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符号式的电影
符号式的电影。。
我方很牛逼。。。。。
敌方很傻逼。。。。。。。。。。。。
其他人都是二逼。。。。。。。。。。。。。。。。
故事进展缓慢,没有冲突,最核心的是9个妻子的归属关联。。
应该是俄土战争。。
俄军貌似只有三个人,其他一个还是少民编制。。
对抗的是一个联队的阿朴杜拉武装。。。。
更奇帕的是阿军一直没采取直面冲突,甚至连最低限度的武装侦察都没有。。。。
到1:05分时,故事还是没有眉目。。。。
你们到底都想干吗啊。。。
2 ) 背景信息和其他中亚人的评价
这部电影是我正在准备的一个中亚史的presentation中的片段,看了下其他影评,更想从背景方面做个简单的补充。
首先Red army是大男主毋庸置疑,但这里的冲突其实是布尔什维克和 Basmachi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被影评符号化成为一个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拯救与解放,而这是一种典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化的叙事。如果站在 Basmachi来看呢?可能是一场反帝反殖民的运动。反苏力量被贴上“土匪”的标签,但其实起义主力不过是一些普通的农民和牧民,他们更认同穆斯林稳定的父权秩序,反对苏联的强硬政策和对粮食牲畜的征收。往前追溯,苏联对于沙皇在中亚的殖民政策态度是暧昧的,在影片中就是以解放者的姿态来合理继承沙皇遗产。因为穆斯林的被动,所以在反苏过程中因为共同的敌人和泛突厥主义完美合谋。也是在这个时期,很多中亚人迁移到了中国西部第一大省。
直到今天,成为敏感话题。
The Basmachi or Freemen's revolt 1918–24 可以参考这篇翻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和谐://zhuanlan.zhihu.com/p/68076463
整部电影,都在justify苏联红军对中亚穆斯林的解放事业,对待女性的态度被符号化成两种文明之间的差距。
以及,这完全不是对穆斯林文化的猎奇!而是赤裸裸的在秀苏维埃文化的优越感。一些穆斯林文化都被描写的粗鄙、落后、原始,而新生的苏维埃,代表着进步、正式通过这样的对比,才赋予和加持了red army的正义感。
补充几个我同学的comments:
1. 一个同学强调了这部电影的拍摄时间,就是苏联一家亲的蜜月期。所以这时候描述之前穆斯林的落后纯粹为了funny past喜剧效果,就像城里人拍农村人喜剧一样,目的只是为了博大家一乐
2. 有一个同学提到最初的影片名字叫forgotten soldier,想突出被遗忘的中亚战士,突出了孤军奋战的孤独感和使命感
3. 中亚穆斯林总觉得是在说邻国而不是自己,所以有一种邻居on the joke的消费感
3 ) 导演在镜头选取上,还是很多寓意(多图,预警!)
70年代的苏联电影。
导演在镜头选取上,还是很多寓意。
阿卜杜拉7个妻子不同的色彩搭配+红色的妇女独立的旗语。
被束缚的人性,在袍子里,阿卜杜拉第7个妻子的活泼;苏哈夫对自己妻子的想念...
红军战士对第七个妻子的执着。
苏哈夫真的一个人可以干掉一个连的土匪。
苏联的内战时期,和共和国时期的剿匪....
苏哈夫路上救的人,成为他的盟友;
原来的海关收税员带着土匪的财宝驾船而去,但不知苏哈夫在船里已经埋藏了...
