭的一个惯常流程,我比较不喜欢的是,其中还是会强调一个这类人常有的人设行径,就是默默观察,和对于儿时经历的诉说。分开之后的情节我很喜欢,是真正关于成长的困惑,加上之前说到这些伤是我们认真了解世界的证明,更加拍出了一种全力以赴之外的状态。有一场戏女主角被锁在办公室里,她打破玻璃,裂痕正好在镜头中覆盖了脸上的胎记,这一笔十分有效用。
渴爱的女人与狡猾的男人。传说夜鹰是长得很丑的、不能见光的动物。胎记不应该成为区分女主与其他人的象征。学姐经历烧伤后才真正地理解了女主,还忍不住亲了女主既然男人照亮不了自己,那就让自己成为光本身。玲奈演得很好。
从儿时被同学点醒自己胎记后被老师及时善意制止开始,不得不在意他人眼光。曾经的老师与后来遇见的想将自己作为原型拍摄电影的导演,其实并无不同,都想以体恤之心教人削减彼此之间的貌相差异,更进一步是心灵距离,事实证明反而本末倒置了/女主是真心美,怼脸拍美呆了
琵琶湖手机互拍,同情是为最大伤害,宫泽贤治全集夹相片,《春与修罗》朴素量子力学观……议题先行稍显直白,最后夕阳桑巴也略尴尬。可能是爱得深切才会如此忍受不了寂寞?还是感觉理工科女不太像这样,片子里的好人卡学弟倒是理工科男典型
镜头眩光、(抽帧造成)口型错位,这些摄影的瑕疵、电影的伤口也有着诗意、寻常的美丽。
表皮是讲未能达成的恋情,内里像是在探讨健全人与残疾人的关系,但更多是在讲女性成长,女性导演无疑是将其中微妙心思刻画得细腻、辗转反侧的蛮大助力,而化用宫泽贤治作品的女性版新编文本也很妙,整体像是细细地读人物的心思——尽管没有任何旁白明说,但却仍能共情,还蛮微妙的像乙女游戏的体验。跟同企划的《我们是大人》还蛮不同的,虽然那部也是很有余味,但这部也很有余味。4.5归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