4 ) 俄罗斯人的东方童话
对俄罗斯人而言,“东方色彩”、“异国情调”指的就是中亚和阿拉伯,真正的“东方”-东亚对他们来说,太异质了。在通常想象中,“异国情调”似乎越遥远、越离奇,越能引发兴味。其实不然,如果不能在自己的文化中找到对应刺激点的话,那么“异国情调”就会失效。譬如法国十八世纪的“中国风”是拿中国的精巧装饰和洛可可的奢靡对应,拿天朝制度的秩序井然(传教士的表面观察)和波旁王朝的混乱无序(百科全书派的切身体会)对应。俄罗斯同样如此,它对“东方情调”的着迷,也根植于自身的历史。看过英国人和俄罗斯合拍的系列记录片《俄罗斯音乐祭》,如其中最后一集《眺望东西方》,可以了解到俄罗斯文化中的东方元素源于鞑靼人统治时代,甚至有俄罗斯谚语云:“一个俄罗斯人扒了皮就是鞑靼人。”十九世纪的俄罗斯音乐家喜爱引用中亚音乐的装饰性音调,尤其在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音乐中,东方的装饰性元素成为音乐最基本的构筑件。俄罗斯独特的文化正是在东西方两股合力的铁锭上锤炼而成。在俄罗斯逐步脱亚入欧后,俄国人虽然开始以他者目光,居高临下地看待东方,但这种“异国情调”的刺激点,其实就在俄罗斯人自己的皮肤下跃动。
于是,具有东方元素的俄罗斯电影,也就格外地凸现出两者的差异和相联。弗拉基米尔·莫泰尔(Vladimir Motyl)在1970年拍摄的影片《沙漠白日》取的是红白内战背景,红军士兵苏哈夫在中亚服役结束,回家途中却意外卷入剿灭白匪的行动,押送中亚匪首的后宫妻妾回据点。影片的刺激点在于经受红色“新潮”洗刷过的俄罗斯人,猛然置身于东方式的背景与逻辑之中,华丽繁冗的装饰和建筑、荒凉冷漠的戈壁、忠实的妻妾和臣仆。苏哈夫向后宫妻妾们宣讲妇女解放的教条,听来如此不切实际,甚至成为影片中的笑料。挂在东方建筑上的红色标语,非但没有警示和号召作用,反而沦为怪异的装饰。“俄罗斯”的苏哈夫同志逐步深陷于“东方”泥潭,在影片一开始拿来和中亚沙漠对抗的俄罗斯影像——苏哈夫梦寐以求的故乡爱人,站在绿油油的平原小河边,身着传统俄罗斯服饰,白皙的腿肚浸没在清澈的河水中——也开始渐渐变质,化为一个东方苏丹式的艳情梦境:苏哈夫端坐在后宫妻妾中央,接受正室夫人的侍奉。在俄罗斯人的想象中,东方情调是一种危险的咒语,让他们逐渐失去对西方理性的把握,蜕下那层外皮,露出他们自己最恐惧的本性。影片中两个迷失于东方咒语的俄罗斯人都没有好下场:暗恋小宫女的卫兵彼得鲁什卡被匪首刺杀;一度过着东方迷醉生活的前沙俄海关官员主动牺牲,以赎去露出本性的“罪孽”。而我们的主人公,苏维埃式的英雄苏哈夫,一个现代的伊戈尔王子,进行他的东方远征,对抗咒语的一次次侵袭。编剧干脆把他的历险化入一个东方童话原型——一个缠着头巾的摩尔人令主人一次次绝处逢生,最后摩尔人才揭示出自己的身份:他是主人多年前放生的一条金头鱼。于是,在影片开头,我们就能看到典型的童话场景,解救和报答。当然,这部影片里没有金头鱼,苏哈夫解救了一个被活埋的光头人萨伊德,他是东方等级社会中的暴动者和游侠。最终,他帮助苏哈夫顺利逃离了这片中亚沙漠。
对俄罗斯观众而言,这部影片,以及所有东方情调的童话、寓言和音乐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令他们释放了对东方咒语的恐惧,在享受东方情调同时,又在范式中学习到保持优势心态的技巧和教训。
5 ) 红军战士剿匪记
2023.01.31
红军战士苏霍夫退伍回家,中途救了一个被埋在沙子里的人,当时他只露出个头,一只老鹰虎视眈眈的等在旁边,苏霍夫的到来让老鹰极不情愿的飞走了。被埋的人叫萨伊德,仇家贾夫捷特杀了他父亲,活埋了他,幸亏遇到了苏霍夫。又遇到一队红军战士在追击土匪阿卜杜拉,狡猾的阿卜杜拉丢下一群妻妾拖住红军,他趁机逃跑了,红军连长拉赫莫夫把这群女人甩给苏霍夫,就去追击阿卜杜拉了,急的苏霍夫在后面大喊大叫也没用。
一路上,面对九个如花似玉,心有所属的美女,苏霍夫心无旁骛,一心只想着他家乡的那个胖胖的老婆叶卡捷琳娜。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九个女人都比他老婆漂亮了不知多少倍,但是苏霍夫就是不动心,就算主动勾引和挑逗都没用,没有办法,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来到一个叫红色东方博物馆的地方,他们遭遇了土匪阿卜杜拉的围攻,小红军战士彼得鲁哈牺牲了,苏霍夫在萨伊德的帮助下打死阿卜杜拉和他的土匪,等到拉赫莫夫来接手,苏霍夫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不想讨论什么神秘的东方咒语之类的宗教信仰话题,也不想去揣摩电影对东方文化的影射和寓意,更不想探讨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在一个开明包容的社会环境下,让子弹飞来飞去的毫无意义,有话就说,不敢明说就闭嘴。
异域中的战争
《沙漠白日》的美术、构图和色彩是极美的。简洁地安排人物的遭遇和命运,感性的视觉正好匹配了闪回的爱念。
俄国航天员每次上天执行任务都要在临行前观看本片。一部忧郁慵懒的喜剧片,有一种无奈的幽默:你知道他在逗趣,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如此氛围恰如男主的处境:做着正事却满是滑稽效果。男主角一直吟着他的家书,给整部电影带来了一丝诗意。本片的外景实在是太震撼了,摄影也相当规整,修复质量也非常高,浓墨重彩,色彩鲜明,单看画面就令人满足。
蘇聯浪漫英雄主義。我總覺得外景拍攝的地方跟《第四十一》好像是同一個地方呢。PS:美國,烏茲別克和俄羅斯合拍的《禁忌藝術的沙漠》也引用了本片片段。
如果有什么明显的缺点,大概就是其动作戏,甚至不如许多B级军事动作片。赛义德、税务官这些看似苏维埃对立面的边缘人与红军若即若离的合作,当然可以理解为冒险片中常见的利益算计的偶然结盟,但也不妨理解为对内战中错综复杂敌我关系的隐喻,毕竟白军中有社会主义者,红军中也有沙俄将领
又是70年代的电影。太厉害了。创作中总有人性、文学性和诗意。俄罗斯民族必定不会在歧途上走太久。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十个老婆。
说是苏联主旋律,其实调子颓唐又沉郁,最吸引人的角色反倒是个沙俄海关处长。
这不就是mad max4一样的故事嘛哈哈哈,我喜欢苏联时代电影里细微的小情调,比如年轻士兵一直想看最小的妻子长什么样子,最后他不幸被杀,男主把死去的小妻子抱出来放在他旁边。。。
突然发现俄语也好美
难以形容的感觉。荒诞又真实,残酷又诗意,沉重又洒脱。看的时候有时候觉得扯有时候觉得神经有时候想骂人,但全看完了想想又觉得:真特么好,只能是这样。全片都带着一种冷和酷,前半段确实挺喜感,但后面就只有冷和酷了。美女不够美扣一星,有些情节太扯扣一星,风景、色彩、赛义德骑的那匹马加两星。
想看找我
另类到过于迎合大众趣味的片子,作为西部题材看还行,作为红军题材看就有点不对劲了,解放妇女仅仅体现在当保镖、扯横幅上,而且最后躲进罐子里又是什么神操作,海关的税务老头倒是比较出彩。
俄罗斯谚语云:“一个俄罗斯人扒了皮就是鞑靼人。” 对于脱亚入欧的俄罗斯人而言,遥远的中亚风情,才是他们的东方梦想。漫漫黄沙、蓝蓝大海、红白内战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另类的战场上,战斗民族的好斗精神显著可见。配乐里则流露着对东方异国情调的喜剧悲调。
这里的沙漠静悄悄
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0年的老片,里海,石油,汗血宝马,鱼子酱,红军居然为了守护土匪的一群老婆而奋战到底,太扯了
好看!很有味道的电影。
好极了.
21/10/9
与现代好莱坞式的剿匪片不同,多了蛮多苏联式的诗意韵味